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8W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篇1

同志們: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通用5篇)

今天,我們召開20xx年總結表彰暨20xx年工作會議,隆重表彰一年來作出優異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認真總結20xx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深入分析當前形勢,全面部署20xx年各項工作任務。這既是一次表彰先進、鼓舞士氣的總結會,更是一次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尋求突破、推動跨越的誓師大會。

首先,我代表工委、管委向剛剛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號召全區上下向先進看齊,以貢獻爲榮,學習他們拼搏、進取、爭先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爲推進燕郊的更快、更好發展,爲造福燕郊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回首20xx年,是燕郊開發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困難最多、挑戰最大的一年,也是燕郊開發區在逆境中化危爲機、挑戰中克難奮進的一年。面對金融危機、甲流威脅的嚴峻形勢,面對經濟增長、國慶安保的艱鉅任務,開發區工委、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幹部羣衆,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經濟發展保持銳氣、城市管理追求精細”的主線,總攬全局謀大事,開拓創新求發展,圓滿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目標,開創了各項事業的新局面。

——面對異常嚴峻的經濟寒冬,我們理性的審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千方百計抓經濟增長點,積極做暖小氣候,牢牢掌控經濟工作的主動權,經濟發展逆勢上揚。全年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8億元,增長30%;財政收入27.46億元,增長22%;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增長98%;實際利用外資9148萬美元,增長32%;實際利用內資85億元,增長20%;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增長12%;工業增加值55億元,增長13%;出口創匯1.87億美元,增長10%。其中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均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

——面對招商難、落戶難的現實,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爲“第一能力”,把項目落地作爲“第一政績”,傾盡全力抓項目引進、項目開工、項目建設,項目入區和產業集聚呈現良好態勢。全年共運作千萬元以上項目180餘個,計劃總投資500多億元。其中在談重點項目40多個,計劃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竣工投產項目28個,完成投資23.6億元;開工在建項目(包括接轉續建)89個,計劃總投資285億元;已具備條件可開工的項目30餘個,總投資超過80億元。新入區項目呈現出產業聚集度高、科技含量高、財政貢獻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高、市場前景好的“四高一好”的顯著特點,進一步提升了產業層次。特別是汽車配件產業創下了產銷高速增長的新紀錄,在鄭州第66屆全國汽配交易會上,我區被評爲“中國最具實力的汽車零部件開發區”。兩個項目載體快速健康發展,燕郊東湖孵化器積極組織赴外招商,不斷完善孵化服務,累計畢業項目21個,在孵項目82個,重點在談項目45個。“區中園”累計建設工業廠房137棟,建築面積52.07萬平方米,入園項目64個,20xx年產值和納稅額分別增長42%和33.5%。

——面對城市化加速發展的趨勢,加大資金投入,實施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城市承載力顯著提升。全面實施熱力改造工程,敷設供熱管網32.5公里,新建改擴建熱力站73座,對區內串聯式暖氣住宅進行採暖分戶改造;完善路網結構,新修和改造道路9條,總長25公里;推進田辛莊11萬站建設;鋪設通訊管線30公里、燃氣管道13公里;新增綠化面積38萬平方米;不斷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興達影視城、第七國小、匯福學校、文化大廈體育場、藍天幼兒園等項目已經竣工。完成了10.28平方公里新擴區面積的規劃,啓動了全區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等各項規劃設計工作,完成了《燕郊三維可視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全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正在加速向富有現代氣息的中等城市轉型,燕郊鎮獲得全省重點鎮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監測評價第一名。

——面對愈發凸顯的發展制約,外拓空間,內挖潛力,努力滿足項目建設和城市發展的用地需要。20xx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我區擴大規劃區域範圍,面積10.28平方公里。對全區企業佔用土地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盤活土地存量。

——面對國慶安保這一異常艱鉅的治安維穩任務,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緊緊抓住“看人、管物、守點、堵口、護線、控面”等關鍵環節,認真開展“領導幹部大接訪”和“機關幹部大分包”活動,實現了“八個不發生”和“零記賬、零通報”,取得了國慶安保的全面勝利,全區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形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面對日益迫切的民生需要,始終堅持執政爲民的宗旨,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全力推進惠民、利民工程,不斷提高羣衆滿意度和社會和諧度。在全區設置了22座高標準環保廁所,1400個垃圾箱,不斷加大環衛治理力度,大力開展廣告牌匾、違章建築、流動攤販治理,打造了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克服重重困難,大力加強城市基層組織建設,新建了30個社區居委會,居委會總數達到43個,社區幹部由35人充實到170人,社區服務功能基本覆蓋全區。緊緊抓住安居、就業、社會保障等關係民生的問題,全力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失業救濟、殘疾救助和基本醫療保障等工作,對轄區內低保戶實施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針對區內百姓生活的實際問題,大力開展了創建“暢通燕郊、衛生燕郊、祥和燕郊”專項活動,使交通、衛生、安全、文化環境有了初步改善,爲廣大人民羣衆喜迎新春佳節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啓用了第七國小和匯福實驗學校,基礎教育容量進一步增加。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甲流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舉辦了一系列高水平大型文體活動,人民羣衆業餘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面對日益艱鉅的發展重任,始終把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作爲事業發展的堅強保障,不斷強化全員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紮實開展兩項活動,努力建設信念堅定、思想純潔、奮發有爲、堪當重任的領導班子,努力打造改革創新、真才實學、求實務實、公正廉潔的新時期幹部隊伍。成功組織了“燕郊開發區機關幹部專題學習崑山培訓班”,掀起全方位學習崑山的熱潮,並先後組織赴包頭青山、杭州蕭山、天津武清等先進地區,學習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創新服務等方面的經驗做法,起到了防驕破滿、激發鬥志、明確方向的顯著作用,營造了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一年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我們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喜人成就,向祖國60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也迎來了對我區的視察。成績來之不易,飽含着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深切關懷,飽含着全區人民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展現了全區幹部羣衆逆勢奮進、斬關奪隘的豪邁氣概,從容應對、化危爲機的聰明才智,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依靠全區人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燕郊大發展、快發展。在此,我代表開發區工委、管委向辛勤工作在全區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羣衆,向所有駐區中省市直單位、項目投資單位,以及所有支持燕郊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着複雜的形勢,可以說困難和挑戰交織,優勢與機遇並存,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把握全局,準確判斷,乘勢而上,跨越發展。首先,我們的困難和壓力空前劇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燕郊的經濟領先地位能否保持?在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回升向好能否持續仍面臨着嚴峻考驗的形勢下,我們應該看到,當前我們的主導產業依然優而不大,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立區的大項目好項目還不夠多,總體實力還不夠大。房地產業的檔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四十萬人的公共服務需求能否保證?應該看到我們的城鄉規劃滯後,我們的公共服務設施歷史欠賬較多,我們的城市管理經驗不足,設施承載力、拉動力不強,在一定時期出現了羣衆出行難、上學難、買菜難等問題。三是日益複雜的矛盾我們能否應對化解?應該看到燕郊開發區的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羣衆利益訴求的日益多樣化等因素相互交織,導致矛盾誘發點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複雜,我們所面臨的維護和諧穩定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四是我們的幹部隊伍素質能否適應發展?新形勢、新任務,大項目、大城市,對幹部執行力、工作方法、行政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幹部隊伍整體素質、轉變幹部作風的任務更加緊迫。這些困難和壓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時刻警覺,絲毫不能懈怠。其次,經過多年高速增長,我們已經站在了更高的發展平臺之上。一是規模大了。建區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74倍,財政收入增長了54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11倍。在20xx年以前,財政收入不到1億元,從突破1億元以後,基本上是每5年翻兩番。今年的供暖面積,據媒體報道,廊坊市的集中供熱面積是400萬平方米,而燕郊已經達到了1175萬平方米。二是人氣旺了。已先後吸引了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餘個項目,投資總規模400多億元,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機械製造爲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以旅遊休閒、醫療健康、倉儲物流、文化創意等爲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三是資本活躍了。來燕郊投資、置業、發展的越來越多,城市經濟和現代服務業越來越發達,資本的流動性越來越強,經濟越來越活躍。第三,我們正面臨着加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從全國經濟工作會議看,國家今年增加居民消費需求、推進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等一系列工作部署,爲我們加快城市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京津冀之間區域合作的願望更加強烈,我們運作的一些重大對接工程、合作項目更容易得到上級支持和京津方面的配合;北京市提出20xx年“集中精力聚焦通州,儘快形成與首都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化國際新城”,這是繼“CBD東擴”以後北京又一次將城市規劃新佈局向東傾斜,我們完全可以憑藉自身的比較優勢,打“時間差”、“效率差”、“成本差”,盡收“不是北京勝似北京”的效果。第四,對比先進,我們具備了衝刺跨越、全面爭先的條件。江蘇崑山憑藉區位優勢,從辦工業小區起步,逐步發展壯大,在20xx年財政收入跨上20億元臺階後,圍繞“以壯大園區爲抓手調整產業結構、以城鎮化爲龍頭統籌城鄉發展”兩條主線發力,在新的發展平臺上實現全面騰飛,到20xx年崑山的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328億元,率先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崑山就是我們三河的榜樣。燕郊無論經濟規模、產業基礎、承載能力,都已經達到了崑山20xx年的發展水平。市委書記李剛同志在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報告中指出,“只要我們深耕崑山經驗,對標先進求發展,完全可以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爭先,繼珠三角之東莞、長三角之崑山以後,把環渤海之三河打造成新一輪縣域經濟發展的時代樣本”。而燕郊開發區責無旁貸地要做三河市跨越爭先的排頭兵。

