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9W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裏召開全市文化工作會議,目的就是要總結過去,開拓未來,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強市建設進程,促進我市文化事業同兩個文明建設同步協調發展。圍繞這個主題,剛纔市委錢學仁副書記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在回顧總結近年來特別是XX年文化工作的基礎上,對“十五”文化發展進行了規劃,對今年的工作任務作了具體的部署;會上楊舍鎮、錦豐鎮、兆豐鎮、港區鎮、市文廣局、市體育局等6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各位的發言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發奮努力,真抓實幹,努力使建設文化強市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近年來,我市文化戰線在各級黨政組織的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基本路線和鄧小平理論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黨中央關於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努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增加文化設施投入,紮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全市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幾年,先後建成了博物館、大戲院、廣電大廈、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文化設施,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曲藝等多個藝術門類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推出了一批優秀人才,文化單位的活力不斷增強,羣衆文化豐富多彩,建設文化特色鎮成效明顯,文化市場管理工作不斷加強。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着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實踐證明,我市文化工作隊伍是一支團結進取、奮發有爲的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全市文化工作者,以及關心文化建設的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精選5篇)

我們正處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是時代的要求和羣衆的呼喚,也是文化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而是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堅持用“”重要思想總攬文化工作全局,加快文化改革和發展步伐,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真正擔負起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歷史重任。下面,根據會議的要求,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把握方向,明確目標,充分認識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意義。

文化工作是我們黨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xx大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任務,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世紀之交,又提出“”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統一的整體,將“”視爲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進一步表明了黨對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靈魂,當今世界,文化與政治、經濟、科技的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已成爲一種大趨勢。跨入新的世紀,我們制定了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而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對於我們張家港市來說,不僅要繼續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較高的經濟運行質量,儘快建成經濟發達的城市,而且要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全面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整體環境質量,把張家港建設成爲文化強市。使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發展水平與現代化建設進程相適應,城鄉居民都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發掘和利用,文化產業不斷髮展,文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規範高效。要儘快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我感到,需要各級幹部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建設文化強市的重大戰略意義。

1、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維護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羣衆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和生產者,又是文化的消費者。沒有文化的繁榮發展,就談不上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真正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張家港市通過大力發展鄉鎮工業,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由溫飽到小康,由小康向現代化邁進。在物質生活快速改善的情況下,一向擁有崇文重教傳統的張家港市民,必然會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過去六、七十年代,農村大多數小孩上學上到國中就感到文化蠻高了,現在都要想念高中、上大學,甚至還要出國留學。買書、藏書,自學成才也蔚然成風。過去農村有點“小戲”、“小電影”看看、有隻有線廣播喇叭聽聽就很滿足了,現在家家都有電視看,不少人還要趕到大戲院、體育館看明星們表演、比賽,要到卡拉ok廳自娛自樂、自我表演。過去農民整天忙在田頭,現在空閒、節假日要趕節場、外出旅遊,甚至游到國外。尤其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現在不少家庭都購置了電腦,有不少人利用電腦上網學習娛樂、瞭解時勢、利用信息。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張家港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與追求。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形式會越來越多樣、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品位會越來越高檔。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始終堅持“”的重要思想,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進程。只有這樣,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2、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增強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社會,商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其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文化的經濟化、科技化和經濟、科技的文化化已成爲一種發展趨勢。文化建設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文化消費已成爲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產業也已成爲一個迅速增長,可帶來較大社會、經濟效益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越來越成爲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爲支柱產業。像英國的文化產業收入與本國汽車工業不相上下;加拿大的文化產業規模已超過了農業、交通、通訊、信息技術、建築業等;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於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產品。在國內,上海的東方明珠塔投入3.7億元,5年就收回了成本。崑山的周莊,僅“五一”、“國慶”兩個節日的門票收入就超過1500萬元,還帶動了家家戶戶搞三產,鎮財政收入的50%來自旅遊業。對於我們張家港市來說,工業企業的上規模發展和臨港經濟的開發是我們的優勢,但文化產業發展、包括整個第三產業發展是我們的短腿。當然發展三產,尤其是文化旅遊業,我們有一些條件不夠優越的客觀原因(如我們是新建城市,東西部地區因行政區劃的變革,歷史上的不少名人歸屬有爭議)。但我們不能僅找客觀原因或面對困難無所作爲,一定要樹立信心,多在主觀上作努力。要認真借鑑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總結自身一些好的成功做法,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的同時,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尤其要尋找亮點,努力挖掘文化資源,培育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化進程。只有這樣,才能變“短腿”爲“長腿”,不斷拓展我市經濟發展空間,增強綜合競爭力。

3、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進一步弘揚張家港精神,鞏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客觀要求。張家港精神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內驅力。近年來,張家港人民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以經濟爲中心,牢牢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對已經取得的榮譽我們一定要很好珍惜,同時更要發揚成績、再上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張家港精神的內涵。面對國際國內新的形勢,我市精神文明建設任務相當艱鉅。一方面,經濟的開放必然帶來文化的開放,在文化開放中我們要抵禦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思想文化領域,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將長期存在,封建文化思想殘餘短期內難以消除。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和就業方式、分配形式的多樣化及其所帶來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也必然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要克服和消除這些消極影響,鞏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載體,具體、生動、形象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倡導文明新風,淨化人的心靈,規範人的行爲,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和人際關係。因此,我們一定要加快發展文學藝術、廣播電視、教育、體育等文化事業,廣泛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通過文化建設的加強,大力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

4、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豐富新興港城文化內涵,積澱文化底蘊,提升城市品位的戰略選擇。文化底蘊和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的寶貴財富,它直接關係到城市的魅力和對外開放的影響力。國際上的巴黎、維也納、羅馬、洛杉磯、鹽湖城之所以成爲世界名城,很大程度是因爲時裝、音樂、藝術、電影、體育等文化品牌,豐富了城市的內涵,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加深了人們的印象。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經濟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文化與經濟只有協調發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備,充滿生機和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張家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不僅加快建設了新港城,並且加快了沿江的開發和規模經濟的發展,使得不少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市落戶。所有這些,我感到,靠的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靠的是張家港人發揚張家港精神負重實幹、着力創造的良好投資環境,靠的是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產生的強大影響力。“張家港精神”、“兩手抓、兩手硬”、“潔淨優美的環境”,這實際上也是城市發展的品牌和文化底蘊的積澱。但從總體上看,我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相對於周邊縣市來說,還有較大差距,城市的內涵還不夠豐富,這方面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做好,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延續努力。面對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的現實形勢,迫切需要我們面對現實,從現在開始就要發奮努力,通過加快文化強市建設來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這就要求我們用文化理念指導城市建設和管理,將文化建設融入於城市建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積澱文化底蘊,使城市建出特色,建出品位,使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久的競爭力。

同志們,從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出,加強文化強市建設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牢牢抓住機遇,沉着應對挑戰,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振作精神,鼓足信心抓好文化強市建設。

二、把握重點,開拓創新,紮實抓好建設文化強市各項工作。

文化強市是一個綜合的具有深刻內涵和質量要求的動態概念。建設文化強市,是一個貫穿於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長期奮鬥目標。但在一個確定的時間段裏,應該有具體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爲此,根據中央精神和省、市文化建設規劃,根據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綱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xx年文化強市建設規劃綱要,這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市的藍本,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希望大家要把握重點,開拓創新,高度重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較高的文化品位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徵,是體現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必備因素。在我市文化建設中,要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創造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兩個文明建設典型地位相協調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加強文化設施建設。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投資建設了一批宣傳文化重點工程,逐步完善了城市的設施功能,提供和改善了羣衆參與文化活動的條件。對這些設施,要充分管理好,利用好,發揮其在宣傳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在建的電影廣場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努力建成步行街上一個耀眼的文化亮點。我們還要圍繞“十五”文化發展規劃和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進一步加大文化投入,有計劃有步驟地抓緊規劃論證在城區新建市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批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個性的標誌性文化工程。今年,我們要創建江蘇省文化示範縣(市),還要在鄉鎮開展創建文化廣電基本現代化鎮活動。各鎮要擠出部分財力,集中力量建好1~2個精神文明建設標誌性工程。各村、街道、企業也要重視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使之形成網絡。二是要抓好藝術精品生產。繁榮藝術創作是文化工作的中心環節,擁有一批精品力作是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要在總結我市文化精品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堅持業餘與專業並重、舞臺類與非舞臺類並重的原則,進一步提高精品創作的策劃組織和管理服務能力,制訂好藝術生產規劃,突出重點,落實責任;要鼓勵、支持文藝工作者從我市城鄉羣衆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揚的精神風貌中汲取營養和靈感,不斷推出具有時代精神和張家港特色,既被專家叫好、又被觀衆叫座的精品力作;要圍繞重大節慶和重大事件,定期開展一系列有較高水平和較大影響的文化活動,創出我市文化特色,提高羣衆文化生活質量。三是要努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的寶貴財富,是體現文化底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打響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礎優勢。我市由於建制時間不長,歷史文化資源相對於周邊縣市不是很多,但自古以來這是一方很有靈氣的土地,出了不少名人,也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蹟,只是以往我們缺少對這方面的挖掘和開發,現在要引起高度重視。文化旅遊業是地道的“朝陽產業”,搞好了,算經濟帳,可謂一本萬利,算長遠帳,是增強文化內涵,積澱文化底蘊。對這些傳統文化遺產,我們要進行全面的挖掘梳理。對那些具有濃郁的區域文化色彩、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文化現象,要進行提煉、加工、逐步開發。如鹿苑鎮作爲江南古鎮,境內有距今五千多年的徐家灣遺址,有吳王夫差養鹿之地的傳說,有唐高僧鑑真第六次東渡成功的啓航遺址——古黃泗埔,還出了不少名人,尤其是東渡作爲文化品牌已經成爲成功的象徵。還有河陽山歌、恬莊古鎮,南沙的東山村遺址、香山十八景、“劉氏三兄弟”等,對這些歷史文化資源,我們要很好研究,加強宣傳。通過多渠道籌資逐步開發利用;再把雙山島、暨陽湖風景區建設好,將來的文化旅遊業還是有潛力的。關鍵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積累,努力塑造我市的文化形象,積極擴大張家港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

