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精選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1W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1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儘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於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澱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澱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澱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精選8篇)

垃圾污染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在城市,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爲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污染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爲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爲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几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爲,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溼,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藥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髮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誌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豔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2

爲認真貫徹區委常委(擴大)會議關於貫徹省委盧展工書記在我區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要求,區政協聯合組織部、民政局等12個區直相關單位成立調研課題組,從3月13日開始,深入民政局和興門、寶泰、蓮新等8個社區居委會開展社區建設專題調研,對社區的辦公設施、人員配備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瞭解調查。本文基於此次調研結果,對我區社區工作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分析,並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現狀

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重視下,我區從XX年在中城街道開始先行試點,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社區建設卓有成效。截止目前,全區建成45個社區居委會,其中屬純居型社區33個,村改居型社區12個。一批單位和個人榮獲上級各類表彰,區社區志願者協會、東城街道社興社區居委會分別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社區志願者協會先進單位”和“萬家社區圖書援建活動‘學習型社區’先進單位”,中城街道被評爲“省社區建設示範街道”、東城北龍社區居委會被評爲“省社區建設示範社區”、東城松濤、南城興暉等10個社區被評爲“龍巖市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兩位同志分別榮獲“全國先進社區工作者”稱號和“全國優秀社區志願者”稱號,一位同志榮獲“省先進社區工作者”稱號。目前,中城街道正積極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和南城街道溪南社區居委會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稱號。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打牢社區建設基礎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社區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區委常委會、區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社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經常深入街道、社區,調研解決社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導社區建設工作。先後制定下發了《關於貫徹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的意見》、《新羅區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及辦公室工作職責和制度》等文件;成立了由區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各有關部門一把手爲成員的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各街道也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的抓社區建設協調委員會,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推進的領導管理機制。各社區還吸納了駐區單位領導加入社區建設工作小組,共商社區建設發展大計;建立了社區建設考評機制,把社區建設工作列入相關部門、街道目標考覈管理,建立了嚴格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全區上下形成了區委、區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區居委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居民廣泛參與的推進社區建設的整體合力和運行機制。

2、認真組織,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

針對原有居民區規模小、設置不合理、資源分割等問題,本着有利於服務管理、有利於資源配置、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對原居委會進行了重組調整,建立了新的社區居委會,逐步建立了以社區黨組織爲“領導層”,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爲“決策層”,社區居委會爲“執行層”的新型社區組織體系。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一大批年紀輕、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獻精神的社區工作者充實到社區組織。目前,全區社區書記、主任的平均年齡47.97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達到81.01%,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的趨勢。

3、加強管理,提高社區幹部整體素質

一是完善社區各項制度。在各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議事、社區主任、副主任職責、居務公開,居民代表會議等制度,加大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力度,廣泛開展居務公開,總結推廣鳳凰社區、北龍社區民主評議制度,全區社區居委會幹部民主評議合格率達到96%。二是做好社區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內容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每年均對社區主幹進行一次培訓,從理論和能力上提高社區幹部的整體素質,增強社區居委會的整體效能。三是提高社區幹部待遇。從XX年2月起,我區將社區主幹的工資提高到700元,一般委員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提高到500元,大大調動了社區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四是積極組建社區兼職志願者隊伍。按照“自願、規範、長期”的原則發展社區志願者隊伍,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老黨員志願者等爲主體的志願服務隊;在服務項目上,初步形成了社區教育、社區精神文明宣傳、社區維權等“十大服務項目”和科普培訓、居校共建、創衛宣傳等服務內容。現全區共有社區志願者組織62支,專職人數495人,兼職人數10239人,註冊志願者620人,佔社區總人口的5%。

4、多方投入,加大社區居委會硬件建設

積極採取“五個一部分”的籌資辦法完善社區工作條件:即市財政、市社區辦解決一部分,區財政解決一部分,街道財政解決一部分,轄區單位贊助一部分,社區投入一部分。多年來,區、街道兩級財政都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從市、區財政、街道、社區自籌及其他渠道共投入社區建設經費1000多萬元,用於改善社區辦公用房、建設社區活動場所、完善社區服務設施等。各社區居委會也採用購置、調整、更換、改建等形式,使社區用房和服務用房的面貌得到改善。目前,全區45個社區用房平均面積達到240平方米,達到省示範社區標準用房100平方米以上有33個,佔73%。社區居委會的服務站、警務室、文化閱覽室、社區活動室等樣樣俱全,社區的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

5、強化服務,推進社區建設不斷髮展

一是加快區、街道、社區三級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至目前,我區已成立了各級社區服務中心(站)47個,各類服務設施6413個(不完全統計),其中社區服務中心(站)區級1個、街道級4個,社區級42個;青少年教育站61個,托幼機構166個,託老機構8個,餐飲服務網點1164個,商業零售網點2294個,維修服務網點472個,諮詢服務站75個,其它服務設施24個。同時抓好社區就業和再就業勞動保障服務,積極建設一批社區勞動保障平臺。截止XX年度,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登記造冊的下崗失業人員共有4963人,爲城區下崗、離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機會4070人;二是推進社區醫療衛生建設。目前已有26個社區居委會合建了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並投入使用。社區計劃生育工作全面落實“三爲主”方針,建立了“街道-居委會計生專幹-計生小組長”等三級計生服務網絡;三是扶持社區文化。各社區都十分重視文體活動隊伍建設,積極組建諸如夕陽紅文藝宣傳、腰鼓、棋牌、舞蹈等隊伍。一些社區已經培養出一批專業表演隊伍,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常年活躍在社區裏。各社區還充分利用板報、標語、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對社區成員的思想政治、科學文化、法制宣傳教育,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東城街道開展“溫馨社區”,南城街道開展“學習型社區”,中城街道開展“誠信社區”,西城街道開展“文化社區”等;四是推進社區平安建設。充分依靠社區基層組織,建立專兼職結合的社區治安隊伍綜合治理網絡。規範社區警務室建設,各社區實現了“一區一警”,設立了“社區警務室”。大力推進平安社區建設,努力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目前全區成立的社區義務巡邏隊達30支。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組織管理體制問題

一是社區組織領導體制不完善。按照《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的規定,社區建設實行的是以街道管理爲主的組織領導體制。目前社區建設中辦公場所規劃實施、建設資金籌措、轄區企事業單位共建等問題,僅僅依靠街道和社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

二是共建共享機制難實行。目前,社區轄區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醫院、學校的服務及設施和閒置資源共建共享,聽任所在單位領導意願,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機制,難以全面做到共建共享。公安、計生、勞動等網絡資源自成一體,造成資源浪費和重複勞動。

三是社區組織管理職能行政化。社區組織管理一直實行的是居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黨支部“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機構設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準行政機關”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佈置任務爲主的“被動式”工作方式。除居委會以外,其它社會團體和中介性社會組織不僅數量有限,發育不足,而且缺乏專業性和自主性,沒有形成社區特色。社區居委會除了《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日常工作外,還要承擔街道、政府機關單位或部門交辦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務。居委會實際上成爲一級準行政組織,使得其根本無法履行法律賦予的自治功能。諸如向居民收取城鎮義務兵優待金,涉及面廣,徵收難度大,大多數社區居委會僅完成任務的三份之一。居委會普遍反映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2、辦公場所保障問題

目前,還有12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其中6個無辦公場所,6個辦公場所面積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

一是社區辦公活動用房沒有同步規劃建設。城建規劃部門編制城市規劃時,對新開發的小區沒有預留社區居委會辦公、活動場所建設用地,造成“無地”建設問題突出,如南城蓮東小區和西陂龍巖大道、龍騰路沿線新開發的小區等。

二是相關文件內容不明確。市規劃局《關於規範城市社區服務用房規劃審批管理的通知》(龍政規〔〕147號)文件規定,從XX年開始,各開發小區按5萬平方米以下的預留3%,5萬平方米以上的預留2%作爲社區服務用房,但由於該文件沒有明確執行主體,這些要求都未能得到落實,部分新開發小區預留的社區服務用房包括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相當一部分小區把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簡單地用物業服務機構用房替代,居委會辦公場所被排除在外,造成社區居委會“無址辦公”的問題普遍存在。如南城街道清泉社區居委會(所轄恆寶豪庭小區)、中城街道北關社區居委會(所轄陽光翠庭小區)等6個社區辦公場所面積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活動用房標準。

三是社區辦公用房審批手續難辦。全區12個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的社區居委會,其中6個社區居委會有現成的土地可供新建辦公活動場所,卻無法取得城市規劃和用地審批手續。如:東城街道永興社區居委會,在龍巖第二醫院附近鐵路邊有一塊160平方米的空閒安置地,可興建居委會辦公用房,但規劃部門至今未審批同意。東城街道東寶社區居委會在老火車站附近有一塊2畝地可建設居委會辦公用房,規劃部門已經批准,但用地指標至今無法辦理;西城街道蓮新社區有一塊尚未開發的空地,規劃部門也劃出了社區居委會辦公地址藍線圖,並辦理了選址意見書,但在用地審批時無法辦理紅線圖;中城街道北關居委會新建辦公用房僅辦理審批手續就用了30多萬元,因無後續資金,只好擱置停建。

