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災害應急預案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6W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1

爲建立健全應對各種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範緊急救助行爲,提高緊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救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十篇

一、總則

(一)工作原則

以人爲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爲自然災害緊急處置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的威脅和危害,不斷完善對弱勢羣體的救助手段,提高對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能力。

以防爲主。把災害預防作爲減災工作的中心環節和主要任務,完善工作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使測、報、防、抗、救、援六個環節緊密銜接,提高對自然災害發生髮展全過程的緊急處置能力。

分級管理。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體制,實行“分級管理、按級負責”。除全市性特大、特殊自然災害外,一般及重大等級區域性自然災害由鄉政府負責組織處置,責任單位和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密切配合,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和善後處理工作。

(二)適用範圍

凡在楊米澗鄉地域範圍內因發生的局地暴雨洪水、河流超標準洪水、水庫垮壩洪水和乾旱缺水等水旱災害,暴雨、冰雹、暴雪、龍捲風、濃霧、高溫、雷擊、沙塵暴、寒潮、霜凍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以及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及其它突發的'重大自然災害,適用於本預案。

二、本預案啓動條件

凡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啓動本預案。

(一)預警性自然災害。縣民政局和縣氣象臺以及縣防汛指揮部等災害管理部門發出自然災害預警性通知,相關預案即啓動。

(二)廣泛性自然災害。造成全鄉較大範圍羣衆無法維持“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必要條件的狀況。

(三)區域性自然災害。受災地區在實施救助過程中,提出緊急援助請求或需要給予緊急援助的災情。

(四)其他重大自然災害。直接危及羣衆基本生活保障的災情。縣級預案啓動的同時,本預案相應啓動。

三、緊急處置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

楊米澗鄉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由鄉黨委書記白玉鵬擔任總指揮,鄉長鄭曉東擔任副總指揮,其成員由鄉屬各單位主要領導、派出所所長、鄉衛生院院長、學區校長、各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鄉分管民政領導和民政工作站站長組成,在鄉黨委、政府領導下,在鄉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和鄉防汛指揮部的直接指導下,負責救災緊急援助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

(一)楊米澗鄉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主耍職責是:

預案啓動後,會同鄉有關站所、鄉屬有關單位及各村委及時調查統計災害影響範圍和受災程度,評估、覈實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情況以及開展救災緊急援助工作的綜合情況,及時報上級部門並向社會公佈。同時,根據具體受災情況和救災緊急援助實際需要情況,經鄉政府批准後,統一組織實施救災捐贈活動。

指導鄉民政工作站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做好災民安置和救濟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確保受災市民的基本生活,並做好災民及其家屬的安撫工作;及時處理和焚化遇難者屍體。

(二)楊米澗鄉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宣傳動員、後勤保障、轉移安置、接受捐贈(募集)、恢復重建以及遺體處理等專門工作小組。職責分工如下:

綜合協調:主要負責災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等工作,及時掌握災情動態,提出工作建議,制訂具體措施;協助指揮部處理日常事務,辦理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統計災民中外籍人士的具體情況,及時上報政府及民政局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

宣傳動員:主要負責災民疏散轉移的宣傳動員工作;受災信息在鄉政府應急領導下,統一向社會公佈,應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的向媒體提供災民救助情況及其他公衆須知的信息。

後勤保障:主要負責協調應急救災物資的調配使用;配合有關單位和村委做好應急救災物資的組織、運輸供應和疏散羣衆工作;保障災區困難羣衆“吃、穿、住、醫”等基本生活。

轉移安置: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受災或即將受災居民的轉移安置工作,制定轉移疏散方案,確定疏散轉移的範圍、路線,指定安置場所。

社會捐贈(募集):主要在本行政區域內負責發動組織社會各界開展救災捐贈活動;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和管理工作。

恢復重建:主要負責調查統計災區羣衆生活狀況,制定災民口糧救濟、衣被救濟、傷病救濟等救助標準以及危房修繕和倒房恢復重建的救助規劃方案;協助有關單位和部門做好災後困難羣衆的生產生活等工作;災情穩定後,負責做好善後移交工作。

遺體處理:主要負責收集管理遺體,組織羣衆認領遺體;及時進行遺體火化;對無人認領的遺體進行統一火化安葬或就地掩埋,並做好消毒防污。

四、應急準備

(一)資金準備

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資金分級負擔的原則,鄉政府及鄉民政工作站應制定救災資金預算。根據受災地區羣衆基本生活狀況作出具體安排方案抱縣政府和民政局,並建立救災資金動態調整機制。救災經費要重點用於災民基本生活救助。

(二)物資準備

按照救災物資儲備規劃,鄉民政工作站建立動態的災民救災物資儲備機制。經常與縣民政局保持聯繫,確保縣民政局相關救災物資的庫存保持在一定的數量水平上,以備應急狀態下確保急需。

(三)災時票據準備

製作災時臨時糧票等票據。當災害發生時,向災民發放臨時票據,在災民的臨時安置點附近設置發放點,由災民憑藉臨時票據向發放點領取相應的食品等生存必備物品,防止舞弊和浪費。

(四)救災裝備準備

楊米澗鄉根據《楊米澗鄉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要求,配備救災必需的設備和裝備。

(五)人力資源準備

在鄉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和防汛指揮部的領導下,組織人員,重點開展災區的現場訐估及災害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與公安、武警、消防等專業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依託鄉屬各單位、各村委,培育非政府組織和志願者組織,建立“災區緊急救災隊”,並對其進行培訓指導和專業支持,參與災區防災工作;當災害發生時,能夠協助本區積極組織羣衆開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減少本區的受害傷亡程度。

(六)災民安置準備

指導鄉政府做好重點防控區域和單位的劃定及鄉轉移安置區域的協調工作,建立楊米澗鄉重點防控區、單位和安置場地的檔案。同時,鄉政府根據本地區成災規律、人口密度、地理環境等情況,按鄉、村行政區域,分級規劃和設定安置場所,劃定疏散轉移路線。已確定爲疏散轉移通道的,應在顯著位置設置引導標誌(牌)。鄉政府應當設定村、戶的對口安置場所,建立相互聯繫方式及聯絡卡。

(七)社會動員準備

鼓勵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和個人爲災民救助工作提供資金和物品援助,規範突發自然災害社會捐助工作。充分發揮現有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作用,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接受網絡,完善社會捐助表彰制度,爲開展社會捐助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八)防災減災準備

配合鄉防汛指揮部積極開展全民減災教育,通過鄉民政辦、鄉派出所、鄉醫院等,開展減災進村入戶活動,有組織有計劃的爲羣衆提供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培訓。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的常識,增強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

五、應急響應和災後救助

(一)災害預警

災害預報部門發出災情預警後,在鄉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和鄉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鄉政府應迅速按規程啓動預案。

(二)災情覈定及報送

鄉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重大突發性災情報送工作。災情發生時,要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覈實災情,在2小時內向縣政府和縣民政局報告,並通報相關職能部門,災情嚴重的,可同時越級上報。並立即組織人員現場覈實、評估災情。災情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背景、時間、區域、影響範圍,受災的嚴重程度和等級,人口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字,房屋倒塌和損壞情況,農作物和其他經濟損失情況,救災工作情況以及災區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災情穩定前,各村委、民政工作站、和鄉政府執行24小時災情零報告制度,並與鄉救災指揮機構保持不問斷通訊聯絡,及時掌握災情動態,並隨時上報。災情穩定後,鄉政府及相關單位、各村委應組織力量,全面開展災情覈定工作,保證災情數據的準確。鄉民政工作站會同鄉政府在全面覈定災情的基礎上,對因災死亡、失蹤人員情況、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災民生活困難情況等必須逐戶進行覈實,登記造冊,爲實施災民生活救助提供依據。

(三)緊急轉移安置

接到重大災情預警,在鄉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鄉民政工作站應配合有關單位迅速引導災民按指定路線疏散轉移到臨時指定安置場所,實施緊急避險。安置受災羣衆一般採取三種形式,一是場地集中安置;二是徵用設施安置;三是對口轉移安置。

(四)災民生活救助

受災羣衆疏散轉移後,鄉政府及鄉民政工作站應在最短時間內迅速組織救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調撥,並及時發放到災民手中,保證衣被、帳篷、飲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鄉政府應根據災情和災害損失程度,按照“依靠羣衆,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與扶持”的救災救濟工作方針,以保證災民基本生活需要爲原則,制定階段性災民生活保障計劃,並向縣財政部門申請安排救災資金,必要時可申請應急資金。同時,視災情嚴重程度及災情的發展,及時向上級彙報災情,申請給予救災資金及物資支援。縣政府安排的救災資金主要用於災民轉移安置、生活必需品供應、住房恢復重建、災後生活安排等基本生活的需要和傷員的緊急醫療。

(五)組織和接受社會捐贈

預案啓動後,根據縣民政局的統一部署,鄉民政工作站應立即開通24小時捐贈熱線,動員社會各界爲災區提供援助。必要時,鄉政府成立專門的接受捐贈領導機構和工作隊伍,合理安排接受場所和倉儲設施,保證接受捐贈的需要。接受的捐贈款物應堅持尊重捐贈者意願和專款專用的原則,按照規定程序,迅速安排使用,爲災民救助工作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

六、附則

本預案是《楊米澗鄉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在有關責任部門啓動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同時啓動本預案。

鄉屬各單位及各村委應根據轄區情況,制定相應的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

本預案根據《楊米澗鄉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調整作相應的調整。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2