2、着力拓寬文化工作領域。文化作爲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廣泛地存在於社會生活中。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及時更新觀念,不斷調整思路,將文化工作領域拓寬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努力擴大文化工作的覆蓋面,真正實行由“小文化”向“大文化”的轉變。一是要拓寬文化管理範圍。文化行政部門要加快實現職能的轉變,在加強專業文化單位建設和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社會各行業的文化納入管理範圍;要同經濟部門、教育部門、羣團組織等緊密配合,通過建立一定規模的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等文化陣地和舉辦各類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家庭文化,努力調動羣衆參與文化工作的積極性;要經常組織開展廣場文化,並在活動方式上由單純的文藝演出逐漸向科、教、文、衛、體等各個方面延伸,使廣場文化真正成爲展示高雅藝術,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舞臺。二是要拓寬文化服務項目。要進一步規範和繁榮文化市場,積極倡導娛樂業大衆化經營,引進開發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及針對老年人等特定人羣的文化娛樂項目,提高大衆的參與度,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要通過暨陽湖、雙山島開發和修復整治一些重點文物古蹟,發展文化旅遊業,開闢以文化景點爲載體的旅遊專線,並加緊研製開發具有張家港特色的旅遊商品;要充分利用文化部門的師資、場地、設施設備條件,推動文化藝術培訓業的發展,培養一專多能、符合社會需要的複合型藝術人才;要繼續引進更多的外地優秀藝術團隊來我市演出,搞活我市的演出市場。三是要拓寬文化建設內容。要切實加強特色文化建設,並將其作爲利用區域文化優勢,活躍羣衆文化內涵,加快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要繼續通過建立特色文藝團隊,開展特色文化活動,評選特色文化鎮和特色文化家庭,來培育和推進特色文化,並達到吸引羣衆參與文化活動,豐富羣衆文化生活的目的。要注重城市文化環境建設。建築物的造型、色彩、風格以及道路、公園、廣場、路燈、欄杆等,都要講究整體和諧、藝術質地和文化個性;城區和各中心鎮都要建有一批上檔次、有較大容量的公共廣告牌、宣傳櫥窗和閱報欄;要合理佈局好花壇、綠地、美化燈、雕塑、植物造型等景點,讓城市充滿着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文化氛圍。

3、努力優化文化運行機制。在當前宏觀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重要轉折時期的新形勢下,傳統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化領域中的改革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爲重要、更爲緊迫。我們要堅持以深化改革爲動力,通過優化文化運行機制,把思路拓得更寬,把工作做得更實,把事業發展得更好。一是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文化投入應該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要加快文化撥款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企業投入相結合的新機制,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文化建設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業;要鼓勵文化單位與企業聯姻,文化單位依靠企業的支持多出文化產品,企業通過文化宣傳來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建立全新的發展機制。要強化文化自我發展意識,樹立文化不僅是一種事業,同時也是一種產業,按照產業模式來發展文化事業的觀念。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文化資產進行有效運作,通過投資、參股、有償轉讓、合作、租賃、承包等經營方式,盤活資產,取得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合理配置,優化組合,讓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羣衆,進入市場,並儘快組建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此作爲發展產業的龍頭,努力做大廣告業、網絡信息業、文化旅遊業、文藝演出業、禮儀服務業等文化產業盤子,形成規模化經營,爲文化事業發展增添後勁。三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機制。要深化文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增強文化事業單位的內在活力,逐步減少對政府的依賴程度。對由財政保障或補助的文化事業單位要逐步進行企業化管理,實行“三個分離”:首先在資產方面要實行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分離,經營性資產發揮增值職能,公益性資產承擔社會職能;其次在業務方面要實行事業與產業分離,把產業部分推向市場,組成經濟實體;再次在人員方面要實行事業人員與產業人員分離,從事產業的人員不再由財政供養。對自收自支的文化事業單位要實施產權制度改革,使其徹底轉爲企業單位,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4、大力強化文化隊伍建設。人才是事業的保障,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文化隊伍是繁榮和發展我市文化事業的關鍵所在。從總體上看,我市文化隊伍是一支有較強凝聚力、戰鬥力的隊伍,但也存在人員老化、素質不完全適應等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一是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各級黨委和宣傳文化部門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積極吸收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努力發現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大膽使用有頭腦有幹勁的人才,培養一批以思想素質好、社會責任感強、藝術成績突出的人才爲主體的文化藝術工作者羣體。對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骨幹要選拔到專門學校培訓深造,在工作實踐中多給他們壓重擔,同時充分發揮老一輩藝術工作者的傳、幫、帶作用,加速其成才的步伐。要堅持引進和培育並重的原則,根據需要,逐步引進在蘇州市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響的尖子人才,並確保人才留得住、用得活,從而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支門類齊全、素質較高、文化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文化人才隊伍。二是要努力提高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要經常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重要思想,學習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有關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創造條件組織他們深入基層,深入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增加生活積澱,激發藝術靈感;要採取多種形式,包括舉辦培訓班、講習班、研討班,邀請知名藝術家、作家講課,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提高藝術修養和藝術水平。一切從事文化事業、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同志,都應當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藝觀,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三是要認真抓好文化部門班子建設。要按照幹部“四化”方針和“調高層次、調低年齡、調優結構”的原則,加強文化部門、文化單位領導班子建設,有計劃、有目的地把一些素質好、學歷高、能力強的青年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或班子後備隊伍中。各級領導班子要成爲團結、勤政、廉潔、高效的領導集體。

三、加強領導,確保建設文化強市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建設文化強市,是一項整體性強、涉及面廣的複雜系統工程,要把這項艱鉅的任務完成好,必須以加強領導作保證。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立足於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統籌兼顧,紮實工作,對文化強市建設實施強有力的領導。

1、切實把建設文化強市擺到重要位置來抓。各鎮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方針,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從大文化角度考慮文化事業的發展,把文化工作放到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經常分析研究,把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一起規劃、一起部署、一起實施、一起檢查、一起考覈。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化足心思抓,要認真學習有關業務知識,提高駕馭文化工作的能力。要認真研究文化強市建設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協調處理好文化建設中的各種矛盾。要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任務,狠抓措施到位,確保順利推進。

2、加大文化建設投入,認真實施文化經濟政策。各級政府財政要不斷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每年對文化事業的撥款增幅要高於當年財政預算增長幅度的1-2個百分點,同時要安排一定的文化專項經費,用於文化活動、精品生產和文物保護。對鄉鎮文廣服務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單位,各鎮財政要確保人員經費和業務活動經費。要認真落實文化發展扶持政策。前年以來,中央、省、市先後出臺了文化經濟政策,根據上級政策精神,我市也制定了加快文化強市建設若干政策,對增加文化事業的投入、支持文化設施建設、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作了明確的規定,希望各鎮、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執行,全面落實。對國家和省市各項文化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要逐項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以集聚更多財力投入文化事業建設。

3、強化協調配合,進一步形成文化強市建設的合力。建設文化強市是各部門、各單位、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把這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完成好,迫切需要各鎮、各部門、各單位、社會方方面面通力協作,形成合力。宣傳、文廣、文聯、體育、報社等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有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擔負起繁榮文化事業的重任,紮實抓好文化發展規劃、指導和協調、管理工作。機關各部門都要積極爲文化強市建設出謀劃策,有力出力,主動提供優質服務。尤其是計劃、財政、稅務、城建、科技、教育等部門更要獻計獻策,積極配合,多辦實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及行業協會,要發揮各自優勢,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新聞單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建設文化強市的先進典型,激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努力形成同心合力共建文化強市的濃烈氛圍。

同志們,我們正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我們一定要把這次全市文化工作會議作爲我市文化發展新的起點,抓住機遇,努力開拓,紮實工作,爲把張家港建設成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文化強市而努力奮鬥。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2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裏召開全市文化工作會議,目的就是要總結過去,開拓未來,努力加快我市文化強市建設進程,促進我市文化事業同兩個文明建設同步協調發展。圍繞這個主題,剛纔市委錢學仁副書記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在回顧總結近年來特別是20xx年文化工作的基礎上,對“十五”文化發展進行了規劃,對今年的工作任務作了具體的部署;會上楊舍鎮、錦豐鎮、兆豐鎮、港區鎮、市文廣局、市體育局等6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各位的發言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發奮努力,真抓實幹,努力使建設文化強市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近年來,我市文化戰線在各級黨政組織的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基本路線和鄧小平理論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黨中央關於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努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增加文化設施投入,紮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全市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幾年,先後建成了博物館、大戲院、廣電大廈、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文化設施,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曲藝等多個藝術門類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推出了一批優秀人才,文化單位的活力不斷增強,羣衆文化豐富多彩,建設文化特色鎮成效明顯,文化市場管理工作不斷加強。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着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實踐證明,我市文化工作隊伍是一支團結進取、奮發有爲的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全市文化工作者,以及關心文化建設的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正處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是時代的要求和羣衆的呼喚,也是文化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而是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攬文化工作全局,加快文化改革和發展步伐,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真正擔負起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歷史重任。下面,根據會議的要求,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把握方向,明確目標,充分認識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意義。

文化工作是我們黨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xx大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任務,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世紀之交,又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同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統一的整體,將“三個代表”視爲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進一步表明了黨對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靈魂,當今世界,文化與政治、經濟、科技的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已成爲一種大趨勢。跨入新的世紀,我們制定了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而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對於我們張家港市來說,不僅要繼續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較高的經濟運行質量,儘快建成經濟發達的城市,而且要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全面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整體環境質量,把張家港建設成爲文化強市。使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發展水平與現代化建設進程相適應,城鄉居民都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發掘和利用,文化產業不斷髮展,文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規範高效。要儘快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我感到,需要各級幹部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建設文化強市的重大戰略意義。

