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啓蒙》評課稿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7W

母親節前,青年教師楊樹豐在區學科帶頭人王忠華老師的指導下於我校開了一節教學研討課,課題是蘇教版五年級的《月光啓蒙》,雖然楊老師的課堂教學還略顯稚嫩,對於課堂中一些生成的問題處理的經驗還嫌不足,課堂節奏的把握尚需鍛鍊,課堂上也還有一些需要商榷的細節,但教者對整個文本獨到的理解,對於教學流程精巧的設計卻帶給了學生們獨特的體驗,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學生們沐浴了一次母愛的洗禮。兩課時的教學,精彩疊出,一次次將師生的心緊緊地揪住,放開,放開,再揪住,以至於課結束了,人卻不願離開,餘韻嫋嫋,久久繞樑。

《月光啓蒙》評課稿範文

心醉了,醉在婉轉悠揚的歌聲裏。

語文,是要在具體的語言文字裏咀嚼的,咀嚼出的味兒格外香甜,但有時藉助外力,將文字與音樂結合起來,卻更能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與聽覺刺激,對字詞句的理解起到推波助瀾的功效。作者在描寫歌謠“月亮出來亮堂堂”和“月兒彎彎像小船”時,用了“動聽”一詞來形容歌曲的優美,用“甜甜”、“深情”來描繪母親的演繹,用“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來描繪這芳香的音韻,可是,倘若沒有親耳聽到這歌聲,我們的學生也還是隻能憑着感覺去揣測這些優美的詞句。可出人意料的,楊老師神奇地播放了這兩首歌謠,霎時,教室裏流淌的音律將所有人的神經緊緊地扣住了,那婉轉的曲調,那動聽的旋律,那甜甜的嗓音,醉了當年的小作者,醉了教室裏的孩子,也醉了後面聽課的老師,以至於教者請學生談感受時,身旁的一位聽課老師竟然脫口而出:如癡如醉!是啊,此情此景,醉的又何止月光下的小孫友田呢?瞧,身旁的那條狗不也豎起了耳朵嗎?

心融了,融化在優美的月色裏,溶解在母親斑駁的皺紋裏。

“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這一長句子與另外兩個句段是楊老師手中的線,貫穿了兩節課的始終,將文章進行了新穎的整合,檢查預習效果時指導讀,精讀課文時重點讀,指導看圖時揣摩着讀,如水的月色裏,母親恍如一尊玉石雕像立在作者的眼中,也樹在了學生們的心裏,那尊雕像是那麼的柔和、美麗,於是孩子們將它讀得輕聲,再輕聲,噓————再柔和一些,聲音高了,會驚破這美好的畫面的。

母親用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小孫友田飛向了詩歌的王國,而母親卻老了,教者別出心裁,對課文進行了拓展,出示了母親晚年的照片以及作者後來補充的一段文字。音樂漸起,在教者那深沉地宛如嘆息一般的朗讀聲裏,孩子們的心酸了、痛了、溶解了,此時的母親已失去了記憶,斑駁的皺紋紀錄了歲月的滄桑,教室裏寂然無聲。

當教者的聲音再度響起:“可是,我卻從沒有片刻忘記過你,媽媽,您可曾記得——孩子們,請你們接下去”

此時,萬般感觸涌上學生的心頭,童年夏夜的美好,那些動聽的歌謠、童謠,如水月色裏母親如玉石般的雕像一一從學生口中飛花濺玉般衝出。這一情感的激發,等於是引領着學生再次投入了文本里,沐浴在月光下。

心動了,觸摸到心靈深處的是詩。

如果課到此戛然而止,應該說學生也已得課文精髓。

可教者卻未罷休,而是“殘忍”地乘勝追擊,再次將冰心的《紙船》送給了學生們,孩子們再也抵擋不住這最後的“攻擊”,眼中閃爍着淚花。這一設計繼剛纔的課之後,擊碎了他們原本就很薄的保護膜,觸摸到了稚嫩的心房。送孩子們下樓時,看着他們紅紅的眼圈,心中不由感慨於語言文字的魅力,想備課時,這篇課文,這首詩,這段配着母親照片的文字,該是曾怎樣地感動着楊樹豐及王忠華老師啊。轉送給所有的人——《紙船》

紙船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着——留着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戶,

有的被海浪打溼,

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着,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

不要驚訝它的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

萬水千山,

求你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