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3K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通用5篇)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農村、林業工作會議,以及全國人才工作、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全面總結“”林業工作,認真謀劃“”發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回良玉同志會前專門聽取彙報,對林業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回良玉副充分肯定了“”時期的林業工作,對謀劃“”、部署20xx年林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落實。

下面,我講三個問題,供大家討論。

一、關於“”林業工作的簡要回顧

五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業工作,頒發了中央10號文件,召開了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和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百縣經驗交流會,明確了林業的“四個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把林業擺上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全國務林人奮發進取,銳意改革,紮實工作,有效破解了長期以來嚴重製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成功應對了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林業三大體系建設和各項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林業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爲林業和農村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經過精心謀劃和全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廣大農民的衷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成爲繼土地家庭承包之後我國農村經營制度的又一重大變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突出亮點。一是明晰產權、承包到戶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有18個省區市基本完成明晰產權任務,全國共解決林權糾紛80餘萬起,確權到戶林地22.36億畝,佔全國集體林地總面積的81.69%。6825萬農戶拿到林權證,3億多農民直接受益。二是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取得重大突破。公共財政支持制度、林業金融支撐制度、林權保護和流轉制度、林木採伐管理制度和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相繼建立。林權保護管理服務工作日益規範,林木採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在全國193個縣展開。林業合作組織達到6.4萬個,帶動農戶1846萬戶,經營林地3億多畝。三是興林富民、農村穩定取得重大成效。林改大幅度增加了農民的家庭財產,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興林致富的熱情,爲破解農民增收難的問題找到了有效途徑。全國林地直接產出率已由20xx年的84元/畝提高到20xx年的198元/畝。2550個林改縣農民林業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xx年的12.96%增加到20%以上,重點林區縣超過60%,一些山區農民的收入超過了平原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只有2216元,20xx年僅紅棗收入一項就達3萬多元,增長了10多倍。林改還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同時,國有林場改革穩步推進,改革思路基本成熟;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二)生態建設和保護全面加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框架基本形成。緊緊圍繞“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爲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一是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力度加大。全國完成造林3.7億畝,義務植樹117.2億株。全國森林面積達29.3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0.36%,活立木蓄積達149.13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達9.26億畝,穩居世界首位。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78.11億噸,年生態服務價值10.01萬億元。森林經營實現突破,完成中幼林撫育4.7億畝。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51%。天然林保護工程圓滿完成一期建設任務,退耕還林政策進一步完善,三北防護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等工程建設成效明顯。國務院批准了《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徵佔用林地定額管理制度開始實施,林地保護力度明顯加大。二是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全面加強。實施了《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20xx—20xx年)》,完成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項目201個,5萬多公頃溼地得到恢復。溼地自然保護區達550多處,國家溼地公園達100處,國際重要溼地達37處。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50.3%,較“十五”末增加5個多百分點。啓動了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建立了長江、黑龍江等流域溼地保護網絡。黑龍江、湖北、寧夏等省區溼地保護和恢復面積明顯增加。三是荒漠生態系統明顯改善。國務院召開了全國防沙治沙大會,國家林業局與各重點省份簽訂了防沙治沙責任書,全面實行了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啓動了石漠化治理工程和38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第四次全國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20xx—20xx年,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比上個監測期年均多縮減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減少的省份增加到29個。全國土地沙化防治進入了“整體遏制、局部惡化”的新階段。四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大熊貓等50多個瀕危野生動物繁育種羣持續擴大,蘇鐵等千餘種野生植物人工種羣基本建立,野馬等物種迴歸自然進展順利,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試點有序推進。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達2035處,總面積達18.5億畝,佔國土面積的12.9%,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羣和65%的高等植物羣落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森林在農田、草原和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基礎作用更加突出。

(三)林業產業發展連續邁上兩個大臺階,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地位已經確立。出臺了《林業產業政策要點》和《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加強了產業扶持和指導,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林業產業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一是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傢俱、木地板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乾鮮果品和花卉產量名列世界前茅,成爲世界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20xx年全國林業產值只有8400多億元,20xx年超過1萬億元,20xx年突破2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由“十五”末的400多億美元增加到900億美元。二是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林業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20xx年的52∶41∶7調整爲目前的38∶53∶9,林業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第三產業比重逐步加大。經濟林產品產量突破1.27億噸。20xx年全國人均水果佔有量達到91.2公斤,超過85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產業快速發展,不僅開闢了農民增收就業的新渠道,而且爲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以木竹加工和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爲主的林業第二產業主要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森林旅遊業等新興產業成爲林業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三是產業素質實現新提升。特色產業集羣初步形成,龍頭企業逐步壯大,林產品質量繼續提高,產業化經營勢頭良好,工農合作更加緊密,產業帶動能力持續增強。浙江省安吉縣以佔全國2%的竹資源,形成了佔全國20%的竹產品市場、年產值達120億元的竹產業。

