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戰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W

人民戰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被新冠病毒剝奪而去。所以,我常常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有些人認爲擁有無數金錢就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所在;有些人覺得做出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纔是人生的成就所在;還有些人卻認爲享受生活的美妙更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在。或許每個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但是我覺得這些理解都對人生的要求太過奢侈。那麼到底什麼纔是生命的本質呢?

人民戰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3篇)

如今寒梅怒放的季節已經過去,到來的本應該是一個溫暖的春天。可是卻變得危機四伏,病毒肆虐,我們好似囚禁在籠裏的小鳥,既不能出門,也不能上學。爲了保持健康,富有的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用花錢的方式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補充自己體內缺需的成份,有用嗎?肯定沒用。只要沒有保護好自己,該感染還是會感染。生病後,就算花再多的金子銀子可能也挽回不了生命。沒有了生命,要那麼多錢又有什麼用呢?

由此可知,保證體質硬朗纔是最有效的“藥方”。鍾南山院士曾說過,一般是有基礎病或體質不好的中老年人較容易感染這種肺炎。而我們保證體質好的前提就是多運動。最近,84歲的鐘南山爺爺在朋友圈裏發他的肌肉照,既然這麼老的老人都在堅持鍛鍊,我們就更應該加油運動啦!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四病區主任餘亭分享了他此刻的願望:他們最期待的是這次疫情馬上結束,所有醫生的身體和精神都已經到達了極限,但依然在咬牙堅持。有的醫生在感慨人生,等疫情結束後,一定不省吃儉用了,假期要帶着老婆孩子去旅遊。其實,所有一線醫生就希望兩個字“團圓”。

我認爲生命的本質不是掙錢、不是享受,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幸福圓滿地在一起,永不分離。讓我們宅在家裏一起鍛鍊勞動,合理安排學習,拓展課外知識,增加閱讀時間。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重逢在校園!

人民戰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回望來路,展望未來,指引中國在較快時間內走出困境,同時又苦人之苦、邁出國門扶危濟困的,是千年文明滋養出的中國人克己復禮、堅韌不拔的品格,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民愛物、樂善好施的基因,是中華民族傳承至今的民胞物與、天下一家的情懷。

仁政愛民,以人爲本。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之時,是生命第一還是經濟至上?中國先賢倡導“民爲貴,社稷次之”。疫情暴發之初,中國領導人就發出堅定而明確的指示,“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並將其貫穿於中國抗疫行動的全程。已經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經濟較大幅度下滑,這背後是以人民生命安危爲首要關切的決心。

審時度勢,靈活應變。遭受病毒突然侵襲的中國展現了讓世界矚目的決斷力、行動力和靈活應變的能力。來中國考察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高度評價中國人因地制宜、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對無藥無疫苗的困境,中國人“有什麼就用什麼,能怎樣調整就怎樣調整,能怎樣適應就怎樣適應,能怎樣去拯救生命就怎樣去拯救生命。中國的方法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

飲水思源,投桃報李。對於在中國困難時刻伸出援手的人,與中國“風月同天”的人,中國都回饋以“與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從困境中逐漸走出的中國,已經把援助物資送到了1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感懷中國雪中送炭的恩情,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吻五星紅旗;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英、法、德三種語言錄製視頻講話感謝中國幫助;柬埔寨網民用民歌《劉三姐》旋律配上柬語歌詞,向中國醫療專家組表達謝意:“多謝了!多謝中國親人們,就算沒有好飯菜,卻有一首家鄉的歌送親人。”

義之所在,堅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慍。對詬病自己的人,中國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國醫生通過視頻會議從中國同行那裏獲得了寶貴的診療經驗。中國捐助的一千臺呼吸機等抗疫物資運抵紐約,州長科莫也在社交媒體上深情致謝。懷着人溺己溺、民胞物與之心,中國向許多遭疫情肆虐的國家伸出仁愛援手,卻被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和媒體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至詆譭。然而,中國沒有因爲種.種雜音,就放棄對痛苦的悲憫、對生命的救助,沒有放棄對人間大義的堅守。

