《祖國有多大》反思(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5W

《祖國有多大》反思 篇1

一、師生共鳴

《祖國有多大》反思(精選5篇)

配合我上課的是茨頭堡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我與他們互相不瞭解,讓他們在短時間內 喜歡 上我是這節課成功的一半,因爲課堂是我的,但更是同學們的。如何讓他們 喜歡 上我呢?我在上課前就認真觀察他們,因爲我是當天最後一位執教老師,他們已經配合了三位老師上課,所以我有充足的時間觀察他們並和他們交流。我觀察到有三十個學生,女生有14個,男生有16個,觀察不同學生有什麼樣的特點,在前面三位老師講課時有哪些同學積極回答問題又有哪些同學不積極回答問題等。開始上課前我先做了自我介紹,並同時激勵表揚他們 同學們今天你們已經配合了三位老師講課,我發現同學們的表現特別積極,這節課是今天我們的最後一節,我相信你們會在這節課上同樣表現的很棒,你們有沒有信息啊 這樣使我們產生了共鳴也給我們上課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激趣導入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情感的引發,往往與一定的情景有關,情感受外部環境和氣氛的影響。開課時,應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氣氛,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導入新課。古人云: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課一開講,老師提出疑問,使學生在 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的狀態下,啓迪他們積極思考,導入新課。如一上課就展示了課件1--世界地圖,讓學生觀察地圖找到中國,然後找到日本,再問學生中國、日本各像什麼,學生很容易想到中國像一隻大公雞,日本像一條毛毛蟲,老師順勢講 中國像一隻大公雞,那麼大公雞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大公雞有多大! 相機我板書課題,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設置懸念讓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習的興趣。

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比老師講的效果要好的多,因此在本節課中我也注意了這方面的教學,例如:讓學生觀察世界地圖,通過觀察你能發現什麼問題?當然一開始學生可能因自己發現的問題少而不敢舉手回答,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及時發現了一個問題也可以舉手,這樣只要有一個同學講出來,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同學,這樣發現的問題就越來越多,同時課堂氣氛也得到了提高。再如:聽完王伯伯的介紹後,問同學們: 聽完王伯伯的介紹後你們又知道了什麼? 讓學生自己找重要的地方,以便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對於重要的地方我再着重講,這樣等於相同時間內讓學生學習了三遍,這樣的教學效果要好於一般的講述。

《祖國有多大》反思 篇2

我執教的是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祖國有多大》一課,品德與社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課程,同時又是一門具有較強綜合性、思想性、開放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的課程。閱讀教材,我們可以發現,《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多種學科緊密結合,課程非常注重學生與社會的聯繫,因此在講課時不僅要熟悉課本內容,還要把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與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的現實性和親近感。要在課堂上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採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加深學生對道德要求的理解,對文本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的行爲動機,培養學生實踐道德要求的能力。

在“算算才知道”和“不比不知道”這兩個小環節中,我都忽略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強調要求。雖然學生現在已經五年級了,很清楚小組談論、研究,代表全班彙報的活動形式,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在興奮時很可能就把要求給忘了。所以,在這兩個環節中,當小組討論完並沒有派代表,算完的同學立刻回答,造成了很多沒算完的小組很着急,還有一部分同學根本聽不清同學的答案,這樣的“亂”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像這樣的研究活動,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強調,例如,在討論前提醒大家各小組討論時要注意聲音的分貝,談論後立刻做好;在討論時,教師巡視的過程中,也要提醒聲音大的小組注意分貝;在大多數小組討論完後用:“比一比,哪個小組做得快,做得好,叫哪個小組先回答”等形式,給學生安靜下來的時間,使得課堂秩序盡然。

《祖國有多大》反思 篇3

本課綜合了地理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內容,較好的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並注意將品德教育與知識學習相融合。

學生對祖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我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中國。其實“祖國有多大”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我設計的遊戲“闖關”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找一找、算一算、比一比、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祖國的遼闊。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幅員遼闊,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整堂課中,我有效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學生全身心投入的課堂學習中。

最後的總結昇華中,我用優美的語言引發學生對祖國遼闊的思考,在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幅員遼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祖國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祖國有多大》反思 篇4

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了《各具特色的民居》這部分的學習。

首先我讓孩子們掃讀寫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們很迅速找出了“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着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爲‘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後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奇葩”,“葩”我先讓孩子們觀察字型,然後猜到底指什麼,有的孩子很乖巧,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時我讓孩子們再次朗讀這個句子,這裏把什麼比作奇特的,特別的,非凡的花呢?孩子們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過這個過程的學習,孩子們也知道了這個自然段採用了打比方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接着,我讓孩子們圍繞“奇”去體味課文。孩子們從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徵這幾個方面去認真朗讀品味了課文。

最後我讓孩子們動筆寫了寫“我們村的房子”。大多數孩子都能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村裏房子的特點,比如做房子的時候要請風水先生看地,擇黃道吉日動工;房子一般是主體房和附屬房兩部分,主體房主要是休閒臥室,附屬房裏餵養畜生,做飯……孩子們的觀察比較仔細,介紹某個方面的特點比較具體。但是在孩子們的小練筆中我發現孩子們的介紹比較枯燥,不能應用多種多樣的說明方法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孩子們的習作能力還要進一步提高啊!這個任務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傣家竹樓》我讓學生自學,抓住竹樓的“美”去學習體會。當然,體會竹樓的美不勝收,詩情畫意主要是通過朗讀去體現的。

教完這課,感覺有些累!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我總是在課中才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神遊得太遠,然後才採取措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在一開課就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這樣纔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啊!

《祖國有多大》反思 篇5

佳子爲什麼把陽光作爲禮物送給奶奶?一是因爲佳子感受到了陽光的美好,二是因爲她想到奶奶需要陽光。第一點,我主要抓住第三自然段學習。結合插圖,讓學生體會佳子陶醉在陽光中的情景,指導感情朗讀並背誦。第二點,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得很清楚,學生回答後,就不再深究。學到這兒有個插曲。有個學生說,是因爲奶奶的腿斷了。她根據課文中“奶奶的腿不方便”推斷出來的。馬上有學生不同意了:奶奶的腿沒有斷,她可能是得了病暫時不能走動。我表揚了後一位學生。我覺得閱讀的嚴謹性要從小就開始培養。

佳子怎樣把陽光帶給奶奶的?從佳子的動作和語言可以體現。主要是在六、七自然段裏。第六、七自然段以讀代講。兩段體現的心情截然不同,指導朗讀時學生容易把握。要求朗讀時注意語氣的變化,學生基本做到了。

佳子把陽光帶給奶奶了嗎?結合這個問題,讓學生理解奶奶的話:“好孩子,不要着急,陽光跑到我心裏來了?”本以爲這句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沒想到學生也說得很好:“陽光照到奶奶的心裏了!”真是不可小瞧學生的理解能力。這也使我更加堅信:一篇課文不需要老師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提問分析,學生的領悟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