1、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維護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羣衆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和生產者,又是文化的消費者。沒有文化的繁榮發展,就談不上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真正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張家港市通過大力發展鄉鎮工業,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由溫飽到小康,由小康向現代化邁進。在物質生活快速改善的情況下,一向擁有崇文重教傳統的張家港市民,必然會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過去六、七十年代,農村大多數小孩上學上到國中就感到文化蠻高了,現在都要想念高中、上大學,甚至還要出國留學。買書、藏書,自學成才也蔚然成風。過去農村有點“小戲”、“小電影”看看、有隻有線廣播喇叭聽聽就很滿足了,現在家家都有電視看,不少人還要趕到大戲院、體育館看明星們表演、比賽,要到卡拉OK廳自娛自樂、自我表演。過去農民整天忙在田頭,現在空閒、節假日要趕節場、外出旅遊,甚至游到國外。尤其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現在不少家庭都購置了電腦,有不少人利用電腦上網學習娛樂、瞭解時勢、利用信息。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張家港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與追求。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形式會越來越多樣、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品位會越來越高檔。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進程。只有這樣,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2、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增強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社會,商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其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文化的經濟化、科技化和經濟、科技的文化化已成爲一種發展趨勢。文化建設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文化消費已成爲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產業也已成爲一個迅速增長,可帶來較大社會、經濟效益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越來越成爲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爲支柱產業。像英國的文化產業收入與本國汽車工業不相上下;加拿大的文化產業規模已超過了農業、交通、通訊、信息技術、建築業等;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於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產品。在國內,上海的東方明珠塔投入3.7億元,5年就收回了成本。崑山的周莊,僅“五一”、“國慶”兩個節日的門票收入就超過1500萬元,還帶動了家家戶戶搞三產,鎮財政收入的50%來自旅遊業。對於我們張家港市來說,工業企業的上規模發展和臨港經濟的開發是我們的優勢,但文化產業發展、包括整個第三產業發展是我們的短腿。當然發展三產,尤其是文化旅遊業,我們有一些條件不夠優越的客觀原因(如我們是新建城市,東西部地區因行政區劃的變革,歷史上的不少名人歸屬有爭議)。但我們不能僅找客觀原因或面對困難無所作爲,一定要樹立信心,多在主觀上作努力。要認真借鑑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總結自身一些好的成功做法,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的同時,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尤其要尋找亮點,努力挖掘文化資源,培育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化進程。只有這樣,才能變“短腿”爲“長腿”,不斷拓展我市經濟發展空間,增強綜合競爭力。

3、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進一步弘揚張家港精神,鞏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客觀要求。張家港精神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內驅力。近年來,張家港人民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以經濟爲中心,牢牢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對已經取得的榮譽我們一定要很好珍惜,同時更要發揚成績、再上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張家港精神的內涵。面對國際國內新的形勢,我市精神文明建設任務相當艱鉅。一方面,經濟的開放必然帶來文化的開放,在文化開放中我們要抵禦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思想文化領域,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將長期存在,封建文化思想殘餘短期內難以消除。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和就業方式、分配形式的多樣化及其所帶來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也必然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要克服和消除這些消極影響,鞏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載體,具體、生動、形象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倡導文明新風,淨化人的心靈,規範人的行爲,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和人際關係。因此,我們一定要加快發展文學藝術、廣播電視、教育、體育等文化事業,廣泛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通過文化建設的加強,大力提升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

4、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是豐富新興港城文化內涵,積澱文化底蘊,提升城市品位的戰略選擇。文化底蘊和文化品牌是一個城市的寶貴財富,它直接關係到城市的魅力和對外開放的影響力。國際上的巴黎、維也納、羅馬、洛杉磯、鹽湖城之所以成爲世界名城,很大程度是因爲時裝、音樂、藝術、電影、體育等文化品牌,豐富了城市的內涵,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加深了人們的印象。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經濟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文化與經濟只有協調發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備,充滿生機和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張家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不僅加快建設了新港城,並且加快了沿江的開發和規模經濟的發展,使得不少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市落戶。所有這些,我感到,靠的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靠的是張家港人發揚張家港精神負重實幹、着力創造的良好投資環境,靠的是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產生的強大影響力。“張家港精神”、“兩手抓、兩手硬”、“潔淨優美的環境”,這實際上也是城市發展的品牌和文化底蘊的積澱。但從總體上看,我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相對於周邊縣市來說,還有較大差距,城市的內涵還不夠豐富,這方面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做好,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延續努力。面對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的現實形勢,迫切需要我們面對現實,從現在開始就要發奮努力,通過加快文化強市建設來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這就要求我們用文化理念指導城市建設和管理,將文化建設融入於城市建設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積澱文化底蘊,使城市建出特色,建出品位,使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久的競爭力。

同志們,從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出,加強文化強市建設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牢牢抓住機遇,沉着應對挑戰,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振作精神,鼓足信心抓好文化強市建設。

二、把握重點,開拓創新,紮實抓好建設文化強市各項工作。

文化強市是一個綜合的具有深刻內涵和質量要求的動態概念。建設文化強市,是一個貫穿於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長期奮鬥目標。但在一個確定的時間段裏,應該有具體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爲此,根據中央精神和省、市文化建設規劃,根據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綱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xx年文化強市建設規劃綱要,這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市的藍本,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希望大家要把握重點,開拓創新,高度重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較高的文化品位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特徵,是體現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必備因素。在我市文化建設中,要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創造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兩個文明建設典型地位相協調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加強文化設施建設。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投資建設了一批宣傳文化重點工程,逐步完善了城市的設施功能,提供和改善了羣衆參與文化活動的條件。對這些設施,要充分管理好,利用好,發揮其在宣傳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在建的電影廣場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努力建成步行街上一個耀眼的文化亮點。我們還要圍繞“十五”文化發展規劃和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進一步加大文化投入,有計劃有步驟地抓緊規劃論證在城區新建市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批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個性的標誌性文化工程。今年,我們要創建江蘇省文化示範縣(市),還要在鄉鎮開展創建文化廣電基本現代化鎮活動。各鎮要擠出部分財力,集中力量建好1~2個精神文明建設標誌性工程。各村、街道、企業也要重視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使之形成網絡。二是要抓好藝術精品生產。繁榮藝術創作是文化工作的中心環節,擁有一批精品力作是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要在總結我市文化精品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堅持業餘與專業並重、舞臺類與非舞臺類並重的原則,進一步提高精品創作的策劃組織和管理服務能力,制訂好藝術生產規劃,突出重點,落實責任;要鼓勵、支持文藝工作者從我市城鄉羣衆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揚的精神風貌中汲取營養和靈感,不斷推出具有時代精神和張家港特色,既被專家叫好、又被觀衆叫座的精品力作;要圍繞重大節慶和重大事件,定期開展一系列有較高水平和較大影響的文化活動,創出我市文化特色,提高羣衆文化生活質量。三是要努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的寶貴財富,是體現文化底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打響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礎優勢。我市由於建制時間不長,歷史文化資源相對於周邊縣市不是很多,但自古以來這是一方很有靈氣的土地,出了不少名人,也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蹟,只是以往我們缺少對這方面的挖掘和開發,現在要引起高度重視。文化旅遊業是地道的“朝陽產業”,搞好了,算經濟帳,可謂一本萬利,算長遠帳,是增強文化內涵,積澱文化底蘊。對這些傳統文化遺產,我們要進行全面的挖掘梳理。對那些具有濃郁的區域文化色彩、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文化現象,要進行提煉、加工、逐步開發。如鹿苑鎮作爲江南古鎮,境內有距今五千多年的徐家灣遺址,有吳王夫差養鹿之地的傳說,有唐高僧鑑真第六次東渡成功的啓航遺址——古黃泗埔,還出了不少名人,尤其是東渡作爲文化品牌已經成爲成功的象徵。還有河陽山歌、恬莊古鎮,南沙的東山村遺址、香山十八景、“劉氏三兄弟”等,對這些歷史文化資源,我們要很好研究,加強宣傳。通過多渠道籌資逐步開發利用;再把雙山島、暨陽湖風景區建設好,將來的文化旅遊業還是有潛力的。關鍵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積累,努力塑造我市的文化形象,積極擴大張家港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

2、着力拓寬文化工作領域。文化作爲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廣泛地存在於社會生活中。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及時更新觀念,不斷調整思路,將文化工作領域拓寬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努力擴大文化工作的覆蓋面,真正實行由“小文化”向“大文化”的轉變。一是要拓寬文化管理範圍。文化行政部門要加快實現職能的轉變,在加強專業文化單位建設和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社會各行業的文化納入管理範圍;要同經濟部門、教育部門、羣團組織等緊密配合,通過建立一定規模的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等文化陣地和舉辦各類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家庭文化,努力調動羣衆參與文化工作的積極性;要經常組織開展廣場文化,並在活動方式上由單純的文藝演出逐漸向科、教、文、衛、體等各個方面延伸,使廣場文化真正成爲展示高雅藝術,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舞臺。二是要拓寬文化服務項目。要進一步規範和繁榮文化市場,積極倡導娛樂業大衆化經營,引進開發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及針對老年人等特定人羣的文化娛樂項目,提高大衆的參與度,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要通過暨陽湖、雙山島開發和修復整治一些重點文物古蹟,發展文化旅遊業,開闢以文化景點爲載體的旅遊專線,並加緊研製開發具有張家港特色的旅遊商品;要充分利用文化部門的師資、場地、設施設備條件,推動文化藝術培訓業的發展,培養一專多能、符合社會需要的複合型藝術人才;要繼續引進更多的外地優秀藝術團隊來我市演出,搞活我市的演出市場。三是要拓寬文化建設內容。要切實加強特色文化建設,並將其作爲利用區域文化優勢,活躍羣衆文化內涵,加快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要繼續通過建立特色文藝團隊,開展特色文化活動,評選特色文化鎮和特色文化家庭,來培育和推進特色文化,並達到吸引羣衆參與文化活動,豐富羣衆文化生活的目的。要注重城市文化環境建設。建築物的造型、色彩、風格以及道路、公園、廣場、路燈、欄杆等,都要講究整體和諧、藝術質地和文化個性;城區和各中心鎮都要建有一批上檔次、有較大容量的公共廣告牌、宣傳櫥窗和閱報欄;要合理佈局好花壇、綠地、美化燈、雕塑、植物造型等景點,讓城市充滿着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文化氛圍。

