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通用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6W

讀書報告 篇1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發人深醒、促人思考”、“不讀書的人,不僅人要變得淺薄,也將被社會的前進步伐所拋棄。”爲了讓同學更好地瞭解讀書的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全面提升人文素養,打造和諧、大氣的文化,在每個學期初舉辦讀書報告比賽,在我院已經形成了一個傳統.炎熱的暑假也因爲有了書籍的陪伴而不再單調,看着自己的思想結晶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也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廣大公管學子遨遊書海,呼吸書香,品味經典,對話大師,完善人格。這些也儼然成爲了我們學院學術沙龍的一部分。

讀書報告(通用22篇)

此外,我院還於04年承辦了“廣西大學年大學生科技節社科類學術論文及社會調查報告比賽”。社科類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比賽是我校年大學生科技節的一個重要項目。經過申報,校科技節組委會、校團委決定,把該比賽項目的承辦權授予我院,我院也不負衆望,圓滿完成了任務,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我院學子也在該屆比賽中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另外我院還緊扣時代步伐,在__大召開之後迅速舉辦了“歡慶‘__大’喜迎‘兩會一節’”知識競賽,在廣大同學中掀起了一股學習和領會__大精神的熱潮。

一.活動目標與思路

1.以課程爲依託,在各課程中提倡閱讀文化

2.促進學校內涵式、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努力創建“書香型學院”。

3.在學生中倡導“與書交朋友”的思想,在學生中形成一種自覺看書的氛圍,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爲載體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讀書逐漸成爲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爲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4.以“讀書報告比賽”爲載體,開展全院性的讀書活動,構建有特色的書香校園文化,推動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提升學校品位。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幫助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讀寫能力,充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

5.以書籍爲紐帶,促進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以書爲友,增進師生的感情,也爲老師在授課中把握學生興趣做好了鋪墊.

二、實施方法與過程

1.確定活動方案。

2.請老師指定書目,並確定初賽和預賽的評委。

3.向各班發出通知,廣泛發動,並在學院和學校貼出板報,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4.督促各班,及時把參賽作品送老師評議,決出進入複賽的.作品,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舉行網絡投票。

5.決出獲獎作品,舉辦頒獎儀式。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經驗

1.每一屆直接參與到讀書報告比賽中的同學都多達幾十人,再加上網絡投票和平面宣傳,每次比賽都能在同學當中引起強烈反響,同時也促進了老師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2.通過舉辦讀書報告有效的在我院營造了良好的讀書風氣,對於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提高廣大學子的綜合素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和諧校園氛圍。

3.另外通過讀書報告,還讓我們發現了我院許多具有文學天賦的人才,通過讀書報告也有利於進一步把他們引向學術的道路。

四、附件目錄

1、第四屆讀書報告策劃書

2、第六屆讀書報告策劃書

公共管理學院第四屆讀書報告比賽策劃書

活動目的:

爲了進一步弘揚讀書文化,響應學校號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營造良好的讀書風氣,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推進學習型校園建設,同時爲了組織教育學院同學們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校園氛圍。我院舉辦年讀書報告比賽。

參與對象:我院全體本科生

活動時間:年18日至9日

主要參與部門:文化部、宣傳部

具體安排如下:

一、前期準備

請學院老師指定相關專業數目,併購買活借閱相關圖書。

二、宣傳階段

年1日至放假,在全院範圍內,通過辦板報、辦院刊、在網站上發佈相關文章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及相關活動。

三.主要活動:

1)督促各班宣傳委員及時收集參賽作品

2)統一上交各班作品

3)聯繫三名老師擔任評委,分別單獨評閱一部分作品,每位老師評出十名進入決賽

4)另請三名老師對進入決賽的作品分別打分,再取其平均成績

3)比賽期間其他各部進行相應的配合

作品要求:A4紙張,不少於2500字,字體爲小四,上交電子版和打印版

遞交方式:交至各班宣傳委員,由班級宣傳委員將打印版和電子版分別提交至文化部幹事和郵箱

李政冀3271992 wenhuabu04@126.

報名及交稿截止時間18日

四、頒獎儀式急暨讀書學習經驗交流活動

時間:9號下午3:00

地點:學院203

嘉賓:哲學的老師爲主

獲獎選手:一、二、三等獎的得主

主持人:暫定爲李皎

獎勵以物質獎勵(現金+書籍)和精神獎勵(獎狀)相結合方式

五、具體平分標準

屆時將邀請學院各專業資深老師以匿名形式組成評分小組對作品進行評分,並用加權平均數求出最後得分。

1.題目新穎,緊扣時代主題5 %

2.獨特的思維角度,有一定社會價值20 %

3.深入的思想內涵40 %

4.語言流暢,達意清晰15 %

5.條理清晰,有一定的知識構架20 %

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將按照參賽人數,依據作品得分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數名,優秀組織獎二名。比賽共設獎金1000元,並頒發榮譽證書。

六、經費預算

獎金1000元

打印費用100元(預計)

頒獎活動費用300(預計)

共計1400元

讀書報告 篇2

我的觀點:我認爲魯迅的童年是不快樂的。

理由:因爲魯迅一旦有開心或快樂的事情都會因爲某件事情磨滅他的趣事,

舉例說明:《狗。貓。鼠》這篇文章中有一個句子寫到了作者快樂的事情:“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給放在飯桌上,便檢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遊行,看見硯臺便舐吃了沿着的墨汁。這使我非常驚喜了。”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隱鼠的喜愛,也體現出了隱鼠十分機靈,聰明,惹人喜愛。這明明是寫作者快樂的事,但不幸的事出現了,具體句子:“我的隱鼠是常在眼前遊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的。我在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這句話關於隱鼠的行蹤的'描寫爲我們設置的懸念,它會跑哪去呢?而後面就寫到了長媽媽告訴作者隱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貓吃了作者心愛的隱鼠,這使作者感到悲憤,於是,作者就開始仇貓了。這篇文章本是快樂的,但因爲貓吃了作者的隱鼠,就變成了不快樂的事。

《五猖會》也寫到了作者由激動的心情變成了傷心的心情激動的事情是要去看神賽會,而且作者期待,於是,他就催着工人要搬快些。但是父親要求我背完《鑑略》才能去看神賽會,但是背完之後,我就沒什麼心情去看了,因爲背書將我的興致耗盡了,以致對身邊的事物再提不起興趣。

結論:雖說魯迅的童年不幸,但充滿着許多有趣而又值得我們學習的事情。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趣事。

讀書報告 篇3

此次,我在“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收穫頗多,不僅學到了許多讀書方法,還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在讀書方面存在的差距。

以前我讀書總是囫圇吞棗,只圖把書讀完,儘管讀書讀的很快,但並沒有什麼收穫和效果,一本書讀完也就只記得書名和作者,而且我並不知道原因。我雖然非常喜歡語文這門學科和閱讀,覺得這是一個放鬆的過程,很令人享受的一件事,但是因爲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又令我很苦惱,因爲我感覺我看的書,別人也在看,別人看完什麼都記得,而我大腦卻是一片空白。

直到今天參加完活動,我才明白:我們看書要從自己喜歡的入手,從自己感興趣的開始,自己喜歡就一定會深入探究,好像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必定不會囫圇吞棗,一定會細嚼慢嚥。今天我還學到了一個買書的小技巧,我們買書的時候可以先看簡介,主要內容還可以再看看目錄,看看是否吸引到自己,自己是否感興趣?如果聽到別人推薦某本書就去購買,買之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於是就放在家中翻都不翻,那買了也是無濟於事。

同學們分享的許多讀書小技巧也讓我受益良多。比如說:

1、我們讀書可以慢慢讀,把書中的每一點,每一處都弄明白,畢竟讀書追求的深度不是速度;

2、讀書從收集警句開始,摘錄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也可以買一個筆記本,專門用來做摘錄;

3、如果是自己的書還可以適當做一些批註,進行圈點勾畫;

4、讀書必須眼到、口到、心到,只有這樣纔會有更多收穫。

今天的講故事環節也令我受益匪淺,許多同學都講了自己收集的有關讀書的故事。魯迅,賣獎章買書買紅辣椒,讀書讀困了就吃一點提神;侯寶林抄書,用手抄了一部十萬多字的書。還有許多故事都講述了一些名人讀書對書的熱忱,大概也是想呼籲我們讀書,喚醒我們心中對讀書的熱愛。向他們學習,不說能夠做到他們那種程度,能夠做到他們的一半就相當厲害了。

古詩詞飛花令環節,既讓我們玩得開心,又學到了知識。大家積極參加,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也發現自己的不足,我們積累古詩,應該是積累在我們的大腦中,而不是積累在微薄的紙上。

故事名著分享會與擊鼓傳花,使我都有很大的收穫,看似不起眼,純屬娛樂的小遊戲,其實都是對我們有幫助有益的。故事分享會,使我們積累了更多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的方法。擊鼓傳花,接到的人朗誦古詩,看似很有趣,搞笑的事情,實際上鍛鍊了我們的朗誦水平。

這次活動我們玩的很盡興,但也收穫了許多東西,沒想活動都給了我們不同的知識,大家都有收穫,不僅有收穫,還,歷練了我們。

根據本活動小組內的調查,所繪的統計圖表,從讀書情況來看,我讀書的時間很短不足,讀書時間不固定,沒有每天堅持閱讀,有時甚至不閱讀,只是偶爾閱讀,與小組內成員差距很大。