3、經費保障問題

一是社區辦公用房建設資金嚴重短缺。XX年以來,市、區、街道和社區建設中雖已投入1000多萬元,但年均投入僅130多萬元,供需矛盾相當突出。按目前的規定,新建一個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分別需交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60元、人防易地建設費28元,所佔的建築成本比例大。目前全區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達33個,佔73%。這些居委會居財收入匱乏,僅依靠市財政對一個新建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補助10萬元,根本沒有能力解決辦公場所建設問題。

二是社區幹部財政性生活補貼偏低。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規定: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待遇,其主任、副主任的財政性生活補貼原則上不低於區(市、縣)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150%;專職委員不低於區(市、縣)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130%”,按XX年最新調整的新羅區最低工資570元/月標準計算,我區社區居委會成員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社區主幹應爲855元/月;一般委員741元/月。但目前社區居委會主幹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爲700元;一般委員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爲500元。與《綱要》要求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社區辦公經費不足問題。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要求,各職能部門要求社區居委會協助辦理本部門業務的,要求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這些要求不能得到完全落實,增加了社區工作,也就加大了社區辦公經費壓力。目前,我區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主要是按照省財政廳的規定每年下撥補助5000人以上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1萬元,5000人以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8000元。這樣的標準遠遠無法滿足我區33個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要求。

四、建議

1、建立健全社區建設組織管理體制

一是創新組織領導體制。組織領導體制是從根本上保障社區建設的領導和管理的最重要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領導,明確市、區兩級組織部門和民政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配合,街道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管理、社會力量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社區領導組織體制和工作體制。針對社區用房建設、文化、環境、治安、衛生等等分屬於政府各個職能部門,民政部門牽頭的職能不能落實的現狀,建議設立市和區兩級社區建設管理局一類的政府機構,統一行使社區建設規劃、建設、管理、檢查、指導、協調職能,對社區建設工作進行全面推進。

二是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機制。建議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駐區單位參與城市社區建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駐區單位自覺遵守、積極參與、熱情支持所在社區的社區建設管理,主要包括駐區單位的文化、體育、科研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實行無償或低償服務;積極參與社區換屆選舉,參加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配合社區做好計劃生育、治安管理工作,支持社區的公益事業建設,參加社區組織的志願者隊伍和志願者活動。社區轄區內各級黨政機關、駐軍、大中國小校、廠礦企業、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要積極支持所在地社區的工作,參加所在地社區的活動,要主動與社區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幫助解決社區工作中的各種實際困難。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參與,發揮好示範帶頭作用,駐區各單位要將閒置資源無償或低價提供給社區作爲辦公、服務和活動場所,要將單位的服務及活動設施無償向社區居民開放,實現資源共享、事務共辦、文明共建。打破公安、計生、勞動等部門分別建立信息網絡體制,建議建立市、區各部門共享網絡信息平臺,減少和避免重複勞動和資源浪費。

三是先行先試,完善社區功能。按照省、市的部署,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活動,在城區每個街道抓好1-2個社區試點,拓展社區建設內容,提高和諧社區建設水平。建議市委、市政府出臺《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意見》。任何級別的部門、單位,凡擬將其組織機構、社區掛牌、考覈評比、辦班培訓、專項調查、報刊徵訂等事項以及社區職能以外工作進社區的,應持上級有關文件和具體實施意見,向所在區社區辦提出書面申請,報區委、區政府批准後,按“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委託給社區。未按要求申報審批的,社區有權拒絕或不執行。理順市、區、街道、社區之間的關係,增強區和街道在管理區域性公益事業、公共事務以及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統籌協調能力。社區居委會是羣衆自治組織,政府職能部門不能把社區居委會當成自己的“下屬單位”,層層向下壓任務,堅決杜絕社區行政化。建議落實區委已經制定的政策,城市義務兵優待金由區財政統籌,減輕社區工作壓力。

2、切實保障社區辦公活動場所

一是社區辦公活動用房同步規劃建設。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及福建省委辦公廳《關於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建議市政府牽頭組織市規劃、土地、民政以及新羅區政府部門,按照社區人口規模、城市功能區劃以及“布點合理、選址適當、設置集中”的要求,儘快編制出臺龍巖中心城市社區辦公用房規劃建設的政策性意見,力爭居住區的規劃與社區居委會設置規劃同步進行,確保居委會辦公用房有地選址,有地建設,儘快解決“無址辦公”以及面積達不到省定標準的居委會辦公用房問題。同時提前規劃預留即將新成立的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地塊(近期急需新建華蓮、龍騰、東肖開發區等14個社區居委會,詳見表三)。按照“五個一”(即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一個衛生服務站、一個警務室、一個文化閱覽室、一個體育健身場所)以及預留一定的停車場標準來規劃建設,獨立建設,佔地面積不少於1畝,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以上。

二是明確責任,建立社區辦公用房保障機制。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幫助協調規劃、土地、建設、房管、民政等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民政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民發〔〕275號)以及《福建省城市建設綱要》、福建省委辦公廳《關於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加強對土地競拍、小區規劃、工程建設、商品房預(銷)售、竣工驗收備案及權屬*等環節的協調控制,確保社區辦公活動用房規劃建設、配套到位。

三是簡化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用地手續,減免費用。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本身是城市公共設施,服務於市民,現再收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人防易地建設費等費用,本身就是加重當地社區居委會的負擔。因此建議市規劃、土地等部門簡化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建設各項審批手續,並且減免相關審批費用。

3、增加投入,確保社區各項經費

一是建立社區建設發展基金,保障建設社區辦公用房和社區服務。市、區兩級黨委政府應將社區建設與經濟發展、農業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視和支持,建議每年從市、區財政預算中各安排300萬元,建立社區建設發展基金,制定具體的社區辦公用房建設、社區服務等費用支出規定,從根本上保障新建、改擴建社區辦公用房,以及社區社會服務費用。與此同時,要認真落實省委《關於推進海峽西岸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和配置。對零星開發住宅區,開發商可按建設面積2-5%的標準折算繳納社區配套用房經費,專項用於建設或購買社區配套用房”規定,建議市政府明確對新開發的住宅區,開發商按建設面積的5%的標準折算,向新羅區政府繳納社區配套用房經費,專項用於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建設。

二是兌現並提高社區幹部財政性生活補貼。根據《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綱要(試行)》規定,參照XX年最新調整的新羅區最低工資月標準,今年儘早兌現省要求的社區幹部財政性生活補貼社區主幹應爲855元/月、一般委員741元/月。明年逐步提高,以調動社區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確保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實行社區事務准入制,如確需社區居委會承擔或配合的工作事項,由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把關,通過街道辦事處統一安排,並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對於超出《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職責範圍,而必須由居委會協助的工作,要按照有償服務的原則,由相關部門解決相應的經費或人員,做到有人辦事,有錢辦事。

四是建議適當提高純居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補助標準。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3

在社區掛職鍛鍊也進行了將近一學期了,對社區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期間收穫頗多,現在從xx社區打造創新型社區這個方面做一次調研報告,作爲自己掛職工作的總結。

一、社區基本情況

xx社區位於長沙城南xx小區,東連韶山路,西接五凌路,南臨湘府路,北靠友誼路,與湖南省政府和xx區政府辦公大樓毗鄰,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同時它又是xx區拓南興城,打造天心生態新城的前沿陣地,也是長株譚一體化戰略的沸點。xx社區於20xx年成立,是一個新型的涉農社區。現有常住戶2600餘戶,常住人口8000人,其中未成年人300多人,流動人口1200餘人,有轄區單位6個,1個涉農小區,社區黨支部有黨員63人,現有居民代表69人,社區兩班成員7人。社區擁有市內一流的辦公場所,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轄區內科普、醫療、文化、治安、幼兒園、國小、銀行等綜合服務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管理制度健全。特別是,通過開展創建新型社區活動,參與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以來,社區創新氛圍濃厚,活動經常,創新特色鮮明、措施有力、效果明顯,近幾年來分獲市、區文明社區稱號,計劃生育連續三年被授予紅旗單位、市衛生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

二、主要措施

(一)、領導重視、思路明確、觀念創新。

1、組織開展解放思想的大討論。

爲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按照市、區的佈置,結合社區實際。社區於20xx年5月組織黨員和居民代表,認真學習黨的xx大報告,結合實際,在全體黨員和居民中組織開展以解放思想爲前提,以創新型社區爲目標,以創業富民爲目的的“兩創”大討論。會上,黨員和居民代表發言踊躍,各抒已見,認識統一、目標一致,都認爲學習xx大精神,落實到了實處,解決了實質性的問題。

