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9W

新時期我國農村的政治、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對農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

20xx年,全市畜牧獸醫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發展豬雞,穩定牛羊,果畜結合,生態養殖”的思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突出養豬重點,強化科技服務、推廣先進模式,建設養殖基地,提升產業水平,落實各項措施,夯實工作責任,全力推進生豬爲主的畜牧產業上新臺階,力爭生豬飼養量突破160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17.5億元,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增長20%。

爲完成上述目標任務,20xx年畜牧獸醫工作要抓住“一條主線”,突出“三個重點”,落實“五項措施”。

一、抓住“一條主線”,即:綠色產業富民

市委、市政府作出“綠色產業富民”戰略,並出臺了《關於加快以蘋果爲主綠色產業發展的決定》,果、菜、畜作爲綠色產業的有機整體,必須統籌考慮,科學規劃,相互促進。發展畜牧業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果菜品質,促進綠色無公害果菜生產,增強果菜市場競爭能力,推進果業、棚栽業持續發展。發展畜牧業的意義遠遠超過它本身,可以說,發展畜牧業,就是發展果業,就是發展棚栽業,就是發展綠色產業,就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全市上下都要圍繞“綠色產業富民”這條主線,實施村域經濟振興工程,抓“果畜結合”、“菜畜結合”、“糧畜結合”,做大做強以生豬爲主的畜牧業,增強畜牧業在綠色產業發展中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綠色產業升級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二、突出“三個重點”

(一)以發展生豬爲重點,優化產業結構。一是繼續推進洛川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堅持“果畜結合,以畜促果,以果帶畜,果畜雙贏”的思路,按照《洛川縣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規劃》,加大投資力度,強化綜合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年末全縣生豬飼養量突破60萬頭。二是加快生豬萬頭示範村建設。富縣和安塞要重點推進省廳確定扶持的3個萬頭示範村建設,洛川結合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在完善提高20xx年抓的21個萬頭示範村的基礎上,力爭再新發展9個萬頭示範村,使全縣萬頭示範村達到30個。吳起、宜川、延長、延川、黃龍和子長6縣繼續抓好20xx年確定的7個萬頭示範村,擴大規模,提高水平。志丹、黃陵、甘泉和寶塔4縣區今年必須各抓1-2個萬頭示範村建設。力爭全市建設50個較高標準的生豬萬頭示範村。三是抓沼氣池配套養豬。繼續實施“113”工程,力爭實現每畝果園1頭豬,每畝(棚)菜1頭豬,每口沼氣池配套3頭豬。推廣延長安河“畜沼果三位一體,配套服務”的經驗。力爭全市沼氣池配套養豬15萬頭。

在推進生豬產業的同時,要大力發展養雞,加大對萬隻以上雞場的扶持力度,推廣甘泉林溝、蘆莊和寶塔張興莊養雞模式,扶持勞山雞業公司和治平雞業公司,發展養雞產業化。在不宜發展蘋果和大棚菜的拐溝山區,積極發展舍飼牛羊。富縣、甘泉、寶塔和市種畜場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項目,發展規模化奶牛生產,爲“蛋奶工程”提供安全奶源。要繼續加快開發養蜂業,以甘泉爲重點,建立中蜂資源保護區,並爭取將延安列入國家級中蜂資源保護區。集中精力,建設甘泉、黃龍養蜂基地,力爭全市年末養蜂數量達到2萬羣。

(二)以動物防疫爲重點,確保畜牧業安全。一是繼續推行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工作責任制,“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全面實行動物防疫“雙軌制”和目標責任制。加強重點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等動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必須達到100%。奶牛在一年三次W病免疫的同時,加強奶牛布病和結核病的檢測與防範工作。二是強化防疫監督、檢測,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工作,引導規模養殖場推行程序免疫,確保實現連續五年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三是加強動物檢疫工作,加大產地檢疫工作力度,完善產地檢疫工作程序,提升產地檢疫水平和檢疫率。進一步規範屠宰檢疫,確保屠宰檢疫率達到100%,對檢出的病害肉按規定作無害化處理,確保畜產品安全。四是加強種乳用動物跨省調運審覈,防止外疫傳入。加強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指導養殖戶建立飼料、獸藥使用登記制度,建立正常的獸藥、飼料市場準入制度,確保投入品質量安全。

(三)以市場營銷爲重點,促進產業化建設。一是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對我市現有的2個省級、13個市級涉牧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盡力協調和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鞏固壯大其經濟實力;對促進當地畜牧產業有帶動作用,有望成爲區域龍頭的規模養殖場、畜(蜂)產品加工廠,要從資金、技術、項目、服務、信息等方面重點扶持,培育區域性產業龍頭。加強招商引資,制定優惠政策,招引外地企業來延辦場,創辦龍頭企業。二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積極引導養畜專業村和養殖戶成立協會或農民合作社,特別是生豬萬頭示範村、“一村一品”示範村、養殖小區,本着“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則,成立協會、組建合作社,增強自我防禦風險能力。對合作社組織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盡力幫助解決,對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的組織,予以表彰獎勵。積極牽線搭橋,使農民合作社組織與相關大公司聯合,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各縣區都要幫建1-2個養殖專業合作社,力爭20xx年新組建運作規範的養殖業合作社20個。三是加大畜產品開發力度。重點在畜產品加工上下功夫,大膽引進先進的畜產品加工技術和人才,開發研製新產品,通過加工增值,打造名優品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畜禽產品,如陝北羊肉、森林豬肉,富硒蛋、土雞蛋等,用系列產品佔領不同層次的市場,鞏固現有市場,開拓新市場。積極開展“三品”認證,力爭今年通過國家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的產品由去年的27個增加到40個。四是建立畜產品市場營銷網絡,本着合理布點和先建先扶的原則,逐步建立市級畜產品中心市場和縣級專業批發市場、活畜交易市場,在大中城市設立延安畜產品銷售窗口和專櫃。把信息網絡建設作爲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使各類市場與國內大中型市場逐步對接、與龍頭企業與中介服務組織,與畜產品營銷大戶聯網,實行動態監管,及時收集、發佈市場信息,分析並服務於生產銷售,實現產、加、銷一條龍,牧、工、商一體化。各縣區要採取必要的行政推動手段,制定幫扶政策,鼓勵開展畜產品市場建設試點示範。