從趣味性閱讀的時間來看:我雖然閱讀時間比課外閱讀的時間長,並且每天都有堅持閱讀,小組內的有些成員比較還是不夠。

從每年讀書量來看:我讀書量非常的少,每年只有1—2本書,而小組內成員差不多都在5本以上。

從讀書的意願1來看,我喜歡閱讀,但我只喜歡看自己喜歡的書,一般只看那些好玩的書,可以看的書,娛樂性都很強,都是一些小說漫畫,對語文學習好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我都讀書的類型一般都像剛纔所說的小說漫畫這一類,雖然也有很多人看這類型的書,但更多的人看一些歷史著作,文學作品,但我對這類並不太大感興趣起來感到很枯燥,現在想想看那麼多書,好像並沒有什麼收穫許多有用的知識。

從讀書的習慣來說,我好像並沒有什麼好習慣,除了我會喜歡用一個本子摘錄佳詞好句,做一些批註之外,好像並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書中的`內容。

人們常說讀書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直到現在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讀書的重要,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差異,也明確了接下來自己應該怎樣做。

課餘時間,我應該每天堅持閱讀,而且應該多看一些有益的書。我讀書的範圍還是有點狹窄,漫畫書可以用來娛樂,用來適當的放鬆心情,但還是應該以文學作品、歷史著作等有利於豐富我們的素養的書籍爲主,還可以看一些雜誌文刊。讀書時可以藉助想象和自身經驗等,也可以向別人多學習,求教一些讀書方法。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難以靜下心來看書,所以我們可以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態。說起讀書方法我好像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但通過這次活動,我卻意外收穫了許多讀書方法,我們可以挑自己喜歡看的,看完書還可以與別人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嘗試更多類型的書目。

從現在開始,我每天讀書不少於一個小時,我會看一些有益於學習的歷史著作,文學作品,會適當的減少趣味性閱讀的時間,用趣味性閱讀的時間來填補課外閱讀的時間,一定掌握更多的讀書方法,看書的方法也會越來越多。能夠知道自己讀書的目的,看了書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收穫了什麼,發現文學作品歷史著作故事情節的精彩肯定也會越來越喜歡文學作品歷史著作,不僅僅最喜歡漫畫和小說,我一定還可以做的更好!

讀書報告 篇4

朱熹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就在12月8日下午,我們在班上舉行了“少年正是讀書時”的實踐活動交流會,主要由李蘇、高藝宸、袁蘇紅小組進行活動展示部分。活動內容有:讀書名言我積累、讀書故事我分享、飛花令等有趣的活動。這些活動使原本寂靜的教室變得熱鬧起來,這些活動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使我受益匪淺。

讀書故事我分享,是讓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讀書故事和名人的讀書故事,我積累的故事有魯迅嚼辣椒驅寒,華羅庚猜書等名人的讀書故事。聽完這些名人故事我很是慚愧,心想自己要是有他們的一半也是好事啊!

第二個活動是讀書名言我積累,同學們把網上搜集的關於讀書的名言,在講臺上朗讀出來,擴展同學們的知識面。

第三個活動是最令人激動的活動——飛花令。第一輪的飛花令是關於花的古詩詞,從一組輪到第八組,每個組都要讓一個同學站起來回答關於“花”的古詩,如果回答不上來,這一輪就結束了。第二輪是關於“春”的古詩詞,從一組到第八組,輪着回答,每組必須有一個人站起來回答,同學們聽到這個活動立馬興奮起來了,一個接一個的說出關於這個字的古詩,很快這個活動結束了。下面還有幾個活動,是關於好書分享的,和讀書方法的。同學們積極參與,每個人都學到了不少。

這個此次的實踐活動交流會結束了,但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雖然活動結束了,當我們的讀書之旅並沒有由此終結。

這間活動之後,我還調查了很多關於同學們的閱讀調查,我發現很多,每年同學們的讀書量不是很多,每天平均讀書時間也不超過兩小時,這說明同學們還沒有養成,喜歡讀書愛讀書的習慣,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讀書報告 篇5

《窮人》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當時,底層勞動人民處於沙皇的黑暗統治之下,生活極度貧困,但是他們心地善良。課文記敘了漁夫和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純樸善良的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作者同過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時期窮苦人民的生活與他們完美的心靈。

漁夫和桑娜在西蒙死後毅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孤兒,這件事使我萬分感動。

此刻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也有一些偏遠山區的人,生活不好,得了病也無法醫治,因此就去世了。

我看過一個節目,就是幾個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聚在一齊成立了一個協會,讓得了不治之症的人退出黑暗走向光明。

我還看過一個節目,他是把一些有名的人的東西拿過來拍賣後所得的錢拿來給窮人治病,一個寫滿了運動員的名字的球拍,從幾百元拍賣到十萬元。主持人說:“這個球拍頂多值幾百元,剩下的都是您的愛心。”

這使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心,如果我們都互相幫忙的話,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都會變的和諧完美。

讀書報告 篇6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閱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閱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閱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閱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我們都發現了,平日裏我們中學生是否有時間去讀一些課外圖書,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據我觀察,身邊的同學中讀課外書的的確是多的,關於他們所讀的書的內容是比較讓人的擔心的,我並不認爲看一些言情小說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鑽在這種書堆裏,我想:從大體上看,是弊大於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讀書是很有必要的其實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奇妙。最近幾年的“國民閱讀調查”也顯示,還沒有人敢說“讀書不重要”,大概是怕別人說自己不思長進、沒理想和追求。那麼爲什麼大家不去幹重要的事情,而去幹不重要的事情呢?讀了半天,人也讀呆了,工作還成問題,還奢談什麼“黃金屋”、“千盅粟”、“顏如玉”哦!乾脆不讀了,,打PSP去,K歌去。專家們及時提醒,不要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讀書,讀書能夠讓你增加智慧,保持尊嚴;更多的人說,智慧和尊嚴先免談,我需要增加財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專家們並不認同這種庸俗的觀點,還在不斷地追問:你們爲什麼不讀書呢?爲什麼?當被追問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沒有時間讀書(盯着電視發傻的時間挺多),沒有讀書的習慣(上網的習慣有了,還上癮),書的價格太貴了(比一個漢堡包還貴)。這些當然都是藉口。當所有的人都在爲不幹一件事情而找藉口的時候,這件事情就不是用簡單的理由可以解釋的了。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通過調查分析了中學生閱讀的幾點情況:

1、讀書時間不足

2、缺乏閱讀興趣

3、閱讀空間越來越少

4、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

5、閱讀的選擇類型

調查中引發的思考:

課外閱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他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課外閱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從閱讀熱情和重視課外閱讀,語文成績也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個例中,我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是苦於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上面,因此雖有對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我們應該學會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閱讀時間,也要懂得挑選好合理的閱讀材料,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還應該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健康的.課外讀物的閱讀益於身心發展和思想、審美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而作爲一箇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仍然是其主要任務,課外閱讀只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所以,中學生必須擺正主從位置,以便於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數據分析後,我小組成員認爲當今中學生閱讀量是十分大的。同學們都認爲閱讀對於自身的消遣娛樂和素質培養是很重要的。數據顯示,中學生十分喜愛雜誌,因爲它時效性強、內容更新頻繁且迎合了中學生對於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說、中外名著雖然內容充實、文化底蘊頗深,對中學生素質培養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爲書中所講內容通常陳舊,離同學們生活甚遠,難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但這種忽略經典文學、優秀作品的現象是不容小覷的,中學生是處在一個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階段,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在文化多樣性的現今社會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的。在調查過程中,中學生中男生更側重於科幻、武俠、軍事、體育等書刊。而女生則側重於言情、少女漫畫、時尚雜誌、文學雜誌等。

通過調查,我們對中學生閱讀情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閱讀目的多趨向自娛

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爲讀名著或其他小說是爲了“消遣和娛樂”,且大多在課外時間閱讀。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爲讀名著是爲了“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且帶有極大的閱讀嚮往和興趣。從文學名著中可以認識我們生活的社會、認識他人、瞭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義,探索生命的價值,培養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和品質。

2、閱讀範圍、數量極爲有限調查的中學生裏,從對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瞭解情況來看,讀過其中4本的佔7%,讀過其中3本的佔12%,讀過其中2本的佔21%,讀過其中1本的佔41%,一本也沒有讀的佔19%。從對教育部指定中學生必讀的30部中外文學名著的閱讀量來看,結果只有20%的高中生讀過其中5—10本,且這5—10本大多是中國的文學名著,國外的作品極少涉獵。5%的高中生對這30部作品竟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文學名著的教育意義難以影響到學生和拓寬學生的眼界

3、閱讀願望因課業負擔而受到影響

4、閱讀方式缺乏正確引導

在對名著選擇上,僅有10%的學生是獨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選擇的;17%的高中生是通過父母、老師的指導去選擇的;16%的學生是根據報刊推介而作出選擇的。從這裏看出,老師、家長、各種傳播媒介宣介文學名著,對中學生選擇作品有很大幫助。在閱讀名著時,作筆記的高中生佔7%;對閱讀中發現的問題,會使用相關方面的工具書,或向老師請教的高中生有0.8%。偶爾與同學探討所讀過的名著的學生只有佔7%。由此可見,加強對中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指導是多麼迫切需要。

此外,被調查的學生當中,經常將時間放在閱讀上的非常有限,閱讀的書籍大多是休閒性雜誌或小說,更多的學生則是願意去泡網吧娛樂。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石之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那大家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還有的喜歡科學……

