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逝世10週年優秀心得體會感想5篇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1W

20xx年10月31日,是錢學森逝世10週年 。他少學有成,遠赴重洋蔘物理之奧,而立之年便成爲一流火箭專家;美國人說他抵得上5個師,寧可槍斃也不讓回國;他被軟禁5年,用香菸紙發出求助信,周總理過問才得以脫身。五年回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錢學森逝世十週年的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錢學森逝世10週年優秀心得體會感想5篇精選

20xx錢學森逝世十週年心得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曾經形容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

他就是錢學森,也是錢永剛敬愛的父親。

53年前,1966年10月27日,兩彈結合試驗成功, 標誌着中國有了能用於實戰的核導彈,錢學森是當時試驗總技術負責人。

53年後,在錢學森逝世十週年紀念日(20xx年10月31日)到來之際,《面對面》記者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對錢永剛進行了專訪。

5年軟禁 “禁”不住回國的心

1955年9月17日,美國洛杉磯碼頭人頭攢動,很多人都是來爲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一家送行的。對於錢學森來說,這是他爭取了整整5年的歸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身在美國的錢學森得知這一消息後,開始籌劃回國。

當時,錢學森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在美國享受着優厚的科研條件。爲了回國,錢學森先後辭去在美國的一切職務,脫離美國軍方身份。但美國軍方並不想放錢學森回國。美國海軍部副部長丹尼爾·金貝爾甚至威脅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1950年9月7日,錢學森被美國司法部移民歸化局非法拘留,關押在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拘留所裏。

錢學森夫人蔣英(生前採訪):強大的探照燈24小時對準他,不讓他獲得休息。每隔十分鐘就有一個士兵打開笨重的鐵門,伸進頭來看看他有沒有逃跑。大鐵門很重,聲音很響很刺耳。

被拘禁15天后,加州理工學院院長和錢學森的導師等人湊齊了一萬五千元美金,將錢學森保釋出獄。回家後,蔣英發現,錢學森不僅在這15天掉了十五公斤,而且還失聲了。經過休養,錢學森的失聲得到康復,但他不能從事自己之前的研究,還必須每月向洛杉磯移民局彙報行蹤。

1955年6月,錢學森被軟禁的第五個年頭,他甩掉美國方面的監視,將一封寫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的信,輾轉寄回祖國。信中說自己“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

1955年8月5日,在中國政府的交涉下,錢學森終於收到了美國司法部移民歸化局的信件,被告知可以離開美國。1955年9月17日是錢學森和蔣英結婚8週年紀念日,這一天,錢學森和蔣英帶着一雙兒女返回祖國。

一封神祕電報叮囑“沿途切勿下岸”

從美國洛杉磯到中國香港,一萬多公里,二十多天的航程。啓程回國前,錢學森收到了一封父親錢均夫發來的電報,電報內容很簡單:沿途切勿下岸。爲了安全起見,錢學森照做了。

當回到上海,蔣英向錢均夫詢問這封電報的時候,錢均夫卻回答:我沒發過。

這封電報究竟是誰發的?成了一個謎。

50年後,外交部解密了部分檔案,其中就包括這封電報的底稿。原來,這是外交部擔心錢學森的安全,害怕他歸國路上發生意外,特意以父親的名義叮囑他留在船上,不要上岸。

錢永剛把這份電報底稿複印下來帶回家。埋藏在錢學森一家心裏的謎,終於解開。

“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1955年10月,錢學森一家回到祖國。僅僅一個月後,錢學森就深入東北地區的有關廠礦、大學和研究所考察調研。在訪問哈軍工時,院長陳賡大將從北京飛抵哈爾濱,與錢學森商談研製導彈事宜。

錢學森(生前採訪):他就問我,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我那個時候正憋着一肚子氣,中國人怎麼不行?所以回答很乾脆,我說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陳賡大將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說好極了,就要你這句話。