按照20xx年4月國家防總全體會議精神,現就做好今年工業領域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國家氣象部門根據今年夏季(6月~8月)氣象預測,建議加強海河南部、黃淮東部、江淮北部、長江上游等地的暴雨洪澇以及局地性、突發性氣象及次生、衍生災害的防禦工作;加強防禦熱材料氣旋給沿海地區造成的危害,並警惕北上熱材料氣旋造成的雨澇災害;加強防範長江中游等地可能出現的乾旱及江淮南部等地可能出現的高溫熱浪材料來的不利影響;受降雨影響,黃河下游、珠江流域可能發生大洪水;其他流域也不排除發生大洪水的可能。

今年國家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標是:確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證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全力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計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最大程度減輕水旱災害損失。按照國家防汛抗旱工作確定的.目標,今年工業領域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的主要任務:

一是在現有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管理體制下,密切配合防汛抗旱部門做好相關應急工業品保障協調;

二是防範和應對上述地區的洪澇乾旱災害在工業領域引發的次生和衍生突發事件。

二、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保障工作

各地工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與本地防汛抗旱部門的溝通聯繫,及時掌握防汛抗旱急需的救援與運輸裝備、應急能源與動力裝置、應急通信與指揮設備、醫藥和防護用品、應急材料等工業品需求。根據需求,儘快摸清本地區相關工業品的生產和庫存情況,加大日常監測力度。對於本地區無法解決的,應立即向上級工業管理部門報告並做好協調。加強流域間或災區間工業管理部門的相互合作,按照就近、就急的原則,建立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區域聯動機制,加快救援進度,促進信息共享。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在應急工業品保障中的作用。

洪澇乾旱災害發生後,各單位要按照防汛抗旱指揮部門的要求,全力做好應急工業品保障供給。遇有重大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保障任務,在國家防總統一部署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不同應急工業品實際,採取調用政府儲備、市場對接等形式,做好重要應急工業品生產調度,優先保證重點區域、重點災情的應急工業品急需。鼓勵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防汛抗旱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三、認真防範和應對洪澇乾旱災害引發的工業突發事件

各單位要抓緊汛前有限時間,結合今年汛情,組織力量,加大本地區工業領域,特別是關係國計民生企業風險隱患普查力度。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實行動態監控,組織力量限期治理,儘快消除隱患。

要督促企業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必要時可開展預案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關中央企業要加大成員單位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督促力度,與地方政府建立應急狀態下的溝通協調機制。  由洪澇乾旱災害引發的工業次生或衍生突發事件發生後,事發當地工業管理部門要及時、準確地向當地政府和上級管理部門報告,立即啓動應急預案,並向可能受到影響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發出預警信息;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處置突發事件各項工作。

四、加強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的組織領導

地方工業管理部門要克服當前機構改革材料來的困難,以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面對今年嚴峻的汛情和旱情,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應急管理職責,強化責任意識和配合意識,狠抓措施落實,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防汛抗旱信息報送,災情發生後要及時將災區工業品需求、災區發生的工業突發事件、災區工業損失情況等重要信息報送我部。請各單位6月5日前按附表要求將相關人員信息報送我部。

國家國防科工局和國家菸草局根據本通知要求,加強對本行業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3

一、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預防

1、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及當地政府和分公司有關部門通告,項目部將信息迅速報告防災、減災領導小組所有成員,要求小組成員立即對單位內部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認真的檢查,加強防範,避免事故造成對人員的傷害。

2、建立管理機構和搶險應急分隊,並準備響應的器材。

3、一旦險情發生後,項目部在實施應急響應的同時,迅速向主管部門報告情況,若災害發生對人員造成傷害,立即向公安、醫院進行求助。

4、在臺風、洪澇期應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收集有關信息,發現險情,立即向領導彙報。

二、防颱、防洪應急救援預案

1、項目部建立防災、減災工作小組、緊急疏散領導小組、搶險應急小組、安全保護救護小組。

2、防災、減災基本知識、措施的宣傳教育,由於深圳地處沿海地區,防颱、減災尤爲重要,平時要利用各種會議、黑板報進行宣講,有計劃地進行鍼對性的基本知識教育,提高廣大職工防災、減災防護意識,防止災害給人類造成損失。

3、災害發生後,搶險應急程序和措施:一旦災情發生,項目部要迅速將信息報告給搶險應急小組人員和分公司領導,相關部門接到信息後,應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指導處理,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

4、通訊聯絡、疏散程序和措施:如有災情發生,項目部立即利用通訊工具,向上一級領導彙報,說明,並同時立即通知有關領導小組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指導處理,如有人被圍困,立即組織被圍困人員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帶。

5、安全保護和防護措施:災情發生後,在進行認真處理的同時,加強安全保護與預防措施,組織有關人員看護現場,防止災害再次發生,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更大損失。

6、災害發生後,項目部配合分公司保衛部門,對項目部應急準備和預案進行評估,執行《糾正和預防措施方案控制程序》6,並將處理結果報分公司總經理和分管領導。

三、聯繫電話

1、公司主要領導:

2、分公司副經理:

3、安全、保衛部長:

4、項目執行經理:

5、項目副經理:

6、安全員:

7、醫療急救電話:120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4

按照20xx年4月國家防總全體會議精神,現就做好今年工業領域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國家氣象部門根據今年夏季(6月~8月)氣象預測,建議加強海河南部、黃淮東部、江淮北部、長江上游等地的暴雨洪澇以及局地性、突發性氣象及次生、衍生災害的防禦工作;加強防禦熱材料氣旋給沿海地區造成的危害,並警惕北上熱材料氣旋造成的雨澇災害;加強防範長江中游等地可能出現的乾旱及江淮南部等地可能出現的高溫熱浪材料來的不利影響;受降雨影響,黃河下游、珠江流域可能發生大洪水;其他流域也不排除發生大洪水的可能。

今年國家防汛抗旱工作的目標是:確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證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全力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計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最大程度減輕水旱災害損失。按照國家防汛抗旱工作確定的目標,今年工業領域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的主要任務:

一是在現有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管理體制下,密切配合防汛抗旱部門做好相關應急工業品保障協調;

二是防範和應對上述地區的洪澇乾旱災害在工業領域引發的次生和衍生突發事件。

二、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保障工作

各地工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與本地防汛抗旱部門的溝通聯繫,及時掌握防汛抗旱急需的救援與運輸裝備、應急能源與動力裝置、應急通信與指揮設備、醫藥和防護用品、應急材料等工業品需求。根據需求,儘快摸清本地區相關工業品的生產和庫存情況,加大日常監測力度。對於本地區無法解決的,應立即向上級工業管理部門報告並做好協調。加強流域間或災區間工業管理部門的相互合作,按照就近、就急的原則,建立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區域聯動機制,加快救援進度,促進信息共享。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在應急工業品保障中的作用。

洪澇乾旱災害發生後,各單位要按照防汛抗旱指揮部門的要求,全力做好應急工業品保障供給。遇有重大防汛抗旱應急工業品保障任務,在國家防總統一部署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不同應急工業品實際,採取調用政府儲備、市場對接等形式,做好重要應急工業品生產調度,優先保證重點區域、重點災情的應急工業品急需。鼓勵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在防汛抗旱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三、認真防範和應對洪澇乾旱災害引發的工業突發事件

各單位要抓緊汛前有限時間,結合今年汛情,組織力量,加大本地區工業領域,特別是關係國計民生企業風險隱患普查力度。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實行動態監控,組織力量限期治理,儘快消除隱患。

要督促企業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必要時可開展預案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關中央企業要加大成員單位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督促力度,與地方政府建立應急狀態下的溝通協調機制。  由洪澇乾旱災害引發的工業次生或衍生突發事件發生後,事發當地工業管理部門要及時、準確地向當地政府和上級管理部門報告,立即啓動應急預案,並向可能受到影響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發出預警信息;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處置突發事件各項工作。

四、加強防汛抗旱應急管理的組織領導

地方工業管理部門要克服當前機構改革材料來的困難,以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面對今年嚴峻的汛情和旱情,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應急管理職責,強化責任意識和配合意識,狠抓措施落實,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防汛抗旱信息報送,災情發生後要及時將災區工業品需求、災區發生的工業突發事件、災區工業損失情況等重要信息報送我部。請各單位6月5日前按附表要求將相關人員信息報送我部。

國家國防科工局和國家菸草局根據本通知要求,加強對本行業防汛抗旱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聯繫方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5

一、總 則

1.1 編制目的

⑴爲有效防禦山洪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避免羣死羣傷事件的發生,結合我鎮實際,特修訂本山洪災害防禦應急預案。

⑵本預案所稱山洪災害是指山丘因降雨引發的山洪、溝洪、內澇、滑坡、泥石流等對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災害;洪水災害指鎮境內各河道超警戒流量洪水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災害。

1.2 編制原則

⑴體現以人爲本,以保障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爲首要目標;

⑵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防、搶、救相結合;

⑶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管理責任制、分部門責任制、技術人員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

⑷因地制宜,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烏當區下壩鎮境內山洪災害的防治、預警及發生山洪災害險情時的搶險、人員安置轉移、救災等應急措施。

1.4預案審批

根據《山洪災害羣測羣防體系建設指導意見》,鄉(鎮)、村級山洪災害防禦預案由鄉(鎮)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由鄉(鎮)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及時公佈。

本山洪災害防禦預案有效期爲一年,每年汛前根據區域內山洪災害災情、防災設施、社會經濟和領導指揮機構及責任人等變化情況及時予以修訂並按原程序審批。

二、基本情況

2.1自然經濟社會情況

下壩鎮屬亞熱帶季風溫熱區,平均溫度15℃,平均海拔1250米,最低海拔爲827米,是貴陽市近郊海拔落差較大的農業鄉。鄉內有煤、鐵礦、硅礦等資源,森林覆蓋率爲46%,栽培植被以慈竹爲主,面積爲2萬畝,是貴陽市的竹鄉。

