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的讀書心得(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7W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

“一個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閱讀量以及詞彙量成正比的。”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句話,不必考究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覽羣書總是好的。牢記這一點,所以週末空閒的時候就會帶孩子去克拉瑪依書城閱讀。在一樓收費處的櫃檯後,是“推薦書目”,第一次看見了《看見》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對柴靜的印象:非常喜愛的一個新聞人,很喜歡她作爲記者時央視播放的《新聞調查》。柴靜,個人覺得不漂亮,但卻很美麗。這又使我想起國中時代語文老師的話:“人,不是因爲美麗纔可愛,而是因爲可愛而美麗。”

《看見》的讀書心得(精選15篇)

因爲孩子年齡小,我收看《新聞調查》並不按時、準時,只是偶爾打開電視時喜歡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柴靜那清秀的臉龐,以及犀利的語言總是令我對她深深地敬佩。

《看見》作爲暢銷書擺放了很久,決心購買吧。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看完柴靜的《看見》,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就像是對讀者講述一件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裏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在閱讀的時候,心情總是格外的沉重,時而皺眉,時而落淚,時而震驚,時而無奈。我原以爲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採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讀它時,讓我猶如身在其中,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樣不斷的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彷彿跟隨着柴靜一起走進了一件件毫無頭緒的事件,對話,思考,對話,思考,周而往復。抽絲剝繭之後真正獲得的黑與白交織的真相,往往引得一聲聲嘆息。柴靜透過文字造就的一個個畫面,讓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讓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來對話。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看見》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初次聽說藥家鑫,心中想法:“怎麼會這麼殘忍地殺害同學呢?”讀了《看見》後,當知道藥家鑫的同學是怎樣歧視他,甚至將小便尿到他的牀上時,對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這也使我記起:很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電視,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這個人是好人嗎?其實長大了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人們都是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罷了。正如《看見》第178頁描述一樣:“新聞調查”的同事小莊有句話,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爲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看見》中藥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記: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爲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爲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柴靜用柔軟的刀子刻削別人的同時,她同樣毫不留情地對自己下手,不斷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給自己,然後亮給讀者。偌大的世界,繁雜到哲學,便只剩下兩樣,一樣是現象,一樣是本質。柴靜看到了什麼?她看到了一如我們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尋蹤覓跡,試圖把一切異樣的現象努力變成真相。不管變成變不成,她都真誠地幫我們揭開了新娘的帽頭紅,讓我們看到了新娘或俊或醜或真或假的模樣。

《看見》向我們展示的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能看得見的。去年暑假讀的這本書,讀罷內心有種說不出的力量還是信心的東西。時隔幾月後再來寫感想,它仍然使我對自身、對世人、對世界有種渴望,讓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書裏的話: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2

對於柴靜最早的結識不是《看見》,而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已經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閒來無事,無意間在飯後翻了幾頁,便一發不可收拾讀完了這本書。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銳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銳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那些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如今此書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書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聞裏到底是應該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爲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保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後,我想說柴靜是一位有良心,敢說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銳雙眼、堅定與堅持精神。她冷靜客觀,有着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險,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工作者。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3

《看見》這本書23萬字,柴靜說陸續寫了3年,羣友推薦、讀者雜誌報道、微博上傳播,終於決定買回來,一方面爲了羣友間交流有共同話題,一方面也想借鑑一下暢銷書到底如何打造的。從一開始泛讀到後期精讀摘錄包括讀後感整理約用了12小時,收穫還不錯:

瞭解新聞媒體業一些知識和新聞背後的故事,柴靜採訪的一些人物給她的啓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別關注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主持紅人到央視轉行新聞從零開始的艱難轉型。

一、新聞背後的一些故事,對人的關注,對人性的理解。

對藥家鑫採訪報道那篇,讓我又一次深刻體會到,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太重要了;藥家鑫因恐懼不敢面對嚴厲爸爸纔在剎那間失去人性,殘忍捅殺張妙;柴靜採訪過的一個憂鬱症孩子給她來信說,他能理解藥家鑫,他也曾因爲爸爸嚴厲管教而恨他,得了憂鬱症,後來慶幸在心理醫生那裏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藥家鑫沒有,直到他被執行死刑後,他爸爸可能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他的嚴厲缺愛對兒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吧—中年失子。

二、獨特人物採訪,給她啓發也讓我收穫頗豐

1、老爺子大智慧;

柴靜某次採訪一位老爺子,做企業十幾年,掙了幾百億,捐出四十億做公益。他崇拜曾國藩,要“求缺”。閒着沒事的時候,我說你經商很成功,那要你來經營新聞,能做成麼。他認爲跟企業一樣,抓住核心競爭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說負面新聞你怎麼處理?他搖搖頭說,新聞不分正面負面,新聞的核心是真實。這老爺子大智慧:核心競爭力基礎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業和個人可能都一樣

2、胡適的自由獨立觀點;

1946年,胡適在北大演講中說,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手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問一個哈佛的老教授,社會上那麼多問題,改起來有很多惰性,怎麼改?他說,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它“不得不”改變。聯想到當下不斷爆出各類貪官腐敗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據哈佛老教授的觀點,原來讓問題浮出水面不是情況更糟糕,而是我們已進入改進過程。電臺新聞聽到,7月1日起中央在從上而下自上率下改進作風,恩,對這屆政府有信心,對中國未來有信心,明天會更好!

