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感悟散文:道不盡的鄉愁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7W

編者按:作者新春回家,一路見聞,心有感觸,就有了《道不盡的鄉愁》這篇文章。對於美麗的家鄉,我們有道不盡的鄉愁。

新春見聞感悟散文:道不盡的鄉愁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紅安縣二程鎮一個偏僻的農村,灣名爲“張楊家灣”,屬於“大山背”行政村。聽這名稱你就會覺得是山旮旯的。不錯,故鄉確實在山腳下,至今交通依然不是很方便。我在那裏的山山水水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寫這則筆記,是緣於對故鄉的摯愛,而且愛得深沉、濃烈。在外這麼多年,最愛說的還是家鄉話,濃濃的鄉音未改,故鄉的情思難卻。

我每年都從湖北黃石回到黃岡市紅安縣二程鎮大山背村張楊家灣過年,兩者之間距離不遠,走高速也就2個多小時,每年一般在年前一兩天回到家,年後初六左右離鄉返城。

春節放假前夕,單位主要領導給我們佈置任務,要求寫一篇民情日記。這正說到了我的心坎上。筆者業餘喜歡寫點文章,特別是評論文章,有時有種不說如鯁在喉的感覺。回鄉時短,我細心觀察,與宗親相聚聊天、走親訪友、圍爐夜談,儘可能多掌握一些素材。

回鄉的幾天,心情難以平靜。剛剛過去的20xx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寫出來的也似乎前言不搭後語。疏漏之處,敬請諒解。

一、農村的親情社會

我生於1984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在三四個單位工作過,當過中學老師,做過團委書記,又在政法部門和組織部門歷練過。年紀雖不大,經歷卻也豐富。雖然在黃石娶妻生子,也買了房子,可以說是安居樂業,但根依然在老家,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在老家,所以每年都回鄉下過年。

老家是年三十早上過年(吃年飯)。一大早媽媽都會張羅一大桌豐盛的飯菜。開席前祭拜完祖先,一家人就圍在桌子上熱熱鬧鬧吃上了。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守歲、看春晚。老家特殊的風俗在於,三十晚上轉點後,每家每戶各派一名男丁,到村裏過去一年有亡故者家去叩頭。父親20xx年7月7日去世,我親身見證了親情的可貴。12點左右,房頭的叔伯都來家裏幫忙張羅,村裏男丁全部出動,在深夜的鄉間不約而同前來叩頭,家族老小一起陪着拜謝。我們張楊家灣是大灣子,一百幾十家全部姓楊,這天晚上基乎都來了。

正月頭幾天忙着拜年。年七年級基本上是村莊裏每家每戶相互上門拜一次門年。這是唯一一次顯示我們大家還是鄰居、還是重視親情的機會展示,平時大家一年到頭難得串門一次,今天來串門,就算來給你拜年了,也算是對鄉里鄉親的認可和尊重,人的骨子裏,還是有共一方水土就血脈相連的樸素感情認知。

年八年級是“拜新慰”(也叫新香),所謂新慰,也就是去上一年死了人的親戚家看望慰問聚餐。農村的紅白喜事是最能體現家族團結和全灣村民凝聚一心的活動,特別是喪事,一村的人都會自發地來幫忙,大家在亡人家最痛苦的時刻所表現出來的同情、憐憫、關心和團結一致、相互支撐的精神令人感動。“拜新慰”首先是在亡人遺像前叩頭,再起身說拜年。等親戚來齊了,房頭長者主持祭拜儀式,上供品,祭拜,燒紙錢、磕三個頭、放鞭炮,然後大這一起圍桌子吃飯。

年九年級,開始陸續拜親戚的年。舅舅、姑爺等重要親戚、年歲大的親戚,照例是先去看望,然後是平輩、晚輩。一般給長輩拜年要帶豬肉、甜點等食品。但如今很多年輕人嫌麻煩,給點錢,移風易俗也未嘗不可。下午照傳統風俗是不能去人家拜年的。大家拜年,已經很難得有時間交流感情,虛寒問暖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在拜年這個環節是最能體現岀來的。雖然與過去相比,給親戚拜年的節奏在加快,氛圍在減弱,但暫時還看不岀來會有消失的跡象,畢竟這是祖祖輩輩傳遞下來的風俗,人還是羣聚動物、感情動物,都需要被關心和關注。

