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聯考作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8W

在大學聯考前,不論是教師的指導還是考生的複習工作都成爲大學聯考作文寫作的重中之重,因爲大學聯考作文佔了很大的分值。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20xx天津大學聯考作文,給大家作爲參考,歡迎閱讀!

天津大學聯考作文大綱
20xx天津大學聯考作文篇1

韓愈曾經說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的意思很明白,但是他否定了我,我有時候會想,若是他說得是對得,那我算什麼呢?所以他說得是錯的,我就是生而知之。

人生而知之,乃是說,並不需要去學,更不需要解惑,自然就能得知,比如說我。可能跟你們說我生而知之,你們並不信,就算是跟你們舉例子,舉例說幾年之後將要發生的事情,你們一時間也沒法驗證,還是要給我的作文打個零分。所以,我乾脆就跟你們講道理,讓你們知道,我爲什麼生而知之。

首先,基因遺傳的,從來包含經驗。天生萬物,肉體都是很奇怪的,鴨子知道他生來第一眼看到的動物就是他的母親,其他很多小動物都這樣;蜜蜂也知道,他做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代表的是什麼意義,螞蟻也能知道他們觸角中的信息。其實人也這樣,從出生開始,就遺傳了很多的經驗,比如出生時的一聲大哭,比如感應到危險時的汗毛豎起,比如第一次殺人時的拼命嘔吐……很多的事情都能證明,人其實生來就知道,只是卻被所謂的教育和環境,改變和壓抑了很多,於是他們得重新學習,但是再多的壓抑,也不能壓抑他們的本能。

其次,天下事總是一般,歷史總是在重複上演,今天發生過的每一件事,都在許多年前發生過,幾乎沒有例外。人作爲一種社會化的動物,他們的需求,分爲個體的生理需求和社會化的需求,於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的意思很明白,時間所有事情,就是無中生有,有因導果,這中間加上一些變化,於是就產生了這所有的事情。所以對於這些事情,我們只要知道了道,也就懂了他們。而道,從虛無中來,所以啥都沒有,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你什麼都不需要去學,去考慮,你就都懂了。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愚癡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終人老腿瘸身體跨,卻依然只能嘆息自問,爲什麼呢?

所有的原因,不過是人生而知之,過多的教育和環境影響,纔是真正讓人愚蠢的根源,當然了,或者不叫愚蠢,而是叫複雜環境中難以構建模型,於是難以找出答案。

我生而知教育之荼毒,故寫此文,希望未來,能把事情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武林中,庸者化簡爲繁,宗師,卻化繁爲簡,正是此理!

大道至簡至易,相信老師,亦將有感於本文!

20xx天津大學聯考作文篇2

危難之際,共和國站在廢墟上安慰悲痛欲絕的百姓要“好好活着”,把人之常情傳遞到了極致;

災禍臨頭,軍隊子弟兵臨陣受命,用挑戰極限的付出與承受,鼓舞着“活着就有希望”的決心,把人之常情昇華到了信念;

苦痛肆虐,不甘命運擺佈的堅強國人勇敢無畏,珍惜“還能活下來”的生命,以堅韌不拔的人之常情感動了世界。

因爲能夠“活了下來”,在強悍的自然面前,人們以超然的姿態表現出悲傷而不憤怒,痛苦而不壓抑,無奈而不絕望的冷靜,讓一個最普通的人之常情——“活着真好”,閃耀出人性的純真與堅強。從生存的特殊時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義,得以重拾起生活的初衷,痛悔往日的紅塵喧囂給我們的污染,彷彿一個晝夜就讓我們站到了成人行列。

曾經計較過那麼多的不情願,讓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怨恨中,因爲出身卑微,花十二分的努力才達到他人三分工夫所達到的境地;因爲長相平平,儘管心地善良卻總得不到異性的青睞……如果不是這場災難的降臨,我可能會終生徘徊在這人生陰影中,因爲我不懂“活着真好”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含義。

人之常情最能創造奇蹟的原來是“活着真好”!

“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滿足肉體的衣食所需、物慾享受,而是戰勝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戰。

生活路途不會一帆風順,荊棘與風雨摧殘着我們的軀體和意志,金錢和利益侵吞着我們的靈魂和情感,揹負着太多的期待,已經舉步維艱,未老先衰了。“感謝”蒼天給了我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洗刷了內心的污垢和情感的雜鏽,明白了真善美的源頭出處。

“活着真好!”給了人生一次重新再來的豪情。“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功名利祿不過是南柯一夢,榮華富貴亦是鏡花水月,曾經斤斤計較的東西竟然是那般虛幻而淺薄。抹去羞愧的淚水,睜大不再迷茫的雙眸,給自己加油:“活出一個新的自我!”

懂得了自尊,學會了堅強,擁有了信念,活出能震撼世態常情的人生。

“好好”地活着,你相信我嗎?

20xx天津大學聯考作文篇3

以心靈的寧靜感悟生活。

——題記

靜是什麼?你也許很茫然。

“忙”是什麼?你一定很瞭然。

馬路上的風馳電掣,人行路上的行色匆匆,人們臉上無不寫着一個字——“忙”。“忙”是當下人們最普遍的感受。

爲什麼而“忙”?爲生活,爲生計,爲賺更多的錢,爲得更多的利,爲有更大的權……我們會有一千個忙碌的理由。但是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是否讓我們丟失了什麼?是的,讓我們丟失了至爲重要的——靜,心靈的寧靜。在忙碌的社會,更需要“靜”,因爲“靜而知之”。

莊子,兩千多年前的先賢,穿越時空告誡着行色匆匆的我們:“水靜尤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

前有先賢,後有名士。清代李漁在家鄉建亭,命名爲“且停亭”,且擬聯明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他勸解忙碌於名利場的人們,停一停,歇歇腳,在山水中獲得一份心靈的寧靜,獲得一種生命的從容。

靜而知之。還是讓我們停一停匆匆的腳步,鬆弛一下繃緊的神經,以寧靜的心靈重新打量這個世界,你會真正感受到山間那歡悅的鳥鳴。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以他寧靜的內心享受着庸碌的世人無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着明月、春鳥、溪流所營造的美妙意境,也讓我們後人感受到詩人那灣心湖的澄澈寧靜之美。

靜而知之。只有保持心靈的寧靜,才能真正知曉自己內心的需求,獲得深邃的人生感悟。

還記得那位不朽的蘇軾嗎?“烏臺詩案”,使其放逐黃州。在那段窮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時光裏,他保持着心靈的寧靜,從而從容面對,淡然處之,並以他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美麗詩篇,抒發了曠達豪情,超越了世俗的榮辱譭譽,超越了成敗得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實現了精神的昇華。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靜”已經成爲我們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讓我們以“靜”涵養我們的心靈,以心靈的寧靜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的生活之理,以心靈的寧靜成就我們生命的從容與淡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