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9W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史記》有載:農爲天下之事,務莫大焉。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全縣“三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農業農村主要工作任務。剛纔,會議表彰獎勵了20xx年產業扶貧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稍後,7個單位和企業還要作交流發言。在這裏,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受表彰的合作社表示祝賀!希望大家進一步發揚成績,再接再厲,爲全縣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去年是“xx”收官之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真抓實幹,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精準扶貧縱深開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是着力抓扶貧,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省市縣“1+17”、“1+18”、“1+18+2”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信息採集錄入工作,15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減少貧困人口2.3萬人。二是着力壯產業,增加了農民羣衆收入。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2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791.05萬頭(只),瓜類及特色經濟林面積達到33.11萬畝,全縣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7.1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22.5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498元,同比增長12.1%。三是着力破瓶頸,改善了農村基礎條件。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19個,建成農村通暢工程274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00戶。建成農貿市場、便民市場12家,建設“鄉村舞臺”58個,行政村幼兒園32所,實施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68個。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和整潔村41個,新增造林綠化8.02萬畝。四是着力促改革,激活了農業發展動力。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在18個鄉鎮全面推開。全縣通過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模式流轉農村土地22.5萬畝,創建國家級、省市縣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35家,登記家庭農場210家。五是着力強黨建,提升了組織保障能力。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升“3516”工程,選派88名優秀黨員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108名在崗大學生村官全部調整到貧困村工作。建立與經濟發展同步、以縣級財政爲主的村級保障經費正常增長機制,提高縣級財政基層黨建經費,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顯著增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縣“三農”工作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全縣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羣衆持續增收的難度仍然較大;農村基礎設施欠賬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產業支撐能力不強;農業生產經營分散化、細碎化現象突出,規模和集羣效應還不明顯;農村發展資金短缺、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特色產業開發水平不高;農民羣衆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多元,各種矛盾糾紛交織,農村社會風險點增多;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部分農特產品銷售困難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更是我們踏上“十三五”新徵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關係到“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的良好開局,關係到脫貧攻堅決勝階段目標的順利實現, 任務非常繁重、責任十分重大。縣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今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糧食產量穩定在20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實現2.95萬貧困人口、34個貧困村穩定脫貧。圍繞上述目標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準確把握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堅持問題導向,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實現新的更大發展。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進“一號工程”,切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要進一步強化“一號工程”意識,把精準扶貧作爲“三農”工作的核心要務,加快推進“1+18+2”專項方案落地見效,確保全年脫貧目標順利實現,貧困羣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一要持續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把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作爲促農增收的主攻方向,紮實推進“五定五有”產業精準扶貧工程,着力在擴規模、鑄鏈條、育品牌上下功夫,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壯大產業規模,鞏固提升蔬菜產業,改擴建日光溫室5000畝,塑料大棚3500畝。加快發展畜禽產業,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個,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800萬頭(只),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63%。大力提升林果產業,新增蘋果、枸杞、文冠果等種植面積4.93萬畝,瓜類種植面積0.8萬畝。積極發展中藥材產業,在若笠、興隆、永新等乾旱半乾旱地區新增中藥材種植1萬畝,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示範栽培基地0.5萬畝。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5萬畝、高效農田節水技術43萬畝、測土配方施肥115萬畝、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12萬畝。農作物良種和畜禽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和9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延伸產業鏈條,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方向,加大先進技術、新特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示範、輻射帶動全縣特色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加工型、營銷型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深度開發特色農產品系列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增加優勢產業收益。培育產業品牌,積極融入國家“一路一帶”總體佈局,推動名優品牌農產品走出去。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產品認證,以小口大棗、靖遠枸杞、靖遠黑瓜籽、靖遠羊羔肉等4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爲牽引,着力培育和增加“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培育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更加註重品牌保護和宣傳,制定完善特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加大宣傳包裝推介力度,全面提高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二要不斷完善精準脫貧工作機制。認真落實“853”精準脫貧管理辦法,做到平臺“8個準”、村村“5張圖”、戶戶“3本賬”,確保扶貧對象進出精準動態管理。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建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30個,扶持發展村級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176個。全力抓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破解貧困羣衆發展資金難題。支持貧困戶採取資產參股或以扶貧資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拓寬增收渠道。積極推行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力爭發放涉農貸款51.54億元。三要紮實推動雙聯行動縱深開展。全面落實雙聯行動助推精準脫貧、駐村工作隊落實精準脫貧、基層組織保障精準脫貧工作機制,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推動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充分發揮雙聯組長單位統籌協調作用和駐村工作隊的精準扶貧“管道”作用,建立精細化管理的駐村工作隊臺賬,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積極開展定點扶貧、民企隴上行、扶貧愛心平臺建設等活動,加強雙聯行動新典型、新經驗總結宣傳,推動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發展。