調查

據我調查,班上有9人喜歡《三國演義》,有十人喜歡《十萬個爲是麼》,有4人喜歡知心姐姐寫給你的一百封信》,有31人喜歡《爆笑校園》。

分析

據我分析,之所以喜歡看《爆笑校園》的人佔大多數,是因爲這本書很搞笑,是受同學們的喜愛。而喜歡知心姐姐寫給你的一百封信》的人佔少數,因爲同學們喜歡幽默的書。《十萬個爲什麼》是關於科學的一本書這一本書可以激發人的讀書性質。《三國演義》是一本著名間故事之一,他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結論

從上面這些統計圖中,我知道了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建議

我建議同學們看健康的書。傷心的時候看搞笑漫畫,開心的時候看童話科學之類的書。每一週看一本書這樣,同學們的作文水平會不斷提高。

讀書報告 篇7

最近幾天,我學習了詹天佑這一篇課文,字裏行間中透露出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滿腔的愛國之情。把我們引入了一個鏗鏘有力的世界。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做了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他不顧外國人的阻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毅然接受任務。他頂着巨大的壓力,堅持不接受外國人“獻”的計謀。他日夜勞作,勘測線路,巧妙化解任何困難。由詹天佑修建的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竣工了,給藐視中國的外國人一個有力的回擊。

讀了這篇文章,我內心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一閉眼,腦中就浮現詹天佑工作的身影。詹天佑不怕嘲笑,他頂着巨大的壓力,不怕困難,堅持工作。最令我感動的是,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事。在開鑿居庸關隧道時,他根據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的特點和八達嶺長的特點。用了“兩端開鑿法”和“中部鑿井法”巧妙用在了兩條隧道身上。不僅把工期縮短了一半,還讓那些外國人大吃一驚。

詹天佑不僅有出衆的才華,還有一絲不苟的精神。在剛剛接到任務時,他頂着被外國人嘲笑的壓力,認真工作,白天攀山越嶺,揹着緯儀勘測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畫稿,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工作。對工作一絲不苟,這精神令我佩服!

看看認真,細心,愛國,不怕困難,一絲不苟的詹天佑,再看看不認真,馬虎,粗心,隨隨便便的我。我真羞愧難當。平時我做什麼都粗枝大葉,總是“差不多”,“大概”沒有準確做一件事。遇到困難不是矇混過關,就是退縮。我真應該好好學習詹天佑的優點,這樣一切攔路虎都是紙老虎!

這篇文章表現了一個出衆,不怕困難,冷靜,鎮定的愛國之心,我一定要向詹天佑學習,做一個愛國,認真,冷靜,的國家頂樑柱!

讀書報告 篇8

童年,就像一束美麗的鮮花,隨着年齡的增長,花瓣會漸漸調落,童年也將慢慢逝去……在屬於英子的童年裏,在花落一地間,我讀到了英子的悲傷,也體味了英子的歡喜。

英子的歡:是她認識了妞兒,和妞兒一起玩耍的時光;是她認識了小偷,和小偷成爲朋友的日子;是施家蘭姨對她很好,給她帶來的那些快樂;是她幫宋媽找小丫頭子,吃的食物“驢打滾兒”……那時,英子的童年是風,吹來朵朵雲彩,英子的童年是雲,化作新春的雨,英子的童年是雨,滋潤着初生的花,英子的童年是花,映襯着她童年無限的快樂。在《城南舊事》裏,我也讀到了英子無限的憂傷:秀貞和妞兒爲了找思康三叔,離開了北京;小偷被人抓走,去不了他們約定的海邊;蘭姨和德先叔去外地謀生,離開了她;宋媽因爲女兒失蹤、兒子去世,回了老家;特別是她的爸爸因爲身體原因去世,這時屬於英子的那一束鮮花灑落一地,童年走到了盡頭。

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都擁有或快樂或悲傷的回憶,它就像糖葫蘆一樣,有甜有酸。對比英子的童年,我覺得我是多麼的幸運:儘管父母有時要求嚴厲,但我知道他們是爲我好,是爲了我更好的成長;儘管我到杭州上學,離開了童年的好友,但通訊發達,可以時時地聯繫到,偶爾還可以見上面;儘管有時覺得學習辛苦,但我在“書海無涯苦作舟”的日子裏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

屬於每個人童年的時光都是相同的,但所處的年代不同,所擁有的經歷就不會相同。在英子的童年裏,我讀到了屬於我處的年代裏童年的幸福。我覺得,唯有珍惜,方對得起童年裏所擁有的每一寸光陰。

讀書報告 篇9

書名:《蘇東坡傳》

著者:林語堂

內容大意:

一零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四川的一棟房屋裏,一個嬰兒踢着襁褓的包布,啼哭着。蘇洵家的長子出生了,起名爲軾。一家人慈祥的望着他,殊不知,他們懷裏抱的,是才氣凌人的文學泰斗,人民喜愛的偉大詩人。

蘇東坡爲人友善,寫的詩有豪放,有柔情,有悲傷,更不是濃烈的感情色彩。

蘇東坡一家,是個小康之家,蘇東坡有一個弟弟,名爲蘇轍,字子由,也是才氣橫生,卻遠不及他的哥哥。

蘇東坡一生下來就註定不平凡,十八歲考取進士,同年喪母,六五年喪妻,六六年喪父,蘇東坡一生充滿坎坷,經歷無數悲歡離合,卻留下不盡傳奇色彩,他一生都在奮鬥。

他留下了許多文學鉅作,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偉大哲理,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剛硬豪放,有“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柔情,也不失“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的狂妄。有這等能力,歷代詩人遠不及!他曾爲中秋不可與弟弟相見,無奈惋惜之下,寫出了震撼全世界的鉅著《水調歌頭》其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了至今津津樂道的佳話。

蘇東坡奮鬥一生,生活的困難,漸漸的讓他對貧困人民產生了同感和同情,,他是一個喜愛幫助人的人,在人民眼裏,他是人上人,可卻總有一些人,想方設法的想除掉他,上至皇上小至小人,總讓他的一生無法安逸;

蘇東坡因救濟窮人,光景也一天不如一天,蘇東坡爲了窮人隻身奮鬥,改革史治的打算終究是落空了。一一零一年,七月十五號,他病情惡化,夜裏常發高燒,可蘇東坡在最後,還自信道:“我平生未嘗爲惡,自信不會進地獄”終於,七月二十八日,蘇東坡出了最後一口氣,便在世上只留下一具空殼了。

讀後心得:

閱讀使我成長,閱讀使我進步,閱讀使我學有所爲。我愛閱讀,閱讀本是一件好事,《蘇東坡傳》全文通過寫了蘇東坡童年,青年,壯年,老練,流放歲月幾個階段,寫出了蘇東坡生活的不易!在我讀了《蘇東坡傳》時,閱讀變成了我人生的一大樂趣,讀《蘇東坡傳》,只是老師留的作業,但我讀着讀着,便感覺身臨其境,好像在和蘇東坡一樣嫉惡如仇,救濟窮人,讀這本書的起因雖不是自願,但讀着讀着我也被蘇東坡感動了,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深感感人,同時也受益匪淺。

蘇東坡的一生充滿坎坷,卻有不盡的傳奇色彩,他寫下無數首文學著作,部部堪稱完美,他幾乎成了文學史上第一人,無數的詞,無數的詩,充實了他的生活,也長了我們的視野。蘇東坡對人們的貢獻可非一星半點。是啊,我讀了這本書,也是被它深深的薰陶,讀了他,我是真正的愛上了讀書。

書中蘇東坡那瀟灑的身影總是時不時閃過我的大腦,我想,我一定是被他的豪情壯志吸引了。素食更吸引我的還有後人對他的稱讚: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合稱“四大家”,與米芾,黃庭堅,蔡襄合稱的宋代四大家。都處處昭顯了蘇東坡爲人們立下的種種豐功偉績。

縱觀蘇東坡一生,好像都在爲了大家,爲了人民,爲了一個全新的社會,他一生清廉節儉,兩袖清風,不負天下人,蘇東坡他面對朝廷的錯誤,勇於指出,他嫉惡如仇,不肯安度晚年,全心全意爲了全社會奮鬥一生。

蘇東坡的這種精神何嘗不值得我們學習呢,我們在和平時代,沒有政治上的勾心鬥角,沒有隨時面對死亡的危險,我們過得安適,沒有顧慮,卻沒有奮鬥的心,滿足於現狀。若我們人人都有一顆勇於奮鬥,不畏艱險的偉大心靈,那麼我們的學習,做人等各個方面,都將是質的飛躍!

林語堂先生通過種種辦法去了解蘇東坡,只爲了讓更對的人來了解歷史,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蘇東坡,我看了此書是真正的愛上了他!他筆下的蘇東坡,讓千萬人憤慨不已!他筆下的蘇東坡,清廉好學,兩袖清風,爲人樸實無比!他筆下的蘇東坡,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是千千萬萬中國人引以爲傲的里程碑!我愛蘇東坡,他是人民的榜樣,更是我一生追溯的目標與榜樣!