三、落實“五項”措施

(一)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鞏固提高志丹泰寶祖代豬場、甘泉彩虹PIC原種豬場,加快建設洛川千頭原種豬場。對目前已建成的基礎母豬存欄50頭以上的200多個種豬場,分等定級,分步進行標準化改造,提高良種生產能力。重點加快推進已建和在建的31個萬頭示範村600頭良種豬場建設,促其提高水平,達標達產達效。力爭到年末全市生豬良種化達到90%以上;仔豬自給率90%以上。

(二)推廣先進養殖模式。按照“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爲模式,把模式規範成項目,以項目整合資金,以方案落實項目”的科學方法,更新觀念,廣開思路,結合各縣區實際,加大力度推廣已在我市實踐證明可行的正大120標準化養豬模式,本香“自繁自育、適度規模”養殖模式,金橋“自繁自育自銷”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採用墊料自然生態養豬模式和“小區養殖,分戶管理”等模式,通過推廣,打造在實踐上有說服力,在成果上有感染力的先進典型,加快推進畜牧產業向深層次高水平及產業化方向發展。近兩年,全市抓建了一些典型,工作有了實質性進展,比如說洛川百萬頭生豬示範縣建設,安塞縣示範園1200頭種豬場建設,志丹縣泰寶祖代豬場建設,寶塔區張興莊8萬隻蛋雞場建設,甘泉縣勞山雞業公司產、加、銷一條龍建設,規劃設計,建設水平都是目前行業領先水平,展示了延安當代畜牧業的檔次和實力。今年要對已有的典型進行反覆錘鍊,力求更加豐滿,更加耀眼,充分顯現典型示範的魅力。

(三)加強實用技術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落實培訓人員和經費,採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巡迴培訓和“請進來,送出去”培訓等形式,適時開展各項畜牧實用技術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養殖戶科學養畜水平,力爭全年完成培訓1萬人(次)。

(四)完善扶持政策。繼續落實各級政府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和能繁母豬保險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廳規模養豬場補貼項目。根據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全市農村工作重點,制定或完善產業優惠政策。推動構建適應綠色產業發展的投融資機制,積極協調解決流動資金貸款難、資金鍊連不上的問題,確保養殖企業正常運轉。

(五)加強隊伍建設。近年來,畜牧服務體系的“硬件”建設即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今後要重點加強“軟件”建設,即隊伍建設,理順體制和機制,強化執法和服務職能。加大鄉鎮站人員的配備和培訓,落實村防疫員補貼,穩定基層防疫隊伍。建立激勵機制,加強幹部綜合素質培養和培訓,完善幹部評價、選拔、任用制度,全面提升畜牧獸醫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爲畜牧業生產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提供保障。

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是我市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邁向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剛纔,忠鐵副市長代表市政府作了一個思路很清晰、要求很明確、措施很務實的工作報告,我完全贊成。此外,會議還表彰了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其中部分代表進行了典型發言,代表性很強,聽了很受鼓舞。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同志戒驕戒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會兒,侯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我先講兩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xx年是我市“三農”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支持下,在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農”工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嚴重乾旱來襲等諸多困難,改革創新,負重前行,取得了顯著成績: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農業農村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爲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在大旱之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3063元,增長9.9%,實屬來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幹部羣衆特別是農業戰線同志們的辛勤奉獻。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農業正處於爬坡過坎的緊要時期,我市農村正處於深刻變革的重要時期,我市農民正處於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三農”工作面臨很大的壓力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工業爲主的實體經濟正在經歷結構性的調整,房地產業持續低迷,新的經濟增長點尚處於培育過程當中。如何在公共財政下降的同時,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我們必須破解的一個課題。

第二,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如何在“地板”和“天花板”雙重擠壓之下,走符合瓦房店實際的現代農業之路,提高瓦房店農業的競爭力,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考驗。

所謂“地板”問題,就是指農業生產的成本在上升。要想降低成本,首先要抓好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投入品供應,確保價格合理、穩定,因爲它們直接決定了農民的種地成本。其次,在外部大環境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怎麼提高呢?一要靠農業科技進步;二要有高效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三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所謂“天花板”問題,就是指農產品的價格難以實現突破性增長。如何讓農民賣出好價錢?一要調整農產品種植結構,種大田不掙錢,就種水果,幹大棚,養殖畜禽和海產品。二要樹立品牌。儘管是同一個品種,但是東馬屯、駝峯的蘋果價格要遠高於大路貨。最近新聞媒體也報道,有中國旅客以1500元人民幣買了5公斤日本大米,150元一斤。後來,查明是盤錦出口到日本的,在盤錦當地每斤只是6元到15元,價格相差近20倍,原因就在於品牌的價值不同。三要暢通物流,降低中間環節的費用。要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以此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損耗,解決好農民“賣難”、居民“買貴”的問題。

總之,歸根結底,“地板”和“天花板”問題的最終解決要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發展現代農業。

第三,我市自然構成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農業資源稟賦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和淡水資源匱乏。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耕地總量在減少、質量也在下降。如何在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們必須應對的一個挑戰。

第四,當前,市政府正在制定全面的城市發展規劃與計劃,以及融資規劃,力圖通過系統化的城市建設,釋放城市張力,提升城市品位。如何在城市建設蓄勢待發、即將重新發力的當下,推動新農村建設,讓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形成“雙輪驅動”效應,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我們不難看出,要在高起點上延續和擴大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勢頭,難度很大,挑戰很大,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要按照中央“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闢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進一步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二、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努力開創瓦房店“三農”工作新局面

對於今年的“三農”工作,忠鐵副市長已經做了全面的部署,這裏我就不再重複了。下面,我再強調五點意見,可以概括爲:做好“調、改、轉、美、法”五個字的文章。

(一)在農業結構優化上,要做好“調”字文章。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提高我市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在農業內部:要科學確定糧食自給水平,對重點保什麼、放什麼,保多少、放多少,進行系統謀劃,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我們已經有成熟的思路:瓦房店總的農業用地面積是220萬畝,其中,農作物種植面積140萬畝,果園80萬畝。要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水果產業,力爭將我市農作物種植面積中的糧田面積調減爲80萬畝,將果園面積由80萬畝增加至100萬畝,將設施農業面積由30萬畝增加至40萬畝。