20xx年是“”的收官之年,也是燕郊全面騰飛的關鍵節點,要進一步增強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搶抓機遇,把握優勢,要看得更遠些、謀得更深些、幹得更實些,奮發有爲,跨越爭先,取得更大的成就。20xx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爲指導,以崑山經驗爲座標,堅定一個目標(跨越爭先),抓住三個重點(項目、民生、規劃),強化三個保障(活力機制、基層組織、幹部隊伍),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壯大經濟實力,提升產業層次,強化承載能力,改善民生事業,全面提升燕郊開發區在全市“兩線三點五大板塊”戰略中的龍頭地位和帶動能力,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作出新貢獻。

一、堅定一個目標,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走跨越爭先的發展道路

當今世界,可以說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我們燕郊開發區的發展在這個大環境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天的燕郊只有跨越,才能爭先;今天的燕郊必須跨越,纔可以避免重複人家探索過的彎路。燕郊的人民就是因爲勇於創新爭先,才被世人矚目。所以,燕郊只有爭先,才稱得上是燕郊;燕郊的幹部只有敢於爭先,才稱得上是燕郊的幹部。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全市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意見》確定了燕郊跨越爭先的宏偉目標。未來幾年燕郊總的發展定位是:構建以燕郊爲中心、帶動廊坊“北三縣”經濟產業和社會一體化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和全面融入首都的京東新城,努力建設“兩大基地,三個中心”,即:高端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承接京津大都市圈產業轉移基地,廊坊“北三縣”區域物流中心、冀東北的商貿服務中心、河北省域的新型工業中心。發展目標是: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爲主線,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爲重點,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爲動力,努力把燕郊開發區建設成爲商務之城、科技之城、健康休閒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計劃到20xx年,總人口達到60萬,城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65億元以上。20xx年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億元,增長14%;財政收入33.8億元,增長23%;固定資產投資253億元,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增長9%;實際利用內資102億元,增長20%;工業總產值290億元,增長15%;出口創匯1.9億美元,增長6%。

二、抓住三個重點,就是要集中力量上項目、保民生、抓規劃

志當存高遠,厚積而薄發。燕郊要實現跨越發展的目標,要求我們必須伏下身子,一步一個腳印地幹事業、抓落實。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之中,必須緊緊抓住項目、民生、規劃這三個事關燕郊發展的大事,抓具體、抓深入、抓出成效,才能帶動發展全局,帶動燕郊的整體跨越爭先。

(一)抓項目,調結構、壯實力、上水平,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今年項目工作的目標是,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100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力爭在百億元項目上取得突破,構建起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這一目標,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全力運作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組織專門班子,制定實施方案,明確階段性任務,積極穩妥推進,確保爭創成功,爲全區跨越發展搭建更高更大的平臺。二要謀劃立區項目。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入區項目質量,圍繞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大型國企、高科技成長型民企等重點領域,篩選出符合燕郊發展方向的項目,定期調度,掛圖作戰。通過定向招商,謀劃引進一批產業層次高、配套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立區大項目,特別是要有一批產品好、納稅高,能夠迅速壯大產業規模、增強經濟實力,帶動區域內配套產業崛起的製造業大項目,爲全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三要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當前運作的重點項目,力爭年內形成一批有力的經濟增長點,在電子信息產業上,重點加快中興通訊北方產業基地建設,實現光傳輸設備產業化、光通訊設備產業化、研發中心三個子項目竣工投產,確保手機配套件生產、通訊動力產品、軟件開發生產、數字交換和接入系統產業化四個子項目開工建設。在醫療健康產業上,實現燕達醫療健康城投入運營,加快匯福國際健康中心、京東頤園老年大學、量子高科國際製藥加工中心、誼安醫療設備、成功(中國)大廣場等項目建設,爭取港中旅休閒目的地、亞洲航天科普城等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在新能源產業上,加快晶龍太陽能、珈偉太陽能、陽光硅峯等項目建設,年內實現投產達效。在新型材料產業上,加快鈦材及製品、蜂窩環保陶瓷、普諾泰防彈材料等項目建設。在汽車配件產業上,加快新宏昌重型汽車生產、世原汽車二期等項目建設,年內實現竣工投產。在現代服務業上,加快推進空港物流、匯福物流、燕郊藝術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提高現代服務業競爭力。進一步加快區中園建設,幫助他們謀劃和引進一批優質項目入區,形成門類清晰、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發展協調的園區體系。四要完善產業佈局。在中部以商業、商務、居住爲重點打造城市中心區,南部以大規模現代服務業項目爲載體打造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北部以電子信息業、生物製藥業、現代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爲重點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多元素“區中園”構成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西部沿潮白河打造以健康產業爲主要內容的休閒旅遊產業帶,東部以重大產業項目預留和綠色生態隔離爲主要內容做好基礎設施規劃。五要提升產業競爭力。圍繞以光伏產業、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材料、汽車配件等爲主要內容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以健康產業、現代物流、文化創意、服務外包、休閒旅遊、金融產業、高檔房地產等爲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完善產業規劃,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構建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先進製造業驅動、現代服務業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五是優化項目服務。建設和啓用項目投資服務中心,實行窗口一站式審批、全程一條龍服務,打造項目入區的“綠色通道”。完善制度化服務,主動上門調研走訪,努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融資、招工等方面的難題,爲企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

(二)保民生,大規劃、大配套、大建設、大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繼續鞏固深化創建“暢通燕郊、衛生燕郊、祥和燕郊”活動成果,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地抓下去,穩步向環境燕郊、文明燕郊、活力燕郊邁進。一是提高市政設施承載力。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強基礎配套建設。路網框架工程。啓動102國道燕郊市區段南移改線工程,做好密涿支線與北京東六環、燕郊北外環與通州徐尹路對接前期工作,啓動輕軌M6號線引入燕郊的規劃對接工作,實施思菩蘭西路改造等11條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城市綠化工程。實施燕順路、思菩蘭西路、漢王路、南外環路、迎賓路中間綠化帶改造、孤山南路、燕郊植物園、潮白河左堤景觀綠化等工程,打造現代化園林城市。市政基礎工程。進一步完善全區市政管網和大型基礎設施,大力實施垃圾中轉站、排水、給水、路燈、路面修補、防汛、尹家溝治理、供電、南水廠、北水廠、南北兩個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場、供熱、燃氣、通訊和百姓菜市場建設等工程。新建國小工程。計劃在神威北路南側、特勤消防站北側新建一所國小,8軌制,48個班,容納學生2400人。會展商務中心工程。計劃建設成爲集行政辦公、商務、會展、文化體育等大型公共設施爲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項目投資服務中心也將啓動建設。二是進一步美化城鄉環境。新建設4座垃圾治理中轉站,實施環保廁所的改造,制定更加科學的環衛管理辦法,消除城中村死角死麪,徹底整治多年存在的垃圾山,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完善燕郊開發區城市數字化管理,實現城市管理自動化、移動指揮智能化、監控可視化、監督舉報社會化以及內部信息交換和管理網絡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繼續統籌城鄉發展,加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使爲燕郊開發區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農民朋友們的生活水平與開發區的發展同步提高。三是優化公共服務。積極實施就業扶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教育、文化、體育事業,優化休閒購物環境,使域內全體居民居有所樂、老有所養、幼有所託、貧有所濟、難有所幫。四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主旋律爲基調,以燕郊電視臺、燕郊影劇院等爲載體,組織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豐富廣大人民羣衆的文化生活,開展文明家庭、青年文明號、勞動技能大賽等多層次、多類型的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和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動員全體市民積極參與義務植樹、義務勞動、大合唱、維護交通等公益活動,組織各類志願者隊伍,消除戶籍界限,唱響同是燕郊人、共建美好家園的主旋律,增強全社會認同感、歸屬感。五是維護社會穩定。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和維穩工作的新方法,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暢通羣衆利益訴求通道,重點研究、防範和解決農民徵地拆遷補償、民生事業保障、農民工工資和其他重點領域的社會矛盾。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人口管理,建立健全社會綜合預防機制,遏制重大治安事件的發生。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和安全生產,加強對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公共聚集場所、煙花爆竹等領域的安全監查,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抓規劃,合理利用燕郊有限的公共資源。去年12月份市委書記李剛同志在我區開展的調研活動中,總結指出燕郊最大的問題就是規劃滯後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整體區域的健康發展,區內的各位專家顧問和有識之士也多次提出了這一問題。沒有科學規劃作指導,燕郊的大發展、快發展就不會做好。爲此,我們必須增強區域發展的前瞻性,大力推進以打造“燕郊新城”爲目標的城市規劃體系。一要強化教育,樹立全民規劃意識。春節過後,機關參與燕郊城市規劃的幹部要集中赴上海進行培訓,切實強化規劃意識,學習目前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同時,在平時工作中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使所有企業和公民都樹立自覺的規劃意識,把規劃看作燕郊的命根子。二要超常規劃,加快完善規劃體系。抓緊完成燕郊地區城鄉統籌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城市交通規劃、道路景觀設計規劃和燕郊新城發展戰略規劃。同時,制定各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定全區的交通、給水、排水、供暖、供電、通訊、供氣及教育、醫療、市場等專項規劃,做到與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三要堅定執行,維護規劃權威。樹立“規劃即法”的理念,所有規劃報請權威機關通過後向社會公佈,並在執行中嚴格監管,今後所有項目擺放、工程建設、建築設計都要嚴格遵守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禁各類違反規劃行爲。