讀書報告 篇10

林的書值得慢慢品味。《城南舊事》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大家都讚不絕口。自傳體小說很吸引人。小英子是個聰明的女孩。她是一個大孩子,她的童心被她詮釋得淋漓盡致。她的才華,童心,她的細心,她的謹慎,都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美好。

小瑛子有多能幹,和隔壁的女孩一起喂黃毛雞,分享女孩生活的悲傷和祕密,幫助她找到媽媽;喜歡他們的保姆吳媽,聽吳媽講兒子女兒的故事;和失去孩子成了“瘋子”的秀珍做朋友,幫助秀珍

找到了一個女兒女孩;我分擔了母親的“悲哀”,爲新女性藍衣的幸福做出了貢獻。

印象最深的是英子和一箇中年男人“忘了交朋友”。當時英子上了國小,和一箇中年男人成了“被遺忘的朋友”。因爲他是小偷,英子作爲一個小女孩,並不像其他人一樣給他貼上小偷的標籤,他願意和她一起告訴他這件事

一個讀書成績很好的弟弟。看到這裏,我不禁佩服英子。她怎麼能

以這麼的聰明?小小腦袋裏怎麼可以容納那麼多事情,或是怎麼能想到那麼多精靈古怪的念頭。

有時候,我們並不能簡單的以兒童、少年、青年或者中年、老年這樣以年齡爲劃分手段判定認得成熟與否。英子在她五六歲的時候已經顯現出她過人的智慧和才能來。而我年過二十卻還是”頭腦簡單“,遇事轉不過彎來

,更不必說隨機應變,運籌帷幄了。

《城南舊事》全文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口吻,少了很多語言文字的贅述,多了一份簡練和精湛。小小英子更像是一個老師,以兒童的視角來告訴我們人情的溫暖和人性的善良、純真。城南的衚衕、天井、惠安會館、長滿野

草的空曠屋場以及賣糖人、賣汽水的商販,如同黑白色的膠片,一一映在我們的腦海中

讀書報告 篇11

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讀一會兒好書,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啓迪思維,還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氣質。

從我所整理的調查問卷數據表可以看出有一半的人在課外閱讀偶爾,趣味性閱讀的時間有大部分人不到30分鐘,只有一個人是在30至60分鐘之間。一年閱讀量只有一個人超過8的以上,一年看3—5本和6—8本的各有兩人,1—2本的有一人。在情況比較相符的表中,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人,喜歡看課外書課,只喜歡看好看的書和喜歡與別人談讀書話題的各有一半。應自己想看而看書的那一個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喜歡看漫畫書。從讀書習慣的表中可以看出努力記住關鍵人物情節,不會的內容查資料弄清楚和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書中情景的各有4人,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摘錄的,只有一人。從上面的描述中有很多人的閱讀習慣不是很好,如:一年的閱讀量不多,愛看漫畫書。

我意識到我自己的閱讀習慣不好,於是我給我自己制定了一些閱讀習慣:

1、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看書,例如養成在早餐或午餐時閱讀,在睡覺前閱讀,那哪怕每次只讀15分鐘,累計起來就有了45分鐘。2、隨身攜帶書籍,無論走到哪兒都可以帶上。

3、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遠離電視,以及喧鬧的家人、朋友,拿本書好好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覺就能讀很久。

4、隨手做些圈點勾畫,找一個專門的本子積累摘抄。

5、讀一本書,要做到回讀,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不能無囫圇吞棗,亂讀一通。

蘇軾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莎士比亞說:“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少年正式讀書時,讓我們一起想辦法激發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吧!

讀書報告 篇12

前言

11月份,我對我所教的班級八年級四班學生進行了農村學生課外讀書情況的問卷調查,我就自己所回收有效問卷35份(發放問卷36份)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表明,中學生課外讀書情況喜憂參半。喜的是學生和家長對於課外閱讀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改變,35%的家長認爲孩子必須經行課外閱讀,有效的閱讀不僅有助於拓展視野,對於限制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不失爲一個更好的途徑。62.8%的學生認爲進行課外閱讀可以獲得更多的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知識,能夠補足課內知識的不足。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這是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於課外閱讀的認識,是我進行拓展閱讀以來,進行問卷調查所得的信息,也算開展拓展閱讀研究所得的一點收穫吧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八年級上學期課外閱讀總量應在120萬字以上。爲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更快地建設一個和諧的書香校園,我們特作此調查,以便更清楚瞭解同學們課外閱讀情況。同時也讓社會各界關注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

二、調查的對象:

八年級四班36名學生,以深入瞭解八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聽取中學生對課外閱讀方面的看法和建議。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八年級學生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主要從“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類型”、“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學生課外閱讀來源”四個方面瞭解、分析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

四、調查結果分析:

我對收到的同學的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濃厚

對閱讀興趣的調查

閱讀興趣所佔佔總人數比例人數

喜歡52.8%19

一般50%18

不喜歡5.7%2

調查表明:有52.8%的同學喜歡看課外書,50%的同學一般,5.7%的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所以同學們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課外閱讀的。

(二)、從讀書的類別來看,學生閱讀面較窄

課外讀書類型統計

閱讀類型總的人數佔總人數比例

中學生作文718%

著名中短篇文學作品1448%

中外名著1448%

科普讀物1234.2%

武俠小說925.7%

新聞報道1025%

童話和寓言922.7%

言情小說38.5%

調查表明:48%的熱衷於文學名著,另外有34.2%的同學喜歡讀科讀物,25%的同學喜歡武俠小說及新聞報道,22.7%的同學喜歡讀童話和寓言小說;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家長、老師缺乏必要的指導,學生讀書隨意性強,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碰上什麼就讀什麼。而閱讀言情小說的學生只佔了8.5%,且都是女生。閱讀中學生作文的同學只有18%。這說明,學生因應付考試而讀書的並不多,喜好和條件是決定讀書內容的主要原因。

對學生語文學習幫助最大的文章類型統計

類別總的人數佔總人數比例

語言優美的散文2674.2%

感人至深的故事1857.4%

情節曲折的小說630.93%

發人深省的哲理性文章2365.7%

其他38.3%

調查表明:一個人愛讀什麼書條件好的同學是隨着興趣去的;條件不好的同學,只能有什麼書就讀什麼書。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因此,要找到適合同學們讀的課外書籍尤爲重要。然而調查結果不令人滿意。50%以上的同學讀的書籍很集中,基本都是發人深省的哲理性文章,語言優美的散文,感人至深的故事。對於一些課程標準要求的,不是很常見的書,同學們讀的不多。這說明同學們的閱讀面還是很窄,有興趣的原因也有書籍的來源和渠道受限制因素。當然,急功近利的應試心理也起着決定作用。

(三)同學們的閱讀方法的調查

閱讀的方式總的人數佔總人數的比例

隨便翻翻了解大意就夠12.85%

只讀有趣味的內容822.8%

有選擇地精讀、細讀2160%

摘抄好詞佳句25.7%

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並寫出讀後感和賞析38.6%

能對文章的思想觀點質疑並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411.5%

調查表明:同學們的閱讀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只有2.85%的同學是隨便翻翻, 瞭解大意就夠.22.8%同學只讀有趣味的內容。而有選擇地精讀、細讀的同學佔了60%,這還是比較可喜的。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並寫出讀後感和賞析,能對文章的思想觀點質疑並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這兩個方面比例較小,這說明學生讀書做筆記的習慣還沒養成。摘抄好詞佳句的同學最少,可見現在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習慣是迫在眉睫了。

(四)同學們閱讀的方式

書籍來源統計

書籍來源總的人數所佔比例

自己購買相關書籍2880%

父母購買20xx.1%

老師印發1436%

從親戚朋友那借來的822.7%

上網查詢1131.4%

圖書館514.2%

調查表明:自己購買相關書籍所佔比例爲80%,說明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籍的熱情和自覺性還是很高。老師和家長對同學們的課外書籍閱讀還是很支持的,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只有14.2%,相當的低。網絡利用率31.4%是有原因的,農村孩子的 家長和 老師不敢讓孩子

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任意上網,害怕孩子受網絡毒害不能自拔。

對讀書的目的進行調查

目的總的人數佔總人數比例

學習爲人處事的道理1337.1%

爲了獲得有用的知識2262.8%

爲了激勵自己1028.5%

爲了 應付 老師和家長00

爲了消遣25.7%

爲了興趣20xx.1%

爲了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1645.7%

調查表明:爲了獲得有用的知識佔62.8%;爲了興趣佔57.1%。這兩項的比例較高,說明現在的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選擇能力,不愛再受別人的干預了,正切合了他們的叛逆心理。

爲了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而讀書的佔45.7%,說明將近一半的孩子的學習態度還是很端正的。總體總結:

(1)、學生渴望讀課外書,但仍在圍着課本轉調查結果表明,52.8%的學生喜歡和很喜歡讀課外書,但在回答爲什麼要讀課外書時,大多數學生的答案是“有利於學習、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等,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讀課外書同樣是學習,甚至有的家長仍然認爲課外書是閒雜書,45.7%的`同學與讀的書也是“爲課本的學習而買的輔導資料”。目前,“教書”、“唸書”、“學習就是學課本”的觀念仍是學生及師長的主導意識,這種觀念把孩子禁錮在學校和課本中,嚴重影響着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如果我們把同學們的學習比做吃飯,是否可以只要主食,不要副食呢?