2、爭取支持解決好“硬”環境

xx街道地處省府、區府的腹地,也是市府城南新城的窗口。街道工委就提出創建三湘“名街”,着力打造目標。社區兩委乘勢而上,提出打造“名片”,樹立xx品牌,創出特色的思路。在街道的重視和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入150多萬元。在xx小區建設一棟建築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省內一流的社區綜合性辦公樓,配置了一流的辦公設施,開辦了綠色網吧和多功能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國內多個省市組織隊伍前來參觀學習,省市多家媒體曾先後予以報道。

3、領導重視,着力打造“軟”環境

爲了創建創新型社區,去年社區領導班子清醒的認識到,按照市、區政府的要求,光有硬環境是不夠的,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好軟環境建設。爲爭創創新型社區創造必備的條件,領導班子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一是主要領導深入轄區單位加強聯繫和溝通,爭取單位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解決資金來源,二是組建三支業餘隊伍(文藝隊、老年花鼓戲隊和老年健身隊),三是聘請常年專業老師(專業舞蹈老師、專業機器人指導老師和市委黨校老師兼任的創新顧問),四是築巢引鳳、“借雞生蛋“,爲切實抓好軟環境建設,社區依託xx國小xx小區房源充足這一有利資源優勢”牽線搭橋“,先後引進一批專業藝術培訓學校、幼兒園和診所,在小區”安家落戶“,爲創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創造了好的條件。

(二)、打造特色、樹立品牌。

1、組建機器人俱樂部,爲打造特色樹立品牌,社區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依託青少年多功能文化活動陣地和xx國小這一資源優勢,在街道的重視和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資20萬元組建了市內一流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的機器人的俱樂部,分設了演練室、培訓室和收藏閱覽室,以及日常接待、信息反饋工作平臺,配置了集滅火、足球、LEX和搜救等一流的機器人訓練設施和教學設備,制定了培訓操作演練規則和活動制度,聘請了2名兼職老師和一名管理服務人員負責日常管理接待、培訓和指導,爲創建工作創造必備條件。

2、整合資源,強化功能,形成合力。

爲了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強化服務功能,使之形成合力,社區科學的加以對現有陣地和人、才、物進行有機的整合,使之有專人的組織管理指導培訓服務,有專門的管理制度,定期開放的接待時間,定期組織活動和完善的獎懲制度,健全的激勵機制,使之真正成爲青少年玩耍的樂園,參加社會實踐的陣地和開啓智慧的大門,實現人生價值窗口。使之成爲中老年人娛樂活動的場所,頤養天年的殿堂和發揮餘熱的陣地。

3、創新活動載體,科技活動經常化、氛圍濃厚。

(1)、創新隊伍載體,增加隊伍活力。一是組建社區洋鼓隊。社區成立3支業餘文藝隊伍以來,一直活躍在社區內外,共組織參與社區大小活動40餘次,其中文藝演出20多場次,科普宣傳20餘場次,參加人次達1000多人次,組織參加區、街級文藝演出比賽10餘場次,其中20xx年分別獲得區文藝匯演第一名,街道文藝匯演第一名的好成績,20xx年自編自導自演的快板參加街道舉辦的文明創建知識晚會,並代表街道參加區舉辦的文藝匯演獲優秀獎,爲社區兩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又在原有基礎上,由社區倡導、居民自願自籌人平資金400元組建一支40餘人的洋鼓隊和一支300多人蔘加的健身隊伍,活躍在社區內外,爲創建人民滿意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新活動載體,科普活動常態化。

近幾年來,我們堅持以社區文藝團隊爲主體,以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緊緊圍繞文明創建開展主題鮮明,兼品味情趣一體的科普文化活動,做到活動常態化,一是抓好節日文化,先後組織開展慶國慶迎中秋,社區文化藝術節、5。29計生協會文藝匯演、父親節組織舉辦我愛我家攝影活動,清明節組織舉辦新市民最文明倡導綠色祭祀。二是抓好廣場文化—擴大科普文化參與面。近幾年來,社區以3支文藝隊伍爲主力,先後投資近萬元,配置了器具和服裝,聘請常年專業老師實施培訓,使日常的廣場文化活動正常開展起來,在它們的影響下帶動廣大居民的積極參與,去年以來,社區文化廣場天天爆滿,已由過去的幾十人達到現在的300多人,成爲社區文化的一大亮點,近幾年來先後組織參與區街第一名的好成績。三是結合中心工作抓好科普文化。全村置換農民身份,舉辦首屆農民才藝展示活動,100多位家庭現場展示自己的才能,結合文明創建舉辦文明創建宣傳晚會,轄區內6個單位的10多支隊伍登場表演,特別是文藝隊自編長沙快板,既結合了本地實際又朗朗上口,一時間間小區內男女老少邊參與義務活動的同時邊爭相背誦着快板詞——xx小區大承建,日後你我共埋怨,轄區單位走一走,你我收穫肯定,轄區單位看一看,文明創建好榜樣……。經過幾年的傾力打造,社區文化活動已形成品牌優勢。

(三)、開展學英模、立大志、練本領活動,效果明顯

一是組織青少年外出參觀雷鋒館、市博物館、請區關工委主任作德育報告學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理想。

二是組織廣大學生,在參與社區實踐活動的同時,集中組織學習神六飛船、汶川抗震救災等英雄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蹟,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積極參加各項興趣活動。

三是選好苗子加強培訓,組織參賽。爲了充分發揮機器人俱樂部的作用,使創建工作收到好的效果,社區牽頭學校配合,先後組織40餘名機器人愛好者進行專門、定時、定人、定老師,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進行培訓,並先後組織10人次,參與國內重大比賽2場次,共有10人獲獎,其中4人獲金獎、2人獲銀獎、4人獲銅獎。有6人蔘與國際性比賽2場次,有3人分獲金、銀、銅獎。爲國家爭得了榮譽,實現了個人價值,彰顯了創新成果。

三、主要成效

通過開展創新型社區活動以來,社區環境大爲改善,社區建設成績斐然,社區治安平安穩定,社區居民生活逐年高升,居民素質大大提高,創新氛圍濃厚,居民羣衆新身體會到創新就在身邊,小區上下、社區內外逐步形成了人人你追我趕、個個奮勇爭先,老人講傳統煥發青春,青年講接力激發幹勁的良好態勢。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4

爲了全面準確把握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研究和破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爲省市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近日,市社科聯、市農辦主要領導帶隊,抽調相關研究機構和涉農部門組成調研組,利用20天時間深入全市1市6區10縣、近40個新型農村社區,通過實地查看、走訪座談等形式,對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行詳細調研。

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基本情況

去年以來,特別是省委書記盧展工2月、6月、7月三次蒞宛調研指導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傳統農業大市的基本市情,認真分析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爲城鄉統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作爲實踐“兩不三新”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重大舉措,在全市範圍內加大學習、宣傳和研究力度,在學明白、想明白、說明白、做明白上狠下功夫,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呈現出全面啓動、加快推進的好趨勢、好態勢,並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全市重點圍繞城市近郊、產業聚集區、集鎮周邊和特色產業村選擇確定的100個新型農村社區試點中,92個社區的住房和基礎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封頂13200套,在建15534套,各社區主次幹道、給排水管道、文化廣場、服務中心、敬老院、衛生所、學校、幼兒園等配套設施都在加緊建設之中,已經累計投入各項建設資金近50億元。全市第一批100個試點社區總體規劃佔地近7萬畝,整合約436個行政村,20餘萬戶,集聚人口近80萬人,可節約土地12萬畝。

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做法

1.提升認識講學習,統一思想步伐齊。市委、市政府通過國內外智庫引智、省內外考察交流、市委中心組學習和層層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學習、安排、部署,在全市上下凝聚了共識,統一了思想,營造了氛圍。在實施過程中,一抓組織領導,二抓協調配合,三抓宣傳引導,四抓督查考評,使廣大幹羣的認識得到迅速提升,思想得到高度統一,100個社區試點經過精心謀劃,積極運作,明爭暗賽,你追我趕,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形象凸顯。

2.科學規劃高起點,合理佈局特色顯。針對全市自然村多且分散的實際,市委確立了分類指導、科學規劃,就業爲本、產業支撐,試點先行、梯次推進的總思路,在盤活用好農村土地資源和創新投融資機制上下功夫,實現了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動城鄉產業融合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100個試點社區在市、縣的科學指導下,紛紛從方便農民羣衆生產生活、改善農民羣衆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着手,在堅持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四規聯動”的前提下,選擇有實力、水平高、資質高的規劃設計單位編制相應的規劃建設方案,統籌考慮各自不同的自然條件、產業優勢、規模效益和歷史文化等因素,確保規劃一步到位和50年發展水平不落後。截至目前,全市97個試點社區規劃已經通過市級評審,整體推進鄉鎮和全市新型農村社區規劃正在進行中。

