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育兒交流經驗材料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1K

接到徐老師的任務,要求在這次家長會(2011.3.12)中讓我們介紹介紹我們的育兒經驗,徐老師是打電話給兒子他爸的,他爸爸出差在外,立馬一個電話打給我,我吃了一驚呢,我們有啥經驗好介紹的呢,我還常自責,沒有好好陪兒子,更沒好好教育兒子,我跟他爸爸說,那你去介紹吧,我是沒啥經驗,他說他也沒經驗,而且都出差在外週五回不來的,你自己和徐老師去說吧。

家長會育兒交流經驗材料

說真的,孩子都5週歲了(XX年1月2日出生),我還沒認真的考慮過怎樣來更好地教育孩子,更談不上育兒的心得了,我家陳欣洋在家一向是自由發展,沒有特別對他嚴格的要求,現在想想也是問題一大堆,也常會束手無策。

其實很多的育兒知識大家也都知道,只是要堅持執行是很難。而且每個小孩有每個小孩的特點,書上講的有些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記得有次我去聽了堂課,其中上課老師說了這麼一個例子,大意是:要引導孩子往好的方面去做的話可以這樣:幼兒園放學回來,不要問他,今天你學了什麼,他通常不會回答,而要問,今天老師表揚了哪些小朋友,小朋友幹了些什麼受到表揚了,這樣他通常會回答,就可以引導他往好的方向發展。我那天回家就問了他:"今天幼兒園裏老師表揚了誰",他回答很乾脆:"表揚我了""只表揚我一個人"。"表揚你什麼","不知道"。完全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說實話確實也沒啥經驗,也不太懂。在剛懷孕到出生的時候,還是看過一些育兒書籍的,那是基本是撫育嬰兒的書籍,那時候看的那些書對那時候的陳欣洋的撫育還是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堅持母乳餵養、給他看黑白圖畫、對他進行撫觸、爬行訓練、生病感冒的處理等等,有2個同學比我晚一兩年生,看到我們兒子身體這麼好,都以爲我很有經驗,那時候常打電話問我呢。現在長大些了,幼兒的育兒書籍還真的沒怎麼看過。我們在育兒方面知識還是很欠缺,也是正需要別人來指點迷津。今天還是我們大家一起來交流探討吧,我講的不算什麼經驗,我就講講我們平常怎麼做,然後講講我兒子的一些問題。一、平常我們所做的一些感悟/總結

1、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利用陪伴孩子的時候、親子活動的時候進行隨機教育和孩子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很重要,我們應該多陪陪孩子,陪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父母對他心不在焉的舉動休想欺瞞聰明伶俐的孩子,我們每天抽出上網、看電視、逛街的時間多陪陪孩子,他們會感到很開心的,這個在我兒子身上也很有體現的,如果我們家裏4個大人看電視的看電視,上網的上網,他在那裏肯定也是百無聊賴,如果我和他爸能陪他玩,他肯定跟在屁股後面爸爸長爸爸短地問問題。

兒子的好奇心很強,觀察能力也挺強,問題很多,就坐個公交車都能問出很多問題,對於孩子的提問,我們儘量滿足他。有時提出的問題我們也回答上來,這個時候我通常說:"這個我也不知道,要回去查查書,或者網上查一查,或問爸爸去吧"。對於小孩的問題還真不能隨便敷衍了事,他記得牢的,記得有次他發現了他同樣一個問題,我2次給他的回答是不一樣的,他就問:"爲什麼你上次是說的不是這樣。

平時,我們儘量多帶他到戶外,到空氣清新的公園或郊外去玩。三墩的周圍的很多田地我們都去過的、三個人一輛電動車到處逛。還有浙大紫金港等也是我們經常去的地方。

有時候他就對馬路邊的挖土機、馬路邊的修路工人在挖路面,路邊店鋪的人進行一些切割等等,都很感興趣,我一定會陪着他一起看,直到他看夠。

偶偶也帶他到外面旅遊,比如去年帶他到三亞、爬三清山等,他特別地開心,三清山他一路都自己爬,還自己要求走路下山,不坐纜車的,當時我們好多同事都選擇纜車下山的,他勇敢地毫不猶豫地選擇走路下山。一路下來可以看小溪流水、看挑夫挑擔、摘些野花等比坐纜車來得開心。在三亞,放手讓他玩沙玩水。

