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滅絕》的評課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9.14K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性較強的文章,它展現了在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神祕世界,最後引起人們反思:爲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從電影、書籍或者博物館裏,來回憶恐龍往日的輝煌呢?觀摩了義烏市青口國小陳老師教學的這一課後,我感到老師非常善於引導,她從趣入手,趣中激疑,讀中解惑,在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產生了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恐龍的滅絕》的評課稿

一、從趣入手

恐龍是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龍”卻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着學生的好奇心。抓住孩子們愛恐龍的特點,陳老師在課前佈置大家蒐集了許多有關恐龍的知識。

實錄一:

師:看老師寫字。(師板書:恐龍)一起親熱地打個招呼吧!一起來——

生:恐龍。

師(出示“恐”):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個字?

生答略。

師:你對恐龍有什麼瞭解?(出示各種恐龍圖片)

生:我知道有的恐龍是食肉類的,有的恐龍是食草類的。

生:我知道三角龍是最後滅絕的。

……

師:最大的恐龍是震龍。它大約有一百三十噸重。你可以用一個什麼詞形容?

生:龐大。

師(出示詞):讀。注意“龐”是後鼻音。

生齊讀。

師:坐上時空穿梭機,讓我們來到白堊紀,各種各樣的恐龍展現在我們眼前。

生(爭着喊出了恐龍的名字):“長頸龍!”“霸王龍!”“三角龍”……

師:現在還能看到這些恐龍嗎?(相機板書:滅絕)

師: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生:恐龍爲什麼會滅絕的?

……

評議: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因此在導入新課時,陳老師創設了情境,出示了許多恐龍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不是簡單的看,還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談恐龍,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課文。並在看圖片的過程中自然地理解了“龐大”。

二、趣中激疑

實錄二:

師: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請小朋友自己來讀讀課文。誰來說說,讀時要注意什麼?

生答略。

生自讀。

師: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科學家有幾種說法?

評議:初讀課文環節,教師拋出了這個問題“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科學家有幾種說法?”這個問題很好,讓學生思考的空間很大。同時,一個大問題拎起了整篇文章,讓學生髮散到課文的各段尋找答案,整體感很強。

三、讀中解惑

實錄三: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這麼多,讓我們先來具體看看前兩種說法。誰來讀一讀第一種說法,其他孩子想一想: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用一個詞來回答。

生讀第2段。

生:嚴寒。

師教學“嚴寒”,範寫,生練寫。

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大雪紛飛”是嚴寒。“冰天雪地”也是嚴寒。“滴水成冰”還是嚴寒。嚴寒的時間很長,從哪裏看出?

生:有一段時間,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

師:誰能讀好這句話?

生讀。

師:比一比,這兩句話意思一樣嗎?(課件出示:“有一段時間,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與“有一段時間,地球上變得十分寒冷。”)

生:第二句少了“突然”。

師:爲什麼加個“突然”?不加可以嗎?從這個“突然”你看出了什麼?

生:嚴寒的時間長,來得快。

師:誰來填這個空?(課件出示:因爲嚴寒,恐龍,所以恐龍。)

生1:因爲嚴寒(來得太快),恐龍(來不及準備),所以恐龍(滅絕了)。

生2:因爲嚴寒(來得太快),恐龍(來不及準備保暖),所以恐龍(滅絕了)。

師:是呀,原來書中的這個詞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就準確多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齊讀。

師:你明白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嗎?再從恐龍自身找找原因。

生1:因爲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生2:因爲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師:誰能連起來說。(填空:因爲恐龍沒有,沒有,所以恐龍耐不住嚴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生:因爲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沒有(冬眠的習慣),所以恐龍耐不住嚴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師:恐龍的滅絕還有哪些說法呢?請你默讀第三自然段,用一個詞來概括

生:撞擊。

(課件演示:行星撞擊地球)你看到了什麼?

(相機理解“塵埃”“枯萎”)

師:這有四張詞卡(出示:太陽、植物、食草恐龍、食肉恐龍)你能根據課文內容給它們排排隊嗎?

生上臺排詞卡。

師:你能不能說一說恐龍是怎樣滅絕的?用上“因爲……所以……”的句式。

生1: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植物沒了陽光,枯萎了,食草恐龍漸漸地死去了。食肉恐龍找不到食物,也漸漸地滅絕了。

師:真好,用了兩個漸漸地。用詞很準確。誰再來試下?

生2: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食肉恐龍找不到食物,也漸漸地滅絕了。

師:說得真好。課文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有條理地告訴了我們恐龍滅絕的原因。

評議:

1陳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凍死和餓死這兩種說法上。對於兩種說法,陳老師均採用從整體入手找段,再進入細節找句子,最後細化抓詞語的方法。這樣教學非常紮實,清晰。

2在課堂中,陳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爲基點,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出現。如:在讓學生彙報恐龍滅絕的第一種說法時,以填空的方式向學生出示;在學習第三段時,陳老師也是通過讓學生填重點詞的方式,把教學內容簡單化、明瞭化,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階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3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在學完了恐龍滅絕的第一種說法和第二種說法後,都讓學生用上“因爲……所以……”這樣的句式進行內容的概括。這樣的練習,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然而,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陳老師的課有很多亮點,但也存在一點點瑕疵。我對本堂課的建議有兩點:

1第一課時的學習還是應以生字新詞的學習和詞語意思的理解爲主。本課時上下來,學生對有些詞語的意思還是很生疏,比如“行星”“雄性”等等。教師應用各種形式和方法讓學生進行理解。另外,細細研讀本課還可以發現,本課的詞語很有特色,教師如抓準特點進行詞語教學,效果會更好。比如可以讓學生找“死亡、枯萎、躲避、龐大”等由近義字組成的詞語的規律,然後學會以字解詞的方法。

2課文深入得還不夠,讀的量少,力度不夠。尤其是第二種說法中教師安排的“排序”練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應讓學生在充分讀書,充分感知後再去做,這樣練習的效果將更有效。

總之,面對這類科普說明文,如何把握好科學知識的介紹與人文滲透的關係也是我值得思考的。陳老師爲我們開出了這樣一堂課,真的非常感謝她,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收穫頗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