(四)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全面展開,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普遍樹立。首次明確提出要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並將其與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同步推進,實現了生態文化建設的良好開局。一是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明顯增強。中央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決策,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建設生態文明成爲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江西、福建等省把春節團拜改成了植樹活動,重慶、山西、河南、廣西、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省區市紛紛加大造林綠化力度。“生態立省”、“生態立市”、“生態立縣”,“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成爲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的執政理念,加強生態建設、加快林業發展成爲各地規劃的重要內容,創建森林城市成爲市長們的不懈追求。目前,已有貴陽、瀋陽、長沙等22個城市成爲國家森林城市。二是生態文化建設成績斐然。成立了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深入研究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消費觀、生態政績觀等問題,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論成果。創作了一批富有震撼力的生態文學、影視和藝術作品,涌現出《天狗》、《踏界》、《龍頂》、《絕處逢生》、《森林之歌》、《從吳起開始》等精品力作。整理出版了《中華大典·林業典》。三是林業宣傳影響廣泛。圍繞林業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林業宣傳活動,中央媒體每年刊播林業稿件1萬多條。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使林業政策深入人心,林業行業精神得到弘揚,生態文化知識廣泛普及。四是生態文明教育活動紮實開展。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共同確定了30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成功舉辦了森林城市論壇、生態文化論壇、生態文明高層論壇、綠博會、花博會等宣傳教育活動,強化了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

(五)林業應急處置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過去五年,是林業應急任務極爲繁重的五年,也是應急能力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成效顯著的五年。一是成功抗擊重特大自然災害。林業系統全力投入抗擊低溫雨雪冰凍、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災害,努力降低生命財產損失和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大力推進災後生態修復和重建。二是森林防火取得顯著成效。實施了《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了火災防控能力建設和責任、措施的落實。成功撲滅20xx年免渡河、20xx年沾河、20xx年呼中等地發生的數十起重特大森林火災,年均火災次數、受害面積和人員傷亡分別下降27.2%、82.6%和80.3%,與部分國家連續發生歷史罕見森林大火形成鮮明對比,多次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表揚。三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加強。落實了地方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防控責任,形成了聯防聯控有效機制,推進了有害生物測報站點建設,增強了災情處置能力,測報準確率達到85%,成災率降至5‰以下。四是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不斷強化。設立了350處國家級、768處省級和一批市縣級監測站,成功控制多起突發疫情,維護了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羣衆利益。五是沙塵暴應急體系逐步健全。制定了部門應急預案和重點省區應急預案,建立了沙塵暴趨勢會商制度。建設了39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開展了重點地區監測工作。加強了重大沙塵暴現場救災指導,減緩了沙塵暴危害。六是林區治安狀況繼續改善。全面推進森林公安“五化”建設,重點加強林區治安源頭管理、重點地區綜合治理、突發事件應對和林區禁毒工作,穩妥處理了一批涉林非法集資案件,維護了林區社會和諧穩定。

(六)林業對外開放加速推進,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以應對氣候變化爲重點,積極推進林業國際合作,全力服務國家發展和外交大局,林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一是森林應對氣候變化成爲重大國家戰略。認真落實在APEC領導人會議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峯會上的莊嚴承諾,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建立了亞太森林網絡中心,提前兌現了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的承諾,確立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二是積極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引進實施國際合作項目20xx多個,實際利用外資30多億美元。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世行、亞行、歐投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順利實施。援助欠發達國家生態建設起步良好,林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利用兩種資源、服務兩個市場的能力明顯增強。三是深入開展各領域國際合作。積極配合國家重大外交行動,開展了大熊貓、朱䴉、東北虎等外交工作,成功參與“老虎峯會”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xx屆締約國大會,妥善處理老虎保護、木材非法採伐等敏感問題。積極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等重要活動,全力推動中美合作共建中國園項目建設。認真履行國際公約,與美、英、日、澳、德、印等國就林業相關議題展開了雙邊磋商與合作。國際竹藤組織在上海世博會設立了全部由竹藤製作的獨立展館。