經過以上調整後,我市大田面積爲80萬畝,按照一畝地1000斤產量計算,糧食產量可達8億斤以上。這樣的產量,完全可以保證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各鄉鎮、涉農街道要按照上述思路,堅持市場導向和消費導向,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增加市場緊缺和適銷對路產品生產。要擴大水果、蔬菜、花卉等優勢現代設施農業面積,加快發展畜牧業和現代漁業,抓好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種、養、加”協調發展。

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爲方向,加強科學規劃、政策引導,推動優勢農產品專業化生產、區域化佈局,打造優勢產業帶,提高產業集中度。目前,許屯、駝山的蘋果,閻店的地瓜、趙屯的小米、得利寺的大櫻桃,以及沿海鄉鎮的海蔘等,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下一步,要在提升內在品質、擴大產品影響、搶佔市場份額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品牌,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爲效益優勢。

二是在“內外聯動”上:要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

①抓農產品轉化加工。目前,我市食品加工產業集羣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肉雞屠宰加工能力達到3.9億隻,居全國縣級之首。要依託現有基礎,支持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減輕運輸負擔和損耗,降低生產成本,放大農業增值增效的空間。要繼續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和市場影響力。年內,要新增龍頭企業10家以上。

②抓農產品流通。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提出,國家將制定“互聯網+”戰略,促進互聯網與三次產業結合。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這一重要精神,推動“互聯網+農業”,提高農戶參與價值鏈的能力,搶佔網絡交易有利地位。

農業是最適合“O2O”大電商模式的行業。所謂“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爲線下交易的前臺。

我們要搶抓當前的有利時機,以水果、蔬菜、畜禽、水產等主導產業爲依託,在線上建立新的流通體系,在線下則通過實體店提供購買和流通交易對接,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要以上級郵政部門以及其他風險投資等機構在我市建立村郵、網站爲契機,着手推進村級物流體系建設。

要發揮冷鏈物流基礎好的優勢,加快規劃建設輻射力強的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加速農產品市場體系轉型升級。

③抓農業多種功能開發。要全方位拓展農業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都市農業和鄉村遊、溫泉遊、濱海遊及復州文化遊,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形成以點帶面、連點成片、整體推進的農村旅遊格局。除了要積極推進謝屯香洲田園城、仙浴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將軍石體育休閒和海洋產業基地、李官大白鯨世界海岸城、許屯溫泉休閒旅遊綜合體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外,還要高度重視鄉村遊,推動“農家樂”、休閒生態農業等大發展、快發展。

我市農村旅遊資源豐富,有高山、有海濱、有溫泉、有民俗,發展鄉村旅遊的條件得天獨厚。此外,鄉村遊不需要太多的創業成本,也沒有太大的風險,是農民就業致富非常好的途徑。假如一個村有10多家紅火的“農家樂”,就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村農民的致富問題。

要大力發展以“農家樂”爲主的鄉村旅遊和以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爲代表的休閒農業,促進我市優勢農產品就地銷售、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農民就地增收。要注重發揮能人創業的帶頭作用和典型示範作用,讓羣衆看得見、容易學,這樣才能快速發展起來。對於農民搞鄉村旅遊、搞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各級政府要給予適當補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水電路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酒香還怕巷子深。”要謀劃好宣傳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將鄉村旅遊與我市現有成熟的景點串聯起來,促進資源整合,豐富“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擬訂出新的精品線路和成熟的促銷方案,正式推向市場,打響瓦房店鄉村旅遊的品牌,使鄉村旅遊的比重越來越大。

總之,我們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通過這樣的措施,激活農村“人氣”、帶來“財氣”、轉變“風氣”。同時,鄉村旅遊要和新農村、宜居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建一個“農家樂”就要成爲一個好的新農村示範點,使農民羣衆在住上新居的同時又有新的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這裏我還想特別強調,旅遊是瓦房店長遠發展的支柱。我們尊重鄉鎮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但准入門檻必須嚴,規劃起點必須高。在重點旅遊資源的使用和開發上,市委、市政府要統一研究、統一把關

三是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荒漠,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他們的農產品自給率卻達95%,靠的就是科技。

要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爲依託,結合智慧化城市建設,從線上、線下兩個角度,搭建農業綜合服務平臺,爲農民提供涉農工程設計、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有針對性、便捷的科技服務,解決好農業技術推廣和轉化“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要強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的引進推廣。作爲“水果之鄉”,我市與蘋果等水果生產經營相關的農戶多達16萬戶,佔農村總人口的70%。要以成熟的矮化蘋果等技術爲重點,結合造林綠化,推進經濟林建設,創建精品果園和特色果園,使農業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給農業科技人員插上奮鬥的翅膀,着手研究相關的激勵機制和制度安排,探索實行僱員制和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使農業科技人才在瓦房店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離不開農業機械化。要積極推廣先進農機技術裝備,培育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全年新增各類農業機械20xx臺套。

(二)在農業經營體系上,要做好“改”字文章。農業發展必須堅持以家庭爲基礎與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通過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一要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要重點推進農民合作社及聯社的發展。相對於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合作社已有《合作社法》給予明確界定和支持,同時合作社是普惠制的,可以提高單個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更有利於促進普通農民的增收。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1000多家,發展會員20多萬人,每年與16.5萬個農戶簽訂生產訂單,將爲數衆多的農民納入了穩定增收體系。今後,我們在鼓勵合作社發展的同時,要把注重質量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爭發展一個、帶動一片,使之成爲引領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與此同時,要及時跟上國際潮流,推動合作社之間強強聯合,抱團發展,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提高合作社的市場話語權,降低經營風險,提升品牌效益。