三、強化三項保障,就是要不斷強化活力機制、基層組織、幹部隊伍三項保障

(一)打造活力機制,保持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燕郊開發區兩條工作主線,一個是經濟發展保持銳氣,一個是城市管理追求精細,只有創新機制,才能夠保持銳氣、消除暮氣,永葆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照“管辦分離”、“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要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爲試點,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將管理和開發的職能剝離,引入市場化機制,實施公司化運營。穩妥推進股級幹部崗位競聘,實行績效考覈制度,建立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和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激勵機制。

(二)強化基層組織,夯實發展的社會基礎。要強化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加強民生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工作上的作用。首先要強化社區黨支部的作用,提高黨支部班子聯繫羣衆、服務民生、維護穩定的能力,總結推廣社區黨支部、居委會、警務室、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組織開展轄區內常住人口、流動人口、人口類型、居民居住分佈及收入情況普查等工作,將市區人員的管理和服務牢牢抓在手上。各村街黨支部要切實抓好班子建設,不斷增強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科學謀劃村街的發展,努力提高領富致富的能力,努力提高解難題、化矛盾的能力,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切實服務開發區建設,服務項目建設,在城鄉統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增強發展的核心力量。嚴峻複雜的形勢和繁重艱鉅的任務,對開發區隊伍都是重大的考驗。做好新的一年工作,要以提高能力、改進作風爲重點,切實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爲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一是加強培訓,提高素質。要繼續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全方位提高幹部職工的業務素質,培養一批在招商引資、項目談判、城市規劃、市政建設、公共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業務尖子,切實提高全區幹部服務大項目、管理大城市的水平和能力。二是錘鍊作風,破解難題。要學習崑山“敢於突破、敢於負責、敢於爭取”和“想在先、幹在前、不滿足、不停步”的創業精神,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業、共渡難關的豪情壯志和堅強決心,以啃“硬骨頭”的精神解決好項目建設、城市發展、民生改善等各種難題。要雷厲風行,爭分奪秒,把工委、管委的決策部署落在點上、定在事上,一件一件抓好落實。要強化團結協作,做到幹事業一條心、搞建設一股勁、抓工作一盤棋,和衷共濟,緊密配合。要強化領導幹部的示範作用,領導幹部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羣衆意見集中的地方去,到工作一線去,深入解決基層問題。三是嚴格紀律,廉潔從政。全體黨員幹部要切實加強思想學習,樹立正確的事業觀、人生觀,正確對待各方面的利益誘惑,嚴格遵守廉政紀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乾事,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和全區人民的殷切期望。要樹立德才兼備、以德爲先,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的正確導向,爲幹部成長創造良好的幹事環境,提供廣闊的創業空間。

同志們,20xx年是我區加快崛起的關鍵一年。讓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克危求進,努力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爲圓滿實現“”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鬥!

最後,藉此機會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春節愉快,閤家幸福,萬事如意!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篇2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外經貿局的關心指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建設全省一流開發區的目標,以招商引資爲主線,走特色發展之路,突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破解瓶頸制約三個重點,堅持“舉全市之力,加快開發區建設”,開發區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強、後勁足的良好發展勢頭。截止目前,累計引進各類項目253個,總投資272億元,建成投產209個,規模以上企業109個;順利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先後榮獲“全省對外開放先進園區”、“省科學發展園區”稱號。20xx年,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利稅、財政收入分別實現331億元、110.9億元、17.7億元、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39%、37%、37%。

一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交通、政策優勢,不斷創優投資環境,強勢推介、主動出擊,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20xx年,共引進項目33個,總投資90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境外資金5377萬美元。先後有總投資8.8億元的倫達電動車、總投資8.2億元的威達數控工業園、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萬達電子線路板等項目落戶開發區。

二是項目建設明顯加快。不斷強化幫包幫扶責任制,加大調度督導力度,積極靠上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項目順利實施,加快企業快速膨脹發展。20xx年,共有東方鋼簾線、山東鑫泰、日普電動車等40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

三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爲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大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20xx年,完成投資2億元。硬化道路7條,配套完善和升級改造道路10條,完成了11條供水主管道、4條供熱管道和2條天然氣管道建設。新建110KV西城輸變電所,擴建220KV滕北變電所,改造機械工業園供電線路16條40餘公里,架設了東方鋼簾線110KV和冠茂包裝雙回10KV供電專線。高標準規劃建設了電子信息產業園,已有10個過億元項目入園建設。

四是發展環境更加優越。堅持“外商只管投資,其他一切由我們來辦”,以“機關效能建設年”和“馬上就辦、限時辦結”活動爲契機,立足打造開發區一流環境品牌,推行保姆式全程服務,實行扎口管理,兌現優惠政策,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營造了“親商、愛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外商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20xx年,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市委、市政府和各位領導的要求相比,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有一些薄弱環節。一是開發區整體實力不強,綜合經濟效益不高。二是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性強的龍頭項目偏少。三是土地制約因素依然存在,個別項目土地利用率低。

20xx年是實施“”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提升經濟開發區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一年。經濟開發區的總體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按照“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兩項重點,優化軟、硬兩個環境,圍繞完善基礎設施、破解制約瓶頸、經濟運行管理、機關作風建設四項工作,實現項目總體數量、單體規模、產業檔次、科技含量、財政貢獻率五個提升”的二二四五工作思路,全力實現開發區發展的新跨越,努力將開發區打造成帶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龍頭”和新的產業聚集帶。主要發展目標是:新引進項目30個,完成投資65億元,40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工業利稅分別增長38%、39%、37%。具體工作中,主要採取以下六項措施。

一、堅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爲“天字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來抓,繼續開展好招商引資“九個月攻堅”行動,着力引進一批關聯度大、輻射力強、帶動面廣的戰略型、科技型、生態型、旗艦型項目,力爭在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的引進上實現新突破。一是圍繞大企業、大集團進行招商。認真梳理了解世界500強企業、國內500強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投資方向,及時準確捕捉信息,加強聯繫,爭取前來考察、投資建設。二是圍繞優勢產業進行招商。立足於機械製造、電子信息、金屬製品、汽車配套和家電等產業積極招引重點關聯項目,打造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羣。三是創新招商方式。推行專業小分隊招商,突出產業鏈招商,加強定點招商,鼓勵以商招商,重視以企招商,做活節會招商,開展全民招商等,全年計劃赴日本、中國臺灣、香港、廣東、浙江等地開展16次專題招商活動,力爭新引進項目30個。

二、堅定不移地抓好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按照“奠基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建成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達效”的要求,落實幫扶責任制,強化督導調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一是立足於項目及早落地,儘量縮短項目審批安置時間。堅持把項目落地建設作爲檢驗幹部執行力的重要標準。項目建設合同簽定後,從項目的申報、立項、選址、規劃、環評、土地手續報批等環節,都明確專人靠上,嚴格工作流程,限時辦結。同時,及時撥付徵地、附着物補償資金,加大地面附着物的清理力度,確保簽約項目順利落地。二是立足於項目加快建設,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對總投資155.6億元的44個項目,分別建立由管委會領導、科級幹部、機關幹部組成的幫扶工作小組,一個項目一套班子,跟蹤服務,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每個項目拉出時間表,倒排工期,一週一調度,一月一通報。認真開展“項目建設啓動月”活動,確保3月份所有項目全面啓動建設。力爭總投資8.2億元的山東億諾工程用巨型全鋼子午輪胎、總投資8億元的山東冠茂特種紡織環保用濾材等40個項目投產或部分投產。三是立足於項目科學管理,注重經濟運行引導。按照“企業上規模、規模轉重點、重點增後勁”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分類施治,指導企業進行科學化管理,做大做強。做好智達利等5家企業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騰達不鏽鋼等5家企業申報棗莊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引導企業爭創品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企業法人代表人口計劃生育責任制,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創建和諧工業園區”活動,提高企業依法、規範生產的意識,促進企業平穩較快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三、堅定不移地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規劃工作。按照“項目布到哪裏,基礎設施就延伸哪裏”的要求,加大投資,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全年力爭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5億元。一是抓好23條道路、5座橋涵建設。總投資4485萬元,配套完善興業路、騰陽路等13條續建道路。總投資1.15億元,完成龍泉南路向南延伸、春藤東路東段等10條新建道路的排水、排污、路面硬化等工程。同時,推進龍泉南路郭河大橋、新華橋、柳屯橋等5座橋涵建設。二是加快機械製造工業園和重點項目供電專線建設。投資1億元,做好西城110KV變電站配出和機械製造工業園10條高壓線路遷移改造工程,力爭20xx年年底建成使用。同時,加快墨家站至億諾輪胎35kV雙回專線施工,確保 20xx年5月前完成。三是實施部分道路供水、供熱主管道建設。總投資3000萬元,完成振興北路、西經四路、龍泉南路南段、西緯五路、騰陽東路、興業南路等供水管道建設。總投資2350萬元,完成南環路、興業路、騰飛路東段、益康大道等供熱主管道建設。四是科學規劃,加強開發區建設管理。對南至荊河、西至西經四路、東至振興路、北至北外環以北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電子信息產業園跨越郭河向南擴展計劃,對益康大道以東、南至篤西路、東至龍泉南路約6平方公里的進行現狀測繪。同時,嚴格項目建設審批程序,嚴把企業建築標準,嚴禁亂搭亂建行爲,全面提升開發區建設管理水平。

