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6W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

在寒風侵衣、玉虎獻瑞的深冬時節,我們來到海陵福地、青墩故里,相聚於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共同研討鞠黨生副校長的“激情語文”,張揚特色,傳承文脈,意義重大。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精選3篇)

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在從教適應期、成長期,多麼希望能有名師導引、專家指點、羣體關懷,可是那時還沒有導師團,沒有名師沙龍。我覺得,市教育局從南通教育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整體構劃教師優先發展、名師團體引領的工程,是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最大關愛、最深關切,是對基礎教育的巨大貢獻。受惠的將不僅僅是各層梯隊的老師,更是輻射效應帶動起來的廣大骨幹羣。

我很欽佩名師導師團中各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專家。有的導師本可以清靜悠閒安度晚年,卻懷着崇高的責任感、熾熱的教育愛,播撒辛勤汗水,奉獻人生智慧,青山夕照,晚霞滿天;有的導師自身教育教學任務繁重,卻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以深邃的理論積蘊和精湛的教學技藝,循循善誘,細細點撥,傾心扶持新秀,悉心續寫新篇。

我很欽佩名師梯隊的的各位老師。有的已是特級教師聲名遠播,有的嶄露頭角風格獨特,有的成果豐碩影響深遠,但依然志存高遠,勤勉學習理論,刻苦鑽研教藝,寧靜淡泊,立志攀高,不斷增加內涵,不斷走向成熟,取得了令人稱羨的不俗業績。

今天,名師導師團的前輩大師,第一梯隊、預備隊的名流俊傑,雲集海中,共話語文,共享激情。我,雖然只是一位學識淺陋的後學,但是,作爲鞠校長的學業同仁,十分欽敬他的事業追求與教學業績。上午,我們欣賞了鞠校長和顧老師的激情課堂,聆聽了鞠校長的主題報告,特別激動,特別感動。此時此刻,特別感慨於冰心的一段話:“愛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感覺真像是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旅程,讓我浸潤在充滿詩意的空氣裏,感受着美麗語文激情語文的獨特魅力。這是一次情感的陶冶、智慧的碰撞、哲理的昇華、辭采的珍藏。法國有一位叫丹納的文藝史學家說:“莎士比亞不是星球上掉下來的隕石,在他背後有整整一個民族合唱隊。”可以說,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個性與風采,其實也折射了海安中學教師羣體和我們這個名師團隊的睿智光芒,折射了語文課堂改革的時代光輝,它昭示我市的語文課程改革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激情,是語文的底色,是課堂的靈魂;激情,能讓學生綻放生命的華彩。鞠校長的“激情語文”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教育的本質規定性,體現了語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生命課堂觀。難能可貴的是,鞠校長的“激情語文”產生於他的批判性思考。

鞠校長在《激情——語文教學的永恆旋律》一文中,闡述了這一教學主張的動因與途徑:語文本應是閃爍思想、充溢人文、飛揚激情的學科,但由於應試教育的驅使,語文的工具性無限膨脹,成了獵取大學聯考分數的'純工具,情感成了奴隸,成了陪襯,課堂上思想繳械、精神退位、激情毀滅,語文教育的本質被嚴重扭曲。雖然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將情感目標列爲特別重要的課堂達成度,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故鄉如故,激情闕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缺憾。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簡要陳述我對鞠校長“激情語文”的內在價值理解。

1.激情,是語文學科的內在達成目標

語文學科更多的承載了思想、精神、情感的“全人教育”價值達成目標。

經過數十年的爭議、研討、實踐和探索,我們逐步形成了共識:語文固然要傳授知識、強化能力、開發智力,但它與純科學課程有着不同性質,發揮着不同功能:科學課程追求精確簡約、標準規範、客觀惟一,而語文學科則更注重生動豐富、多元多維、體驗感受,這些都與情感、情緒、情境聯繫在一起。科學課程的工具性價值超過目的性價值,而語文教育的目的性價值則超過工具性價值。質言之,科學課程主要是傳知、啓智,是工具掌握,其間滲透德性因素;而語文教育雖然也傳智、啓智,提供工具,但更重要的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榮格說:“一切文化都將沉澱爲人格。”語文教育說到底是對學生的一種人格濡養,這種文化最終會提純爲人格,而這種文化人格纔是對學生終身發展最有用的東西。審視當下的語文教育,這種特別價值研究得很不夠,課堂呈現也缺乏情感溫潤,缺乏生命意識。而鞠校長的研究正是抓住了這一本質,這一特別價值,所以具有特別意義。