3.產業支撐基礎強,就業增收羣衆富。各縣市區依託各地不同的資源優勢和種養傳統,紛紛依託產業集聚區和大型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轉變農村發展方式,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各打各的優勢仗,各走各的特色路,努力打造一區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格局,大幅度提高農業的升值效果,變傳統產業爲優勢產業,開闢出農民增收致富新的穩定來源。

4.創新理念破瓶頸,抓住關鍵敢碰硬。“錢從哪裏來?土地怎麼出?羣衆如何安?”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三大難題。爲破解這三大難題,內鄉縣通過理念創新,大膽探索,趟出解決三大難題的辦法,既有全市的普遍做法,又有其創新之處。

在建設資金投入方面一是縣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各鄉鎮財政投入不低於50萬元扶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二是將電力、交通、文化、衛生、教育、扶貧開發等項目資金集聚、捆綁起來,形成合力集中用於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三是開闢適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信貸產品,如公職擔保、五戶聯保、產權林權擔保等辦法,爲社區建房農戶提供小額貸款。四是鼓勵鄉鎮以市場運作的方式籌資建社區。五是大力開展村企聯創活動,鼓勵企業捐助社區建設。

在保障建設用地方面一是通過“存量土地盤、增減掛鉤擠、三荒當中用、整治整合挖、爭取調規添、集約建設省”的辦法,來保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所需土地。二是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對路邊建房問題進行重點整治,激勵引導農民羣衆向社區聚集,使建房用地指標用在“刀刃”上,不斷提高人口聚集度和土地利用率。

在引導羣衆安居方面:一是給遷建社區的農戶發放購房建房補貼。鼓勵有經濟基礎的農戶遷往社區;對原來房屋比較好的農戶,通過說服教育、引導他們向社區集聚;對經濟條件差,短期不能搬遷的,通過分期付款、設計小戶型等方式減輕農戶經濟壓力。二是靠功能完善和社區服務,吸引農戶主動遷入社區。村集體或參建企業利用政策獎補資金,建設一部分權屬歸村組集體所有特殊戶型,讓孤寡老人流轉使用。

5.民主管理民主建,羣衆滿意無埋怨。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又要充分尊重農民羣衆的主體參與地位。方城縣柳河鄉西峯社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購料、統一建設、公開費用、 (上接A1版)羣衆代表監督”的和諧共建模式,社旗縣堅持“羣衆自願、循序漸進、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的民事民決模式,淅川縣摸索出“六步三十環節”工作法,都最大限度堅持了以人爲本和充分尊重羣衆意願,實現了黨委政府滿意、基層羣衆滿意。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的經驗體會

1.必須堅持政府主導。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新型農村社區合村並居很難自然形成,必須由政府主導推動;實現部門項目資金有效整合、集中打捆使用,必須由政府統一協調;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農民轉居民,公共財政必須向農村社區傾斜,每個社區的水電氣暖、綠化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便民等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單靠農村集體經濟是很難完成的,需要由政府統一配套。因此,作爲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由政府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引領社區建設。

2.必須堅持農民自願。20xx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6977元,這一階段,農民對過上城市生活的願望比較強烈,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大勢所趨。但是,建設過程中要避免“一刀切”、“被上樓”等現象,切實尊重農民意願,始終考慮農民的實際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強迫命令,不包辦代替。要運用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嚴格落實一事一議,在舊村拆遷、社區規劃、建設方式等方面都要徵詢羣衆的意見,取得羣衆支持。要通過政策引導、典型引路、身邊人引領、媒體大力宣傳等,廣泛調動羣衆積極性,讓羣衆明白、讓羣衆參與、讓羣衆做主,贏得最廣大農民羣衆的積極響應和主動參與,真正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做成羣衆想幹、願幹、真乾的民心工程。

3.必須堅持科學規劃。規劃是龍頭、是先導,規劃做得好不好,做得科學不科學,直接關係到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順利推進。在規劃時,要堅持“四規”聯動,充分考慮各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生態環境,打造特色各異、類型多樣的新型農村社區。要按照“一代人建房管三代人居住”的標準,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要堅持一步規劃到位,分步組織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要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切實做到“不在沒有規劃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沒有經過設計的房屋”。

4.必須強化產業支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惠民工程,核心是“兩轉”,即農民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這兩個轉變都依賴於產業的發展,沒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羣衆沒有穩定的增收渠道,新型農村社區的發展就會失去根基,就沒有生命力。因此,要把產業發展作爲工作的着力點,把發展農村工業、現代農業、商業、打工經濟結合起來,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做好產業文章。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由於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整體上起步晚,規劃協調、推進建設等各項任務十分繁重,各種矛盾和問題在建設過程中日漸凸顯。結合整個調研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1.資金問題。一是財政以獎代補資金問題。在農業大市鄧州,20xx年財政計劃拿出專項資金20xx萬元,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行獎補。單以該市習營社區爲例,僅規劃費用就需要300萬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需要資金千萬以上。另外,在“拆舊建新”社區建設中,如果按每戶拆遷補償至少1萬元,一個3000戶社區就需補償3000萬元,加上近1億元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該市建設7個重點社區就需投入資金9億元。相形之下,各級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進度。二是政策性涉農資金的整合問題。爲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資金的效益,自上而下都提出要整合各涉農部門的項目資金。但每個部門、各個項目的涉農項目資金的審批、使用、驗收、審計都有明確規定,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加之財政政策捆綁、項目整合的扶持資金非常有限,難以彌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及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缺口。三是土地置換補助資金的使用問題。四是集體積累和羣衆自籌資金問題。五是個別企業、個人助建資金問題。即使有不少企業或經濟界人士進行捐資捐建參與社區建設,豐富了新型農村社區多元投入格局,值得肯定,但不具有普遍性,可以作爲典型引路,推廣起來難度較大。

2.土地問題。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上,我們主要是利用土地增減掛鉤、佔補平衡政策,取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地。但目前,我省土地佔補平衡指標只優先用於產業集聚區建設。在報批社區建設時,這些指標既存在不能零星報批的問題,又存在報批數量極爲有限的問題,而農村老宅基地的拆遷是零星的、漸進的,因此造成即使拆除了老宅基地,新的用地指標也不能及時批覆,即使批覆了指標,也要求用於產業集聚區建設,用地難問題仍然嚴重製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3.認識問題。從目前來看,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各項公共配套設施還沒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工作。一是不少基層幹部和羣衆對新型農村社區的概念認識不清,不能正確區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新農村建設之間的關係,認識不到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二是個別鄉鎮過分強調客觀困難,沒有切實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來抓,工作無創新,畏難發愁,個別黨員幹部存在“等、靠、要”思想等。三是不少羣衆受傳統居住觀念影響,習慣於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生產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加上生產設備存放、老年人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思想上對融入新的生活方式還一時轉變不過來等。

4.規劃問題和產業支撐問題。規劃方面,一個新型農村社區從布點的勘察、設計到形成詳規,按專業規劃要求,需3~6個月時間。但各級對建設進度的要求太緊,既要規劃科學,又要快出形象,使得規劃難以盡詳盡實,無法保證規劃的剛性。產業支撐方面,作爲一個農業大市和產糧大市,雖然工業強市的發展勢頭強勁,工業經濟正成爲經濟發展的中堅,但種植業仍是當前全市大部分農村羣衆的主導產業,由於鄰近村莊羣衆種養習慣不盡相同,入住一個社區後,耕作半徑擴大,增加羣衆種植投資,短時間內難以形成明晰的支柱產業。即使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農業規模化、機械化作業,農戶從原居住地搬遷後,立馬面臨離開土地及就業、生活等問題,農村社會保險、就業安置等的配套跟進還不是十分完善。

5.其他問題。一是隨着形勢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深化,相當一部分農民參與公共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加上多數農民外出務工,不少先富起來的農戶大多已在城鎮購買了房產,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缺乏直接受益羣衆的有力支持。二是從已建設的社區現狀看,存在規劃層次和設計標準低,特色不突出、整體規模小的問題,與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提高羣衆生活質量的初衷有一定差距。三是社區建設的重點多在樓房建設上,水、電、路、氣、醫、學等配套設施建設滯後,服務管理缺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羣衆的積極性。四是新型農村社區公共基礎設施主要由縣鄉村來投入,推進難度較大,部分積極性高的地方,傾盡能力而爲,甚至有的地方出現舉債建設的現象。另外,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方缺乏主動籌資的精神,對縣裏社區建設投融資平臺過度依賴,一些開發商介入建設新型社區,但往往因爲資金跟不上而影響整個社區建設進度。

