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育感悟:生活教學不是見啥教啥

來源:瑞文範文網 6.98K

大家好,我是曹老師,臉大的曹。

教師的教育感悟:生活教學不是見啥教啥

相信很多家長都說過或者聽別人說過一句話“見啥教啥”。

大部分家長都會覺得這是一個比桌面教學更靈活更好的教導方式,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大家認爲這種不錯的“生活教學”,或者也有人稱其爲“情景教學”,這種方式不光本身存在很多缺陷,而且會給孩子的日常教學造成影響。

我們首先分析下這種見啥教啥的方法都有哪些缺陷

一、沒目標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這樣教導孩子的時候往往是沒什麼目的性的,就是看見燕子教燕子,看見汽車教汽車。

這種沒有目的性的教學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迷茫,找不到教學重點。

並且沒有目的的見什麼教什麼也沒辦法進行記錄,沒有科學客觀的記錄,家長只能靠直覺和感性去教,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進步速度很慢。

沒有目的性也就沒辦法制定計劃,沒有計劃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說白了就是瞎教。

其次見啥教啥的內容雜亂無章,孩子缺少系統的教學方式就會將所學內容搞混。他有可能看着洗衣機說燕子,看着燕子說耗子。

因爲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了,孩子根本無法消化。

二、量不夠

這個圈兒有句話叫“量變引起質變”,沒有大量的積累,孩子很難提高基礎能力。

這種教法因爲教導的內容是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所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孩子每天沒有足夠多的量去進行學習。每天沒有足夠的量,而只靠時間去積累的話,效率太低。

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笨,每天見什麼都教,但就是教不會。但是大家有沒有去考慮量的問題,你雖然是見什麼教什麼,但是這個教學點過去了有可能今天再也不會出現了。

比如:你看到天空飛過一羣大雁,你指着大雁跟孩子說“大雁”。有可能半年內都見不到大雁了。

三、缺少記錄

訓練是門技術,有人也能把它練出藝術。但不管如何,訓練過程中的記錄是必須的。因爲只有記錄才能明確輔助等級,才能知道何時該用怎樣的強化策略。沒有記錄的訓練真的是無用功,很多時候家長憑“感覺”訓練的結果就是孩子狀態起起伏伏,像坐過山車。

既然知道缺陷,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才能做好“生活教學”的方法

一、確定目標

生活教學不失爲一種很好的補充教學方式,可以利用孩子生活中的碎片時間,更加靈活方便的進行教學。

但是生活教學一定要有目標。制定目標需要三個步驟。

1、確定要教導的能力

我們首先要確定在生活中要集中教導的基本能力是什麼。是認知?還是語言?還是注意力?確定了教學的方向,做起來纔不會迷茫。

2、確定所教具體項目

確定好要教的基礎能力之後,就要確定你要教的具體項目。比如你確定好要在生活中教認知,那麼你需要確定在單位時間內教哪些具體的認知內容。

比如:自行車,杯子,葡萄和椅子。

只有你確定好要教的具體內容,纔能有規劃有效率。

3、確定單位時間

你需要確定好在多久時間內集中的教上面你確定好的項目。是一天?是三天?還是一週?

我建議各位家長可以用周作爲單位。在一週內系統的去有重點的教以上你確定好的項目。

有兩種方式可以供大家選擇:

第一種就是每天集中教一種,這種比較適合能力稍弱一些的孩子。有可能一天兩天甚至一週內都只教一種,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

第二種就是一天可以佈置多個教學任務,適合能力強一些的孩子。

在教學種我們可以直接將材料泛化做掉。比如你一天可以準備不同材質大小顏色的椅子教孩子辨識。

二、保證訓練量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有困難上,沒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在生活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用盡各種方法保證孩子訓練的量。

比如你要教認知,一天最起碼要保證孩子有五到十次的機會看到不同樣子的椅子,當出現椅子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指認也可以讓孩子命名。

如果你教導的目標和基礎能力是語言的話,舉個例子比如是提要求“喝果汁”。你要在一天當中故意的給孩子創造提這個要求的動機。

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

三、做好記錄

生活教學不是大家想的那樣:隨時隨地,想什麼時候教就什麼時候教。而是要像桌面教學一樣,做好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輔助等級,強化物(動機),強化策略,試探等重要的記錄。

只有每天系統的進行記錄,才能不斷的調整我們的輔助等級和強化策略。

最後插一些話,我們孩子和NT孩子是有區別的。NT孩子是會主動的向環境索取,主動的去獲取知識。

但是我們的孩子是被動的,是需要我們幫助他們去注意這個世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NT孩子一般都是問“這是什麼?”“爲什麼?”“怎麼了?”等等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孩子不會。

所以目前大家這種“見啥教啥”的方式可能更適合NT孩子。

對於自閉症的孩子,“生活教學”也好,“情景教學”也罷,都只是換了個環境。訓練脫離科學和客觀就成了玩笑。

生活可以玩笑我們,但我們不敢也不能玩笑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