下壩鎮位於烏當區的東北部,距烏當區政府所在地22km,離貴陽市中心29km。東與黔南州龍裏縣谷龍鄉交界,南接偏坡、東風,西低水田、新堡,北與百宜鄉相連。全鄉總面積106.27平方公里。下壩鎮轄8個行政村63個村民組,包括下壩村、喇坪村、巖山村、谷金村、谷庚村、谷壩村、谷定村、新桃村等,總人口16748人,其中農業人口15153人,少數民族人口3964人,境內居住有漢、苗、布依等民族。耕地面積11983畝,人均耕地0.81畝,是一個以種植業、養殖業爲主的單一純農鄉,主產水稻、玉米、蔬菜、櫻桃、梨、桃等糧食及經濟作物。

三、山洪災害概況

3.1類型及易發區

(1)類型:洪澇和暴雨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2)易發區:主要集中在我鎮谷庚村、谷金村、巖山村等區域。

3.2山洪災害成因

(1)降雨持續偏多,使土壤水分飽和,地表鬆動,遇局地短時強降雨後,降雨迅速彙集成地表徑流而引發溪溝水位暴漲、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發生山洪災害主要還是持續的降雨和短時強降雨而引發的;

(2)一些羣衆房屋選址缺乏規劃,房子建在小溪、河溝、山腳、陡坡上,一旦山洪暴發,房子首先被衝,極易崩塌造成災害,還有一些房子通過開挖坡腳,削坡取地修建,人爲誘發滑坡形成災害;

(3)一些地方亂採亂挖,人爲阻塞行洪通道,或亂砍濫伐,無度開採,不同程度地加劇了山洪災害的發生;

(4)由於我鎮經濟基礎薄弱,致使河道、堤防、山塘、災害易發地防洪工程建設標準低,且帶病運行,是山洪災害防禦工作中最大的風險和隱患。

3.3危險區、安全區的劃分

危險區是溪河洪水歷史最高洪水位以下,或受山洪引起的泥石流、滑坡災害威脅的區域,是山洪災害防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下壩鎮山洪災害的形成特點,我鎮山洪災害多發生在山區、河岸、山塘堤壩等區域。在調查歷史山洪災害發生區域的基礎上,結合氣候和地形地質條件、人員分佈等,分析山洪災害可能發生的類型、程度及影響範圍,劃分谷庚村、谷金村、喇坪村、巖山村爲山洪災害防禦的重點區域。

四、山洪災害防禦現狀

4.1非工程措施現狀

鎮山洪災害防禦指揮體系建設情況:鎮政府成立以主要領導爲組長的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應急搶險隊。各村成立了以村支書、主任爲組長的村級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嚴格落實了山洪災害羣測羣防責任體系,由於重視宣傳發動工作,幹部羣衆有着較好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

20xx年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以來,下壩鎮分別於喇平村、谷庚村、高橋坡建有自動雨水情測報設施,在各村組安裝有簡易雨量站,製作了警示牌、宣傳欄,配發了銅鑼口哨和手搖報警器,初步建立了下壩鎮山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

4.2存在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存在測報系統不完善、現代化通信設施不足、管理維護機制不健全等不同程度的問題,需在實際應用中根據發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二是防洪工程設施年久失修,工況較差,雖經多次維修加固,但因資金等問題未能徹底解決。

五、組織指揮體系

5.1 組織指揮機構

爲領導和組織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工作,下壩鎮成立以黨委書記、鎮長爲組長,鎮人大主席、鎮黨委副書記、分管水利副鎮長、鎮政法委書記任副組長,鎮黨政辦、鎮社事辦、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綜治辦、財政所、生態站、水利站、安監站、國土所、衛計辦、衛生院及各村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信息監測、人員轉移、指揮調度、前期處置、後勤保障5個工作組和1個應急搶險隊。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鎮水利站,負責處理日常工作,有山洪災害防禦任務的行政村相應也成立以村主要領導爲組長的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及應急隊。每個村同時均落實了行政負責人、監測負責人、轉移負責人等,並編制了村級山洪災害防禦應急預案。

5.2 職責與分工

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開展下壩鎮和各村組的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工作;村級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負責本行政村內降雨監測、預警、人員轉移和搶險工作。

組長:負責全鎮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與指揮。檢查督促山洪災害預案及各級職責的落實,並根據雨情、汛情等發展態勢,指揮、調度應急救援、搶險救災及調集搶險物資器材等工作。

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負責鎮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指揮調度、監測預警以及防汛搶險、前期處置、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和羣衆安置等工作。

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鎮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日常工作。具體負責指導、督促各行政村制定和實施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應急預案;組織應急調查和險情監測、災情上報工作,對上級防禦指令的上傳下達等。

(1)信息監測組組長:徐超副鎮長

成員:鎮水利站、國土所及各村行政負責人等。

職 責:負責對區水務、氣象、水文、應急等部門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負責監測雨量、水位及掌握暴雨洪水預報、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險情等信息,及時爲領導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2)指揮調度組組長:唐雪副鎮長

成員:鎮黨政辦、鎮紀委及各村行政負責人等。

職 責:負責鎮、村設立的防汛抗旱及山洪災害防禦機構和鎮屬各單位(部門)之間的協調與聯繫;負責防禦調度運用,搶險人員的調配以及調度搶險救災物資、車輛等。

(3)人員轉移組組長:魏華慶副書記、徐超副鎮長

成員:鎮武裝部、鎮農業辦、林業站及各村行政負責人。

職 責:負責按照鎮指揮機構的命令及預警通知,做好受威脅羣衆按預定的路線和地點轉移的組織工作,同時確保羣衆轉移途中和安置後的人員安全。

(4)前期處置組組長:徐超副鎮長、羅倫政法委書記

成 員:鎮安監站、鎮綜治辦及各行政村負責人等。

負責對全鄉水利工程及水旱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及水旱災害突發事故的先期處置,一旦發生險情,要設置警示標誌和安排專人值守,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排除或控制事故的擴大和蔓延。

(5)後勤保障組組長: 邵亮鎮長

成員:鎮黨政辦、鎮財政所及鎮衛生院、鎮經發辦及各村行政負責人等。

職 責:負責轉移羣衆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等後勤保障工作。

(6)應急搶險隊隊長: 邵亮鎮長

成員:(詳見附表)。

職責:在緊急情況下聽從命令進行有序的搶險救援工作。

六、監測預警

6.1 預警指標

按照《下壩鎮山洪災害防禦預案(20xx)》中確定的準備轉移和立即轉移雨量預警指標,參照烏當區歷史山洪災害發生時的降雨情況,根據各區域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質條件等因素,分析確定本區域可能發生山洪災害的預警指標值。

預警等級及預警值參見下表:略。

6.2信息獲取

(1)從區防汛部門獲取水雨情信息及預警信息;

(2)從氣象、自然資源部門獲取氣象、地質等山洪災害預警信息。

(3)通過已建的簡易降雨觀測設施及山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和貴陽智慧防汛決策系統進行監測;

(4)根據村、組羣測羣防途徑獲取第一手險情及災情信息。

6.3預警啓用條件

⑴當接到暴雨天氣信息,相關責任人應高度重視。當預報或監測到發生的降雨接近或將超過臨界雨量值時,應發佈相應預警信息。

⑵當降雨持續或水位急劇上漲,將對下游造成山洪災害,應立即向下遊發佈預警信息。

⑶當出現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徵兆時,應發佈泥石流、滑坡災害預警信息。

⑷水庫及山塘發生潰決等重大險情時應及時發佈相關信息。

6.4預警程序及方式

(1)在一般情況下,下壩鎮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由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發佈,領導小組辦公室收到監測的臨界雨量、水位、滑坡、山洪災害徵兆等信息和上級防汛部門傳送的氣象水文預報時,立即向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報告;根據組長下達的指令,按照村→組→戶的次序在最短時間內將預警信息傳遞到村到組到戶及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2)如遇緊急情況(滑坡、水庫山塘潰壩等),下壩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村、組人員告警信息,在向領導小組及上級部門報告的同時,可直接向受威脅區域發佈預警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預警工作。

七、轉移安置

7.1轉移安置

(1)轉移遵循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弱病殘、留守人員後一般人員的原則,以集體、有組織轉移爲主。

(2)安置地點和撤離路線的確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則,轉移路線要避開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帶,不要順着河道(溝渠)溝谷上下游、滑坡的滑動方向轉移,應向河道(溝渠)溝谷兩側方向轉移。對已確定的安置地點和撤離路線汛前必須經常檢查,出現異常應及時調整或改變路線。

(3)當交通、通訊中斷時,鎮、村、組、戶防災避災的應急措施應採用就近、就高、安全和鎮自爲戰、村組自救、院戶聯防、戶自爲戰的原則進行。鎮、村山洪災防禦機構採取靈活、行之有效的辦法組織搶險救助,全力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八、搶險救災

8.1搶險救災準備

(1)利用廣播、電視、牆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向轄區內羣衆進行宣傳,普及洪澇災害防禦的基本知識,增強防災意識;向威脅區內的羣衆發放宣傳資料,組織羣衆熟悉轉移路線及安置方案。

(2)爲切實保障搶險救災工作的正常進行,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防災救災物資,用於搶險和保證羣衆的正常生活、醫療需求;車輛調配由鎮政府具體負責調配。

8.2搶險救災

(1)災情發生後,各村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要立即查明情況按規定迅速上報。

(2)災害發生後,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應急指揮調度領導小組各工作組要立即按職責分工,迅速查明災害範圍、活動情況、發展趨勢,圈定危險地段,加強現場監測,全力開展搶險救災;應急搶險隊伍要在災情發生後20分鐘內趕赴現場,搶救被壓埋人員,協助進行工程搶險;衛生院要迅速組織急救人員搶救傷員及災區防疫工作;其他各部門要儘快組織力量搶修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並優先保證搶險救災的急需;民政部門要做好災民轉移安置撫卹工作,鎮派出所要做好災害發生地公共秩序的維護工作。

