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心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2W

讀完了

《看見》讀書心得

《看見》讀書心得篇一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爲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爲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爲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說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衆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纔是真正的自由。

《看見》讀書心得篇二

這位作家誠摯地向我推薦柴靜新出版的《看見》這本書!作家對我說:“看看吧,絕對是一本‘正能量’的書籍。”柴靜現在是名人,雖說我從來對名人的書並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書籍”的話,我毅然將這本《看見》買家來。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爲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象作者在書裏說得: “象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爲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 “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 ‘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爲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 “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做爲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爲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看見》讀書心得篇三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爲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爲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衆。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見》讀書報告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於偶然,一個朋友推薦了《看見》這本書的視頻推廣會,覺得不錯,就想買本書來看看。恰巧有個朋友買了,就借過來拜讀一下。

書裏的主線是以柴靜十年採訪的主要人和事爲主線,有她的同事、工作夥伴以及她的成長。文章有堆砌的感覺,主線不是很清晰,有的時候她的感受會莫名其妙的插入進來,讓讀者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句話是講得采訪的人物還是她自己的感受,還是同事什麼的,有點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過安頓的採訪,是關於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看柴靜的這本書跟安頓之前的書有點類似,吸引我的是裏面的新聞人物,不是柴靜這個人。

兩個人物很打動我,一個是盧安克,一個是藥家鑫。盧安克是個德國人,在中國的大山裏待了十年還是個沒有資質的教育者,跟留守兒童混在一起,爲了什麼呢?從我的角度來說不好說,他也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響作用吧!之後我去了盧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個人覺得他太理想主義了。教育是個太大的話題,留守兒童更是個不小的社會問題。一個問題有社會、有家庭,孩子成長的問題卻在這之間變得無人理會了,而盧安克想做點什麼,也許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後淹沒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個問題在我腦海裏縈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孤兒問題、有一些類似於盧安克的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同時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問題也不是他們這個層面可以解決的,但是他們盡力了,努力過着每一天試圖去改變或者影響着孩子的命運。他們一定放棄了很多其他的機會,例如在大城市裏發展而買房、買車的機會,他們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們在大城市裏混日子的人高,但是這個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是的,也許你會說:“那他們至少做了,他們過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裏天天混日子要有意義的多了!”但比起蓋茨對慈善事業的捐助,他可能能影響的人是更多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蓋茨!世界上也只有一個蓋茨!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這次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爲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爲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三、《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溫情、溫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說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溫暖也不那麼相信了,彷彿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溫暖纔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溫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溫暖的人麼?你表達出那麼多的溫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於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溫暖充滿信心,爲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爲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看見》讀書心得感悟篇1

對於名人,我總有一種強的烈“窺視欲”。有時似乎超越了那種所謂的“欣賞”。我暫且把這種心理戲稱爲“八卦心理”,只不過八卦的對象在變罷了。我覺得完整的瞭解一個人得背景,才能讓我們更加客觀的認識一個人,不管是她的年齡,她的童年,還是她的感情,這些支離破碎的片段才完整的構成了這個人的人生,冥冥之中卻是存在着一種必然。

毫不避諱地說,我有一個新聞夢。當初填報志願是曾經有意無意的和父母提過,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當然當時的自己也沒有太多的慾望,太多的所謂的理想,因而也沒有堅持。或許現在也沒有……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憤青總是把這羣人偏激的看作政府的發言人(尤其是中央臺的記者),在他們眼中記者是政府僱傭的“宣傳隊”罷了。我想不盡然吧。這個社會其實真的有慢慢地在走向民主,即使是片面的民主,誰會奢求絕對的民主呢?那些總喜歡埋怨的人,或許應該懂得應該留給積弊已久的體制一個喘息的機會,畢竟誰都不能一口吃出一個胖子。從個人情感方面說,對於這個職業,我是充滿着敬佩,可以理解這個行業的苦衷。

言歸正傳,還是談談剛到手的書——《看見》。讀着柴靜的書,對一些曾經並不甚瞭解的新聞熱點,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過去多年的非典時期,此時彷彿也浮現在眼前了。那時,我在上國小。雖然每天清晨進校之前,都要被老師“觀察”一番,但老實說,自己一直認爲那件事距離自己很遙遠。那一段段文字,卻讓這段恐慌那麼真切。雙城事件,開始我也不明白爲什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把有些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但我漸漸理解了他們,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執着的東西。同性戀,這樣尖銳的字眼,你怎麼看?或許有的人覺得噁心,但當我們不再無知,當我們認識到性取向是由基因決定的,大多人會理解他們吧。我想我能理解。當文中的一個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戀時,給了丈夫一個大大的擁抱時,作爲一個旁觀者,我的眼圈溼潤了。對於很多事件,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遇見,但這些確實真真的發生過,也許就在我們周圍。許多事,許多人,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它的存在。

有人善意地告訴柴靜,她做的節目脫離了大衆,僅僅關注社會邊緣的人與事物。我想說,那些大衆的問題,有人在說了,有很多人在關注了,爲什麼就不能分點兒給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的的確確,我們能感覺到她很真實,很有力量。也許這就是欣賞!

有人說柴靜不像一個新聞人。那麼我想問:新聞需要的僅僅是客觀嗎?真實的去還原事情的真相?我想不是,畢竟什麼是真相?什麼是公衆期望看到的真相?什麼是公衆所能承受的真相?我們還不能下定論。柴靜的節目、書之所以對我有吸引力,恰恰不僅僅是有真相,而是有看法,有血有肉。也許有人要笑說,你以爲的那些也不是真相,但我無條件的相信她所訴說的真相,也許這就是信任。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認識,或多或少的片面。最後也推薦年輕的朋友看看這本書——《看見》)

最後分享一下,書中打動我的話:

1. 我們都痛恨用馬賽克壓在人臉上的醜陋和不尊重。

2. 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3. 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採訪,不會躍躍欲試地好鬥,但當他看護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

4. 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5. 爲什麼許多人都選擇屈服?因爲他們覺得投入太多,收穫很少或根本沒有。

6. 先打一槍,然後再在那個洞上畫一個靶子,效果是一樣的。

7. 人性是這樣,光靠自己靠不住。

8. 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

9. 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爲的只是避免成爲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10. 記者提供的是事實,不是情緒。

11. 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

12.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13. 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14. 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隻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

15. 我這個年齡經歷的所有事都特別淡。

16. 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的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

17. 我們都努力把自己報道的世界與生活分隔開,但是都發現自己已經成爲它的一部分。

18. “記者”就是“記着”。

19. 只刻意求新,爲賦新詞強說愁,所以矯情虛妄。生活並不需要時時有新的主題,即使是華麗的《霸王別姬》,力量也在於真實的市井人性。

20.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21. 你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嗎?

22. 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看見》讀書心得感悟篇2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爲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着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着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纔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爲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打磨着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設備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着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着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着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着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裏都放着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着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爲,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爲,可以對他們的行爲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爲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感悟篇3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裏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裏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裏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着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爲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爲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爲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爲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爲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爲全民公敵,這樣我們纔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纔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