二、積極破解瓶頸制約,切實改善農村基礎條件。要緊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及投資導向,積極凝練儲備和爭取實施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建設糜灘碾灣坪、東灣大壩等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貧困羣衆2900戶、1.2萬人。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808戶。鞏固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9處,解決37個貧困村、4.79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全力抓好雙永灌區高效節水農業建設,確保雙永供水工程充分發揮效益。爭取甘肅中部生態移民供水工程儘快立項開工,加快黃河防洪治理工程靖遠段、祖厲河綜合防治、百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等重點項目實施,全縣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4萬畝,新修梯田1萬畝。加快農村路網建設,建成農村通暢工程467.6公里,實現27個貧困村通瀝青(水泥)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實施北灘糧窖等10個土地整理開發、土地復墾、鹽鹼地治理項目,開發整理土地3.74萬畝。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做好今年造林綠化工作,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城鄉大環境綠化等重點生態工程,重點抓好交通沿線、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的綠化,確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8.5萬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2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的任務。把5個美麗鄉村、36個整潔村建設作爲改善人居環境的重點,嚴格對照建設標準,強化項目整合,全力實施好村莊環境整治、生態美化、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進一步加大對主幹道路兩側、鄉鎮政府駐地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亂堆亂放垃圾的集中清理力度。突出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廢舊殘留農膜、農村生活生產垃圾、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抓好秸稈禁燒、尾菜及生活垃圾處理利用,深入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爲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健全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治理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乾淨整潔、優美宜居的鄉村環境。

三、着力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升現代農業水平。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來謀劃農業,推進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實現農林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形成特色突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一要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創建市級以上家庭農場5個、專業合作社12個。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多元化農業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二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加大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精準對接培訓需求,分層次組織開展到戶、到人、到產業的示範性培訓。對接市場用工需求和勞動者意願,實施“點菜式”、“定單式”精準扶貧培訓,完成就業技能培訓9000人次。依託縣級產業扶貧培訓中心,開展以村幹部、種植大戶、養殖能手爲重點的致富帶頭人培訓。三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着力抓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建設,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產地源頭保護和環境治理,強化農業投入品和動物防疫、獸藥飼料屠宰監管。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設,構建覆蓋農產品生產、收購、儲藏和運輸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規模,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林果和蔬菜標準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70萬畝,農產品產地抽檢綜合平均合格率達到99%以上。加強基層監管機構和人員隊伍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屬地管理責任,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切實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一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緊抓試點縣機遇,推動開展“多規合一”工作,修訂完善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域村莊佈局規劃。積極學習借鑑先進經驗,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城鎮建設規劃,推動建設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小城鎮。以提質擴容和產業支撐爲重點,堅持產城融合發展,以產業帶動就業、集聚人口,以產業繁榮城鎮,提高城市規模效應和人口集聚效應。二要着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教育方面,完善城鄉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公辦民辦並舉,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和農村教師培養培訓機制。醫療衛生方面,加強鄉村醫療設施建設,抓好鄉村醫生的培訓和素質提升,建立城市醫療衛生人員到農村社區輪診工作機制,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社會保障方面,探索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相銜接的機制,逐步統一社會保障的項目和標準,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有效解決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公共文化方面,加快實施“鄉村舞臺”工程,推動縣域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商貿流通方面,健全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建成北灘、興隆農貿市場。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發展年”活動,加快推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建成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鄉村電商服務點。此外,要高度重視關愛農村“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困難羣體,建立農村“三留守”人員動態信息庫,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三要大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爲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城鄉就業體系,加快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妥善解決農民工住房、就醫、子女入學、養老保險等保障問題,鼓勵引導有條件的羣衆購房搬遷,向中心鎮、縣城集中,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全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實施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放開城鎮落戶限制,重點解決有合法住所和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落戶問題。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使進城農民無後顧之憂、生活有多重保障。

五、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切實激發農業發展活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統一部署,立足縣情、農情,認真謀劃和推進我縣農村改革,不斷激發和釋放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一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以提質增效爲中心,降低農產品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全面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工作,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同步確權頒證,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有效退出機制,加快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三要積極引導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進一步健全完善和有效發揮縣級流轉服務中心、鄉級流轉服務站、村級流轉服務點功能,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的土地流轉方式和途徑。組建併發揮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防止流轉土地非農化。四要全力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層次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貧困村增信服務公司覆蓋面,實現村級金融便民服務網點全覆蓋。進一步加大雙聯惠農貸、婦小貸、牛羊蔬菜貸等普惠貸款投放力度,力爭農戶小額信貸增幅20%。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產權、農業設施產權等抵押貸款規模,有效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強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和規範運行,加強資金互助合作社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以互助金作擔保,由銀行放大貸款倍數,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槓桿作用。

六、着力加強組織保障,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要始終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切實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一要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真正做到工作部署上重點研究,政策資金上重點傾斜,幹部配備上重點加強。建立健全督促檢查、考覈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涉農及扶貧資金監管,督查檢查要落實到人、到項目資金,防止跑冒滴漏。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要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責,確保“三農”改革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二要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先鋒引領行動,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班子建強,把黨員隊伍帶好,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幹部服務羣衆的能力。大力推進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發揮好鄉村便民服務平臺作用。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組幹部報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繼續抓好村活動場所建設,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切實提升基層黨建保障水平。三要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大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支持力度,每個村各級財政整合投入資金不少於20萬元,資金總量不少於30萬元,通過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白村。同時,要進一步深化“百村幫百企”活動,力爭年內有30%以上的村建立集體經濟實體。四要加快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村級公共權力陽光規範運行。深入開展農村法治教育宣傳,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引導和支持農民羣衆通過合法途徑維權,理性表達訴求。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擾亂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爲農業農村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五要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着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的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培育進取精神、誠信精神、科學精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和文明村鎮創建、五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樹立健康文明新風尚。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的“三農”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爲“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爲加快轉型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這次縣委農村工作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是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專題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和脫貧攻堅工作,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三農”工作和 脫貧攻堅的高度重視。剛纔, 宋縣長回顧總結了“xx”及20xx年全縣農業農村發展成效,分析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今年農業農村和脫貧攻堅工作,講得很全面、很具體 , 請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會上,縣委、縣政府與有關 縣委、各鄉鎮及縣直相關部門分別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靠實了責任,逐級傳導了壓力;3個部門、2個鄉鎮和1名幫扶工作隊長分別作了表態發言,充分表明了他們抓好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下面,我主要講四個方面:

一、始終堅持“重中之重”戰略地位不動搖,切實鞏固和擴大“三農”發展好勢頭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戰略定位上始終突出“重中之重”,政策資金上有效保障“重中之重”,工作推進上全面落實“重中之重”,有力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xx”期間, 全縣上下緊扣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和旅遊文化名縣的戰略目標,持之以恆強農業、惠農村、富農民,農業產業開發提質增效,旱作農業技術整縣推廣,農村基礎條件不斷夯實,精準扶貧紮實開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改革逐步深入, 全縣“三農”工作呈現出強勢推進、規模擴張、效益提升、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成績鼓舞人心,來之不易,值得我們認真盤點,從中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汲取動力,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推動“三農”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回顧總結“xx ” 及去年的工作,我縣農業農村工作之所以取得全面進步、保持了良好勢頭,主要是始終堅持和貫徹落實了 一些 好的 做法和經驗,值得總結和發揚: 一是必須堅持強農惠農富農力度不減, 持續加大政策、資金、力量投入,不斷增強“三農”發展後勁; 二是必須堅持項目帶動夯實基礎, 大力破解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瓶頸制約,積極改善農民羣衆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必須堅持抓主抓重集中突破, 聚焦蘋果主導產業和洋芋、畜牧、蔬菜、育苗、中藥材等區域特色產業不動搖、不變調,持之以恆推進擴量提質創牌增效; 四是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積極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切實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五是必須堅持重心向下強化基層, 全面提升基層黨建水平,不斷夯實“三農”發展基層基礎。這些成功做法歸結起來,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終突出“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優先部署、優先支持、優先落實,真正把“三農”工作抓實抓到位。各級各部門要從縣情農情實際出發,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加力加勁,繼續保持“xx”發展良好勢頭,着力抓好今年及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始終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不偏離,着力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進程

“十三五”時期,我縣農村改革和脫貧攻堅進入重要攻堅期,農業發展方式和產業培育進入轉型優化期,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條件改善進入城鄉統籌加快期,農民增收方式和結構進入多元調整期。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深化認識、增強責任擔當,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爲引領,破解發展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不斷拓展農業發展新空間、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一要堅持創新發展,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取得新突破。 創新是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應對問題挑戰的必然選擇。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創新發展理念,以建成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示範區爲目標,積極融入“創新升級大環境”,促進農業發展由拼資源、拼投入向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產業發展由傳統產業向優質高效產業轉變,政策資源由平均用力向關山貧困鄉鎮轉變,經營方式由小散弱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大力促進要素聚集、加強創新驅動、強化科技引領,推動農業工作規模化發展、 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體系化推進 。要突出規模擴張、基地示範。 以全力打造全國梯田綜合開發示範縣、全國優質蘋果生產及出口創匯基地、全省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和供應基地爲目標,持續推進蘋果主導產業和洋芋、畜牧、蔬菜、育苗、中藥材等區域特色產業擴量提質創牌增效。 蘋果產業 要新植、補植蘋果苗木11.1萬畝,深入實施“五個三”工程,積極推行標準化管理,大力推廣大苗栽植和矮化密植技術,力爭優果率達到80%以上。 洋芋產業 要持續加大種薯基地規模,建成全省一流的脫毒繁育中心,加快引進種薯“霧培法”選育技術,全面提升育繁推一體化水平,促進馬鈴薯產業種薯化發展,擴大市場佔有率。 畜牧產業 要堅持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扶持大戶規模養殖,帶動小戶散養,年內每個鄉鎮新建1戶以上養殖龍頭企業,有一半以上的村建成養殖小區, 持續提高養殖業在農業產值中的地位和比重。 要因地制宜發展蔬菜、育苗、中藥材、油用牡丹、大蒜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 道。 要突出質量效益、品牌引領。 要結合各類基地認證,集中實施精品工程,主攻質量效益,建設一批“管理服務優、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作用強” 的 精品基地、樣板基地。堅持用品牌促發展、提質量、拓市場, 組織參加國際國內各類博覽會、展銷會和推介會, 積極 舉辦果薯展覽推介會、賽果大會等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增設直銷窗口,全力提升我縣“莊浪紅”、 “莊薯3號、4號” 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 影響力。 要牢固樹立保護品牌就是保護產業的理念, 增強商標 註冊和 產權維護 意識, 積極爭取創建特色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 最大限度地發揮品牌效應,把品牌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用大品牌對接大市場、促進大營銷、帶動大發展 。 要突出延伸鏈條、龍頭帶動。 注重基地、 農戶 、市場關聯配套 ,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發展,圍繞生產、加工、包裝、貯運各個環節,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擴 大招商引資,激活民間資本, 大力 扶持 培育 一批與 農民羣衆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進入市場的 產業化 龍頭企業 ,引進一批有實力、有市場競爭力、有品牌的精細化加工企業,新建一批蘋果、洋芋、中藥材等貯藏營銷、包裝材料生產等配套型企業,增強帶動後勁,走出一條企業帶基地、聯農戶、拓市場的產業化經營路子。