(七)強林惠林政策體系初步形成,爲興林富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來,特別是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召開後,各項強林惠林政策密集出臺,爲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林業投資創歷史新高。“”國家林業投入達2979億元,比“十五”增加了80%。其中,林業基本建設投入由389億元增加到479億元,財政資金由1267億元增加到2500億元。林業貼息貸款和基本建設貼息貸款由223億元增加到588億元,增幅達164%。二是林業公共財政支持制度初步建立。營造林投入補助標準由每畝100元提高到200元。屬集體的國家級公益林,中央財政補償標準由每畝每年5元提高到10元。造林、林木良種和森林撫育補貼和溼地保護補助等試點相繼啓動,32種林業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三是林業金融扶持政策取得重大突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出臺了《關於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發展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穩步推進,公益林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50%,與中國人保財險公司簽訂了《共同推進森林保險框架協議》。林權抵押貸款規模不斷擴大,20xx年涉林貸款規模預計達1200億元。四是林業稅費政策更加優惠。以林區“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爲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繼續執行。育林基金徵收標準從20%降至10%以下,農民涉林負擔進一步減輕。林業部門行政事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改變了靠收費養人的狀況。五是林區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安排中央投資70.5億元,安排改造任務52.43萬戶,林區134萬戶列入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林區安全飲水納入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林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同時,地方各級政府林業投資規模空前,“”共投入1900多億元,爲“十五”的3.4倍。

(八)林業基礎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一是科技興林全面加強。共獲得重要科技成果1036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36項、林業專利9569項,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首次超過50%,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39.1%提高到43%。發佈國家及行業標準502項。生態定位站、基層推廣站和林產品質檢機構等科技能力建設明顯加強。森林認證和林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二是人才強林取得實效。林業幹部培訓實現了規範化、信息化,大規模培訓任務圓滿完成,人才總量持續增長,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基層實用人才脫穎而出,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林業院校共建工作和學科建設進展順利。三是依法治林成效明顯。森林法修改、溼地保護條例和林權爭議處理條例制訂工作加快推進,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頒佈實施,森林防火條例修訂完成,行政許可工作進一步規範,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穩步推進,多起行政複議案件得到妥善處理。林業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有效打擊了涉林違法犯罪活動。四是林業信息化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發佈了《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綱要》及其《指南》,成功召開了首屆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確定了“加快林業信息化、帶動林業現代化”的總體思路。大力開展信息化示範工程建設,強化了數據庫、應用系統、林業網站建設與整合,搭建了林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成了中國林業網、國家林業局辦公網、全國林業專網和國家林業中心機房,國家林業局政府網訪問量突破1.5億人次,榮獲“中國政府網站領先獎”。綜合辦公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全國林業系統開始進入無紙化辦公新階段,文件平均運轉週期由3周縮短爲1周。編制了《全國林業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展了首次“中國林業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建立了林業信息化標準規範和制度體系,開展了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遼寧、湖南、福建和吉林森工成爲全國首批林業信息化示範省。湖南省投資近2億元,建成了省市縣鄉四級專網,實現從省到鄉的網絡化辦公和科技營造林信息化管理。五是機構隊伍建設全面推進。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業改革、溼地管理、信息化管理、森林認證、碳匯造林等林業機構得到強化。廣西、新疆、湖北、青海等省區將林業局升格爲林業廳。增加了武警森林部隊編制,新建了福建、甘肅總隊和機動、直升機支隊。南京森林公安專科學校升格爲森林警察學院,並被確定爲全國公安民警招錄培養改革試點院校。局駐地方森林資源監督機構和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實現合署辦公。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紮實推進。深化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明顯提高。六是機關建設和黨建工作常抓不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創四型機關、做五個模範”、“強黨性、促政風、帶行風”廉潔從政警示教育和“創先爭優”活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健全,林業行風政風繼續改善,林業行政效能全面提高。離退休幹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機關事務管理和後勤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總的看,過去的五年,是我國林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成就輝煌、影響深遠的五年,是林業地位不斷提高、內涵不斷豐富、功能不斷拓展的五年,是林業改革波瀾壯闊、林業活力全面迸發、林業發展亮點紛呈的五年,是林業投入力度最大、興林富民成效最好、林農羣衆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林業作用最爲凸顯、國際影響力最爲顯著、爲國家大局和社會貢獻最爲突出的五年。林業改革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歸功於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歸功於全國務林人的艱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局,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林業建設的全體同志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一是堅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大局謀劃林業發展。始終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緊扣解決“三農”問題、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糧油安全、改善林區民生等國家戰略,着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碳匯、木本糧油、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等重點工作,既與黨中央、國務院保持高度一致,又拓展了林業發展空間。二是堅持用實踐的全面的辯證統一的科學方法指導林業發展。提出了“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注重統籌推進林業三大體系建設,正確處理生態與產業、興林與富民、保護與利用等重大關係,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不斷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開創了現代林業建設新局面。三是堅持以深化改革推動林業發展。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爲突破口,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全面帶動了林業體制機制創新。同時,積極推進國有林場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林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四是堅持以工程項目帶動林業發展。通過深入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和完善林業政策,爭取到了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形成了從良種培育、植樹造林、生態補償到加工利用的強林惠林政策體系,爲林業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堅持以先進典型引導林業發展。從林業改革到產業發展,從政策制定到全面實施,都注重圍繞重點難點問題,發現、培育和總結典型,積累經驗後再全面推開,既防止急躁冒進、造成失誤,又避免消極畏難、無所作爲,形成了點上突破、以點帶面、全面推開的工作方法,確保了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林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造林綠化難度加大。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乾熱河谷等地區,造林難度大,成果鞏固難。二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7億多畝中幼齡林亟待撫育,4億多畝低產林亟待改造,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亟待提高。三是木材供需矛盾加劇。木材及木製品進口摺合成原木,已佔國內總消費量的43.6%,木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四是林業改革任務依然艱鉅。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仍需繼續完善,少數地區明晰產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尚未全面啓動。五是林區民生問題突出。林區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生產生活條件亟待改善。六是林業發展方式粗放。林業質量效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轉變發展方式任重道遠。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關於“”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