四、堅定不移地抓好項目用地工作。按照“用好已批土地、盤活存量土地、整合現有土地”的思路,集約利用土地,緩解建設用地指標緊張,爲項目順利落地提供保障。一是與20家發展速度慢但有發展願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簽訂《項目建設保證書》,明確建設時限和效益,督促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投產達效;對管理混亂、無發展前景的龍泉電控、金工機牀、大麗花味精、金浩玻璃、拓宏韋侖等8家企業,儘快依法整合清理。二是加快推進善南、荊河兩個街道的村莊整合,把土地調整供應給用地集約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項目。三是抓住省政府重點項目“點供”土地政策機遇,積極篩選和爭取重點項目到省發改委立項,爭取用地指標。四是嚴格執行項目用地的四項剛性指標,嚴把項目入區關,鼓勵企業節約用地,建設多層廠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堅定不移地抓好推進特色園區和優勢產業發展。按照“發展優勢產業、打造核心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羣”的思路,積極引進機械製造、電子信息、汽車配套等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發展區中園,壯大優勢產業。一是加快機械製造工業園的發展。加快山東鑫泰、愚公機械、倫達電動車等項目建設,儘快投產達效,提升整體實力。力爭全年新引進機械製造企業10家。二是全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智達立電子、其穩博業、純英LED、鑫茂電容器、萬達電子等項目建設進度,促其儘快投產達效。全年引進10家國內外IT產品生產企業落戶。三是推進香港國際科技工業園和汽車配套產業的發展。圍繞山東東方鋼簾線有限公司、山東風輪輪胎有限公司等項目,培育汽車配套產業發展,提升開發區核心競爭力。全年引進10家汽車配套產業和家電生產項目落戶。四是加快中俄高科技產業園建設。加快實施中俄高科技產業園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與投資方的聯繫,積極爭取中俄高科技產業園項目落地建設。

六、堅定不移地抓好服務環境建設。牢固樹立“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生產力”的觀念,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率,努力保持開發區的政策優勢、服務優勢、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一是強化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堅持“外商只管投資,其他一切由我們來辦”、“廠內的事情企業管,廠外的事情黨委政府管”的原則,認真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扎口管理等服務承諾。加強與市直各部門、涉地鎮街的聯繫,形成舉全市之力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濃厚氛圍。二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簽訂《機關作風建設目標責任書》,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實行機關效能監察,切實提高機關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和爲企業服務的本領。三是切實保護失地農民利益。進一步做好失地農民的生活安置工作,引導涉地村居按政策規定,制定詳細的分配方案,確保公正、合理分配。建立完善失地農民就業培訓機制,確保失地農民不失業,生活有保障。加強對涉地農民的教育引導,逐步提高涉地農民支持開發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開發區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推進開發區的和諧健康快速發展。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篇3

一、回顧“”,經開區夯實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是經開區建區以來發展最快的五年。,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8億元,是的3倍,年均增長20.6%;工業總產值完成130億元,是的3.8倍,年均增長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億元,是的2.9倍,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5億元,是的3.2倍,年均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是的8倍,年均增長51.8%;進出口總額5.3億美元,是的9.8倍,年均增長60.8%。

“”,是經開區項目引進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全區累計引進超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2個,總投資423億,是“十五”期間全部項目投資的9倍,結束了經開區沒有重大工業項目的歷史。出口加工區富士康項目30天內建成投產,創造了被稱爲奇蹟的“鄭州速度”。經開區項目建設呈現出“正在集聚、正在開工、正在建設、正在跨越”的良好態勢。

“”,是經開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五年。工業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的不足60家增加到的102家,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的23倍。八大園區建設全面啓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現代物流五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

“”,是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最好的五年。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進出口額在中部6省出口加工區中連續五年位居第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順利通過國家四部委封關驗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成投運,從真正意義上結束了河南沒有進出口港口碼頭的時代。

“”,是經開區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的五年。全區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0.8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5%;累計申報各類科技資金項目550個,實際到位資金1.5億元;累計申報專利總數1099項,授權專利680項,榮獲河南省知識產權優勢區域稱號,被確定爲省創新型產業集聚區(試點)。

“”,是經開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五年。大力實施“四大工程”(暢通工程、綠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4.7億元,建成道路110餘公里,綠化覆蓋率達36.3%,建成區面積從10平方公里擴大至30平方公里。

“”,是經開區人民羣衆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累計完成社會事業和民生方面的投入4.1億元,是“十五”期間投入的近20倍,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由的4.8%上升至的15.8%。

“”,是經開區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的五年。紮實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積極開展非公黨建“兩帶一爭”活動,成立了區企業黨工委;大力實施“強基工程”,全面推進“4+2”工作法,基層黨建活力進一步增強;切實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注重抓教育、抓源頭,促進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

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實踐啓示我們: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不停步。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本身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生動史。五年來,面對經開區工業總量偏小、基礎設施薄弱、發展空間受限等諸多現實,我們不埋怨、不爭論,果敢地衝破傳統思維的禁錮和舊體制的束縛。無論是“工業立區、科技興區”戰略的確立,還是“八大超百億產業園區”的提出,無論是首開全省異地購買土地指標的先河,還是審批制度的改革、辦事程序的突破,無不體現着解放思想的膽識和敢闖敢試的勇氣。可以說,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經開區發展的大跨越。

必須堅持項目帶動不動搖。項目是開發區的生命線。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明確提出“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四大主攻方向,通過實施產業招商、全員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項目招引的數量和質量。五年來,爲了項目的簽約入區,我們與投資商多次接觸、多輪談判;爲了項目的開工建設,我們全力做好土地報批、場地平整、基礎配套、拆遷安置等前期工作,爲此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和艱辛,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正是由於全區上下千方百計引項目、上項目、建項目,從而推動了一大批投資體量大、拉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順利實施,爲經開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必須堅持爲民謀利不打折。只要不打折扣、設身處地的爲人民羣衆利益着想,我們就能贏得羣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必須堅持埋頭實幹不懈怠。我們始終強調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大家一股勁,管委領導同志帶頭分包重大項目,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各辦事處主動做到全程服務,高效服務,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二、展望“”,經開區跨越發展任重道遠

“”時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跨越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形勢仍然極爲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相伴。

從有利條件看:一是宏觀環境穩步向好。金融危機帶來的急劇動盪逐漸緩解,世界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我國經濟也成功實現v型反轉,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隨着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加速,大量企業到內地尋求發展空間,這爲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帶來了大好機遇。二是政策機遇相互疊加。中央制定實施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這些都是我們未來重點扶持發展的主導產業。省市對經開區的發展寄予厚望,並在政策、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高新區、經開區等區位優越的產業集聚區,要力爭成爲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這爲我們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機遇。三是跨越發展條件具備。“”期間,經開區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配套快速推進,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這爲我們搶佔發展先機、持續跨越趕超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不利條件看:一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美國進一步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通脹壓力、擠壓我國商品出口利潤,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強,企業投資信心受到普遍影響,這將導致吸引國內外投資的難度加大。同時,隨着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提速,經濟發展正面臨愈來愈緊的資源約束問題;去年央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了對政府融資的監管和約束,土地、資金、資源等問題將成爲制約我區發展的重大瓶頸。二是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城市化進程有待加快,城市管理和社區規範化管理急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改善民生的任務還較繁重等等。三是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與先進經開區相比,武漢、合肥、長沙、蕪湖等兄弟開發區在高平臺上快速發展,我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後發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省內經開區相比,漯河、鶴壁、開封三家開發區去年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我們越來越面臨着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雙重壓力。與其他開發區相比,高新區明確提出建設“鄭州高新城”的目標,計劃“”期間實施100個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把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千億級主導產業。航空港區蓄勢待發,僅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一個項目達產後就能實現銷售收入數百億美元,帶動形成30萬人的城區規模。我們必須積極順應形勢的深刻變化,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找準結合點,抓住着力點,才能夠化挑戰爲機遇,變壓力爲動力,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搶佔競爭的制高點。

今後五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建設、大轉型、大跨越”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全力推進主導產業大集聚、濱水新區大開發、城市功能大提升、支撐平臺大構建、城鄉發展大統籌,着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區域創新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經開區建設成爲鄭州都市區產城融合的生態工業新城。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要把工業強區作爲矢志不移的基本戰略。“”,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工業經濟發展不足,必須矢志不移地堅持以工業爲主導,努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