(3)在監測組查清災害基本情況後,各村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要按規定及時報送山洪災害受災信息,主要內容有:災害概況、致災原因、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災害治理措施意見等。

九、保障措施

9.1 汛前檢查

鎮政府應組織人員對可能引發山洪災害的工程、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要建立排查整改工作制度,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要落實專人負責,明確整改責任、時限,確保汛前整改到位。

9.2宣傳教育及演練

利用會議、牆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向轄區內羣衆宣傳,各村要組織危險區羣衆熟悉轉移路線及安置方案;鎮、村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領導指揮機構每年汛前要組織鎮應急搶險隊、村應急分隊開展至少一次的實戰演練工作,不斷提高搶險隊伍的應急搶險實戰能力。

9.3 紀律

⑴在汛期內,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崗,並做好值班記錄,帶班領導24小時不關機,確保防汛信息暢通;

⑵在山洪防禦和搶險救災過程中,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離崗,並且要服從領導指揮機構的安排,做好各自的工作;

⑶鎮政府與各村簽訂防汛責任制,把具體的責任人落實到村、到組、到人,實行層層責任包乾制,形成完整的責任體系;

⑷汛期過後,鎮政府對鎮防汛抗旱(山洪災害防禦)工作進行總結;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對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9.4 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頒佈之日起生效。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6

爲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平安工作,打造和諧校園,防範雨雪天氣安全事故的發生,並能快速、及時、妥善的處理突發事件,切實有效降低雨雪天氣安全事故的發生。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切實從我校實際出發,制定本預案。

一、學校雨雪天氣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責任分工

校長:第一責任人,負責抓好全盤工作。

副校長:直接責任人,負責牽頭組織召開會議。

辦公室:負責工作協調。

總務處:負責對校內校舍、食堂、設施、廁所、圍牆及校園周邊建築等進行地毯式的排查和登記,做好與老師、家長的溝通工作,懸掛安全警示牌或標語。

教導處:負責做好特殊時期的課程調度、安排工作。

德育室、安管室:負責校大門口、車輛等安全摸排工作,並擬寫應急方案,整理相關資料及學生安全紀律要求等。

團委:協助開好雨雪天氣應對工作安全教育廣播專題會,做好宣傳工作。

職責:特殊時期,人人有責;盡職盡責,責無旁貸。

三、應急措施

1、召開學校領導組應急工作會議,成立雨雪天氣應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對學校校舍、食堂、設施、廁所、圍牆及校園周邊建築等進行地毯式的排查。召開全體班主任會議,佈置和安排好召開雨雪天氣安全教育專題班會。

2、各班召開雨雪天氣安全教育專題班會。

3、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員工雨雪天氣應對工作專題會。

4、召開全校雨雪天氣應對工作廣播專題報告會。

5、根據雪情,學校隨時調整課程,採取推遲上學時間、調課、停課等措施。

6、針對排查情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及時進行整改。

7、雨雪一停,及時組織師生清理校園內主要道路和場所的積雪。

8、加強值守應急工作,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按照日常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通信聯絡暢通,及時報告有關情況。

四、具體要求

1、學校領導組成員,應明確責任分工,值班領導需盡職盡責嚴於職守,搞好校內值班巡查工作,做到妥善處理應急事件。

2、教職員工及家屬應做好雨雪天氣的安全防範工作,注意出行安全,儘量少騎或不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更要防止室內用電、燒煤、烘火、燃氣的安全,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有重大事故發生,應及時向學校反映,以求穩妥的解決和處理。同時應及時清理房前屋後、樹上房頂等處的積雪。

3、班主任在遇到雨雪等特殊天氣,一定要迅速深入班級,及時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並按照學校統一安排進行有序放學,督促學生按時回家。上下午最後一節課的授課老師應在放學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希望學生在途中注意安全。

4、全體學生在雨雪等特殊天氣情況下,應注意:

(1)上、放學途中的交通安全,儘量結伴而行或家長接送,同時應儘量少騎或不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不乘三無車輛,行走時應主動避讓車輛。

(2)不得在屋檐、廣告牌、大樹、電線杆等易落、易斷的建築物下行走、逗留、玩耍,以免發生落物砸傷等不必要的傷害。

(3)在校內行走、上下樓梯、走廊、教室等場所,應小心跌倒摔傷,更不能打鬧推搡,須注意安全。

(4)雨雪寒冷天氣應注意保暖,以防患流感。

(5)協助家長搞好家庭的安全防範工作,特別應注意室內用電、燒煤、烤火、燃氣的安全,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有重大事件發生,應做好自救、求救等工作,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同時應幫助家長清理房前屋後、樹上房頂等處的積雪。

(6)無論是在家裏學校,還是上、放學途中,都不能打雪仗、滑雪、滑冰,以免砸傷、摔折、溺水等。

五、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制定之時起開始實行。

未盡事宜,以當天緊急通知爲準。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7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科學有效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甘肅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甘肅省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嘉峪關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全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工作。

1.4工作原則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爲首要任務,不斷提升災害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減少人員傷亡,降低經濟損失。

(2)以防爲主、防救並舉。加強災害監測預報,落實各項防範應對措施,關口前移、標本兼治,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3)統一領導、協同應對。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上下聯動、平戰結合,落實各層級工作責任,形成災害防範應對合力。

(4)分級負責、屬地爲主。在市委領導下,市政府按照災害響應級別負責組織災害防範應對處置。同時,密切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

2組織指揮體系

2.1指揮機構

在市政府領導下,設立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負責協調指導和組織全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常務副總指揮,市政府相關副祕書長、市應急局局長任副總指揮,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林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氣象局、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機場公司、市銀保監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紅十字會、蘭鐵嘉峪關安全監察分隊、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嘉峪關供電公司、武警嘉峪關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和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酒鋼集團公司等在嘉重點單位分管負責同志爲成員。

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應急局,負責指揮部日常工作;市應急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2.2工作組及職責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後,根據搶險救災需要,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設立以下工作組:

(1)綜合協調組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參加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建局、市氣象局。

主要職責:做好災害應急處置綜合協調工作,收集彙總險情、災情等信息和應對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承辦會商協調和應對處置會議、活動等;組織對災害應對處置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加強輿論引導;指導和監督應對處置物資發放與資金的撥付使用。

(2)搶險救災組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參加單位:軍分區戰備建設處、武警嘉峪關支隊、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市林草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氣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團市委。

主要職責:開展氣象、地災隱患監測,加強相關預警工作;編制搶險救災方案,開展災情會商研判,提供決策諮詢;組織開展受災人員營救、疏散轉移、臨時安置、救濟救助、物資保障等工作;組織調用、徵用搶險救援救災裝備、設備和物資,做好應急救援力量後勤保障工作;動員協調應急救援隊伍、社會力量參加搶險救災。

(3)搶修維護保障組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文旅局、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嘉峪關供電公司。

主要職責:協調指導相關企業搶修維護供電、供水、供氣、通信、廣播電視等設施設備,做好有關應急保障。

(4)交通運輸保障組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參加單位:市公安局、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機場公司、蘭鐵嘉峪關安全監察分隊。

主要職責:實施必要的交通管制,維護交通秩序;指導協調對公路、鐵路、機場和民航設施開展除雪除冰、防滑、養護和搶修工作;優先協調運送傷員、搶險救災人員、物資和設備等。

(5)治安保衛組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參加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武警嘉峪關支隊。

主要職責:維護社會治安和市場秩序,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組織受災羣衆撤離轉移、滯留人員安置和生活保障等工作。

(6)醫療救護組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參加單位:武警嘉峪關支隊、市民政局、市紅十字會。

主要職責:調配醫療衛生物資和力量支援搶險救災,做好醫療救治、衛生防疫和相關人員心理疏導等工作。

3預防與監測預警

3.1預防

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及成員單位要強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理念,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各項準備。

(1)建立健全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組織體系,理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機制,完善監測預報、指揮調度、會商研判、值班值守等制度,逐級落實災害應對責任。

(2)按照應急需求儲備、補充應對災害必需的物資裝備。

(3)整合優勢資源,強化科技支撐,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科學化、專業化和智能化水平。

3.2監測預報

氣象部門負責發佈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監測預報信息,建立完善監測站點,在提供大範圍中長期預報的同時,加強小區域短臨預報,儘可能延長預見期、提高準確度,及時向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供監測預報信息。

公安、交通運輸、民航、鐵路、水務、農業農村、文旅、工信、供水、供電、供氣等部門要及時瞭解掌握氣象部門監測預報信息,研判分析對本行業的危害範圍、危害強度,及早發出預警警示,完善應對措施,做好應對準備,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報送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3.3預警

3.3.1判定預警級別

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獲取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對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影響範圍、危害強度以及次生災害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預警級別。預警級別從高到低依次分爲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識。

3.3.2發佈預警信息

即將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按照規定及時發佈相應級別的預警信息,決定並宣佈有關區域進入預警期,同時向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

預警信息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網站等媒體及第三方商業平臺發佈,包括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範圍、警示事項、應採取的措施和發佈機關等內容。

3.3.3預警調整及解除

預警信息發佈單位根據事態變化情況適時調整預警級別或解除預警。

4運行機制

4.1災情報送

4.1.1災情報送原則

災情初報要快,續報要準,終報要全,災情報送應遵循及時快捷、真實全面的原則。災情信息實行分級上報、歸口處理、同級共享,並持續跟蹤災情動態。

4.1.2災情報送內容

災情報告主要包括:災害發生時間、地點、範圍、強度和趨勢,因災導致死亡、失蹤、受傷、受影響和已轉移安置的人數,農業、林草業等受災情況,旅遊者滯留人數和時間,交通運輸、電力、供水、排水、供氣、通信以及房屋建築物倒塌等重要設施損壞情況,救援力量出動和其他已採取的應急措施等內容。