二、農村的文化生活

大家都反映現代農村過年不熱鬧了,沒有了以前在大集體生產隊時的玩船、打鑼鼓器樂表演了,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記得小時候,村裏玩船、雜耍、蕩腔鑼鼓是遠近聞名的,不僅在本村玩,還上別村拜年,還要到有本村姑娘所嫁的村莊去玩,風光得很。每到一處,鞭炮聲不斷,擺設香案、祭品,年味十足。當前,先是電視,再是電腦,現在是智能手機,早已把人們的注意力分散牽引過去,一個人無聊時翻翻手機就已經知曉天下,看看朋友圈、發發微信就已經知道你最近所思所想所行了。

農村文化氛圍不濃,可以說是還沒有浸潤。城市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在農村基本看不到,休閒文化廣場空空蕩蕩。老少唯一娛樂是串門聊天,更可怕的是豪賭,在牌桌上輸贏成千上萬,以顯示自身的能力。在農村宣傳文化領域,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外來宗教侵入。基督教在很多地方盛行,基督教本是一種教派,西方的聖教,但這類宗教在傳播過程中已經變味,變成了能包治百病的神教,男的統一稱弟兄,家裏不張貼畫像,在洪水淹天時可以得永生等等,誤導很多農村婦女和老人有病不看醫生而去信教,最後走火入魔,瘋瘋癲癲。在這方面,我覺得還是佛教對農村的危害最小,甚至是利大於弊,農村人特別是老年人,還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上的慰籍。

其實政府在這一塊是缺位的。政府可以在農村文化陣地作些引導工作,舉辦各類有益活動。比如舉辦鄉村敬老孝親表彰大會和演出會,宣傳樹立傳統孝順文化,每年隆重表彰一次孝親榜樣,這會產生較好的表率作用。比如召開村民生活會,介紹周邊村情、民情,傳播真善美,農村口口相傳,力量不容小視。再比如開展各類技術有獎比賽,如農村能工巧匠很多,木匠、泥瓦匠、裝修工等等,這樣肯定能引導農村的社會風氣的積極向上。但這些既無人組織,也無集體經濟支撐,我也只能在這裏說說罷了。

農村打麻將和鬥地主盛行,小賭成風。在我們那裏,還有搖寶(賭博)的,小時候筆者也參與過,現在聽着就覺得煩,既費時間又費精力還傷身體,有的把孩子的學費都輸了。但很多村民卻有此惡習,主要是有個社會教育問題,和個人素養、品質、追求有關。關鍵一點還是無文化薰陶,什麼活動也沒有,人們在一起也只有賭博娛樂,先進的文化不佔領,落後的糟粕肯定會佔領,真是如此。

農村現有的一大進步就是:村民鄰里之間經常爭吵的現象少了。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村上經常發生村民爭吵打架鬥毆的事,分析原因,可能過去大家相互交集的地方多,比如爲了田角地頭的界限、灌溉用水等農務而大打出手的矛盾源多,往往要鬧出個你死我活。而現在年輕人眼光向外,外出謀生,家裏的田地大多早已棄之不顧,誰也看不上眼了,加之現在年輕人都接受過學校教育,讀書多,學過法,還是比較明事理,雞毛蒜皮的小事早已不去計較了,比起上一輩子人的愚昧好多了。

農村人現在春節聚會,談論最多的政治話題是反腐敗、精準扶貧、村裏哪個人在哪辦廠發財等,而他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電視、電臺。其實很多農村人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和了解程度都超岀了我們的想象,農民是最希望國家強大起來的,希望共產黨一如既往懲治腐敗,關注農村弱勢羣體,同時也希望反腐肅貪向基層延伸,蒼蠅也要多拍一些。可愛的村民們。