——要把加快轉型升級作爲“”發展主線。在發展空間受到制約、政策優勢逐漸弱化的新形勢下,經開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從以傳統工業爲主向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綜合發展轉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偏重引進資金、項目向重視引進先進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轉型,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升級;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綜合提高轉型,促進集約化經營水平的提高升級;從資源消耗向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轉型,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全面升級。

——要把打造鄭州都市區生態工業新城作爲發展方向。我們在狠抓工業的同時,按照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要求,謀求從工業支撐向城市支撐要生產力,推進工業強區向產城融合轉變,統籌產業、人口、環境和生態的合理配置,着力打造融入鄭州都市區的生態工業新城。

——要把提高經開區羣衆幸福指數作爲最終目的。“”時期,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堅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增長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進行。

思路舉措是:實施“五大戰略”。

一是總量倍增戰略。重點實現“七個倍增”,即gdp達到280億元,比增長3.1倍;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6.7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2.3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比“”增長2.3倍;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47億美元,比“”增長3.2倍。

二是產業升級戰略。着力實施“三大產業計劃”,即先進製造業提升計劃、現代服務業集聚計劃和新興產業培育計劃。“”末,形成8個百億產業集羣,培育5個以上百億骨幹企業,引進3個以上百億重大項目。

三是創新驅動戰略。着力實施“四大工程”,即,科技自主創新工程、投融資體制創新工程、管理體制創新工程和創新人才匯聚工程。

四是城市提升戰略。着力實施“四化”工程,即綠化、亮化、美化、數字化工程。

五是民生優先戰略。重點提升“三大指數”,即,提升人民羣衆的富裕指數、幸福指數和平安指數,加快村民安置區建設,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使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三、20xx年,經開區要努力實現“”精彩開局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們搶抓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重大機遇、實現跨越提升的關鍵之年。

工作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同比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億元,同比增長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同比增長30%;財政總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20%;進出口總額6.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

總體思路是:實施“一大戰略”,堅持“雙輪驅動”,謀求“四個突破”,抓好“五項建設”。

(一)實施“一大戰略”,即實施項目引資帶動戰略。20xx年,繼續確定爲全區“項目建設年”,以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產”爲重點,再掀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新高潮。

一要狠抓項目投產見效。對在建工業項目,要加快進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努力縮短見效週期;對已簽約項目,要進一步加大銜接力度,促其儘快開工建設;對意向項目,在做好銜接工作的同時,一定要緊盯不放,抓好前期準備工作;對在談項目,要立足經開區長遠利益,促使其儘快簽約落地。力爭全年項目簽約數30個,項目開工數40個,項目續建或竣工數20個。

二要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繼續抓好領導分包重點項目、大項目聯審聯批、交叉並聯推進機制等制度的落實,爲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重點強化立項、規劃、土地等手續辦理服務,建立健全項目責任制、督促檢查、實績考覈等各項制度,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積極性。

三要千方百計強化用地保障。面對日益稀缺的土地資源,力爭將每一寸土地的投入、產出和效益最大化。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項目入區審覈程序,提升入區項目質量;要嚴把供地關,進一步強化項目投資強度;要通過建設標準廠房、合村並城等措施,盤活存量土地和閒置低效用地,全年新開工建設標準廠房70萬平方米,年內要確保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

四要繼續做好選商引資工作。按照“產業鏈招商、集羣式推進、園區化承載”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沿海企業和跨國公司產業、資本梯度轉移。對象上,要圍繞品牌效應、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主攻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促進資源招商和二次招商,以合理的產業分工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方式上,要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和主題招商,依託日產、海馬、宇通等重點項目,引進汽車整車、零配件及裝備製造業項目;依託富士康項目,引進配套企業和延伸產業鏈;圍繞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完善和四港聯動快速物流通道建設,開展食品加工和現代物流主題招商;圍繞全面啓動濱水商務區開發和高爾夫球場配套服務,開展以金融、商務、娛樂、文化、居住等爲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主題招商。力量上,要堅持向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傾斜領導力量、傾斜機構編制、傾斜幹部導向。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項目的謀劃、爭取和實施作爲首要工作來抓,堅定不移加以推進。

(二)堅持“雙輪驅動”,即堅持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要以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園區建設爲載體,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構築先進製造業優勢突出、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着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一要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決定了開發區的發展水平。我們要大力發展產業基礎好、產出規模大、支撐能力強的主導支柱產業,着力建設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羣,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端產業高地。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要做大;食品加工產業要做精;電子信息產業要做強。

二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以現代物流爲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平臺的作用,積極引進國際知名物流企業,重點發展食品冷鏈、汽車、農副產品物流、工業品物流、消費品物流、第三方物流,形成與大工業緊密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帶動生產性服務業擴規模、提檔次。

三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瞄準世界產業最新發展趨勢,大力培育國家重點支持、體現區域戰略需求、產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新興產業,着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三)謀求“四個突破”,即在城市建設品位、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投融資平臺建設、管理服務機制創新四個方面求突破。

一是在提升城市建設品位上求突破。堅持用國際化眼光和現代化水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經典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着力打造產城融合、宜工宜商宜居宜遊的生態新城。

二是在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按照“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富士康項目、加快b區開發建設、大力發展保稅物流產業等中心任務,突出特色,創新服務,引導加工貿易快速轉型升級。一是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堅持圍繞主導產業招商,以富泰華精密電子爲龍頭,全力引進上下游配套項目,着力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鏈條;積極引進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企業,着力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二是科學規劃物流產業發展。全面拓展保稅物流業務,充分整合周邊資源優勢,緊抓保稅物流龍頭企業的引進,做好保稅物流倉庫、保稅物流場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保稅物流功能的輻射帶動力。三是積極推進b區開發建設。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的溝通,繼續跟進出口加工區b區的審批,做好開工前期規劃和建設準備工作,啓動b區“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拓展外向型發展空間。20xx年,出口加工區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完成進出口5億美元。

三是在投融資平臺建設上求突破。一是採取bt及ppp等多種模式,吸引上市公司、投資公司、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參與民生工程、公用事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開發。二是加強區內融資平臺的管理,發揮其運作能力和融資作用,全年完成10億元的融資目標;三是大力引進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機構,構建多層次的投融資服務體系,爲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四是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步伐,通過上市融資迅速做大做強。

四是在管理服務機制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城市社區管理機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管理機制。二是要創新財政運作模式,深化財政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稅源增收能力和監管水平,保障整體發展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的績效考覈體系,完善督查督辦機制,對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實行日詢問和周例會制度,強化現場督辦、跟蹤督辦、掛牌督辦,以嚴格的督查督辦促工作落實。四是繼續優化行政服務環境,使服務成爲真正的生產力。大力健全“全過程”服務體系,切實執行好從項目簽約註冊到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加強效能建設,嚴格內部管理,認真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聯審聯批等,全面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完善領導聯繫和服務企業責任制、大項目聯席會等有效做法,圍繞解決企業困難與增強企業發展實力相結合、幫助企業用足用活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核心內容,形成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篇4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加快西寧開發區發展的緊迫性和責任感  “十五”時期,是全省發展歷程中最好的時期。

這五年,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推進“消除貧困、富民強省”和“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兩大歷史任務,國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勢頭良好。這五年,就全省來說,西寧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是一個新的亮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短短几年來,西寧各工業園區各自發揮優勢,在省、市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園區建設者們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園區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

——經濟實力迅速增強。20xx年、20xx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等相繼開工建設,這幾年來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截止20xx年底三個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5億元。當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億元,年均增長1.23倍;一般預算收入2.5億元,年均增長1.1倍;技工貿收入80.6億元,年均增長1.6倍。同時,園區的快速發展,擴大了社會就業,目前三個工業園區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爲大學畢業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安置失地農民和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等創造了條件。

——外向型經濟成效顯著。幾年來,三個工業園區始終以項目建設爲重點,把招商引資作爲發展的關鍵措施,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採取內引外聯、廣泛推介、重點宣傳等多種方式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企業入駐園區投資置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截止去年底,共註冊企業390戶,引進項目295個,其中投資lOOO萬元以上項目110個,引進區外資金實際到位累計48.12億元。三個工業園區已成爲全省引進外資的重要載體。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幾年來,三個工業園區依託全省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加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條逐步延伸,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目前,東川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丁以機械加工、化工、特色資源開發、食品加工等爲主的產業;生物產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以中藏藥、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特色輕工產品、保健食品加工等爲主的產業;甘河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爲主的產業。到20xx年底,三個園區共批准入駐工業企業150個,其中已竣工投產108個,在建42個。去年三個工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年均增長1.1倍。三個工業園區的建設,爲企業集聚、推進工業化進程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土地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各工業園區根據產業佈局和人園項目建設用地需要,注重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挖掘園區規劃範圍內土地資源的潛能,加大土地資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目前園區規劃總面積達到26.82平方公里,累計徵用土地1.3萬畝,園區規劃範圍內可利用的土地中,80%都用於工業項目建設。同時,在園區建設和發展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樹立“綠色招商”理念,從源頭控制污染項目人駐工業園區。