4、長期默默廣西支教的德國人盧安克轉而高調:

在接受柴靜採訪時,盧安克說:“以前我不想見記者,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後來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話,他說,如果因爲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說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並讓人看到,那就等於說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後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因爲這句話我才考慮接受你們的採訪。”當下我們看到社會中的很多人在高調做公益做慈善,我們終於可以找到依據出處了。

前期有羣友對美麗去陽光之家給智障孩子上公益閱讀課並拍照分享有非議,他們認爲做好事就該低調,不該張揚。我是這麼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認爲,慈善就該低調,作爲個體這麼想也是對的。但如果是站在社會管理者角度,一定是發動更多人加入愛心奉獻團隊爲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國家財力有限,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和力量來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沒有我的分享,包括還有其他很多媒體的宣傳,大家還知道有那麼一個弱勢羣體存在嗎?說實在話,沒去那兒體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陽光之家這些孩子們的存在,根本瞭解他們的需求”,也許我們高調宣傳推廣幸福讀書會愛心公益也是一樣,希望通過我們的先行動再帶動更多人愛讀書,讀好書,提升幸福感,傳播正能量,讀書是件幸福快樂的事!

猶太人年均讀書40多本,美國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國人均讀書4.3本,也許中國人廣泛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許也正是我們幸福讀書會存在並發展的社會意義所在吧。

三、從省臺娛樂紅人到央視新聞的艱難轉型。

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當紅主持人,到央視時空連線16分鐘時事評論,連線多方專家同時討論,這對柴靜是很大挑戰:從頭開始,點滴學起,不斷積累,打磨三年,終於在新聞調查中,積極主動爭取20__年非典報道並憑此夯實在央視地位。時空連線同事說,柴靜那時天天採訪前打40分鐘電話,寫出100多個採訪問題,化妝時還斜着眼睛繼續寫。

觀衆說那個就是報道非典的央視記者,柴靜聽到這句話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幾個月的辛勞。她在央視的起步是專業還是勇氣?!反正有些在一線工作的人比如醫務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沒有人隨隨便便可以成功,也許需要智慧、需要專業、有時更需要奮不顧身的勇氣!

讀完這本書延伸出自己想進一步讀的書一是胡適傳記和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另一是斯賓羅莎《倫理學》,深入研究幸福學也需要專業積累。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4

《看見》發佈六年後,我終於在室友的驅動下翻開了這本書。

一週時間,我翻了近兩百頁,這可能遠不及你的閱讀量,但我得向你坦白,這已經是我最快的閱讀速度了。旁人眼裏的中文系學生是熱愛閱讀的,我是個例外。我不喜歡讀書,尤其是被翻譯過來的外國文學,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實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許多被迫買來的外國文學書籍都逃不開被拋棄在書桌一角的命運。

在看了三節內容之後,我從寢室牀上撲騰而起,衝着室友喊:“怎麼辦?!我好喜歡柴靜啊!!”“你有毒啊?”室友這樣回覆我。她們早就習慣了我的神經質。

說得沒錯,我深中這本書的毒,連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讀下去。看到這本書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從網上找了有關柴靜採訪和演講的視頻,看完之後,我心裏的那個聲音越來越清晰了:我好喜歡柴靜!真的。

和書名一樣,柴靜將她記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東西寫進了書本。她的經歷是對她的一種獨特的歷練,面對種種,她的表現讓我肅然起敬。從她個人來講,我很佩服柴靜。在央視,巨大的工作量,領導對片子的嚴審,採訪中存在的問題都沒有讓她放棄留在央視,而是憑着一股子倔勁兒讓她逐漸在新聞這一行聲名鵲起。作爲記者,她很專業,採訪的問題層層展開,問題間蘊藏的嚴密邏輯讓她向真相靠近。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麼瘦削的一個人居然大着膽子走進了非典病房,揭露環境污染的現狀,關注同性戀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個個尖銳的話題都是對她的考驗,因爲這當中的風險未可量也。我發現她已經做了超出記者本職之外的事情,因爲她有一種憫人的情懷。

柴靜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爲普通人,她有被文靜外表遮蓋的剛毅和執着,作爲記者,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力圖還原真相。

我和《看見》之間隔着六年的距離,我與書中的柴靜似乎相見恨晚,柴靜滿足了我曾經對記者的期待:掛着記者證在衆多鏡頭前向新聞辦公室發言人提問,能採訪像周星馳、李連杰那樣的大咖,能氣定神閒與受訪對象侃侃而談,始終奔跑在新聞第一線……如果我能早點遇見,此刻我的身邊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吧。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5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央視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成長的十三年。非新聞專業畢業,摸爬滾打中,探尋在人性之間,製作了柴靜風格映照大衆靈魂的節目——《看見》。

寫下這寥寥數語時,內心忐忑,還未曾在工作中擡起頭來的我,怎敢評價頗有成績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從平凡處解讀我內心的波瀾起伏。

“總結,不爲給任何人,只是自己給自己的總結。”

若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若要走得遠,就一起走。初進新聞調查時,柴靜就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業業站穩腳跟,每一位有職業理想的前輩的幫助,讓她在不斷質疑與實踐中看見了生命的最遠處。

每一步的紮紮實實,勤勤懇懇,都是個人價值最大化的完美詮釋,爲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纔有足夠的正能量不斷的帶領大衆從矇昧中睜開眼來,爲社會,爲百姓,爲人,提供了見證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

“看見”節目播放藥家鑫案的時候我看了,有一些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見》時,我首先偶然看到了“採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捧着呈現的文字,這一次我哭了。

柴靜用最平淡的陳述再現了事件中人物的經歷和對白,讓我們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骯髒的批判,也有充滿仁愛的理解。

作爲一名教師,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親對藥家鑫總是以打擊爲核心的教育方式,導致了最終車禍時,藥家鑫猶豫了,特別是看到了女孩微擡着頭望着車牌時,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記下了車牌號。他表明殺人意圖時,說道“農村人難纏”,“怕她沒完沒了的纏着我的父母”,這種託詞表現了不敢勇敢的承擔責任,脆弱到害怕受傷,自我保護的意識。有人也說,他並不壞,並非主觀踐踏生命。

面對孩子的錯誤,不能縱容或忽視,但在批評孩子時,應善於發現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優點,及時給予認可、肯定,這就是心理學中講到的“放大效應”,國中階段的孩子有三個顯着特點,極強的自尊心,強烈的獨立意識,還容易受到壞的方面影響,他們很需要被重視,需要表揚自己來認識自我、增強自信,更需要表揚他人爲自己的言行樹立榜樣。

因爲尊重,更加珍惜。

“當一個人關心別人時,纔會忘記自己。”

斷斷續續的讀完《看見》,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兒說真話。

我們追求優質教育,高端教育,這背後藏匿着隱忍?