1956年2月,錢學森起草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爲我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創建與發展提供了極爲重要的實施方案。

1956年10月8日,是錢學森回到祖國一週年的日子。這一天,由錢學森受命組建的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20xx年之後,1966年10月,兩彈試驗結合成功。從此,中國的核導彈終於具備了威懾與實戰能力。

錢學森教育兒子:滿分不是最佳的選擇

錢學森曾列出對他一生有重大影響的十七人,排在首位的就是他的父親錢均夫。錢均夫當年曾經和魯迅、蔣百里等人一起東渡日本求學,尋求救國之路。回國後,在上海成立“勸學堂”,鼓勵熱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民國時期,錢均夫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在父親的影響下,錢學森一方面學理工,立志“航空報國”;另一方面,他又涉獵音樂、繪畫等藝術。像父親一樣,錢學森也對兒子錢永剛的人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錢永剛:他認爲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要儘可能多看書。我曾經被老師叫去訓話,說像你這種條件就應該是全5分,你爲什麼4個4分?說明對自己的要求不高。

我回去後,父親看我噘着嘴,問今天啥事不高興了?我跟他說了情況,我說消滅4分不是做不到,但這得讓我少看多少課外書!我父親聽了以後,啥也沒說,嘿嘿一笑走了。

經過半學期努力,最後4分消滅了,都是5分。結果回來我爸來了一句,我看有兩個4分也很好。他們這些大家到了一定程度有很強的包容性,並不是像我們一些老師要求學生都是100分,滿分不是最佳的選擇。

用“身教”告訴孩子 什麼是“尊重”

回國後,錢學森一心撲在工作上,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有限。錢學森對孩子的教育,流露於他生活的點滴。

當時,爲了照顧好錢學森的飲食起居,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導彈研究,組織上爲錢學森配備了一名廚師。

錢永剛:這個炊事員做得一手好菜,(不過)沒文化,一個字不識。那時我是國中生,多多少少有點瞧不起這個從舊社會過來的飽經風霜的廚師。

有一天炊事員問我,“永剛,你能不能說說爲什麼你爸爸媽媽吃飯的時候,都穿着整整齊齊?”這個問題真給我問住了。結果他說了一句讓我記了一輩子的話,他說“永剛,那是因爲你爸爸看得起咱”。這句話我記了一輩子,所以以後我也學着像我父親那樣,不論對待誰,除了有禮貌,更主要是尊重。

錢永剛:從父親身上最要學的是“愛讀書 低調做人”

1955年9月,跟隨父母返回祖國時,7歲的錢永剛還是個孩子,對父母所說的回國其實毫無概念。長大後,錢永剛纔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瞭解那段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也越來越能體會父親當年的心境。

20xx年10月,有關方面在錢學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建立錢學森圖書館,錢永剛全程參與了錢學森圖書館的建設,並擔任館長。

20xx年10月31日,98歲的錢學森與世長辭,錢永剛也到了退休的年齡。除擔任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還是錢學森圖書館首席志願講解員。與其他講解員不同,錢永剛的講解有一個特殊的環節,帶着學生們朗讀64年前錢學森登船回國前對記者說的一段話: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讓我的同胞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記者:您跟他父子一場,你覺得從他身上看到的作爲孩子最要學的是什麼?

錢永剛:兩條,一是愛讀書,這個愛是貫穿生命的始終。成了大名後,探索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他有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擔當。他認爲作爲一個讀書人,要用自己的本事爲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去服務。二是低調做人,對名對利永遠保持低調。

20xx錢學森逝世十週年有感

一提到錢學森,估計大家就會想到的是,他在新中國建立之初,衝破重重困難,歷時5年多,以及國家爲此展開的長期、富有智慧的外交努力,並最終回到祖國、報效祖國的故事。

錢學森的這種愛國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其實,他身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的地方。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很多人記住的多是他在航天和導彈領域的貢獻,而忽略了這裏另外一個領域,也就是自動化控制,我們在本文的後邊會提到,爲什麼這個領域也非常的重要。