——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各園區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想方設法籌集建設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幾年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9億元,初步完成了與其配套的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天然氣、通訊、網絡寬帶、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了園區廣場、綠地、展館等開放式景觀和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使所在區的面貌顯著改善,新的城區迅速崛起。同時,各園區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探索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不斷完善“一站式辦公、承諾制服務”等管理和服務模式,改進服

務方式,健全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使投資軟環境得到優化和改善。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三個工業園區建設已初見成效,園區經濟在加快產業集聚、促進對外開放、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城市化進程、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正在成爲全省招商引資的重要基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載體。特別是通過園區的建設,推動了我們思想解放、觀念轉變,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鍛鍊和培養了一支覺悟高、能幹事的幹部職工隊伍。

上述成績的取得,證明省委、省政府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決策是英明正確的,凝結着省市各個方面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凝結着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幹部職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凝結着廣大企業的艱苦創業和奉獻,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園區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規模小。三個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滯後,入駐企業規模小,缺乏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大企業,與全國各地開發區相比,我們起步比較晚、發展差距大,園區對全省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還很小。二是園區競爭優勢還未形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特色和優勢還不明顯,產業關聯度低、鏈條短、配套能力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和技術。三是體制性障礙日益突出。開發園區體制性障礙,突出反映在管理分散、職能沒有充分到位,致使入園項目審批事項環節多、時限長,辦事效率不高。四是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供電、供水、供氣、交通等基礎設施還不配套,尚不具備大項目人駐的條件,特別是甘河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落後,制約了園區的發展。五是發展後勁不足。土地資源緊缺,用地指標不足,各工業園區規劃面積都較小,土地開發空間很有限,不適應大項目進入工業園區發展的需要。同時,開發建設經費也明顯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主要靠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單一。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啓後的重要歷史時期,發展的任務重、壓力大。關於全省發展的具體目標、任務和重點在省人代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作了安排和部署。總的要求是,各地區、各部門要牢牢把握髮展與和諧的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從大的方面來看,在全省經濟發展的佈局上,關鍵是建設好兩個核心經濟區,一個是以柴達木爲中心的西部經濟區,一個是以西寧爲中心的東部經濟區;在發展重點上,就是要舉全省之力,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做大工業總量、做強特色產業;在發展的着力點上,就是集中精力打造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兩個工業發展平臺。這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對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寄予厚望,開發區在未來全省經濟發展中承擔着重要的歷史重任,建設和發展如何,直接關係全省“”工業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着全省經濟發展的大局。

爲了充分發揮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爲國家級開發區的整體優勢,去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對西寧地區各工業園區進行整合的重大決策,就是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思路,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由省市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組成的園區管理體制,對西寧地區的工業園區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政策,實現園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理佈局、加快發展的目的。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快開發區發展的重要性,充分認識開發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正確決策上來,統一到對開發區的發展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結合各自的工作職能,進一步加大對開發區的支持力度,做好相關的工作,推動開發區發展。特別是新組建的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要求,認真總結經驗,謀劃新思路,適應新形勢,採取新舉措,爭創新優勢,依靠全省的力量,把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好、發展好。

二、“”時期開發區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時期,是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關鍵時期,按照國家新時期的發展戰略,根據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省政府要求,“”期間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開發區的各項工作,以加快工業發展爲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爲動力,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佈局,做長產業鏈條、做大優勢產業、做強龍頭企業、做響品牌產品,加快推進經濟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儘快建成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特色工業園區,爲全省經濟

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發展目標是:通過幾年的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爲促進全省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結合體;成爲優勢互補、配套協作的產業集羣和產業基地;成爲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品、高素質人才的承接基地和集聚區;成爲推進工業化進程和地區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成爲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的示範區。

到20xx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期達到:

——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億元,年均增長40%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8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到200億元;

——工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

一一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億元45%以上;

——出口總額達到5億美元以上;

——區內實現就業人數5萬人以上。

爲了實現以上發展目標,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發展的方向上,堅持以吸收國內外資金爲主,以發展優勢資源精深加工爲主,以優化產業結構爲主,致力於發展突出青海特色的產業,致力於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促進開發區向綜合性產業基地轉變。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更加註重引進技術和開發創新,更加註重開發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推動園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在發展的模式上,堅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經濟結構調整緊密結合,着力培植髮展的新優勢。要增強開發區的承接力,找準開發區建設和結構調整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開發區的聚集輻射效應,按照產業集聚和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設施配套、功能健全、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工業園區。二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促進特色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發展特色經濟與開發區的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要依據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準確定位開發區的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開發區各工業園要避免產業雷同,做到各展所長,發揮產業特色和集羣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塊狀經濟。三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發展新型產業基地緊密結合。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要高度重視引導和推動企業間生產相互關聯、產業鏈的延伸,積極促進產業集羣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四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推進城市化緊密結合。堅持把開發區擴展與整個城市發展融爲一體,在工業化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三、突出重點,紮實工作,加快推進開發區又快又好發展

20xx年是開發區發展的關鍵之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直接關係到“”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今年我們要緊緊圍繞完成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5%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以上,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4%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以上,招商引資實際到位35億元以上的工作目標,着眼於加快推進體制創新,着眼於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力度,着眼於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體制創新力度,增強各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的活力

加快西寧地區工業園區的整合步伐。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一要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調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要求,抓緊對西寧地區現有的各工業園區進行整合,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各工業園區整合後,開發區管委會下轄東川工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等多個工業園區。各工業園區在開發區管委會的統一領導下,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合理分工,相對獨立運行。二要着力推進體制創新。按照有利於招商引資、有利於項目建設、有利於加快發展的要求,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大膽創新,構建體制優勢。整合後的開發區,隨着經濟規模的增長,開發區的功能會有新的發展,管理職能也會逐步擴大。要不斷研究和解決在服務體系、建設管理、土地開發、投融資管理體制等方面遇到的新問題,以保障開發區的持續發展。

當前,要抓緊做好園區管理體制調整的各項工作。一是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儘快設立精幹的管委會內部機構。積極和省市有關部門協調,按照省政府的通知精神,落實開發區的相關職能,從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抽調精幹的工作人員充實到開發區管委會,做到機構到位、職責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對各工業園區現有機構和人員進行調整和整合,理順管理體制,做到人員思想穩定、秩序不亂、工作不斷。

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這次園區整合後,各工業園區的管理事項對口開發區管委會,由開發區統一對口省市有關廳局。開發區管委會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儘快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對外統一的協調對接機制,完善園區發展的監督約束機制,提高決策水平和管理水平。開發區管委會職能部門要加強與省市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銜接,特別是對重大項目的佈局、土地的利用、環境保護等問題,要積極主動向省上相關部門彙報,主動接受監督。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依法行使各項工作職能。省市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開發區的工作指導,積極爲開發區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簡政放權,大力支持開發區進行體制創新,及時研究解決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的有關重大問題,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全力促進開發區建設和發展。同時,要按照省政府調整開發區管理體制的通知要求,落實派出機構和人員,並儘快到位開展工作。

(二)優化產業佈局,推動各工業園區科學協調發展

產業定位是工業園區建設的靈魂,規劃是工業園區發展的龍頭。各工業園區在發展中,要按照統籌安排、突出特色、各展所長和規劃科學、功能健全的要求,加強產業的規劃和佈局工作,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

完善園區產業佈局規劃。合理的產業佈局取決於是否有科學的產業佈局規劃。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各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特別要按照“經濟產業化、產業規模化、園區特色化”的要求,主動徵求省市相關部門的意見,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認真編制好開發區產業發展的規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各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推動各工業園錯位發展、協調發展。總的要求是,東川工業園重點要利用全省的優勢資源,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力發展資源精深加工業。生物產業園重點要利用高原獨特的動植物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農畜產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等產業。甘河工業園重點要發展鉛、鋅、銅等有色金屬冶煉和下游加工及其它相關產業。今後新上項目,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規劃,合理佈局,統籌安排。

培育和壯大主導產業。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是實現工業園區經濟增長的基本途徑。各工業園區要根據區域比較優勢和產業發展潛力,進一步明確主導產業,突出產業特色,圍繞產業鏈的延伸和配套,搞好主體項目的選擇,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園區產業。要積極實施產業集羣戰略,圍繞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羣——產業基地的基本框架,注重大項目建設和引進產業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產業的縱向延伸,形成系列配套的產業鏈;生產領域的橫向拓展,形成優勢互補的企業集羣。要突出大項目建設、大企業的發展,做大各工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實現整個開發區的跨越式發展。各工業園區要以形成園區主導產品爲中心,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以產業爲紐帶,以配套促聚集,形成關聯度緊密的產業鏈,形成產業優勢。各園區要引導和督促已入園企業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支持他們通過採取繼續追加投資、股份制、嫁接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擴大建設規模,加快發展。同時,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爲大企業的發展、大項目的建設搞好生產協作配套,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專、小而特”的中小企業羣體。強化項目和招商,增強各工業園區發展後  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是開發區的生命線,開發區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決定各工業園自主增長的速度和效益。因此,做好項目建設、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是當前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發展工業園區的第一選擇。