“”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加快林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

之所以說林業發展面臨極好的戰略機遇,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判斷:第一,以科學發展爲主題,必須加快林業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國山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6%,山區經濟是我國經濟最薄弱的環節。加快山區發展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難題,是統籌城鄉發展最艱鉅的任務,也是擴大國內需求的潛力所在。加快林業發展,可以釋放山區發展的巨大潛能,帶動億萬農民增收致富,對於統籌山區和平原、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近年來的實踐證明,越來越多的山區通過發展林業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發展林業走上了致富之路,也必將爲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拉動全國經濟再上新的臺階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必須加快林業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需要以最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最小的生態環境代價,實現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最大利潤的回報。森林是巨大的、綠色的、可再生的資源庫和能源庫,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所在。許多地方通過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已經逐步擺脫了拼資源、拼能源、高排放、高污染的舊發展模式,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展示了美好前景。第三,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必須加快林業發展。生態文明既有物質的又有意識的概念。所謂生態是指生物生存的環境和狀態;所謂文明是指意識的、道德的範疇。建設生態文明,重點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改善生態。其核心是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沒有生態的改善,生態文明就無從談起。二是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類的行爲自覺地與自然和諧相處,自覺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三是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和提高全社會的生態道德水平。生態意識的增強和生態道德水平的提高,又能反過來促進生態狀況的改善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林業部門承擔着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的重要職責,擔負着弘揚生態文化、普及生態知識的重要任務,只有加快林業發展,才能持續改善生態狀況,才能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才能促進全社會形成有利於改善生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因此,中央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爲首要任務。第四,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加快林業發展。森林的增匯減排功能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成爲一些國家履行減排承諾的重要途徑。20xx年底召開的坎昆氣候變化大會,在減少毀林、防止森林退化和建立綠色基金等方面達成了共識,進一步凸顯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作用與地位。我國在發展經濟和減少排放的雙重壓力下,必須大力發展林業,全面增強森林的碳匯功能。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中佔據主動地位,才能爲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大的空間。爲此,在國家“”規劃中,已明確將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確定爲約束性指標。第五,維護國家木材安全,必須加快林業發展。在世界各國不斷加大本國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情況下,我國必須立足國內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加快建立木材生產戰略儲備基地,儘快改變木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局面,防止木材供應長期受制於人。總之,從國家戰略大局看,加快林業發展已經成爲歷史潮流和大勢所趨。目前,國家綜合實力和地方經濟實力已經明顯增強,完全有能力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的投入。20xx年12月29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僅此一項今後20xx年的中央投資就高達2195.2億元,爲一期投入的2.4倍。尤其是經過“”時期的不懈努力,我國林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具備了大發展、新跨越的堅實基礎。