(2)、學生對課外書籍涉獵太窄,結構不合理,個體數量呈現極不

平衡的現象。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所讀課外書籍涉及面較窄,科普、軍事、新聞佔25%、報刊較少;八卦娛樂、小說中言情類、武俠類、奇幻類等只佔不到25%。著名中短篇文學作品和文學名著都佔48%。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農村中學的孩子獲得書籍的渠道較少,我們這就一個書店,而且,書商進的書大多數是學習輔導類的書,新課標要求讀的書老師在規定時間要求讀什麼學生就買什麼讀。同學們碰上什麼就讀什麼。因此,今後學校要多組織課外讀書活動,如:知識競賽、智力測驗、讀書論壇、讀書演講等。家長、老師在指導同學們讀書時應輔之以正確的方法,讓同學們會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調查建議:

(一)、培養讀書興趣

1、目的:

從讀書目的這一欄的調查來看:獲得有用的知識佔62.8%;爲了興趣佔57.1%;爲了提高語文成績佔45.7%,應付老師和家長的是零。這說明我們的孩子還沒有收到更多不良風氣的沾染,有着比較淳樸和高尚的讀書目的,老師、家長和社會要珍惜這美好的品質,適時引導,正確引導,和諧監督。絕不可硬性指派,強迫學生讀自己不喜歡讀的書,使學生自覺讀書的興趣被打擊越來越少。

2、做法。

從“對語文學習幫助最大文章“這一項的調查來看喜歡讀優美散文的佔74.5%,發人深省的哲理性文章佔65.7%,感人至深的故事佔57.4%。可看出學生由於年紀小,好動愛玩,課外的大部分時間不願意用在大部頭的書上,讀短片幅的文章還是比較喜歡的。結合同學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有意識地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故事片斷。

在晨會或班會課上講講。當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便戛然而止,引發同學們產生想迫切看看這本書的願望。在同學們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系列讀書活動,把講、讀、寫、做幾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開展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讀書徵文比賽、講故事比賽及小發明、小製作活動,對於一些知識面廣的學生應多予以肯定和表揚。可授予他們特有的稱呼,如:“故事大王”“小作家”“閱讀大王”等,這樣,既激發他們努力向上的信心,也爲同學樹立榜樣,增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發展。

(二)、幫助選擇讀物

1、閱讀由課內走向課外

由於中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轉折點,閱歷較淺,文化市場上書籍雜亂,很多讀物並不適合學生閱讀。老師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課外閱讀作爲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學完魯迅的作品我們可以介紹《朝花夕拾》、《故事新編》、《阿Q正傳》,學完《紫藤蘿瀑布》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宗璞散文》、《冰心散文》等文學作品;學習了課文《沁園春雪》,可以向同學們推薦《毛澤東詩詞選》和讓同學們去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學習了《在沙漠中心》,可以印發《小王子》給同學們讀;講完《偉大的悲劇》可以向學生推薦茨威格的小說;學習了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可以向學生推薦《約翰﹒克里斯多夫》等。

2、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

中學三年,教學需要和同學們需要的不一樣。老師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每一年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提供書籍名單。如:七年級的同學,我們則需要首先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可以推薦一些同學們感興趣的,如《愛的教育》;八年級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我們可以推薦一些比較淺顯的文學名著,如《西遊記》,《駱駝祥子》讓同學們比較一下閱讀書和看影視劇的區別;九年級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學欣賞水平,可以推薦《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3、定期推薦書目

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老師們要定期在學校的宣傳櫥窗裏向學

生推薦好的書籍。把推薦的書目的封面和主要內容展示給學生看,鼓勵他們購買或上圖書館借閱,並通過書中的有獎問答激發學生去看書。同時做好每學期的報刊雜誌徵訂工作,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讀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的廣度,糾正學生“偏食”的閱讀習慣。

(三)、傳授讀書方法。

1、從閱讀方式來看能夠精讀細讀的同學佔60%。處理好精讀與略讀的關係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大意和目錄,以瞭解全文的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後瀏覽全文,知道書的大意。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培養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後精讀品析,最後評議摘錄

2、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讀書的目的是爲了用,通過閱讀方式的調查我們得到了這樣的

數字:能質疑並提出獨特觀點的佔11.5%,能寫讀後感的只佔8.6%。可見興趣並不能避免懶惰。應該讓學生明確:讀書的目的不是爲了消磨時間或是取樂,應該讓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所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類:摘抄文中好詞好句,生活小常識,科學小知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感想類:在讀完一本讀物後,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

認識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創作類: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根據學生所閱讀的圖書要求他們做相應的讀書筆記,從而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四)拓展書籍來源。

80%的學生的書籍都是自己買的,而且用的都是擠出來的生活費或是零花錢,57.1%的書是父母買的,14.2%書是從圖書館借的。農村學生的讀書生活還是比較苦的,自己買書畢竟是有限的。所以,一個月裏能看三本書的佔18%;一至兩本書的佔52%。

圖書館借書的比率這麼低,只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書的類型可能不合學生的口味,再就是圖書的發放不及時導致學生借閱有困難。那麼希望以後在圖書管理上能想一些辦法,多給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有力的條件

讀書報告 篇13

1、對“自動化”專業的理解

自動化這個術語,已廣爲人知。自動化造福於人類的業績舉不勝舉。無論人們從事什麼樣的職位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動化的魅力。世界上,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久負盛名;在我國,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40餘年,成就輝煌。僅這兩個方面,足使我們相信,自動化已經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它與其他高科技領域親密無間、協同進步。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但由於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也相對比較成熟。已經成爲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論和電力網理論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則爲其主要技術手段,同時也包含了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開發以及系統管理與決策等研究領域。該專業還有一些特點,就是強弱電結合、電工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電力、電子、控制、計算機多學科綜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寬口徑”專業。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過程工程基礎、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過程檢測及儀表、運籌學、計算機仿真、計算機網絡、過程控制、運動控制、系統辨識基礎、計算機控制系統、系統工程導論、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自動化概論、嵌入式系統原理與設計。

就業方向主要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電氣自動化在工廠裏應用比較廣泛,可以這麼說,電氣自動化是工廠裏唯一缺少不了的東西,是工廠裏的支柱啊!你要是對電氣自動化比較精通,用人單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麼單位,最好是電子廠,因爲電子廠天天用到自動化,編程,設計。如果你對工作待遇條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電業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後是設計院,工作相對比較輕鬆。最艱苦的是工程局。因爲要隨着工程地點到處跑。但是工資也不低。而且還可以向自動化、電子等方向轉行 大學的第一學期即將過去,而我也大概明確了我們的專業的學習方向和運用方向,自動化專業要學習和掌握很多東西,它的範圍十分廣闊,幾乎涉及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而它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應用性,因此我們要順應社會發展積極學好自動化,爲將來的社會做一份貢獻。

2.對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體系的理解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素質、能力、知識協調統一,具有“寬厚、複合、創新”特徵的自動化工程研究應用型技術人才。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應具有電路、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技術等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善於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能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智能系統、電氣自動化、計算機應用、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和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養要求

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本專業採用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四年的課程學習、實驗和工程實踐訓練,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管理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外語綜合能力;

(2)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須的.技術基礎和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及應用等。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分析和解決自動化領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較好的掌握運動控制、過程控制、自動化儀表、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在自動化領域從事工程施工、系統維護、工程設計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4)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編程能力。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方法,熟悉和了解本專業領域1-2個學科方向前沿和發展趨勢;

(6)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精神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專業定位

自動化專業爲長安大學名牌專業,根據學校自動化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現狀,專業定位爲“工程研究應用型”。着力培養工程研究應用型國內一流自動化專業人才。

爲滿足培養目標及專業定位的要求,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堅持體現外語四年不斷線、計算機應用不斷線和專業實踐不斷線的特點,課程體系以自動化技術發展或特色行業爲背景,加強基礎理論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整合,突出計算機課程羣和雙語教學的實效性,強化工程意識,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以信息的獲取、處理、利用和控制爲主線,確保本專業畢業生的基本素質並鼓勵多樣化、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

主要課程:自動化學科概論,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電力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單片機及

讀書報告 篇14

今天進行的“少年正是讀書時”語文實踐型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我在活動中學會了讀書方法,知道了許多讀書的名人事蹟,瞭解了不少聞所未聞的古詩詞。

活動中,一些同學上臺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如泛讀與精讀等,衆多的方法會讓我們讀書事半功倍。我們進行了“飛花令”。才發現同學們一個個才華橫溢,文學素養頗深,也發現了自己的差距,但收穫還是挺多,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不得不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同學們還分享了名人或自己的讀書故事,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同學分享的一則故事,說以前有一個人,非常熱愛讀書,誇張爲嗜書如命也不爲過,據說就在他結婚那天,處處張燈結綵,關鍵時卻到處找不到他,可急壞了所有人,結果卻在書房看到他依然穿着舊袍子,手裏拿着一本書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好像今天的婚禮和他沒有關係似的……這個故事對我影響頗大。一個人愛讀書愛到這種程度也是前所未有。

爲了此次活動能順利、圓滿的進行,我們還進行了一次調查報告。其中一項問你有什麼好的讀書習慣,裏有很多選項,但有好多選項我都沒聽過,突然之間才明白我爲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效果了,原來是方法不對,我只是爲了讀書而讀書,太過敷衍。在調查表最後統計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同學讀書時間長,閱讀範圍廣泛,類型之多,好多同學都已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看到最後統計結果,我陷入了沉思,開始反省自己爲什麼做不到呢?其實那都是挺簡單的事情呀!痛定思痛後覺得,不能再向以前那樣囫圇吞棗似的學習了!

