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2W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

天藍雲白,陽光燦爛。和平方舟即將啓航,這是自20__年以來,該醫院船第七次執行“和諧使命”任務。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精選16篇)

上午10時許,醫院船起航。雄壯的汽笛隨之拉響,宣告着和平方舟全體官兵堅決完成任務的決心。站坡的官兵個個英姿颯爽,向碼頭歡送的首長、戰友和親人揮手告別。

和平方舟“和諧使命-20__”任務,是前往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斐濟、湯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格林納達、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厄瓜多爾等多國進行醫療服務,預計將歷時205天。

和平方舟相當於一座海上的三級甲等醫院。按航行計劃,從舟山出發到第一站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莫爾斯比港,將歷時15天。在這15天航渡期間,和平方舟的官兵在忙什麼?

打開和平方舟的航海日誌,原來船上的官兵把訓練和任務緊密結合,他們“航行一路、訓練一路、提高一路”。7月4日上午,和平方舟舉行了一場複雜海況下的全員額、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醫療救護與後送演練。

“前方一艘某國滾裝船起火併發生爆炸,船上有20餘名船員受傷,現火已撲滅,請求我船醫療救援。全船立即進行海上醫療救護部署!”指揮員下達命令。

和平方舟立即向失事海域高速機動,從原來的正常航速18節提高到20節。2名醫護人員、2名取證人員和1名翻譯迅速登上隨船的直8JH型救生直升機,直升機隨即升空,前出搜救落水人員。同時,母船迅速放下2艘高速小艇,以30節航速向失事船隻駛去……

直升機飛行員馬東昇第一時間發現了落水人員,救生員陳浩隨即出艙凌空而下,在直升機旋翼掀起的波濤中準確地“抱”起了落水人員,僅僅2分30秒就完成了出艙下滑到救人進艙的全過程。

很快,2艘小艇也將20餘名傷員運至醫院船。檢傷分類是抵達醫院船後的第一個環節,負責分診的醫生根據傷員不同的傷情,將重傷員立即轉送至手術室,將輕傷員送往治療室。手術室已經做好了環境消毒、手術器械和心電監護器材就位等手術準備。一名傷員顱腦受損,在手術中,手術醫生通過無影燈上的攝像頭和遠程醫療會診系統,與遠在上海的海軍軍醫大學本部專家組進行會診,制定出最佳救治方案……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2

湯加努庫阿洛法港

位於大洋洲的湯加雖屬熱帶雨林氣候,8月旱季,海風輕拂,椰林婆娑,陽光格外豔麗。

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來到湯加。湯方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當和平方舟漸漸駛近碼頭時,湯加代理首相塞密西·西卡、中國駐湯加大使王保東,當地民衆、華人華僑和中方機構代表已在碼頭迎接。

和平方舟再次造訪的消息不脛而走。旅居湯加的澳大利亞籍老人彼得·哈特左眼長出翼狀胬肉,已遮蓋瞳孔,急需手術。當地醫生告訴他,中國醫院船就要來啦,“中國醫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這位68歲的老先生對中國醫院船充滿期待。4年前,當和平方舟首次抵達湯加時,這裏的民衆對遠道而來的“大白船”還有點將信將疑。孫濤院長說,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訪某港,有個規律:頭兩天前來求診的民衆往往不多,也就上百人,但越是往後民衆來得越多,因爲口口相傳,最後兩天甚至會有上千人擠爆碼頭。

中國醫生的醫術和服務已獲湯加民衆交口讚譽,“中國醫生23分鐘取出4年前的子彈”,更是傳爲美談。那是一位名叫大衛·瑪卡的27歲湯加小夥子,20__年在美國舊金山遭遇槍擊,當時身中2彈,腹部的子彈已被醫生取出,但位於左胸深層的子彈因定位困難、手術風險高,仍留在體內。

和平方舟上的外科醫生張劍獲悉後,手拿着金屬標誌物引導X光片操作技師拍片,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從早晨8點到中午11點前後6次拍片,才初步確定子彈在病人體內的大致所在。3名B超技師又聯合爲病人做了超聲波掃描,最終確定子彈在病人體內的位置。

孫濤說,雖然子彈定位了,但病人體重達135公斤,全身麻醉的風險很大,於是決定實施局麻。他帶領船上的10名專家會診,制定了應急處置預案。下午4點,醫護人員將病人送進手術室;一會兒,主刀醫生張劍出現在瑪卡夫人面前:“這就是從您丈夫體內取出的9毫米子彈頭。”

和平方舟抵達努庫阿洛法港的次日,彼得·哈特就登船就診,並於當晚成功接受了手術。

在即將告別湯加前舉行的甲板招待會上,中方軍樂隊演奏起了湯加名曲《鳥的天堂》。坐在前排的湯加王國皇室公主皮洛萊烏·圖伊塔感到十分意外,然後激動地鼓起掌來。她說,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曲調非常美麗,但演奏的難度也很大,沒想到中國海軍演奏得這麼流暢,“可見你們對湯加皇室和湯加文化非常尊重”。

在湯加的短短8天時間裏,和平方舟共完成診療5532人次,各類輔助檢查2598人次,手術34例。這在湯加10.8萬的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可不低啊!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3

“和平方舟承擔着多樣化軍事任務和平戰結合的使命,是我海軍遠海衛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環。作爲醫院船,首先必須具備過硬的海上傷員救治本領,其次纔是非戰爭狀態下的海上救援。”孫濤說,“雖然我們希望即使戰爭狀態也要儘可能降低官兵傷亡,但萬一發生戰爭,我們醫院船接受的傷員數量不太可能是一個一個的,因此必須練就高強度救治傷員的本領。”

和平方舟的醫療區有300張牀位,可同時開展8臺手術。20__年4月23日,它首次參加多國海軍活動日,船上的CT機精度還是8排的,如今已更新爲64排。X光機也更新爲數字式,可實現影像的三維構建。該船剛入列時,還只能做簡單的外科、眼科和婦科手術。從20__年起,每次遠海航行船上都進行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全船配備有217種共2400餘臺套先進醫療設備。

