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退休制度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5W

中國是規定退休年齡較早的國家。《禮記·曲禮(上)》中有這樣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這說明早在周代便規定了退休年齡。70歲退休,其實是約定俗成,到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這一人事制度纔有了法律內涵。時御史中丞沈淵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中國古代的退休制度

在古代中國,退休年齡發生變化的出現於明朝。朱元璋(明太祖)當了皇帝后,對舊的人事制度做了較大調整,其中規定了新的退休年齡。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退休年齡提前至60歲。

五年後,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將相當於今部隊、警察系統的中下級官員退休年齡提前至50歲。此即《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記,“命內外指揮、千、百戶、鎮撫,凡年五十以上者許以子孫代職。”

但朱元璋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明代200多年間並沒有一直貫徹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後即恢復“70歲退休”古制。此後不斷反覆,但明代退休年齡基本上是60歲以上。

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當皇帝時,還出現了類似今天“內退”的規定,凡主動提出退休的官員,無年齡限制,即使40歲提出退休也會被批准。

古代推遲退休是什麼原因

在古代中國,提前退休與推遲退休,很多時候都是根據政務需要和具體人、具體崗位來決定的,並沒有現代的養老金不足因素,有時甚至不允許退休,特別是高級官員,很多都是死在任內。有的即便退了,也會被“返聘”或改當“顧問”。

南北朝時期,拓跋燾(北魏太武帝)當皇帝后,委任已107歲的羅結爲“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羅結一直幹到110歲時才退休,並且在退休後仍爲朝廷出謀劃策,活到了120歲。

古代中國推遲退休,有些時候是由腐化引起的。如唐代中後期由於宦官專權,貪戀祿位,退休年齡成了橡皮筋,可大可小,只要官場有人就能推遲退休。白居易對此十分憤慨,在其系列長詩《秦中吟》之《不致仕》中寫道:“可憐八九十,齒墜雙眸昏……”

至於提前退休,在古代非正常退休中所佔比例便很小了,一般不是身體原因就是因爲犯錯誤而被勒令致仕。

古人退休後的待遇如何

在古代中國,包括低級官員在內的普通公務員退休後是沒有工資可領的,只有部分高級官員和特殊人員才能領取部分退休工資,全俸則很少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如果退休前沒有“腐化”,退休後吃飯都成問題,因此在古代腐化案中常見“69歲現象”。

在漢代,高級官員退休後才能領到原俸祿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資。《漢書·平帝紀》記載,劉衎(漢平帝)當皇帝的元始元年(公元1年)規定,“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自此,漢代退休工資有了固定標準。

從這條“退休令”來看,“比二千石”以上官員都是相當於今天中央部委、省級領導的高級官員,他們退休後也只能領到在職時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資,而相當於今廳、局、市、縣領導的官員,退休後則一分錢也沒有。

即便到了隋朝,退休官員也是七品(相當於今縣長)以上,且有病者,才酌情發給部分俸祿。

完善的退休制度在唐代形成,退休待遇也得到提高,但也有級別規定,相當於今副廳級、五品以上官員退休才能領到原來工資的一半,五品以下是否拿退休工資不見下文。“詩聖”杜甫從工部員外郎任上退下後便無退休金,靠嚴武等一班朋友照顧,在成都還蓋了“草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