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聽課心得(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6W

愛蓮說聽課心得 篇1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但總找不到一刻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間。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憑着老底勉強的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昨天,全燕清老師提出要聽我的課,很想好好準備一下,但發校服、開會、市運動會集訓、佈置食堂學生座位、晚上查查宿舍,實在是擠不出時間。算了,原滋原味吧!只好對不起我們的老師了。但咱也總不能讓學校給我配的對子太受委屈,現抽空認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一方面反省自己;另一方面,希望能對我的對子有所幫助,起到共同促進的作用。

愛蓮說聽課心得(通用3篇)

《愛蓮說》是一篇雜文。按原計劃我是想一課時上完的,但是隻上了內容的三分之二。這篇文言文裏,我想達到教學目標分別是瞭解“說”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瞭解本文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增強古文閱讀能力,能翻譯並背誦課文;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整堂課可取的地方應該是遵循了古文教學的基本原則,以讀促譯,就粗避細,整體感知,體會大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儘可能的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經驗去理解文本,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不足的是沒能準確地把握教學時間,沒能如期的完成自己預計的教學內容。還有三個知識點沒能完成,菊花和牡丹花的正襯和反襯的作用。最後一段中議論、感嘆、陳述三個句式的對比;拓展託物言志的寫法練習。在完成的內容裏也有不少處留有遺憾。比如:有學生在理解“出淤泥而不染”時指出與“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相近。我沒能深入的讓學生去區別它,只是認可學生有那麼一點相近的意思。但不完全準確。生硬的灌輸給學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其實順着學生的理解未嘗不可。“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的是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裏卻想着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從積極的意義上講,說某人雖身處異鄉,但心懷親人,或某地下工作者身在敵營,心在自己的組織。從消極意義上講,說某人身在此,心則在彼,或人在心不在。比如說有的同學身在教室裏心在操場上等等。當時如果這麼講也許會花費更長的時間,應該不實際,但如果我能接着學生的話總決爲“是的,蓮花雖然從淤泥里長出來,但他的心不屬於淤泥,依然是高尚純潔的,而且給人的外表也是一塵不染純潔潔淨的。說明蓮花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也許會更好一些。同時還可以結合學生自身,進行思想教育,有些同學身上存在一些不良行爲,咱們不能因爲別人做咱也去做等。另外,由於時間沒把握住,一下課是課間操時間,打算結束時再讓王程躍把三句排比句讀一讀,與先前所讀的作個比較,讓整堂課像個故事,首尾呼應,但沒收住,集體朗讀一遍課文就更不用說了。

造成時間不夠的原因,我覺得,應該是在引導學生獨立獲得知識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這裏有我的引導方向的問題,也有學生理解能力的問題,同時也說明我對學生的瞭解還不深入,配合得還不是很默契,我所採用的教法和學法不是最適合他們的方法。另外還覺得自己駕馭課堂的應變能力有待加強,對於課堂生成的利用率不高……

以上就是我對《愛蓮說》的教學反思,希望通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我的遺憾成爲前車之鑑,不再成爲大家的遺憾,同時也希望能和同事們共同進步!