三、農村的經濟

當前農村經濟實在是外強內空。我們村在大集體時代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有大山背水庫、林場,山上有水杉樹、松樹等等,還有經濟作物油茶、茶葉、板栗。但如今,承包給個體,經濟受益效果不明顯。我們村耕地面積在迅速減少,毀地、建房佔用等使耕地面積迅速減少,我一直懷疑政府公佈的18億畝耕地紅線早已不存在了,我也一直懷疑政府公佈的糧食年年增產是不是水分太大。

我家的土地大多已經被人挖做宅基地。就本村而言,糧食在逐年減產,因爲種植面積在減少,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種田還是需要勞動力的,特別是我們那裏,交通不便,機械化程度不高,沒有勞動力難於上青天。現階段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農民外出務工掙錢。村莊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外掙錢,如果斷了這條財路,農村就會陷入癱瘓狀態。

我們村基本上家家住上了樓房,大規模建房時代已經過去,而建房的主要經濟來源當然也是外出掙的錢。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經基本全覆蓋,有房有車(摩托車)的生活在農村基本實現。如今,很多人在縣城買房,當然這既有利也有弊,攀比現象依然存在。在拜年的路上我甚至看到一條雷人的標語,“城裏買套房,親朋臉上好風光”“**小區買得早,兒媳婦比人家娶得好”。至於車子,也有一些買轎車的,車子基本上都是在十萬左右,也有少數的中高檔車,那是能人外出掙了大錢,終於回鄉風光了一下。

車子多了,道路卻不通暢了,政府本來搞村村通,可我們那裏鄉村道路只有三米五寬左右,讓兩輛車硬是不能交會,過年堵車是常見現象,開車出門生怕會車,膽戰心驚。如經濟條件允許,鄉村道路還是要加寬,修就修到四米五,讓兩車交會時能順利通過。

四、農村的嫁娶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是天經地義。但是,在我們村,很多大齡男青年如今依然是光棍一條。我的國小同學就有好幾個,要說人也不差,既不癡呆也不傻,就是討不到老婆。分析原因,既有個人的,更有社會的。

當前,農村嫁娶可以說已經和做生意沒有多大區別(理性的家長除外)。村裏結婚的,我打聽彩禮都在6到8萬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房子、車子什麼都要。遇到不好說話的,還要請人去談判,和做生意報價無兩樣。這對農村家庭可以說難得很,但往往如果達不到這些條件,婚事就泡湯了。愁煞家長,急壞親朋。

在農村,以往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親的習慣基本不存在了。女孩都在外務工,長相漂亮的,人大方得體的,多半在外就自由戀愛了,待在農村適齡的女青年少得可憐。農村男多女少,比例嚴重失調,加之經濟條件差,本地沒有合適的,外地不願嫁進來,一年又一年,一晃就是大齡剩男了。藉此機會,筆者呼籲婦聯、團委等羣團組織要關心農村大齡青年的婚嫁問題,多組織村與村、鎮與鎮的相親會,多當紅娘。同時,呼籲宣傳部門多宣傳理性婚嫁,不要把婚姻嫁娶當成買賣。期待新風尚早日形成,期待大齡男青年早日成家,了卻父母親的心事。

五、讀書與打工

小的時候,讀過私塾的爺爺就經常教導我:“讀的書多勝鬥丘,良田不種自然收。”在上世紀80年至90年代初期,哪家讀書考出去了絕對是農村的大事要聞。當時的農村封閉落後,考上大學意味着跳出農門,轉成城市戶口,拿國家工資,風光得很。

如今,隨着大學擴招,農家子弟或多或少讀了點書,但是情況千差萬別。有的家庭讀書致貧,有的讀了國小在外發了財,當了老闆,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在擡頭。

其實讀書在農村,表面現象看大學生不如初高中生,初高中生畢業就外出打工拼搏掙錢,而大學生還要讀書費錢,兩者比較,認爲讀書無用。農村人對子女教育的投資也不比城裏人少,可是有的人是死讀書,應試教育。當前的大中國是開放包容的,不僅要會讀書,會爲人,還要有道德、有品性。只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傳統,提升自我素質,讀書人肯定不會無用武之地。

