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87K

人民羣衆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羣衆工作是我們的傳家寶,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黨的羣衆路線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3篇

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一:

解決黨羣關係,解決 四風 問題,實際最關鍵的是解決黨員幹部同羣衆的關係。修 官德 對黨員幹部非常重要。 官德 即爲官之德,是做官者的品行修爲。中國從古到今十分重視官德的培養。《論語》裏提出了 爲政以德 的思想,並用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來形容官德的重要性。黨的幾代領導人對官德的內涵和加強官德修養進行了全面論述。當前,我們提倡爲民務實清廉, 爲民 是官德的核心, 務實 是官德的基礎, 清廉 是官德的內在要求。 以下,我就修煉 官德 着重談三個問題:

一是樹立牢固的 民心觀 。民心不可違,民心不可欺。一個政權或政黨,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於民心向背。回看歷史,無論是 貞觀之治 還是 康乾盛世 ,都是統治者順應民心的結果。反之,歷朝歷代的政息人亡,主要原因都在於執政者沒有把握好民心。蘇聯共產黨是一個具有93年鬥爭歷史、74年執政歷史、擁有1900萬黨員的大黨,但由於黨內腐敗問題嚴重,既得利益集團橫生,再加上長期稱霸,經濟衰退,人民生活困難,逐步喪失民心,最終上演自身垮臺、政權喪失、國家解體的歷史悲劇。事實證明,如果不自覺地放棄羣衆路線這一法寶,任由脫離羣衆的種種問題不斷髮生、不斷演變,會嚴重侵蝕黨的肌體,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甚至會喪失民心、亡黨亡國。 我們要認真分析中外政權的興替並加以借鑑,高度關注黨與羣衆的關係,高度關注民心向背。牢固樹立 民心觀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 敬民之心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爲心 ,黨員領導幹部,應當做以羣衆之心爲心的 聖人 ,而不是居高臨下、坐待羣衆感恩的 公卿 。首先要敬重羣衆,自覺拜羣衆爲師,傾聽民聲、集中民智、關心民意,真心實意爲羣衆爲事;其次要敬畏羣衆,夙夜在公,兢兢業業,在對待羣衆的問題上不敢疏忽、不敢偷懶、不敢冷漠,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爲人民羣衆謀福祉上。

二是樹立牢固的 務實觀 。當前在 官德 修養方面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幹部作風飄浮、 不務實 。我們黨對羣衆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措施是正確的、明確的。那麼,爲什麼還會出現黨同羣衆之間這樣、那樣的問題呢?唯一的原因就是沒有把黨制定的好政策、好辦法務實的落實下去。這裏面我分析有四種表現形式:一是說了不做,叫不作爲;二是說的多做的少,叫部分作爲;三是說一套做一套,叫亂作爲;四是違背黨的要求去幹,叫胡作爲。

要務實,就要真心實意地抓工作,腳踏實地的幹事,把黨的政策、措施完完全全的落實下去。唯此,才能做出實績。只說不幹,或靠花架子、表面文章塗抹出來的所謂政績,是虛假的經不起檢驗的東西,這種作風是違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對羣衆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要有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和 釘釘子 的精神,抓工作,辦事情,要有一抓到底的決心,要有扭住不放的韌勁。

三是樹立牢固的 長效觀 。習在講話中特別強調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建立長效機制關鍵是做到 要解決 、 善解決 和 制度化解決 。 要解決 ,就是要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件件有迴應,主動到基層、到一線,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實瞭解羣衆的訴求,認真聽取、總結、提煉羣衆的意見建議,決不能不聞不問、冷漠應對,更不能活動期間大包大攬,活動過後敷衍塞責。 善解決 ,就是要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事事有着落,不斷提高服務羣衆的能力,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一切有利於工作的手段,出實招、幹實事、求實效。 制度化解決 ,就是建立健全貫徹羣衆路線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該是羣衆的責任和義務,交給羣衆。該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必須政府解決和擔當。在處理黨羣關係上,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關鍵是對涉及衆多羣衆利益的長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要放在發展中、改革中和民生改善中通盤考慮,始終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以羣衆的視角換位思考,以羣衆的感知檢驗工作,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關切,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羣衆期盼的政策制度體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大多數人民羣衆的利益。

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二:

開展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要內容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迫切需要。通過對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的認真學習,我感觸頗深。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締造者。只有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國家才能繁榮穩定,人們才能幸福安康;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羣衆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羣衆的現象大量存在,黨內還存在着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對此,我們一定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深化認識;從永葆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高度深化認識;從完成黨的使命的高度深化認識,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在動力,努力做一名自覺維護和踐行黨的宗旨的模範。這次中央和省市委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使黨員幹部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

從當前黨員幹部隊伍實際情況看,“四風”問題的種種表現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黨員幹部羣衆工作能力不強,不善於、不會做、不願做羣衆工作。有些黨員幹部形式主義嚴重,存在着作風漂浮、辦事效率低、不作爲亂作爲,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搞特殊,耍權威;一些黨員幹部不願意接觸羣衆,怕對話;對羣衆疾苦不關心,對羣衆利益不維護;有的唯上不唯實,明擺着的問題視而不見,羣衆反映充耳不聞等等。這些問題既反映了幹部工作能力問題,也反映了幹羣關係問題,實質是黨員幹部履職盡責、服務人民的態度問題。只有解決了“我是誰、爲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廣大黨員幹部才能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羣衆,思想上尊重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才能在思想上深入領悟羣衆路線,在實際工作中踐行羣衆路線,站穩羣衆立場,牢記羣衆觀點,進一步發揚光大黨密切聯繫羣衆的#from 本文來自本站,全國最大的大學聯考資源網 end#優良傳統。