覆巢之下無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勢不分國界奪去地球村裏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國家鎖定在一條“生命方舟”上,讓世界人民面臨一損俱損的困境,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運與共的事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先賢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榮的祕密,與久遠以來對“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脈相承,今天的中國人民以堅定信念,篤行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前路免不了荊棘,而中國人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陰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人民戰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很早就在歷史課本上聽說過《西行漫記》(英文名《allstaroverChina》)這本書,但是好幾年過去了,對於它也只是僅僅停留在聽說的階段《二萬五千里長徵》讀書筆記《二萬五千里長徵》讀書筆記。進期利用這次活動的機會,我有幸拜讀了這本流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著作,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尤其是對中國革命的理解,對中國共產黨員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體會。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慨。從一開始,這本書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兩變。這不是一部小說,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歷史著作,而是一本新聞報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險,不畏艱難困境,根據採訪所得的一本書。作者在序言中強調指出:這本書絕對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獻。在這裏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產黨員同在一起這些日此文來源於網所看到,所聽到而且所學習的一切,作一翻公平的客觀的無黨派之見的報告。作者用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如實地向全世界的人民報道了中國的紅色革命。中國共產黨員爲了實現偉大的理想而奮鬥不惜的精神,使世界人民瞭解中國的紅色革命是正義的,中國共產黨員不是傳言中的赤匪。

對這本書的作者:斯諾。我有一種由衷的敬佩。他在一九三六年中國國內局勢大轉變關鍵性的一年,帶着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與仗爭的無數問題,冒着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邊區,成爲在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第一個西方新聞記者,這四個月的旅行使他這個來自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新聞記者在思想情感上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對於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人,革命戰士,農民,牧民,工人,共青團員,少先隊員,有爭摯的熱烈的情感,從而對於在革命月戰爭的激浪中的中國,有了深刻的正確的認識。不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嗎?斯諾就是這個身體力行的人,他排除萬難,力盡艱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應證了這個事實

這個書總共分爲十二章。根據作者來華的時間順序,所經歷,採訪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中國紅色革命的進行了詳細的報道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很的多在成長過程中學到的,聽到的關於中國革命的大小事件。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了,我喜歡着本書的原因之一,是它夠真實,夠細緻,裏面的內容,所描敘的事情的經過並不是我以前在中學歷史書上所學道的那樣的簡明扼要《二萬五千里長徵》相反,它把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就拿書中第五篇《長征》來說吧,我們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圍剿中,由於某些掌權着對局勢的錯誤判斷,外加上戰略上的失誤,使江蘇區這快革命根據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些我們都可以從歷史書上了解到。但是對於圍剿的各種戰略,以及當時蔣介石的軍事行動,江西區共產黨員的對策,這一切一切都在此書這有了詳細的記載。如果說我們所讀的歷史課本是一間房此文來源於網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是房此文來源於網裏面的傢俱,很具體,很形象,很實在。

長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敵人的嚴密封鎖線。面隊敵人強大的軍事實力,窮追猛打,紅軍則採用了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圍困,擺脫危險境,其中渡江這一環節,猶如電視劇裏面的驚險萬分,但是確實千這萬卻。當時長江邊的渡船早一被敵人焚燬,面對這事實,紅軍奇蹟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繳獲的國民黨軍服,冒充敵人來到對岸解除武裝,但紅軍的主力軍在沒有沒有損失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謀,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的紅軍。接下來的是巧奪大渡河。這環節主要不是渡河的經過了,而是中國共產黨與少數名組之間的關係了。紅軍當時面對着敵人的炮火威脅,還要應付驍勇善戰的土著居民,獨立的黎族人民,桀驁不馴的黎族人民從來沒有被住在周圍的漢族人征服過,同化過,對於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更是聞所未聞。對於大多數少數民族來說,情況也是差不多的。但畢竟是紅軍,他們的功績,他們的作爲,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蔘軍,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與感召力了。

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是一次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蹟。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個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

看着本書的時候,剛好我參加了黨校的學習,想的東西更加多了,認識也更加深了,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斯諾眼中的中國革命,和平時期的共產黨員,我眼中的中國經濟發展。我忽然覺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多麼的膚淺。很多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還不如斯諾那樣瞭解中國感的革命,瞭解中國感的共產黨。他在器彌留之際,還說了一句:我熱此文來源於網中國。他的那種真摯的情感,實在令我十分的感動,也令我感到十分的慚愧。作爲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對我們的國家,歷史,以及我們的黨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所以我要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