高分的現實迫使人們追求的只是成績單上的數字,我們關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裏放聲大哭?

優質教育的環境中,我們幸運的是鮮有正面衝突與暴力的反抗,但面對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無意中逼迫他們走進了青春期?

爲了保護做師長的尊嚴,我們抗拒不服從,反對個性,以愛的名義教化孩子無條件的跟從,才覺欣慰。

當一個人忘不掉自己時,如何能換位思考,真正關心別人?

如在廣西山村陪伴當地的留守兒童的德國人盧安克,沒有收入,沒有愛情,沒有房子。

又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國醫生施韋澤,在非洲叢林韋黑人服務五十年,他在書中說: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爲了生存而奮鬥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成了腐爛的機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纔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柴靜呈現汶川地震的畫面時,多是無聲的狀態,默默的走,靜靜的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關於生死離別。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麼是失去。

小時候,家教嚴厲,在父母身邊多是“不能做”,“不許做”,而姑姑總是以無所謂的態度讓我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得學習包餃子時,我把一個餃子捏露了,如果在家裏,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會用笑聲寬容一個孩子的成長,看到是在無法挽救時,再教我拿一個餃子皮包裹在外面,讓小餃子穿着兩件衣服下鍋。

高中時,姑姑在大連突發腦溢血,當我見到姑姑時,她已經痊癒了,我極力掩飾自己的悲傷,仍然控制不了,放聲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個親人的感覺。

我坐在姑姑身邊,淚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時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時,跑到她跟前訴苦一樣,只有到了這裏,小小的我纔會自由的哭,好像只有這樣纔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種清洗。”

虐貓事件風波已然平息。而備受家庭重壓孤獨的當事人依舊不能被大衆原諒,因爲手段的殘忍已經越過了大家的底線。

被採訪時,她沒有滿足大衆的需求,表現出懺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會理解那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記事兒後,我的記憶中便沒有經歷過大的波瀾,或者說因爲痛苦已經成爲向前的力量,這之後的艱難已經能夠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戀,失業,痛苦於當時的自己是難以忍受並平復的,但挺過了之後,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對問題時需要的力量。

愛的基礎是理解。

這個假期,拼音不熟練的父親終於會發信息了,轟隆的火車上,給我發了一條有別字的信息,說我離家後,一關燈他就能感覺我在另一個房間看電視,這種感覺至少需要調整半個月。

我淚水奔涌,放下手中的雜誌。

過了一會兒,對面的男孩兒問我借《讀者》,我強顏笑着遞過去,他問:“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6

柴靜坐在一羣老人中間,大家溫和笑着看向一個正在搬凳子的稚嫩小孩,這就是《看見》的封面。起初我一直覺得這張封面照片與《看見》總歸不恰當,可是讀完整本書之後,若要換其他封面照,恐怕卻是行不通的。

柴靜用《看見》講述了她十年記者的一路成長和感悟,沒有選擇刻意選取記者生涯的重大事情,而是更多的娓娓道來那些觸碰內心深處的人與事。正如她所說的,“看見世界,看見自己”,我們通過柴靜的視角,看見當時的非典,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虐貓事件、華南虎事件,還有盧安克、藥家鑫事件,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讓人思考,思考社會,思考現實。

“別當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十年前柴靜被選擇成爲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那時候的柴靜纔是二十幾歲的小姑娘,採訪時青澀,緊張以及一身忸怩的文藝氣息,問的問題也比較尖銳,有的時候甚至是帶着自己的情感以及答案去問問題,爲此沒少遭到各種痛苦和挫敗感。陳邙一直時刻犀利的提點着她,新聞是播給觀衆看的,觀衆都是人,就得先從人出發。柴靜最終選擇在痛苦中勇敢前進,一點點的改變,一步步經歷成長,在思考中逐漸領悟如何做好一個採訪。正如陳邙所說的,“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幸福”。

“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關於災難,20--年的非典,舉國恐慌,今天還在你身邊的人明天可能就不在了,那時人麼還沒有很多防護治療措施,感染者只能絕望的等死。20--年唐山大地震過去三十年,20--年汶川地震,太多的人流離失所,失去親人,有的在午休,有的在上課,還有人一回頭一棟樓就坍塌了,與生死只隔一線之間。爸爸媽媽失去了孩子,爺爺沒拉出被埋的老伴,小孩從此變成孤兒,愛跳舞的女孩失去雙腿。真的,我一直覺得生命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它卻是脆弱渺小的,但是生命的堅強往往會帶給我們更大的感動和力量。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密佈”

這是柴靜的好友小宏說的一句話,我印象一直深刻。關於人性,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桃李天下,功成名就,但是卻被曝出虐待妻子,讓學生下跪的事情;一位本應有“天使”之稱的護士卻公然拍視頻用高跟鞋踩殺一隻小貓;一向內向老實的藥家鑫在開車撞倒人之後下車對着傷者連捅六刀致死。站在法律道德的角度講,這些人應該被譴責被判刑嗎?那是當然的,但是,通過柴靜的採訪視角,你會了解到李陽從小就非常自卑,他把成功定義於家庭的目標;踩貓事件的女主一直被人肉受到良心的譴責無法過活,她生活更多的是對丈夫的暴力的憤怒和無奈;而藥家鑫從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軍人父親的嚴厲說一不二不敢違抗。人性從來沒有善惡之分,每個人都有其兩面。