通過這樣帶他到大自然裏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能開擴視野、增長知識,能觀察到樹木的發芽,毛毛蟲,池塘裏的魚、小蝌蚪,跟他講講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美化環境的同時會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等等…。他還能觀察到很多問題。比如坐在三亞的公交車上,別看他一聲不吭坐在我腿上,那是他在觀察,過了幾分鐘他就開始問"爲什麼三亞的公交車除了一個司機,還要有個人站在那裏問到哪裏""爲什麼每個人投的錢是不一樣多的"等等。

另一點,對於男孩子來說,我覺得爸爸尤其重要,我就發現雖然他爸爸經常對他體罰,但是隻要他爸爸在,他總是跟在他屁股後面爸爸長爸爸短,問這個問那個。而且兒子從來不記仇的,前一秒鐘剛受到體罰,後一秒鐘眼淚一干就爸爸長爸爸短了。一家三口在外面玩的時候,我離開也許他無所謂,而他爸爸如果離開一會,他馬上就到處找,或者上個廁所都跟着去了。

但平常溝通中對兒子的話通常我是能第一個理解的。他爸爸有時候兒子重複兩三遍還是沒明白,也許是他心不在焉,也許是他實在不瞭解兒子的內心世界,比如兩三歲時兒子問"爸爸,水會不會長大啊?",一句簡單的話他老爸連問好幾遍都沒聽明白。

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作爲父母要和孩子溝通,得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試着用"孩子世界"的眼光來了解他。往往孩子的想法會和你截然相反,我們需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不同的位置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處於不同的立場會產生不同的觀念,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纔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僅如此,換位思考,還是一種瞭解孩子真實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靈距離的有效方法,更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友誼。2、多溝通,多鼓勵他,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增強他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這裏講下,和孩子溝通說話時儘量蹲下和他平視着對話,大人蹲下來與孩子在同一個高度上談話,與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着談話,會讓孩子覺得你和他是平等的,也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據說是如果孩子習慣了仰視人家,那長大後他還是習慣"仰視",總會覺得人家高他一等。如果他做對事情了,多多表揚他,"你真棒,你真聰明,對了"。管理課上有句話大意就是:激勵就是把偶然發生的行爲進行表揚,形成習慣固定的行爲。就算他做了錯事,其實也不要一味的批評他,批評太多,會傷他的自尊。所以儘量少用"你不能….,你不應該",也許用"我喜歡…的孩子,我認爲小朋友應該…如何如何"更好。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愛他的,但也是對他有所要求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包容孩子的缺點,儘量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和能力,多讚揚和肯定他。有情況多與他溝通,和小朋友鬧矛盾了,打架了,要幫他分析,要加班、要出差我們都會事先與他溝通好,早的時候我在小區裏和一些小朋友媽媽聊天的時候發現有些小朋友爸爸媽媽要瞞着偷偷去上班,說不能讓他發現否則會哭的。我們這個從小就不瞞着他去出去上班的,每天都和他說再見,記得有段時間還常在我出門時提醒我鑰匙帶上沒,手機帶了沒,那是剛學會說話沒多久。