4.1.3災情報送時限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接報災情信息後,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送災情初報,並根據事態進展及時續報應對處置等情況,應急響應終止後提交終報。

4.2先期處置

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基層組織和單位應立即組織開展人員營救、傷員救治、轉移安置重點設施搶修維護等先期處置,並及時向市政府和上一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辦公室報告相關情況。

4.3響應啓動

4.3.1分級應對

發生特別重大、重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由市委、市政府負責應對,必要時報請省政府及省級相關部門給予支持和援助;發生較大、一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由市政府負責應對,必要時報請省級有關部門給予支持。

4.3.2響應分級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響應由高到低劃分爲Ⅰ級、Ⅱ級、Ⅲ級、Ⅳ級4個級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初判災害等級、應急處置能力以及預期影響後果,研判確定本層級響應級別。特殊情況可適當提高響應級別。

(1)市級Ⅰ、Ⅱ級應急響應。發生特別重大、重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綜合研判提出啓動市級應急響應的建議,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由市委、市政府決定啓動市級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向省委、省政府報告。

在省級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開展應急處置,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①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災情及應急處置工作情況,必要時向省級相關部門請求支持。

②組織有關成員單位會商研判災情態勢,研究提出救援措施。

③部署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視情請求省級相關部門和鄰近市政府給予援助。

④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⑤協調調動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設備,調撥運輸應急物資;必要時協調駐嘉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給予支援。

⑥組織清除影響車輛通行的道路積雪積冰,公安部門對通往受災區域的道路實施交通管制。

⑦搶修通信、供電、供水等設施,儘快恢復受災區域各類基礎設施功能,保障羣衆基本生活需要。

⑧組織受災羣衆轉移,設置臨時集中安置點,保障受災區域急需生活物資供應,妥善安置受災羣衆。

⑨發佈應急救援信息,做好新聞宣傳,加強輿論引導。

(2)市級Ⅲ級應急響應。發生較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後,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綜合研判提出啓動市級Ⅲ級應急響應的建議,立即向市政府報告,由市政府決定啓動市級Ⅲ級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向省政府報告。

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參照啓動市級Ⅰ、Ⅱ級應急響應有關措施組織開展應急處置。

(3)市級Ⅳ級應急響應。發生一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後,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研判提出啓動市級Ⅳ級應急響應的建議,立即向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啓動市級Ⅳ級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政府報告。

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參照啓動市級Ⅰ、Ⅱ級應急響應有關措施組織開展應急處置。

4.4信息發佈

發生特別重大、重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市委、市政府或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按照規定第一時間發佈簡要信息,5小時內發佈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根據災害處置情況做好後續動態信息發佈。發生較大、一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市政府按照規定做好信息發佈工作。

4.5響應終止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結束,災情得到有效控制,受災羣衆得到妥善安置,受災區域羣衆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受災區域社會秩序恢復正常時,響應終止。終止市級Ⅰ、Ⅱ級應急響應,由市委、市政府批准;終止市級Ⅲ級應急響應,由市政府批准;終止市級Ⅳ級應急響應,由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批准。

4.6後期處置

4.6.1調查評估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結束後,調查評估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爲主”的原則,由市政府組織對受災情況進行調查評估,統計覈實受災損失,總結災害應對處置工作經驗,提出改進完善措施,形成調查評估報告,逐級上報。

4.6.2善後處置

發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在省級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4.6.3救災補償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根據救災需要調用和徵用的物資、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在使用完畢或者救災工作結束後應及時歸還,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4.6.4恢復重建

政府根據災損實際和重建需要,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有序地組織災後恢復重建,全面恢復受災區域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5應急保障

5.1隊伍保障

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救援隊伍主要有:市消防救援支隊、駐嘉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相關行業專業救援隊伍以及各類社會救援及志願者隊伍。

根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特點,組建專家隊伍爲災害監測預報、分析研判、搶險救災、災害評估等提供技術支撐。

5.2通信保障

工信部門要協調組織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企業保障受災區域與各級指揮機構、各有關部門之間的通信暢通,做好受災區域通信設施搶修恢復工作。

5.3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公安、鐵路、民航等部門和單位要加強交通管制,優先保障搶險救災車輛通行,保障搶險救災道路暢通。

5.4資金保障

救災所需財政負擔的經費,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分級承擔。

5.5物資和設施保障

應急搶險救災物資實行分級儲備、分級管理和分級負擔制度。政府應根據本行政區域的災害特點、分佈情況、人口數量和行業危險源等情況,制定搶險救災應急響應物資採購、儲備、保養、更新和補充等工作計劃,完善物資調運機制。

5.6社會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要加強受災區域的治安管理,及時查處故意編造和傳播虛假信息、干擾破壞救災工作、擾亂社會秩序、偷盜等違法行爲,維持羣衆撤離和隊伍轉移秩序、保障安置點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5.7應急醫療保障

市衛生健康委根據搶險救災需要,及時組織醫療救治力量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提高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救治能力。

6預案管理

6.1預案編制與修訂

市應急局會同市氣象局等有關部門編制本預案,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並報上一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6.2宣傳和培訓

政府應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宣傳和培訓工作,普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災減災救災知識。

6.3預案演練

政府應組織應急隊伍和相關部門制定應急演練計劃,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應急演練。

7責任與獎懲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在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搶險救災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或玩忽職守等造成嚴重後果或影響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8附則

8.1名詞術語釋義

本預案所稱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8.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8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xx集團控股有限單位、區、街等上級有關部門對防汛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爲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使汛期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編制單位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爲了搞好防汛搶險工作,確保本單位安全度汛,預案編制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防搶結合”的方針,本着“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分析實際情況,立足防大汛應對突發性災害天氣,切實做好防汛排澇的各項準備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避免雨季漏雨、倒灌、淹泡等現象,避免和減少經濟損失,保障汛期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編制操作性較強的防汛預案,確保單位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

二、 防汛工作指揮系統

防汛工作嚴格執行行政首長領導下的分級負責制,層層夯實責任,防汛期間各車間部門一把手親自掛帥,同時爲使防汛的各項指揮工作的有序進行,單位成立防汛工作指揮部。成員如下:

總 指 揮:集團單位黨委書記、總經理 副總指揮:集團單位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成 員: 單位各分管領導、本部各部門負責人。

聯 絡 員:

值班電話:

單位辦公室:

綜 合 部:

夜間值班:

值 班 室:

三、組建搶險應急分隊

在汛期,爲預防災害事故對生產經營造成影響,我們按照xx集團(控股)有限單位、區、街防汛指揮部的要求,組建保安隊和消防隊爲主的應急搶險分隊,應急搶險分隊服從單位防汛工作指揮部領導,在汛情緊急情況下隨時進入防汛搶險戰鬥負責處置緊急情況。

四、 建抗洪搶險隊伍

1、爲了做好防大汛、排大澇的各項準備工作,我們依據上級防汛指揮部的要求,組建以民兵和青壯年職工爲主體的二百人搶險隊伍,出現特大汛情將服從區防汛指揮部統一調動,做好上堤抗洪搶險的準備。

2、在防汛期間,爲搞好單位內部搶險排澇工作,由單位職工組成100人的搶險隊伍,一切搶險工作由單位防汛指揮部統一調動。

五、 做好防大汛及防雨漏和防倒灌的準備

爲安全渡汛,保證企業財產不受損失,在預報大雨及暴雨來臨時,各車間、部門應加強防汛力量,保證在崗人員不得少於2人。同時,爲確保單位所屬企業各生產車間的廠房、庫房及重點要害部位的汛期安全,尤其是杜絕各種細菌通過地下排水對食品的感染,車間、部門相應做好汛前防漏雨和對廠區內地下排水管道檢查,各庫房部位做好防倒灌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找主管部門解決,對地勢低窪部位應採取防倒灌的措施,並切實保證安全渡汛,做到中、小雨不漏,大雨不倒灌,確保生產經營正常進行。

六、 做好防汛物資的準備

爲搞好今年的防汛搶險、排澇等項工作,做到有備無患,各有關部門做好防汛設施、防汛工具、排水管道、防汛用土、防汛閘板、防水膠堵、通訊線路、值班車輛等各類物資的管理、維修、保養等項工作,使之處於良好戰備狀態。目前,我單位備有防汛工具:鐵杴50把、扁擔50條、排水泵3臺、籮筐18個。

七、 嚴格防汛值班制度

爲確保安全渡汛,在汛期安排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防汛值班。對重點要害部位設專人值班制度,車間及有關部門領導值班制度,特別是遇有中、大雨時各重點部位必須有車間部門領導在崗,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八、 防汛工作中各部門職責

在防汛工作中,貫徹“誰領導、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樹立全局觀念,做好防大汛的各項準備工作。

爲此,制定各有關崗位職責:

在汛期積極組織安排好生產並做好防漏雨和防污水倒灌的各項工作,及時掌握汛期的天氣變化,結合生產實際協助組織排水、搶險。遇有雨情預報或夜間突發雨情,各車間、部門主要領導及防汛重點部門領導必須立即上崗巡視檢查本車間、部門漏雨積水情況,並服從單位安排。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9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有效防範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發生,最大限度減輕或者避免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和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有序。

1.2編制依據

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氣象法》《國務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河南區氣象條例》《河南區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和《郾城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爲主、依法防控原則,加強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社會動員、羣防羣治,科學有效防範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全力保障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1.4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防範和應對全區範圍內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及其引發的農業、交通、城區運行、生產安全等其它次生、衍生災害或突發事件。