錢學森被他的導師馮·卡門稱爲一個無可置疑的天才,並說:他的工作大大促進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科學的發展。他的這種天資是我不常遇到的。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

馮·卡門被稱爲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錢偉長和郭永懷兩位歸國,同樣也爲國家做出卓絕貢獻的科學家,同樣也都是馮·卡門的弟子。

由馮·卡門和錢學森共同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的建立,讓錢學森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爲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出國與歸國

錢學森先生1920xx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他的父親錢均夫希望他學習工程專業,希望他學成之後,能夠實業救國。

1920xx年,錢學森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鐵道工程系。

本科畢業之後,錢學森考取了清華大學庚款留美的名額,開啓了他的赴美留學之路。

1935年8月,錢學森赴美深造,他原本的專業是航空工程,在未來的深造方向上,父子之間發生了分歧。

錢學森打算下一步攻讀航天理論,他父親則認爲中國航天工業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還是研究飛機制造技術爲好。錢學森則告訴父親,中國在飛機制造領域與西方差得太多,只有掌握航天理論,纔有超越西方的可能。

蔣百里知道了錢家父子的分歧,他對老友錢均夫說到,歐美各國的航空研究趨向工程、理論一元化,工程是跟着理論走的。錢均夫聽了這番話終於應允兒子繼續學航天理論。錢學森如釋重負,從此對蔣百里感激不盡。而蔣百里則是錢均夫的好友,也是錢學森未來的岳父。

當錢學森即將登上遠行的輪船時,錢均夫抖動着雙手,從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急促地塞到兒子的手裏,說道:“這就是父親送給你的禮物。”說罷,老人快步走下舷梯。錢學森怔怔地望着父親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出口處,這才連忙打開手中的紙條。只見上面寫道:

人,生當有品:如哲、如仁、如義、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兒此次西行,非其夙志,當青春然而歸,燦爛然而返!乃父告之。

1949年的聖誕節前夕,錢學森收到了上海老父親的來信;父親告訴他: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神勇之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入城後,不打擾市民,夜宿街頭。上海的百姓沒有不豎起大拇指誇讚的;父親在信中還特別告訴他,如今,在上海,已不再有外國人侮辱中國人的事,上海的面貌大大改變,整個中國的面貌也在大大改變。父親在信的末尾囑咐他,接到這封信後,應及早迴歸故里,以便把他的特殊才能貢獻給人民,貢獻給國家。

家人與家庭

從上邊的細節裏,我們就能看出,錢均夫先生的字裏行間和點點生活細節之中,其愛國情懷顯露無疑。錢均夫先生是吳越國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32代孫,曾在原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多年,後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任命爲中央文史館館員。

幼年錢均夫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就讀於求是學院(浙江大學前身),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錢均夫先生曾說,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先祖《家訓》的影響吧!(指的是錢鏐臨終前曾向其子孫留下的十條遺囑)。

很顯然錢氏家訓和錢均夫身上的精神極大的影響了錢學森。

1935年,錢學森準備留學美國之前,錢均夫提醒兒子,在國外攻讀專業之餘,要多讀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他特意爲兒子買了《老子》、《莊子》、《墨子》、《孟子》以及《論語》、《綱鑑易知錄》等一類典籍。他說:“熟讀這些書籍,可以對祖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摸到一些頭緒。

蔣百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教育家,是錢均夫在求是書院(浙大前身)的同窗好友,也是錢學森的岳父,錢學森的夫人蔣英是蔣百里的第三女。

錢學森的夫人蔣英,早年曾被過繼給錢家。蔣百里有“五朵金花”,錢均夫膝下只有獨子錢學森。錢均夫與妻子章蘭娟希望有個女兒,見蔣百里的三女兒蔣英活潑可愛,懇求蔣百里夫婦把蔣英過繼給他們。蔣百里夫婦慨然答應,於是錢家辦了酒席,過繼蔣英,從此蔣英改名“錢學英”,並與奶媽一起住進了錢家。錢學森與蔣英從小就是青梅竹馬。

