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評課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2W

上星期聽了三年級黃老師的《平均數》一課的教學,他採用的是“遊戲激趣——問題探究——概念建構——拓展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暢。

平均數評課稿

《平均數》這一課我以前也曾上過,但與黃老師的教學過程一對比,才發現自己要學習改進的地方確實太多了。

一、在教學引入這一部分,黃老師採用墊球比賽的方式,迅速調動了學生的愛好,同時又通過巧妙的提問,使學生明確了活動規則,保證了活動的有趣、有序、有效。黃老師又通過親自參與活動,激發了矛盾,引出了問題,爲課題的揭示做好了預備。反觀我自己引入時,只是出示了兩張人數不等的統計表,讓學生比較哪一組的成績更好。雖然我與黃老師一樣都是想通過人數不等這一矛盾,激發學生熟悉平均數的意義,進而揭示課題。但是,我沒有留意兒童的心理特點,採用學生所喜歡的遊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引入顯得較平淡,不吸引人,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會打幾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發時,我所設計的問題也比較生硬,沒有讓學生像黃老師教學那樣參與到了矛盾的生成過程中去,學生缺乏對矛盾的熟悉,爲了揭示課題,我就只好“拽”着學生走,自然顯得比較生硬了。

二、在新課教學這一部分,我關注的是學生對求平均數的數量關係的記憶,只是通過例題的講解對如何求平均數下一個結論性的數量關係式,強調怎樣套用這一數量關係式去求平均數,而黃老師的教學與我完全不同,她更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強調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對比後,我發覺自己有在這部分教學時,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平均分”的有關知識,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把握了,在求“平均數”這一課時,教師其實只需強調一下“平均分”的對象是“總數”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學生記憶數量關係式,這既浪費時間,教學效率也不高,更談不上達成本課的教學目的。此外,黃老師向我們展示怎樣捕捉學生閃現的思維火花,在學生的思維生成過程中給予及時的肯定與指導,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難點,也是值得學習的。如在黃老師引導學生求投籃個數的平均數時,回答問題的幾位學生其實並沒有回答正確,甚至還有表述錯誤的回答。換作是我在教學的話,碰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採用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方式是不停地追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心裏希求着哪位學生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另一種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然後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其實這兩種處理方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第一種方式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被動地等待學生拿出正確的答案。第二種方式教師包辦代替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雖然我早就體會到了這兩種處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於找不到另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而通過黃老師的這堂展示課,我明白了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從學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思維中去捕捉那一點閃現的火花,給予學生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學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維,建立正確的思維。

三、在教學課堂練習這一部分時,由於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數量關係式的記憶和把握上,因此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大量的單調、重複的練習題,希望通過機械重複的練習使學生學會求平均數。實際上,當學生碰到應用求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學生卻不知道怎麼辦了。反觀黃老師的教學,她大量運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既練習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獲得進一步發展,更體現了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黃老師這一課教學的展示,讓我受益良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