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7.88K

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安排,XX年XX月X日-X日,我先後到XX、XX、XX鎮,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瓶頸進行了集中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縣基本概況

XX縣位於XX南部,總面積XX平方公里。全縣轄X鎮X鄉,X個行政村,X萬戶,X萬人,有漢、苗等X個民族,總耕地面積X萬畝,人均耕地X畝,是貴州省X個重點貧困縣之一。縣內生態資源多樣,全縣平均海拔XX米,年平均氣溫X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X毫米,生物多樣、植被豐富,全縣植被覆蓋率達X%;水能資源充沛,XX河、XX河、XX河、XX河、XX河等河流縱橫交織,年均徑流量達X億立方米;旅遊資源豐富,國家4A級景區XX、XXX等爲拉動全縣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XX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扶貧開發的一系列部署,特別是xx視察XX時強調的“貧困地區黨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地把脫貧攻堅作爲最大的政治任務、最艱鉅的使命、最緊迫的工作,舉全縣之力、集各方之智,堅持思想向扶貧看齊,政策向扶貧傾斜,資金向扶貧聚焦,力量向扶貧集中,按照“六個精準”、“七個一批” 要求,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爲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至20xx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XX人,20xx年脫貧X人,貧困人口由20xx年底的XX萬人下降到XX萬人,貧困發生率由X%下降到X%,下降了X個百分點;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年底的X元增加到X元,淨增X元,同比增長X%。

二、存在的問題和瓶頸

通過近幾年紮實有效的工作,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瓶頸制約着脫貧攻堅進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條件制約突出,地形主要爲河谷地帶和溝谷地帶,地塊狹小,無法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的田間生產耕作,低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將農村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之上,使得種植業產出的效益較低,養殖業無法形成規模,造成農民收入難、收入低。

二是貧困羣衆思想意識落後、思想觀念陳舊,受教育程度較低,文化素質不高,脫貧致富的思路不寬,技能培訓覆蓋率不高,勞動者缺乏就業技能,缺少幹事創業的本領,“等、靠、要”思想嚴重,羣衆依靠自身勞動獲得穩定收入實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強。

三是人均佔有耕地少,適宜耕種面積較少,耕地總體質量差,中低產田佔比較大;且土地基本都是旱地,給水能力弱,無法實現灌溉,農民自身種植比較困難,同時又難以流轉,在這些土地上種植投入大、收入少,因此靠天吃飯成爲主要現狀。

四是農業產業結構仍較單一,農業發展仍以傳統農業爲主,現代農業所佔比重小,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原料綜合利用率不高,且缺乏深加工企業的支撐,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沒有形成規模,且經營管理粗放,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

三、做好新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的對策建議

針對存在的實際問題,我認爲,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全面貫徹落實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緊盯到20xx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按照省市的脫貧計劃,堅持把全面小康作爲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貧攻堅作爲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準扶貧作爲扶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強化責任和擔當,以精準的視角、精準的思維、精準的措施推進脫貧攻堅,努力加快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步伐,全力打好新一輪脫貧攻堅戰。