六、留守兒童和老人

可以說,農村過了正月十五就是空殼,老弱病殘居多。特別是留守兒童和老人,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很多老人兒女在城裏,自己獨自居住在農村老屋。現在不願來城裏生活的老人,大多是因爲在農村生活慣了,到城裏不習慣,年齡也多在六十多歲以上,而當他們這一代去世以後,下一代人因爲早年在外打工,早已與城市融爲一體,況且兒女也都在城市生活,所以不會在農村值守了。

當前,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問題可以說是很多的,社會學等各類專家也有多種調研和論證,但農村養兒防老、居家養老的基本模式依然沒有變。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現象依然嚴峻,歸根到底是經濟的差異,生活的逼迫,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心酸。

七、農村的其他問題

農村存在的問題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建強支部,引用人才。村看村,戶看戶,羣衆看幹部,幹部看支部。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爲農村的主心骨,力量是巨大的。老百姓有大事和扯皮的事情,口頭禪還是去找“大隊”(村“兩委”)。但是當下在集體經濟虛弱的村莊,村級黨組織力量薄弱。現在農村建設把外出的大部分農民排斥和遺忘在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後,羣衆與幹部交往不多,既不上交公娘,也沒有三提五統,可以說是老死不相往來。平時外出打工,即不關心也不理睬,集體意識淡化到了零點,反正你不找我收上交,還要補貼我糧食補貼。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村“兩委”班子平時也不召開村民大會,農村“會荒”現象嚴重得不得了。農村黨員是“十個黨員九顆牙,開會不知是幹啥,反正來坐一下,過年還把掛曆發”。

在家過春節期間,我隨意和幾個村的黨員閒聊,問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問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問題,村莊夜間無路燈的問題,都是一問三不知。知道的只是哪裏可以搞點錢回來,哪個老闆資助了多少,吃救濟的思想根深蒂固。

農村的問題,人才是關鍵。引用人才是當下農村最迫切的問題。當下農村的幹部大多觀念老舊,缺乏活力,不思進取,不敢人先。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支農惠農政策更是多得不得了。農村應該大膽啓用有熱心的在外創業或者有管理能力在政府工作的家鄉能人,在家鄉就職或是兼職,讓他們爲家鄉發展出力獻策。

當然要給他們以各種回報,比如給予職位,掛職副縣長、掛職副鄉(鎮)長等,職位只有留給想幹事的人才最有用,否則一文不值;比如給予政治榮譽,只要能爲農村做出了貢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都可以大張旗鼓地給。你給能人榮譽,他當然會投桃報李。各種榮譽不能只給那些出了點現錢治了標不治本的人,要注入一劑膏方,從骨子深處清除毒瘤,讓農村廣袤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要想發展農村經濟,只有啓用熱愛家鄉,德才兼備,德且在先的優秀能人才會有一線生機。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能人不一定要天天坐班上班,隔空指揮,遙控兼職,不拘一格。只有有一個想幹事、能幹事的組織班子,才能搭建起建設農村的基本框架,而中國經濟也只有把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夯實了,中國經濟纔會有堅實基礎,才能真正揚帆遠航!

八、農村的出路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有可爲。我一直堅信偌大的中國,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在機械化程度高的今天,農村的根本出路在於合作化。一家一戶根本不可能抵擋住現代市場經濟和信息化大潮的衝擊,也根本不容易生產出產品,每家每戶巴掌大的田地形成不了任何優勢,實行合作化協同大生產,是整合農村有限資源的最根本辦法。農民以土地入股,交村委、村合作社組織生產,規模經營,以點帶面,以一業帶多業,一村一特色,一片一拳頭,既能把村民緊密聯合,把農村有效治理起來,又能發展農村經濟。

農村城鎮化不是中國農村的根本出路,農村經濟合作化纔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唯一路徑。當前農村表面上看農民富裕了,其實是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就如生命蓬勃卻毫無目標地蔓延,農村經濟脆弱到不堪一擊。

可愛的家鄉,道不盡的鄉愁!

作者:楊子

公衆號: 故鄉讀書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