二要堅持協調發展,在加快城鄉一體化上邁出新步伐。 城鄉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四化同步”,必須在加快協調發展上用力發力。 要着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薄弱這一短板。 緊緊抓住國家、省、市持續加大農村投入的政策機遇,切實加強路水電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儘快實現通村硬化路、自來水入戶、自然村通動力電、安全穩固住房、農村寬帶網絡和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六個全覆蓋”。 要切實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滯後這一弱項。 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的傾斜力度,均衡推進城鄉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改擴建、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建制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村衛生室、鄉村舞臺和鄉鎮體育中心“六個全覆蓋”。 要充分挖掘城鎮化建設這一潛力。 堅持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 借鑑趙墩梨灣、南湖石峽、南湖寺門的新農村建設經驗, 以 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行爲美爲目標,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體現農村特色、鄉土味道、民俗風情和鄉村風貌,提高規劃層次和建設檔次 ,努力打造一批規劃科學、建設精美、生活舒適、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度假、遊園採摘、農耕體驗、養生養老、鄉村手工藝等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業態,結合關山大景區建設,建設一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旅遊鄉村和宜遊宜養的鄉村景區。紮實開展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爲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行動, 大力整治農村面源污染, 集中解決農村髒亂差、垃圾污水治理、人畜分離、改廁和村莊綠化美化等問題,努力建設農民幸福家園。

三要堅持綠色發展,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創出新路子。 習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實施綠色發展,基本出發點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綠色、生態、安全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要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積極創建全省循環經濟示範區,大力推廣糧―畜―果、畜―沼―果、林―草―禽等循環模式, 積極探索林下生態養殖、果園套種經濟作物等農業發展新業態, 努力實現農業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條生態化。 要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強化科技引領,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整合發展。縣科技局、農牧局、林業局等部門要進一步健全農業科研成果使用、處置、收益和基層推廣服務激勵機制,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積極研發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加快普及旱作高效農業、機械化耕作、良種種植、間作套種、合理輪作、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病蟲害綜合防治 等綜合增產技術, 引進優質高產多抗廣適農作物新品種 , 確保糧食產量穩中有增 。 要 着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從嚴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制,建立重點農產品風險監測預警和質量安全責任追溯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羣衆“舌尖上的安全”。 要切實加強農村生態保護修復。 緊緊 圍繞 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定位,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爲目標,積極融入全省“生態安全大屏障”,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大力實施綠色能源示範縣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按照“針葉闊葉混交、喬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體栽植”的模式,每鄉鎮至少抓建一處20xx畝以上或兩處1000畝以上的生態示範點,全縣 生態造林達到5.35萬畝,綠化鄉村道路543公里。特別要抓好南坪陰窪至韓店西門1.1萬畝面山綠化工程,這是我縣乃至全市歷年集中連片造林綠化面積最大、規模化程度最高的生態造林工程,去年秋季,韓店、南坪等鄉鎮和縣直各單位就做了大量的工作,高質量完成了工程整修,當前要超前謀劃精心部署,及早 做好 苗木調備、技術指導、人員組織等準備工作,規範栽植苗木,保證成活率,力爭建成全市生態綠化精品工程。 要 全面落實封山禁牧措施,有效 鞏固 生態建設 成果 ,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宜居宜業宜遊的綠色生態莊浪。

四要堅持開放發展,在激發“三農”發展活力上厚植新優勢。 緊緊把握國家向西開放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縱深推進農業區域合作交流,努力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 要擴大農業領域開放開發。 把“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積極擴大蘋果、馬鈴薯、畜牧等優勢農產品境外銷售渠道,不斷增強農產品出口創匯能力。大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爭取吸引更多的大型龍頭企業和工商資本、戰略投資集團落戶我縣。 要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 認真落實中央和省上《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方案》,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積極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型服務,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供求平衡, 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高效便捷的爲農服務體系。 要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 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着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充分利用集體統管的荒地、荒灘、荒溝、房屋等公共資源,通過招標承包、招商引資、使用權轉讓、租賃經營等途徑,搞活資產轉化增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力爭全縣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達到40%以上。加快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啓動經濟林確權頒證工作,建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完善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土地流轉形式,有效解決土地撂荒問題;鼓勵承包農戶開展聯戶經營,引導農戶自願互換承包地塊實現連片耕種,解決土地細碎化和產出能力低等問題。 穩步推進水務一體化、農業綜合水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綜合效應。要拓寬“三農”發展融資渠道。 各金融機構要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發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持續擴大“雙聯”惠農貸、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等貼息貸款覆蓋面。推進中央和省市級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標,着力構建農業發展“安全網”。