在看到這些有利條件的同時,“”林業發展也面臨着一些不利因素。林業問題的國際化、政治化趨勢更加明顯,我國林業將在物種保護、木材進口等方面,面臨更多挑戰,承受更大壓力。同時,國內巨大的社會需求與林業供應能力不足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創新體制、完善政策的任務還很艱鉅,改善林區民生仍然任重道遠。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爭取最大限度地變被動爲主動、化不利爲有利,才能爲現代林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總的來看,“”時期我國林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只要我們滿懷信心,審時度勢,科學應對,趨利避害,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就一定能夠推動現代林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根據對林業形勢的判斷,我們提出“”時期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爲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爲主線,以確保如期實現“雙增”目標爲核心,以興林富民爲宗旨,堅持依靠人民羣衆,堅持依靠科學技術,堅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力度,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加速培育主導產業,加快繁榮生態文化,全面開創現代林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貢獻。力爭到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43億立方米,林地保有量達到3.09億公頃,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84億噸,林業總產值達到3.5萬億元,生態文明觀念全面增強,爲到20xx年實現生態良好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這一總體思路,“”時期在全面完成各項林業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必須重點建設“十大生態屏障”,加快發展“十大主導產業”,爲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貢獻。

xx屆五中全會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都明確要求,加快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一重大歷史任務,堅持以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爲核心,以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爲依託,以防範和減輕風沙、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爲重點,加快構建十大生態屏障。一是東北森林屏障。以天然林保護和經營爲重點,着力提高森林資源的總量和質量。二是北方防風固沙屏障。以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現有植被保護爲重點,着力解決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問題。三是東部沿海防護林屏障。以營造防風消浪林帶、海岸基幹林帶和縱深防護林爲重點,儘快建成沿海綜合防護林體系。四是西部高原生態屏障。以高原植被和高寒溼地保護修復爲重點,着力建設以林草植被爲主體的高原防護林體系。五是長江流域生態屏障。以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流域溼地保護爲重點,切實維護三峽庫區和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六是黃河流域生態屏障。以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爲重點,進一步減少黃河泥沙含量。七是珠江生態屏障。以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石漠化防治爲重點,全面改善珠江流域生態狀況。八是中小河流及庫區生態屏障。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山洪、泥石流災害及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爲重點,全面提升中小河流及庫區周邊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九是平原農區生態屏障。以平原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爲重點,爲平原農區糧食穩產高產和農村生產生活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十是城市森林生態屏障。以發展城市森林和加強郊區綠化爲重點,全面增強城市生態功能。這十大生態屏障,建設範圍覆蓋了全國主要的生態重點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建設內容包括森林、溼地、荒漠、城市等主要生態系統,構成了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基本框架,是全國生態建設的主要抓手和戰略重點。着力建設好這十大生態屏障,就能有效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國內需求,必須依託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業富民產業,着力提升林業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十大主導產業。一是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產業。以建立優質高效木材生產基地爲重點,切實增強木材等原材料供應能力。二是林產工業。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爲重點,不斷提升林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三是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產業。以優化品種結構和強化經營管理爲重點,大力發展油茶、核桃、棗等木本糧油。四是森林旅遊產業。以保護、開發和利用森林景觀資源爲重點,不斷壯大綠色低碳林業產業規模。五是林下經濟產業。以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爲重點,實現林業以短養長和農民快速致富。六是竹產業。以竹林資源培育和綜合開發利用爲重點,努力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竹產業帶。七是花卉苗木產業。以培育特色花卉和綠化苗木爲重點,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花卉苗木需求。八是林業生物產業。以挖掘林地資源和物種資源潛力爲重點,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物基因材料和生物製藥等產業。九是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以加快建設野生動植物種源繁育基地爲重點,全面開發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多種功能。十是沙產業。以發展沙區灌草飼料、沙漠觀光、中藥材、太陽能等爲重點,充分發揮沙區光、熱、土地等資源優勢。這十大主導產業,涵蓋了林業一二三產業,是林業發展的潛力和優勢所在,是農民增收的希望和出路所在。要通過培育林業主導產業,在全國建立起一大批佈局科學合理、主導優勢明顯、產業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用材林基地縣、油茶縣、核桃縣、紅棗縣、板栗縣、花卉縣、竹子縣和林業產業集羣,逐步形成能夠在農民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性、支柱性作用的產業,真正爲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作出突出貢獻。