從當前各項人社工作開展情況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社會保障難度不斷加大,人才總量偏小、比例失衡,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建設任務艱鉅等許多問題,這給我們進一步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社部門既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人才隊伍的綜合管理部門,又是直接爲人民羣衆服務的職能部門,肩負着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創新服務、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任。通過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全局黨員幹部真正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積極謀劃和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等重點工作,爲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堅實的服務保障。

從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看,這次中央和省市委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使黨員幹部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來使廣大黨員幹部對照自己、檢查自己、修正自己,來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習曾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只在深入羣衆、瞭解羣衆、服務羣衆,才能體現我們黨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路線和方針。另外,只有做到真抓實幹,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爲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羣衆的利益,服務羣衆的工作纔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絕不能轟轟烈烈搞形式紮紮實實走過場。

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對我們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的一次深刻教育和考驗,也是對我們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作風改進、執政能力的有力促進和提高。我們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精神,認真學習,勇於實踐,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推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爲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爲把我市建設成現代化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三:

近期在鎮組織部的統一安排與部署下,本人認真仔細的學習了黨的羣衆路線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本次學習,本人切實加強了理論水平,提高了實踐能力,認識到在我黨的幹部中存在的一些明顯的問題。我的心得體會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羣衆滿意爲標準

黨的羣衆線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要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糜之風問題。這“四風”是違反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羣衆深惡痛盡、反映最強烈的,也是侵害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本源。自從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我們黨就把這“四風”問題作爲重點來予以解決。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地方積極貫徹落實,獲得了初步的效果。然而,依然有的地方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四風”問題已成爲頑疾,根深蒂固,而且是毫不在意,必須下大力氣整治。

今年以來,在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中,港口街鎮黨委爲全面提升農村基層幹部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用“六個狠抓”激發幹部正能量。一是狠抓責任落實,制定考勤辦法,解決工作責任心不強問題;二是狠抓上下班紀律,實行上下班電腦指紋考勤,解決遲到早退問題;三是狠抓值班紀律,開展夜間值班查崗督察,解決夜間空營問題;四是狠抓會風會紀,嚴格覆行少開會、開短會,解決紙上談兵問題;五是狠抓作風建設,反對奢侈浪費、嚴禁公款大吃大喝,解決舌尖上的問題;六是狠抓監督檢查,完善監督體系,解決執行力不夠問題。

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是一個永久課題。作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必須常抓不懈,特別是要建立健全黨員幹部堅持爲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切實鞏固整治“四風”的成效,鞏固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

二、做好本職 服務羣衆

個人是集體的螺絲釘。每位黨員幹部立足本職,盡心工作,才能組成一個高效服務羣衆的整體。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崗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勇於奉獻的工作精神和樂於創新的工作意識,從自身做起,勇於主動承擔工作責任,盡心盡責,樂於奉獻,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件事,羣衆就會滿意,就會擁護。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爲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羣衆工作的新路徑。

“五心教育”指出的忠心對黨、真心爲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幹事包涵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爲準則。做好本職,服務羣衆。羣衆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羣衆,要弄清楚羣衆要我們做什麼,能爲羣衆做什麼,認識清楚,堅持羣衆路線,真誠傾聽羣衆呼聲,真實反映羣衆願望,真情關心羣衆疾苦,才能多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

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幹,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爲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羣衆的利益,服務羣衆的工作纔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

三、紮根羣衆才能枝繁葉茂

胡楊能在乾旱的荒漠中枝繁葉茂,就因爲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吸收水分。同樣,只有把根深深紮在人民羣衆之中,從人民羣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黨的事業才能充滿生機、蓬勃興旺。我們必須從生命根基的高度,深刻理解“離開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始終把羣衆路線作爲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於人民羣衆之中,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作爲基層單位的一員,直接服務於人民羣衆,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爲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羣衆的利益,服務羣衆的工作纔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靠羣衆工作起家的黨,是一個把服務羣衆作爲自己的宗旨、在紮實的羣衆工作中獲得羣衆支持並不斷髮展進步的黨。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羣衆工作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面臨不少新挑戰。我們要結合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黨員幹部隊伍不斷新老交替的實際,認真審視、深刻反思在羣衆觀念、羣衆立場、羣衆工作、羣衆作風和幹羣關係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好的做法和好的傳統,認真改進工作而不迴避問題,真正把羣衆放在心坎上。

四、基層羣衆是我們的源頭活水

“大樹紮根於深深沃土,高樓立足於堅實基石”。人民羣衆纔是我們最最強大後盾,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黨永立於不敗之地之根本。黨的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45次,這充分體現了黨的人本理念、爲民情懷。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在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走好羣衆路線,進一步密切羣衆變得尤爲重要。

始終根植於人民羣衆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到羣衆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爲羣衆服務。有的幹部覺得現在羣衆工作難做,是因爲利益多元化了,羣衆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羣衆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於他們的位置上,用羣衆的眼光、從羣衆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羣衆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着深厚感情,走到羣衆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羣衆的理解與支持。

堅持走羣衆路線,和羣衆坐在一條板凳上,將權力受用於羣衆之中。權爲民所賦,亦當爲民所用,權力就是責任、服務和奉獻。始終根植於人民羣衆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到羣衆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爲羣衆服務。有的幹部覺得現在羣衆工作難做,是因爲利益多元化了,羣衆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羣衆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於他們的位置上,用羣衆的眼光、從羣衆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羣衆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着深厚感情,走到羣衆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羣衆的理解與支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