五要堅持共享發展,在增進農民福祉上擴大新成果。 把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作爲“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農民羣衆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要以挖潛增收提升農民的獲得感。 認真分析農情行情,大力培育以蘋果爲主導的多元富民產業,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提高勞務經濟的層次,切實增加農民土地、林權和農業設施等財產收入,全面落實各項惠農補貼,確保新常態下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要以強化保障提升農民的幸福感。 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統籌城鄉的特困人員供養辦法,建立城鄉低保標準自然增長和低保補助水平調整機制,加強全縣養老福利機構、鄉鎮敬老院和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五保家園和幸福大院建設,完善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機制,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 要以和諧治理提升農民的安全感。 圍繞農村社會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大力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引導和組織農民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發揮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廣泛宣傳優秀基層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事蹟,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紮實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確保農村和諧穩定。 要以就業創業提升農民的成就感 。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讓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大力扶持務工創收、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創業。

三、 始終強化“一號工程”意識不鬆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縣的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把脫貧攻堅作爲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確保20xx年實現整縣脫貧、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

一要瞄準短板弱項, 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以改變貧困鄉村發展面貌爲目標,以增強貧困戶發展內生動力爲根本,着力破解貧困鄉村區域發展瓶頸制約,着力增強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始終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法,落實精準化、個性化幫扶措施,切實變“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真正幫到點上、扶到根上,讓廣大貧困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要聚焦增收致富抓產業扶貧。 在今天的會議上,印發了《關於扶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實施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扶持辦法、扶持重點、資金分配和管理、保障措施6個方面明確了扶持貧困戶產業發展的思路和舉措,針對性強、受益面廣,是我縣產業扶貧的指導性文件。縣上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籌措5000萬元專項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是縣委、縣政府聚焦貧困羣衆、落實脫貧主體責任的重大舉措,各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細化任務,靠實責任,精心安排部署,強化資金監管,確保專項扶貧資金專款專用、兌現到戶,真正讓貧困戶受益。要鼓勵發展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文化旅遊扶貧等新模式,不斷拓寬貧困羣衆增收渠道。加快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政策“兩線合一”,對一二類低保對象實施社會保障兜底脫貧。 要聚焦條件改善抓設施扶貧。 緊扣貧困戶7項、貧困村13項、貧困縣15項退出指標,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切實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確保退出指標按期全面配套達標。 特別是貧困發生率爲“否決指標”,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比率、飲水安全貧困戶比率、通動力電的自然村比率、住房安全貧困戶比率等12項指標是貧困村、貧困縣退出的必核必考要素,各鄉鎮和各部門要逐一對照這些指標和分值,認真領會、狠抓落實,不漏項、不失分,確保全面完成。 要聚焦素質提升抓智力扶貧。 着眼增強貧困人口“造血”能力,把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全縣教育培訓發展規劃,大力實施農民技能培訓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堅持重心下移,實地培訓,採取走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相結合、集中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技術骨幹提高與普及性培訓相結合的辦法,整合培訓資源,精準對接培訓需求,大力實施到戶、到人、到產業的農民技能培訓“3111”工程,多層次 培訓果農3.5萬人次,鑑定認定務果能手1萬名、“畜牧養殖能手”、“種薯繁育能手”和“務工能手”各3500人 , 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確保預脫貧戶技能培訓全覆蓋, 實現村村都有持證農民技術員,戶戶都有技術明白人。

二要對接落實政策,創新精準脫貧工作機制。 全面貫徹中央“五個一批”要求,圍繞貫徹落實省市“1+17”“2+19”和縣上“2+20”實施方案,建機制、抓重點,着力解決好“扶持誰” “怎麼扶”、“誰來扶”的問題。 要對接完善政策體系。 去年底,中央相繼出臺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脫貧政策更系統、程序更嚴謹、要求更具體。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對各自的專項方案抓緊充實完善,尤其是對一些到戶的特惠性政策和幫扶措施,再細化、再具體、再靠實,確保把中央新的政策精神體現到位。 要着力夯實工作基礎。 各級各部門要抓好精準識別、規範建檔立卡,從嚴把好第一道關口,對全縣建檔立卡工作進行深入細緻的“回頭看”,逐村、逐戶進行查缺補漏,確保貧困戶建檔立卡“零差錯”。要充實完善大數據平臺,嚴格按照“853”掛圖作業要求,落實平臺“八個準”、村村“五張圖”、戶戶“三本賬”,確保扶貧對象進出動態管理、精準管理,確保大數據平臺信息採集準確。 要銜接靠實脫貧項目。 各牽頭部門要緊扣脫貧任務,論證篩選建設項目,儘快向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彙報銜接,抓緊落實今年實施項目,確保國省投資總量有較大幅度增長,爲完成年度脫貧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堅持“輸血”與“造血”並重,尊重貧困羣衆首創精神,充分調動貧困羣衆在脫貧致富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貧困羣衆自覺投身到脫貧攻堅戰役中來,不等不靠,苦幹創業,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三要突出融合發展,深化雙聯行動和社會幫扶。 全面落實雙聯行動助推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落實精準脫貧、基層組織建設保障精準脫貧工作機制,緊扣“重在聯、貴在爲、深在制”要領,突出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相互融合導向,優化力量結構佈局, 推動領導力量向關山片區 聚集、“雙聯”單位向 貧困村傾斜, 進一步健全完善縣委政府統一領導、縣級領導全力推動、縣直部門精心指導、鄉村組織認真落實、駐村工作隊履職盡責、雙聯單位傾力支持、羣衆積極配合參與的“七位一體”責任落實體系。鼓勵引導各類企業、社會團體、慈善組織和愛心人士參與扶貧,積極構建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大格局。駐村幫扶隊要主動履職盡責、堅決服從鄉鎮黨委領導,沉下身子,深入村戶,紮實認真開展駐村幫扶;縣委組織部、農工辦和各鄉鎮要加強對駐村幫扶隊的日常管理、協調服務和後勤保障,嚴格落實考勤、請銷假、財務管理和考覈評價制度;派出單位要全力支持駐村幫扶工作,對駐村隊員在生活上多關心、工作上多指導,保證他們安心工作、專心幫扶。