要認真專注的做好這件事,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做一個真正有文化、有內涵的新時代少年。

讀書報告 篇15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被譽爲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是西方的《孫子兵法》。該書研究了一般戰爭問題,對我們的軍事理論學習,尤其是研究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具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閱讀《戰爭論》,我糾正了過去對戰爭存在的錯誤認識,對許多戰爭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由於從未真正接觸過戰爭,很多東西都只能依靠間接經驗和自身的想象來理解,因此書中某些觀點難免晦澀難懂,不能很好地領會作者的思想。以下是我對該書的幾點感悟:

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是《戰爭論》中最經典的一個觀點,深刻揭示了戰爭的本質。什麼是戰爭?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爲。暴力是戰爭的一個顯著特徵,“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本來就敵對情感和敵對意圖,在對方不同樣做的時候,就必然會取得優勢,並且隨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暴力程度絲毫沒有得到降低。戰爭使用暴力是對方屈服,其根本目的是爲了達成本國的政治目的,可以說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爲,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決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因此,政治目的本身也會有很大的改變。政治目的貫穿於整個戰爭行爲中,並對戰爭不斷髮生影響,作爲戰爭從事着,我們必須透過戰爭表象,看清其政治目的,這樣才能認清戰爭本質,從全局把握戰爭。就拿海灣戰爭來說,美國打着保護人民權益的幌子,其背後的政治目的是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維護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軍隊的武德是戰爭至關重要的精神因素之一。武德不同於單純的勇敢,更不等同於對戰爭事業的熱情。《戰爭論》中描述武德爲:深刻了解戰爭的精神實質,激發、鍛鍊和吸取那些在戰爭中活動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運用於這個事業,通過訓練是自己能夠確實而敏捷地行動,全力以赴,從一個普通人變成稱職的軍人。一個軍隊只有富有武德,才能在勞累和危險中仍能堅持不懈,才能在猛烈的炮火中仍然保持鎮定,才能在勝利時不至過分驕傲,失敗時仍然充滿信心。獲取這種精神力量,只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經歷一系列戰爭並取得勝利,另一個來源是軍隊經常忍受極度的困苦和勞累,只有在困苦和勞累中軍人才能認識自己的力量。一支滿身創傷、久經鍛鍊的軍隊所具備的武德是那種單靠條令和操練粘合在一起的常備軍的秩序和技能所不能比擬的。我國當前正處於和平的發展時期,尤其是我們這一代軍人,從未經歷過戰爭的鍛鍊,僅僅依靠伊利的.嚴厲的要求、勤務規則以及和平時期的操練是無法建立起戰爭所需的武德。和平時期的訓練與實戰存在很大差距,我們所具備的良好的秩序、技能、意志以及一定的自豪感和飽滿的情緒,一旦遭遇戰爭的殘酷和血腥,受到從未有過的挫敗時,也會容易變得膽怯,甚至變得極度恐慌,手足無措以致遭受失敗。因此,我們必須深刻地看到這一點,時常進行實戰訓練,體會真正戰爭的那種極度的勞累和危險,這樣纔不至於在未來的戰爭中毫無心理準備。

以退爲進,拖延制勝,“逃跑”是一門藝術。這一點主要是針對防禦者來說的,因爲進攻者主要是以前進爲目的,強調速戰速決。同時進攻和防禦的特點也決定了這一點,相比與進攻,防禦是可以更有把握戰勝敵人的一種較強的作戰形式。防禦者在進攻者尚未到達之前,以逸待勞,同時,防禦者佔據了地利和人和,時間拖得越久對防禦者越有利。因此,防禦者在沒有萬分把握前是絕不會主動尋求決戰的。當進攻者採取進攻時,防禦者可以退入本國的腹地進行抵抗,這種退卻絕不是純粹的逃跑,這一退卻的目的,是使進攻者的兵力受到削弱,並等待進攻者削弱到不得不自行停止前進,或者至少不能擊破我們在他進攻路程的終點對他進行的抵抗。之所以這種退卻能夠削弱進攻者,一是防禦者在退卻中留下一個或幾個要塞,迫使進攻者不得不進行包圍或者圍攻,因此進攻者兵力就會受到削弱,二是進攻者在進攻終點已經被進攻中的種種困難弄得疲憊不堪,由於飢餓和疾病而受到消耗。相反防禦者等待的利益就會越來越明顯,其地利人和的優勢也會逐步顯現出來。中國抗日戰爭將“逃跑”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打持久戰正是以退爲進、拖延制勝的最好表現,“一個人口衆多、幅員遼闊的大國是無法戰勝的”,因爲只要充分發動羣衆,再加上足夠的戰略縱深,就足以活活拖垮敵人。中國正是具備了這一優勢,我國奉行的“積極防禦”方針與之相符,但是隨着軍事技術的發展,軍事理論的改革,立體作戰、精確打擊使得戰略縱深似乎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地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給養是決定戰爭勝負關鍵因素。軍隊給養是取得戰爭勝負的基礎,能夠忍飢挨餓的確是士兵總重要的美德之一,如果沒有這種美德,軍隊也就談不上有什麼真正的武德。但是,忍飢挨餓必須是暫時的,只能是迫於環境,如果不能及時補充給養,那麼每個士兵的體力和精神一定會不斷受到削弱,最終帶來的只有失敗。中國古代戰爭也將糧草放在了一個極爲重要的位臵,一方經常利用暗夜等條件,趁敵不備將對方糧草燒燬,敵方只能不戰而退,官渡之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了袁軍的主力。給養的方式有幾種,一是倉庫給養,但由於後方倉庫與部隊相去甚遠,因此這種給養方式會耗費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但隨着如今交通的不斷髮展,已經大大提高了補給效率。二是屋主和村鎮供養,在居民稠密的城鎮,不需要特別籌備也能供養大約同居民人數相等的部隊吃一天,如果部隊人數少,就可以供養幾天,但在較小的城鎮和農村中,由於居民少,就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三是軍隊強徵,一個單獨的營有必要在一些村莊附近野營是,可以指定這些村莊供給給養品。但以這種方式往往很少能徵到所需東西。四是正規徵收,無可爭辯,這是籌備給養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與前一種方法的差別在於,正規徵收是在地方當局參加下進行的。總而言之,軍隊給養是十分重要的,是進行戰爭必須加以重視並有效實施的。單從給養來看,防禦者比進攻者是要佔優勢的,首先防禦是在本國進行,因此其後勤倉庫可以源源不斷地爲部隊補充物資,其次當地居民對本國軍隊抱以友善態度,軍隊可以輕易從當地獲取所需物資,這些進攻者都是不具備的。 《戰爭論》給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啓示,在這就不一一論述了。下面我將就現代戰爭形式的變化及軍事的變革,敘述《戰爭論》存在的侷限性。《戰爭論》是以拿破崙戰爭爲依據撰寫的,而如今距離拿破崙戰爭結束已將近兩百年,當前的作戰環境以及作戰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雙方對抗是陸、海、空、天、電的全方位對抗,戰爭再也不是從前那樣在陸地上的短兵相接。軍事技術的發展,爲戰爭提供了日益豐富的作戰手段,遠距離、高精度武器的出現使得作戰者不用到達敵人陣前就能使其遭受致命的打擊。如今,相比於陸軍,空軍和海軍在戰爭中似乎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已經成爲戰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拿破崙戰爭時期是沒有這樣的概念的。之前看過一本叫做《超限戰》的書,超限戰即超越一般界限的戰爭,我認爲當前戰爭,不單單是軍事領域,非軍事的戰爭領域也應該得到我們的重視。如今也瀰漫着殺戮和血腥,比如網絡,網絡戰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得到了人們的關注,一個小小的黑手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潛入一個國家的內部竊取信息,甚至使一個國家的系統陷入癱瘓。再比如金融戰,是利用貨幣資金、通融手段在非軍事領域進行和實施的戰爭,但卻足以影響一個民族的興衰,索羅斯挑起的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災難足以顯示,金融戰的威力絕不亞於一場軍事的戰爭。因此,《戰爭論》中有很多觀點是過時的,是不能直接運用於現代戰爭的,當時是用馬車來運送物資的,既耗時間又耗精力,因此給養大多是依靠就地補充,而如今隨着交通和科技的發展,直升機投送,運輸機、鐵路等的輸送都比較方便,軍隊給養問題已經沒那麼突出。過去的戰爭需要長時間的行軍,身體上遭受的勞累十分大,因此部隊行軍等的損耗往往比真正作戰還要大,而如今 ,更多的是來自精神上的壓力,以及高技術武器帶來的巨大的消耗,所以《戰爭論》中所強調的東西在現在可能不是那麼突出,一些新的因素正逐步影響和主導着現代戰爭。

讀書報告 篇16

在讀完費爾拉。凱普著寫的《沒有任何藉口》以及史憲文的《把事做到點子上》後,我對於兩本書的內容以及要義進行了消化以及反思,對於文中的觀點進行了質疑與探討,並且對於中外爲人處事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對比。一下即個人對於兩書的認識,如有不當,歡迎指正。

首先談一談《沒有任何藉口》一書,本書名的關鍵詞即爲藉口。藉口指一些用於掩飾個人未完成某事或未完美完成某事所編造的或並不相關的理由,與我們所說的原因不同,是一種主觀的看法。根據馬斯洛的五個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可以分爲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感和社會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其中最低層次是生理需要,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需要。而我們平時經常通過一些藉口來試圖敷衍與逃避,這離達到自我實現需要的層次相差甚遠。這種態度顯然對於個人發展,工作效率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牽制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發展前進的關鍵所在。對此我們應該對於藉口說“不”!然而,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藉口,其原因也很顯然,藉口可以使一些細節變得不在那麼重要,該忽略的還是得忽略,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還是得這麼對待,如果事事叫真,事事做到真實,那麼豈不是也會失去那種人情中的朦朧美了麼?