3、努力優化文化運行機制。在當前宏觀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重要轉折時期的新形勢下,傳統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化領域中的改革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爲重要、更爲緊迫。我們要堅持以深化改革爲動力,通過優化文化運行機制,把思路拓得更寬,把工作做得更實,把事業發展得更好。一是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文化投入應該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要加快文化撥款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企業投入相結合的新機制,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文化建設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業;要鼓勵文化單位與企業聯姻,文化單位依靠企業的支持多出文化產品,企業通過文化宣傳來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建立全新的發展機制。要強化文化自我發展意識,樹立文化不僅是一種事業,同時也是一種產業,按照產業模式來發展文化事業的觀念。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文化資產進行有效運作,通過投資、參股、有償轉讓、合作、租賃、承包等經營方式,盤活資產,取得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合理配置,優化組合,讓文化最大限度地面向羣衆,進入市場,並儘快組建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此作爲發展產業的龍頭,努力做大廣告業、網絡信息業、文化旅遊業、文藝演出業、禮儀服務業等文化產業盤子,形成規模化經營,爲文化事業發展增添後勁。三是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機制。要深化文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增強文化事業單位的內在活力,逐步減少對政府的依賴程度。對由財政保障或補助的文化事業單位要逐步進行企業化管理,實行“三個分離”:首先在資產方面要實行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分離,經營性資產發揮增值職能,公益性資產承擔社會職能;其次在業務方面要實行事業與產業分離,把產業部分推向市場,組成經濟實體;再次在人員方面要實行事業人員與產業人員分離,從事產業的人員不再由財政供養。對自收自支的文化事業單位要實施產權制度改革,使其徹底轉爲企業單位,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4、大力強化文化隊伍建設。人才是事業的保障,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文化隊伍是繁榮和發展我市文化事業的關鍵所在。從總體上看,我市文化隊伍是一支有較強凝聚力、戰鬥力的隊伍,但也存在人員老化、素質不完全適應等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一是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各級黨委和宣傳文化部門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積極吸收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努力發現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大膽使用有頭腦有幹勁的人才,培養一批以思想素質好、社會責任感強、藝術成績突出的人才爲主體的文化藝術工作者羣體。對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骨幹要選拔到專門學校培訓深造,在工作實踐中多給他們壓重擔,同時充分發揮老一輩藝術工作者的傳、幫、帶作用,加速其成才的步伐。要堅持引進和培育並重的原則,根據需要,逐步引進在蘇州市乃至在全省有一定影響的尖子人才,並確保人才留得住、用得活,從而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支門類齊全、素質較高、文化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文化人才隊伍。二是要努力提高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要經常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有關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創造條件組織他們深入基層,深入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增加生活積澱,激發藝術靈感;要採取多種形式,包括舉辦培訓班、講習班、研討班,邀請知名藝術家、作家講課,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提高藝術修養和藝術水平。一切從事文化事業、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同志,都應當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藝觀,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三是要認真抓好文化部門班子建設。要按照幹部“四化”方針和“調高層次、調低年齡、調優結構”的原則,加強文化部門、文化單位領導班子建設,有計劃、有目的地把一些素質好、學歷高、能力強的青年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或班子後備隊伍中。各級領導班子要成爲團結、勤政、廉潔、高效的領導集體。

三、加強領導,確保建設文化強市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建設文化強市,是一項整體性強、涉及面廣的複雜系統工程,要把這項艱鉅的任務完成好,必須以加強領導作保證。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立足於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統籌兼顧,紮實工作,對文化強市建設實施強有力的領導。

1、切實把建設文化強市擺到重要位置來抓。各鎮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方針,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從大文化角度考慮文化事業的發展,把文化工作放到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經常分析研究,把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一起規劃、一起部署、一起實施、一起檢查、一起考覈。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化足心思抓,要認真學習有關業務知識,提高駕馭文化工作的能力。要認真研究文化強市建設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協調處理好文化建設中的各種矛盾。要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任務,狠抓措施到位,確保順利推進。

2、加大文化建設投入,認真實施文化經濟政策。各級政府財政要不斷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每年對文化事業的撥款增幅要高於當年財政預算增長幅度的1-2個百分點,同時要安排一定的文化專項經費,用於文化活動、精品生產和文物保護。對鄉鎮文廣服務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單位,各鎮財政要確保人員經費和業務活動經費。要認真落實文化發展扶持政策。前年以來,中央、省、市先後出臺了文化經濟政策,根據上級政策精神,我市也制定了加快文化強市建設若干政策,對增加文化事業的投入、支持文化設施建設、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作了明確的規定,希望各鎮、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執行,全面落實。對國家和省市各項文化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要逐項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以集聚更多財力投入文化事業建設。

3、強化協調配合,進一步形成文化強市建設的合力。建設文化強市是各部門、各單位、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把這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完成好,迫切需要各鎮、各部門、各單位、社會方方面面通力協作,形成合力。宣傳、文廣、文聯、體育、報社等部門要不辱使命,守土有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擔負起繁榮文化事業的重任,紮實抓好文化發展規劃、指導和協調、管理工作。機關各部門都要積極爲文化強市建設出謀劃策,有力出力,主動提供(本文權屬本站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優質服務。尤其是計劃、財政、稅務、城建、科技、教育等部門更要獻計獻策,積極配合,多辦實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及行業協會,要發揮各自優勢,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新聞單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建設文化強市的先進典型,激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努力形成同心合力共建文化強市的濃烈氛圍。

同志們,我們正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我們一定要把這次全市文化工作會議作爲我市文化發展新的起點,抓住機遇,努力開拓,紮實工作,爲把張家港建設成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文化強市而努力奮鬥。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及關於文化建設重要論述,學習貫徹全省宣傳文化工作會議及全市意識形態和宣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及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務。會前,爲了籌備好這次會議,我們召開了黨委會,專題研究了會議的議程和工作安排。我們還分別邀請各區縣文化出版局局長、市直文化單位負責人、局機關各科室負責人就工作部署進行了座談。會上,我們書面傳達了全省宣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張振香同志傳達了全市獎懲兌現大會會議精神,我受張慶盈市長委託與各區縣簽訂了20xx年目標責任書。下面,我代表市文廣新局黨委再講三點意見。

一、關於“”時期及20xx年文化工作

回顧“”,全市文化戰線意氣風發,凱歌猛進。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文化廳的關懷和指導下,全市文化工作者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創造了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20xx年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標誌着“”勝利收官。總結這五年,可以用這麼幾句話來概括: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成效顯著。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建立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目標考覈責任制,資金投入不斷加大。“”期間,全市各級累計投入公共文化設施6.8億元,其中,十藝節期間(20xx年—20xx年)投入4.11億元,20xx年投入2.39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最集中、投資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時期。五年來,全市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文化大院、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圖書館、藝術館爲龍頭,區縣圖書館、文化館爲骨幹,鎮(街道)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爲基礎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市重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進展提速,淄博劇院通過維修改造,煥然一新,文化演出場館水平進入省內一流行列。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完成並對外開放。五年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政策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在全市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和《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五年來,全市各級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20餘期,培訓6000餘人次,極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人員隊伍素質,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智力保障。五年來,全市紮實推進實施惠民工程,不斷健全和完善“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制度,着力提升免費開放服務層級,努力打造15-2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組織開展了淄博市廣場舞大賽、淄博市中老年藝術節、淄博市民間劇團大展演、淄博市讀書節、第xx屆中國老年合唱節等文化活動品牌,極大豐富了羣衆文化活動,營造了良好文化氛圍。五年來,文化系統第一書記和幫包扶貧工作進展順利,文化行業扶貧取得顯著成效。20xx年全市共送戲下鄉4300餘場,率先達到了省裏“一年一村一場戲”的要求。張店區文化館被文化部表彰爲“20xx年全國優秀文化館”,成爲本年度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二)藝術創作生產繁榮發展,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期間,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抓住十藝節在山東舉辦的歷史機遇,圍繞齊文化的闡發和傳播,不負衆望,頑強拼搏,一大批優秀作品立上舞臺。全市推出五音戲《雲翠仙》、《換魂記》、《大衆星火》,京劇《詩傑王勃》,舞劇《齊風•甫田》等5部大戲,其中,《雲翠仙》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優秀劇目獎,《詩傑王勃》入選十藝節“百場下基層”優秀邀請劇目,並榮獲第六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戲劇類二等獎、山東省第11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齊風•甫田》入選十藝節祝賀演出劇目,並榮獲第六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舞蹈類一等獎、山東省舞臺藝術精品20xx—20xx年度“精品劇目”,《大衆星火》入選“山東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20xx年,五音戲《紫鳳》入選20xx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資助項目,成爲我市首個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獲得資助資金250萬元。五年來,全市美術創作有了長足發展,崔先進的油畫《曙光》等5件作品入選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

(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夯實,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有序。“”期間,全市文化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文化名城爲己任,着力挖掘和闡發齊文化,承載起薪火相傳、文化傳承、以文化人的歷史重任。五年來,全市文博事業社會地位不斷提升,文物保護機構和工作隊伍進一步壯大,文物保護經費投入不斷增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扶持資金由原來每年百萬餘元,猛增到20xx年的1億元。《淄博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頒佈實施,文物依法行政工作穩步推進,文物違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五年來,全市文物保護取得新成效,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5處。全市“鄉村記憶”工程進展順利,35處傳統文化村落、街區入選全省首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3處古村落列爲全省試點予以重點支持。全市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現有各級各類註冊博物館3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18家,非國有博物館14家。全市文物考古發掘成果豐碩。齊故城冶煉遺址首次發現西漢銅鏡鑄造作坊,被國家文物局列入20xx年度考古新發現。“”期間,全市各級投入非遺保護資金超過4641.13萬元,國家級非遺項目達13項,居全省前列。20xx年,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成功列入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和山東省文化建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全市首個大遺址公園項目——高青陳莊-唐口考古遺址公園開工建設。