四要強化責任落實,實行最嚴的脫貧攻堅督查問責。 圍繞縣負總責,鄉鎮部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縣級領導聯繫鄉鎮包抓貧困村制度,強化縣級主體責任,靠實鄉鎮部門具體責任,健全完善上下銜接、條塊結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扶貧攻堅責任體系。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風不紮實、效果不明顯的鄉鎮主要領導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進行問責;對不能完成階段性扶貧任務和弄虛作假的要給予嚴肅處理,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各級各部門、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 最近,市委、市政府已開展了貧困村脫貧退出抽查驗收,3月初省上將組成考覈組,對20xx年度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經濟社會發展實績進行集會考覈。這次考覈結果直接關係到對全縣和各鄉鎮黨政領導班子、黨政正職的正向激勵或懲戒問責,是對全縣精準脫貧工作的一次大檢閱,各鄉鎮和25個縣直牽頭部門,要抓住最後攻堅衝刺階段,抓緊查缺補漏,確保在省上考覈驗收時不出任何問題,力爭在全省取得好的位次。

四、始終突出責任落實不懈怠,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 始終把 “ 三農 ” 工作作爲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來抓,進一步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提高組織領導水平和工作推進能力,爲開創我縣農村工作新局面提供強有力保障。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 着力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農口綜合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縣 現代農業發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對階段性重點任務統籌兼顧、協調推進,進一步形成重點突出、措施得力、合力攻堅、集中突破的工作格局; 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 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靠前指揮, 努力在安排部署、財力分配、幹部配備、考覈獎懲等各個方面體現 “ 重中之重 ” 的要求, 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特點、順應農民新期盼,推進“三農”工作思路創新,更加註重運用市場方法引導農業發展,不斷提高做好“三農”工作本領。

二要加大資金投入。 緊盯國家持續加大“三農”和脫貧攻堅投入的政策機遇,加強銜接溝通,積極主動爭取,精心謀劃論證一批農業骨幹項目,確保更多項目進入國 家和 省 市 規劃盤子, 力爭項目資金比上年增長20%以上 ;要加強項目資金統籌整合,嚴格項目資金管理,認真抓好農產品物流園、花崖河水庫、新農村建設等56個總投資18億元的涉農項目,集中抓建147個農業農村典型,建立精細化運作機制,對涉農項目、農業典型培育等農業農村工作精細管理、精耕細作、細化目標、細分責任,建成一批在全市具有較高水準、較強示範效應的樣板亮點工程,引領和帶動“三農”工作提層次、上水平。要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完善補足基礎弱項、支持轉型升級、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科技創新等措施辦法,建立健全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撬動引導 各類互助資金和 更多社會資本 投入“三農”領域,爲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三要建強基層組織。 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紮實推進 “服務型黨組織、爲民型幹部、富民型黨員” 建設,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強化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和經費保障,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特別要重視班子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積極選派鄉鎮幹部、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或兼任第一書記,將致富能手、典型大戶充實到村“兩委”班子,構建起以村黨組織爲核心,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爲支撐的“一核多元”的基層組織體系,真正使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成爲推動精準扶貧、引領羣衆致富的中堅力量。要 深入開展“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和村務監督機制,堅決查處扶貧開發、土地徵收、涉農資金、農村“三資”管理等領域侵犯農民羣衆利益的問題。

四要從嚴督查考覈 。有關縣級領導幹部和 各鄉鎮、縣直有關單位 要按照會上簽訂的責任書指標要求,全面擔起責任,聚力攻堅,抓實見效,兌現承諾。要 改進督查考覈方式,調整優化農村考覈內容,強化過程督查,對脫貧攻堅、典型培育和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階段性任務,採取召開調度會、現場促進會和專項督查等方式,切實強化督促檢查,加強工作指導,解決突出問題,推動任務落實。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兌現獎懲,真正形成比工作、看實績的鮮明導向,確保各項工作快推進、見成效。

五要突出真抓實幹。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振精神,強化擔當, 密切配合、協調推進,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三農”工作的具體部署,更加自覺地推動“三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農口部門幹部 要 樹立強烈的“三農”工作使命感, 保持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找準制約農業現代化的瓶頸問題,把握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導向,研究思考推動工作的務實舉措, 提升會幹的能力、大興實幹的作風、形成齊乾的氛圍, 努力在興產業、夯基礎、促脫貧、惠民生中奮勇擔當、建功立業。

同志們,驚蟄將至,農時逼人。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實”字爲先、“快”字當頭,迅速掀起果園新植、造林綠化、春耕備耕、項目啓動等春季農業生產高潮,精心做好脫貧驗收準備,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強化舉措、真抓實幹,打好春季農業生產這一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爲實現“十三五”及今年農業農村工作良好開局,加快梯田產業強縣和旅遊文化名縣建設進程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績!