“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關於教育,一個德國人盧安克在中國的偏遠山村支教十年,你說他懂教育嗎?可是他不管做什麼事都是憑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從不問目的,他和孩子打成一片,卻從沒教過孩子什麼事正確應該做的什麼事錯誤不應該做的,你說他不懂教育嗎?班上的學生都天真具有創造性,一個最皮的小孩曾對盧安克唱着,“我知道雖然我不完美/但是我願意爲你/努力變得完美”。雖然盧安克的行爲一直遭受着很大的爭議,但是誰說過教育就是萬法不變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能按着自己的想法簡簡單單又有何不可。

“不要問我爲何如此眷戀”

整本書讀下來,有時平靜,有時震撼,看見過陰暗也看見了陽光,生活的本質在敘敘述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卻又讓如執着眷戀,就像歌詞裏講的,“不要問我爲何如此眷戀,我不在與世界爭辯,如果離去的時候鐘聲響起,讓我回頭看見你的笑臉”,這世界那麼大,你看見了什麼?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7

我喜歡柴靜,所以我不認爲自己是追星,只覺得,我看她、傾聽她,閱讀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歡的思想有很多,柴靜碰巧是無論在年齡、閱歷、思維方式上,其豐富程度多過我,卻又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所以,很喜歡柴靜在首發式上的那句話,讓我們在字裏行間中見書如唔吧。

拿到《看見》這本書後,一週之內讀完,勾勾畫畫,圈圈點點,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對自身的思考和審視的句子。比如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比如說”正義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期許,不是用來脅迫人的“;比如說”可貴在於產生分歧“。從前不知道,我爲什麼喜歡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時空連線,是她作爲記者,只看了一次就開始喜歡這個記者。看完這本書,有一點感悟,原來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過他的眼神、行爲、談吐表達出來。我感覺到了從那雙犀利的眼神後面傳遞出來的她倔強、獨立的靈魂。

想寫篇讀後感,記錄我的想法。觸動心靈的句子有很多,每個人喜歡的柴靜都不同,我只寫我看到的柴靜、我爲什麼喜歡柴靜。

一、關注內心的變化,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

初次接到陳虻的電話,柴靜心高氣傲,說:”我知道我能達到的高度“、”體制裏的工作我幹不了“。開始了中央臺的工作,有一陣連話都不會說了,再然後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然而那只是工作,爲了虛榮心和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這個過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關注了並重視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然後追求變化;一些人迷失於這個過程,變成了那個當初自己反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社會總有它的規則將你的驕傲搓殺,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尋找那個契合點,那個能被社會接納,又能聽從內心的契合點,才能綻放你的顏色出來。當了記者,報道了地震、非典,讓真實的生活紮紮實實的敲打了內心,讓內心的觸動貼着地皮長了出來,量變之後,一個契機,開始質變,纔有了之後不斷漸進的完善、再完善。只是這一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就像在事實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追求真相的、獨立思考的、堅持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尊重自己的內心。內心是那個起點,獨立的起點,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的起點。

首發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靜要幸福。幸福的柴靜要抱着孩子、攜着老公、面帶微笑。我不這麼認爲,我不認爲已經結婚、有了孩子,衣食無憂,或者滿臉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認爲單身的、未婚的、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沒有公式,沒有條件句,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每個時段的幸福都不一樣。我喜歡柴靜的回答,她說,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執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靜到北京,去一家雜誌社實習,寫國內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編輯的要求修改內容,失去了來北京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九八年,給一家刊登了一張十六歲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雜誌寫了一封《生命本身並無羞恥》的信,願意給他們無償做記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張照片的攝影師趙鐵林合作。在東方時空時,看到女子監獄,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殺夫入獄,到了新聞調查,要繼續完成這個事,做女殺夫女犯人的調查。後來柴靜越來越有名,有名之後,很多追求容易被掩蓋,看不見。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棄。書裏寫到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嚴重的環境污染,寫到焦黃色的天空、惡臭的河流、各種各樣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裝的現金。一個官員問她:你是山西人,怎麼就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說:我辦的就是好事。

同樣是執着,最初的拒絕修改和無償自薦是執着,後來的山西報告也是執着。後一種,更難一些。看過柴靜的兩個採訪,一個是採訪《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導演,劉震雲和馮小剛,十年,不斷拿起、不斷擱下,然後再拿起這個電影,一個是採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一個電影界公認最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一部拍了四年的電影。也許記者有時候會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答案通過採訪表達出來。如果我認爲是對的、應該做的,就一定會做。柴靜說,原來她也不怎麼求實,總是用那股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是後來經歷了嚴格的思維訓練。其實,我覺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骨子裏的那股執着和堅持。哪怕是對待導師陳虻的勸誡、批評,也是一樣,錯的還是對的,你說了不算,撞了南牆,也我要自己認識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困難無比。尊重不是禮貌;理解不是可憐。新聞調查,柴靜連續做了幾期節目,關於戒毒所強迫戒毒的人賣淫;關於一個1974年,因撿了一張蔣介石的傳單,而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被超期羈押28年的謝洪武;關於被鄙視、被拋棄、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她寫到“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吸毒的人的死活”;寫到療養院工作人員把謝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齊的背對滿天紅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視前方,看上去無動於衷,她還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員說“能不能把他們的椅子轉一下,換成另一個方向”;寫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於這個人本身”。在記錄這幅內容章節的結尾,她用了一句話“我們最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對不同於大多數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對於已經聲名鵲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樣是尊敬和理解。柴靜書中,周其仁推薦陳錫文時,說“就算反對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談論她從鬥士轉爲採訪官員,她說,不管報道誰,都是平等的吧。當然,她談到,哪一種尊重和理解之後,職業要求的是準確。其實這對於每一個人也都一樣,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個人,要求以理性的態度和豐富的知識爲基礎。