不過,沒過多長時間,因爲過於思念三女兒,蔣家還是把蔣英接了回去,蔣英後來畢業於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成爲優秀的歌手、鋼琴家。沒想到,這個原本是錢家的過繼女兒的“錢學英”,最後還是嫁到錢家,變成錢家的兒媳。

1955年,蔣英隨錢學森回國,長期在中央劇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工作,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音域寬廣優美。

理想與信念

關於錢學森突破重重阻礙,歷時5年多才真正回到祖國的過程,我們在很多地方可能都看到過了,這裏就不詳細寫了。

不過我們可以在這裏聊一個問題,也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力量。

歷史上,真正成大事的人,基本上都會有超乎常人的信念,而這堅定的信念之後,則是他們的理想。

11歲的王陽明,問他的老師“何爲第一等事?”的時候,他的老師坦然又理所當然的告訴他:惟讀書登第耳。也就是讀書中狀元做大官。

但是,這個答案被王陽明給否定了,他說登第做狀元,恐怕不能算作是第一等事。此時錯愕的老師問王陽明認爲什麼纔是第一等事。聽到王陽明的志向是立志做聖人的時候,老師先是目瞪口呆,後來哈哈大笑,又搖頭不止。

我們現代人對於理想、信念這些詞多少有些陌生了,甚至是有些排斥,做大官、賺大錢、住豪宅、開豪車,好像已經成了一種共識,成了一種普遍的追求。

而如果你和人談理想,我想你很可能得到的是像王陽明的老師那樣的錯愕和嘲笑,而不是鼓勵和讚許。

其實,不管是任何時代,理想和信念都是讓我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走出困境,堅持到底的終極力量。

理想與信念是孟子所說的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是爲天下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先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歷史擔當。

而人的理想和信念,最初的來源就是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在錢學森幼年的知識啓蒙裏,是父親首先向他開啓人生與智慧之窗。錢學森後來常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博學多才、謙恭自守的錢均夫,營造了家庭寧靜的文化氛圍與求實精神,這對幼年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

錢學森在自己人生的最後階段,又爲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也就是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教育

“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20xx年7月29日,錢學森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其實,他在20xx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處理好科學和藝術的關係,就能夠創新。當然,這裏的創新的主題肯定就是人才。如果把藝術擴大到人文這個領域,可能更容易理解,也更爲全面。

其實,錢老的一生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錢老年輕的時候就對音樂、畫畫、攝影燈藝術門類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工作期間,錢學森除了參加物理學會、航空學會和力學學會之外,還參加了藝術與科學協會。

數十年後回憶往事時,錢學森曾感慨:“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了科學創新思維。我們當時搞火箭時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交談時產生的。”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青年人在離開學校的時候,應是作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而不是作爲一位專家。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像一隻受過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科技與人文猶如鳥之兩翼、人之雙足、車 之雙輪,缺一不可。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需要精神動力,同時作爲一個普通人,科學家也有自 己的精神世界。傳統文化作爲一種價值觀的綜合體,繼承了古往今來最傑出的精神產品,它對於豐富科技人才的精神世界有莫大的好處。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科學與人文的結合,要實現二者的結合首先就要有具有高度人文修養、藝術修養的科技工作者。一個沒有人文情懷、沒有豐富的精神世界的科技工作者永遠只能是一個科技工匠,不會是傑出的科學家。

人文的視野、藝術的視野對於科技工作者並不是可有可無。實踐已經證明,那些傑出的科學家都是有着對真、善、美的崇高追求的人,他們有着異常豐富的精神世界。傳統文化與科技表面看毫不相干,可是很多頂級的科學家卻從中國的文化中受到了重要的啓發,比如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從太極圖、莊子中得到重要的啓發。

錢老曾說:現代經濟的發展主要靠科學技術,未來的21世紀將是智力戰的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是否會被開除球籍,將取決於文化建設的成敗。”

………..