在具體工作中,全力做到“五個提升”。

一是突出智力扶貧,開展技能培訓,在能力素質提高上有新提升。將爲貧困戶輸血與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結合,切切實實扶起貧困村和貧困羣衆的“志”與“智”,進而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決心和意志。一是強化思想教育,着力解決因懶致貧、坐吃山空、“等靠要”思想問題;大力宣傳通過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典型人物,形成良好的示範和帶頭效應,正面引導貧困羣衆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加大對缺乏技能羣衆的培訓力度,有針對性的開展暖棚養殖、溫室蔬菜、苗木栽培等農村實用技術和務工技能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切實增強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積極宣傳脫貧攻堅扶持政策,與羣衆面對面座談交流、零距離解疑釋惑,教育引導羣衆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不斷擯棄“等靠要”思想,增強自我發展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苦幹脫貧、勤勞致富,使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發揮特色優勢,在產業扶貧上有新提升。一是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佈局。依託河谷地帶、溝谷地帶及山區林地等地域特點,科學規劃發展規模養殖場、林下特色養殖,大力發展蔬菜、花卉苗木、畜牧、雜糧種植等產業,並將規劃落實到相關部門、相關鄉(鎮)、村、社。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高產優產作物和高效經濟作物比重,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和效益,走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業路線。二是立足比較優勢,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挖掘我縣的特色優勢,加快特色品牌培育,把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精品,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實施質量標準認證和有機、綠色、無公害認證,着力提升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對農業龍頭企業實行土地、稅收、資金等政策優惠,對農戶發展規模種養實行補貼、提供貼息貸款或“以獎代補”,集中財力、物力保障農業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加強與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合作組織,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三是發揮人力優勢、整合勞務資源,在特色品牌培育上有新提升。勞務輸轉作爲XX支柱產業,每年向外輸出勞動力XX萬多人(次),爲促進全縣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務工人員從事的行業主要爲餐飲服務、機械、電子、服裝加工粗重的體力勞動和機械性勞動,工作穩定性差且收入低。爲此,提高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能力,加大培訓力度,是一項十分必要和及時的重大措施。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發揮勞務培訓中心、縣職校、黨校及社會辦學力量的培訓能力,採取定向培訓、聯合培訓、委託培訓,代培代訓,長短期結合培訓等多種形式,重點進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畜產品屠宰加工、牛肉拉麪、赴疆摘棉等專業崗位技能培訓,着力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勞務品牌,推動農村勞動力由“體力型”逐步向“技能型”、“專業型”轉變,形成勞務產業的品牌化、職業化、規模化,爲勞務輸出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是打造特色小鎮、發展觀光農業,在推動全域旅遊規模發展上有新提升。依靠現有的景區資源以滿足休閒觀光旅遊需求爲導向,以完善旅遊服務功能爲目標,將休閒觀光農業項目建設與農村基礎設施、生態建設、農業發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對廢棄農田、林地、荒地、荒山等進行開發整理,盤活集體存量土地,鼓勵和支持各貧困村通過農村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民營資本通過股份、合作、獨資等形式參與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在現有觀光農業的基礎上,精心包裝、策劃一批特色鮮明的休閒觀光農業項目,發展一批主題突出、設施配套、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休閒觀光農業產業,帶動全縣休閒觀光農業向集約型、規模化方向發展。

五是用好水資源、打好“生態牌”,在做深水文章上有新提升。我們可以結合路橋建設、內河治理、區域整治等項目,做深水文章、做好水資源、做響水品牌、做足水文化、做大水平臺,搞好沿河亮化、綠化、美化等工程,打造沿河景觀帶,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加強河道管護工作,組織機械和人工對淤積河道的泥沙、沿河道路上的雜草、雜樹進行集中清理,拆除各類違章建築,修葺完善破損護堤等,確保河道暢通;二是實施增綠擴綠,栽植大量柳、槐及多彩植物等易成活樹木,在增加綠化面積的同時,做到“以水養木、以木帶水”;三是在村莊聚集區,特別是在人工湖周邊修建休憩場地、林蔭場地、下沉廣場、健身場地、文化景觀牆等,將這些景觀節點佈局與無障礙坡道結合,做到與河道景觀遙相呼應。四是對周邊環境進行綠化美化,在地勢平坦開闊、流速緩慢的區域增設親水平臺、木棧道,讓遊客可從步行階梯、木棧道下至親水平臺,與水“親密接觸”。五是完善景觀照明設施,結合主幹街路、公園廣場和城市建築,沿河兩岸安裝雙挑式路燈,增加射燈、霓虹燈等佈設豐富多彩的燈飾景觀,同時對沿河橋樑進行夜景亮化改造,使之與沿河景觀亮化融爲一體。以此來帶動縣城周邊的旅遊業、農家樂、住宿、餐飲業的發展。

總之,XX縣有其不可改變的地理條件劣勢,但同時也有着獨特的環境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只要發揮好優勢資源,打好旅遊及特色產業品牌,做好既扶貧又扶智的文章,利用好地方優勢資源,將對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