二要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實踐證明,通過土地流轉形成的規模效應,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利於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現在,我市很多農民還是靠種玉米爲生,扣除種子、化肥等投入成本,一畝地一年也就剩個400、500元。如果將土地流轉出去,每畝至少700、800元,這部分錢是固定的,年年可以拿,然後還可以去打工,一天至少100元,一個星期就把種一畝玉米地的全年收入給掙了。要鼓勵承包農戶依法採取轉包、租賃、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的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形成打工就業拿“薪金”、土地流轉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自主創業掙“現金”的良好局面,讓農民真正成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的自覺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三要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在堅持和完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完善農民對承包地的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的抵押、擔保權能。去年,我們在老虎屯鎮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今年,這項工作將大面積推開,我市確權登記頒證任務是80萬畝。這項工作極其艱鉅繁重,各鄉鎮、涉農街道的書記、鄉(鎮)長要高度重視,全力推進,同時也不能荒廢其他農業農村工作。

(三)在農業發展方式上,要做好“轉”字文章。目前看來,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已經亮起了紅燈,特別是農藥化肥過度使用問題非常突出,已經與賭博、高利貸等問題一起,成爲農村羣衆反映強烈的公害。我市農業污染同樣存在,其中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還曾在多個鄉鎮引發上訪。我們必須下決心改變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的粗放經營模式,加速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一要發展生態農業。重點念好“減、退、轉、改、治、保”六字訣。大力推廣節肥、節藥、節水和清潔生產技術,把過量使用的農業投入品儘快“減”下來。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繼續開展退耕還林,把超過農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生產切實“退”出來。採取多種形式,比如依託龍頭企業等,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示範,把農業廢棄物“轉”化成爲資源和財富。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引導農民施用有機肥,推廣深鬆整地、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措施培肥地力,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發展替代產業、綠色經濟,把受損的生態環境逐步修復“治”理好。開展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和保護補償等制度,把農業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堅決“保”住。今年,要在太平灣規劃建設大型苗圃;要以重點道路兩側爲重點,造林6.7萬畝,植樹1400萬株。

二要強化食品安全。加快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嚴格市場監管執法“零容忍”,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行爲,嚴防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農產品和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人民羣衆“舌尖上的安全”。當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高發期。要做好基礎免疫,突出抓好監測預警、監督執法、外疫防範、應急準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確保我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三要發展外向型農業。我們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要有開放的視野,善於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去年,趙屯、李官的蘋果,突破重重技術壁壘,在省內首次出口澳大利亞;駝山天盛集團引進荷蘭技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蘋果矮化苗木繁育基地。以上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我們要以蘋果、肉雞和辣根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爲引領,加大農業引進來、走出去的力度,深化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技術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引進國際優質農業資源,擴大農產品出口規模,提升瓦房店農業的整體競爭力。

(四)在宜居鄉村建設上,要做好“美”字文章。建設宜居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省和大連市重點抓的一項工作。要堅持“多個渠道蓄水、一個龍頭放水”,把宜居鄉村建設與新農村“六化”、植樹造林、生態河治理、小城鎮建設、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協同推進,讓農村成爲農民羣衆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要堅持以規劃爲引領。規劃是我們推進宜居鄉村建設的總藍圖,決定着宜居鄉村建設的方向和水平。目前,我市農村老齡化、村莊空心化的問題較爲突出。村莊到底應該設多少居民點、在何處設點佈局,首先要拿出規劃。要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按照撤併小型村、拆遷空心村、縮減自然村、建設中心村的要求,科學編制宜居鄉村建設規劃,並以規劃爲引領,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宜居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要高度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充分考慮今後農村人口變化趨勢,不要費了好大勁把路修通了、水接上了、房子蓋好了,村裏卻沒人了。

此外,要探索通過農民宅基地置換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既改造農村又培養產業,確保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要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以示範鎮和示範村爲重點,結合市級層面的污水處理和北部、中部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治理農村垃圾、污水、畜禽糞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設施,提升綠化、亮化、生態化等水平。強化農村清潔能源建設,鼓勵和扶持建設家庭種植業、養殖業循環設施,加快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沼氣和戶用沼氣工程建設。統籌推進安全自來水、危房改造、改廁等項目建設,改善農民羣衆居住條件。

三要與城鎮化實現互動。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目前,我市的復州城、老虎屯、謝屯鎮被確定爲國家發展改革示點鎮,李官、許屯、永寧等7家鄉鎮被遼寧省政府納入推進城鎮化重點鎮,太平灣被確定爲大連市全域城市化中心鎮試點。近期,復州城鎮又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確定爲新型城鎮化試點鎮。至此,我市列入上級重點支持的鄉鎮數量已佔到涉農鄉鎮的一半以上。

各鄉鎮要根據自身擁有的政策優勢、資源稟賦、產業特點、文化傳承等條件,把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產業支撐力;把城鎮化與人口集聚結合起來,有序推進農業人口轉移,提高城鎮化水平;把城鎮化與完善社會保障結合起來,健全配套政策,提升城鎮居民保障能力。通過上述措施,打造一批工業重鎮、旅遊名鎮、商貿強鎮、現代農業大鎮。

城市周邊的鄉鎮、涉農街道,如祝華、崗店、太陽、九龍、老虎屯、元臺、瓦窩等,要抓住城區“東進、西拓、南延、北擴”的機遇,搞好對接,逐步實現城鄉道路互聯互通、供水供電管網有機對接和公交、電信一體化運營。這樣既改善了農村設施,又發揮了農村建設拉動投資的關鍵作用。

四要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宜居鄉村,不僅要實現“環境美”,更要讓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生活美”。要以七國中爲重點,大力改善寄宿制學校的食宿條件。要健全市、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要強化健康爲民,免費爲1.8萬名農村適齡婦女進行特定疾病篩查。要實施更科學更有效的扶貧,推動108個村與上級幫扶部門進行對接互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要以正在開展的村委會辦公樓建設爲契機,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一室多用”功能,努力打造集技術培訓、文化娛樂、衛生保健、計生諮詢、社保手續辦理、村務公開、村民議事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使村委會成爲名副其實的“黨員之家”、“幹部之家”、“村民之家”。

(五)在農村社會建設上,要做好“法”字文章。農村是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把農業農村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一要依法推進“三農”工作。要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農民的關係,大力精減涉農行政審批,創新涉農行政管理方式,把市場能辦的交給市場、農民會辦的交給農民、基層該辦的交給基層,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提高“三農”工作效能。