和平方舟每次出遠海執行任務,都要從我軍醫院抽調百餘名專家級醫護人員。“這些醫生已經是專家了,還需要訓練嗎?”記者頗感困惑。

“肯定的。”海醫大海醫系航海特殊損傷防護教研室教授朱仁心介紹說,“醫療船對醫師的某些要求遠高於陸地醫院。通常暈船是上船考驗的第一關,儘管在船體設計時已經把手術室安置在整艘船的中心位置,儘可能地降低船體橫搖和縱搖的幅度,但仍有晃動,確保手術的精準是門硬功夫。”

和平方舟具備在4級海況下施行手術、9級海況時安全航行的能力。但船體的晃動對手術醫生來說畢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陸地上一個只要十多分鐘的小手術,在巨浪滔天的背景下,也許要做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我們上船之前,在自己醫院的科室裏可以說是專科醫生,或者是專家,但上船以後,必須首先是全科醫生,因爲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個病人病情是什麼。”海醫大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志國強調說,“在海上,每項任務都是新的,每個病人也都是新的,我們必須學習一路、提高一路才行。”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4

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很多人會唱這首《蒿枝壩的花兒開了》。這些淺顯易懂的歌詞是朱有勇爲宣傳科技扶貧,專門爲當地少數民族羣衆寫的,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二組正是他在瀾滄的“家”。

蒿枝壩二組是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拉祜族聚居村寨,20_年完成了安居房、硬化道路、乾淨飲水等建設。20_年,朱有勇和科技扶貧團隊幫助這裏爭取到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重點實施綠化、美化、亮化。道路兩旁和公共綠化帶種上了三角梅、炮仗花,房前屋後增添了果樹,村寨裏有了路燈,新發展了馬鈴薯、蔬菜、水果等產業。20_年,蒿枝壩實現了脫貧。

家變美了,收入增加了,衛生習慣也改變了。“家家戶戶、公共區域打掃得乾乾淨淨。老百姓精神狀態很好,有自信,想致富。”朱有勇說,“我爲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

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科研精神

“家”越變越美的過程,也是朱有勇在科技扶貧中不斷探索的過程。

剛到蒿枝壩住下時,朱有勇就給了村民們一份見面禮——每家10只小雞、兩隻豬仔。“養大,賣掉,基本可以達到脫貧標準。”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發現效果不好,“雞豬養大後,都被村民自己吃了,變不成收入。這樣的扶貧方式不可持續,還是得靠產業。”

反覆地調研、思考、討論後,朱有勇確定了科技扶貧方向和目標。

“中興呀,你們的任務很重,但是瀾滄不應該窮啊。”調研後,朱有勇語重心長地對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說。

在朱有勇看來,瀾滄縣發展的短板和優勢都十分突出。水、土地、光熱資源非常豐富,但產業發展、科技應用等方面有着明顯的短板。朱有勇和其他院士專家一道,對瀾滄縣科技扶貧進行了定位——立足地區資源稟賦,依靠科技建設特色農業產業,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效益。

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是朱有勇科技扶貧的重點產業示範項目。儘管已經有了完整的技術體系,也有實踐案例,但朱有勇仍然堅持不鋪攤子,不搞冒進,必須在當地完成試點、總結,再推廣。

尋找林下三七的示範點比較艱苦。竹塘鄉募乃村小廣扎村民小組有塊林地,土地、光熱、人工林等條件都具備,但是沒有親眼看到水源情況,朱有勇一直不放心。當時是雨季天,山上根本沒有路,但朱有勇堅持要去水源地查看。“撿了一根樹枝當柺杖,朱院士就鑽進樹林裏。山很陡,有的坡度估計有六七十度。路上摔了幾跤,他不準扶,爬起來繼續走。手腳都被樹枝劃破了好幾處。”一同前去的竹塘鄉鄉長龔老五說。親眼看到了水源地,朱有勇才拍板定下示範點。如今,冬季馬鈴薯從最初100畝的技術示範推廣種植到17000畝;林下三七從2畝示範擴大到了8000多畝,成爲瀾滄縣脫貧摘帽的重要產業。蔬菜、水果等產業也基本完成了試點、示範,準備推廣發展。

“朱院士求真務實的科研精神、循序漸進的工作方法、踏實苦幹的工作作風,是我們全縣幹部羣衆學習的標杆。”楊中興說。

作爲院士,他親自給農民學員講課,手把手傳授技能,培養出上千名鄉土技術員和致富帶頭人

11月22日下午,朱有勇來到竹塘鄉大塘子村的實訓基地,檢查院士指導班的培訓情況。

思茅松樹下,60名來自各鄉鎮的學員正在練習林下三七的點種。朱有勇來到學員中間,接過一把耙子,示範起拉種植溝。示範幾遍後,他讓身旁學員操作。“輕一點,邊抖邊拉耙子。”“對了,拉得好。”朱有勇向學員豎起大拇指。教完拉溝,他拿起幾個三七種,擺放到種植溝裏。“每壟地是1.4米寬,一行栽12棵苗,不能多也不要少。”朱有勇直起身子,對學員大聲說,“每個人都來操作一下。過兩天每個人發1000棵苗,就是你們的家庭作業,第一年成活率要在90%。第二年成活率要在70%以上。不能偷懶,我們要到實地抽查的。”

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是朱有勇和扶貧團隊的全國首創,針對瀾滄縣素質性貧困和產業發展的實際,把課堂直接設在田間地頭,由院士和專家授課,手把手講解和傳授農業實用技能。

中國工程院派駐竹塘鄉掛職副鄉長毛如志博士說,20_年以來,院士指導班已經招收了24個班1320名學員,學習內容包括了林下有機三七、冬季馬鈴薯、中藥材、冬早蔬菜、熱帶水果種植和養殖技術等。