要如期完成“”各項規劃任務,切實抓好十大生態屏障建設和十大主導產業發展,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爲主線的中央關於經濟發展的總方針、總政策,並結合林業實際,切實把握好以下五項重要原則。一要堅持把實現“雙增”目標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主要任務。“雙增”目標是林業建設質與量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了推動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時期,既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機遇期,也是確保20xx年實現“雙增”目標的攻堅期。必須緊緊圍繞林業“雙增”目標和“”時期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這兩個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任務,加大考覈力度,確保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同步增長。二要堅持把興林富民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根本宗旨。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實現興林富民,堅持興林富民也更有利於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因爲,只有興林才能富民,只有富民才能激發林業經營主體的內在動力,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從而更加自覺有效地推進林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們必須把興林富民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興林富民上想辦法、下功夫、見實效。通過興林富民切實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與動力,真正推動林業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三要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是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從深化改革、根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入手。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搞好國有林場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着力解決與現代林業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不斷增強林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四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是林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所在和不竭動力。必須把科技創新作爲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和戰略基點,充分發揮科技對林業的驅動引領和突破帶動作用,切實把林業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最大程度地提高林業生產力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全面提升林業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五要堅持把森林經營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森林經營既是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恆主題,又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最重要的內容。我國9.26億畝人工林,平均每畝蓄積只有3.26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僅爲林業發達國家的1/5—1/10,這既是林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又是林業發展最大的潛力。我們必須把森林經營作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擺上突出位置,加大資金投入,科學經營森林,精心撫育森林,力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

總之,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是全面提升林業建設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林業多種功能和作用的根本途徑,是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把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作爲主線,貫穿於現代林業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最終實現現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關於20xx年的林業重點工作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林業工作,對於確保“”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林業工作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着力深化林業改革,增強發展活力。一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指導督促各地搞好“回頭看”和檢查驗收,加強糾紛調處和調解仲裁,全力打好明晰產權攻堅戰,確保20xx年全面完成集體林地確權任務,20xx年全面完成林權證發放任務。深化改革要有新舉措,必須在頂層制度設計上下功夫,從森林保險、信用擔保機構建設、抵押貸款入手,繼續完善配套政策,打通銀行資本等各種資本大規模進入林業的渠道,全面盤活森林資源資產,進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籌備召開林下經濟現場會,總結交流各地興林富民的生動實踐。在認真總結福建省永安市深化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百縣林改大培訓。切實加強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建設,加強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擴大村級涉林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探索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服務的新途徑。二要抓好國有林場改革。深化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籌備召開全國國有林場工作會議。各地要先行先試,創新經營機制,重點解決好職工養老、醫療、就業等問題,分離國有林場辦社會職能。三要穩步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總體思路和近期任務,爭取出臺改革的指導性意見,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

(二)繼續推進造林綠化,努力改善生態狀況。全年計劃安排營造林任務9000萬畝,撫育森林8000萬畝,低產林改造2500萬畝,義務植樹25億株。一要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儘快上報國務院批准《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全面落實造林綠化任務。優化造林綠化方式,增加混交林、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造林比重。抓好油茶造林項目,開展核桃標準化園、碳匯造林、能源林基地建設試點。抓好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努力提高盡責率。開展全民義務植樹30週年紀念活動,籌備召開全國造林綠化管理工作會議。二要抓好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建設。國務院決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這是我國林業建設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與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取消了地方配套,中央財政對中央投資的項目實行全額補助;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和社會保險補助標準,並將進行動態調整;將森林經營納入了天保工程,增加了中幼林撫育和森林改造培育補助政策;擴大了工程實施範圍,增加了丹江口庫區11個縣。這些重大突破和政策設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對林業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必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按照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省”的要求,認真實施天保二期工程。上半年要專門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全面部署天保二期工程建設。同時,要抓緊編制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規劃,深入推進沿海防護林和速生豐產用材林等工程建設。三要強化森林經營。開展森林經營現狀調查,編制《森林撫育經營實施方案》。繼續抓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努力擴大試點規模,提高補貼標準,增加試點內容。強化森林經營監督管理,推行森林經營行政、技術和施工負責人制。修訂森林經營技術標準,加強森林經營模式和關鍵政策研究。四要抓好良種壯苗培育。加強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管理,確定一批新的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保障性苗圃。搞好林木良種補貼試點跟蹤檢查。依據《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合理佈局林木種苗工程項目。加強珍貴樹種苗木繁育,優化種苗供應結構。嚴格執行“兩證一簽”制度,開展林木種苗專項執法檢查,整頓規範生產經營秩序。