2.激情,是學生髮展的強大內驅動力

學生髮展更多的取決於情感在個性、道德、倫理和理智上的成熟。

語文教學“以生爲本”“以學定教”的理念今天誰也不會懷疑,但在理解和操作上卻遠未落實。這八個字的核心要義應是着眼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和諧的、恆久的。據人類學專家的不懈研究,人的發展可達成的高度,主要的不是取決於知識,而是取決於人的情感和性格。

黑格爾說:“沒有激情,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列寧說得更明白:“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於真理的追求。”國內研究情感的專家朱小曼教授認爲,情感不是課堂上用以激發興趣的手段,不是教師外加的“佐料”,情感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以人爲本的根本。語文教育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以人爲本的理念,無不需要激情的支撐。鞠校長的教育追求,正是來自於他對學生的關切,來自於他至高無上的師德情操、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穩定樂觀的心理品質和淵博紮實的學識修養。

3.激情,是課堂推進的核心內蘊要素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文采飛揚的閱讀課全部成了知識的大排檔,真情流淌的作文課全部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秀,情智生輝的活動體驗課全部成了背誦抄寫,學生可能掌握某些機械的知識,可是卻因此失去興趣、失去激情、失去靈性,享受體驗的過程變成接受灌輸的過程,得到的我們看到了,可失去的也許更多更多。正如著名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艾略特在《岩石》中的追問:“在信息中,我們的知識哪裏去了?在知識中,我們的智慧哪裏去了?在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哪裏去了?”可以想見,一堂沒有激情涌流的語文課,註定是蒼白無力的,註定是無法在學生心靈留下任何印跡的。

假如,我們讀蘇軾,在低吟淺唱中體悟曠達灑脫的蒼涼感;讀杜甫,在批文入情中領會孤獨漂泊的悲愴感;讀落日,在師生對話中解讀雪恥新生的使命感……概言之,在充盈情感、心理相融的意境中,在吟哦諷誦、以情動情的頓悟中,陶冶情操、潤澤心靈、體驗生命,那麼,語文教育,該是一項多麼崇高而幸福的事業啊!如今,鞠校長正帶領他的團隊,艱辛跋涉,行走在語文天地間,追求“激情語文”的至高境界,真正使中學語文迴歸本質,復歸本真,以生爲本,以情爲線,從更高層面達成語文教育“全人目標”。語文教材呈現的是:一幕幕引人入勝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這些,都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文本意蘊都需要通過感悟去獲取。爲此,兩位老師在課堂上努力設置最佳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創造的激情,以情激情,抓點引思,情智融通。在他們的課堂裏,我們感受到了師生的心靈共鳴和精神遇合,我們聽到了學生“拔節”的聲音,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動聽的聲音。而這一切,無疑來源於對學生真切的、真誠的、真實的愛,來源於教師豐厚的學養和純熟的教學藝術,來源於對教育生活的發現和深刻的認識。