針對以上問題,特提出以下對策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強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研究和宣傳;第二,研究出臺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配套政策;第三,進一步加強協調對接,加大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地的扶持力度;第四,各級黨委政府應加大資金的持續投入力度,嘗試多元投融資渠道;第五,爭取上級黨委政府將南陽列爲傳統農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驗區,給予重點扶持。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5

縣社區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社區建設是基層社會在黨和政府的指導下,通過調整、強化社區組織,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社區事業,促進社會進步的重點“工程”。加強社區建設,對於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筆者與有關單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強我縣社區建設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社區建設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57個城市社區(其中城區20個,鎮級37個),47個農村社區,434個居民小組。管轄面積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區,6.7平方公里;管轄面積最小的是侶俸鎮中興社區,0.1平方公里。管轄人數(常住人口)最多的是東城街道塔山社區30560人;管轄人數最少的是少雲鎮長灘社區,338人。我縣社區經過十餘年發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礎,社區管理體系、工作隊伍、社會服務基本到位。

(一)管理體系基本形成

全縣社區均成立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組建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成員單位議事會和社區監督委員會等,形成領導層、決策層、監督層和執行層兼備的組織體系。其中,社區黨組織在協調社區單位、開展社區服務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區以黨員志願者爲骨幹,採取“一幫一”的方式,爲弱勢羣體排憂解難。

(二)工作隊伍基本建立

全縣共有228名社區幹部。城市社區配備“五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居務助理員、文書、計生專幹),鎮級社區配備“四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文書、計生專幹),部分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社區幹部中,黨員佔總數的82%;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佔總數的29.4%。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爲1500元/月,其他幹部1200元/月;鎮級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爲1000元/月,其他幹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務逐步到位

全縣共建成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55個,爲羣衆提供低保、社保、就業、衛生等服務。多數社區建立了社區警務室、圖書室等,部分社區還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區爲居民提供休息場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區爲居民提供健身設施。部分社區聯繫縣級部門,開展文化、科技、醫療、法律等知識進社區活動。部分社區建立了幫扶救助、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等志願者隊伍,開展便民服務。

(四)城市社區文化活動多

多數城市社區成立了文化活動小分隊、健身隊等,如東方社區成立“東方藝術團”,南城社區成立“夕陽紅藝術團”,經常進社區、進居民樓院演出;利用社區廣場等公共場所,定期組織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如東城社區成功興辦了首屆社會體育運動會,受到羣衆歡迎。部分社區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小區。

部體來看,我縣社區建設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管理,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我縣社區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不能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工作任務較重

社區是基層羣衆自治組織,其職責主要是居民服務。但目前社承擔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糾紛調解、扶貧幫困、計劃生育、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區還要承擔“兩河整治”、“拆違”、“三整一改革”等階段性工作,並應付上級檢查、考評等,社區居委會超負荷運行特點明顯。此外,一些政府部門把工本職工作交組社區,但權利、經費、人員、指導不到位,導致工作開展難、工作效果差。

(二)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

根據市裏相關規定,“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使用面積應不低於500平方米”。目前,全縣僅有9個社區達標,大多社區用房面積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區辦公用房僅144平方米,舊縣鎮金鐘社區用房僅20平方米,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縣社區用房多是利用社區內單位、企業、居民閒置舊房,建設不規範,條件較差。

(三)幹部事多酬少影響積極性

隨着城市的發展,社區管理人口增金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任務越來越生,而每個社區僅有4至6名幹部,幹部基本上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社區幹部工資水平較低,養老保險每年僅400至600元,他們普遍認爲工資待遇與其工作量不對等;由於部分社區幹部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社區工作的專業知識,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區基本沒有“造血”能力,每年僅靠2萬元經費開展工作,沒有經濟實力更好地爲民服務。僅有部分條件較好的社區,如正街、東城、龍山等社區,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區服務組織中介兩種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

少優惠政策支持,社區發展經濟的動力不強、支撐不夠;二是社區幹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務性工作上,在興辦實體、發展經濟上缺少時間和精力。

三、加強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多方面爲社區“減負”

在社區職責和服務對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社區已不堪重負,建議充分爲社區“減負”。一是政府要理順和社區之間的權責關係,進一步轉變職能,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讓社區有更多的精力爲居民服務。二是在條件允許下調整社區佈局。社區合理規模一般是1000戶至3000戶,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區已嚴重“超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社區。三是對管轄範圍廣、管理人數多的社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配專職幹部,或適當增加工作經費讓社區聘用工作人員,解決事多人少的問題。四是政府部門將工作交給社區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並安排專業人員指導社區幹部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

採取多元化方式,統籌解決社區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的問題。一是將社區建設納入新城建設規劃,縣城開發區新建設社區要根據實際需要留足辦公和服務用地。二是採取加大財政投入、爭取上級補助和將部分閒置國有房屋調配給社區使用等辦法,解決老城區社區用房不足的問題。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區應按照每100戶15平方米的標準無償提供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難以落實的,應提供一定的資金用於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四是採取聯辦、有償或無償等方式,將社區內單位、企業的服務設施納入社區協調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區

社區建設是一項大工程,僅靠社區居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共同建設社區。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責任共擔”的路子,完善縣領導、縣級部門聯繫社區制度,發揮部門優勢,爲社區提供人、財、物等方面的支持,解決社區無法解決的難題。二是根據社區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區社會,充分發揮其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三是鼓勵社會資金進入社區,設立社區建設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爲主、社會支持爲輔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模式。

(四)增強社區“造血”能力

社區經濟是深化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的保障,應增強社區“造血”能力,大力發展社區經濟。一是落實上級優惠政策,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在城建、工商、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社區大力支持,爲社區發展經濟實體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以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爲目的,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和有償服務,如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創辦超市、茶樓、綠色網吧,爲單體樓提供物業管理,爲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服務等,在增加社區收入的同進爲困難居民提供就業崗位。三是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入股、合夥經營等方式,興辦服務機構,實行社區服務市場化運作。如通過連鎖經營,爲居民提供購物、餐飲、保健等服務。

(五)充分調動社區幹部積極性

社區幹部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應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一是建立健全社區幹部保障機制。建議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作實績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逐步建立完善社區幹部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離任補貼制度,解決其後顧之憂。二是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在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三是建立社區幹部培訓制度。定期對社區幹部進行政策法規、業務知道的培訓,政府部門可結合實際對社區幹部進行短訓輔導,不斷提高社區幹部的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

(六)培育公衆參與意識

公衆參與匱乏是導致社區治理動力不足的原因,應強化公衆參與,凝聚居民力量。一是增強居民歸屬感。讓社區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其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和建設的積極性。二是增進居民感情。經常開展鄰里聯誼會、二手物品交易、社區歌唱比賽等羣衆參與性強的活動,增加居民與社區的聯繫,增強鄰里感情和互助意識。三是壯大志願者隊伍。建立社區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志願服務儲蓄回報機制,樹立志願服務的典型,鼓勵更多人蔘與到志願服務中去。

(七)大力發展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能夠用較小的成本滿足大多數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結合我縣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養老機構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情況,建議大力發展社區養老。可以根據社區老年人狀況,提供生活協助、特殊護理等多樣化服務。鼓勵社區創辦各類符合老年人特點的福利機構,讓老年人在社區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幫助。此外,社區可試行建立“老年人醫療救助基金”,通過社會捐助等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生活困難的老年人解決醫療難題。

社區建設是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社區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困難多、責任重。只有正視社區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地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才能讓社區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有力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6

按照XX區委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意見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專題調研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們深入到街辦、社區開展了社區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建設的基本成效

目前,XX區城區現有城市社區居委會83個(含立新鄉6個村改居),主要分佈在全區5個街道和立新鄉。近年來,XX區始終把和諧社區建設作爲構建和諧沙市的基礎工程來抓,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文明(20xx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祥和”的城鄉社區,爲構建和諧沙市夯實基礎,全區和諧社區建設正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從XX區社區建設工作情況來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社區和崗位設立逐步規範。20xx年實施社區建設改革以來,XX區根據中辦發〔20xx〕23號文件要求,按照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城市發展規劃和原有居委會的特色,採取合併、撤消、新建等方式,先後經過3次調整,把建區之初的132個居委會調整爲83個社區居委會,調整後每個社區規模適度,平均管轄戶數2500戶左右。XX區現實有的77個城市社區,目前核定崗位職數撥付經費的社區有68個〔其中解放街辦4個廠居、勝利街辦1個廠居、朝陽街辦2個廠居和2個(五星三村、柳林洲村)村未覈定〕。20xx年全區社區換屆選舉,經區政府覈定社區崗位數287個,後因工作需要,至20xx年3月社區崗位數增加至328個,較20xx年增加了41個崗位。