二要落實好支撐“三農”發展的各項制度規定。目前,農業仍是弱質產業,農民仍是弱勢羣體,農村仍是落後區域。因此,政府的作爲不能少,政府的投入不能少。要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不管財力多麼緊張,都要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要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定期對使用效果進行考覈,堅決杜絕任何形式的擠佔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

三要提高農村法治水平。深入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各級領導、涉農部門和農村基層幹部法治觀念,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對於上訪問題,要落實好法定途徑優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等作用,提高法律程序解決問題的質量和效率。要抓緊制定統一的包括集體土地在內的陸域動遷和海域動遷補償辦法,避免引發不穩定因素。

當前,春耕備耕即將全面展開。各鄉鎮、涉農街道和涉農部門要高度重視,早動手、早準備,特別要做好抗連旱、抗大旱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抓好農資供應、農業技術服務,指導農民科學組織生產,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進行,爲今年農業豐產、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志們,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而繁重,使命神聖而光榮。我們要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協力,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加快農村改革發展,奮力開創我市“三農”工作新局面!

謝謝大家。

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我市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總結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20xx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20xx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在國際金融危機日趨加劇、農產品市場起伏波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攀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迭發等一系列重大考驗面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65億元,增長11.7%;農業增加值200億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4506元,增長

10.9%。

第一,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大力普及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糧食生產在連續5年增長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總產和單產分別達到430.6萬噸和345公斤,分別比上年增長13.6%和10.6%。畜牧、林果、蔬菜、棉花四大主導產業佔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7%,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肉、蛋產量分別完成35.1萬噸、3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

10.4%、5.36%;果品131.5萬噸,同比增長8.7%;蔬菜433.6萬噸,同比增長4%;棉花15.8萬噸,同比增長10.9%。主導產業支撐作用持續攀升,農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第二,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爲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載體,全市共謀劃確定了128個農業產業化項目,總投資75.6億元,年內完成投資29.5億元,竣工項目76個。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522家,其中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56家,省級33家。繼東方果品公司之後,小洋人乳業公司、國欣棉研會成功晉升爲國家級龍頭企業,國家級龍頭企業總數和增長幅度都進入了全省前列。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達到230億元,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8%,帶動80萬農戶直接參與到產業化經營中來,爲2萬農民提供了非農就業機會。

第三,專業合作組織迅猛擴張。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104家,比上年增加619家,其中工商註冊430家,農產品行業協會28個,入社會員15.8萬戶,輻射帶動農戶65萬戶。呈現出數量規模日益擴大、覆蓋範圍日益拓寬、牽頭主體日益多元、運作管理日益規範、利益聯繫日益緊密、競爭力日益增強的良好局面。

第四,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緊緊抓住國家投資重點轉向農村的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xx年,全市農口共爭取6大類近百個農業項目,爭取上級資金4.31億元,其中省以上投資3.86億元,是上年的1.2倍。水利工程完成總投資3.3億元,比上年增長25%;發展節水灌溉17.1萬畝,同比增長10%;農業綜合開發完成投資1.95億元,比上年增長54%;植樹造林31.4萬畝,同比增長45%;農村水電路氣建設紮實推進,解決了36.2萬人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維修鄉村道路1145公里,發展戶用沼氣池31589個;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共發放各種補貼資金7.22億元;落實省以上扶貧資金1.9億元,使78個貧困村得到資金支持,帶動了8萬人增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全覆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農村文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

第五,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切實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爲推進林業改革的重中之重,各縣(市、區)全部編制完成了《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列入改革範圍的集體林地248.2萬畝,全部明晰產權,確權發證231萬畝,佔改革任務的93.1%,發放林權證13.7萬本,全市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已基本完成。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全面鋪開,全市有2190個行政村開展了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直接投資4375萬元,中央和省級財政獎補5463萬元。國有糧企改革、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供銷社管理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狠抓落實的結果,是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恪盡職守、協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羣衆艱苦奮鬥、勇於實踐的結果。回顧總結去年我市的農業農村工作,有以下幾方面是我們今後工作中必須牢牢把握和堅持的:一是必須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三農”發展與否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解決“三農”問題任重而道遠。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在工作部署中真正落實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任何時候都不能減弱。二是必須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爲中心任務。“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問題。通過農民增收改善生活,既是發展目的也是發展動力。要着眼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多措並舉,內外統籌,挖潛增效,延伸鏈條,擴大就業。三是必須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爲主攻方向。實現我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要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以現代物質裝備、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產業體系爲支撐,用現代經營方式、現代發展理念來引領,通過培養新型農民,加快改造傳統農業。四是必須把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爲抓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可以調整農業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推動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可以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基礎,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條件,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可以拓展農業就業空間,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實現多環節增收。五是必須把項目建設作爲載體。農業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抓手。要緊緊圍繞促進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完善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民生事業等方面,搞好項目謀劃和儲備;要以開放的理念抓項目,以項目爲載體加大農業開放力度。要制定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協調力度,着力破解項目用地和資金籌措等要素瓶頸制約,推動項目落實。六是必須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舉措,紮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堅持突出重點抓大事,通過解決主要矛盾活躍全局工作。大力培樹典型,廣泛宣傳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切實轉變作風,加強調查研究,着力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二、認清形勢,樹立信心,增強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20xx年將是新世紀以來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最爲嚴峻的一年,是“三農”工作面臨挑戰最大的一年,農業依然是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農村依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大的難點,農民依然是最需要關心和支持的羣體,城鄉失衡依然是最大的社會結構性矛盾。特別是隨着國際金融危機的擴散蔓延,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對農業農村經濟的衝擊和影響日益顯現,保持我市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不斷加大,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任重道遠。就我市來講,主要面臨內外兩方面的困難和壓力。從外部看,由於外出務工農民將面臨用工需求減少和工資水平下降的雙重壓力,農民靠務工增收的難度加大;受農產品市場價格快速下降的影響,農產品市場有可能面臨需求萎縮、供需失衡的嚴峻形勢,農民依靠價格實現增收的難度加大;食品質量安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日益加大,一旦發生突發性質量安全事件,將對我市農產品生產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從農業內部看,還存在“三低”、“三落後”的問題。“三低”就是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低;“三落後”就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農村發展水平落後、農民思想觀念和科學意識落後。這些都制約着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實現今年農業平穩較快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帶來很多困難。深入分析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的現狀,正視我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困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癥結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三農”工作的一項重大課題,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職責所在。

