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W

《奇思妙想》是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十冊,第八課的內容。原教材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物品用寫生的形式或者記憶的方法進行巧妙的組合,創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線描作品。我的這節課在原教材的基礎上作了調整,我這節課就是以手工創作爲主,即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即遵循教材,又不囿於教材。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這節課依據新課程的精神,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要求,設計了本節課的奇思妙想藝術創作。設計力求從多種作品中啓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自由的想象空間,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是六年級的一節課,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一定的造型表現能力,對線描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往往年級越高,思維越具象,想象力反而被限制。所以本節課不僅挖掘知識的內涵,更多的是啓迪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和激發興趣。

新課程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時間活動,直到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因此,本節課地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放開手,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時間去想象,去創作。能教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想的就讓學生去想,能讓學生去做的就讓學生去做。教學中體現以下幾方面:

1、師生互動,多種形式開啓學生的思維。

導入時,我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以裝飾有特點的葫蘆爲主,師生互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欣賞分析作品過程中,也以學生想象爲先導,對畫面進行想象,對作品進行想象。由此學生的想象力得以發揮,學生的思維得以啓迪,爲學生自己進行奇思妙想創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小組合作,相互啓發,協作,展示學生的想象。

傳統的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看看作品說一說,然後自己開始繪畫或者開始創作。學習形式單一。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創作的熱情被磨滅。本節課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讓每個孩子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再集中,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再分工,然後集體創作。讓學生在討論,探索,想象,合作,創作中充分發揮想象,展示每個同學的個性,集思集體的智慧,體驗協作帶來的成功。

3、教師作爲欣賞者,欣賞每一位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爲欣賞者,去欣賞每一位學生的想象,每一組學生的作品。對於創作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出,比如:粘貼,固定等。

4、多媒體的恰當利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賞析作品時,利用了多媒體,展示了不同構思方式,不同表現形式,簡潔明瞭,幫助學生理解如何用超常的構思方式進行經物品巧妙組合,展示自己的想象。

學生的作品有的材料相近,但作品各有創意,我進行教學時考慮到了這點,但是隻要學生利用從身邊找到物品材料,通過想象進行創作,就達到了目的。不是讓學生找遍所有的材料、物品來進行想象創作。

我的這節課只是從一個角度去考慮的,存在諸多問題,希望在座的專家、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