二是社區工作、工資待遇大幅提高。全區現實有社區工作人員399人,其中328個核定崗位人員中在崗251人,借調街辦62人,離崗退養12人,借調區直3人;街道社區自聘71人。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財政按每個社區崗位20xx0元/年、每個社區20xx0元/年(廠居15000/年)的標準向社區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今年7月1日起,區政府提高了社區居委會的補貼標準,財政按照每個社區崗位15600/年、每個社區20xx0元/年(含廠居)的標準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一次性增幅達到56%。社區工作人員全員納入保險序列,辦理了“三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大大提高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福利待遇,穩定了社區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保障。按照“壓縮辦公面積、擴大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的指導思想,20xx年至20xx年,全區共投入資金1301萬元(其中爭取市級以上財政投入645萬元,區級財政配套426萬元,街道社區自籌230萬元),按照《湖北省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若干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精神,對社區實施了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全區新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解放街辦),改擴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勝利街辦);新建社區辦公服務用房27個,改擴建18個。截至目前,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50個,250-300平方米的社區7個。通過不斷的投入和建設,XX區街道服務中心和社區“四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日間照料室、警務室)、“兩廳”(一站式服務大廳、居民說事廳)、“一校”(居民學校)、“一點”(慈善捐贈點)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51個社區居委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務,服務居民、爲民辦事、組織活動的基本功能不斷增強。

今年,對尚未達標的26個城市社區和2個即將批准成立的近郊鄉鎮社區(關沮鎮景湖、銀湖社區),近期已由民政部門申報了省級和市級建設項目,項目建設資金計劃投入760萬元。爲激勵街辦實施建設項目,區民政局將籌措100萬元專項資金,對項目實施又快又好的街道給予“以獎代補”。項目實施完成後,XX區83個城市社區和2個近郊鄉鎮社區的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是社區服務和自治創新特色。XX區的社區服務已發展到家政、養老、托幼、計生、民調、衛生、社保、保安、法律、中介等十大系列多個服務項目,逐步建立了以街道服務中心爲主體、社區服務站爲基礎的上下聯動的社區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建成街道級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51個,社區警務室83個、社區活動中心51個,社區圖書室48個、社區居民學校83個。與此同時,全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困解難、關心羣體活動。以“沙市老姨媽服務隊”、勝利街辦“365”社區服務和解放街辦“彭國珍服務隊”爲代表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日益壯大。志願者服務隊與部門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到社區,進入千家萬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活動檔案。

社區以紮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爲沙市的建設和發展贏得了巨大的榮譽。XX區先後獲得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社區紅十字服務示範區等國家級和多個省市級榮譽稱號,絕大部分與推進社區建設有緊密的關係。20xx年XX區以“創新居民自治形式,擴大居民自治範圍,拓展居民自治內容”爲代表的“居民說事”制度,在全區社區全面推行。該制度得到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的充分肯定,並在《湖北內參》上予以親筆批示。20xx年,在民政部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在全省社區建設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並得到大力推廣。XX區社區自治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清醒地看到XX區社區建設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社區工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一是社區與部門、街道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XX區對社區應承擔哪些職責,還沒有一套系統規範、操作性強的規定,多數部門把社區當作本部門的下屬單位,把原本應該承擔的工作任務下派到社區,卻沒有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下撥經費,使社區幹部壓力大負擔重。二是各類評比活動牽制了社區大量精力。據調查瞭解,一個社區每年要迎接如黨建、綜合治理、就業再就業、低保、計生、衛生、經濟等各類常規考覈檢查20多個;迎接如平安社區、衛生社區、黨建示範社區、充分就業社區、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等各類專門創建工作更是應接不暇。僅計生部門每年就有省、市、區三級考覈,有季度考覈、半年考覈、全年目標考覈、黨政考覈等,考覈工作貫穿全年始終,使社區疲於應付。

2、社區工作牌子雜亂資料繁多。一是牌子多。上級要求部門工作進社區、服務到社區,而這些部門在社區沒有工作平臺和落腳點,社區居委會成了這些工作任務的承接者和落實者。每個部門工作、服務進社區的同時都要在社區掛牌,多的一個部門要掛幾個牌子,且尺寸不一、顏色不同,還要求掛在顯著位置。如社區黨建聯席會、聯合工會、平安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紅十字服務站、勞動保障服務站、計生服務站、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黨員服務站、婦女兒童服務站等等。一個社區要掛近20個機構牌子,且這些掛牌產生的費用,大部分需要社區自己承擔。二是資料多。現在每項工作都要專題建檔、建立臺賬,而且要求特別高,既要電子文檔又要紙質文本,既要文字材料又要圖片影像,既要內容豐富又要統一外觀。一個社區半年的工作臺賬就有60本之多,平均每本都有2—3釐米厚,堆起來有1米多高,有些龍頭社區的資料已經多得無處可放。

3、社區人員混崗空崗現象普遍存在。由於街道工作人員不夠,在社區居委會成員屆期內借調社區幹部,造成了社區幹部流動性過大,社區工作缺乏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由此產生的社區工作人員缺位,導致部分社區工作不能落實。據調查統計顯示,從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道機關各崗位工作的現象較爲普遍,5個街道共抽調社區工作人員62人,抽調率爲16.5%。同時,各街辦除向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辦機關工作以外,自聘人員現象也極爲普遍。目前合計自聘人數達71人。其中解放街辦自聘8人,崇文街辦自聘12人、中山街辦自聘15人,勝利街辦自聘26人,朝陽街辦自聘10人。

4、社區工資待遇無統一執行標準。XX區自建區以來,就是將社區工作、工資經費全額納入財政綜合預算。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全區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600、700、800元參數執行,各街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本轄區的工資發放標準。由於各自爲陣,各有標準,XX區5個街辦的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盡相同,出現了“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20xx年7月起,政府大幅提高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1100、1200、1300元參數執行,但是各街辦在具體實施中“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然繼續延續,造成了街辦與街辦之間社區工作人員的相互比對,產生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三、進一步推進社區建設的建議

根據黨的xx大提出的“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爲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目標要求,爲積極探索有沙市特色的城鄉和諧社區建設新路子,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並行模式。在社區居委會之外獨立設置社區工作站,實行“工作站與居委會並行”的管理模式,還原社區居委會自治的本義。社區工作站和社區居委會分別擔負不同職能。社區工作站的主要職責是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承辦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開展的工作,以及其他由區政府確定需要進人社區的工作事項。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目前可實行全員聘用社區居委會成員,逐步推行社區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社區居委會依法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功能,依法協助社區工作站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期進行換屆選舉產生其成員。

2、規範社區掛牌和各項檢查評比考覈。一是在社區僅限於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三塊牌子。對相關職能部門因工作需要掛牌的,由部門制訂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統一顏色、統一安排、統一設計方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牌子只能掛在室內相關功能室內或製作照片留存備查。同時,掛牌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應由職能部門承擔。二是規範各項檢查評比考覈。凡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各項檢查、考覈、驗收事項,應由組織活動的部門、團體事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整合後,採用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臺帳、統一考覈、統一獎勵、成果共享的辦法進行綜合考覈。

3、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一是要嚴格覈定崗位。社區工作站崗位數建議按照20xx戶以下4人,20xx-3000戶5人,3000戶以上6人標準覈定;社區居委會崗位數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在進行換屆選舉時適時覈定。二是要嚴格聘用程序。各街辦按照覈定的崗位數聘用人員,須經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程序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並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社區定崗到人後不得隨意調換,確因工作需要統籌調配的,須書面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社區崗位出現缺額增補時,須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考覈,由街道聘用。三是要努力提高社區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崗位實踐和學習培訓,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社區工作人員除參加各部門業務培訓,還需納入區委黨校培訓計劃。同時,要逐步實行社區工作者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

4、統一社區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一是探索制定XX區社區工作人員崗位工資實施辦法,對社區工作人員受聘期間建立基本工資、補貼、獎金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社會保險按有關政策規定辦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兩塊組成,基本工資由財政直接撥入個人卡號實行社會化發放;績效工資發放實行浮動制,由街辦考覈發放。建立社區工作人員工資自然增長機制,逐步推行社區工作人員等級工資制,把工資水平同工作資歷、工作年限、工作業績掛鉤,以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確保隊伍穩定。

5、大力推進和深化社區服務。一是進一步加大社區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全面完成社區數據的錄入和上傳。儘快完成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和區政府門戶網站的對接,實現政府與社區的良性互動。要以社區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爲依託,實現一數一源、一數多用,避免多頭信息數據填報,減少社區工作人員的負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此基礎上啓動社區服務信息平臺,推行預約服務、熱線服務、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建立全天候的社區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的路子,以適應居民羣衆的服務需求,促進社區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從更高層次上推進社區服務。二是要重點做好便民利民服務,特別要做好面向困難弱勢羣體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服務業在幫助困難羣體再就業中的渠道作用;強化對社區弱勢羣體的幫扶機制,進一步健全社區扶貧幫困體系。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7