1.5災害風險分析

因極端天氣造成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風險包括:一是對交通運輸造成不利影響,可導致鐵路、高速、市區幹道、水路等交通運輸方式無法正常運行,引發大面積交通擁堵、人員滯留,造成城區煤、電、油運輸供應困難,交通運輸突發事件風險增高;二是對城區運行管理造成不利影響,可導致電線結冰、供水管道破裂、電力杆塔和通信基站倒損等設施故障,造成水、電、氣、暖、通信等供應保障中斷,也可導致城區公共交通停運、生活物資供應緊張、引發羣衆身體健康疾病,嚴重影響羣衆生產生活;三是對農業農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可導致農作物受凍受害,影響蔬菜、畜禽、水產等設施農業生產,影響農產品正常流通和存放供應,還會造成農村斷路、斷電、斷網、斷水,地質災害隱患點發生崩塌、滑坡等突發風險,對林業新造林、苗木花卉、林業生產等造成嚴重影響;四是對安全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可導致危房、簡易房、車棚等構築物受壓倒塌,戶外施工、作業及起吊、裝卸、危險品運輸等工作,增加事故發生風險。

1.6應急處置原則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由各級政府及其應急指揮機構統籌,各級相關部門、單位根據災情實際和波及範圍負責本行業、本系統或本部門災害應急處置。當災害發生後,事發地鎮級以上政府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啓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應急處置。當災害影響大、災情嚴重時,區級應急指揮機構啓動Ⅰ、Ⅱ級應急響應時,區級應急指揮機構組織應對,並接受市級應急指揮機構統籌指揮指導。

2組織指揮體系

2.1區級應急指揮機構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區政府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指揮部)統籌組織指導協調全區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對工作。區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應急管理局。

指揮長:區政府區長。

常務副指揮長: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副指揮長:相關副區長、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區氣象局局長。

祕書長: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區氣象局局長。

成員:區委宣傳部、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郾城分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郾城分局、市生態環境局郾城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區文化和旅遊局、區衛生健康委、區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郾城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團區委等單位負責同志。成員單位職責見附件1。

區指揮部決定啓動Ⅰ、Ⅱ級應急響應時,應當成立綜合協調組、救援救災組、監測預警組、交通處置組、物資保障組、社會運行組、宣傳報道組等若干應急處置工作組,實行集中辦公,確保應急高效和指揮及時。工作組組成及職責見附件2。

2.2鎮(街道)、村(居)應急指揮機構

各鎮(街道)、村(居)要積極履行防災減災救災職責,健全應急指揮機構和工作機制,加強災害防禦和先期處置。

3預防監測預警

3.1災害預防

各級各部門要堅持預防爲主、防抗救相結合,前移防禦關口,做好各項災害防範準備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主要包括並不限於以下預防措施:

(1)加強災害預報預測,應急部門積極與區氣象部門對接,加強低溫、暴雪、寒潮等氣象災害的預報預測;應急、自然資源、農業、交通、住建、城區管理、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以及煤、電、油、氣等行業領域共同加強衍生災害會商研判;

(2)做好災害應急準備,預置預備必要的應急物資、裝備和救援專家、隊伍,加強各級各部門值班值守,確保災害或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快速響應、及時處置;

(3)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有關制度措施和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

(4)加強城區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風險隱患排查,加強低溫雨雪冰凍條件下生產安全等相關技能培訓;做好水、電、氣、暖、通信、氣象、農業等易受低溫雨雪冰凍影響的設備設施防凍準備;

(5)加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禦知識宣傳教育,引導羣衆增強防災意識、做好個人防護;

(6)做好老年人、學生、殘疾人、生活困難人員、前期受災安置人員等重點羣體防凍防災保護,保障羣衆溫暖過冬和生活物資供應等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其他各項準備。

3.2災害監測

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完善區、鎮監測網絡,並與市網絡連接,完善三級監測網絡,提高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綜合監測能力。應急部門在得到氣象部門通報後,負責發佈低溫、暴雪、寒潮等氣象災害監測預報信息,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告,並通報有關部門。

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區管理、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應急、通信、電力等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本系統、本行業相關監測預報工作,結合氣象監測預報預測信息,開展本系統、本行業影響及危害分析研判,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和區指揮部報告相關情況。

3.3災害預警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警發佈遵循“歸口管理、統一發布、快速傳播”原則。低溫、暴雪、寒潮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由氣象部門負責製作並按預警級別分級發佈,預警等級由高到低分爲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級標準見附件3,其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製作和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有關部門根據氣象部門發佈的預警信息,研判本行業、本領域可能面臨的風險,根據需要聯合氣象部門發佈本行業、本領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預警信息。

3.4預警行動

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原則,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禦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氣象局發佈低溫、寒潮、暴雪等災害預警後,應當立即採取果斷有力行動,爲可能發生的災害做好充足準備。

3.4.1區指揮部行動:

(1)組織應急、農業農村、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等有關部門開展會商研判,分析監測預警信息和災害發展趨勢,決定是否啓動災害應急響應,發佈災害應急響應指令,指導有關基層政府、單位做好災害防禦和應急準備工作;

(2)加大災害預警宣傳,及時發佈、傳播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增強全民防災救災意識,公佈信息接收、諮詢、求救方式,向社會公告採取的有關特定措施、避免或減輕危害的建議和勸告等;

(3)印發加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通知,根據災害預警和實際情況,必要時下達停工、停學、停業、停運等預警指令。

(4)預置準備搶險救災裝備、物資和隊伍、專家各類應急資源,調集備好除冰雪裝備器材、消融雪物料等物資,必要時將裝備、物資、人員前置到可能發生重大災害的關鍵部位,協調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基層專兼職救援力量做好值班備勤,保持有關應急處置和操作保障人員值班值守,確保能夠隨時投入災害應急處置;

(5)加強巡查檢查,督促有關基層政府和部門單位壓實責任,全面落實災害防禦措施,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等,及時發現並整改薄弱環節;

(6)加強維護社會治安、區場經營秩序,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通信、氣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安全和正常運行;

(7)高度關注並做好重點區域、重點羣體災害應對準備,組織有關部門對在建施工工地、前期受災地區、敬老院、學校、醫院、農業種植養殖場所等重點區域進行風險排查,督促加強災害防範應對;做好老年人、學生、殘疾人、生活困難人員、前期受災安置人員等重點羣體看護保障,及時組織受災害威脅地區的羣衆轉移撤離;如有必要及時果斷採取“關、停、撤”等措施,全面做好災害防範應對。

(8)必要時,派出工作組赴災害風險較大鎮辦園區,督促指導當地災害防禦和應急準備工作。

3.4.2有關部門、單位行動

(1)各有關部門、單位加強應急值守,加強信息通報,應急部門加強與氣象等部門的聯繫,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適時加密預報頻次,保持應急通信暢通;

(2)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協調保障煤、電、油等重要資源供應,協調做好重要能源設施的防凍防結冰工作,加強運行狀況監控並做好應急準備;

(3)公安機關加強道路巡邏、治安管控,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加強警情事件信息的收集處置,視情實施道路交通管制;

(4)交通運輸部門指導車站、港口、碼頭等做好災害防範和應急準備,高速公路、國省區幹道等管理部門及時清除積雪結冰,視情采取管控、限速等措施;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區政公用行業單位、建築、區政基礎設施工程在建工地臨時建(構)築物等加強巡查並及時排除隱患,加強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

(6)城市管理部門指導城區預備預置應急裝備、物資、人員,做好城區道路積雪、結冰清除準備,做好供水、供氣、供暖等設施排查和防凍工作,對室外公共區域廣告牌和城區綠化樹木加強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

(7)教育部門指導各級學校、幼兒園、教育機構做好老師、學生、幼兒防災宣傳教育,加強災害防範意識和能力,做好因災停學、停課的應對措施;

(8)民政、應急、殘疾人保障等部門,加強對福利機構服務對象、受災安置羣衆、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羣體的關愛扶助,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禦寒物資,保障羣衆溫暖過冬;

(9)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指導協調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和價格總體穩定,協調維護區場秩序;

(10)農業農村等部門指導協調做好蔬菜、畜禽、水產等設施農業生產防寒防凍和抵禦極端天氣準備,水利部門指導協調做好極端天氣影響下農村供水保障等工作;

(11)自然資源、應急、水利等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河道、水利工程、農村供水設施、傍河景區設施等低溫冰凍監控,加強工程運行情況監測,指導管理單位開展巡險查險,及時排查、搶修因災受損工程設施設備;

(12)文化和旅遊部門指導旅遊景區(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做好防災救災準備,排查風險隱患,調控遊客流量,及時轉移、疏散受威脅遊客,必要時關閉景區(點);

(13)發改、工信等督促電力、通信、供水、供氣、供暖等單位及時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檢修設施設備,加強供應運行監控,完善應急搶修、應急保供等預案,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準備;

(14)宣傳部門要組織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在收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提供的實時預警信號後15分鐘內開始傳播該預警信號信息,並標明發布時間和氣象臺站的名稱,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羣衆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和應對宣傳。

其他相關地區或部門及時組織分析本地區本行業可能受到影響的範圍、程度等,安排部署有關防範性措施。

當災害風險已經解除,預警發佈部門宣佈解除警報,終止預警期,有關政府、部門在保證安全有序前提下解除已經採取的有關措施。

4應急處置

4.1信息報告

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引發災害或突發事件後,相關部門(單位)、事發地政府要按照信息報告制度和相關預案的規定,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上級政府報告,並抄送同級應急部門。

重大、特別重大災害或事件,首報信息須在事發後10分鐘內電話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屬地政府,30分鐘內補報書面報告,接報部門、屬地政府須事發後15分鐘內電話報至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40分鐘內報書面報告;較大災害或事件須在30分鐘之內報告主管部門、屬地政府,接報部門、屬地政府須在1小時內報告至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一般事件須在3小時內報告主管部門、屬地政府,接報部門、屬地政府須在6小時內向報告報告至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

