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路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5W

隨着各學科XX版《課程標準》的頒佈實施,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和許多基層教師一樣,曾爲那些全新的理念而震撼,曾爲自己的努力而興奮,曾爲諸多的不解而困惑。回首十年,到了要爲它做個總結時,卻是一片茫然。記得有位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新課程改革,關鍵在於學校,成敗在於教師。”教師是課改的具體實踐者,我們該如何踐行新課程標準,如何以其理念來改變,或者促進我們的教學的改進?

關於改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路

一個學科的課程標準,是這個學科的綱領,規定了這個學科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的設計、課程目標和實施建議”,我們的一切教學行爲,都不能違背這個綱領。

然而,實際的英語教學是怎樣的?“教師講講講,學生抄抄抄,活動無意義,或者亂糟糟,除了把書背,再也沒新招,新課程理念?全都腦後拋!”

如何切實改變這種狀況?我想,我們必須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掌握其精髓,而且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認識,並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加以實施:

一、認清英語教學的目標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的工具,交際是語言的生命所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不是要學生當研究者來研究單詞、句型和語法,而是要他們在瞭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纔是我們教學的根本的、也是最終的目標。所以,課堂上,切忌教師揪住語言知識點滿堂灌。語言知識點的教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教授過程中,要營造真實,或接近真的語言情境,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強教學的趣味;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着手引出,啓發學生去感悟,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形成他們的認識;新知識教授之後,要及時、充分的組織學生進行模仿操練,以達到真正的理解掌握;隨後,教師要設計豐富的、能被學生接受的活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這樣的教學,必將是更生動、更有效的,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運用自如,我們何愁他們不懂?何愁他們記不住?

在七年級上學期,要學到house、home和family這三個單詞。大多數教師,只是對這三個單詞的漢語意思進行解釋,最多再舉幾個例句,然後就是教會學生認讀、記憶。雖然教師的解釋不可謂不充分,所舉例句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對於一個抽象思維能力不高的七年級學生,要達到真正的理解、掌握,遠遠不夠。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安排這三個詞的教學順序,先教house,再教family,最後教home。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要以圖片等直觀手段,呈現出house,強化學生的直觀印象,使學生在頭腦中將“一座座房屋”與house形成緊密的聯繫,明白house的真正所指。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模仿着用這個單詞說話,以達到真實運用,併爲family教學做好鋪墊;教師可以在house裏面,“放入”一個個家庭成員(都是學生已學過的),幫助學生理解family得含義:指家庭中的人,即“成員”。在理解和掌握這兩個單詞之後,教師再進行home的教學就顯得很順暢:home也是指“房子”,但它具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教師可以圖片的形式呈現“warm home” 的溫暖和“cold home”的冷漠,以及“homeless”的可憐。綜述上面的做法,可以看出,在教授每個單詞時,教師總是呈現了一定的場景,營造了一定的語境,讓學生在其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然後,再引導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去運用。而不是簡單地解釋之後,將理解和掌握完全拋給了學生,學生最多隻是掌握了讀音和漢語意思。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人們都說“教學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指的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合理安排每個環節,確保每節課的生動與有效。雖然教無定法,但我個人認爲,一節生動有效的課,應該是層層遞進的,應該是活潑的,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始終有着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參與。我覺得,英語課堂應該有這樣幾個環節組成:複習,呈現,新知教授,模仿操練,鞏固運用。

1.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着手,複習是爲了學習新知做鋪墊、做渲染。學生已經學過了很多內容,但複習環節應該選擇與即將進行的新課教學內容有關聯的東西,比如,要教授詢問價格的句子how much is it/are they?應該複習數字(one, two, three,…),要教授方位介詞,應該複習學生已學過的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和句型。這樣就很容易由舊知過渡到新知上,顯得“順勢而生”,避免了新知出現的太突然。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三模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是幾個食物、飲料的單詞,以及在超市購物時的句子。複習環節,教師應利用圖片,通過看圖說單詞,或者猜謎語的形式,對已學過的像hamburger,bread,ice-cream等單詞(包括可數與不可數名詞)進行回顧,接着,教師呈現圖片,教授新單詞(sweet,orange juice等等),這樣由舊到新,保持了教學的連貫,還能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得他們對新知的感受更深刻。

2.在複習環節,教師一定要精心安排,有目的地將即將要教授的新知適時引出,呈現給學生,像上述的sweet,orange juice等單詞。對於新知的呈現,應該堅持由舊到新,比如,要教授how much is it/are they?這個句型,教師可以在已學過的實物旁邊註上¥和數字,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就很容易明白這是價格,教師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來呈現新句型,學生理解的就很輕鬆。板書句型,只要略加解釋,就可以安排學生模仿着問答有關物品的價格。

3.新知識引出之後,經過前面充分的鋪墊,學生有了一定的感受,此時進行課文教學,就會顯得輕鬆自如;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對新知進行必要的總結。

4.新知教學之後,必須要有充分的操練。這種操練,可以是簡單的模仿,或者是替換練習,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新知和課文內容的理解。

5.鞏固運用環節,是一節課最有價值的體現。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精心的謀劃,活動內容要緊扣教學目標,緊扣所學新知,更要考慮學生的差異,具有層次性;活動形式要多種多樣,要能帶動全體學生參與進來;活動的評價,要及時,要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要想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主觀意識,要能靜心學習新課程理念的精髓,不斷去體悟,去實踐;還要多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養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