縣社區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社區建設是基層社會在黨和政府的指導下,通過調整、強化社區組織,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社區事業,促進社會進步的重點“工程”。加強社區建設,對於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筆者與有關單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強我縣社區建設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社區建設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57個城市社區(其中城區20個,鎮級37個),47個農村社區,434個居民小組。管轄面積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區,6.7平方公里;管轄面積最小的是侶俸鎮中興社區,0.1平方公里。管轄人數(常住人口)最多的是東城街道塔山社區30560人;管轄人數最少的是少雲鎮長灘社區,338人。我縣社區經過十餘年發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礎,社區管理體系、工作隊伍、社會服務基本到位。

(一)管理體系基本形成

全縣社區均成立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組建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成員單位議事會和社區監督委員會等,形成領導層、決策層、監督層和執行層兼備的組織體系。其中,社區黨組織在協調社區單位、開展社區服務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區以黨員志願者爲骨幹,採取“一幫一”的方式,爲弱勢羣體排憂解難。

(二)工作隊伍基本建立

全縣共有228名社區幹部。城市社區配備“五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居務助理員、文書、計生專幹),鎮級社區配備“四職”幹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文書、計生專幹),部分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社區幹部中,黨員佔總數的82%;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佔總數的29.4%。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爲1500元/月,其他幹部1200元/月;鎮級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爲1000元/月,其他幹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務逐步到位

全縣共建成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55個,爲羣衆提供低保、社保、就業、衛生等服務。多數社區建立了社區警務室、圖書室等,部分社區還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區爲居民提供休息場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區爲居民提供健身設施。部分社區聯繫縣級部門,開展文化、科技、醫療、法律等知識進社區活動。部分社區建立了幫扶救助、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等志願者隊伍,開展便民服務。

(四)城市社區文化活動多

多數城市社區成立了文化活動小分隊、健身隊等,如東方社區成立“東方藝術團”,南城社區成立“夕陽紅藝術團”,經常進社區、進居民樓院演出;利用社區廣場等公共場所,定期組織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如東城社區成功興辦了首屆社會體育運動會,受到羣衆歡迎。部分社區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小區。

部體來看,我縣社區建設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管理,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我縣社區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不能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工作任務較重

社區是基層羣衆自治組織,其職責主要是居民服務。但目前社承擔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糾紛調解、扶貧幫困、計劃生育、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區還要承擔“兩河整治”、“拆違”、“三整一改革”等階段性工作,並應付上級檢查、考評等,社區居委會超負荷運行特點明顯。此外,一些政府部門把工本職工作交組社區,但權利、經費、人員、指導不到位,導致工作開展難、工作效果差。

(二)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

根據市裏相關規定,“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使用面積應不低於500平方米”。目前,全縣僅有9個社區達標,大多社區用房面積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區辦公用房僅144平方米,舊縣鎮金鐘社區用房僅20平方米,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縣社區用房多是利用社區內單位、企業、居民閒置舊房,建設不規範,條件較差。

(三)幹部事多酬少影響積極性

隨着城市的發展,社區管理人口增金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任務越來越生,而每個社區僅有4至6名幹部,幹部基本上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社區幹部工資水平較低,養老保險每年僅400至600元,他們普遍認爲工資待遇與其工作量不對等;由於部分社區幹部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社區工作的專業知識,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區基本沒有“造血”能力,每年僅靠2萬元經費開展工作,沒有經濟實力更好地爲民服務。僅有部分條件較好的社區,如正街、東城、龍山等社區,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區服務組織中介兩種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

少優惠政策支持,社區發展經濟的動力不強、支撐不夠;二是社區幹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務性工作上,在興辦實體、發展經濟上缺少時間和精力。

三、加強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多方面爲社區“減負”

在社區職責和服務對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社區已不堪重負,建議充分爲社區“減負”。一是政府要理順和社區之間的權責關係,進一步轉變職能,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讓社區有更多的精力爲居民服務。二是在條件允許下調整社區佈局。社區合理規模一般是1000戶至3000戶,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區已嚴重“超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社區。三是對管轄範圍廣、管理人數多的社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配專職幹部,或適當增加工作經費讓社區聘用工作人員,解決事多人少的問題。四是政府部門將工作交給社區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並安排專業人員指導社區幹部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

採取多元化方式,統籌解決社區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的問題。一是將社區建設納入新城建設規劃,縣城開發區新建設社區要根據實際需要留足辦公和服務用地。二是採取加大財政投入、爭取上級補助和將部分閒置國有房屋調配給社區使用等辦法,解決老城區社區用房不足的問題。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區應按照每100戶15平方米的標準無償提供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難以落實的,應提供一定的資金用於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四是採取聯辦、有償或無償等方式,將社區內單位、企業的服務設施納入社區協調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區

社區建設是一項大工程,僅靠社區居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共同建設社區。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責任共擔”的路子,完善縣領導、縣級部門聯繫社區制度,發揮部門優勢,爲社區提供人、財、物等方面的支持,解決社區無法解決的難題。二是根據社區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區社會,充分發揮其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三是鼓勵社會資金進入社區,設立社區建設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爲主、社會支持爲輔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模式。

(四)增強社區“造血”能力

社區經濟是深化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的保障,應增強社區“造血”能力,大力發展社區經濟。一是落實上級優惠政策,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在城建、工商、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社區大力支持,爲社區發展經濟實體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以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爲目的,大力發展社區商業和有償服務,如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創辦超市、茶樓、綠色網吧,爲單體樓提供物業管理,爲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服務等,在增加社區收入的同進爲困難居民提供就業崗位。三是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入股、合夥經營等方式,興辦服務機構,實行社區服務市場化運作。如通過連鎖經營,爲居民提供購物、餐飲、保健等服務。

(五)充分調動社區幹部積極性

社區幹部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應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一是建立健全社區幹部保障機制。建議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作實績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逐步建立完善社區幹部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離任補貼制度,解決其後顧之憂。二是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在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三是建立社區幹部培訓制度。定期對社區幹部進行政策法規、業務知道的培訓,政府部門可結合實際對社區幹部進行短訓輔導,不斷提高社區幹部的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

(六)培育公衆參與意識

公衆參與匱乏是導致社區治理動力不足的原因,應強化公衆參與,凝聚居民力量。一是增強居民歸屬感。讓社區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其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和建設的積極性。二是增進居民感情。經常開展鄰里聯誼會、二手物品交易、社區歌唱比賽等羣衆參與性強的活動,增加居民與社區的聯繫,增強鄰里感情和互助意識。三是壯大志願者隊伍。建立社區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志願服務儲蓄回報機制,樹立志願服務的典型,鼓勵更多人蔘與到志願服務中去。

(七)大力發展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能夠用較小的成本滿足大多數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結合我縣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養老機構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情況,建議大力發展社區養老。可以根據社區老年人狀況,提供生活協助、特殊護理等多樣化服務。鼓勵社區創辦各類符合老年人特點的福利機構,讓老年人在社區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幫助。此外,社區可試行建立“老年人醫療救助基金”,通過社會捐助等渠道籌集資金,幫助生活困難的老年人解決醫療難題。

社區建設是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社區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困難多、責任重。只有正視社區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地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才能讓社區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有力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社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篇8

按照__區委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意見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專題調研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們深入到街辦、社區開展了社區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建設的基本成效

目前,__區城區現有城市社區居委會83個(含立新鄉6個村改居),主要分佈在全區5個街道和立新鄉。近年來,__區始終把和諧社區建設作爲構建和諧沙市的基礎工程來抓,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文明(20__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祥和”的城鄉社區,爲構建和諧沙市夯實基礎,全區和諧社區建設正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從__區社區建設工作情況來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社區和崗位設立逐步規範。20__年實施社區建設改革以來,__區根據中辦發〔20__〕23號文件要求,按照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城市發展規劃和原有居委會的特色,採取合併、撤消、新建等方式,先後經過3次調整,把建區之初的132個居委會調整爲83個社區居委會,調整後每個社區規模適度,平均管轄戶數2500戶左右。__區現實有的77個城市社區,目前核定崗位職數撥付經費的社區有68個〔其中解放街辦4個廠居、勝利街辦1個廠居、朝陽街辦2個廠居和2個(五星三村、柳林洲村)村未覈定〕。20__年全區社區換屆選舉,經區政府覈定社區崗位數287個,後因工作需要,至20__年3月社區崗位數增加至328個,較20__年增加了41個崗位。