“課堂在田間、考試看收成。”院士指導班全新的教學模式,爲瀾滄縣培育了一大批立足農村的技能型人才和致富帶頭人。

這一期三七班10月份開班,第一天軍訓,第二天朱有勇就上了一堂課。隨後的課程都在林子裏的實訓基地,老師邊講解邊示範,學員現場實際操作。林下三七課程分爲四個階段,每個階段7天左右,要到明年3月份才結業,能夠學到林下三七從種植、管理、採收全過程技術要領。謙六鄉和平村丫口寨小組學員張開明說,和平村來了6個學員,今年正好有一家公司在和平村投資發展120畝林下三七,公司答應,他們結業了就可去當管理人員和技術員。“每個月會有20_元到3000元的工資吧,等過幾年我也想自己種些三七,收入會更高的。”張開明說。

他因地制宜找準突破點,把山區的高原特色農業提升到新高度,用科技的力量爲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支撐

竹塘鄉大塘子村的李娜努,今年收穫了第一批林下有機三七。“我的三七沒有管理好,只收了10多公斤。”李娜努有點懊悔。即便這樣,三七還是給她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加上以前賣過三七花,可能有五六萬塊錢的收入吧。”李娜努是20_年度院士三七班唯一的女學員。回家後,她投入2萬多元種了2畝,家裏還有其他產業,精力分散,三七地沒有好好管理。“種三七不容易,管理要精細。”李娜努說,“如果不是自己種出來了,真的不敢想象,我們拉祜族山區羣衆也可以種這麼精細的東西。”

迴歸山野林中的林下三七,不用農藥化肥,是品質優良的有機產品,價格高效益好,因此對技術要求高,投入也較大。

根據林下三七的產業特點,朱有勇和扶貧團隊加強與企業合作,爲當地引進、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業。目前,已有深圳田豐科技有限公司、瀋陽龍寶集團公司、瀾滄澎勃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業到瀾滄縣落戶,使林下三七產業進入了規模化、市場化發展的軌道。院士專家團隊還制定了瀾滄縣林下有機三七種植技術規程,堅持規劃控制、堅持嚴格審批,嚴格種植標準、嚴格基地管理,力爭將瀾滄林下有機三七打造成爲全國三七行業中的著名地理標誌。

當地的農民,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等獲得了不錯的收入。竹塘鄉募乃村小廣扎村民小組共有農戶73戶279人。20_年時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45人,貧困發生率達90%。20_年至20_年,瀾滄澎勃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在小廣扎村民小組種植林下有機三七1280畝,農民通過租賃林地、爲企業管護林下三七,成功實現脫貧,20_年人均純收入達4674元。

“我們村在三七地打工的婦女日子最好過了。手機比我們的好,一人有一輛摩托,樹林下上班,不曬太陽,皮膚還白。”李娜努說,明年她還要接着種林下三七,多種一些。

“瀾滄江邊蒿枝壩,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萬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福花。”朱有勇每天都寫日記,過幾年,他想把在瀾滄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書名就叫《蒿枝壩的花兒紅了》。

20_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學習感想

初冬,雲南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田地裏,村民正圍着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聽他講解種植注意事項。在他的團隊推廣下,冬季馬鈴薯已成爲山區農民的致富金寶貝。朱有勇常說:“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說好,纔是真的好。”

●問題從田間來,成果到田間去

“用化學農藥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用什麼控制病蟲害?”1982年,朱有勇在研究生面試時被這個問題難倒。此後,他踏上漫漫求索之路。

20_年,一項題爲“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重大科研成果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減少農藥使用60%以上。

靈感來自朱有勇與石屏稻田的一次偶遇——有的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水稻的田,發病程度卻很輕微。

從田間地頭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成爲朱有勇團隊解決農業難題的鑰匙。在建水,他們成功推廣了以科學滅蟲“酒石榴”的技術,當地石榴產業逐漸壯大。如今,他又帶着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項目研究來到了瀾滄。

研究林下三七項目10多年,在瀾滄這個天然大實驗室裏,朱有勇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思茅鬆鬆針的化合物,對三七的病原體有明顯抑制作用,松林環境可以提供天然“涼棚”。不使遮陰網、不打農藥、不用化肥,在保證藥材優質生產的同時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朱有勇爲當地開拓出產業脫貧致富新路徑。

●言傳身教,帶動學生服務“三農”

“要研究真問題和好問題,尤其是農民關心的問題。”朱有勇常常這麼告誡學生。

20_年12月,朱有勇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爲雲南農業教育科研系統的第一位院士。他用學校獎勵的200萬元,成立雲南農大“有勇獎學基金會”,激勵學生學農愛農、潛心研究、服務“三農”。他把被企業高價求購的中藥材林下種植核心技術帶到瀾滄,無償把扶貧企業給予的15%技術股全部拿出來分紅。

從事科研幾十年,朱有勇始終以技術推動農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到了60歲,這些畢生所學成爲科技扶貧中的法寶。

朱有勇的言傳身教,影響着他的學生。作爲雲南農大教師,毛如志在竹塘鄉掛職副鄉長,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每個項目勞心勞力。雲南農大植物保護學院院長朱書生追隨他從北京回到雲南,又來到瀾滄,爲林下三七種植環節技術把關

科技人員的長期駐紮,把科研成果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扶貧效益。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瀾滄後,越來越多的教授、專家加入到扶貧隊伍。

●授人以漁,科技力量生根發芽

今年4月,馬鈴薯評比大賽在瀾滄竹塘鄉蒿枝壩院士科技小院舉行,村民馬正發、衛成金雙雙問鼎“薯王”。

馬正發是朱有勇在瀾滄開辦的冬季馬鈴薯班第一期學員,爲期3個月的培訓裏,朱有勇和專家從選種到定植,從種子處理到後期管理,冬季馬鈴薯種植的每個技術環節,都教授得清清楚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協調整合雲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朱有勇創辦了“鄉(鎮)農技人員+學員+農戶”模式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以瀾滄各個產業示範點爲實訓基地,手把手將農業生產技能傳授給貧困羣衆。

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中藥材資源與種植、畜禽養殖……在院士培訓班上,近1500名農民學員學成而歸。像馬正發這樣的學員,返回村寨就帶動村民一起種植一起收穫。

朱有勇想得更遠,要實現“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未來會有更多培訓班、職業學校和更多技能型人才、致富帶頭人、新一代農民,我也會接着做下去”。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5

__年7月,錢海軍和他的志願團隊來到了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仁布縣。面對頭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症狀,錢海軍起初還能勉強支撐,到後來實在支撐不住進了醫院,但三瓶鹽水下去,他又“滿血復活”了——手背上的棉球還未扔掉,他的聲音已經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裏:“走,我們馬上出發!”