可以這麼說,鞠校長他們找到了學生心中的那盞燈,並將它點亮,溫暖自己,溫暖世界。他們一路走來,對語文教育的執着與堅守,我想,它的價值與意義,怎麼評價也不過分。

“激情語文”要做到更上層樓,能否在“求真、造境、動情”上更多思考。

1.悟本真

學會傾聽作者聲音,與作者產生共鳴。激情奔涌必須從作品本身出發,建立有限度詮釋與過度性詮釋之間的規範,認真把握好“度”,理解品味文本所傳達的情感。對文本,要做到兩點:一是“讀解”,二是“還原”。“讀解”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具體實在的文學層面,叩問作品文本意義的生成過程;另一個層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學層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價值意義,展開對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語文課堂尤其缺乏哲學層面的讀解。“讀解”後面就是“還原”。很多老師沒有還原意識,其實所有的教材都是需要你去推敲的,要在文學史、文化史、哲學史、歷史上找到它相應的位置。深度閱讀,就必須把它還原,這種還原是必須的,這是歸真,讓藝術把真情實感饋贈給現實。因此,個性化閱讀必須是在還原閱讀基礎上的,利用文本的“不確定性留白”“召喚結構”,以意逆志,獲得思想啓迪,情感陶冶。

2.造情境

知識必須融化在情境中才有生命力,才易於形成“心理同構”,轉知成識。課堂上引導學生入境特別重要。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情境營造要因文因時而設,要契合中學生心理特點,要注重遷移使情感彌散而穩定,要適時適切適度使用多媒體。

3.重共鳴

“激情語文”只有使學生產生了“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效果。首先教師要充滿激情,以情動情,引發共鳴;其次,學生要批情入文,精讀細品,文我合一,達到師生共融共享;另外,要通過啓動、激發、強化、輻射、誦讀、描述、昇華等多種方式形成共鳴——讓師生忘情的沉浸在一個無形的充滿感情的交流場中。

另外,“激情語文”還要注意情思、情理、情智的互補,以情引思,以情明理,以情啓智,既有激情如火,又有冷靜是金,切忌繽紛雜陳、花哨晃動;要儘量遠離虛僞之情、矯揉之情、低俗之情,喚醒、建構至真、至純、至美之情;要尊重、欣賞各個不同個體的非均衡性情感認知,鼓勵、引導學生形成各自滿意的情感體驗,避免大一統、泛道德化。

最後,我想說:生命,因激情而美麗;課堂,因激情而動人。如今,鞠校長的探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堅信,“激情語文”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大家感謝市教研室領導——時老師,鄒平教研室領導——杜老師,以及美麗的禮參中學的領導,給我們大家提供了一次絕佳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使我們受益頗多!

昨天下午,我懷着學習與鑑賞的心態觀摩了四節好課。現只對其中的第1節和第3節課發表一下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於兩節課的執教者都是市級優質課的獲得者,所以他們的教學設計和基本素質都很高,學生的表現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鄉鎮中學物理老師,由於水平有限,不敢過多地進行評判,點評只從個人角度出發,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和授課者批評!

先說一下這兩節課的內容,第1節宋老師執教的是一節新授課,引導學生學習了功的概念和計算等內容;第3節徐老師執教的是一節複習課,引導學生梳理了歐姆定律一章的重點知識。

下面,我從教師素質、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與實施四個方面分別評一個這兩節課。

第1節 功

一、教師素質

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紮實,語言規範,普通話好,教態自然,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板書簡潔,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將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繫並且效果良好。

二、教學理念

綜觀整節課,可以看出宋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基本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標基本理念。如教學伊始,宋老師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如書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學生在體驗中思考、交流,領會什麼是力學中的功。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師授課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儘可能地發揮學生了的聰明才智。教學中主要使用了"問題引導→學生活動→問題引導→學生活動→"這樣的模式組織教學,使學生的思維不停步,逐步將學習引向深入,實現了高效教學。爲大家提供了一個概念課的高效教學樣板。

三、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是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學生特點和本地教學實際將教學目標細化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

課程標準中對"功"這一知識的要求:

3.1.3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

3.2.2知道機械功。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的含義。

針對本節教學內容,宋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並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明確計算功的大小的表達式,以及表達式中每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3.能應用公式W=Fs進行簡單的計算。

目標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學的,雖然沒有點明"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但在教學中確實是結合實例進行的。

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學設計與實施

本節課的教學中,宋教師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設計了前後連貫的五個活動: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計算功、深化功,利用學案和問題引導學生逐步走進功的世界。這些活動突出體現了概念的形成過程,學生的活動比較充分,符合概念課的設計理念。最後盤點收穫,進行總結。