二是社區工作、工資待遇大幅提高。全區現實有社區工作人員399人,其中328個核定崗位人員中在崗251人,借調街辦62人,離崗退養12人,借調區直3人;街道社區自聘71人。20__年_月至20__年_月,財政按每個社區崗位20__0_/年、每個社區20__0_/年(廠居15000/年)的標準向社區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今年7月1日起,區政府提高了社區居委會的補貼標準,財政按照每個社區崗位15600/年、每個社區20__0_/年(含廠居)的標準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一次性增幅達到56%。社區工作人員全員納入保險序列,辦理了“三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大大提高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福利待遇,穩定了社區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保障。按照“壓縮辦公面積、擴大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的指導思想,20__年至20__年,全區共投入資金1301萬元(其中爭取市級以上財政投入645萬元,區級財政配套426萬元,街道社區自籌230萬元),按照《湖北省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若干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精神,對社區實施了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全區新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解放街辦),改擴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勝利街辦);新建社區辦公服務用房27個,改擴建18個。截至目前,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50個,250-300平方米的社區7個。通過不斷的投入和建設,__區街道服務中心和社區“四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日間照料室、警務室)、“兩廳”(一站式服務大廳、居民說事廳)、“一校”(居民學校)、“一點”(慈善捐贈點)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51個社區居委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務,服務居民、爲民辦事、組織活動的基本功能不斷增強。

今年,對尚未達標的26個城市社區和2個即將批准成立的近郊鄉鎮社區(關沮鎮景湖、銀湖社區),近期已由民政部門申報了省級和市級建設項目,項目建設資金計劃投入760萬元。爲激勵街辦實施建設項目,區民政局將籌措100萬元專項資金,對項目實施又快又好的街道給予“以獎代補”。項目實施完成後,__區83個城市社區和2個近郊鄉鎮社區的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是社區服務和自治創新特色。__區的社區服務已發展到家政、養老、托幼、計生、民調、衛生、社保、保安、法律、中介等十大系列多個服務項目,逐步建立了以街道服務中心爲主體、社區服務站爲基礎的上下聯動的社區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建成街道級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51個,社區警務室83個、社區活動中心51個,社區圖書室48個、社區居民學校83個。與此同時,全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困解難、關心羣體活動。以“沙市老姨媽服務隊”、勝利街辦“365”社區服務和解放街辦“彭國珍服務隊”爲代表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日益壯大。志願者服務隊與部門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到社區,進入千家萬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活動檔案。

社區以紮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爲沙市的建設和發展贏得了巨大的榮譽。__區先後獲得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社區紅十字服務示範區等國家級和多個省市級榮譽稱號,絕大部分與推進社區建設有緊密的關係。20__年__區以“創新居民自治形式,擴大居民自治範圍,拓展居民自治內容”爲代表的“居民說事”制度,在全區社區全面推行。該制度得到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的充分肯定,並在《湖北內參》上予以親筆批示。20__年,在民政部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在全省社區建設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並得到大力推廣。__區社區自治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清醒地看到__區社區建設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社區工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一是社區與部門、街道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__區對社區應承擔哪些職責,還沒有一套系統規範、操作性強的規定,多數部門把社區當作本部門的下屬單位,把原本應該承擔的工作任務下派到社區,卻沒有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下撥經費,使社區幹部壓力大負擔重。二是各類評比活動牽制了社區大量精力。據調查瞭解,一個社區每年要迎接如黨建、綜合治理、就業再就業、低保、計生、衛生、經濟等各類常規考覈檢查20多個;迎接如平安社區、衛生社區、黨建示範社區、充分就業社區、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等各類專門創建工作更是應接不暇。僅計生部門每年就有省、市、區三級考覈,有季度考覈、半年考覈、全年目標考覈、黨政考覈等,考覈工作貫穿全年始終,使社區疲於應付。

2、社區工作牌子雜亂資料繁多。一是牌子多。上級要求部門工作進社區、服務到社區,而這些部門在社區沒有工作平臺和落腳點,社區居委會成了這些工作任務的承接者和落實者。每個部門工作、服務進社區的同時都要在社區掛牌,多的一個部門要掛幾個牌子,且尺寸不一、顏色不同,還要求掛在顯著位置。如社區黨建聯席會、聯合工會、平安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紅十字服務站、勞動保障服務站、計生服務站、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黨員服務站、婦女兒童服務站等等。一個社區要掛近20個機構牌子,且這些掛牌產生的費用,大部分需要社區自己承擔。二是資料多。現在每項工作都要專題建檔、建立臺賬,而且要求特別高,既要電子文檔又要紙質文本,既要文字材料又要圖片影像,既要內容豐富又要統一外觀。一個社區半年的工作臺賬就有60本之多,平均每本都有2—3釐米厚,堆起來有1米多高,有些龍頭社區的資料已經多得無處可放。

3、社區人員混崗空崗現象普遍存在。由於街道工作人員不夠,在社區居委會成員屆期內借調社區幹部,造成了社區幹部流動性過大,社區工作缺乏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由此產生的社區工作人員缺位,導致部分社區工作不能落實。據調查統計顯示,從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道機關各崗位工作的現象較爲普遍,5個街道共抽調社區工作人員62人,抽調率爲16.5%。同時,各街辦除向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辦機關工作以外,自聘人員現象也極爲普遍。目前合計自聘人數達71人。其中解放街辦自聘8人,崇文街辦自聘12人、中山街辦自聘15人,勝利街辦自聘26人,朝陽街辦自聘10人。

4、社區工資待遇無統一執行標準。__區自建區以來,就是將社區工作、工資經費全額納入財政綜合預算。20__年1月至20__年6月,全區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600、700、800元參數執行,各街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本轄區的工資發放標準。由於各自爲陣,各有標準,__區5個街辦的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盡相同,出現了“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20__年7月起,政府大幅提高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1100、1200、1300元參數執行,但是各街辦在具體實施中“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然繼續延續,造成了街辦與街辦之間社區工作人員的相互比對,產生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三、進一步推進社區建設的建議

根據黨的__大提出的“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爲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目標要求,爲積極探索有沙市特色的城鄉和諧社區建設新路子,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並行模式。在社區居委會之外獨立設置社區工作站,實行“工作站與居委會並行”的管理模式,還原社區居委會自治的本義。社區工作站和社區居委會分別擔負不同職能。社區工作站的主要職責是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承辦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開展的工作,以及其他由區政府確定需要進人社區的工作事項。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目前可實行全員聘用社區居委會成員,逐步推行社區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社區居委會依法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功能,依法協助社區工作站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期進行換屆選舉產生其成員。

2、規範社區掛牌和各項檢查評比考覈。一是在社區僅限於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三塊牌子。對相關職能部門因工作需要掛牌的,由部門制訂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統一顏色、統一安排、統一設計方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牌子只能掛在室內相關功能室內或製作照片留存備查。同時,掛牌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應由職能部門承擔。二是規範各項檢查評比考覈。凡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各項檢查、考覈、驗收事項,應由組織活動的部門、團體事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整合後,採用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臺帳、統一考覈、統一獎勵、成果共享的辦法進行綜合考覈。

3、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一是要嚴格覈定崗位。社區工作站崗位數建議按照20__戶以下4人,20__-3000戶5人,3000戶以上6人標準覈定;社區居委會崗位數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在進行換屆選舉時適時覈定。二是要嚴格聘用程序。各街辦按照覈定的崗位數聘用人員,須經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程序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並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社區定崗到人後不得隨意調換,確因工作需要統籌調配的,須書面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社區崗位出現缺額增補時,須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考覈,由街道聘用。三是要努力提高社區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崗位實踐和學習培訓,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社區工作人員除參加各部門業務培訓,還需納入區委黨校培訓計劃。同時,要逐步實行社區工作者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

4、統一社區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一是探索制定__區社區工作人員崗位工資實施辦法,對社區工作人員受聘期間建立基本工資、補貼、獎金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社會保險按有關政策規定辦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兩塊組成,基本工資由財政直接撥入個人卡號實行社會化發放;績效工資發放實行浮動制,由街辦考覈發放。建立社區工作人員工資自然增長機制,逐步推行社區工作人員等級工資制,把工資水平同工作資歷、工作年限、工作業績掛鉤,以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確保隊伍穩定。

5、大力推進和深化社區服務。一是進一步加大社區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全面完成社區數據的錄入和上傳。儘快完成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和區政府門戶網站的對接,實現政府與社區的良性互動。要以社區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爲依託,實現一數一源、一數多用,避免多頭信息數據填報,減少社區工作人員的負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此基礎上啓動社區服務信息平臺,推行預約服務、熱線服務、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建立全天候的社區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的路子,以適應居民羣衆的服務需求,促進社區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從更高層次上推進社區服務。二是要重點做好便民利民服務,特別要做好面向困難弱勢羣體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服務業在幫助困難羣體再就業中的渠道作用;強化對社區弱勢羣體的幫扶機制,進一步健全社區扶貧幫困體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