多吉赤列的家在山坳裏,地處偏僻,方圓十數裏總共只有兩戶人家,汽車開不進去,必須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走上20分鐘才能抵達,室內照明線路整改需要的大件材料則需要依靠一條空中索道,從盤山公路上順着索道穿越峽谷滑向對岸。當房間裏的燈亮起,多吉赤列激動地說:“我家這麼偏僻,路又這麼難走,我以爲沒有人會想到我們,沒想到你們卻來了。”

旺堆次仁會記得,因爲村子離縣城比較遠,出門一趟不容易,常常需要一次性採購很多食物回來,他最怕的是家裏冰箱突然沒電,錢海軍對室內照明線路進行改造後,家裏有了充足的電能供應,再也不怕了。

旦真羣邊也會記得,早先出門放牧,離家幾千米甚至幾萬米遠,草場沒有人煙,也沒有通電,最怕手機沒電報不了平安,自從有了錢海軍一行送來的太陽能移動電源和多功能自發電燈,不僅告別了“失聯”,還可以聽收音機、聊微信,遊牧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6

炎炎的夏日,撫不平內心的激動,從校長引領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老師、一位偉大的父親和一位偉大的兒子!人民的好教師,教師的楷模!我們學習的榜樣——王紅旭老師!通過上午的學習讓我們深深地感到英雄雖已離去,但是師魂永存在世間!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向王老師那樣永遠心繫孩子的安危,當學生需要我們的時候要第一時間出現,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最前面!平時做個好老師,學生有危險的時候做學生守護神,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王老師用生命詮釋了一名教師的職責,一名人父的責任,是我們教師的榜樣,孩子們的榜樣!讓我們認識到了教師賦予我們精神內涵。總之,今天上午不虛度,再一次體會到教師的神聖,我爲自己是一名教師感到光榮,爲我有王老師這樣的同仁感到驕傲!

今天的學習讓我們牢記教師要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我會嚴格的要求自己,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熱愛自己的學生,獻身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7

由中央電視臺製作播出的節目《時代楷模發佈廳》-盧永根“布衣院士”在央視一套正式播出,中科院原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同志的事蹟通過電視熒屏被更多人知曉。

今年8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時代楷模盧永根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9歲。生前,他已將一生積蓄880餘萬元捐出;身後,他又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科研。節目通過影片和講述,讓觀衆們瞭解了盧永根同志無私奉獻的事蹟,也讓我縣奮戰在各行業的羣衆深受鼓舞。

剛剛觀看了盧永根院士的紀錄片,感受到了他勇於奉獻的精神,他把自己的知識和力量,無私的奉獻給了社會,對於我個人來說,就是立足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服務好他人,奉獻社會。

盧永根刻苦鑽研的精神,讓我深受鼓舞。就我個人而言,在創業道路上給我很大的啓發,讓我知道,堅持一件事情,才能看到成功的腳步

盧永根同志,有很多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作爲一名黨員,我們要學習他忠貞愛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作爲教師,我們要學習他奮發有爲,先進模範的名師之風。他的精神將進一步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新時代的楷模。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8

他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情厚誼,懷抱“讓農民過好一點”的樸素願望,被人稱爲“農民院士”,而他自己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科學家,一位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奮鬥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

一道考題,促使他攀登農業科學高峯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題,冥冥之中決定了朱有勇爲農業科學奮鬥的一生。

1982年,朱有勇參加研究生面試。後來成爲他導師的段永嘉問道:“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靠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人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

這一問把他問懵了。

那個年代,農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容易發生病蟲害,致使農藥用量大幅增加,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糧食生產構成潛在危險,水稻稻瘟病即爲典型。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提出了很多辦法,但收效甚微。

1986年,朱有勇在雲南省石屏縣田間考察,偶然發現“當地農民用雜交稻和糯稻間種,稻田很少發生稻瘟病”。難道稻瘟病發病率跟水稻品種的多樣性有關?循着這個思路,他開始了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病蟲害的研究。

此後10多年,他邊研究控病機理,邊進行了近千次試驗,最終確證了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徑。20__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爲封面文章發表,引起全球關注。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朱有勇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推廣6000多萬畝,並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蟲害”技術在國內外應用3億多畝,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兩項技術都創造了顯著效益,爲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9

20__年,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加入人民海軍序列的第10個年頭。這一年,“和平方舟”號榮獲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並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在很多人心中,“和平方舟”號已成爲新時代閃亮的“中國名片”。

提起“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的官兵總是親切地稱她爲“大白”。一是因爲船體絕大部分爲白色,二是緣於動漫《超能陸戰隊》中暖心的角色“大白”與“和平方舟”號所擔負的救死扶傷、傳揚和平的使命頗爲相近。10年來,“大白”在三大洋六大洲留下了中國“紅十字”的身影和航跡,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秉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緊緊圍繞軍事外交這一核心,“和平方舟”號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的窗戶,廣泛傳播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的理念和“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贏得了國內外高度讚譽。中外聯合演練、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日、文化聯誼……“和平方舟”號與各國海軍同臺競技,與外方醫生攜手診療,與當地民衆廣泛接觸,與華人華僑暢談祖國,拓展了軍事合作交流空間,配合了國家政治外交大局。