然後再來說說《把事做到點子上》一書,該書的主要意義在於告訴讀者,要在生活中,工作中把事情做完還不夠,要做好,要精益求精,要靈活變通,在細節處也不能放鬆。這一點與上面所說的一書正好有相似之處,都意在將事情做到人力所能及的地步,而不是敷衍了事,以藉口收尾。此外,作者傳達給讀者另一種信息,就是要思維敏捷,對於同一個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幾個可行的方案,以便能夠輕鬆處理。這些都是一個人,不光是在企業中做事,定決策有意義,對於平時爲人處事也有所幫助。

這倆本書也同樣代表了中西兩種思維模式,一個注重的是在宏觀的角度上,要做到沒有藉口,服從指揮,從而提高效率。另一個則是選擇在微觀角度出發,把一件具體的事情做好,同樣提高效率。

但是,話說回來,這些書對我們能有什麼幫助呢?我個人認爲都是一些輕飄飄的話語,即使作者是一些優秀的學者,成功的企業家,傑出的管理人員,他們能夠在書面文字上給予的幫助簡直是微乎其微。假設一個人處於充滿複雜人際關係的企業中,同時面臨多種不同困難,就單單憑藉這些書能能起到多少作用,有時候反而會搞的適得其反。

因此,我認爲,這些書有一定的可讀性,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在如今多變的社會中,一本還未經歷時間考驗的書是不能夠指導一個人正確處事的。只有切身投入到現實工作中才能體驗到一個具體環境的種種困難,並通過自己的總結,調整出適合自己的可行方案。我相信,一個聰明的人是可以在書和現實環境中正確取捨的。

讀書報告 篇17

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描述了作者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繪圖《山海經》的感覺之情,充滿了尊敬與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的時光的深切懷念。文章着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

至今,作者回想起長媽媽的那些事情,還覺得很麻煩、很煩人。一開始,作者就不是很喜歡她,直到《山海經》的到來,竟使得作者對她有了敬佩之情。

書裏的長媽媽,不就跟我們自己的媽媽一樣嗎?在小時候,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動的媽媽;喜歡嘮叨的媽媽;喜歡講道理的媽媽。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候的我玩性很大,總是碰碰這,動動那,一點都不安分,媽媽爲此都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爲了不讓好動的我受傷,愛嘮叨的她定下了一堆規矩,如:開水瓶千萬不能碰;到別人家不能亂動東西;不要論人長短;不能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但那時的我對這些規矩是牴觸的,都不知道爲此對媽媽發了多少次脾氣。到現在,我感到很愧疚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表達愛的方式更不一樣。比如說我們身邊的媽媽,也許有的溫柔,有的脾氣會有些暴躁……但是,不論她們是怎樣的性格,肯定都是深深的愛着自己的孩子,而我們呢,要去理解她,並且學會感恩,要讓她們知道,我們也愛着她們……

這就是我讀了這篇文章的感悟,好好愛自己的媽媽吧!

讀書報告 篇18

摘要:文章從底層居民對於子女教育的看法——“讀書無用”還是“讀書無望”,而展開調查研究。找尋底層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看法和對於子女教育“失望”的原因。從而看出底層居民的真實想法,再加上筆者對於底層居民對於子女教育的分析,表明了讀書並不是無用。

關鍵詞:讀書無用;讀書無望;子女教育

一、主要內容

(一)背景與問題

1、背景

不少研究者就農村底層居民關於學校教育的價值觀念做了一些新的觀察。研究指出,新“讀書無用論”正在農村底層蔓延並正在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於農村底層羣體這股思潮,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從社會學來看,思潮長遠在於農村居民輕視學業,缺乏對女子投資教育的動力。對於“讀書無用”的本質,一些研究者認爲書本知識在當代社會失去價值,另一些人認爲“學校教育沒有價值”。兩種研究者對底層居民“讀書”的工具性認識提出了一致的批判。“讀書”需要保證政治身份受到認可與“留在城市”,底層居民纔會對“讀書”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和投資的熱情。

2、問題

普通人對讀書與個人生活機遇之間關係的理性思考提醒我們,“讀書無用論”要有更深人的審視。本文以概念化理解這股思潮的本質及其背後的社會成因並尋求解決方案做出新的思考與解讀,依據實地工作、農村家長的觀點和行動的中剝離出來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再分析,是農村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態度與思考及其背後的成因。農村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認識與工作和生活聯繫到一起。筆者希望藉助內部視角從本土的概念與教育社會學研究領域關於階層、身份認同與對學校教育價值的判斷進行更深一步認識。從農村居民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讀書無用論”

(二)理論視角

1、社會結構

教育機會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分配狀況一直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個人的社會背景與其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聯繫。持結構功能理論取向的研究者認爲,個人的受教育水平由其智力水平決定,教育機會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分配代表了一種合理的篩選機制,有助於社會分流的實現和社會分工的有效配置。持衝突論取向的研究者認爲,個人的教育機會實際上更多地取決於其家庭的社會背景狀況而非個人的`智力水平。優勢的社會階層有着更好的資源用於投資和傳遞子女。

2、學業機會

不同羣體的教育機會如果相對穩定便容易成爲社會結構性約束的組成部分。

3、生產心態

布迪厄在使用“生存心態”這一概念時,在於揭示不同社會生活的深層結構以及這些結構得以再生的機制。他主張通過社會行動者生產心態的分析,對日常生活深層結構的理解,探討其與外在的社會結構的關係。生存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是個人早期社會化的結果,受制於個人的社會地位一一個人的階層和社會地位內化,以品味和世界觀等傾向系統的形式展現出來。

教育研究者對弱勢羣體強調個人主觀的心智結構與學校場域不匹配。個體對學校教育的態度常被看作生存心態的重要內涵,也是解釋個體學業成就、教育機會和生活機遇的重要變量。

研究者從結構性要素尋求個體對學校教育的態度和形成機制。一條思路指出,弱勢羣體爲“失敗者”。另一條爲“反抗者”。兩條思路都觸及社會再生產在文化維度上的解釋,也承認客觀的社會結構對羣體認知的影響。但轉化有將個體“過度社會化”之嫌。個體不斷表現出創生性,也表現出宏觀的機會結構轉化爲個體針對學校教育態度的另一種路徑。

(三)方法論

筆者利用文獻法進行資料收集並分析當地社會與教育背景、相關教育制度與政策。筆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鑑》利用滾雪球抽樣的方法進行非正式會談,不斷聚焦問題、修正概念。隨着工作深入,筆者對社會背景差異的家庭進行半開放式的訪談,不斷收集數據在問題、方法、對象上聚焦。筆者從一個小村落開始不斷擴大訪談範圍,藉助收集到的數據來對“讀書無用”進行探討,從當地居民的角度出發理解學校教育的意義與價值。筆者還寫了四類田野日誌,略記,記錄家庭的基本情況;日誌,記錄計劃、時間、形成與安排;日記,記錄心得體會和周圍環境;完整的田野日誌,對認識的現象全面的描述與分析。

(四)從機會結構到生存心態:教育期望的成層

教育系統的諸多變化,加上錄取率的增加和高等教育體系的擴張,讓農村居民更有希望。當地和全國教育系統的不斷擴張使得升學率不斷提升,讓部分家長有了新的”希望”,但身處農村社會結構較低的家長並不這麼認爲。地位的不同使得家長投資子女教育的能力不同,子女教育的分化導致子女在教育機會上具有差異。家庭背景狀況是較爲有效地預測子女受教育狀況的指標。底層的居民對子女有希望的同時也有對結果的”期望”,自己的子女相比相比其他家庭,在學業上更困難。而精英家庭的家長會有意無意的比較資本優勢,並提高對孩子的期望。教育機會在農村社會不同羣體之間的分配狀況成了農村底層居民判斷子女教育機會的基本依據。這就使得底層居民和精英家庭對自身學校教育機會的不同和對子女的期望不同。

(五)從機會判斷到“讀書無望”農村底層居民的實踐理性

底層居民趨向於在身份與可能的教育機會之間劃個等號.在對自身社會地位認識的基礎上,對子女可能的教育機會做個判斷,並形成所謂的“期望”。他們認爲孩子進入教育系統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子女教育的重點。在考慮就業形勢後,有了對教育的兩個期望,一爲對教育的期望,二爲對社會流動的期望。投資教育進而幫助子女實現社會地位的流動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內容,對社會流動的盼望讓他們感到針對教育的投人回報率低,減少了他們對教育的投資。

(六)小結

本文根據採集的數據,對農村居民對與學校教育進行解讀。用於研究“讀書無用”還是”讀書無望“。筆者主張把握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宏觀社會結構和教育機會分配格局的變化,並以此解讀農村底層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認識。提供給農村居民更多的教育機會,但同期發生的社會地位分化,使底層居民更缺乏投資子女教育的能力,導致底層居民覺得”讀書無望“。

對於”讀書無望“筆者認爲包含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的含義是指,底層的農村家長由於對高等教育機會結構的理性認識,他們對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和質量不敢“期望"過高;第二個層面的含義是指,由於對社會流動機會的理性認識,他們對學校教育對子女社會流動的作用也不敢“期望"過高。本文特別強調宏觀的機會結構轉變爲個體態度與傾向的過程,指出教育和社會流動機會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分配,容易轉變爲各個階層對教育之主觀“期望”的分層——對將來教育成就和社會流動終點的階層化判斷。中國社會依然處於轉型過程中,底層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基本判斷依然處於形成過程中,一方面受到傳統價值觀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是底層居民的實踐經驗的產物,當前教育和社會流動機會分配的基本格局對其發展有直接的影響。最後,筆者認爲不斷創造的新機會和藉助於政策工具實現的機會的調整能夠有助於農村底層居民改善對教育和社會流動機會的期望。