整節課的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思路清晰,各環節的設計符合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均以實現本節課的某個小的教學目標爲基礎,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

疑惑1:引課的故事是否合理?這個故事越聽越像個故事,不論是將30斤大米運回家,還是將一大桶水提回家,從物理學角度來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變都是因爲受到了力的作用,這個改變物體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說,"從力學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沒有做功"這一說法是不嚴謹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

疑惑2:物理符號和語言是否範?物理量應該是斜體,而單位應該是正體,課件中忽而正體忽而斜體。教學中的語言"W2做的功多?"應該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簡介是否過簡,展示文字介紹後沒等我讀完一行,教師即可始問:你從焦耳身上學到了什麼?

第2節 歐姆定律複習

一、教師素質

徐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紮實,語言規範,普通話好,教態自然,具有較強的親合力,擅於使用肢體語言,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特別是對學生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能力。徐老師特別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尊重,注重啓發引導,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開展教學。能熟練運用實驗和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二、教學理念

徐老師這節課,以學生爲中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做到有效引導,對於學生活動敢放擅收,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展現了較好的課堂調控能力。

本節課,以電學中的兩大實驗爲中心進行展開,體現了物理課以實驗爲基礎的特點,注重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三、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對"歐姆定律"這一知識的要求:

3.4.2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理解歐姆定律。

針對本節教學內容,徐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電流和電壓、電流和電阻的關係。

2.理解歐姆定律。

3.會利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

目標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學的,雖然沒有說明"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但本節課是複習課,徐老師在教學中對兩大實驗的細緻分析已體現了這一要求。

通過本節課的複習,雖然不能實現"理解歐姆定律"這一目標,但本節課已解決了一部分,後面跟上的習題課就會繼續解決這一問題。

四、教學設計與實施

本節課,徐老師以實驗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利用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複習了歐姆定律(問題1)、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係(問題2)、伏安法測電阻(問題3)。

從目前教學來看,很多學生對電學實驗複習的認識是淺層次的,不經教師引導,很難深入達標。

目前會考對電學實驗的考查要求,不僅讓學生知道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電路圖、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還要求學生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試驗;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並對方案進行評價。

徐老師這節課,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兩大實驗,加深對實驗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達到課標和會考對這兩大實驗的考查要求。

現在國中的複習課很難上,一是因爲時間短,內容多;二是沒有一個好的模式供借鑑。徐老師利用這節課,爲大家提供了一節複習課的樣板課,純乾貨!這樣的知識複習課,後面再加上一節習題課,效果肯定棒!

疑惑1: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複習時,是否應該對適用條件"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進行強調?這可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出錯的關鍵部位!

疑惑2:對畫電路圖的規範性是否應該加強?比如用直尺畫。對學生畫錯的電流與電阻關係的圖象的處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疑惑3:多次測量的意義?滑動變阻器的作用?課件展示太快了!(連電路和展示答案)

總體來看,兩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不敢提過多問題,兩節課中還有很多優點和細節問題值得大家研究,我的點評僅當不成熟的磚,希望能引來大家的玉。點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劉偉平,在新華路國中的教九年級數學,非常感謝教研室的領導給我這樣一個和大家交流的機會。能夠代表新華路國中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團隊的力量》。