在清醒地認識到嚴峻形勢的同時,我們要辯證地看待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既要看到形勢嚴峻,挑戰很大,更要看到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有許多機遇和有利條件。

一是有積極的政策。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進一步確定了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地位,對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重大戰略安排部署,向全黨全國指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明確了對農業農村發展給予更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基本指導思想,爲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發展營造了積極的政策環境。三中全會後,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具體政策措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六次鎖定“三農”,出臺了“四個用於”、“四個擴大”、“四個提高”、“四個取消”等28條強農惠農政策。省、市各級也紛紛出臺加強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二是有難得的機遇。機遇之一,政府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爲應對金融危機,國家提出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措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啓動農村這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確保農村經濟穩步增長。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了國家將大幅增加對“三農”投入,大幅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在中央擴大內需的4萬億投資計劃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達3700億元。省、市兩級財政涉農資金今年也有較大幅度增加。機遇之二,農業傳統優勢日益凸顯。國家正加快實施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1號文件提出推進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以主產區重點縣爲單位,集中投入、整體開發,作爲傳統農業大市,我市絕大部分縣(市)列入這個範圍;同時,我市作爲傳統棉花產區,也是國家黃淮海地區棉花生產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遇之三,結構調整恰逢其時。隨着現代農業進程加快,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發展進入一個大的轉型期和調整期。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我市的土地資源、特色農業資源顯現出較強的發展優勢。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衝擊下,農產品市場重新調整,相關企業重新洗牌,給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機會和空間。機遇之四,社會資金不斷涌入。目前,農業作爲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優勢不斷顯現出來,大量社會資金開始涌入農業,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許多出口加工企業遭遇市場瓶頸,開始進行產業轉移,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農業,把資金投向了農業。機遇之五,農民創業熱情日益高漲。經過過去一個時期的積累,部分農民已經有了資金、經驗等創業條件,有了創業熱情,如果給予正確引導和扶持,將會成爲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因金融危機返鄉的大批農民工中,不少人有一定的資金實力,有一定的技能,有一定的眼界,他們的回鄉是“鳳還巢”,通過熱情扶持,積極引導,讓他們在家鄉就地創業,將會爲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有紮實的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大爲改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水系水網建設等都已經有了一定規模和較高水平,並顯現出了良好效果;農業產業化經營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省以上龍頭企業數量躋身全省先進行列,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和輻射能力也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走產業化發展之路的良好氛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迅速發展,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升。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實踐,我市培養鍛鍊了一支農業管理隊伍,穩定了一批農業技術人才,保證了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的延續和發展;一大批農民企業家在市場中摔打出來,成長起來,有了更大的雄心和更高的目標,將成爲下階段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領軍人物;一大批農民合作組織領頭人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綜合素質大大提高,成爲廣大農民的主心骨和引路人。

四是有領導的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xx、溫家寶同志多次強調,一定要把三農問題視爲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始終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突出位置。在今年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省領導也着重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證明,農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只要農業不出問題,任何困難都不可怕。從中央到省、市(縣)都在強調,要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特別強調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主管領導專門抓,創新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舉措。有領導的重視,做好工作就有了保障,有了把握。

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把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些,把對策考慮得更周密一些,順應發展趨勢,把握大好機遇,以寬廣的視野來謀劃農業農村工作,以更高的層次來推進農業農村工作,敢於迎難而上,勇於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夠開創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局面。

20xx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舉現代農業之旗,走產業化發展之路,以農民增收爲核心,以畜牧、林果、蔬菜、棉花四大主導產業爲重點,以項目建設爲載體,以龍頭企業爲抓手,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全面活躍農業農村經濟,爲全市經濟和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糧食總產達到400萬噸,畜牧、林果、蔬菜、棉花四大產業佔農業的比重達到90%以上,農業總產值增長6%,達到3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66元以上,增長8 %。

三、把握重點、穩步推進,全面完成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任務

今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是完成“xx”計劃的攻堅之年,是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年,也是省、市委確定的“幹部作風建設年”,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要按照統籌兼顧,重點推進的原則,紮紮實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惠農政策落實,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一是要研究政策。一定要學習、研究、吃透上級政策。摸清政策底數,把國家政策與實際工作對接,在實際工作中放大政策的拉動效應。要把政策的實質內容向廣大農民羣衆解釋清楚,使羣衆和企業心中有數。二是要充分運用政策,落實政策。要把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農機補貼、優良品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能繁母豬補貼五大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這些惠農政策是不能碰的“高壓線”,必須做到公開透明,規範操作。三是制定政策。要結合滄州實際,適時研究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在土地、稅收、用電、金融、保險等各方面給優惠給實惠,打造滄州“政策窪地”,增強滄州政策環境的吸引力。

(二)狠抓龍頭企業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推進農業產業化,關鍵和核心是抓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的深入推進必然伴隨着龍頭企業的規模壯大和總量擴張。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總的要求是:重點培育壯大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發展龍頭企業集羣,形成大中小龍頭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引導龍頭企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由數量、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鼓勵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基地和研發機構,提升生產基地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重點抓好“四個一批”,即: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市、縣都要集中力量抓好投資億元以上的產業化大項目。堅持擴大規模謀項目、發揮優勢引項目、依託集羣育項目、優化服務促項目,確保落地項目逐年增多、投資規模逐年增長。今年要抓好全市123個重點產業化項目,力爭完成投資31億元以上。各縣(市、區)也要確定各自的重點建設項目。培育一批原料基地。圍繞加工需求,建設佈局合理、生產集中、供應穩定、優質專用的原料基地。支持龍頭企業跨區域建設原料基地,積極與農戶簽訂訂單,通過設立風險基金、利潤返還、農民入股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穩定的購銷關係。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種養大戶按照龍頭企業要求組織生產,建設合格的“第一車間”。建設一批產業龍頭。圍繞我市四大主導產業,以產業促龍頭,以龍頭帶產業,充分發揮縣域特色產業優勢,建設一批產業龍頭。今年全市重點扶持50家龍頭企業,各地也要確定重點扶持的企業。重點龍頭企業要以高新技術和優勢品牌爲紐帶,通過收購、兼併、重組等形式,整合要素資源,實現規模擴張。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我市龍頭企業不少,也已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但知名品牌不多,特別是全國知名品牌太少。要鼓勵龍頭企業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高端產品,爭創知名品牌。