3、做錯事情的懲罰、讓他意識到錯誤與責任

孩子畢竟還小,對於孩子的言行,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好多時候孩子是一些無意識的行爲而導致一些錯誤的結果。但是也不能太放任,有的時候只是說教也許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爲了讓他更能記住自己的錯誤行爲,我們的懲罰通常有以下幾種:1、罰他面壁思過,關在房間裏關上燈讓他自己好好想想,說好過幾分鐘再出來,出來之後引導他自己分析剛纔的行爲。2、讓他數數:抱住他,不讓他動,讓他數數,數到一定數了就放開他,這招是在他剛學會數數的時候用的,這招其實挺好,即教育了他,又讓他學到了數數的本領。不過有一兩次他犯錯,讓他在大庭廣衆之下數,他也許覺得很丟面子,死活不肯數,一邊哭一邊想逃,他爸爸也百折不饒,他不數就不放他走,最後還是一邊哭一邊數完了。3、讓他自己道歉去。在他3、4歲的時候挺有攻擊力的,那時候打架他從不服輸的,人家打他一下,他肯定要打回來。有時候是手沒有個輕重,有時候也許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會去動下這個小朋友,動下那個小朋友。記得在3歲多的時候有次有個孩子走在小區的水池邊上,陳欣洋站在他邊上,手突然間一推,小朋友掉進水塘裏了,那小朋友媽媽叫了一句"陳欣洋,你怎麼這樣",抱了他兒子就往家裏跑了,我跟在她後面,半路上幫她抱了她兒子,讓她自己先去開門。陳欣洋爸爸則負責教育陳欣洋。在那個小孩洗好澡,我陪他在玩的時候,陳欣洋爸爸帶着陳欣洋登門道歉來了,陳欣洋抱着2個剛新買的玩具自己親自向那個小朋友道歉,並且我們罰他一個星期不準看《喜洋洋灰太狼》,那段時間他天天看《喜洋洋灰太狼》,一天不看就難受,但是他接受了這個懲罰,真的很自覺,一個星期電視機沒有開過。4、罰他不看他喜歡的電視。5、體罰,這是他爸爸常用的伎倆,這個我是挺反對的,我通常也要罵他爸爸的。不過好像體罰之後再對他講道理,他特別地乖。我通常對他說"小蝌蚪,我愛你",現在他說他長成青蛙了,我也改成"小青蛙,我愛你",這是要讓他覺得我們是愛他,不僅僅是隻會懲罰他。每當我這麼對他說的時候,他總會溫柔地回我一句的"metoo"或者"青蛙媽媽,我也愛你"

4、相信他,並且讓他有行使選擇的權利

讓孩子有行使選擇的權利,其實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少對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現在小孩都挺叛逆的,要他按着大人的意願去做,他又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大人過分強求,他就不聽話了,會產生逆反心理。對於一些比較固執,脾氣比較倔的孩子來說,給予他選擇的權利,會是一個問題好方法。比如我們陳欣洋有時候晚上會讓我給他看貓和老鼠,他一看起來就是希望多看幾集,看了還想看,我就說:"你是現在睡覺去,還是看完這集",他往往會討價還價,我再看3集,而我也稍微作點讓步,"要麼看完這集再看一集",這樣,他知道我不太會再妥協,一般也會遵守約定看完乖乖睡覺去。或者讓他自己限定個時間,如15分鐘後自己關電腦回來睡覺,給他一個鐘,告訴他分針走到哪裏就好睡覺了,通常會很自覺地準時地關電腦的。

5、家庭教育統一意見,堅持原則,

在和孩子教育和溝通的過程中,作爲父母要堅持原則。我們基本上能堅持,他爺爺奶奶除外,所以,兒子在我們面前的表現和在爺爺奶奶面前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通常,去超市,我們會事先允許他買一樣他喜歡的零食或者玩具,他就肯定遵守,要是他喜歡不止一樣,想買2樣,3樣,我們讓他自己選擇,他自己會作出選擇的,把其他的送回原處。所以他從來沒有在店裏非要買下他喜歡的東西決不罷休的時候。比如,浙江臺一天到晚放喜洋洋,寒假和爺爺奶奶在家看了一個寒假,停不下來了,週末,我不允許他看,搶了遙控,關了電視,他鬧和我搶遙控,我就不給,他知道我的脾氣,不給就不給的,他就會乖乖的吃飯的。而他爺爺奶奶只要他一句"恩??",他們馬上妥協的,所以管不牢他。一句話:如果大人認定是無禮的要求就得堅決拒絕,不管他怎麼哭鬧。堅持住了,他就會知道哭鬧,耍賴是沒用的。