(四)文化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時期是我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不斷培育的五年。五年來,全市緊緊圍繞“一園二帶三基地十大產業”框架佈局,大力實施“231”戰略、“326工程”,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淄博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五年來,全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作用不斷提升,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9家,命名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家、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55家。全市文化品牌載體建設得到強化,全市現有10多個地域性文化品牌、30多個產業型文化品牌和10餘個節慶文化品牌,以齊文化品牌開發爲核心,輻射帶動聊齋文化、陶琉文化、商埠文化、飲食文化及周邊民俗文化發展的地域性文化品牌羣體逐漸形成。全市對外文化貿易勢頭平穩,嘉業紐約玻璃文化產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山東嘉業日用製品有限公司)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淄博人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全市動漫遊戲產業發展提速,草擬了《淄博市動漫遊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初稿),大力推進以齊文化、聊齋文化爲背景的動畫、網絡遊戲原創性開發,拉長了動漫遊戲產業鏈。特別是20xx年啓動文化名城建設以來,全市着力推進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市財政拿出9000萬元,設立了文化旅遊發展政府引導基金、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文化旅遊項目、文化旅遊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齊國故都、魯商源頭、聊齋故里等文化旅遊特色品牌。20xx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6%。

(五)文化市場日臻規範,管理方式不斷創新。“”期間,全市按照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審批效能,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加強文化產品市場、要素市場、人才市場建設,爲市場主體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五年來,全市依法推進文化市場執法工作,積極做好行政審批事項承接及下放,不斷清理行政權力事項,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不斷加強文化市場法制宣傳,規範行政權力行使,做到文明執法、規範執法。不斷加強文化市場技術監管體系建設,全市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基本完成,文化存量數據整體激活率達到了100%。我局成爲全市首批網上審批的兩個試點單位之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網上申報審批。20xx年,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打造“三最”城市號召,進一步下放調整行政許可事項,達到全省審批事項最少、行政收費最低、行政效能最高,打通了行政服務“最後一公里”。

(六)對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齊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期間,我市積極借力文化部、文化廳對外文化交流品牌、陣地、載體,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要出訪、重大經貿洽談、友好城市交流等重大外事活動,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極大提高了齊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五年間,第十屆“藝海流金——感悟齊風魯韻”內地及港澳文化交流活動、“情繫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在英國薩里郡議會主辦的“淄博陶瓷文化展覽會”等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引起巨大轟動。市直及文藝院團完成赴韓國廣州市文化交流演出、“赴臺山東省與中國臺灣經貿交流活動演出”等演出活動。蒲松齡紀念館成功舉辦“蒲松齡聊齋文化進寶島(中國臺灣)”系列展覽展示活動。市京劇院南下巡演、市書畫院與全國各地市書畫聯展形成品牌。20xx年,我們着眼於文化名城建設,又策劃舉辦了“泱泱大國—齊國曆史文化展”、“蒲松齡聊齋文化揚州展”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七)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文化活力日漸增強。“”時期,文化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並召開會議就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全市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工作穩步推進。三家國有文藝院團積極推動院團內部機制改革創新,在勞動人事、收入分配、績效考覈等方面積極探索,進一步激發活力,提高效能,各院團發展活力明顯增強。五年來,加快推進文化立法,《淄博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頒佈實施。加快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網站運營良好。20xx年,泰山瓷業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文化創新獎。

(八)新聞出版管理有序推進,服務和監管務實高效。“”時期,全市報刊業積極應對挑戰,實現平穩發展。980餘名持證記者參加了全國新聞採編人員崗位考試,通過率達到99%。全市報紙、期刊發行量穩步增長,報紙總髮行量達到154258.8萬份,期刊總髮行量達到8.1萬份。淄博日報社組建成立我市首家報業傳媒集團——淄博日報傳媒集團。魯中晨報創建了魯中網,並推出手機客戶端。“”期間,全市印刷業和發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龍頭企業實現帶動發展。目前,全市共有各類印刷企業643家,20xx年銷售收入達到69.11億元,出版物印刷企業36家,年銷售收入14.9億元,書刊印刷能力居全省第一,山東鴻傑印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爲國家印刷示範企業。全市發行單位達到364家,其中批發單位11家,年發行碼洋近30億元,20xx年銷售收入達到7.66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山東世紀天鴻書業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12億元碼洋,位列全國民營發行業榜首。“”期間,全市版權知識逐步普及,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全面提升。20xx年,全市投入財政資金907.5562萬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任務。全市著作權登記數量實現質的突破,從最初每年不足200件,提升到20xx年的2100件。山東世紀天鴻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版權示範單位。

(九)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建設文化名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期間,市文廣新局切實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在抓尖子(領軍人物)、育苗子(文藝文化新秀)、強根子(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上想辦法,出思路,抓落實。全市突出發揮廣大文化工作者,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的中堅和骨幹作用,打造淄博文化建設的脊樑和骨幹,市五音戲劇院呂鳳琴榮獲“全國藝德標兵”、“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表演獎等榮譽稱號,20xx年當選中國劇協理事會理事。淄博書畫院趙長剛20xx年當選中國書協理事會理事。市五音戲劇院崔星明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導演編導獎,畢金奎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作曲獎。市京劇院劉媛媛被評爲“齊魯青年榜樣”。市京劇院梅豔在第七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上榮獲銅獎。全市開展多種途徑的人才培養活動,藝術創作暨導演培訓班、文博系統講解導遊員講解大賽、市屬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中青年專業藝術人員業務技能比賽等特色人才培養方式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20xx年揭牌的文化名城講壇,層次高、針對性強,進一步提高了幹部職工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爲建設文化名城打牢了理論基礎。

(十)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文化保障能力日漸加強。五年來,全市文化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加強黨建工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紮實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細推進作風建設,呈現出講紀律守規矩、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五年來,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每年局黨委都與各基層單位黨政一把手簽定了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把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納入政績考覈和幹部考察,作爲選拔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各基層單位實行了黨務公開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自律意識明顯增強。特別是20xx年下半年,局黨委圍繞管權、管錢、管人、管事,修訂出臺了一些列規章制度,形成相對完善的制度規章體系。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頒佈後,全系統興起學習熱潮,黨員幹部紀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強化執紀問責,正風肅紀,工作效能顯著提升。20xx年下半年,全市文化系統組織開展瞭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舉辦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我爲建設文化名城做貢獻”演講比賽和“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全力爲建設文化名城做貢獻”徵文比賽,組織市直文化單位負責同志赴臨淄區參觀考察了齊文化,在市圖書館召開了“解放思想、務實創新,爲建設文化名城做貢獻”研討交流會,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文化系統幹部職工的學習意識、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五年來,文化財政投入穩步增長,公共文化財政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市直文化系統部門預算逐年增加,平均增幅達10%以上,文化行政部門政務運行進一步優化。20xx年,市裏與各區縣簽訂文化建設目標責任書,建立了重點工作督查臺賬,加強工作調度,有力地推動了文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五年來,全市文化系統認真抓好安全生產,繼續保持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良好態勢。

總體來看,“”規劃圓滿收官,20xx年全市文化工作穩中有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這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於省文化廳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具體指導,得益於市直兄弟部門和各新聞單位的大力支持,更得益於全市文化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團結奮鬥、無私奉獻。在此,我代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向在座各位,向全系統幹部職工緻以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看到,全市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我們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不高,文化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文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文化管理的方式與手段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填空白、補短板的任務還需進一步推進,服務效能有待提高,特別是基層農村文化設施還比較落後,文化生活還不夠豐富;文藝出精品、出人才的機制亟待健全完善,文藝創作“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峯”的現象仍然存在;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對不高,創新創意產業相對薄弱,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對外文化傳播方式方法還比較單一,傳播交流實效有待提升;文化資源普查研究、保護利用不夠,頂層設計不足,還沒有形成區域文化競相發展的整體格局;一大批文化名城建設的重大文化政策有待細化落實;文化體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文化生產力還需進一步解放,改革的任務還十分艱鉅。可以說,隨着文化名城建設工作的提出和逐步深入,我市文化工作已經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也面臨着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把握大局,抓住機遇,全面開創20xx年文化工作新局面。

二、關於20xx年文化工作

20xx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一個定位、三個着力”總體要求的落實之年,是文化名城建設的突破之年。20xx年文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市委“一個定位、三個着力”和“十大新突破”的總要求,全面落實省、市宣傳文化工作的總部署,以“走在前列”爲目標,以建設文化名城爲總抓手,以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努力推動各項文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爲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鮮活城市形象、鮮亮文化品牌的高知名度美譽度的文化名城而奮鬥。

關於20xx年的各項具體工作,會議印發的《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xx年工作要點》作了詳細部署,會後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對照目標任務,切實抓好貫徹落實。會前,局黨委經過研究,把今年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概括爲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實施文化建設30工程。

“一”就是圍繞一大目標:即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名城這一核心目標。一要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着力推進文化名城建設的意見》和《關於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81項分解任務,深度挖掘齊文化內涵,科學整合聊齋文化、陶琉文化、魯商文化、孝文化等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二要加快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突出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三要規劃建設“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藉助專家力量,做好“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規劃編制工作。積極配合籌建山東齊文化研究院和稷下學宮。辦好第十三屆齊文化節。四要探索做好“文化+”工作。編輯《齊國通史》、《齊文化簡明讀本》,建立加下稷下書院。辦好“文化名城講壇”和稷下大講堂。

“二”就是把握兩大引擎:即把握好創新驅動、項目拉動這兩大引擎。

在創新驅動方面,一要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要加強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年內獲得國家和省級文化科技項目數量同比增長10%以上。要組織開展文化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活動,年度推廣應用數量達到30項。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等高科技,配合建設“山東文化雲”,實施一批文化科技創新項目。要積極參與實施“山東省文化創新工程”。要着力推出一批優秀文化藝術科學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級重點課題立項數量同比增長15%以上,完成文化藝術研究成果超過200項。二要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要積極推動淄博文化開發總公司規範運行。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要探索完善國有文藝院團法人治理結構,更好地健全內部運行機制,提高效率,增強活力。

在項目拉動方面,主要是落實好“30工程”,在每個工程中都有一些具體項目,要以項目爲抓手,通過完成項目來推動“30工程”落實和突破。比如,要大力實施市文化中心項目建設工程、齊國古都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齊長城文化旅遊創意園項目建設工程、周村古商城提升項目建設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要實施動漫產業突破工程,扶持動漫產業發展。要積極參與制定全市動漫產業發展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財政專項資金扶持政策,力爭設立淄博市動漫產業發展引導基金。