災害信息內容主要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信息來源、性質、簡要經過、影響範圍(含環境影響)、人員傷亡和失聯情況、房屋倒塌損壞等經濟損失情況、交通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損毀情況、現場救援情況和已經採取的其他措施等。爲保證信息報送及時,報送單位須嚴格規範信息初報、續報內容,嚴格執行報送時限規定,做好災害信息動態跟蹤。

區指揮部啓動應急響時,各鎮(街道)、園區指揮機構、區氣象、應急、公安、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區管理等相關部門應每日定時向區指揮部報告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災情損失、應急處置等情況,報告時間爲Ⅰ、Ⅱ級應急響應時每日8時、18時,Ⅲ、Ⅳ級應急響應時爲每日18時,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4.2先期處置

災害發生後,事發地村(居)民委員會和其他組織要立即進行宣傳動員,組織羣衆開展自救互救,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調動基層應急隊伍,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處置與救援工作,並及時向所在地區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報告。

事發地政府及其應急指揮機構接報災情後,根據災情實際啓動應急響應,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到事發現場指揮搶險救災,採取切實必要應急處置措施,把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有效保障交通運輸、城鄉基礎設施、生產經營單位、羣衆基本生活等各方面運行安全,確保科學、有效、有序開展搶險救災。

經先期處置仍不能控制的災情,或即將發展到或已達到較大以上災害級別時,由區政府或其應急指揮機構啓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組織處置應對,並向市指揮部報告。市指揮部啓動市級應急響應時,區指揮部在市工作組(或指導組)指揮指導下組織現場處置。

4.3應急響應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實行分級響應,響應級別由高到低分爲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Ⅰ級、Ⅱ級應急響應由區指揮部指揮長或常務副指揮長組織研判並決定啓動;Ⅲ級應急響應由區指揮部副指揮長組織研判並決定啓動。Ⅳ級應急響應由區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組織研判報副指揮長批准決定啓動。

4.3.1Ⅰ級應急響應

(一)響應條件。達到以下一項或多項條件時,可啓動Ⅰ級應急響應:

(1)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連續低於零下25℃預警;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低於零下25℃,預計未來24小時最低氣溫仍將低於零下25℃;

(2)區氣象局發佈未來24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30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20毫米以上降雪,預計未來24小時上述鎮(街道)仍將出現10毫米以上降雪;

(3)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下降16℃以上,並伴有平均風力6級以上大風,且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

(4)當災害造成高速公路、普通國道交通中斷,出現大量車輛積壓,並影響到周邊區域高速公路、普通國道正常運行,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48小時以上,或造成鐵路幹線中斷行車3小時以上,其他線路中斷行車6小時以上,或造成特別重大交通運輸事故等情況,啓動區相關鐵路、道路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Ⅰ級應急響應;

(5)災害導致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啓動區相關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Ⅰ級應急響應;

(6)當災害造成特別重大型地質災害,啓動區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Ⅰ級應急響應;

(5)文旅等羣體性活動500人以上因災滯留超過24小時,並對當地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嚴重影響,啓動區、部門相關文旅、羣衆性活動專項應急預案Ⅰ級響應;

(6)其它領域發生特別重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或其引發的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啓動區及部門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Ⅰ級響應。

(二)區指揮部響應行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1)指揮長或常務副指揮長召集受災地區政府主要領導、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召開調度會商緊急會議,掌握災情,研判災害發展趨勢,部署應急處置任務;

(2)啓動應急處置工作組,有關成員快速到位,在區指揮部辦公室集中辦公;

(3)發佈全力做好災害應急救援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發佈有關命令、指令,保證有關工作信息及時上傳下達並聯絡通暢;

(4)根據應急救援救災工作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現場可視情況設立一個或多個現場應急處置組,現場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協調解決當地實際困難和問題;

(5)加強加密監測和災情信息收集,每日8時、18時,區應急管理局、公安分局、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發展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報告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災情損失、應急處置等情況,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6)根據事發地請求和搶險救災需求,調度區級救援裝備、物資、隊伍、專家等趕赴現場搶險救災,必要時,向市有關局、其他地區申請救援救災支援,或按程序申請解放軍、武警部隊和預備役救援力量增援;

(7)每日8時、18時,收集各災害發生地政府應急處置進展和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8)建立統一信息發佈平臺,依法依規及時發佈災害實況和災情信息,組織協調媒體做好災害現場和搶險救災新聞報道,加強社會公衆輿論引導;

(9)統籌調配救災救助資金、物資,做好災情統計評估、善後處置、災後重建等工作準備。

4.3.2Ⅱ級應急響應

(一)響應條件。達到以下一項或多項條件時,可啓動Ⅱ級應急響應:

(1)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將連續低於零下20℃預警;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低於零下20℃,預計未來24小時最低氣溫仍將低於零下20℃;

(2)區氣象局發佈未來24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20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10毫米以上降雪,預計未來24小時上述鎮(街道)仍將出現10毫米以上降雪;

(3)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下降14℃以上,並伴有平均風力6級以上大風,且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

(4)當災害國道、省道交通中斷,出現大量車輛積壓,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24小時以上,或造成鐵路幹線中斷行車2小時以上,其他線路中斷行車3小時以上,或造成重大交通運輸事故等情況,啓動鐵路、道路交通事故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Ⅱ級應急響應;

(3)災害導致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啓動區相關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Ⅱ級應急響應;

(4)當災害造成重大型地質災害,啓動區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Ⅱ級應急響應;

(5)文旅等羣體性活動200人以上、500人以上因災滯留超過24小時,並對當地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嚴重影響,啓動區、部門相關文旅、羣衆性活動專項應急預案Ⅱ級響應;

(6)其它領域發生特別重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或其引發的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啓動區及部門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Ⅱ級響應。

(二)區指揮部響應行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1)指揮長或常務副指揮長召集受災地區政府主要領導、有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召開調度會商緊急會議,掌握災情,研判災害發展趨勢,部署應急處置任務;

(2)啓動應急處置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在區指揮部辦公室集中辦公;

(3)發佈全力做好應急救援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

(4)根據應急救援救災工作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現場可視情況設立一個或多個現場應急處置組,現場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協調解決當地實際困難和問題;

(5)每日8時、18時,區應急管理局、公安分局、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相關部門報告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災情損失、應急處置等情況,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6)根據事發地請求和搶險救災需求,調度區級救援裝備、物資、隊伍、專家等趕赴現場搶險救災,聯繫協調其他縣區,做好救援救災支援準備,聯繫解放軍、武警部隊做好應急備勤準備。

(7)每日8時、18時,收集各災害發生地區級政府應急處置進展和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8)建立統一信息發佈平臺,組織協調媒體做好災害現場和搶險救災新聞報道,加強社會公衆輿論引導;

(9)統籌調配救災救助資金、物資,做好災情統計評估、善後處置、災後重建等工作準備。

4.3.3Ⅲ級應急響應

(一)響應條件。達到以下一項或多項條件時,可啓動Ⅲ級應急響應:

(1)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連續低於零下15℃預警;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低於零下15℃,預計未來24小時最低氣溫仍將低於零下15℃;

(2)區氣象局發佈未來24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10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5毫米以上降雪,預計未來24小時述鎮(街道)仍將出現5毫米以上降雪;

(3)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下降12℃以上,並伴有平均風力5級以上大風,且最低氣溫降至4℃以下。

(4)當災害造成國道、區道交通中斷,出現車輛積壓,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6小時以上的;造成縣道、鄉道交通中斷,出現車輛積壓,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24小時以上;造成鐵路幹線中斷行車1小時以上,其他線路中斷行車2小時以上,或造成旅客列車大面積晚點1小時以上並達30列及以上,或造成較大交通運輸事故等情況,啓動鐵路、道路交通事故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Ⅲ級應急響應;

(5)災害導致生產經營單位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啓動區相關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Ⅲ級應急響應;

(6)災害造成中型地質災害,啓動區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Ⅲ級應急響應;

(7)文旅等羣體性活動50人以上、200人以下因災滯留超過24小時,並對當地生產生活秩序造成較大影響,啓動區、部門相關文旅、羣衆性活動專項應急預案Ⅲ級響應;

(6)其它領域發生的較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或其引發的較大突發事件,啓動區及部門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Ⅲ級響應。

(二)區指揮部根據應急處置實際可以採取以下響應行動:

(1)常務副指揮長召集受災地區政府主要領導、有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召開調度會商緊急會議,掌握災情,研判災害發展趨勢,部署應急處置任務;

(2)啓動應急處置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在區指揮部辦公室集中辦公;

(3)發佈全力做好應急救援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

(4)根據應急救援救災工作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現場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協調解決當地實際困難和問題;

(5)每日18時,收集有關部門的災害監測預警、災害損失、應急處置等情況;

(6)根據需要調度部分區級救援裝備、物資、隊伍、專家等支援救援救災現場,協調預置其他救援力量做好應急備勤準備;

(7)每日18時,收集災害發生地縣區政府應急處置進展和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隨時報告。

4.3.4Ⅳ級應急響應

(一)響應條件。達到以下一項或多項條件時,可啓動Ⅳ級應急響應:

(1)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連續低於零下10℃預警;或者過去24小時全區已有三分之一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低於零下10℃,預計未來24小時最低氣溫仍將低於零下10℃;

(2區氣象局發佈未來24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出現5毫米以上降雪;