6、給他一些零錢,教孩子理財

其實我不知道這點對還是不對,看了些資料,也挺有爭論的,有贊成有反對,也有西方教育專家認爲,兒童應從3歲開始經濟意識教育。我小時侯就我爸爸經常會給我零錢的,我也不會亂花,只是偶偶買點零食吃。我們陳欣洋我們從小帶他去超市,買水果等,他很會觀察的,很小就知道錢可以交換東西,大了些了的時候找回來的零錢,一元硬幣他通常會說"給我吧",我也沒當回事,給他就給他了。有時候發了工資,嶄新的小額錢,我也會給他一兩張。這個他自己就存着,我專門給了他一個錢包,他管理得很好,20元、10元、5元、1元等各種面額都分開放的。有時候他會用他自己這個錢去買點他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一起去買個什麼一起分享,他向來挺大方的,經常把他的書啊,玩具啊送給小區裏其他小朋友(不過,送出去了,過兩天可能又會去收回來的)。我也會和他說不能亂買東西的。有時候他自己想買個什麼,比如看上一雙鞋子,試過後,他會問店員多少錢,然後說我現在錢還不夠。回家他就算,他還差多少錢才能買那雙鞋。他通常會算他有多少錢了,要買個什麼要用多少錢,多少錢能買幾個。好象也鍛鍊了他算術的能力。當然複雜的他算不出來,要我幫他算的。今年過年開始,所有紅包他都自己收了,不肯交給我們,後來好說歹說纔去銀行存他的名字。

借鑑

美國家長如何教孩子理財

在美國,理財教育被稱爲"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這個理財教育計劃被細分到了各年齡段:

3歲: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長在場,以防商家哄騙小孩。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籤,並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有無購買能力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如賣報、幫家長幹活獲得報酬。9歲: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能和商店討價還價,學會買賣交易。

10歲:懂得節約零錢,在必要時可購買較貴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2歲以後:能比較各種儲蓄和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回報,可以參與成人社會的商業活動和理財、交易等活動。這裏面的幾點,到第7點,陳欣洋都會,他通常在超市觀察哪個東西多少錢,買特價商品更合算等,當然這些我們不是特意去教他,只是他自己突然間感興趣了,自己就會問。

二、兒子的問題1、靦腆,不主動

我感覺我們兒子還是蠻靦腆的,在家裏嘰裏呱啦但在公共場合叫他上臺表演節目,或大庭廣衆之下講話還是不太敢的。其實我想這很有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們自己兩也都是不愛表現的人。但是我想這應該是可以通過鍛鍊,很想給他報個主持人或者演講班,鍛鍊下他這發麪的能力,手拉手那邊看到過這個課的宣傳,但手拉手那邊一直都說招不到人,沒人報名。但是他在小區裏的小朋友堆裏玩總是能帶頭。去年的暑假玩了2個月,在小區裏總是做同齡小朋友的頭,他給他們上課,給他們設計遊戲,還蠻像模像樣。如果有小朋友打架,也有人向他報告。記得有次有個大朋友(上國小一年級)欺負他們中的一個小朋友,見欣欣來了,立即向欣欣報告,欣欣二話沒說就衝過去和大朋友打起來,打了幾下,最後是大朋友騎着滑板車逃了,欣欣還追過去,當時是在小區正對樓的二樓,一直追到樓下,見不到那個大朋友纔回到那批小朋友中。我一看不對,自始自終欣都沒說過話,立即開打,於是我事後和他討論這個問題,"你怎麼不問問他們爲什麼打架?萬一是你的小朋友錯了呢?""以後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可以先了解是爲什麼打架,到底是誰對誰錯,如果真的是大朋友錯了,你可以先警告他,和他講道理,不可以打架的嘛",他聽了,連說是,知道了。2、在家學習沒耐心