作爲海軍首個大型遠洋醫療救護平臺,“和平方舟”號把遠海大洋當成最佳課堂,勇於探索、敢爲人先,每次任務都肩負着拓展使命的全新探索:完成新型海上醫療救護平臺能力演練,開展海軍首次遠海衛勤演練,艦載救護直升機首次赴外國島礁巡診……憑着一代代官兵的拼搏奮進、勇於擔當,“和平方舟人”不斷書寫着海軍遠洋衛勤保障能力建設的嶄新篇章。

“時光有我,中國有我。”10年奮進,“和平方舟”號踏浪大洋。10年撒愛揚帆,“和平方舟人”仁濟天下。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偉大征途中,“和平方舟”號肩負國家使命,用一串串壯美航跡、一次次真情對話、一幕幕仁心大愛,擁抱世界,傳遞友誼,把新時代的中國“名片”擦得更亮。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0

爲進一步宣傳和學習王紅旭同志的先進事蹟,大力弘揚他“在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挺身而出”的崇高品格,按照教育部、黑龍江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關於深入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的通知》要求,我校積極貫徹落實,深入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活動。

20__年7月7日,組織全體教師深入開展學習王紅旭同志先進事蹟師德專題會議。

會上馬書記傳達了教育部追授王紅旭“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及哈爾濱市教育關於深入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的通知,詳細講述了王紅旭舍已救人的事蹟。

王紅旭同志,男,漢族,1986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__年8月參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區育才國小體育教師,入黨積極分子,一級教師。

20__年6月1日下午,在長江大渡口萬發碼頭段,兩名兒童溺水被衝入江水中。正在江邊遊玩的王紅旭同志,放下自己三歲的孩子,與其他市民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第一個跳入水中的王紅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傳遞給江邊的接應市民,再次轉身遊向已被江水衝遠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迴游中,耗盡全力將小孩推向接應人員。最終,兩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幫助下成功上岸,王紅旭同志因體力嚴重透支,被捲入江中漩渦,他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5歲。連日來,王紅旭同志的英雄義舉深深地感動着每一個人,他捨己救人的事蹟被廣大幹部羣衆廣爲傳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告別悼念活動中,數千名羣衆自發前往送別、悼念。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紅旭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王紅旭同志在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讚歌,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四有”好老師的模範代表,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先進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的學習榜樣。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爲”的優良傳統,詮釋了人民教師“大愛無疆”的高尚品格。

馬書記號召全體教師向王紅旭同志學習,並進行了交流研討,教師們認真學習先進事蹟,並做好筆記,每人結合事蹟撰寫了心得體會,並在教師工作羣開展了交流活動。

教師們在學校工作羣裏發表感言,還紛紛表示,王紅旭老師在危難關頭,毫不猶豫、捨生忘死,勇救落水兒童,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要積極學習王紅旭的事蹟,學習他臨危不懼、見義勇爲的傳統美德,學習他正直無私、助人爲樂的優良品質,學習他舍已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樂於奉獻、敢於獻身的高尚情操。充分認識開展學習王紅旭同志先進事蹟活動的重要意義,在學校營造學習英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四有好老師。

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王紅旭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我校將把學習王紅旭同志英雄事蹟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當前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師德師風建設規範化常態年”提出的“突出師德楷模引領,發揮示範作用”系列活動結合起來,把學習活動作爲當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要把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1

孫麗美1977年5月出生,20__年7月入黨,20__年任古縣村計生管理員,20__年任村黨支部書記。8月31日,中宣部追授孫麗美“時代楷模”稱號。此前,全國婦聯追授孫麗美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中共福建省委追授孫麗美“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追授孫麗美“八閩楷模”稱號。

幹羣眼中的“米粉書記”

古縣村是一個以農業爲主的村子,村民們白天下地勞作,孫麗美只能利用午飯和晚上時間入戶與羣衆拉家常,推動工作。忙於工作顧不上吃飯時,她就到村委樓樓下的店鋪簡單地吃一碗米粉。每有幹部羣衆一同工作錯過飯點,她自掏腰包請大家吃一碗米粉,“米粉書記”的綽號就這樣在幹部羣衆間叫開了。

紮根農村17年,一碗碗米粉陪伴着忙碌的孫麗美,也見證着她“爲村裏羣衆做點事”的樸素心聲。看到村民辦事不便,爲一件小事城裏農村兩頭跑,孫麗美爭取霞浦縣人社局補助資金8萬多元,在村委樓二層建設村人力資源與勞動保障中心,設立便民服務窗口,解決村民辦事難、效率低的問題,而她也從三樓的“書記主任室”,搬到窗口的第一個位置辦公。孫麗美說:“這裏好,離羣衆更近一點,他們有什麼事都可以找我。”

她幾乎把村委樓當成了自己家,羣衆辦事“隨到隨辦”;誰家有困難,她“隨叫隨到”。

曾在古縣村掛職的霞浦縣衛生監督所所長陳迎霞回憶,孫麗美殉職後,她回村裏看望孫麗美的母親,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伯,老伯對她說,以前村民只要有事,隨時到村委樓,麗美都在,村委樓也時時刻刻都有人值班。但現在麗美走了,大家都很痛心。

村民眼中的“暖心阿美”

“村裏的一棵大樹周圍這兩年改造成村民休閒場所,很多村民喜歡在那裏聊天。阿美每天上班前都會去那裏逛逛,聽聽村民們有什麼意見,誰家又遇到了什麼事,她就知道要怎麼做工作了。”陳迎霞掛職時就和孫麗美共事,她說,阿美一直是個很熱心、很暖心的人,責任心強,敢說敢幹。

