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城鄉五結對經驗交流材料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2W

江姐村城鄉“五結對”經驗交流材料爲落實區委、區政府的關於開展城鄉“五結對”的會議精神。江姐村積極推動“城鄉五結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現將有關經驗總結如下:

村城鄉五結對經驗交流材料

一、村的基本情況

大山鋪鎮並姐村是紅巖英烈江竹筠(江姐)的故鄉,位於自貢市的東北部,北距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博物館1.5公里,南離著名風景點仙市古鎮6公里。全村幅員4.33平方公里,人口2668人,耕地1900畝,人均0.6畝,經常性外出務工人員有1563人,佔勞動力總數的82%,XX年人均純收入4040元。黨員87人,平均年齡51歲,最大81歲,最小31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高中28人,國中及其以下51人。村兩委會有6人,平均年齡39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3人。

二、採取的形式:

1.幫助基礎設施建設。華西能源捐資6000元對江姐故居的過水天橋進行改造。區工商局在我村建立了“工商林”、雄飛集團在我村建立了“雄飛林”、大安區武裝部在我村建立了“國防林”爲我村義務植樹改善了我村的生態環境。長山鹽礦採滷四車間長期爲我村的三座提灌站進行免費維修。遠達集團無償捐贈片石几十車(摺合人民幣XX0多元),幫助我村建設江家灣到白房子約1公里的組級公路。

2.幫助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加強對我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我村通過與哈哥兔業聯繫在我村大力發展養兔業、現已經發展養兔大戶5戶,現存欄約有1200只兔左右。市教育局累計爲我村的“計劃生育三結合戶”發放啓動資金6000多元。

3.幫助培訓幹部。我村派村幹部到結對單位掛職煅煉,學習結對單位的工作方法。我村派餘波同志到司法局去煅煉學習、回村後便成立了永和村法律服務室;派殷建輝同志到紅苕地社區煅煉,回來以後便成立了“江姐”腰鼓隊。

4.幫助文化建設。雄飛集團職工藝術團到我村舉辦了慰問演出,中國銀行大安支行在我村援建“青年書屋”,我村與紅苕地社區、天府雙語學校、四川理工學院中文系的學生成功的舉辦了三次文藝演出,我村也推出了一些好的文藝節目。

5.幫助制度建設。我村與紅苕地社區在制度建設和社區的管理、村的管理進行了相互學習、相互完善。學習社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並借鑑他們一些好的做法來完善我村的管理工作。

6.幫助勞動技能培訓和就業。與大安區勞動就業局結對,對村民進行種植、養殖、計算機、汽車駕駛、烹飪等專業的勞動技能培訓。目前我村村民70%以上都掌握了一門以上的技術,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就業機會。金典化工爲我村2名村民提供就業、川力實業爲我村3名村民提供就業、我村先後有86人在培訓後通過組織進行勞務輸出。

7.幫助法律知識教育。與大安區司法局結對,先後對村民進行了《婚姻法》、《土地承包法》、《水法》、《治安管理條例》、《物權法》等與村民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培訓。參加培訓的人數達1800人次以上,村民法律普及率達70%以上。

8.幫助陣地建設。市教育局看到我村辦公條件差,先後投資XX0多元爲我村修建多媒體會議室一間,更換了辦公桌;區司法局爲我村配送電腦一臺,改善了我村的辦公條件。

三、達到的效果:

1.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通過結對單位的多種形式的幫助,我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目前我村有約3.1公里的村級公路一條,囤水田40口、山平塘12口、田坎建設面積爲100畝、畜水池30口、提灌站3座、水渠約4公里、石板路約4公里、排洪溝約1公里。

2.企業在我村找到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哈哥兔業在我村也有了養殖基地,爲企業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村民收入有所提高。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和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我村在外務工的村民的收入有明顯的提高;在家的村民在種植、養殖方面的經濟收入也有所提高,今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4.村民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通過與大安區司法局的結對,區司法局對我村村民進行多次法律教育,並在我村成立了法律服務室,對我村的村民進行法律服務,使廣大村民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形成了知法、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5.社會治安更加穩定。在區司法局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村採取了山灣聯防、戶戶聯防、院壩聯防、鄰里守望,充分的發動羣衆、依靠羣衆、動員羣衆的力量,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使我村的社會更加穩定。

6.文化娛樂生活更加豐富。我村在紅苕地社區的幫助下,村成立了“江姐”腰鼓隊、永和村團員青年文藝隊,併成功與結對單位舉行了多次聯歡,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

7.羣衆得到了更多的實惠。市教育局對我村的計劃生育“三結合”戶進行了種植戶、養殖戶的啓動資金的幫助,對我村的留守兒童之家進行了捐資捐物,並且免去我村所有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的書本費,使400多人受益;天府雙語學校對我村2名貧困學生免費進行國小階段的教育;區武裝部對我村2名高中生進行幫扶,我村村民在城鄉“五結對”的活動當中受益極大。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1.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要求,深入開展城鄉“五結對”工作。

2.進一步加強與結對單位之間的聯繫,通過與結對單位之間的合作,促進我村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3.進一步拓寬合作單位,充分整合社會力量,共同來打造江姐故里、共同來促進江姐村的經濟發展,我們深信永和的明天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