兒子除了在幼兒園學習、興趣班學習外,在家基本不強求他學習,偶偶陪他做做手工、曾經教他寫過字,但他寫了幾下就沒耐心了。比如學過珠心算的,回來叫他練習練習也很不樂意,總是想着要出去玩,碰上一下兩下學不會,或者沒搞懂得,一下子就不耐煩了"哼,我不學了….."每當這樣,我也沒耐心了,心想"還是交給老師管吧!"

3、自己的事情還是會依賴大人

我覺得兒子其實還是蠻能幹的,從小就比較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比如十幾個月的時候他想拿得東西夠不着,他自己就會搬凳子去夠。滿2歲就會騎自行車了,滿3歲就騎只有2個輪子的車了,,2歲多就開始學滑輪,才十幾個月就騎紐紐車超級快那速度以及靈活程度連我們大人都自嘆不如。

很多事情其實自己都會幹的,但在家裏通常挺依賴大人,比如穿衣、穿鞋子、尿尿等,通常他奶奶代勞了。不過這個問題與爺爺奶奶同住有着密切的關係。老人總是寵着他。有我們在家督促好些事情改善了不少,但是老人還是很難改變的,比如通常欣欣一叫"爺爺我要出去玩",他爺爺噢一聲,然後就拎來一雙鞋替他穿上了,欣並沒有說"給我穿鞋。"

4、通常和我講條件

這個問題是這個意思:我們想要他去做某樣事情,他會提出條件,你們必須怎麼怎麼樣,我纔會去做。這其實是和大人教育有關,我們大人也通常在他想要某樣東西或幹其他事時,會提出先把眼前的事做了才同意給他。

記得那天同學聚會,同學的女兒好象要看電視還是幹嘛,我同學說:"你再吃3口飯,你就可以看電視",我當場和同學說,我也經常這樣教育,你先把什麼事做了,纔可以幹嘛,我說結果兒子也學了這招了,現在通常這樣和我講條件,我說這樣教育方式好象不是很好,另一個同學表示贊同,她說她侄女現在16歲也是通常這樣和她媽媽講條件。所以挺困惑的,有時候如果不加點條件誘惑一下,他不聽你的話,如果採用這樣方式教育,他也反過來老和你談條件。

5、晚上睡覺時尿尿是老大難問題

從出生到3歲半我們晚上睡覺一直用尿不溼,我當時是這樣想的,這樣我們自己可以安心一覺睡到天亮,而他也可以一覺睡到天亮,都說睡覺長身體嘛,3歲半剛好到夏天,尿不溼拿掉了,但是他不會叫尿尿,一直到現在他都說睡着了他睡很死的,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尿尿。到現在5週歲了,還是不會叫的,只有聽到過2次半夜叫"媽媽,尿尿",所以常尿牀的。

不過這個問題你們給我保密,不要對他說,回去也不要對你們的小孩說,免得到時候小孩之間取笑。他很要面子的,不能讓別人知道,每次寫成長快樂,我說把你尿牀寫上去吧,他極力反對,其他的缺點都可以隨我寫。

不過,他睡眠質量應該不錯的,躺下基本就能睡着,不用我陪他的,早上一醒來馬上起牀,從不睡懶覺的。6、上學前是讓他自由發展玩得開心好還是要學各種興趣班的?

我一直的觀點是上學前還是讓他玩吧,這個時候玩纔是他的工作,只要他開心快樂就好,可是和一些家長一交流,發現自己是不是太放手了,好多家長已經在考慮上國小的問題,有些現在開始學認字、學這個學那個,像小學生一樣管着了。通過這次的作業,我也在深刻的反思自己的不足,他的問題/缺點其實好多原因在我們大人自己身上,我們自己纔要及時修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