四、真誠的感激每一種情感。

在《看見》首發式上,最後一刻,邱啓明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對於柴靜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麼變,也還是那樣的欣賞你、喜歡你”,我覺得,我看見,那一刻,柴靜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書中,柴靜寫到非典結束了,“數月之後,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後說:‘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爲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這兩個細節,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真誠,因爲她相信別人的真誠;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摯的感情。

首發式上,主持人,稱柴靜爲柴老,柴靜自己提到很多人稱她柴記者,也有人稱她爲柴姑娘。我想就稱呼柴靜,因爲在字裏行間閱讀柴靜的時候,在思想交匯的時候,在沉思的時候,我們平等。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8

非淡泊無以寧靜,非寧靜無以淡泊--柴靜總是這樣的。她總是潛伏在漫長的沉寂當中,先是慢慢的積蓄力量,去爆發一場重大啓迪的文化盛宴。而《看見》就是這樣,帶給我們一場無聲的文化革命。但巾幗不讓鬚眉說的就是她吧。這個清瘦堅韌的女子,內心似乎有着一片波瀾不驚的深海,鐵馬驚河,可以爆發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是中國脊樑吧。

不同於周樹人文化革命,周樹人向來是直麪人生的犀利,文字像金槍一樣直擊對方的心臟。而柴靜像水一樣,淡到極致變成了濃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某種特質,帶給我極大的精神鼓勵。她是自信、堅毅、骨子淡然到極致,說的少,做的多,用行動去證明自己。20多歲柴靜不斷爲自己去爭取機會,以一封信投到電臺支持人那裏去,成功地爲自己爭取到電臺 《夜色溫柔》,在看見的同時,讓故人再次聽見。信中有一句話格外的深遠:尚能也曾有夢,可替我圓夢。因爲柴靜,我常常在想,是什麼讓她這麼堅定而自信,去勇敢而不懦弱去說出這樣的話來。也許,應該是時候打破思想禁錮了。因爲柴靜,讓我懂得去嘗試和珍惜時間。鼓勵着我爲夢想插上翅膀,去完成自己想要乾的事情。

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睛。在我們這個血氣方剛、用墨筆指點江山的年華,柴靜的文字像一速溫暖的光,照進我們的世界。低沉有力,偏正而不偏激,以客觀事實視野講述。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人總要擺脫愚昧去活着。20--年的一場非典,像惡魔一樣使一座城市都在寂寞空虛地狂叫着,不知染白了多少家庭的頭髮,跨累多少人的雙肩,當時人與人信任的距離不斷地拉大。世界末日沒有來,人們就倒下了。而這時的柴靜是英勇、無所畏懼的,她深入非典感染人羣,連同事都感到害怕,做真實的新聞人爲了取得一線的資料,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工作。儘管這樣的她去任勞任怨,在當時節目播出去後還是有很多人去不理解她,認爲她是製造恐慌,博得人們的眼球。人類與非典最大艱難的一場遭遇戰在這裏發生。人與病毒之間抗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一場非典被卷列去。但 她始終堅持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正義,揭露一個欲蓋寧彰的謊言。

柴靜給我展示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社會最底層小人物,這些人物渺小而卑微,脆弱而真實。帶給我很多思考和感悟,感謝有柴靜,遇到看見。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9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爲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爲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說說爲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說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說:“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說,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纔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說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爲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爲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爲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衆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爲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爲“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說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纔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說: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說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爲“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爲,所有的章節裏,《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爲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纔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裏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裏爲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爲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爲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說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說的,不帶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說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說“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說“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爲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說: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就像盧安克說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纔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0

恰逢看了柴靜最新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回憶起之前看過她寫的《看見》,便翻出來再回味一遍。結果重讀那些事件,發現仍然感觸頗深。讀完書,閉上眼,那些事件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閃過。

我曾思考過,究竟是什麼力量給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終,我在章節題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一句話狠狠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心都爲之一震。無論是華南虎照片的真假之爭,採訪排污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質問,還是記者隱瞞教師收留兒童卻收報酬的事情,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力量。"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工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這是一名觀衆在博客上批評柴靜的話,令我感觸頗深。讀完這句話,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客觀看待一件事物或評判一個人的困難之所在。尤其對於像柴靜這樣的記者身份來說。因此,我認爲記者和法官在某個層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公正。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問題,記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去報道真相。一味地批評、抨擊只是譁衆取寵,只會誤導人們,引起公憤,社會秩序甚至會陷入無限的黑暗當中。因爲,記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運工。當人們無法準確瞭解真相時,只能通過記者來尋找答案。而輿論,往往是無法估量的強大武器。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僞是大敵。"這句話,我認爲是全書的精髓所在。新,即新聞;舊,即舊識。它們之間本無衝突,因爲時間車輪不止,新的始終會變爲舊的。而真僞,永遠是兩個對立的層面。記者雖總是奔跑在新聞最前線,但讀歷史,卻能鍛鍊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不僅是記者,學會不隨聲附和地盲從,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評詆地盲衝動,更應該是我們所應培養的素質,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所在吧。

我的夢想職業是律師。因此,書中的律師郝勁鬆吸引了我。他並不是什麼爲大企業大事件辯訴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義,在與這社會上的不公、不合理作鬥爭。"我要把他們拖上戰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爲害怕而迅速地改變。"的確,任何地方出現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都可以說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過程。權利擺在那兒,不是用來做政治題,用來供養,而是切切實實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爲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勇於糾正錯誤,與不公抗爭,這不是反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努力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郝勁鬆,這個名字讓我認識到了"公民"兩個字的含義,讓我看到了正義,讓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決心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獨立而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柴靜對於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讓我懂得,當真到極致,便不再存在什麼無法抹平的矛盾。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1