(三)加大資源保護力度,切實鞏固建設成果。一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認真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完成省級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分解落實全國“”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繼續推進林木採伐管理制度改革。開展保護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監督檢查。做好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作。啓動國家級公益林監測與評價試點。嚴厲打擊毀壞林木、侵佔林地、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爲。二要加強溼地資源保護。大力推進溼地保護立法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深入實施溼地保護工程,加快構建溼地保護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溼地生態系統健康、價值和功能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國際重要溼地建設和管理,促進溼地公園健康發展。三要加強荒漠資源保護。編制《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xx—20xx年)》,啓動國家級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項目。開展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覈。做好岩溶地區第二次石漠化監測工作。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林業建設任務,抓好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推動石羊河流域、新疆等重點地區防沙治沙規劃報批工作。四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編制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相關規劃和《大熊貓保護工程規劃》。推進自然保護區示範省和示範自然保護區建設。推動落實全國極小種羣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實施方案。加強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和保護,擴大回歸自然範圍。推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的調整和頒佈。做好第二次全國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試點和第四次大熊貓調查。

(四)強化林業應急管理,提升災害防控能力。一要全力抓好森林防火。繼續貫徹落實《森林防火條例》,組織實施《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配備。完善預警響應和應急處置機制,紮實推進依法治火、科學防火和羣防羣治,構建快捷高效的防火保障體系。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村級聯戶承包責任制,嚴防發生特大森林火災。二要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推行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政府參與的“雙線”責任制管理,全面落實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政府責任制。健全考覈指標評價辦法,建立檢疫責任追溯制度,開展檢疫執法整頓工作。開展林業有害植物摸底調查,進一步強化防控措施。三要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完善監測防控體系,制定監測防控管理辦法。強化監測防控形勢研判,大力推進主動預警,做好重點時節、重點區位和重點疫病的監測防控。四要妥善處置沙塵暴災害。加強沙塵暴預測預警,做好沙塵暴高發期適時監測、信息報送和應急處置工作,減緩災害損失。五要加大林區治安防範力度。建立新型警務機制,加大林區治安源頭管理和綜合治理力度,深化林區禁毒工作。妥善處置涉林非法集資案,防止發生羣體性突發事件。

(五)加快發展林業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一要繼續壯大林業產業規模。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推動落實《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大力培育十大主導產業,力爭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2.4萬億元,林產品國際貿易總量突破1000億美元。二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鼓勵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牧等立體開發、循環利用模式,實現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複合經營,提高林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農民在較短時間內增收致富。三要不斷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制訂《關於建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的意見》、《關於建立重點林產品市場和林業企業聯席制度的意見》,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中國林產品交易會等展會。四要加強林產品市場信息蒐集與分析,提升林業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能力。

(六)加強生態文化建設,提升生態文明水平。一要加強林業宣傳。積極策劃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林業的地位和影響力。深入開展關注森林系列活動,繼續辦好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組織開展第五屆關注森林獎評選工作。二要推進生態文明基地建設。新建一批生態文化博物館、科技館、森林公園、溼地公園、主題公園、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三要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繼續推進森林城市、綠化模範先進單位等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森林旅遊節、溼地文化節、國際溼地日、愛鳥周等生態文化主題活動,全面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四要加大生態文化作品創作力度。創作一批社會效益明顯的生態文化精品,辦好《綠野尋蹤》、《綠色時空》電視欄目,抓好《溼地空間》專題片攝製工作,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加強林業系統報刊管理,提高辦刊質量效益。