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史記》有載:農爲天下之事,務莫大焉。通俗點講,就是民要以食爲天,食要以農爲根。如此說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對經濟發展和穩定形勢都存在“三期疊加”的複雜形勢下,全縣上下立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任務,採取“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長”等有力舉措,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牧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新農村建設均衡發展,農村社會呈現出新氣象和新風貌,爲贏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不足,堅定發展信心

過去一年,全面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3.2116 億元,同比增加1.0739 億元,增長率8.8%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015 元,同比增加751 元,增長率17.5%。但是,還要清醒的認識到:農業還是“五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縣農業農村發展正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 部分領導幹部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而且很多農民傳統性小農意識難以轉變,習慣自耕自種,不願將土地流轉給他人發展規模經營,帶動促農增收的特色產業鏈沒有形成,農業規模效益和集羣效應不明顯,農村產業化發展程度低,農牧民增收壓力愈加明顯; 二是 有些鄉(鎮)在落實“十戶聯牧、百戶聯耕、千戶輸出、萬人脫貧”等方面力度不夠,走了過程,成了擺設,難以取得理想的實效; 三是 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糧食單產空間有限,對市場研判不夠,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雙重擠壓凸顯; 四是 農村基礎設施方面仍然薄弱,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及強有力的保障措施,致使農業建設不能滿足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五是 現有缺地缺水的客觀因素制約多,致使貧困程度深、類型多,加之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夠,脫貧攻堅成本高、難度大。

二、鎖定目標,全面推進,爭創新佳績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發展問題集中在農村,農村發展問題又集中在農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無法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三農”工作一頭連着發展、一頭繫着民心,容不得半點懈怠。在工作中,無論是謀發展、抓生產、搞建設,還是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都必須圍繞解決好農民問題這一條主線,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宣傳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積極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民可以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爲。

20xx 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重要一年。全縣上下應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黨委各項決策部署,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爲引導,主動適應新常態,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要求,突出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收,以推進“143 工程”(“1 ”,扭住農村土地清理這項重點工作;“4 ”,全力推進“十戶聯牧、百戶聯耕、千戶輸出、萬人脫貧”工作;“3 ”,在牧區紮實開展“三三”制工作,即三分之一人負責守邊,三分之一人搬遷進城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安置,三分之一老人、孩子及無勞動力者、殘疾人搬遷進城安置)爲核心,以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爲目標,着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打通農業、工業、服務業的通道,讓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形成“接二連三”的新局面;繼續推動農民轉移就業,開闢農業以外的增收途徑;推動農村改革創新,持續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和政策轉移性收入;努力確保20xx 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99 元,力爭突破6000 元,比20xx 年增加880 元以上,增長率17.65% 以上。同時,必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可以使農業結構更加合理,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生產經營方式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更趨完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

三、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力求更大成效

1.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清理。 如何有效地推進“143 ”工程,簡單來說,就是破解“誰來放牧、怎麼放牧;誰來種地、怎麼種地;誰來務工、怎麼務工;誰來守邊、怎麼守邊”的現實難題,也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實行差別化土地流轉政策,引導土地要素優化配置,進一步激活農業農村發展的活力,逐步提升農業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一是做好土地流轉工作。 要堅持依法自願、相互協商的原則,不能不顧農民意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強迫、瞎指揮,更不能通過下指標、定任務等方式強迫農民流轉土地,要體現流轉的平等性、互利性和雙贏性,要讓農民成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二是發展合作經營模式。有效整合耕地、牧業資源,適度發展規模經營,鼓勵“合作社+ 農戶”進行共同發展,以農民合作社經營模式、代耕代種、代養放牧等方式改變以往一家一戶分散搞農業、搞牧業的現狀,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紅利”。同時,重點發展勞務輸出經濟,引導就地就近轉移,認真做好赴內地務工人員穩定輸出增收。三是完善守邊機制。在牧區推行“三三制”,這不僅能夠讓老人、兒童進城享受優質的醫療、居住和教育條件,更重要的是能夠帶動部分牧民進城進廠進企業務工增收。對於繼續守邊人員,要採用生態補償及建設“守邊週轉房”等多種措施,使擔負守邊任務的牧民既能脫貧致富,又對戌國守邊的工作能安心、有決心。

2. 破解農業發展難題,促進羣衆持續增收。 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供給側結構性方面。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把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作爲重要任務,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躍進,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上,帶動各族農民達到增收致富的目標。

一是打造試點農業。 堅持玉米生產“糧改飼”試點,推動糧經草三元結構更趨於合理化;配合做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突出節本增效技術,抓好關鍵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突出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推進深鬆整地,提高耕地質量,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在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加快先進適用的新農機、新技術的推廣運用步伐。二是發展設施農業。依託現代農業開發區等資源優勢,發展設施農產品加工業和貯運保鮮業,帶動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由傳統生產方式向集約化經營方式轉變、由建大棚生產初級產品向形成產業體系轉變,特別是要充分借鑑一慄鴻誠生態園南果北種等成功經驗,創建一批高效設施農產品品牌,形成設施農業產業發展新亮點。三是拓寬農業功能。立足城郊、特色產業鄉村和牧區,鼓勵和支持農牧民依託自然資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優勢,因地制宜地開發民俗鄉村旅遊,規劃發展到村到戶的特色項目,比如開發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以及發展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等產業,或者考慮建設特色林果的小型採摘園。四是發展庭院經濟。充分發揮和依靠廣大農牧民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大措施,強化指導,依託行政推動、政策啓動、科技拉動、典型帶動和服務聯動,大力發展庭院精種、精養、精加工,積極營造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