今天發了條狀態:“遙想當初看白哥的《幸福了嗎》,每個章節都寫了短篇讀書筆記,感覺有點虧待了柴姑娘。”自然是開玩笑了,畢竟,這纔是認認真真寫的第二本書的讀書筆記。這麼快就能看到這本書實屬幸運,我現在在英國留學,是有同學聖誕假期回國幫忙捎回來的。計劃分上、下兩篇來寫。剛剛看完二十章中的前十章。

前段時間也同媒體一起在關注幾大電影,大概記得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天夜裏,劉震雲、馮小剛等吃完飯後走在倫敦(記不清地點了)的路上,劉震雲突然間停下來,說了句(大意):泉靈抓住了實質!於是,我翻找到了張泉靈的微博:“剛看了場「1942」的試映會,兩半小時,心在油裏煎着,大石頭底壓着,叫不出痛來。那幾個笑點像是油鍋裏再淋進幾滴熱水。直到片尾曲響起,一滴眼淚從我眼眶裏溢出。幾分鐘長的片尾字幕,沒有掌聲、沒有交談,一片靜默。散時,大家輕輕鼓掌道別,平日裏舌燦如花的影評人們也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很好。”爲什麼引述這麼一段呢?因爲,可能程度深淺不同,但不管是柴姑娘的的節目,還是柴姑娘的這書,給我的都是類似的感覺。

我曾經對初涉作家的朋友的日誌評論:“把深的東西通過很多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描寫出來,可能最終就是爲了說一個道理,但通篇的文字都在與讀者建立共鳴,或曰‘談判’”。我愈感這兩個字用得妥:談判。不管讀白哥的書,還是讀柴姑娘的書,我認爲,比較好的狀態,並不是一味地點頭稱讚,而是他(她)和你在談判,你也在和他(她)談判,這事兒這麼想妥不妥?這事兒這麼做妥不妥?而結果可能正如柴姑娘在書中所說:教科書不教這個。反過來想,教科書裝得下嗎?意思是,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在和書上的思考甚至隔空對話的談判中,你來我往。既是談判,自有妥協。妥協之中,自會思考。既有思考,自然收穫。

不太謙虛地說,上面的道理我懂。不過,該是對這本書期待值太高了,看第一節非常興奮,但慢慢地到第四章左右的時候,感覺興趣淡了,我停下了。粗略地感覺,第一章在用力上也挺猛地,到第二三章慢慢地沒有那麼“刺激”了,興趣下來了。不過,我對自己說,這是我的問題。於是,調整狀態,不再仰視,與柴姑娘平等地坐下來“談判”。通過前十章,能夠讀出柴姑娘的點滴進步,有個感覺,以前稚嫩的時候,大概柴姑娘也是有意爲之,她講得多是稚嫩的話,多是從別人那裏吸取養分,而到了後來,她已經開始有能力講出比較深刻的道理了。

這本書並不是柴姑娘的個人傳記,但在故事羣裏,也有她的故事,粗略勾勒,或許也能有個模子,不過,我更關心對她有“強烈生命印象”的人、事,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着她。感覺我和柴姑娘有個相像的地方,我也對有些話有些場景的印象尤爲深刻,不過,我的不如她多。我感覺她也是這樣的,有些話,有些場景,不會刻意去記憶或記錄,但,它們會自動保存,然後,活着,過着,它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蹦出來。當然,那些話,那些場景,在當時,必是有些觸動的,也就是柴姑娘所謂的“強烈生命印象”。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有很多。而我想,好像有點自誇的嫌疑,該是有心的人會自動保存得更多吧。那些話,那些場景,因爲有些觸動,不過當時並沒有想太明白,所以就自動保存了,而在日後遇到類似狀態時,會回想起它們,再來咀嚼、回味,方知其中勁道,進而對己對人對事都有反思。而在某種程度上,自動保存的,是何,也決定着這個人。

第一章,用現在同在暢銷榜上的書名來概括的話,就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即使有夢,咋走,也是問題,即使知道咋走,如何走好,也是問題;用柴姑娘記住的白哥的話就是“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如果說第一節末兩個小故事中的“我什麼也說不出口”和“我心裏抽動,一時問不出下一句來”讓這個初生牛犢“做回了人”,那第二章就標誌着這個有了人味兒的找到了些感覺的記者變得更職業了,或說,非典報道讓柴姑娘完成了成人禮,因爲,她明白了“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纔會忘記自己”,也有了“慾望”。當然,成年,不代表青春結束了。

不知道後面十章裏是什麼樣的,前十章裏,只有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只講了一個故事,如果說第二章是成人禮,那麼第三章的故事則標誌着柴靜的風格初步形成了,包括過程,包括結尾。如果說整個第三章是“油鍋”,關於宣傳部負責人“雲”的玩笑就是其中一滴“熱水”。我一直認定柴靜是個不好玩兒的人,至今依然。不過,酷愛文字遊戲的我在第四章裏看到了她的一點兒好玩兒,至少是文字上的:從開頭引出自己被評價爲“做不了對抗性採訪”到慢慢證明自己能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被評價爲“一個姑娘家這麼厲害,誰敢娶”,不僅如此,還反過來從根本上否定這個說法,並提出“理論成果”:是對峙,不是對抗。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了,第四章的最後來個“痛痛快快”。