(3)區氣象局發佈未來48小時,全區將有半數以上鎮(街道)最低氣溫下降10℃以上,並伴有平均風力4~5級以上大風,且最低氣溫降至4℃以下。

(4)當災害造成縣道、鄉道交通中斷,出現車輛積壓,且搶修、處置時間預計在12小時以上的,或者造成鐵路幹線中斷行車30分鐘以上,其他線路中斷行車1小時以上,造成旅客列車不同程度晚點20列及以上,或者造成一般交通運輸事故,啓動鐵路、道路交通事故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

(3)災害導致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啓動區相關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

(4)災害造成小型地質災害,啓動區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

(5)文旅等羣體性活動50人以下、10人以上因災滯留超過24小時,並對當地生產生活秩序造成較大影響,啓動區、部門相關文旅、羣衆性活動專項應急預案Ⅳ級響應;

(6)其它領域發生的一般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或其引發的一般突發事件,啓動區及部門相關專項應急預案Ⅳ級響應。

(二)區指揮部根據應急處置實際可以採取以下響應行動:

(1)由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或辦公室主任召集受災地區政府主要領導、有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召開調度會商緊急會議,掌握災情,研判災害發展趨勢,部署應急處置任務;召開調度會商會議,掌握災情,研判災害發展趨勢;

(2)必要時派出指導工作組,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

(3)每日18時,收集有關部門的災害監測預警、災害損失、應急處置等情況;

(4)每日18時,收集各災害發生地政府應急處置進展和工作動態,突發情況隨時報告;

(5)根據需要調度預置有關救援力量做好應急備勤準備。

4.4信息發佈

區指揮部啓動Ⅰ、Ⅱ、Ⅲ級應急響應時,應及時通過主流媒體向社會發布災害的初步覈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衆防範措施等權威信息,並根據處置進展情況實行動態信息發佈。

參與應急處置的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應急處置工作的情況和事態發展的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災害發展或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

4.5響應變更與終止

當災害影響將擴大或者減輕時,區指揮部及時調高或降低災害應急響應級別;當災害得到有效處置,應急處置行動結束後,區指揮部宣佈應急響應結束。響應變更、終止的簽發和發佈流程與啓動應急響應流程一致。

響應終止後,有關政府、部門視情做好災後生產恢復和後期次生災害預防工作。

5善後工作

5.1善後處置

當地政府應當根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情況,制定救助、補償、撫慰、安置等善後工作方案,對災害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徵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按照規定給予撫卹、補助或補償。有關部門要做好疫病和環境污染防治工作。

5.2調查評估

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搶險救援完成後,當地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災害的發生經過和原因開展調查,對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Ⅳ級災害突發事件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評估,並向區政府作出報告;Ⅲ級災害突發事件由區級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評估,並向市政府報告。特別重大、重大災害的調查評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3恢復重建

受災地政府根據災損實際和重建需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有序地組織災後恢復重建,全面恢復受災地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6保障措施

6.1監測預警保障

區政府應當根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禦的需要,按照合理佈局、有效利用的原則,加強監測設施和信息平臺建設,組織農業農村、水利、交通運輸、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文化旅遊、人防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監測網絡,提高監測預報水平。依法保護氣象設施,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氣象設施。氣象設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壞時,當地政府應當採取緊急措施,組織力量修復,確保氣象設施正常運行。建立通暢的預警信息發佈渠道。宣傳部門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和通信管理部門加強預警等應急信息發佈保障,研究、應用向特定人羣、特定區域發佈應急信息、以及全覆蓋發佈應急信息的相關技術,實現信息及時按需發送。

6.2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部門指導協調有關單位協助做好人員轉移運輸所需車輛保障,會同公安、住建等部門及時搶通重要道路運輸通道。

6.3應急隊伍保障

各級各有關部門應加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專業救援隊伍建設,開展技能實操實訓和防災防護培訓。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應加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自救互救培訓,建立專兼職救援隊伍做好災害先期處置工作。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救援實訓實練。

6.4裝備物資保障

根據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特點,各級各有關部門應儲備適合實用的清除冰雪、道路清障等裝備設備物資,並配套建立操作員、技術員隊伍,保障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期間,裝備物資能快速投送並正常使用。

6.5應急資金保障

各級政府按照財政事權劃分責任,建立健全與災害救援救助需求相適應的資金保障機制,將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救援救助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6.6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完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公共健康事件監測與信息報送網絡,研究制定相應的應急準備措施,做好醫療設施裝備、藥品儲備工作,實現應急衛生資源的整合共享。做好醫療應急保障,確保有效實施現場救治、防疫防病等工作。

6.7社會動員保障

事發地政府可根據災害性質、危害程度和範圍,積極發動各單位組織和廣大民衆,參與清除積雪、結冰等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災害應急處置和保障工作,緊急情況下依法徵用和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並在事後給予補償。

6.8培訓宣教演練

各級各部門應加強本級、本系統、本行業、本領域的防災減災救災教育培訓,引導所屬單位、人員掌握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有關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處置措施,提高災害防範和應對工作業務水平。應急、交通、公安、住建、城區管理、教育、消防救援等相關部門,應定期組織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演練,或開展部門聯訓聯演,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注重加強社會公衆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普及,增強社會公衆獲取、應對災害預警的意識和能力,提高避險自救互救能力。

7附則

7.1預案管理

區指揮部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預案,報區政府批准後印發實施,並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及時修訂和完善。

各鎮(街道)、園區可參照區級預案,制訂本行政區域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按照預案管理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編修和印發實施。

7.2責任獎懲

各級各部門應依法履行防災減災救災職責,建立健全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積極承擔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指揮協調、搶險救援、救災救助等災害應急救援任務。

對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獎勵。

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應急處置不力,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爲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民按照各級政府要求,參加應急救援工作或者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期間,其在本單位的工資待遇和福利不變,並具有表彰獎勵、優撫撫卹、徵用補償等法定權利。

7.3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

7.4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鄉鎮災害應急預案 篇10

一、學校雨雪天氣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李瑞密

組長: 樑軍

成員: 韓玉軍 肖海英 鄧澤榮 朱金剛馬林源 劉法旺 李漢樂 薛詩先

二、應急工作措施:

1、雪情就是命令,責任驅使行動。

(1)根據天氣預報,總務處提前一天備好掃雪、防滑設備。

(2)隨着雪情加大,由主要領導決定啓動冰雪天應急預案。校務處向全體教工、班主任則利用家校通等向學生家長及學生接送車駕駛員發出通知和安全提醒。各班在放學前進行一次應對冰雪天安全專題教育。

(3)校務處根據雪情,做出準確判斷,予以作息時間和上課安排,並通知到各班級與全體教職工。

(4)總務處、教導處要按照下雪天掃雪分工及時組織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清理冰雪。

(5)校務處及時考勤,並對掃雪情況予以錄像、照相記錄。

2、加強安全教育,上好應急安全教育專題課。

教導處規定時間,安排所有班級舉行一次專題班會,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雪天安全教育,要求學生不要在校園奔跑,玩雪。雨雪天當天下午放學時間,應立即放學,嚴禁拖堂,嚴禁留生打掃衛生。班主任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3、自覺除雪行動,消除校內安全隱患。

(1)早準備。總務處要在下雪前一天將除雪相關物品發放到各班和校門口值班室,以備第二天使用。

(2)黨員、幹部帶頭。所有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共產黨員按照學校分工,第一時間到所在區域地點帶頭掃雪。

(3)掃雪時間要求。白天下雪按分工地段,各年級及時將責任區的雪掃淨。夜間下雪,第二天清晨門衛先在校門口清理出師生通道,全體教職工應在保證安全情況下於學生到校時間前半小時到校。所有行政幹部更要帶頭衝在前面,身先士卒,發揮表率作用。

(4)及時清除積雪。首先確保學生上放學路線暢通,組織全體師生將主路周邊、教學樓走廊、樓梯和主要路段的.積雪,及時清除,保證場地正常使用。

(5)嚴禁將雪堆放到花池和綠化帶內(含校門口)。

4、做好雪天教育宣傳,加強師生安全防範。

(1)做好家校溝通,班主任及時將學校要求傳達到位。要加強學生的生活指導,做好學生在校安全教育指導工作。

(2)政教處要通過廣播等不斷提醒學生遵守雪天學校要求,禁止追跑打鬥、打雪仗,不得將雪塊、雪球帶入教室內,更不得在樓梯、長廊踏雪追逐嬉鬧,行走時注意安全等。教育師生在地面積雪較厚的時候,應不騎或少騎自行車上學(班),提倡家長接送或步行到校,以減少不安全因素。

(3)各級部要加強執勤管理,增加課間值班,引導學生有序上下樓,注意防滑安全,學生處要在校門口樹起警示牌,提醒學生慢行。

(4)加強學生路隊護送工作,值班幹部和值日教師,保證將孩子護送到校門口安全區域。

(5)每天的值日教師加強巡視,及時做好學生在校安全的巡視教育工作。

5、及時關閉門窗,確保保暖措施到位。

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要將門窗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門窗通風、關閉及時,人走門窗全部關閉,嚴防凍爛暖氣片。對此採取班級負責制(按衛生區域)和責任追究制,嚴懲工作懈怠、不負責任,造成損失人員。

6、突發雨雪天氣,總務處、各年級及各科室人員應按區域分工進行掃雪,除冰。掃雪工具,各處室、各班級以自備爲主。

三、多方合力攜手,共同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

1、冰雪天氣發生時,校務處與各處室、各班班主任應及時發佈天氣信息和安全警示,告誡家長嚴禁搭乘超載、“三無”車輛和私家非法營運車輛。

2、持續特殊天氣,辦公室應及時聯繫交警隊等部門,建議在學校周圍幾個主要路段增加警力指揮交通,疏導車輛。並及時查處非法營運行爲。

3、需要整天停課等,需及時上報區教體局等上級主管部門。

四、未盡事宜,以學校通知爲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