在村民雷健亮眼中,孫麗美是幫他渡過難關的“擺渡人”。20__年,雷健亮乾重活時舊傷復發,做完手術在家休息,家裏又遇到種種變故。“那時候,爺爺去世了,媽媽摔了腳,我又生病躺在家,真不知如何是好。當時,阿美耐心幫我填材料、辦貸款,還悄悄遞給我20__元。”雷健亮說,轉眼十多年過去,這件事他一直銘記在心。

20__年,村民彭則安患上血管瘤,手術掏空了家裏的錢。同年,女兒考上了大學,家裏卻拿不出報名費。聽說這件事的孫麗美找上了彭則安。“當時她對我說,你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沒書讀。”彭則安說,孫麗美還聯繫上已經在霞浦縣城打工一個多月的女兒,勸她一定不能籤長期合同,一定要繼續讀書。最終,孫麗美向上級申請到5000元助學補助金,讓孩子報上名。如今,彭則安的女兒在廈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20__年,陳迎霞帶着團隊到村裏進行“兩癌”篩查,村民雷秀金被診斷爲子宮癌。陳迎霞第一時間告訴了孫麗美。“她當時一聽結果就和我說,雷秀金要是真得病那就不得了了,她丈夫車禍去世了,家中只有年邁的公公和兩個還在讀書的女兒。”陳迎霞回憶,後來,孫麗美帶着雷秀金去衛生院做檢查、聯繫福建省腫瘤醫院動手術,多方爭取5萬多元幫扶資金,雷秀金自己幾乎就不用花錢了。雷秀金康復後,孫麗美還爲她介紹工作,讓她自食其力。

“如果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多好的一個人,知冷知熱,真是捨不得。”雷秀金眼泛淚光。

兒子眼中的“滿分媽媽”

“最遺憾的是,我還有很多話沒和她講。”孫麗美的丈夫楊亮順說,作爲妻子,她是顧家的;作爲母親,她很疼愛孩子;作爲村支書,她正直有擔當。

楊亮順說,孫麗美本來計劃今年“五一”假期一家人去武夷山玩,但家裏沒有車出行不便,加上正值農忙,想着以後再找時間去,就取消了。

這次沒有成行的全家出遊也成爲了孫麗美兒子楊鑫的遺憾。在楊鑫眼中,孫麗美是個來去匆匆的母親。“我的母親和其他人不一樣,平時很少見到她,吃飯時也是匆匆忙忙,有時我會不理解,還抱怨她……”在孫麗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上,楊鑫哭泣道:“現在我才明白,人之所以偉大,不一定非要做出轟轟烈烈的事,只要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雖平凡卻偉大。我爲平凡卻偉大的母親感到自豪,她留下的良好家風和優秀品德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孫麗美離開後,楊鑫每晚都會翻看媽媽的照片,他說自己很想很想媽媽,雖然沒有太多的陪伴,但她是個“滿分媽媽”。有人問他,現在最想對天上的媽媽說什麼。少年瞬間紅了眼眶,他沉默了一會兒,輕聲說道:“對自己好點”。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2

“用電有困難,請找錢海軍。”在浙江慈溪,提起錢海軍,幾乎無人不識。

自1999年以來,這名慈溪市供電公司普通電工一直利用業餘時間無償爲居民提供電力維修服務,也爲許多生活困難的老人送去光明和溫暖。23年來,他資助貧困學子27名,結對困難老人100餘戶;23年來,他提供免費電力維修志願服務2.5萬小時,惠及1.3萬人次,帶動身邊1200多人開展志願服務3600餘次,累計13.5萬工時……如今,很多人在他的帶動下投身志願服務。

口口相傳的“電力110”錢海軍個子不高、面龐方正,戴着一副邊框眼鏡,看起來樸實無華。

1998年10月,錢海軍從周巷老家搬到中興小區。有一天,錢海軍下班途中遇到社區工作人員。當被問及能否加入社區義工組織爲小區居民義務維修電力故障時,錢海軍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沒問題,有事儘管叫我好了。”

第二天,錢海軍早早來到滸山街道白果樹社區居委會填寫了一張申請表,從此他就成了社區的“編外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去居民家中走訪、摸底時,總會叫上錢海軍。走訪過程中看到有需要幫忙的,他都會搶着去做。

一次,一位老人家裏的日光燈不亮了,正在吃飯的錢海軍接到電話,馬上放下飯碗趕去修理。技藝嫺熟的他很快排除了故障,老人對他讚不絕口,逢人就誇他“水平高、態度好”。

從那以後,社區接到居民求助後,就會聯繫錢海軍。保險絲斷了、插座沒有電、新買的燈泡不亮……他們都會找錢海軍幫忙。當時,錢海軍在慈溪市供電公司下屬的大明電氣設備成套有限公司上班,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要出門,晚上很晚纔回來。然而,不管工作多忙,他下班後準去解決當天居民求助的問題,碰到實在棘手的問題,就利用週末時間處理。很長一段時間,居民們都誤以爲,這位認真負責的小錢師傅是社區的專職電工。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3

每天凌晨5時30分,天未亮,她就站在校園中舉着小喇叭高聲呼喚全校同學:“姑娘們,起牀讀書啦。”每天深夜11時,她還在扶着欄杆、緊握着手電筒顫巍巍地上樓下樓,檢查每一間教室和宿舍。

11年前,她經過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女子免費高中——雲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中,猶如她的手電筒,照亮了貧困山區1645名女孩邁向大學之路。

她還是136個孤兒的媽媽,19年來在她的呵護下,一個個孤兒健康成長,走進學堂。

她叫張桂梅,是雲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也是黨的xx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她,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她究竟有什麼魔力,改變了那麼多孩子的命運?