第五章整體有點兒與社會對峙的意思,在面對“節目就墮落到了去拍網站新聞的最底下一行”以及題目太邊緣的“批評”時,逆勢而上。不過,雖然如今社會的很多人對同性戀等依然不能正視,但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慢慢接受,也可見新聞人們的努力。“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假如你自己的孩子就喜歡同性,怎麼辦?再追加句孟非在《非誠勿擾》節目中引述過的一句話(孩子問父母):你們是要我結婚,還是要我幸福?柴靜這章中的一句“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讓我最有共鳴。不知道的時候,無知是我們的擋箭牌,以至拿無知當資本;知道的時候,也或與無知無異。

第六章中一句“沒有完,完不了”,看上去,怎麼着都有些無奈的感覺,而無奈不代表放棄,成爲了柴姑娘再一次出發的動力,第六章也就延續着第五章對邊緣的關注。柴姑娘也從這一章開始,很正式地很有力度地聊一些大的話題,比如制度,比如人性。文章最後的“徑直”不再是固執抑或執拗,而是堅定。這一章提到了李陽的家暴,當時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家暴也瘋狂,李陽也是人》,在當時,那麼多人理直氣壯地去指責李陽,我特別想請所有人先問下自己。讀這一章時,我想到了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見聞,我童年在農村成長,就不止一次看到過丈夫在大街上,在大庭廣衆之下連打帶踹自己的妻子,旁邊的人也會勸架,越勸丈夫打得越厲害。21世紀了,進步到了什麼程度呢?本章最後部分提到,柴姑娘曾專門去找過兩會中的一個男代表委員,他說:“如果男性對女性造成人身傷害,那就按現有的法條來判,爲什麼要爲了家庭暴力再去立法?”......

第七章,題目“山西,山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南京!南京!》,只不過標點符號不一樣。山西是柴姑娘的家鄉,但她說,“我不想再回山西了”。礦難、職業病、環境污染、土地塌陷夾雜着柴姑娘美麗的童年記憶,而這也就更像中國發展的濃縮寫照,只不過比平均水平嚴重些。“我不想再回山西了”,不是不愛了,是不想再給愛減分了,而父親與她不同,有對女兒的“分擔”,怕是也有對故土的實在不捨。所以,本章最開始海子的一句詩“天空一無所有,爲何給我安慰”更像是對故土的質問:你呢?“山西,山西”,告急似的語氣讓她近乎絕望,絕望地是,我對山谷喊,山谷都還有迴音,但老頭兒面對市長的打賭有力地說明着:“先發展再治理”是做夢,但市長沒有接,既然沒有,就不是山谷而是遠古了,柴姑娘最後道出心聲,“我的家鄉”,如果還能回去,她當然想回去。

第八章太應景了,簡直就是在聲援《南方週末》。昨天我寫了一篇《“南先生風波”隨記》,裏面就曾引用過@石述思用來與同仁共勉的分享:“一個男人不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爲某項事業悲壯地獻身,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爲某項事業卑賤地活着。——塞林格《麥田裏的守望者》”。這一章的小故事都能很好地來駁倒其前半句話。陳丹青的一句“這是讓我最難過的——所有人都認了”聽起來很無奈,我打心眼兒裏同意丹青先生的判斷。有人勸柴姑娘們“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國亂不起啊”,這句話聽起來其實特別有意思,除去柴姑娘用事實做的回答,我有幾個思考:1.樑文道先生曾說,有些老百姓太爲政府着想了;2.這本是某些官員的思維:提意見=揭亂;3.動不動就引入“外敵”,生怕外敵不進來。那些反對的人們,不要裝不明白,爲什麼《南方週末》能夠掀起微博的地震?究竟是什麼使得亂起來了?是《南方週末》嗎?不解決,纔會大亂。本章,柴姑娘還不忘提了句王勇平,他說“是刺頭,但是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似乎有點點兒伸冤,這純屬我“捏造”。本章最後一句則成爲“聲援《南方週末》”的點睛之筆:“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也纔是一個公民社會的基礎,要達到,自然需要公民。

第九章我尤爲喜歡。柴靜兩會觀察,到了第四年,她“纔開始想最簡單的問題:代表是誰?代表誰?兩會要幹嘛?”可以聯想到兩句極爲經典的話:1.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2.走得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是爲什麼而出發。我大概唯一一次給柴姑娘的博客裏留言是說了這樣一段話:“柴姑娘,你好!近來我反思自己,發現,有時候很喜歡用些色彩過濃的詞彙,用的時候確有快感,但是,感覺戾氣有些重,你也多次用‘一劍封喉’形容新聞報道的某個狀態,你是否感覺話語間該少些這類詞彙,更深說些,人該再心平氣和些。不知你有何評論?”在讀這一章時,也愈加感到,柴姑娘很多詞語都可看出她借住詞語的情緒發泄,我是這樣理解的,比如特定情境中的“...多牛啊”,我只能找出本章中這樣一句來安慰自己:“人性是這樣,光靠自己靠不住”。再有個感觸頗深的也是極爲應景的,柴姑娘的現場導演評價她:“其實你什麼特別之處也沒有,你就是平常說話。”也讓我想起在大學期間聽過的演講,大學生們每個人都討厭官話套話,幾乎每個人一到正式場合就說着套話,尤爲令我感觸的還是那次,班級在介紹班級志願服務活動時,居然好幾個班在活動介紹中都介紹“冒雨”組織、參加,這就屬於,沒有雨,製造雨,才能上!說它應景,是因爲習的第一次講話,如“春風拂面”般,其實,只是迴歸正常。