“中國還有些哲學家,也有這種觀點,他們的書過去我看不懂,現在明白了。比如熊十力,他認爲人的智慧有兩個方面:文化、藝術方面的智慧叫’性智’;科學方面的智慧叫’量智’。過去我說,要發展、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引入中國古代哲學的精華。張岱年教授同意我的看法。現在看,這個精華就是人類的‘性智’,即人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從整體上來看世界。一個人光有科學技術不行,常常容易犯機械唯物論的錯誤;光有文化素養也不行;既要有‘性智’,又要有‘量智’。”

所以,他在1982年就提出建議設立專門的文化學,以對應以研究創造物質財富爲目的的經濟學。

上邊提到,很多人忽略了錢老在系統學和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方法論,同時他也是工程控制論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說到複雜系統,很多人可能不太瞭解,不過,我可以用我的專業,也就是經濟學領域的一些內容略作說明。現代經濟學的前沿就是複雜經濟學,而複雜經濟學的背後就是複雜系統相關的理論。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開始於亞當·斯密寫出《國富論》的時期,亞當·斯密用“看不見的手”的理論,承認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到後來,維爾拉斯將數學引入經濟學領域,但是,幾百年來,爲了更深入的研究經濟學,歷來的經濟學家們把假設條件預設的越來越理想化,離生活現實越來越遠,很多經濟學家也把進化論,以及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論試圖移植到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但是,經濟學家們對於經濟的預測好像從來沒有準確過,對於以往經濟現象的解釋也很難複用,越來越多的經濟學的前沿研究,開始反思這些問題,從而有不少經濟學家開始提出,經濟、社會,包括我們現在的互聯網都是複雜系統,很難用簡單化思維或者是一個簡單的模型去理解、去預測。

複雜系統理論認爲各個變量之間的互動決定事態的發展;整個過程非常複雜,沒有簡單的模型可以預言何時市場走向將會反轉。例如,價格在經歷了長期的逐漸上升之後,泡沫形成,可能反映出將市場推向更快發展軌跡的一系列因素。然後,泡沫清單中列出的所有特點都開始顯現,交互作用,彼此加強。資產價格增長本身刺激了經濟,促進了範式的改變。同時,借貸的增長反映出資金找到了好的投資機會,進一步刺激資產價格飆升。

應對複雜系統,所需要的反而是一種智慧的認知方式,這和傳統上我們所說的科學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簡單的說,複雜系統理論,更關注系統內各部分的互動關係,也就是互相之間的影響和互動,而系統只需要最簡潔的規則,讓很多事情自動“涌現”,自然生長,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的穩定系統。這其實和自然界的發展是一個道理,大自然只是提供了最基礎的條件和規則,並沒有通過“規則”來預定人類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實,這些不同反而可以很好的互補,中國文化裏天人合一的思想,對終極的道的思考,可以和西方文化裏的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形成良好的互動。

這也就是上邊錢老所提出的量智與性智的問題。

簡單點說,真正的創新或者說人才的涌現,很可能就是在人文與科學的交叉處,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做出了很多嘗試,但是,更深入的融合和發展,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20xx錢學森逝世十週年體會