136個孤兒的媽媽

“如果沒有張桂梅媽媽,我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吃苦、自強和感恩。”在華坪縣兒童之家(孤兒院)長大的孤兒張惠華近日對記者說。20__年,張惠華7歲,父親因礦難身故,母親離家出走,她和弟弟被送到了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那天,張桂梅一隻手抱起5歲的弟弟,另一隻手緊緊地抱住張惠華,親切地說:“孩子,別怕!以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了。”

高三時張惠華去麗江讀書,張桂梅送她到客運站,反覆叮囑:“去了要好好讀書,爭取考個一本學校。”張惠華不想讓媽媽失望,每天在燈下看書到凌晨一兩點鐘,最終他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現在是華坪縣駐村扶貧隊員。

從20__年3月起,張桂梅一邊在華坪縣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義務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剛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個孤兒,從2歲一直到12歲,滿院子哭聲震天,她只能抱着孩子們滿院子走。很多孩子體質較弱經常生病,她常在醫院和學校之間來回奔跑。孩子們入院不久,都自發地喊她“媽媽”“老媽”。她把孤兒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經常揹着幼小的孤兒在兒童之家和學校打掃衛生。兒童之家成爲溫暖的家,孤兒們都是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

11月20日,記者走進兒童之家,孩子們大都上學去了,只有4歲多的丁小付剛從鄰近的攀枝花市看病回來,他患有出血性紫癜,經常去攀枝花治療。女保育員李光敏說:“老媽最操心的就是丁小付,忙不過來陪他去看病時,就不斷打電話問病情。”李光敏11歲成爲孤兒被送進兒童之家,長大後考上雲南藝術學院幼師專業,畢業後放棄在昆明工作的機會,回到華坪兒童之家工作。“兒童之家需要我,老媽有重病,回來也好照顧她。”她說。

19年來,在張桂梅的呵護下,先後有136個孤兒在兒童之家健康成長,其中10多個孤兒考入大學。

1645個貧困女孩的大學夢

20__年,張桂梅萌生了在華坪創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精神病?”張桂梅的夢想招來一些人的質疑和辱罵,許多人也感到不解。

張桂梅從兒童之家的孤兒們身上,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看到了貧困山區父母強逼女兒早早嫁人換彩禮的悲劇,看到了許多農村女孩國中畢業後,因爲貧困沒錢上高中,不得不去打工謀生。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山區的落後主要是教育落後,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女孩——低素質母親——低素質下一代”的惡性循環。要解決山區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由此,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爲籌集資金辦女子高中,張桂梅四處求助,向社會募捐。有時疲憊、無助至極的她坐在昆明街頭,靠着牆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整整奔波5年,只籌到一萬多元。20__年,張桂梅成爲黨的xx大代表,她在北京開會期間奔走於各大媒體,講述自己要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引起了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

在各級黨委政府投資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張桂梅的辦學夢想終於實現了。20__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貧困山區的96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開始實現她們繼續求學的夢想。

“如果沒有張老師,沒有女高,我和姐姐都肯定不會是現在的樣子。”現在女子高中工作的周雲麗激動地說。20__年,周雲麗和姐姐一起考上華坪縣普通高中,但在農村貧困的家庭,母親早逝,父親殘疾,姐妹倆面臨一個或兩個輟學的困境。幸運的是恰逢女高建成,她們倆都進入了女高讀書,如今姐妹倆都已工作。

張桂梅招收學生的原則是,只要是麗江各縣農村貧困的國中畢業生,即使沒有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她都收下。女子高中的學生不收學費、住宿費和書本資料費,每人還發3套校服和箱子。唯一支出的伙食費也便宜,四五元即可吃一餐。麗江各縣農村甚至其他州市的貧困女學生紛紛來報名入學,如今女子高中已有9個班、470名在校學生。

張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報。11年來,女子高中畢業1645名學生,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連續8年麗江市大學聯考升學率第一名,20__年1名學生還考上浙江大學。今年該校又創佳績,118名畢業生中,109人上了本科線,9人上了專科線。

女子高中的同學們不僅都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高中3年每人還爲貧困的家庭節約5萬多元,大學畢業後她們又帶動了全家脫貧。女子高中改變了1645個農村女孩的命運,也改變了1600多個農村家庭的命運。

好校長帶出的好學校

“女子高中招收的學生基礎差,老師也年輕,學校設施也不算很好,爲什麼大學聯考那麼棒?”有人問張桂梅。

“因爲我們能吃苦!因爲我們有理想信念教育!”張桂梅毫不猶豫地說。

在女子中學校園內,你常常可以聽到學生們擂鼓一樣急促的下樓聲,可看到學生們像一陣風一樣跑過校園。她們凌晨5點半起牀,晚上12點20分休息,中午吃飯10分鐘,晚飯半小時包含打掃校園衛生,其他時間除午休40分鐘和做操外,都在上課學習,每週只有週日休息3小時。

“如果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我怕她們走不出大山,這種嚴厲對她們一生都有幫助,將來都不會怕苦怕累。”張桂梅解釋說。實際上她比學生更辛苦,她每天凌晨5時15分起牀,是爲了及時喊學生起牀,夏天清晨校園裏常有蛇,她早起去趕蛇。每天晚上8點半和10點半,她還打着手電摸索着檢查兩遍校園各個角落。所有學生都睡了她才睡。

女子高中校園裏,處處都有紅色文化的標語,在運動場旁石壁上,繪有鮮紅黨旗和入黨誓詞,還有“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的巨幅大字。11月20日上午,記者目睹了一場每天都進行得非常勵志的理想信念教育。9時40分,下課的全校同學迅速跑到操場上,整齊地跳起舞蹈《南泥灣》,高亢地齊唱《紅梅贊》《我和我的祖國》等愛國歌曲,最後大家有節奏地齊聲喊道:“高三加油!上清華!上北大!”每個同學都熱血沸騰,紅色的校服如熊熊燃燒的火焰。站在一旁的張桂梅舉着小廣播,激動地與同學們一起歌唱,一起呼喊。

“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這是我們的辦學宗旨。”張桂梅說,理想信念教育激勵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和鬥志,11年來,全校沒有一名學生輟學。

“張桂梅和女子高中的實踐證明,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華坪縣教育黨工委書記胥國華感慨地說。