第十章探討真實。突然覺得,我居然把“真實”也想簡單了,連“真實”都那麼不“真實”。有個領導告訴柴姑娘:“記者提供的是事實,不是情緒”。可是,情緒本身也是種事實啊!也不要忘了,情緒激動狀態下,有些話更是深藏心底的心裏話,雖然偏激,雖然可能受到環境影響,但那同樣真實,不是隻有冷靜狀態下才是真實。於是,我只好自己總結:要完整,要準確。再有個柴姑娘的思考就是關於預判。與經濟學中“假設人性是自私的”不一樣,如果記者也擅長假設,謂之預判,那麼剩下的就僅是求證了,不過,記者其實也要假設,假設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些信息,而沒有道德判斷。還有段非常經典的話:“做調查記者最容易戴上‘正義’、‘良知’、‘爲民請命’的帽子,這裏面有虛榮心,也有真誠,但確是記者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現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風雨時也許無可蔽頭。”在需要的時候,戴上,畢竟,本就是無形的。

把另一句經典置於此,作爲讀書筆記上篇的結束語:“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這句話來自柴姑娘的同事,也是通過“新聞眼”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2

這位作家誠摯地向我推薦柴靜新出版的《看見》這本書!作家對我說:“看看吧,絕對是一本‘正能量’的書籍。”柴靜現在是名人,雖說我從來對名人的書並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書籍”的話,我毅然將這本《看見》買家來。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爲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象作者在書裏說得: “象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爲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 “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 ‘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爲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 “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做爲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爲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3

柴靜,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能夠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爲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銳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說:“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纔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4

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完完整整看一本書了,總以爲聽着音樂,曬着太陽,然後一書一茶就足矣。當初選擇《看見》一書也是鑑於同事推薦,實際上對於這類書籍我幾乎很少翻閱,原想這應該就是一本自傳,可是當全部看完,我卻又不這麼認爲了。

這本書是我拿起放下,再拿起又放下之後,斷斷續續一段時間後纔看完的。每看完一個故事,我都習慣發會兒呆思考一下,書裏面記錄的故事有些我一點兒都不陌生,也總是情不自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羣與往事中穿行。可是透過柴靜我所看到的似乎又有不同,可能出於她是一名新聞工作者的關係,也可能是她看的更近,看的更深,看的更細,一個個故事總會讓我呼吸困難,心痛唏噓……

非典時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沒有過多渲染感情的辭藻,卻能輕易帶我們進入20--年那個大鍋一樣的北京。沒有人強求柴靜做這期節目,甚至連她自己也不能確定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播。可是她就懷揣着“我必須知道”,衝到了一線,衝到了那個讓大家避之不急的真相面前。雙城的創傷中,開篇前是一張從視頻上截取的圖片,她蹲着給一個小男孩擦拭眼淚。據說這個鏡頭在當時是飽受爭議的,很多人認爲這只是一個“表演性主持”,太過“虛假”。雖然當時我沒看過這期節目,可是細細讀了她所看見的故事,我卻覺得這纔是最最真實的,她是真正的用心去聆聽了對方,這不正是情感的迴歸嗎?

像這樣的故事看似平凡,可是要真正的走進它的背後,我相信一定不是這麼簡單的。這本書就如柴靜自己在開篇之前寫的“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柴靜對於職業的熱情和對自我不斷打破再糾正的態度令人感動。因爲我們都一樣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惶恐、會困惑,不斷的自省和思考能使我們學會去迴歸生活,去認識而不是去指責批判。其實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亦是。沒有人生來就是成功者,對於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於自我糾正。她身上的這種態度和精神也更是我們所需要的,雖然我們的工作不同,但是我們也要有這種對工作、對職業始終保持熱情的狀態。書中沒有太激情澎湃也沒有太多愁善感,它讓我們看見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悟以及對世界的覺悟,還有如何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我很喜歡“看見”這個書名,簡單的兩個字,卻有着深遠的意義,看見眼前所見的,看透背後所不見的,看明白所表達的、所預意的……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5

這幾天下班回家看見女兒在看柴靜的《看見》,興趣使然,我便與她一起讀了這本書。原先對柴靜的節目並不怎麼關注,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真心讚歎這位姑娘敢於探尋真相的執着和勇氣。其實我本不該稱呼她爲姑娘,因爲柴靜與我同年生,她經歷的中國社會變遷與我經歷的是完全一樣的。這本書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奧運這樣轟動中國的大事件,也有講述平凡個體的小故事。柴靜白描式的娓娓道來,也一點一點牽起了我的回憶,彷彿我也回到起點,從小姑娘到中年婦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願意稱其爲小姑娘,來體會這位央視名記者的成長曆程。

剛進央視的時候,她還是個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達的高度”。爲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着向被採訪者拋出尖銳的問題,把人家堵到牆角,像一把匕首一樣剝出真相。

在採訪完“踩貓女”那期節目後,她開始意識到採訪的意義不在於批判壞人,歌頌好人,而在於給每個人平等地訴說自己的權利。看似應該遭到唾棄的人也有自己的無奈,也值得悲憫,我們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衝動得一刀把好人和壞人切開。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報道,她明白了,記者要冷靜客觀,現在早過了媒體提供觀點讓別人讀的年代,媒體應該做的只是提供信息,而把是非對錯的判斷留給自己。別總想着要比大衆更有深度地思考問題,不管你的第二落點多漂亮,有一個簡單疑問總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認爲這樣很好,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爲怕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覺得膚淺或可笑,所以總喜歡搜索別人的應該是正確的觀點。這樣下去,中國的下一代會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專題,柴靜早已不是那個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嘗試沒有策劃案,沒有主題方向,什麼都不知道的拍攝。攝像機往倖存者家門口一架,什麼問題也不想,她索性與災區人民一起生活了起來。無需刻意選材,生活自然地從片子裏流淌出來,有悲傷,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動,箇中滋味,由着觀衆自己體會,因爲,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採訪,不僅是工作,更是人與人的往來。在十年的問與答中,柴靜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爲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正是透過這些註腳,我們才得以真正地看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