(三)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已經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示範帶動、優化環境的原則紮實、穩妥推進。一是要因地制宜抓機制。密切合作組織與成員、與農戶、與企業的利益聯結關係,各縣市要依據本地實際,採取適合自身的“龍頭+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支部+合作社+農戶”等不同合作模式,實行多主體多元化發展。無論採取什麼模式,只要有利於把農民組織起來,只要有利於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只要有利於改變一家一戶的傳統生產方式,都應該鼓勵、提倡。二是要分類指導抓培訓。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和成員的培訓納入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計劃,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採取專家講座、經驗介紹、參觀學習、短期進修等多種形式,加大培訓力度,培養造就一支懂政策、善經營、會管理、有奉獻精神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三是要示範帶動抓典型。着力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基礎好,競爭能力強,品牌效應好,帶動農戶多的示範合作組織,將其做大做強。全市重點抓好100個示範合作組織,各縣市也要確立自己的重點,力爭使全市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各個產業、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實現全覆蓋,帶動全市30%以上農戶進入合作組織。四是優化環境抓服務。各縣(市、區)要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有關規定,依法登記爲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將適宜產品打入大型超市,在城市建立連鎖店、直銷店,建立自己的產品營銷網絡。在積極落實上級有關優先優惠政策的同時,制定我市包括財政支持、稅收減免、用地用電、金融保險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壯大。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央把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建設作爲近期投入的重點。我們一定要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機遇,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大項目。一要大力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推進全市水系水網建設,破解水資源短缺難題,爲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今年要加快全市水系水網規劃編制工作,圍繞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xx年汛後建成通水的目標,對條件成熟的單項配套工程先期實施。要繼續做好引黃調水工作,推進永久性引黃工程建設,擴大引黃規模。要全力跑辦大浪澱排水渠引水項目,爲渤海新區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二要切實抓好項目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着眼於構建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新格局,抓好項目謀劃,建立高質量的項目庫。要繼續圍繞國家新增投資重點,對農田水利、優質糧食產業基地、農村民生改善等項目進行梳理、包裝和打捆,爭取有更多的項目擠進國家大盤子。對在建的中央新增投資的農村飲水安全、節水改造等項目,要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如期建設完工,形成生產能力。農業綜合開發要抓住中央和省加大投入力度的機遇,積極跑辦項目和資金,力爭全年建設高標準農田12.5萬畝。三要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先進地區相比,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如秋收作物的收割機械化水平還較低,影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要把普及和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到發展現代農業的高度,搞好研發、引進和推廣,推動我市農業生產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四要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要推進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爲農民、企業提供實用的信息服務,讓農業從信息閉塞、信息不暢的困境中解放出來。

(五)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要依據我市農業發展規劃,立足市情,科學佈局,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壯大畜牧、林果、蔬菜、棉花四大主導產業。一是堅持把畜牧業作爲農業第一主導產業來抓。在確保年內全市無畜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規模養殖,建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基地。全年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34.4萬噸、31萬噸、18萬噸、11.6萬噸。積極推進孟村大成、獻縣樂壽等6個超億元續建項目的建設,力爭儘快建成投產。二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林業效益。以“1536”工程爲核心,以農田林網、道路綠化、河渠綠化、鹽鹼地造林爲重點,年內新增造林30萬畝。抓好以梨棗爲重點的林果業產業化進程,引優種、擴基地、強龍頭,果品產量達到27億斤,經濟效益有較大提升。三是大力發展以設施蔬菜爲主的蔬菜業。要加強技術推廣普及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抓好產地環評認證和200個無公害蔬菜達標村建設。搞好蔬菜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實現蔬菜加工增值。蔬菜面積達到150萬畝,產量達到500萬噸以上。四是大力發展棉花產業。加強棉田基礎建設,改善棉田生產條件;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降低病蟲危害,規範栽培模式,提高品質的一致性;大力推廣棉瓜、棉菜、棉糧、棉果套種模式,提高複種指數,大幅度提高植棉效益,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產量達到15萬噸。

(六)多措並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今年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到20xx年翻一番目標的起步之年。面對農民增收困難的嚴峻形勢,必須在充分挖掘農業內部潛力的基礎上,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努力拓寬非農產業增收渠道。一是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針對外出農民工迴流的新情況,要繼續引導農村勞動力平穩有序轉移。深入開展轉移就業培訓,增強農民就業技能。完善勞動力市場服務體系,搞好輸出地與輸入地對接,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指導、服務和管理,提高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確保實現全年輸出54萬人次的目標。二是鼓勵農民創辦農村二三產業。全面落實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諮詢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發揮返鄉農民工經驗多、見識廣的優勢,支持他們創辦農村二三產業。加快發展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類型多樣的服務業,在活躍農村經濟中創造就業機會。三是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就業容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要儘量多地使用農民工。農業農村基礎建設項目,可通過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農民大規模開展興修水利、整治土地、植樹造林、修橋築路,拓展農民就業空間。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採取多種措施穩定農民工就業崗位。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組織農民參與加工營銷活動,吸收更多的農民進入產業鏈條。

(七)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積極構建“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機制。要切實加強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與我市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種養大戶的聯合協作,加強產學研、農科教的緊密結合。要大力普及“兩晚”、免耕、節水、配方施肥等先進農業技術,積極培育、引進、擴繁一批新優特品種。要結合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挑選一批有朝氣、有技能、事業心強的高校畢業生充實到基層科技推廣隊伍中,保持農技推廣隊伍的連續性。要着力抓好農民科技培訓,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民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計劃的對種養大戶、農機大戶、科技示範戶和農民專業組織技術骨幹進行重點培訓。把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農業工作的首位,按照預防爲主、源頭治理、全程監管的要求,加強投入品監管。健全質量監管,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行政問責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能力,繼續加大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切實做好防洪防汛、動物防疫等農業安全工作,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安全支撐。