3. 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特色產業。 堅持市場導向,效益優先,認真研究資源稟賦,地緣優勢,市場條件,積極培育一批高標準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堅持推進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走出一條“一鄉一產業、一村一特色、一戶一增收”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經濟強村。

一是推動農業產業化。 以園區建設和產業化示範爲載體,推進農產品原料生產加工、物流、市場營銷等農業一體化經營,重點支持發展糧油、棉花、設施農業、飼草等加工業,着力提高農產品深加工增值率;培育有發展潛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專業合作社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新的經營模式和產業增長點。二是做強做大特色林果業。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科技爲支撐,推進特色林果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以核桃、杏乾等爲重點的林業產業體系,積極推進奧依塔克鎮戈壁沙棘示範園、阿克陶鎮土桃示範基地等項目建設。另外,要突出抓好林果產品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品牌創建活動,嚴把林果產品質量關,加快林果產品營銷網絡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是推動現代畜牧業改革。以加快傳統畜牧業改造提升和現代畜牧業開拓創新爲方向,以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促進畜牧業提質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爲核心,着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同時,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補政策,積極做好第二草原保護補助獎 勵機制和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建設項目。

4. 大力實施扶貧開發,抓好民生工程建設。 脫貧攻堅是全縣上下今後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充分認清新形勢,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及工作思路,紮實開展好扶貧開發工作,切實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可持續的措施,確保這項艱鉅的民生工程如期完成。

一是突出扶貧精準度。 要讓鄉鎮幹部、住村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和貧困戶明白什麼時候脫貧,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脫貧,充分調動貧困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鄉鎮要突出“扶產業、惠民生、改面貌”,村組要突出“提能力、抓示範、高引領”,貧困戶要突出“增內力、勤致富、促增收”,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建好扶貧機制。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形成“縣抓總、鄉落實,工作到村、幫扶到戶”的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一方面要爭取專項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把有限資金用到挖“窮”根、斷“困”源上。三是落實幫扶到戶。要結合“訪惠聚”活動,由住村工作組、村“兩委”班子定期組織召開十戶長、小組長和家庭工作會議,詳細瞭解每個家庭具體情況和思想動態,堅持因戶施策、因人施法,注重“輸血”向“造血”的轉變,使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個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實現一人就業;對於貧困家庭能夠發展什麼產業,就扶持什麼產業,力爭各展所長、各盡其能。

5. 統籌推進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突出統籌規劃,結合實際,分類指導,真正促進新農村建設由“單向突進”向“綜合邁進”,全面盤活現有農業農村的各類潛力優勢資源,使“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

一是突出環境整治工作。 繼續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爲新農村建設切入點,重點抓好村莊道路、渠道建設和綠化工作,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養殖場沼氣工程處理養殖小區牲畜糞便,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讓農村變成環境優美、綠色生態和令人嚮往的生活樂園。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對農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事業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要繼續推進以民生爲重點的水利建設,統籌做好節水、蓄水、調水文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三是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廣播、宣講、座談等形式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農牧民法治教育,提高農牧民思想道德教育素養,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引導農牧民羣衆懂得感恩、勤奮致富、遵紀守法,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擁護黨的領導、維護社會穩定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一年之計在於春。20xx 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各項目標已經明確、任務已經下達,能否取得實效,關鍵是靠大家如何抓好工作落實。最後,我提幾個要求。

一要腦袋“亮堂堂”,理順發展思路。 全縣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站在政治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下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中央和自治區、自治州黨委關於“三農”工作的安排部署,利用好手頭上的資源優勢,理順“三農”的發展思路,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思路上清晰、投入上傾斜、行動上落實。同時,大家要牢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因此, 全縣上下要對農業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對農村工作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傾斜,對農民羣衆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理解, 嚴格落實“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責任要求,確保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勢頭一往直前。

二要心裏“美滋滋”,樹立典型意識。 農業農村工作要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法,把抓示範點作爲推進落實的有效手段。各鄉(鎮、場)、各部門(單位)要樹立抓亮點、抓特色、抓精品意識,親自謀劃組織,做到在點上出經驗、出特色,統籌各方力量,高質量、高標準抓一批項目建設、農村產業、農民增收的示範典型。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農牧民主體作用,大力開展強農惠農政策的宣教活動,堅持用羣衆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來教育引導羣衆,切實消除“等靠要”思想,樹立“改闖幹”的思想,讓農牧民自力更生建設美好家園。

三要生活“樂呵呵”,共享改革成果。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絕不能照搬城鎮模式,沒了農村味道,少了地域差異,丟了民族特色,必須建設特色鮮明、風貌各異、多姿多彩的新農村,不能千篇一律。爲此,要繼續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到農村,進一步改善人居條件,逐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要廣泛開展各類喜聞樂見、貼近生活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農牧民羣衆業餘生活,用“真善美”微行動凝聚起和諧、崇善、團結的正能量。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下“三農”工作事關農民福祉、事關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希望大家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爭取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作出新貢獻。

看過20xx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20xx年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總結

2.20xx年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講話

3.20xx年領導工作會議講話稿

4.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定調20xx年及十三五三農工作

5.20xx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6.20xx年縣政協會議發言材料

7.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發言稿20xx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