“三”就是解決三大問題:即解決好補短板、兜底子、提水準三個關鍵問題。

補短板主要是針對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不足,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看齊”意識,制定彌補措施。短板是靶向,也是發展潛力所在。我們要開動腦筋,查找短板、解決問題,在破解瓶頸制約、薄弱環節、差距不足上着力用力。短板找到了、補上了、整個工作就會邁上新臺階。從我們整個工作來看,各個方面都有短板,有不足。主要表現在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成果不多。常規工作精細強上有差距 。今年的文化工作一定要在要求上、標準上,向全國全省先進典型看齊,強化創先爭優意識,努力實現走在前列。要結合工作實際,聚焦問題、瞄準短板,着力在破解難題中激活力、添動力、增實效。要精準發力,堅持虛功實做,克服慣性思維,力戒以抽象掩蓋具體,聚焦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突出矛盾,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提高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

兜底子主要是認真履行與省文化廳簽訂的20xx年文化工作責任書,着力落實公共文化服務有關政策,組織開展好文化惠民系列活動。特別是今年要全面兜底完成文化行業精準扶貧工作。年內實現市現行扶貧標準下7.5萬貧困人口基本脫貧,率先完成文化脫貧攻堅任務,是今年乃至“十三五”時期全市民生建設的頭等大事。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對這項重大任務作了全面部署,全市逐級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各級各部門都在全力以赴,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從文化系統來看,工作中要務必完成全市474個省定貧困村要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60%以上,爲20xx年全面完成行業扶貧任務奠定基礎。

提水準主要是堅持常規工作精細強、創新工作高大上要求,瞄準全省工作最好的市,爭先創優。特別是當前開展的“文化名城”建設工作,要求高,任務重,再用過去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完全不能適應工作需要。建設文化名城,實現新突破,絕不能滿足於一般化、過得去。必須高點定位、高標準推進,以爭先進位、唯旗是奪的銳氣和勇氣,提升思想境界、提升發展標杆、提升工作標準,做到幹就幹一流、幹就出亮點。要弄清楚每項工作、每個項目的突破點在哪裏、突破的標誌是什麼、什麼時候實現突破,並根據這些關鍵點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突破線路圖、時間表,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倒逼進度,確保每項工作都能落地見效。

“四”就是落實四大主體責任:即落實好黨的建設、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四個主體責任。

一要落實黨的建設主體責任。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把抓好黨建作爲最大政績。文化系統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落實黨的建設主體責任,與業務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同考覈。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工作創新,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着力增強“看齊”意識,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切實做到“四個自覺”。着力加強理論學習和政治修養,做到融會貫通、跟上步伐,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落實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要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增強黨員幹部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積極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風險點排查長效化、機制化,強化廉政風險防控。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着力整治“四風”,改進作風。支持紀檢人員執紀辦案,不斷加強規章制度建設,築牢拒腐防變高壓線,努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約束機制。堅持上下聯動,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互相促進。市直文化幹部要模範遵守紀律規定,以上率下,到基層調研指導工作要遵守廉政要求。

三要落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要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抓好意識形態工作作爲文化系統的分內之責,層層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根本任務,貫穿到文化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着力生產優秀文藝產品。各級文化單位要切實增強“陣地”意識,加強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和論壇、講座、報告會、研討會等管理,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讓優秀文化佔領羣衆精神生活陣地。各級文化單位黨組織每年要召開會議研究分析意識形態工作不少於2次,至少開展1次調研普查工作,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四要落實安全穩定主體責任。全市文化戰線長、場館多、文化活動多,人員密集,安全生產責任十分重大。各級文化部門單位要警鐘長鳴,把安全生產作爲工作底線,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消除一切安全隱患。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一崗雙責,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各區縣文廣新局指導推動所屬每個文化單位、文化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每年不少於2次。要加強安全應急管理能力建設,配備安全監控設施,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保衛和應急演練。

“五”就是建立五大體系:即建立齊文化、聊齋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體系、文化宣傳交流傳播體系和文化服務保障體系。

一要建立齊文化、聊齋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要加強研究闡發。開展以齊文化、聊齋文化爲代表的本土文化資源普查,全面盤清文化資源家底。要以齊文化爲重點,統籌推進管子、晏子、孫子等思想研究。要加強普及推廣。要完善“圖書館+書院”模式,鞏固提升稷下書院(尼山書院)平臺設施。實施鄉村儒學、社區儒學推進計劃。加強開發利用,加速以齊文化爲代表的文化資源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要紮實做好各項文物保護工作,突出抓好齊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高青陳莊-唐口遺址公園等30項重點文物保護展示工程開工建設工作。抓好14處“鄉村記憶”工程試點。開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積極爭取參加“齊長城人文自然景觀帶”建設。要做好文物展陳工作,讓文物“活”起來。做好市博物館《古代淄博》陳列展覽。積極爭取做好蒲松齡故居展陳改造。啓動市博物館建設數字化網絡博物館。建立健全蒲松齡紀念館館藏文物電子數據庫。要紮實開展文物執法工作,嚴厲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文物犯罪勢頭。要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起草《淄博市非遺保護條例》。組織爭創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扶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0個。扶持101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推進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加強周村商貿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

二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等鎮村文化設施,加快打造15-20分鐘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年內對全市三分之一的鎮(街道)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進行提升。對500個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出版物或數字化升級。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發展。擴大淄博市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範圍,提升公共文化場館服務能力。全面完成高青縣圖書館、臨淄區圖書館、博山區圖書館建設任務。推進圖書館和文化館三級總分館制建設,開展流動服務和數字化服務。要做好文化惠民實事。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元旦春節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全年爲基層免費送戲3000場。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開展“第九屆農村文化藝術節”、中國淄博花燈藝術節等系列活動。

三要建立現代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體系。要實施文化產業提質增效工程,着力推動文化產業載體建設和品牌建設。積極培育壯大文化旅遊、創意會展、影視(動漫)傳媒、印刷出版、工藝美術五大優勢文化產業。要切實抓好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形成齊文化和陶琉文化產業集聚區,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產業知名品牌。要加強文化產業服務體系建設,搭建文化產業政策、項目、金融、版權、人才、產品等信息要素平臺。要深入推進文化和金融融合發展。要探索建立文化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和交易體系。要深入推進文化市場規範化建設,積極爭創建文化市場審批規範化試點。要繼續推進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要加強文化市場事中事後監管。要全面提高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應用水平,加快全市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體系建設。要根據市委、市政府打造“三最城市”指標體系要求,做好行政審批事項的承接下放工作。

四要建立文化宣傳交流傳播體系。要不斷提升文化服務外事大局水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要出訪、重大經貿洽談、友好城市交流等重大外事活動,策劃實施對外文化交流項目。要借力文化部、省文化廳對外文化交流品牌、陣地、載體,積極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要深入挖掘齊文化特色,提升對外文化交流內涵和品質,策劃實施一批富有淄博特色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要實施城市文化解讀工程,利用建築、街道、廣場等,植入齊文化元素,推進齊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

五要建立文化服務保障體系。要科學編制並出臺《淄博市文化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推動形成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相銜接、相配套的規劃體系。要積極開展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年活動,以“文化名城講壇”爲主陣地,多渠道培訓提升文化人才隊伍素質。要完善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激勵保障等機制,激發基層文化人才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要深入推進淄博文化宣傳推介工程,加強局機關網站和《淄博文化》微信公衆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文化宣傳工作水平。要提高財務監管和資金保障水平,不斷加大市直文化系統財務監管力度,動態稽查各單位財務運行情況。要全面提升統籌謀劃和協調運轉水平,不斷加強文化法治建設力度,根據文化名城建設的總體要求,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文化工作依法管理水平。

30工程:即20xx年要着力抓好的30項重點工作。會議已經印發了《20xx年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30工程及分工方案》,由於時間關係,這裏我不在贅述,希望同志們會後按照工作分工,認真梳理、細化,列出工作臺賬,制定好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做好20xx年工作的幾點要求

做好20xx年文化工作,對於順利實施“十三五”文化建設規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爲此,我們要認真貫徹“三嚴三實”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總體部署,結合市文廣新系統的實際,全面落實“五五六三三”的工作總要求,以更嚴的標準、更實的作風,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五五”就是強化五種意識,提高五種能力:一是強化學習意識,不斷提高適應工作的能力。學習是適應新常態做好工作的基礎。每一名同志都要把學習當作修身的必修課,孜孜不倦。學習過程中,要切實同自身素質提高相結合,與工作實際相結合,與分管和從事的工作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要在幹中學,學中幹,不斷提高適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強化大局意識,不斷提高謀事眼光和工作駕馭能力。要善於站在全市、全系統、全局的高度考慮問題。特別是班子成員要把握大局,舉重若輕地抓好每一項工作。三是強化“走在前列”的意識,不斷對標進位,提高爭先創優的能力。要牢因樹立爭一流、爭第一的思想,涉及文廣新局的每項工作都要瞄準全省最好的工作來定標,千方百計追趕超越。要制定趕超的時間表。要研究目標的弱項,針對追趕的目標尋找改進辦法,下決心突破。四是強化團結意識,不斷提高共事能力。團結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搞好團結,首先要思想上重視、行動上去維護。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領導班子成員要把握好角色定位。一把手要統攬不包攬,充分尊重副職,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放手讓同志們發揮作用,支持和保護副職責權統一。作爲副職要到位不越位,全力配合,積極地當好參謀助手,從維護大局的角度釋放正能量。班子內部要補臺不拆臺,攬事不弄權,拾遺補缺,公而忘私。工作中要講原則、講程序、講規範,生活中要多關心,不計較,公正待人;要鼓勵幹部職工多提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五是強化廉政意識,不斷提高廉潔自律能力。要認真執行中央、省、市關於廉潔勤政的有關規定,用零容忍的態度對待自己,特別是廉政“紅線”決不能碰觸。要認真學習、嚴格執行各項規定,要有鐵的紀律,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落實到工作和生活中。要提高自律能力,處處以身作則,爲幹部職工樹立榜樣。