二、讀後感

通過這篇文章的閱讀,使我們明確的知道了讀書並不是無用,也就同時否定了讀書無用論。”讀書無望“是底層居民對於他們子女教育的悲觀看法。儘管升學率不斷上升、全國教育系統不斷擴張,但是處於農村社會結構較低的家長很難有對子女教育投資的能力,這就使底層居民覺得子女接受教育的”起點“就決定了子女以後的”終點“。並且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社會的分層現象愈加明顯,個人的社會流動機會也逐漸更受制於出身的影響。父輩的社會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而非個人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能決定個人將來的職業地位。[1]使家長對於子女教育的“期望”不高和對於學校教育表示“讀書無用”和“讀書無望”。,教育是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未來社會整體質量的重要因素,[2]但中國社會背景比較獨特。中國社會依然處於轉型過程中,底層居民對於學校教育的基本判斷依然處於形成過程中,一方面受到傳統價值觀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是底層居民的實踐經驗的產物,當前教育和社會流動機會分配的基本格局對其發展有直接的影響。[1]所以依舊有可能改變底層居民對於子女教育的看法。教育從古到今都是改變窮人命運、促進社會公平和自由流動、保障社會穩定和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3]同時本篇文章表面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形勢嚴峻,告誡我們不應該認爲自己考上大學就應該放鬆、碌碌無爲的上過大學四年。而是應該積極的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的奮鬥好大學四年,珍惜好在大學的每一段學習時光,從而更胸有成竹、滿懷信心的步入社會。

參考文獻:

[1]謝愛磊“讀書無用”還是“讀書無望——對農村底層居民教育觀念的再認識《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xx/03

[2]李帆教育發展需要底層視角《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06

[3]董大煥教育致貧、底層定型與貧困世襲《法律與生活》20xx/05

讀書報告 篇19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去填充自由閒暇時光,有人會沉浸在全民狂歡的某種遊戲中,有人着迷於喧囂熱鬧的綜藝節目中……

一杯茶,一盞燈,一本書,此情此景還會有多少人能繼續做那個捧書人呢?娛樂只不過是一處過境不停的風景,真正跨越那時間長河的只有那些經典名著帶來的最初的感動。

前幾日,同學們填寫了“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從這一個問卷調查中,我進行了統計,發現在我們小組內的成員大多數人讀書時長在一到兩個小時之間,只有個別在兩小時以上,還有幾個偶爾閱讀的人。而且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閱讀喜好,根據調查,大多數人對於趣味性的閱讀平均每天不超過三十分鐘,時間相對得當,而個別人消耗在這類型的閱讀時間太長,應適當合理分配一下。在本組內,平均一年讀六到八本的人較多,我們不但要追求閱讀量,更要把每本書讀透,讀精纔可以。而且在本組內處於被動讀書的人居多,自己主動讀書的較少,讓我明白了我們缺乏着主動讀書的習慣。對於書籍類別的喜好,本組內的人做的比較好,博覽羣書,廣泛閱讀,所選書籍平衡且廣泛,沒有偏向性,整體都有着良好的閱讀習慣。

以上統計也讓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爲我今後的閱讀指明瞭方向。

在本週三我們班更是舉行了“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讀書的益處,本次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爲活動展開出謀劃策,在活動展開時每個人都十分活躍,爲大家分享自己的經典名著和讀書經驗。尤其是在古詩詞飛花令環節,極大地激發了我們對古詩詞的興趣,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動圓滿結束,如此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期待下次的到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青春是不斷拼搏奮進的時節,我們讀過的書和去過的遠方,終將融入我們的靈魂,沉澱爲我們的氣質和智慧,只有在這大好的年華努力讀書,纔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好。

讀書報告 篇20

書中有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的性格也各不相同:能夠及早嗅出變化氣息的是“嗅嗅”;能夠迅速開始行動的是“匆匆”; “哼哼”他因爲害怕變化而否認和拒絕變化,這會使事情變得更糟;而“唧唧”認識到變化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好時,也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他們分別代表我們的不同方面,即我們簡單的一面和複雜的一面。)但不論是哪一個,都有1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在迷宮中找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

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裏,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兩個沒多少智商的小老鼠嗅嗅、匆匆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象初生的牛犢,目標明確,信念堅定,敢闖敢拼,在環境變化後仍繼續前進,他們過得充實、快樂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而兩個有頭腦的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不思進取,貪圖過去安逸的生活,對未來充滿恐懼,成了自身進步的最大障礙。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

“奶酪”和“迷宮”在這裏自然是個比喻,它們分別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以是好成績、好工作,也可以是好人緣、好心情等等。迷宮就是自己所處的環境,可以是學校、工作單位,也可以是家庭、社區等。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競爭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着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我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衝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後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並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於“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麼生活本身就會成爲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聽天由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力量”再去變動和追尋

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會如何行動呢?

不管我們選擇什麼,我們都要有共同的方面,那就是:需要在迷宮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面對事情的扭曲,你會如何選擇?如何做了?是像小矮人哼哼那樣,呆在原地不動,等着“奶酪”找你;還是像2只老鼠那樣隨着這一切的變化而接受變化了。而或許你更像小矮人唧唧那樣,只是暫時停留在哪裏,但不久頭腦清醒過來,放棄舊觀念,尋找新的道路。有句話不是說:遲做總比不做好。面對變化,我們不能只是呆在哪裏一動不動,不接受現實。而是要挺起來、動起來,努力地尋找屬於自己的“奶酪”。不經過努力,不經受挫折,又如何逐步進步,踏上成功了。我們樂於接受變化,隨時做好準備,變化來時隨變化而變化。

變化時生活的一部分,改變可能隨時降臨,要勇於接受變化,敢於面對變化。再完美的計劃也時常遭遇不測。面對變化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有時需要簡單地看待問題,以及靈敏快速地行動。你不必把事情複雜化,或者一味地讓那些驚恐的念頭使自己慌張。只要當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念頭,並且勇於走出久已習慣的生活,去享受冒險帶來的喜悅的時候,你纔會的到新奶酪帶給你的報償和獎賞。

有些畏懼是需要加以認真對待的,它會幫組你避開真正的危險。但絕大部分的恐懼都是不明智的,它們只會在你需要改變的時候,使你迴避改變。生活並不像遵從某個人的願望發展。改變隨時有可能降臨,但積極地面對改變卻會讓你更好地發現到屬於自己努力所得到的“奶酪”。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恰合如此。不畏懼改變,勇往直前。隨着奶酪變化而變化,並享受變化吧!

讀書報告 篇21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讀書的重要性。12月8日13時30分,我們班召開了“少年正是讀書時”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後,我們小組內調查了同學們的讀書狀況。

第一張統計圖,是同學們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課外閱讀上的統計圖。從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讀書的時間都不是很長,偶爾讀居多,充分反映出了同學們閱讀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我要養成每天睡前讀書的習慣。

第二張是關於同學們每天花在趣味性閱讀上的時間。大多數同學是不超過30分鐘的,反映出同學們閱讀面比較狹窄,爲此,我要廣泛的閱讀各類書籍,拓寬我的閱讀面。

第三張,是同學們每年的閱讀量的統計圖。每年讀3到5本的人數較多,說明同學們每年雖然在讀書,可讀的本數並不多,閱讀量不夠,所以,我以後平均每兩週要讀完一本書。

第四張,是同學們自己的讀書情況統計圖。很多人都喜歡讀課外書,只看好玩的書,喜歡與別人討論讀書話題各佔了一半,說明同學們大都想和喜歡讀課外書,但卻有很多時候做不到,所以,我會先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慢慢培養起自己堅持閱讀的習慣。

第五張,是關於同學們喜歡哪種類型的書的統計圖,我發現同學們大多喜歡娛樂性的書,很少有人去讀哲理性的書,體現出同學們讀書的類型少,爲此,我應當多種類閱讀,這樣,我纔會增長更多的知識。第六張,是同學們的閱讀習慣的統計圖,同學們在讀書時“只愛動腦,不愛動手”,同學們讀書時有時想到了什麼,卻從不寫下來,這是不對的,只有勤動筆,我們才能體會到書中更深層的含義,所以我讀書時要“勤動筆”,問有好的讀書習慣的同學學習。

老師在這次活動後說了一句話:“本次活動到此結束,但閱讀這件事卻還沒有結束。”是啊,讀書,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讀書報告 篇22

書,像慈母一樣哺育着我們;書,像細雨一樣滋養着我們;書,像一位良師教導着我們。它滋潤我們的心田,淨化着我們的心靈,修養着我們的身心。書是個寶貝,我們應該多讀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就愛讀書,“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都是名人讀書的名言名句,再看看自己,一天最多也就一個多小時的閱讀時間,平時才30分鐘左右,閱讀量還遠遠跟不上,必須加強閱讀。

當然,詩詞也不能少,今天活動中滲透了這方面的知識,如“飛花令”“擊鼓傳花”等,這也讓我收穫頗豐,積累了許多詩詞。

讀書光多還不夠,還要注重質量,要有科學的讀書方法,今天的活動中有關於分享讀書方法的,統計表有涉及到這一方面。通過對比,我發現我爲什麼讀的書不少,可讀書的效果不佳。

1、讀書時遇到的好詞佳句沒有進行積累。

2、遇到讀不明白的,讀不懂的也沒有想方設法弄明白,藉助工具書等解決。

3、讀書時囫圇吞棗,不細讀。

4、只讀自己感興趣的,不喜歡的走馬觀花。但通過大家的分享,我學到了很多讀書方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調查,大家讀書的時間少,有些同學只是偶爾讀讀,或者爲了完成任務而讀,目的性強,沒有自發的去讀書,效果達不到最佳。再者,每次讀書時間短,大多數同學每次讀書也就10—20分鐘,其實時間都不多。

大多數同學讀書都只讀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書目,不感興趣的不讀,因此知識面很狹窄,我們要拓寬閱讀面,多方涉獵。其次,很多同學喜歡漫畫,但我認爲那種數目應該少讀。多讀一些有營養的書籍。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讀書之事遠遠沒有結束,讓書伴隨我們一生,讓讀書成爲我們自己的一種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