紮實做好園區項目工作。充分發揮園區優勢,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努力形成以支柱產業爲龍頭,與配套產業、服務產業等緊密關聯的產業鏈。一是要認真落實園區工業項目投資計劃,重點抓好已確定的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切實做好項目建設的跟蹤服務和協調工作,督促建設單位倒排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進度,確保項目按期建成投產。二是要切實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儲備篩選一批大項目。各工業園區要認真做好項目庫建設,特別要圍繞各自的產業發展定位,篩選一批資源有保證、市場成長性強、帶動力大的項目,積極藉助科研院所、行業專家的力量,加以重點培育,加大工作力度,做深、做細項目前期工作,提高項目可操作性。與此同時,要積極做好與省市有關部門的銜接,力爭重點項目列入省市計劃盤子,並積極爭取省市相關部門把適合在園區建設發展的工業項目儘可能在園區佈局。三是要提高投入產出比。要狠抓已落戶項目的開工率、竣工率和投產率,把項目的投入強度、土地利用串、投產達標時間等進行捆綁考覈,兌現政策,不斷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對缺乏資金、建設緩慢的“半拉子”工程,要下決心清理,整合重組。  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水平。一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改變“撿到籃裏就是菜”的做法,圍繞園區發展定位,立足我省優勢礦產資源、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立足現有產業的做大做強,加大招商、選商工作力度。要圍繞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積極採用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領導招商等方式,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要更加重視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建設一批延伸產業鏈項目、高科技項目和資源集約利用程度高、環境保護成本低的項目,實現從引進項目到引進產業轉變。同時要堅持引資、引企與引智的有機結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掘和利用好現有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加強省內外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加強技術引進、吸收、消化和創新,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二是要突出企業招商、以商招商。要以降低入園成本、優化環境、優質服務,促進入園企業得到快速發展。通過鼓勵發展好的入園企業以商招商,達到引進一個、成功一個、帶來一串的良好效果。當前要加強與蘇、浙、滬、粵等沿海發達地區的溝通與聯繫,抓住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資本輸出的機遇,主動迎接輻射和轉移。要鼓勵各工業園區內企業與國際國內大公司、大集團聯合,鼓勵引進配套企業落戶各工業園區。三是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工作促進機制。按照市場規律,實行企業化運作,形成以政府爲指導、專業隊伍爲骨幹、中介組織爲輔助、企業爲主體的對外招商機制。要把招商引資目標責任體系的建立與激勵機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招商引資的積極性。開發區管委會對招商任務,要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工業園區、落實到每個部門和個人,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開發區領導和各工業園區主要領導要帶頭招商,要發揮每個人的社會關係,調動所有企業、中介、個人的招商積極性,想方設法促使大項目人駐工業園區,切實把招商工作落到實處。

(四)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各工業園區發展內在動力

科技創新是培育開發區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針對目前部分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比較弱的實際,開發區要把引導企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作爲大事抓緊抓好,從體制、政策和具體措施上爲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加大對重點技術攻關項目的支持力度。針對特色資源的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等領域遇到的技術難題,要積極從項目、政策、資金以及資源配置上加大支持和引導力度,幫助企業爭取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基金和重點技術創新項目支持,改革科技計劃和項目管理,支持企業牽頭實施園區的科技項目,激勵企業加快新產品開發和工藝創新。支持企業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主導產品的競爭優勢,全面提升開發區特色經濟的競爭力。

二是以市場爲導向,加快以企業爲主體的技術研究開發體系和自主創新機制建設。制定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引導企業不斷增加科技投入,每年在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技術開發,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加快建立科技創新投入增長機制,增加財政科技投入,確保增幅高於財政收入增幅,使企業真正成爲技術創新、科技投入、技術成果應用的主體。

三是加大對科研基地和科技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器、研發中心和人才工程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逐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積極發展與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轉換、產業化進程相配套的各種中介服務業,爲企業技術創新搭建服務平臺。

(五)提高資源節約和利用水平,推動各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

針對開發區土地空間小、資源有限、環境承載能力弱的現實情況,要着眼於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突出重點,積極推進節約型、環保型園區建設。

大力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和利用。一是着力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要以節約和合理利用土地爲突破口,把產業結構調整與土地使用調整相結合,對園區現有企業土地的使用情況進行清理,逐步淘汰佔地多、投資少、效益差的項目,對那些資金實力不足或存在明顯圈地行爲的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把長期閒置的土地該收回的要堅決收回,該劃出的要堅決劃出,杜絕無項目佔地、小項目佔大地等行爲,切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要高效集約使用增量土地。對新建項目土地的使用,要嚴格管理土地的用途和動工、竣工期限,進一步明確規定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等指標,實行彈性地價和投入產出越大、地價越優惠的樓梯式價格政策,對投資強度大、產業帶動強的大項目在用地上予以傾斜。三是要保障建設用地的有效供給。土地供給不足已成爲制約開發區發展的重要矛盾,並將隨着一些大項目的引進而顯得越來越突出。因此,開發區要堅持滾動開發、少佔耕地和工業用地爲主的原則,在注重盤活現有建設用地,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土地徵購與儲備力度,增加土地儲備規模,爲招商引資提供基礎條件保障。同時要堅持依法徵地,合理補償,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積極爲失地農民創造就業機會,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加強環境的控制和保護力度。一是加強對人園項目的環保管理。對人園項目,環保部門要提前介入,完善項目環保審覈制度和程序,所有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的審批制度。要堅決禁止污染嚴重、資源和能源浪費嚴重、低水平重複建設的項目人駐各工業園區,堅決杜絕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二是要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要積極拓寬環保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渠道,採取多種方式吸納社會資金投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排污管網等各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開發區建設、產業發展相同步、相適應。三是要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增強開發區內企業的環保意識,大力提高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創建清潔型生產企業。引導企業之間形成低消耗、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合作發展機制。

(六)增強服務功能,大力改善各工業園區發展環境

工業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強不強,服務質量高不高,直接關係到招商引資的成效,直接關係到園區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因此,開發區要高度重視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建設,既要建設良好的硬環境,又要營造一流的軟環境。

第一,繼續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要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序,規劃和建設好各工業園區的道路等基礎設施,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做到規劃建設一片,配套完善一片,開工投產一片,以提高建設速度和投資效率。中央駐青相關單位、省市相關部門和企業要積極把各工業園區的供電、供排水、環保、主要道路、支線鐵路、天然氣、通訊網絡等項目列入相應的建設和改造計劃,積極爭取國家的資金和項目支持,每年都要爭取解決幾個影響開發區發展的“瓶頸”問題,主動爲工業園區實現快速發展創造條件。開發區管委會今年要圍繞生物產業園二期擴建工程,抓緊與省市建設、國土等部門及城北區政府做好徵地、拆遷工作,啓動基礎設施建設;抓緊甘河工業園規劃調整,儘快拿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方案,落實項目,爭取今年基礎設施建設有大的突破;做好東川工業園區徵地和相應的配套設施項目的落實工作。在規劃、徵地拆遷中,省市規劃、土地部門和所在區縣要積極配合,全力支持。

第二,完善商務支持和後勤保障功能。各工業園區不僅要有生產區,還要建設必要的、配套的商務區和生活區,商務區建設要講究實用、高效,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貿流通、通訊信息、中介諮詢、儲運物流、文化娛樂等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相關的場所設施,大力培育和規範市場調查、技術諮詢、產權交易、法律顧問、會計審計、人才交流等中介機構,爲園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儘可能降低商務成本。工業園區要完善必要的生活設施,方便企業員工生活居住,聚旺人氣,吸引作爲第一資源的人才來興工創業。

第三,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環境出形象,環境出效益。開發區要充分發揮“封閉式管理、開放式運作”的體制優勢,進一步加大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力度,針對投資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找準突破口,拿出硬辦法,把開發區軟環境建設爲全省投資環境建設的重點和窗口,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把開發區建設成爲服務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資區。當前,要在“兩優化、一提高”上下功夫。優化政策法制環境。開發區管委會要認真分析招商引資工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結合新形勢和園區發展實際,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加強政策研究,本着“不禁即人”的精神,對現有的政策、規定和制度進行清理,儘快制定統一的、有利於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優惠政策,增強政策的吸引力和投資者的信心。在招商引資中,對重大項目,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法,實行更加積極靈活的扶持政策。要進一步規範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爲,今後省市有關部門對各工業園區的檢查、評比、考覈等事項,由開發區管委會統一進行協調和安排,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和吃拿卡要,努力把開發區建成“無行政收費、無贊助、無攤派”的投資區,“高效益、高收益、低門檻、低風險”的創業區。優化服務環境。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服務作爲促進開發區發展的第一要求、第一責任。要進一步完善充實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堅持對人園企業“一條龍”服務,實行“首問負責制、再問終結制”,只要投資者進入開發區,就要由專人提供全程優質服務。對重要項目要實行分管領導跟蹤負責制,全方位實施“保姆式”服務,在園區營造一個“親商、重商、護商、富商”的氛圍。要積極推進開發區信息化,以信息化提升開發區的服務水平,打造數字開發區。提高辦事效率。省市相關部門要對在開發區的各派駐機構授權到位,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明確辦結期限.提高工作效率,爲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大協調力度,凝聚各部門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動效率提速。要組織專門力量』口強對服務窗口和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認真受理投資者、經營者的申訴和舉報,對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落實和處理,使開發區真正發揮出最好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最靈活的機制、最優質服務的招商引資“窪地”效應。