“六”就是六個幹:即凝心聚力用心幹、盯住不放務實幹、直面問題擔當幹、爭先恐後創新干、率先垂範帶頭幹、團結一致齊心幹。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這“六個幹”的工作要求,是形勢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直面現實和挑戰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們正處在文化工作任務疊加、矛盾複雜的嚴峻形勢。一方面,當前文化名城建設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幹事創業激情不足、發展思路不開闊、整體謀劃不完善、項目策劃水平不高等問題,實現文化名城建設新突破的壓力還很大。另一方面,區域文化發展競爭更趨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態勢更加明顯。發展競爭如逆水行舟,稍一鬆勁,就會一瀉千里。面對這些壓力和挑戰,我們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必須提升標杆,自我加壓,全力以赴,只有這樣才能經受住重大考驗,才能在應對挑戰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建設文化名城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淄博實際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完成這一艱鉅任務,必須按照“六個幹”的要求,咬定青山不放鬆,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百折不撓,抓住重點、順勢而爲,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提升。

“三三”就是三到位、三最好:即思想認識到位,履職盡責到位,廉潔自律到位;工作最好,團結最好,形象最好。

同志們,現在已經跨入“十三五”,決勝實現文化名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文化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鉅。全市文化戰線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抓實幹,銳意進取,紮實推進文化名城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努力實現全市“十三五”文化建設良好開局。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今天,市文化局召開全市文化工作會議。剛纔,少華同志作了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全市文化、文物和新聞出版工作,全面安排了工作任務,我完全同意。

一年多來,全市文化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始終堅持“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搞好羣衆文化,合力打造精品文化,努力繁榮市場文化,在藝術創作、羣衆文化活動、基層文化建設、文化市場培育與治理、文化產業規劃與發展、文物保護與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一縣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得到了進一步挖掘和提高,紫陽民歌和漢劇研究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文化活動的市場運作能力進一步增強,文化單位與企業聯辦的廣場文化活動活躍,形成了“商家搭臺、羣衆參與、文化唱戲”的喜人局面,這不僅大大地豐富了羣衆文化生活,也積極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文化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謝和親切問候。下面,我就做好今後文化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 充分認識先進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先進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文化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凝聚力。如果忽視文化建設,經濟建設是難以搞上去的。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是我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意識形態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通過文化工作,調控意識形態,整合社會思想,形成社會共識,保持社會穩定,已經成爲現代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先進文化始終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建設先進文化,實質上就是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爲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歷史經驗證明,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既要靠堅強的政治領導,靠雄厚的經濟基礎,靠完備的法治,同時社會成員思想的統一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條件。我們要自覺地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

(三)先進文化對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有着極大的激勵和促進作用。世界上每一個成熟的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個性,而這特有的文化就成爲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了刻苦耐勞、勤儉持家、不畏強暴等民族性格和愛國主義精神,在歷史上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穩定和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離不開先進文化的凝聚和激勵作用。

二、增強創新意識,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是進一步發展我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需要,是解放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的根本出路。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從20xx年6月啓動以來,在很多省已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最近,文化部召開了全國文化系統體制改革座談會,國務委員陳至立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推動改革不斷向深度、廣度發展。從我市的情況看,現行的文化體制已嚴重束縛了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我市文化藝術產品創作水平的提高遠遠滯後於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文化單位的藝術創作生產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激勵機制、市場營銷機制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藝術生產自身的規律。文化的佈局結構不夠合理,不利於實現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藝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機制有待改革和完善。針對這些問題,我市的文化體制改革要突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改革的目的和目標。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強文化事業的活力,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繁榮文藝事業。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轉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文化要創新,前提是我們要努力改變頭腦中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實行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從小文化的觀念向大文化的觀念轉變,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從單純的文化事業意識向文化事業與產業並舉的意識轉變,從主要管理直屬單位向管理社會轉變,從行政手段爲主向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轉變。

(三)堅持“兩手抓”。即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進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繁榮和發展先進文化。公益性文化單位的改革,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爲重點;經營性文化單位的改革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爲重點,通過政事、政企分開,事轉企,進行現代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真正的現代文化企業。力爭把大多數文化企事業單位改組改制成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

(四)做好“四個結合”。即文化體制改革要與文化的發展有機結合,以改革促進發展,以發展推動改革;文化體制改革要與調動文化工作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有機結合;文化體制改革要與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有機結合;文化體制改革要與文化產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有機結合。總之,要通過改革,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相協調,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相符合,形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不斷鞏固、擴大的良好局面。

三、以人爲本,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

人才資源是保障和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要積極落實文化部《關於實施“人才興文”戰略,進一步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大力加強以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和文化藝術專業人才爲主體的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要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行政能力建設爲核心,加大幹部培養力度,建立健全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根據我市文化隊伍老齡化的實際,要不拘一格地選拔一批優秀的年輕幹部充實我們的隊伍,確保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二是要以培養高層次文化藝術專業人才爲重點,加大對文藝編導、文藝創作等緊缺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力度,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學習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增強創新能力。

三是要以增強市場開拓能力、提高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爲核心,加大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對藝術生產和文化市場需求的預見分析決策能力,運用現代市場經濟理論指導發展的能力,開拓市場和廣泛吸納資金的協調能力,推動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向職業化發展。

四是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努力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使想幹事的人能幹事、能幹事的人幹成事、幹成事的人有發展,實現文化人才總量穩步增長和文化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提高文化工作水平

大力開展文化活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各縣區和各級文化部門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廣開渠道,用豐富多彩的羣衆文化活動佔領廣大人民羣衆的思想教育陣地,爲安康建設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一)面向旅遊市場,努力創排一臺以地方特色爲主的節目。文化演出單位要加強橫向協作,增加社會演出場次,擴大收入。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要整合文化資源,以“陝南文化陝北行”等活動爲載體,積極探索“以文興旅、以旅促文、文旅結合”的路子。

(二)突出精品,搞好文藝創作與生產。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的原則,結合省第四屆藝術節,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生活、刻苦創作、精益求精,力爭推出一批在全省和全國有影響的文藝作品,推動我市藝術創作全面繁榮。同時,要加大“京劇聲腔源於陝西”課題研究。

(三)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要本着文化活動羣衆化、市場化的原則,加強與媒體、企業合作力度,精心策劃、豐富活動內容。市、縣區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要以推進基本文化陣地、基本文化隊伍、基本文化活動內容和基本文化活動方式的創新爲重點,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抓好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村鎮文化等)典型,組織好主題明確的大型廣場演出,全面提升羣衆文化活動的數量和質量。市文化局與安康日報社近期推出的“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推介表”,這是繁榮和發展公益文化的一種很好的途徑,要堅持開展下去。繼續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寧陝、鎮坪等縣要完成達標任務,切實解決農民看電影難的問題。

(四)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級文化部門要重視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並把它作爲提升工作水平,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市文化局要認真做好安康影劇院拆舊建新項目的合作開發,加大市文化藝術中心建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力爭近期開工。漢陰、旬陽、平利三縣今年要完成文化藝術中心建設任務。各縣區要逐步增加投入,加大“兩館”建設力度,要大力推進基層網絡文化建設,搞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站建設,提高文化服務水平。

(五)豐富漢水文化內涵。繼續抓好“一縣一品”特色文化建設,努力打造漢劇、紫陽民歌等漢水文化品牌,要做好文化產業資源的調查,市文化局要抓好幾個文化產業示範單位,命名一批“民間藝術之鄉”和“民間藝人”,開發和生產民間藝術品,形成適銷的旅遊紀念品。

五、加大執法力度,建立網吧市場規範管理的長效機制

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違規問題,一直是社會反映強烈、家長深惡痛絕、上訪率高的老大難問題。今年4月中旬以來,市上開展的安康城區部分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通過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縣區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漢陰縣在合理配置網吧資源,建立規範管理的長效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健康發展的新路子,值得各縣區學習和借鑑。要繼續堅持從嚴審批,從嚴管理,從嚴控制總量,從嚴打擊違法經營的原則,加強對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加強技術監管,規範經營行爲,改善行業形象。

(一)加大執法力度,規範上網行爲。按照規定,所有網吧門前必須有“未成年人不得入內”的牌子,按規定規範登記上網,對接納未來成年人的網吧,要依規嚴肅查處,決不手軟。要將網吧專項整治工作與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相結合,打擊利用網吧製作、複製、查閱、發佈和傳播色情淫穢等有害信息和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二)加大部門協作力度。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是網吧營業場所的主管部門,在打擊違法經營、維護文化市場秩序方面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堅持守土有責。必須積極爭取相關執法部門的支持,有效整合執法資源,與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形成通力合作、互相配合的執法機制,文化部門要加強上下之間的溝通,保持步調一致。

(三)儘快成立網吧協會,建立網吧經營戶信用等級評估制度。通過行業自律,配合政府強化管理,真正成爲傳達政府信息的渠道,連接政府和企業的橋樑,保障網吧市場規範發展。同時,要教育網吧經營戶誠信經營、守信服務,人民羣衆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網絡文化服務,積極爭創信用優良經營戶。建立經營戶信用等級評估追蹤體系,開展年度信用等級評估工作,評估結果在媒體上公佈,通過信用動態監管,促進網吧經營戶規範經營。

(四)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所轄,誰負責;誰分管,誰負責”的要求,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文化市場監督員的重要作用,實施對網吧市場管理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促進我市網吧市場的規範有序發展。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形成文明上網的道德規範和輿論環境。要積極聘請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熱心未成人教育的人士作爲網吧的義務監督員,加大對網吧營業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社會監督力度,加強未成人的上網保護。要充分發揮公安、文化、工商監督舉報電話的作用,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羣衆積極行動起來,舉報違法違規經營,形成全社會共同抵制、有效打擊違法違規經營網吧的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工商等部門要向投資者宣傳網吧市場準入政策,遏制對網吧的盲目投資,鼓勵網吧連鎖經營企業收購、兼併、聯合、重組、參股、控股現有網吧,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市場整合,引導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向規模化、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六、加強文化市場的建設和管理

各級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要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具體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完備的文化市場法治體系。要積極探索和實踐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逐步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一支符合文化市場發展需求的執法隊伍。健全行政執法制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體系。完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責任,重點解決社會普遍關注、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