一、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跟所有的數學老師一樣,我們首先會在備、講、批、輔上下足功夫。在新華路國中的九年級數學辦公室,你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四個數學老師經常在一起教研,不管是辦公時間或者課餘時間,不管是在操場或者是餐廳,幾個人經常交流,有時候是一節課怎麼設計教學環節,有時候是一道數學題有幾種解法。說實話,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特別薄弱,我們學校的教師也都是非常樸實,我們深知,以我們的師資力量和學生現狀,要想取得優秀成績,只有多下功夫,只有發揮團隊的力量。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只有大家各自發揮優勢,才能將資源利用最大化。例如桑亞濤老師做題速度最快,他主動就肩負起篩選習題的重任,給學生做所有的題目,桑老師都會先做一遍,然後再精練精講;王春芳老師最擅長一題多解,不管是幾何或者代數,甚至計算題,她都想方設法一題多解,力爭找出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王銀芳老師最擅長講評,她經常對學生說,要小題大做,大題小做。九年級四個數學老師,最沒有特點的就是我了,但是我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人緣好,他們幾個精選的`習題,精講的方法,都一定會告訴我。當我外出開會時,他們幾個爭着替我上課,當我分身乏術時,從不擔心教室裏沒有老師輔導學生。這就是我的同事,我們之間情同手足,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工作不是負擔,是一種享受,我們在享受這份和諧和親情。我們深知,我們或許不可能教一輩子數學,不可能做一輩子同事,但是我們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一輩子的兄弟姐妹。

在學生管理上,我們依然是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不僅是班級、備課組,整個年級組都是統一管理,當某個老師在教學或者班級管理上遇到狀況時,背後一定有一個團隊在支持。在我們學校,老師們從來不用擔心管不住學生,一個班級出現問題了,全年級的老師都會進教室對學生展開強大的心理攻勢,所以,新華路國中沒有所謂的差生和弱勢班級。

對待學生的學習,幾年以來我們一直“從最後一名抓起”。有的老師可能會這樣說,畢業班追求的是升學率,那些差生反正也考不上學,只要不搗亂就行。可是你知道嗎?當一個學生的學習被老師放棄時,他要麼厭學輟學、要麼傳染,慢慢的你會發現,班上不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九年級的每個班,都會把學生分成四個大組ABcD,然後每四個學生分成一個小組,A組學生是組長,他的職責是帶領BcD的學生學習,我們會按照小組評價的方式進行積分,一人違規全組光榮。所以在我們九年級,那些不好好學習的、不好好體育訓練的,不等老師發話,光組長就把他們批得夠受了。按照這樣的方式A類學生帶動B類,帶動c類,帶動D類,我們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所以儘管我們首批考試升學率一般,但是我們的二批有絕對的優勢,不管分數線劃到那裏,我們都有學生上線,絕對不會出現斷層現象。

二、不僅要提升數學教學質量,還要提升數學教學品味

我們的數學教研組長齊彩花老師,是我們學校唯一一個數學專業的老師,齊老師經常帶領數學組的15位老師學習。每週一次的大組會議,齊老師除了安排聽評課之外,還會帶領大家進行理論學習,並且要求所有老師在說課和評課時說普通話,我們不僅在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我們還要提升數學教學品味。

儘管生源基礎不是很好,但是我們一直在進步,從七年級抽考的二十幾名,到八年級的十幾名,再到九年級的前十名,數學成績一直在進步,這是全體數學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試,不管教體局教研室是否抽考數學,我們都會主動跟兄弟學校比一比,找一找差距。儘管和質量較高的市直學校還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們一直在進步。

三、學校領導首先是教學上的領導

認真落實“學校領導首先是教學上的領導”的文件精神,學校全體班子全部深入一線,認真做好擔任學科教學、參與聽課評課,參與集體教研。做到以教學指導教學,引領、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以我爲例,我是我們學校的校務副校長,負責協調政教教學和後勤等工作,要協助校長處理日常事務,我還要負責畢業班的工作,同時教九年級一個班級的數學,還要教學生做生物實驗。有人問我你累嗎?我說我不敢說自己累,因爲我們學校的校長和另外抓教學政教工作的兩個副校長更累,他們年齡比我大,都擔任着主課。學校經歷過招生和教學質量的最低谷,那種不被認可的難堪和自卑,曾經深深傷害過我們老師的心。這就是爲什麼新華路國中的老師這麼拼命的原因,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有一天,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在新密市名列前茅,我們學校的老師走出去,都是揚眉吐氣。

有夢相伴,行將更遠。我們相信,在新華路國中這個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明天會更輝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