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來源:瑞文範文網 5.96K

以下是xx演講稿網爲您蒐集的《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復旦大學XX級本(專)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今天起,復旦將成爲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到底怎麼學?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於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爲了悟道、受業以及釋惑。

雖然你們最終都會被歸到某個專業或學科,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就是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只是卑微到教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不是像古代的書院,由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一種智慧。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籲:“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專業教育可以使人成爲一部‘有用的機器’,但它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

由於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爲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但這樣的高等教育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其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爲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並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大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到這點是不夠的。因爲純粹地學習專業知識,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精神的基礎。

作爲大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悟道”的過程。

何謂“道”?“形而上者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爲,智慧是以善爲基礎的,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未來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一點執着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

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這樣的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xx在今年的教師節講話中指出,“‘傳道’是第一位的”。我想這個“道”就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不惜一切地去追求、踐行這個崇高的核心價值觀。

“道”還是一種智慧。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

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moocs)等網絡視頻課的出現,以至於有人認爲,大學教師將淪爲“節目主持人”。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

羅素提醒我們,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學習的本質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後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就說“學必悟”,因爲他們認爲,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

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地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迴歸。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來複旦學習,意味着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麼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爲這樣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