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進一步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爲核心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共同主辦的"錢學森與當代中國"第二屆論壇暨"錢學森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這也是今年錢館爲紀念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逝世十週年進行的系列活動之一,通過回顧錢學森愛國奮鬥、功昭德重的一生,學習以錢學森爲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初心爲國、科學報國"的使命擔當。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丁奎嶺在會上指出,當前學習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就是要像錢學森那樣,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堅定信念,許黨報國;作爲錢學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現在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將聚焦新時代人才培養新模式、模式變革、體系重構,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培養更多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素質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剛表示,本次研討會既是向歷史致敬,也是向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致敬。"海外知識分子回國參加祖國建設是黨史、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1949年到1957年,共有2500餘名海外知識分子響應國家號召,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爲國家建立起完整現代工業體系、現代科研體系和現代高等教育體系。錢學森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章百家表示,錢學森既是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位重要的,處於領軍地位的科學家和領導者,也是一位極具特殊性的中共黨史人物。"現在正是我國高科技發展的重要時刻,中國的科技人才的培養,中國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完成現代化建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加強對錢學森的研究,加強對中國科學家這一羣體的研究,同時還需加強對科學家、科學思想以及科學精神的宣傳。這對於鼓勵青年學子勵志,爲國家的科技進步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敏表示,"錢老的科學思想和學術思想具有很強的戰略預見性和現實指導性。在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形勢下,研究錢學森科學思想、學術思想和科學體系及其當代價值,並用錢學森這些思想和體系來研究、解決所碰到的各種問題,顯得非常有價值和意義。"

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錢學森與中國國防科技事業""錢學森與改革開放""錢學森學術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三個方面,及其學術思想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現實意義進行研討。

20xx錢學森逝世十週年感想

錢學森既是世界知名的兩彈一星的偉大科學家,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還是偉大的共產主義者——科技界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他這偉大的共產主義者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緊密相連。這就是新中國剛成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喜悅之情,商量着早日趕回祖國,建設新中國。因爲新中國是以開國領袖毛主席爲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最終要建成共產主義。這就是他爲什麼在新中國成立後要回國的原因吧。儘管在美國他是上校,美國人說他頂五個師而被重用。但因他有一顆火紅的愛國之心,被懷疑爲共產黨人而遭到美國反華勢力迫害近5年。爲了能讓他儘快回國,周恩來總理用11 名戰俘美國飛行員作爲交換。毛澤東主席稱錢學森“對我們來說,你比5 個師的力量大多啦!”他對馬列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學習、領會得最深刻,我國兩彈一星能在世界上創造出新紀錄,與錢學森的權威領導緊密相關。毛主席去世後包產到戶、賣國企搞私有化、兩極分化而致1989年血雨腥風之後,他敏銳地指出:“如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和公有制,中國就完蛋了!”以後的手筆則更肯定:“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放棄公有制,一定完蛋!”

1956年的一天,周總理將錢學森領進了中南海菊香書屋。偉大領袖毛主席緊緊地握着錢學森的雙手,說:“盼了你好久囉!”“聽說美國人把你當成五個師呢!我看呀,對我們來說,你比五個師的力量大多啦!”這次見面,毛主席正式將中國搞火箭的任務交給錢學森。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毛主席非常高興。一向反對爲自己做生日的毛主席,這年一反常規,他破例請了三桌客人,他和錢學森坐在同桌並安排在自己身邊。在喜慶的宴會氣氛中,毛主席坐在座位上,笑着說:“今天,請各位來敘一敘,主要是因爲我們的原子彈爆炸了,我們的火箭試驗成功了,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說話,更有底氣了!”接着,毛主席話鋒一轉,指着身邊的錢學森,笑着對大家風趣地說:“我現在特別向在座的諸位介紹一下我們的錢學森同志,他是我們幾個王呢!什王麼王?‘工程控制論王’、‘火箭王’!”這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對錢學森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誇獎。不難看出毛主席尊重科學、尊重人材的內心世界。

隨着中美關係的改變,一些美國科學家邀請錢學森到美國訪問,美國科學院和工程學院也表示,如果他應邀來美,將被授予美國兩院院士榮譽稱號。1979年,錢學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授予他“傑出校友”稱號;1986年,南加州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協會給他授獎;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在紐約給他授獎,他都沒有去。1985年,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基污思訪華,他在會晤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時表示,錢學森在美國工作過20xx年,對美國的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軍事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很大貢獻,美國願邀請錢學森訪美,並由政府和有關學術機構表彰他對科學的重要貢獻。如果錢不去美訪問,美國可派美國科學院院長普雷斯來華,授予錢學森“國家勳章”,表彰他的貢獻,但這些,都被錢學森都拒絕了。

