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篇1

面對着新課程改革,作爲歷史教育者應該怎樣去做呢?這是每一位一線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目前的教學工作總是提到要緊扣課程標準,圍繞大綱展開教學工作,同時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這就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巨大的壓力。一堂歷史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才能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優勢,才能在45分鐘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同時又能在以後應試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績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點感悟: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第一:語言

作爲授課教師要注重自已的語言,講一堂好的歷史課,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要使語言精煉、有穿透性,力爭做到幾句話說出之後即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第二:心理關

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心理特點是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把握各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調整自己的授課風格來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學工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結構關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聽後背的教學模式,這就壓制了學生思想的發揮,也就違背了新課標理念中提出的以學生爲主體了,而以教師爲主體了。那麼新課標要求下我們應構建讀--講---剖---感---練五環的課堂結構,下面介紹一下就該課堂結構。

(1)讀: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利用8—10分鐘閱讀教材,把握歷史課本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通過讀書讓學生總整體上感知全文。

(2)講:在的讀書的基礎上,選1—3名學生講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之處,請其他學生改正;其中,前兩個環節是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真正讓學生變成學習知識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使學生感到我學習我受益,我參與我快樂。

(3)剖:剖析會考的考點,做到教學有針對性,同時要設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感到歷史知識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樂趣的學科,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中輕鬆度過,對於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鼓勵(賞識教育),此環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鞏固知識,如何運用知識,爲以後的應試做準備。

(4)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感受所學的知識,對待知識,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識生活化。也就是通過學習歷史事件,讓學生對歷史有所感悟和認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史可以使人明智,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達到教育者的最終目的——讓每一位學生思想健康,爲國家的建設服務。

(5)練:選擇精題當堂訓練,以達到知識的鞏固。這就要求教師課下要多做題、選精題,學生少做題、做精題,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以上的教學符合感性—理解—鞏固—運用的教學過程,同時上面五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關

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情感的把握,要善於抓住歷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也能彌補現實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學生缺乏“情感”,最終也達到了以“情”致“動”的良好效果。

最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僅要多聽課,多評課,更重要的是要多鑽研,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學科思想,去引領學生學習。

總之,有思想的課堂纔是有生機的、成功的課堂。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篇2

爲促進國中歷史課改經驗交流,探討國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切實提高國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益,9月29日,由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全市國中歷史“高效課堂”觀摩研討會在渤海中學隆重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聆聽了渤海中學賈榮豔老師和高保新老師的兩堂示範課,兩位老師的講課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對國中歷史高效課堂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穫和體會。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創造高效課堂不亞於行軍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分秒必爭。要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尤爲重要。兩位教師都採用學案式的教學方式,賈榮豔老師在《洋務運動》一課中採用印發學案與多媒體結合的方式,學案設計了學習目標,重難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收穫平臺等環節,課件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又緊扣教材重難點豐富了課堂內容。高保新老師的《蒸汽時代》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三個自主學習問題,每個自主學習後緊接着設計三個思考探究問題,環環相扣,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從兩位授課老師的教學設計及課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進行了精心的組織,做了大量課前的準備工作。

巧思妙引,化難爲易

有創意的引導,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很快投入對問題的思考。從而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賈榮豔老師在《洋務運動》一課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大清國比作病入膏肓的病人,分析洋務運動背景,目的、人物,形象的比喻,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洋務運動內容是重點,這一環節賈老師具體劃分了四個藥方,同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時利用根基腐爛的大樹嫁接蘋果的漫畫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可謂是教學設計的巧思。高保新老師《蒸汽時代》一課的導入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布鞋和皮鞋,聯繫生活,使學生初步感受工業革命,誘發學生內在的知識潛能,可謂是教學的妙引。

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成爲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抓學生主體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該擺正位置,只起引導的作用。此次兩位老師都以學案導學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知識點,然後通過小組合作,提出並解決問題。在學生學習、合作的過程中,老師也在巡迴點撥、提示、交流。當問題提出後,先把權力交給學生,由學生回答,學生解決不了的,由老師通過講解或補充資料,來幫助解決。

學習大事,必作於細

做於細,首要的一點就是抓具體。教學過程是有諸多具體要素構成的,這個特性決定了課堂就是抓具體。具體了才能突破,具體了才能深入,具體了才能落實。賈榮豔老師在《洋務運動》學案中設計了學法導航提出了內容、方法、要求、時間,可見對課堂做了細緻的研備,高保新老師《蒸汽時代》一課中教授瓦特改良蒸汽機一環節是特別強調了“改良”兩字並提示了蒸汽的“汽”的寫法,可見老師對考點易錯點把握精準,細緻入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反觀自己,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2、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並且在備課時儘量地讓我們的歷史貼近生活。

3、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4、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聽課學習的時間雖然是短暫的,但我的學習、反思的熱情一直都受鼓舞於老師的高超教學技能和細緻的教學思路,張弛有度、開合有法,我將以今日之所學爲我將來之所用,如此亦不枉此行。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篇3

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價機制。這些都是音樂教學大綱中沒有闡述的,同時也是我們音樂教師必須更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我們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把握的依據和支撐。那麼在實際的音樂教學工作中,音樂教師應如何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做新課程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呢?我想,我們可以嘗試着先從以下的幾點做起:

一、讓學生真正做主。

“一單元唱歌+樂理,一單元欣賞+音樂知識”的單一教學內容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讓課堂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活動成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我們的教學纔能有生機,有活力。