張桂梅時刻溫暖着別人,對自己的不幸卻深埋在心底,她年輕時隨姐姐從黑龍江到雲南迪慶支邊,丈夫早逝,沒有子女,沒有財產,調到華坪縣工作後又患腫瘤,絕望之時,華坪的許多幹部職工爲她捐款治病,黨委政府給她許多關心幫助,對此她一直心懷感激。她至今還身患心臟病、肺氣腫等嚴重疾病,可她說:“華坪對我那麼好,我要報答華坪,爲國家培養棟樑之材。”

“張桂梅同志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雲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在關於全省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通知中這樣評價。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4

“低調二字不難寫,奉獻一生實不易。”的確,老英雄張富清,戰功赫赫,深藏功名60載,生活在艱苦的山區,一輩子堅守初心,無私奉獻。讓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震撼,讓廣大黨員幹部深深感動。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浮躁的人們急於求,急於表現,好大喜功。張富清的事蹟如一股清流,沁人心脾。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人們驚訝於一個戰鬥英雄可以一生不顯擺,人們震撼於一個戰鬥英雄甘於選擇到最邊遠的山區奮鬥,人們感觸於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

轉業到來鳳的數十年,張富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帶領當地人民幹着一件又一件事實,在我們印象中戰鬥英雄就應該得到物質富裕的生活,這是用生命換回來的,這是理所應當該他們擁有的,我們不會嫉妒,我們會崇拜。但是張富清顛覆現在人們對英雄的看法,原來英雄張富清可以做到不計得失,一心只爲黨爲人民付出,真真做到不計榮辱,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樣的英雄讓人佩服,這樣的黨員更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我有什麼資格,拿出來擺”張富清這麼說自己的英雄事蹟。在他看來自己的這些功績都是和戰友們一起用命換來的,戰友們都倒下了,只是自己幸運活了下來,這些名譽、獎章都應該是犧牲的戰友們的,所以他不認爲自己有什麼資格拿出來顯擺。這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我們能夠理解他的想法,我們震撼於他做法。一生想想也太長了,這種甘於默默無聞地生活,只做不說的人,實在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老人不是故意隱藏軍功,而是覺得不需要拿出來跟人炫耀,更不會以此向黨和政府提要求,這種淡泊名利的做法令人敬佩,也讓我們對人生價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爲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張富清是一名共產黨員,90幾歲還在不斷學習,一直向黨,一心向黨,把爲人民服務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他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我們必須要以張富清老英雄爲榜樣,樹立正確政績觀、人生觀、世界觀,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如果你是一個黨員,就應該在自己崗位上甘於平凡,做一個黨員幹部該做到的事。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5

遼寧省丹東鳳城市,鳳凰山腳下的丹東光榮院裏,有一間20多平的特護區房間,設施齊全佈置簡約。上午十點,陽光柔和地灑進屋中。孫景坤老人正躺在牀上休息,陪伴他的,是盡心侍奉的子女,和牆上一件掛滿獎章的舊軍裝。“父親每次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找軍裝。”老人的大女兒孫美麗說。

8月12日,孫景坤作爲特護養員來到這裏,光榮院爲他提供24小時的護理服務。在此之前,他與大女兒一家住在一起。年過耄耋,他的臉上寫滿了風霜,歲月仍在不斷侵蝕他的健康,卻始終無法奪走他眼中的神采。聽聞來人是部隊的記者,老人坐在牀上,敬了一個軍禮。

這隻右手,72年前第一次舉起敬禮。對孫景坤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動作,更是一份爲國家爲人民鞠躬盡瘁的莊嚴承諾,完成這個動作,只要一秒鐘,踐行這個承諾,卻要用一生的時間……

1948年,解放戰爭已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硝煙瀰漫在東北大地。24歲的孫景坤告別了剛剛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參軍,隨40軍119師357團南征北戰,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孫景坤從北打到南,又從南打回北,7年間,總行程上萬裏。遼瀋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役中,榮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島戰役中,榮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這些榮譽和一身的傷疤,映射出他戰時的英勇與無畏,但對於戰場上的功績,他很少提起。大女兒孫美麗說:“當年那麼多戰友在他面前倒下,他不願回憶起那些經歷,那是他心裏永遠的痛。”孫美麗還清晰地記得:父親年輕時從不看戰爭題材的電影,他說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要殘酷得多……

如今,老人已經無法完整清晰地告訴我們真正的戰場究竟是什麼樣子,但翻看老人的立功證書和戰史,我們得以窺得老英雄當年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英勇的身姿。

1952年10月26日黃昏,孫景坤所在的357團在炮火支援下,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佔領了161高地。

27日,不甘失敗的敵軍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向161高地猛攻,官兵連續打垮敵人多次反撲,自身傷亡很大。中午時分,孫景坤剛剛帶隊從戰場上搶運下來8個傷員,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正打算休息一下時,前方卻傳來161高地上人員損失慘重、彈藥告急的消息。“孫景坤帶隊在20分鐘內送8箱手榴彈和2箱轉盤槍子彈到高地上去!”營長下了這樣的命令。

飢餓和疲憊,孫景坤已經顧不上了。一箱子彈藥重達90斤,所有的道路和交通溝都已被封鎖得毫無空隙,戰士們的腳步都有些踉蹌,這幾乎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孫景坤拍板了沒有辦法的辦法——從山崗上衝過去。冒着敵人密集的火力進攻,孫景坤帶隊通過了封鎖區,到達高地上後,他迅速進入戰鬥狀態,和戰友們一起,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完成了堅守的任務。也正是因爲這一戰,孫景坤榮立一等功。

時代楷模“和平方舟”優秀事蹟學習感悟 篇16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正如草原上的火在一點一點地燃燒,一點一點地影響着我們這些年輕人。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20__年獲得國家減少發明二等獎,獲得雲南省科技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不是憑藉着創新精神,他怎能獲得如此高的成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反思,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坐,我想,可以從朱有勇身上得到啓發。

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