二是建設靈活高效的調控機制。要繼續擴大文化市場準入,完善投融資體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文化項目和直接爲羣衆服務的文化設施建設。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創造有利於在獲取最大社會效益的同時獲得更好經濟效益的市場環境,努力在市場中實現兩個效益的統一。利用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槓桿,引導資金投向,調整文化產業佈局,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稅收等政策實現對某些高檔娛樂場所、電子遊戲廳、豪華歌舞廳等娛樂場所的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行政的導向作用和宏觀調控職能,使環境更加有利於先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三是建設公平競爭的文化市場機制。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取消一切不利於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限制,創造良好的市場投資環境,鼓勵資本投入到高新技術與文化結合的項目中來。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生產服務單位的產業化進程,打破行業壟斷,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形成有利於文化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運行機制。完善文化市場所有制結構,探索文化領域國有制的不同實現形式,廣泛利用社會力量開發文化市場,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文化企業格局,形成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的文化產業體系。

七、認真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我市在歷史的進程中遺留下來衆多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一部物化的安康發展史。文物作爲歷史的物質遺存,是源遠流長的安康歷史的重要見證,是安康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維繫安康人民的精神紐帶。加強文物工作,有利於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有利用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增強民族凝聚力。各級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做好新時期的文物工作。

一是要堅持“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保護爲主”,把文物本體及其原生環境的保護和保存放在主要位置,在確保文物永久安全保存的前提下,正確發揮文物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實現文物工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二是要進一步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確保文物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即各級政府應將文物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各級領導責任制。

三是要確定合理利用文物的內涵、途徑、手段和辦法,通過加強管理實施對文物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遏制對文物不擇手段的濫用、破壞。要堅持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進行基本建設和生產建設,努力實現文物保護事業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四是要進一步加強文物執法,各級文化文物部門要加強與城建、土管、公安、工商等部門協調聯繫,打擊基本建設中違法行爲,打擊文物盜掘、走私等犯罪行爲,依法搞好基建前的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搶救保護好地下文物。要探索創新,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規律、以政府保護爲主並鼓勵全社會廣泛參與保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文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同志們,文化是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是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門。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這一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各級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的發展觀爲指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力拼搏,爲構建安康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市文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x年,我們黨勝利召開了xx大,確立了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和任務。今年是我國各條戰線貫徹落實xx大確立的各項發展目標的第一年。文化戰線面臨着極好的發展機遇。過去的一年,我市文化系統的同志們認真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轉型、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的發展戰略,以繁榮文化藝術事業爲中心,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拼搏進取,爲我市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今年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文化工作的方向和任務,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抓好落實,取得更大成績。

下面,我結合學習xx大報告的體會,就文化建設工作講兩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黨的xx大報告從戰略的高度,全面透徹地論述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巨大作用,鮮明地指出:“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我們必須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高度;必須從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協調發展的全局角度深刻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滲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國家的發展和強盛、民族的獨立和振興,人民的尊嚴和幸福,都離不開強大的文化支持。世界上政治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文化高度發達的國家,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先進文化,發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首先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強烈要求。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維繫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體現。由中華文化培育的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着這一精神。面對着世界範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我們必須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對淮北而言,加強文化建設的着眼點,就是振奮淮北精神,培育淮北精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四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市黨員和幹部羣衆,廣泛深入地開展黨的十四大、xx大、xx大精神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觀”、“三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推進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文化戰線圍繞着改革開放和發展穩定的主題,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式,宣傳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成果,弘揚時代旋律,營造解放思想、銳意改革的精神文化氛圍,弘揚“艱苦奮鬥、拼搏進取、團結奉獻、勇爭一流”的淮北精神,極大地促進了我市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充分體現了文化工作的巨大作用。其次,是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必然需要。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着先進文化的性質和方向。積極推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是文化建設一項重要任務。文化戰線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形式,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經驗的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深入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羣衆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頌揚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弘揚正氣,樹立新風,促使人心向善,人人追求高尚,人人追求進步,保證了一個地區安定團結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全面進步。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其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黨的xx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圍繞着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繁榮和發展先進文化,是現在和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必須遵循的工作原則,沒有文化的繁榮就不可能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目前,我們實現了人民總體水平的小康,這距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黨所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建設發展目標,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高度統一。在小康社會裏,豐富的物質條件爲文化繁榮提供有利條件,文化建設爲經濟政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發展強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提升未來小康社會的生活質量和品格。文化小康作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必須實現的重要目標之一。其四,是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動力支撐。文化是一個地區經濟政治綜合實力的體現。在現實社會中,一切經濟社會領域都包含着文化,文化對經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着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對經濟社會進行理論指導、智力支持和產業支撐上,還表現爲引導着高新技術的普及、社會體系創新和經營理念創新上,以知識、技術、智能爲特徵的智力密集型的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渴望成爲帶來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的重要增長點。文化與經濟出現了加快融合乃至一體化的趨勢。文化已成爲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文化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文化建設將成爲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

二、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全面推進我市文化事業的發展。

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巨大動力,它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着社會發展方向,體現着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新形勢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文化工作者有必要跳出文化看文化,科學把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辨證的關係,深刻理解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重新理解文化的內涵和地位,重新掂量文化建設的任務和使命。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大力推進我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一)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爲指導,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只有堅持馬列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我們才能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保證我們在任何複雜的條件下都能夠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發展先進文化必須要堅持文化“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以優秀的作品塑造人。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革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始終堅持把文化工作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要不斷增加文化工作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要不斷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羣衆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大家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高度責任感,樹立文化工作者的光榮感和自信心。

(二)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必須勇於創新,不斷增強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七一”和“五三一”講話中,論及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時,反覆強調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創新和時代創新的引擎。縱觀世界歷史,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無不是在文化創新推動的結果。觀念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核心,是推動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的內在動力。文化工作要大力倡導觀念創新,屏棄封閉的文化思維,突破束縛我市文化藝術發展的一些舊框框,解決文化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更新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大力繁榮文化事業。目前我市文化工作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創新意識不強,觀念滯後等許多問題。文藝創作需要創新,文化體制改革需要創新,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需要創新,不解決創新這一問題,我們就會裹足不前,錯過了發展的大好機遇。要充分發揚民主,調動起文化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拓寬文化工作視角,學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把握文化建設的位置和任務。鼓勵文藝工作者大膽探索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形式,實現文藝作品體裁、題材和內容的豐富多彩。要鼓勵引導文化工作和文化活動的不斷創新,尋找發展的新途徑。要根據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改變常規的文化工作模式,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文化工作更好地貼近羣衆,以更快更好的速度發展。

(三)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必須大力推出優秀作品,積極實施精品戰略。精品是一個地區文化發展水平、文化藝術繁榮的標誌,強化精品意識,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大力發展藝術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強烈要求。要根據我市的社會發展和文化定位,進一步抓好電視劇、戲劇、小品、歌舞、攝影等傳統強項,努力推出一批團結教育鼓舞人民羣衆的精品力作,提供更多內容健康、寓教於樂的精神產品。我們在抓精品文藝創作和生產上已經有了成功的典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一步的工作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抓住重點,以重點帶動全面,力爭每年都能創作生產出一批文化精品,在全國全省都形成影響力,體現我市文化工作的成績和創新能力。要進行科學規劃,明確目標,精心安排部署,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推動藝術生產面向市場,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風雨,見世面。要建立能夠多出優秀作品和人才的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藝術生產氛圍。要重視對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教育引導,建立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的工作機制。要挖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突出藝術生產的淮北色彩,培育人民羣衆的奉獻精神和愛國情懷。

(四)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必須不斷壯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積極推進文化領域產業重組,優化文化資源配置,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大做強。要按照“建設現代化工業、商貿、旅遊城市”的要求,大力發展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力推進文化產業與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結合。要研究制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業,積極扶持和引導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要加強對我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大力進行文化價值的全方位深層開發。要解放思想、大力招商引資,利用外來資本,發展壯大文化事業。文化基礎設施是開展羣衆文化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今後要不斷加大投入,使淮北文化設施功能更健全,文化品位更高,更能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加大文化市場、出版物市場的管理力度,認真整頓市場秩序,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積極扶持培育民間文化經營項目,拓展文化經營渠道,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五)要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就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增強文化事業的實力和活力。要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特點和規律,認真總結新形勢下文化工作的趨勢和要求,着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逐步建設有利於調動文化工作者積極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體制。要進一步理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規範政府職能,尊重文化單位在市場中的主體地位,徹底解決管辦不分,政府包攬文化企事業事務的問題,充分調動文化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對文化資產的管理利用,使文化企事業單位依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要加快文化企事業內部的機制改革,進行分類指導。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文化單位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益,藝術表演團體要建立完善藝術生產、營銷、籌資、分配激勵機制,進行多種管理體制的探索。要加快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推行人員聘用制。各類文化單位都應該按照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進行管理運作,建立起既能夠保證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又富有發展活力的運行機制。要充分認識到文化體制改革的緊迫性、長期性和複雜性,工作既不能止步不前,又不能急躁冒進。要以市直藝術表演團體作爲改革的重點和突破點,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市直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要跟上全省的步伐,廣泛學習吸取兄弟城市的成功經驗,廣採精取,積極穩妥。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獲得人民羣衆對改革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六)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我市文化事業,必須大力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大力開展羣衆文化活動。基層文化建設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黨和政府工作的基礎,搞好基層文化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基礎工程,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舉措,對於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全社會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廣大人民羣衆的思想道德和學習文化素質,具有重大作用。幾年來,我市的羣衆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基層文化建設穩步推進。今後,羣衆文化活動要進一步在持久性、規模化、影響力上下功夫,定期開展企業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農民文化、校園文化等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塑造淮北文化特色,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要進一步落實貫徹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兩個文件精神,堅持不懈地推進基本文化陣地,基本文化隊伍,基本文化活動內容和基本文化活動方式的“四基”建設。繼續開展創建文化先進單位活動,推進社區文化建設、農村“杜鵑花工程”建設,加強“三館一站”建設,繼續深入進行送戲、送電影、送圖書資料等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活動。

基層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都要高度重視這一工作,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基層文化工作,並向黨委做一次彙報。要把基層文化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中央十四屆六中全會關於對文化事業經費增長不低於當年財政收入增長幅度的要求,切實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的投入。要積極落實現行各項文化經濟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基層文化建設,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爲主,全社會多渠道籌資爲輔的投入格局。

同志們,當前,全市人民正在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發展,城市轉型、富民強市而發奮工作。文化戰線的同志們要深入學習和貫徹xx大精神,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文化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紮實工作,努力把我市文化事業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