愛蓮說聽課心得 篇2

聽國中部老師講授《愛蓮說》一課,頗有感觸,記之於下。

第一關於教學設計的問題。本課任教老師安排了兩個課時,所聽爲第一課時。學習目標設計的是,體會蓮的高潔品質,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掌握襯托手法。這三個目標,分別通過解決“結合文中直接描寫蓮的句子,分析作者賦予了蓮怎樣的品質”,“作者借讚美蓮表達了自身怎樣的人生追求”,“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那麼作者在文中提及牡丹和菊的用意是什麼?”這三個問題來完成。第二個環節的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第二個問題回答的是作者所託之志的問題,而不是託物言志這一手法。另外,從分析蓮的高潔品質到分析作者的志缺乏過渡,課文處理的粗糙。忽略了學生思考二者相似性的問題,而解決二者相似性這一問題正是引導學生學習並掌握“託物言志”這一手法的唯一途徑,整個學習過程應該是這樣的,首先從分析蓮的特性得出蓮具有高潔品質這一結論,然後啓發學生蓮的高潔品質和人有什麼關係,和作者有什麼關係,學生只有先明白了蓮的特性與人的品質具有相似性,纔會明白作者是要通過蓮的特性來寫人的品質這一託物言志手法的。其次,在處理第三個問題的時候,很明顯教師不能夠掌控課堂了,或者說對於課堂生成的環節,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回答第三個問題時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襯托,有的說是對比,有的說是反襯等等很多。教師疲於解釋對比和襯托的區別,卻沒有講清楚此處到底是怎麼襯托的。而且,跟國中生講解襯托對比的區別,明顯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是沒有必要的,也是無效的。

第二關於課堂細節的問題。學案上出示的是“學法指導”這一標題,但是下面的內容卻是“託物言志”這一概念,並且對於“託物言志”這一概念的解釋還是個病句,缺謂語。標點使用也不恰當,不能用頓號並列狀語和定語。在讓學生上講臺展示討論結果的時候,沒有在討論時就指定或者推舉代表,而是等到展示時才推舉,浪費了一些時間,降低了課堂效率。問題設計沒有目的性,比如“請同學們瀏覽大屏幕”,請同學們瀏覽大屏幕幹什麼?目的何在?對於學生的評價針對性不強,只是簡單的說好,好在哪沒有說明。學生展示完後再讓別的學生評價,在評價第二個學生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基本性的問題,即這個學生的展示,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缺乏思維展示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照搬教材詳解而不是自己思考討論得出的結論。不能滿足於學生說出來“是什麼”“不是什麼”還應該讓學生說出來“爲什麼是什麼”“爲什麼不是什麼”。關於課文的總結,準備好一段話,讓學生填空,個人認爲這樣有固化學生思維的嫌疑,不利於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新課標鼓勵多元文化個性解讀精神相悖。讀的環節太少,按說可以當堂成誦的。兩個課時有點多。

愛蓮說聽課心得 篇3

今晚聽了20xx年安陽市國中語文優質課競賽中的《愛蓮說》一課,加上前兩天聽的《馬說》,感覺作爲一次市級優質課競賽的課,顯得稍顯欠缺。當然,這也是值得自己認真反思的。

《馬說》一課執教者是一名精明能幹的女教師,應該說教學基本功還是不錯,主要問題在於教學思想。老師太能幹了,於是和學生的關係就疏遠了。整節課都是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沒有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給人的感覺,教師是在表演,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脫節的。

今天這一節《愛蓮說》除了和前一節課同樣學生活動不夠之外,還有這樣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教學內容太少,沒有做到短文精教。一篇淺顯易懂的短文《愛蓮說》,竟然把它分成了兩個課時,這一個課時主要是分析品味寫法,學生朗讀背誦,但是因爲教學環節少,文章比較簡單,切入點也缺乏深度,所以感覺這一節課基本上是泛泛而談,缺乏深度和高潮。這節課應該安排一兩個有深度的環節,特別是應該有課外拓展的環節。

二是教師講得實在太多太多,本來課文的難度就不大,但是老師還要包辦。比如朗讀訓練“予獨愛……”,老師仍然要去範讀,完全可以讓學生讀,評、再教讀。感覺整節課仍然是教師牽着學生走,學生被動的學習,不知所云地學習。

三、教師的基本功不夠。這樣一節市級優質課,老師開始的兩句帶,着濃厚河南味的普通話,接下來是不規範的課題板書,就有點失水準。再加上後面老師表現出來的慌張,還有對教案的生疏,對課文也不夠熟悉,老師背誦“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名句居然一下子卡住了。老師的範讀水平也並不高,沒有把味道讀出來,所以後面學生的朗讀也讀得不太好。

看得出,這位老師還比較稚嫩,下一步,好好練練基本功,教學中注意環節清楚,注意把課堂還給孩子,一定會得到較快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