有科學證明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5分鐘的時間。所以,我認爲不妨利用這高效率的15分鐘,對課堂內容的引入、結尾總結、中間重點和難點做“蜻蜓點水、畫龍點睛”的精講。剩下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去演唱、演奏、創作、交流、教授和賞析等等。此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指導。每節課留出10~15分鐘的時間,請學生進行教授活動和表演活動。教授活動就是由學生自選內容(比如某位音樂家,某件樂器,某個音樂知識等等),在課下像老師一樣備課(查出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像老師一樣把知識傳授給其他同學,其他同學有補充或者反駁都可以交流。表演活動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用才藝表演的方式向新同學介紹自己,我也通過表演活動對學生的藝術素質有了深入瞭解。剛開始幾節課,還有個別學生覺得不好意思或者其他原因放不開,隨着參與學生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主動走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了,而且他們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着,這樣,我的課堂開放時間逐漸增加到15~20分鐘。我很高興地看到了學生的進步,從最初的照本宣科,到使用版書和教具;從個人表演到集體合作;從扭捏不自信到大方自如,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學習的過程。

二、給學生充分的權力。

讓出(一部分)權利。過去教師的權力是很大的,說話是絕對的權威,容不得學生有任何質疑。我認爲教師的權力過大,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很大的禁錮作用。我們是否可以將部分權利下放給學生?

1、表現權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思想和感情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對音樂的喜愛和追求不應該,也不可能會在“紀律優良,絕對安靜的音樂課”中被束縛的。“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感教育是審美教育中極爲重要的因素,而音樂藝術本身就是一門情感藝術。學生在音樂的喜怒哀樂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通過情感的體驗,培養自身的審美情趣,是自己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當學生陶醉於扣動心絃的旋律中時,很可能會禁不住有隨之哼唱、擊掌合拍等行爲,我想此時的一句“樂感不錯”“節奏感很強啊”要比一句斥責引起的效果更顯而易見。

2、評價權

此次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發展性的評價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其核心是重視過程,評價是主客體之間的互動過程,評價作爲一種活動,存在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中,只有強調評價雙方的溝通、協商,評價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另外,發展性評價強調評價給多次機會,重視評價對象在過程中的轉變,再形成終結性評價之前,評價主體會對評價對象進行指導幫助,並給予再次改正、修正的機會。在我們的音樂考試中,不妨加入平日成績的記錄,加入對學生在音樂學習態度和情感價值觀的評價,加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組評。實踐證明,如果重視了過程評價,就會發現終結性評價成績會更好。

三、總結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對每一位教師而言,除了觀念上的改變,能力的提高外,在知識結構等多方面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新型的教師一是要學會選擇,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方法、形式、手段有了許多改進和拓展,要判斷它是否符合學校的實際,符合教師本人的教學個性、風格、知識結構,符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二是要學會加工,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是不能全盤照搬的,必須要經過教師的個性化、本土化的加工,纔會適合於地區、學校、教師、學生,這實際是課程二度開發的能力。可以想見,要真正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來,沒有一番對比、思索和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以上是我在教學中摸索出的幾個方面和一點心得體會,讓我們教師共同攜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與新課程改革同行,不斷探索前進!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課改教師,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四個教師來共同開展制訂計劃、實施教學、檢驗效果和改進提高的工作。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爲,提高教學水平。作爲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爲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爲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爲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四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 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 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爲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這次培訓中心老師們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們一定不會辜負培訓中心的老師們對我們的期望,牢牢抓住這次課堂改革的春風,爲槐蔭教育、爲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再次感謝培訓中心的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這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國中歷史學習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篇5

上月24日,我參加了爲期一天的xx中學和二中舉辦的“同課異構”學習,學習歸來既欣喜又倍感壓力,欣喜是因爲收穫頗多,壓力則來自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新課改勢在必行,但要做好它卻是任重而道遠,上午我聽了兩堂學案導學的英語課,內容均爲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三第二單元課文知識點講解,兩節課都非常精彩也各有特色,第一節課是由xx中學的老師上的,課堂偏重於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注重對知識的講解,知識容量大,以老師爲主體,學生活動偏少,而第二節是由二中的老師上的,採用的是新課改模式,課堂結構採用了7.2.1模式,課堂主要流程爲討論—展示—點評—總結,學生活動佔主體,教師只起組織、點播作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興趣濃厚。當然,不能說哪節課更好,它們各有特色,當新舊思想、傳統教學法與新課改思維發生碰撞,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傳統也不能盲目追隨新思想,太和模式也好昌樂二中模式也罷,都不一定適合我們學校,我們不能盲目照搬,我們須要創造出適合我們學生的模式。

就學生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也偏弱,所以我認爲導學案不宜太繁瑣,應簡單但是抓住重點,這樣即使基礎差一點的同學也能體會到解答問題的成就感,慢慢的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其次,必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預習,做導學案,新課改的精髓在於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發現問題,可如果每天晚自習都埋頭於做堆積如山的作業,再加上老師晚自習還要上課的話,那麼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預習,沒有發現問題也就不能解決問題,新課改也就無從實施,當然了,前面所說的只是先決條件,都是爲上課而做準備的,但是我發現上學期剛用新課改方式上課的時候舉步維艱,因爲根本沒有同學願意提出問題,更別說主動解答問題,有也只是幾個成績拔尖的,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這次學習之後,我豁然開朗,要想讓同學們積極去探究還得有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要讓他們產生你追我趕的競爭,要讓不積極的小組有緊迫感,所以不僅及時獎勵優秀的小組,還得給個別落後施加點壓力。最後想說,新課改的關鍵還是在於思想觀念的轉變,在於多觀摩借鑑,只有老師的觀念新了,方法多了,新課改才能在一中這片土地上綻放光彩,古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唯有讓老師們多走出去學習才能源頭活水來啊!

通過學習感觸良多,以上都是我不成熟的建議,但真心希望新課改在大足一中開花結果,飄香萬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