四、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努力提高開發區的管理水平

如果說過去的五年,是開發區包括各工業園創建和探索發展的五年,那麼未來的五年應該是開發區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快發展的五年。開發區能否保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能否把開發區辦得更好,關鍵在於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一)強化工作落實。一是明確責任,加強管理。

要切實把工業園區作爲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先行區,作爲經濟增長點的主要載體和資金、技術、項目、企業的聚集區。開發區管委會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管理,要一心一意圍繞園區建設和發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按照預定的發展目標,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和細化工作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工業園區加快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制定促進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爲推動園區經濟發展盡心盡力。二是完善制度,加強考覈。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健全對各工業園區及相關部門的考覈制度。對各工業園區既要考覈經濟總量指標,又要考覈經濟質量指標;既要考覈經濟指標,又要考覈服務指標。工業園區考覈指標體系的設計要科學合理,突出經濟質量指標和經濟密度指標的考覈。建立對主要工作目標量化考覈和評價體系,對工作突出、各項工作指標完成好的工業園區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給予獎勵。三是加強督查,確保落實。開發區管委會要高度重視對各園區建設和發展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掌握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及時研究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工業園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督查機制,善於找出差距,發現問題,克服困難,突破難點,確保把園區建設和發展的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強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高度重視開發區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抓住這次開發區的整合機遇,探索和建立新的用人機制。積極推進開發區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凡進必考”和“全員招聘”制度,採取公開招考、擇優錄用的辦法,對開發區工作人員進行考覈錄用,提高開發區人員的整體素質。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和約束制度體系,通過“績能考覈、末位淘汰、動態管理”等形式,建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職務能升能降的機制。三是要爲各類人才擴展創業空間,提供創業平臺。堅持以環境聚人才、靠事業留人才、用制度促人才,充分調動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強人員的培訓,創造掛職、交流的機會,堅持多管齊下,培育一支業務精、作風硬、靠得住、有本領的幹部職工隊伍。

(三)加強開發區的廉政建設。開發區各工業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集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和經濟管理於一身,責任重大。開發區廣大幹部職工要大力弘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精神,堅決反對浮躁浮誇、急功近利、鋪張浪費作風,始終做到清正廉潔、遵紀守法。開發區管委會要進一步落實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完善廉潔自律工作責任制度,強化幹部職工的教育、監督和管理。特別要加強對資金財務管理和工程的招投標、質量監督、工程變更、工程款結算等重點環節的管理,不定期開展督查,促進工作人員正確履行職責,減少和杜絕失職行爲發生,真正把開發區管委會建設成爲一個文明、高效、廉潔、服務型的工作機構。

開發區年終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開發區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開發區加快發展的任務措施。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突出抓好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這次會議是繼1997年之後召開的第二次全市開發區工作會議,也是在金昌經濟開發區升級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認真分析研究形勢怎麼看、問題怎麼辦、工作怎麼幹等重要而緊迫現實問題,繼而推動開發區快速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意義深遠。特別是張書記從充分肯定開發區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起點上加快開發區跨越發展和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開發區工作等三個方面作了重要講話,爲我們做好開發區工作指明瞭方向。張書記的講話立意高遠、主題鮮明、內涵豐富、重點突出、措施得力,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特別是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和涉及管理權限調整的部門要迅速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傳達這次會議精神,切實領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開發區加快發展,更好地服務全市工作大局。

二要突出抓好政策文件的對接落實。從去年10月份開始,市委、市政府就組織力量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和反覆論證修改,起草了《關於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意見》,並經市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這是市委、市政府圍繞深入實施“1234”發展戰略,在認真總結開發區發展成績和基本經驗,針對開發區職責不清、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保障不足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開發區的發展目標、功能定位、四至範圍、重點任務、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特別是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賦予了開發區更多的職責、更大的權限,在支持政策方面下了更大的決心,給予了更優的政策。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把落實《意見》作爲支持開發區加快發展的首要任務,尤其是賦予開發區的管理權限,開發區和相關部門一定要立即進行對接,確保迅速下放到位、落實到位,絕不能打折扣、搞變通,絕不能明着放、暗裏收,甚至故意設障礙、使絆子;給予開發區的支持政策,相關部門要會同開發區儘快研究,逐一提出落實方案。會後,由常務副市長王春江同志負責,召開專題會議,責令有關部門限期移交管理權限,限期制定政策落實具體方案,真正讓開發區擺脫束縛,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三要突出抓好工業園區的發展。重點就是做到“兩個提升”、“三個強化”、“處理好三個關係”、“實現五個轉變”。“兩個提升”即:提升開放層次,加強與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繫溝通,積極與發達地區國家級開發區建立合作關係和建立產業轉移承接機制,力爭在項目引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上取得新突破;提升服務水平,圍繞引進、審批、落地、建設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強化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的服務職能,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三個強化”即:強化產業招商,圍繞三大重點產業,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瞄準高端產業、產業高端,大力引進延伸、完善產業鏈和優勢資源轉化的大項目、好項目;強化平臺支撐,加強招商引資軟硬件建設,切實抓好項目儲備工作,着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捕捉,聚焦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各地商會,瞄準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甚至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向外延伸觸角、向周邊地區滲透輻射,敏銳地發現商機、撲捉商機,努力在競相發展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處理好三個關係”就是正確處理好開發區與政府部門的關係,防止權責不清,推諉扯皮;正確處理好金昌開發區管委會與其他園區管委會的關係,防止定位不準,佈局凌亂;正確處理好園區與企業的關係,防止服務不力,管理混亂。“實現五個轉變”就是實現招商引資向“選商選資”轉變;實現從追求項目數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從追求個體項目到追求產業(鏈)的轉變;從追求自身開發到市場化開發的轉變;從追求資源、資產的運作到追求資本運作的轉變。

最後,藉此機會,我就農業園區建設講幾點意見: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發展,目前,全市初具規模的農業園區共有3家,分別是永昌縣清河現代循環農業產業園、金川區循環農業綜合示範園和金昌現代畜牧循環產業園。當前,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要明確功能定位。重點就是要圍繞把農業園區打造成“金昌農業特色和發展水平的展示園、帶動農業提質增效的示範園和滿足市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高檔產業園”,突出功能定位,完善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強化發展措施。要在農業園區優先規劃建設啤酒大麥、鮮食葡萄等特色農產品,優先佈局日光溫室蔬菜大棚、食用菌棚等設施農業,優先發展舍飼養羊、舍飼養牛等舍飼畜牧業,集中展示我市特色農產品,發揮其宣傳推介、提升形象的“窗口”作用。要按照“新品種首先在園區試種試養,新技術首先在園區試驗示範,新工藝新設施首先在園區引進應用,經營新模式首先在園區率先推行”的要求,鼓勵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立農業技術研發中心,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將最先進的農業生產經營成果集聚於園區內,發揮其對農業生產經營的示範引領作用。要按照“都市農莊”、“農業主題公園”的標準和功能,精心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配套建設名優農產品生產、展銷設施,既爲市民提供特色、優質、安全的鮮活農產品,也爲市民提供愉悅身心的自然生態環境,發揮其服務市民的作用。

二要加快創建步伐。要圍繞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優勢突出、科技應用領先、服務體系健全、生態環境良好、產品優質安全等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有較大生產規模、產業特色明顯、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進一步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和檔次。要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龍頭企業入駐園區。要立足“一區三園兩基地”建設,大力推廣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裝備、新模式,加快建設與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配套的經營管理中心、現代農業試驗及創新中心、綠色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農作物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標準化生態養殖示範園等研發中心,積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進區入園,力爭把清河現代循環農業產業園打造爲國家級循環農業示範園,把金川循環農業綜合示範園、金昌現代畜牧循環產業園打造爲省級循環農業示範園。要以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和市場化的經營理念建設園區,利用園區在“產前”、“產後”的技術優勢和對市場的把握,以利益爲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產中”過程的生產,逐步形成以園區爲龍頭、圍繞園區建基地、通過基地帶農戶的鏈型結構和現代農業組織形態,着力提升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要創新體制機制。重點就是創新投資機制、土地流轉機制和管理機制。要整合市級財政農業切塊資金和爭取到的涉農項目資金,捆綁安排,打包投放,重點用於園區基礎設施、科技示範設施、農民培訓場館、農產品展銷平臺、農機交易中心的建設;要逐步創新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按照“核心區土地出讓、輻射區土地流轉”的要求,大力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推進土地向園區集中,形成“成片流轉、集約開發、規模經營”的發展格局。要創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管理模式,成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園區建設各項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工作,負責制訂園區總體規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和資產管理等工作,爲園區各類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要強化政府扶持項目監管和園區內基礎設施管護,形成政府加強服務、業主自行經營的良性機制。

同志們,開發區發展事關全局、關係長遠。我們一定要開拓進取,奮發圖強,以強有力的落實力和執行力,竭盡全力把開發區各項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努力爲全市加快發展、轉型跨越做出新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