(八)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一是抓好土地流轉平臺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使農民通過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來分享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成果。青縣、肅寧、獻縣、黃驊、滄縣五個縣(市)今年要完成縣鄉兩級土地流轉市場建設,其他縣(市、區)在20xx年前完成。二是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鼓勵引導農行、農發行和農信社開辦適合農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業務。鼓勵發展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組織,探索設立農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創新貸款擔保模式,積極推行誠信貸款、誠信擔保、誠信互助和誠信服務,打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三是充分發揮資金的集約化效應。探索農業資金整合使用機制,改變以往農業資金分散使用的做法,通過建立協調會商制度,整合農口資金資源,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以項目爲載體,集中投放農業產業化、農業結構調整等專項資金,切實提高使用效益,確保重點工作落實。

(九)着力發展公共事業,注重改善民生問題。一是抓好農村水電路氣建設工程。大力推進聯村集中供水,着力解決好600個村、6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發展節水灌溉20萬畝。加大農電供電設施改造力度,繼續推進“井井通電、戶戶持卡”工程。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確保農村路網建設項目早建成、早見效。加快農村沼氣建設,新增用戶3萬個。繼續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大力發展村內道路、小型水利和清潔工程等公益事業,努力改善農村面貌。二是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紮實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快農村中國小校舍改造步伐。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全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與全國平均保障水平同步增長的機制。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年內集中扶持76個貧困村、1萬個貧困戶,穩定解決10萬貧困和低收入人口的溫飽問題。三是提升農民消費水平。着眼於完善農村流通體系,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現代流通網絡工程,鼓勵大型商業連鎖企業向農村延伸,年內使農家店覆蓋85%的鄉鎮和65%的行政村。實施“農電下鄉”工程,對農民購買指定的家電品種,按一定比例給予直接補貼。四是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新民居建設。年內全市力爭打造100個示範村,促進全市農民改善居住環境。

四、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爲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爲全面實現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主動適應農村的新變化、新情況,科學把握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與時俱進,順勢而爲,不斷提高服務“三農”的工作水平,努力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一)要加大領導力度。實踐證明,無論經濟結構怎麼調整,無論農業佔經濟總量的份額怎麼下降,農業作爲“安天下”產業的戰略地位始終不會改變,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面前,農村形勢越變化,越要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三農”形勢越嚴峻,越要堅持重中之重。各級領導幹部要站在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我們各級分管領導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農業農村工作上來,真正負起責任,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大項目親自督辦,勇擔加強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歷史重擔。

(二)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要緊緊圍繞保持我市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上級強農惠農政策爭取夠、使用足、配套好,確保給農民的實惠只增不減。要將爭取項目作爲全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緊緊抓住國家、省增加投資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市委、市政府將項目爭取工作列入20xx年量化考覈重要內容,實施重點考覈。市直各部門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對口扶持單位要保證扶持資金到位。

(三)要加大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農村工作的對象是農民,農村發展的主力是農民。農村基層組織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肩負着組織農民、發動農民、團結農民的基本職能和任務,基層組織戰鬥力高低,直接關係到我們各項工作措施能否落實,關係到農村工作路線的方向是否正確,關係到農村整體工作的速度和質量。因此,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爲三農工作順利推進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和農村黨員幹部“雙建雙帶”活動,選好配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不斷提高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要逐步建立村幹部報酬正常增長、養老保險、離職補償等激勵保障機制,努力消除農村基層幹部後顧之憂。要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素質,提高他們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本領。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四)要加大工作落實力度。要明責加壓抓落實。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對市委、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進一步量化細化指標,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做到責任到人,一抓到底;要轉變作風促落實,各縣(市區)、各部門要以這次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爲契機,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認真查找問題,率先轉變作風,踐行“一線工作法”,沉下身子,深入基層,解決問題;要獎優罰劣保落實。爲確保今年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各縣(市區)、各部門要選擇2-3件重大事項,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力求以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全局。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無論涉及到哪個部門或縣(市、區),都必須不折不扣抓好落實,決不能拖全市工作的後腿。市委、市政府將按照各縣(市、區)、各部門完成重點工作情況、向上爭跑資金、項目情況確定支持力度,獎優罰劣。

五、切實抓好當前農業生產

(一)抓好抗旱和春耕備播工作。去冬今春,面對50年一遇的嚴重乾旱,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通力協作,科學指導,把旱情損失降到最低。隨着天氣條件的變化和氣象部門多次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當前旱情得到一定緩解,但不能對旱情的發展和反覆掉以輕心,下一步要在抗旱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好麥田管理和春耕備播。各級農業、農資、農機、石油、農村金融等部門要根據天氣形勢,爲農民春種春管、提供及時便利的服務。農業、工商、公安等部門要儘快開展一次農資打假集中統一行動。尤其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抓好春季蔬菜生產、林業生產、畜牧生產的統籌安排,爲全年農業結構調整開好頭、起好步,爲夏糧豐收乃至全年糧食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二)高度重視動植物病害春防工作。春季是禽流感、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情的高發期。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務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和僥倖心理。要切實抓好免疫工作,確保免疫密度達到100%。要落實好防疫資金,確保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特別要強化檢疫監督,切實落實產地檢疫、屠宰檢疫、道路檢疫、流通環節監督“四到位”的要求。春季是林業有害生物的生髮期,據專家會商預測,今年我市林業有害生物危害較去年呈增加之勢,局部地區稍有鬆懈就可能成災。其中春尺蛾預測發生面積將達2萬畝、美國白蛾將達49萬畝,發生面積較上年增加很快。對此,各地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今年的防治工作早謀劃、早安排、早動手,堅決打贏有害生物防治這場硬仗。

(三)搞好春季植樹造林。春季是全市林業工作的關鍵,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科學規劃、備足資金、備齊種苗,確保完成今年的植樹造林任務。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鉅。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務實苦幹,迎接新挑戰,戰勝新困難,奮力開創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