錢學森爲什麼要拒絕這些榮譽呢?只有當他正式接到國防科工委、國家科委和外交部三家的聯合請示件後,甚至國家領導也動員他,但他明確表示:“這是美國佬耍滑頭,我不會上當。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出境的。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我今生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錢學森同志幾句斬釘削鐵的話,就將美國佬的陰謀詭計一針見血地戳穿了。這就是錢學森同志在美國20多年對美國佬本質的認識,不爲其名利誘惑而上當。這就是錢學森的回國是爲了中華民族的獨立,不能給美國當洋奴;爲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生存和自由,不能將中國的前途命運和中國人民的生命當糞土。1989年血雨腥風之後,他和北京幾所高校哲學系教授交談時就敏銳地指出:“如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和公有制,中國就完蛋了!”,緊接着就寫下更尖銳警告的墨寶:“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放棄公有制 ,一定完蛋!”從此到現在中國的實踐就在驗證錢學森的警告:在不要爭論姓社姓資,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改放旗易道胡言亂語指導下解散人民公社、大賣國企,讓官商勾結鯨吞國家財產致1%的富豪家庭(高幹家庭佔比例最大)掌握了國家1/3社會財富,25%低端家庭只有1%社會財富,差距即兩極分化爲832.5倍的超過美國的世界之最,這就是和美國的夫妻關係。當然鄧小平已給他的特色得出了結論:兩極分化了,我們就失敗;出現新的資產階級,就走上邪路了。這就是現在扶貧的主要根源。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二)中,毛主席逝世後不開追悼會。所有國家領導人逝世後的評價只談功勞,只有毛主席逝世後纔有錯誤並念念不忘。毛主席逝世當年,接連三位開國領袖去世、唐山發生大地震、“”非常猖狂陰謀奪權這樣的國難當頭面前,以華國鋒同志爲首的黨中央(葉帥、汪東興)沒動一刀一槍一舉粉碎了“”而創造了國際共運的奇蹟,當時媒體稱爲中國和第二次解放,但在電視劇中卻無鏡頭(這大概只能說明對“”的同情),對大慶、大賽、鞍鋼憲法不學習、不宣傳,反而將給中國人民帶來災難、被人民臭罵的小崗吹上天,甚至有的領導講話,在抗戰勝利後就是“特色”,將中國共產黨推翻蔣家王朝和建國後一化三改的社會主義革命就一筆抹煞,等等。照這樣,如果是在延安時代,只能將二流子王三保樹成模範來學習而不樹“氣死牛”勞模,那中國革命到現在還是“中華民國”。這就足以證明錢學森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家偉大,而是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因爲赫魯曉夫否定列寧和十月革命,就是通過否定定斯大林來否定的。

從而不難得出,錢學森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水平之高、走公有共富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不僅爲我們中國每位科學家樹立了應該永遠學習的光輝榜樣,而且也更爲每位領導幹部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核心樹立了永遠學習的光輝榜樣——錢學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硬骨頭精神。不要被美國佬的口送和平經,袖藏核武器的“和平演變”(第三代或第四代)迷了心竅,在一些原則問題上只能和美國佬針鋒相對地鬥爭,絕不能讓步,更不能打得火熱而呈夫妻關係並情願給侵略成性的美國佬當“二奶”而上當並誤入歧途,當了美國佬的幫兇,對我們患難之交的朋友施加壓力,以起到美國佬所起不到的作用。不要學赫魯曉夫那一套,將毛主席爲首的黨中央開創的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事業以權謀私、化公爲私、官商勾結搞私有化,當美國的附庸;把官商勾結鯨吞人民的血汗存在美國銀行當官僚資產階級,把自己的子女親屬先弄到美國,然後拿上國家的護照再跑到美國,給美國人當哈巴狗。他深知,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能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它靠什麼耀武揚威呢?只有提高警惕和耍滑頭的以美國佬爲首的帝修反進行鍼鋒相對地堅決鬥爭,就不會仰人鼻息,中國才能安穩;偉大的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中國,就能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下邊再引用公有共富與私有少數人富致兩極分化的三幅對聯和毛主席警告包產到戶的兩段話:

一、堅持公有奔小康,共同富裕喜洋洋,國泰民安,牢記初心即放心

包賣私有奔小康,兩極分化民糟殃,動盪不安,丟掉初心就揪心

涇渭分明

二、賣賣賣廠賣完,祖孫都下崗

搶搶搶地搶光,三代同流浪

必須給穩

三、官把小崗吹上天,兩極分化背三山,戰爭景象村邊片,改旗易道是根源

公有村社官不見,共同富裕世人贊,城鄉一體化典範,社會主義本質現

一國兩夢

我們爲什麼把包產到戶看得那麼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們以集體經濟爲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對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擊,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樣保護老百姓,保護工人農民利益,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麼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會安穩了。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人家資本主義制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歷史長,地區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上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等許多方面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麼可能讓落後的中國獨立發展,後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利用。

科技界偉大的馬列主義者——錢學森同志的硬骨頭精神萬歲!

20xx錢學森逝世十週年紀念

錢老在當今中國享有崇高榮譽與地位,在大衆的心目中也無疑是最神聖,權威的,人們敬仰他,總以一種仰望的姿態去靜靜的看他,看着錢老的各種突出成就與貢獻,就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無疑他給人感覺是最美好的,即使在許多公開的照片中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是仍然有一種令人無法親近的感覺,原因何在,因爲太太偉大了,他的經歷如史詩般的傳奇,只能留給後人無盡的景仰。

愛國,首先是一種不計私利的胸懷、一種祖國利益至上的豪情。在回國前夕,錢學森所在的加州理工學院對他極力挽留,不僅開出了優厚的待遇條件,而且一再強調“中國航空領域一片空白、無法給他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科研條件對科學家意味着什麼,錢學森很清楚,但他卻堅定地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

愛國,更是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錢學森曾提到自己一生中的三次激動:一是歸國前嚮導師馮·卡門教授辭行時,導師真誠地褒獎他,“你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了”,他感到作爲中國人無比地自豪;二是在建國十週年之際正式成爲中國共產黨黨員時,他“激動得整夜睡不着覺”;三是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一道作爲共產黨員優秀代表受到表彰時,他感到自己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心情激動極了”。錢學森的三次激動都和獲得榮譽、地位無關,卻無一不閃耀着愛國情懷,其中兩次與黨相連,深刻體現了這位人民科學家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堅定信念。

愛國,還需要刻苦鑽研、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以支撐、來落實。回國後,面對異常艱苦的科研條件,錢學森沒有抱怨,沒有退縮,毅然扛起了建設國防軍事力量的重擔。沒有科研儀器,他自己研發設計,指導生產;沒有研究人才,他親擬教案,耐心講授,帶出了一批堪當重任的精兵強將;沒有足夠的資金,他謹慎小心,力保一次性成功。當實驗進行到關鍵環節,面臨取捨困境時,他總是果斷決策,勇擔責任;當研究工作出現急躁、冒進苗頭時,他又及時、客觀地調整工作思路,把控方向和進程。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新中國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步步走向輝煌。

錢學森對祖國的愛是純粹的、無私的、堅定不移的,這種大愛在物慾擡頭、信仰珍貴的當代社會更具現實意義,是值得我們年輕人一生追求和堅守的。“怎樣去愛國?”,從錢學森身上,我們同樣可以找到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