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評課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4W

不同的課型爲每位聽課教師提供了不同口味的美味大餐。下面僅就王老師執教的閱讀課《鳥的天堂》做粗淺評析,發表一下拙見。

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評課稿

縱觀王老師的這兩節課,我們不難發現,年輕有爲的王老師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環節清晰而又環環相扣,課堂上,王老師以她優美的教學語言、嫺熟的教學技巧、獨創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世界,巧妙地將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薰陶融爲一體,充分展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無窮魅力。整堂課,聽課教師神情專注,彷彿在諦聽一首自然流淌的美的讚歌。

一、欣賞歌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

課前,王老師獨具匠心地欣賞騰格爾演唱的歌曲《天堂》,引發學生思考:在你心目中天堂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再進一步引出鳥的天堂又是什麼樣的?從而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

二、教學環節清晰,閱讀課文目標明確。

在第一課時的初讀感知這個環節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的讀文:第一個層次的讀是大聲的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要在反饋讀時糾正並強化易錯的讀音,讀準生字詞,把句子讀通順。這個層次的讀主要就是掃清讀的障礙。第二個層次的讀是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第三個層次的讀是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中描寫榕樹的龐大、茂盛的第七、八自然段及描寫衆鳥活動的熱鬧場面的十二、十三自然段,既是課文的重點段落,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喜歡讀的段落。這個層次的讀主要是強化重點段落的朗讀,從而爲第二課時的精讀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第四個層次的讀是再讀課文談你讀後的感受及作者的感嘆,從而引出第二課時要探究的重點問題: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出榕樹的大而茂盛,鳥多而快樂,作者爲什麼發出“那鳥的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樣的感嘆?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就是圍繞這一主線問題進行深入地探究,通過重點段落的精讀理解,抓重點詞句談感悟,感情朗讀,運用媒體等方式突破課文的重、難點。第一課時的初讀課文,環環相扣又目標明確。

第二課時王老師以讀爲主,並讀中感悟。這堂課中教師動足了腦筋,設計了帶着問題讀、有感情地朗讀、身臨其境的品析讀等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和羣鳥歡騰的快樂場面,並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榕樹的句子。特別是如何讀出榕樹的大和讀出他心裏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心情來,他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我就問同學們怎麼讀這段好呢?同學們就三言兩語的發言了。有的說要讀出作者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榕樹時的激動;有的同學說這時是很驚訝的;有的同學說是很高興的;有的同學說“真是一株大樹”要讀得重而緩慢一些;有的說“不可計數”要讀重一點;有的說“臥”字要讀得稍重一些……,這樣,我反覆抽學生起來朗讀,效果漸漸變好。

這堂課中王老師的朗讀教學給聽課教師留了深刻的印象,真正做到了以讀爲本,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讀中促進思維訓練目標的有機整合。

三、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王老師的課,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四、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姚老師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在教學中,王老師能照顧差生。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於膽小的學生能給予他們鼓勵,對於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於積極發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五、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情境促感悟。

國小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王老師通過讓學生反覆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後,藉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視頻,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讓學生感悟的重點句,反覆誦讀。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沉浸在期中,彷彿身臨其境,此時再讓學生寫寫你彷彿看到的情景,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多媒體爲教學起到了輔助作用,爲學生提供了直觀感性材料。課文在寫榕樹大、茂盛,主要通過對枝幹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樹的勃勃生機;寫衆鳥活動的熱鬧場面,主要寫了數量多、種類多,而且鳥兒生活得自由、快活。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教師展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羣鳥歡騰的幸福景象,從內心由衷發出“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讚歎。

六、 析詞品句,加強學生朗讀訓練。

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王老師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對於“顫動”、“展示”這兩個關鍵字,引導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關鍵文字抓住屯,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讓學生體會到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通過反覆地誦讀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鳥的天堂》是寫景抒情的,行文優美。王老師執教時採用讀中悟,悟中讀爲主的教學特點,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採用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範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積澱語言、內化語言,在朗讀中指導學生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真切理解、感受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和羣鳥歡騰的幸福景象,從內心由衷發出“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讚歎。課堂上王老師重視朗讀訓練和語感的培養。教學中教師一直把朗讀作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及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創設情境抓住重點段學習時,也憑藉所創設的情境品味語感,採用詞語填空、解詞、誦讀吟味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領悟到詞語的含義及運用的準確恰當。

綜合王老師的這節情境教學課,我覺得她實現了“帶入情境讀全篇”、“強化情境抓重點”、“憑藉情境品語感”的情境教學的閱讀程序,基本達到了“初讀--讀通”、“細讀--讀懂”、“精讀--讀透”的目的。

七、獨具匠心地處理文本,實現長文短教

《鳥的天堂》一課篇幅較長,按常規設計需要 2~3課時才能完成。王老師在設計該課教學時,緊扣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難點,對文本作了大膽的取捨、整合,僅用1個多課時便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整個流程設計頗具匠心。在導人部分,教師配合畫面的解說詞其實已讓學生初步接觸 1~6自然段的內容。整體感知時,王老師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抓住要點,培養速讀能力。在此基礎上,重點品讀體味榕樹的靜態美和衆鳥歡樂的動態美。對描寫榕樹大、榕樹綠葉美和衆鳥紛飛歡唱的語句捨得花時間進行品讀,讓學生真切理解、感受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和羣鳥歡騰的幸福景象,從內心由衷發出“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讚歎。其間,指名畫榕樹時提供兩張知識卡片,學生在閱讀補充資料中對榕樹氣根和“獨木成林”的奇觀增強了理性認識。

一堂語文課,巴金樸實極富韻味的語言已記在了學生的心裏。他筆下所描繪的鳥的天堂已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我想今後你不用去督促孩子,他們定會興致勃勃地去尋找巴金的著作,美美地品讀一番。因爲在他們的心裏已播下了一顆愛讀書的種子。但願我們的語文課都能這樣樸實紮實,其樂融融。

教學藝術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集詩人的智慧、演員的功力、主持人的風度於一身。聽了王老師的《鳥的天堂》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憑藉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的支撐,才能把賞心悅目的語文課堂奉獻給學生,才能使語文學習成爲學生心靈的詩意棲居地。“前車之鑑,後世之師”,通過這次評課,也讓我在教學中不斷反思着、跋涉着、成長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