(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林區民生。一要加快林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20xx年是林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規模最大的一年,涉及林區上百萬人口的切身利益。各地要進一步搞好調查摸底,登記覈實,確保符合政策規定的棚戶區和危舊房全部納入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協調落實配套資金,抓緊和細化各項前期工作,確保及時開工建設。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加強質量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優良、職工羣衆滿意。拆遷安置、戶型設計、房屋分配等工作,要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充分尊重羣衆意願,切實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配套供熱、給排水、小區道路、綠化美化等設施建設力度,確保職工羣衆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同步改善。密切關注和妥善處理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維護林區穩定。二要切實加強林區道路、飲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詳細測算建設任務,抓緊與有關部門對接。對已經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的,要進一步明確建設任務,落實投資渠道,加快建設進程。對還未納入規劃的,要積極反映,爭取儘快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確保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同步改善。三要做好災區生態和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認真實施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災害生態修復規劃,積極推進玉樹地震災區、舟曲地質災區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重建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工程質量。通過勞務購買等方式,擴大林業職工和林農就業,保障災區羣衆生產生活水平不下降,確保興林富民、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八)增強支撐保障能力,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一要進一步完善強林惠林政策體系。繼續實施造林、林木良種、溼地保護、中幼林撫育、野生動物損害、森林保險保費等補貼補償補助政策。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和稅收扶持政策。積極爭取防沙治沙財政補助政策。努力將國有林場納入國家分離國有農場辦社會政策範圍。二要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強化困難立地造林、森林經營和雷擊火防範技術攻關,力爭在林業碳匯監測計量、生物質能源、資源保護、野外科學觀測和生態服務功能測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繼續實施林業科技引領計劃、林業科技富民示範工程和林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推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標準化示範區等各級各類科技示範樣板。加強林業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強化林業生物安全和遺傳資源管理,加快推進森林認證工作。加強協調,積極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業野外生態定位觀測站、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產品質量監督與檢驗檢測機構等林業科技條件能力建設。三要強化依法治林。切實抓好森林法修改,繼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立法調研,推進沿海防護林條例、溼地保護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等行政法規起草修訂工作。抓好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證書核發管理辦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制訂工作。推進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示範點建設。完成規範性文件清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做好林業行政複議工作,提升各級林業部門依法行政水平。四要大力推進林業信息化建設。林業信息化建設必須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制式、統一平臺、統一管理,加大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在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信息化業務。加快推進“金林工程”立項工作,儘快啓動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積極拓展林業信息化交流與合作,適時召開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加強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和林業信息化標準建設,推進應急通訊和先進成熟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五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及時準確掌握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議題談判形勢變化,認真研究坎昆會議通過的兩項決議,積極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和科技攻關,及早制訂我國林業與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規則接軌的新政策、新措施、新規程和新標準,爲林業議題談判和林業長遠發展爭取主動。妥善應對森林可持續經營、非法採伐和老虎、象牙、犀牛角等涉林敏感、熱點問題,全力維護國家權益。做好聯合國亞太地區林業委員會會議、APEC林業部長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和國際森林年的相關工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公約談判和國際規則制定。繼續實施林業“走出去”戰略,鞏固和拓展政府間、部門間合作渠道。積極爭取日、韓、澳、德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會、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等雙多邊援助項目。

(九)全面抓好自身建設,提高服務管理能力。一要加強幹部培養管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上崗、掛職鍛鍊力度,抓好關鍵崗位輪崗交流,優化機關幹部配置,選派一批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過得硬的幹部充實到關鍵崗位。頒佈實施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人才工作的意見、全國林業人才“”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全國林業教育培訓“”規劃。二要抓好基層林業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森林公安、調查監測、信息化等隊伍建設,切實加強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國有林場等基層單位建設,穩定機構隊伍,強化職能作用,理順資金渠道,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辦公條件,着力解決幹部職工關心的民生問題。三要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切實抓好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開展各種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環節和崗位的監督檢查,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促進黨員幹部廉潔從政,依法行政。四要強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表彰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努力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良好的作風凝聚人心,以優良的政風推動工作。

同志們,回顧過去,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爲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科學謀劃,紮實工作,全面開創現代林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九十週年!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 篇2

這次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林業工作,部署20xx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林業工作。

黨的以來,全國林業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把林業放在國家全局中來認識、來謀劃,立足改善生態改善民生髮展林業。我們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符合國家發展大局和林業發展規律,順應了人民羣衆期待,與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實現了同頻共振,所以林業的形勢越來越好、發展越來越快、影響越來越大。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林業改革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級林業部門要科學把握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全力服務新常態,全面提升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水平,爲改善生態改善民生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科學把握新常態,首先要科學把握新常態的新特徵、新趨勢、新挑戰和新機遇。新常態最大的特徵是,我國經濟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動力正在發生變化。新常態呈現的新趨勢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新技術、新業態等投資機會大量涌現;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新常態面臨的新挑戰是,經濟增速下行,就業壓力凸顯,傳統產業快速收縮,新的動力難以很快形成,多種風險可能集中釋放。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是,爲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動力,爲調整產業結構提供了新契機,爲加強技術創新增添了新壓力,爲提升生態承載力提出了新要求,爲改善生態環境騰出了新空間。我們要密切跟蹤這些重大變化,深入研究新常態對林業的新影響新要求,及時調整林業的發展佈局、發展方式、政策措施,讓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更好地適應新常態、服務新常態。

新常態下,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有着巨大的優勢和潛力。從消費需求看,生態需求已成爲社會的主導需求之一,人們對改善生態的願望越來越迫切,對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尤其是林產品種類繁多、綠色環保,符合個性化、生態化的消費趨勢,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從投資需求看,我國生態建設與保護的投資需求巨大。20xx年,中央財政投入林業的資金1517億元,涉林貸款2083億元。按照46.5億畝林地計算,平均每畝只有77.4元,再加上8億畝溼地和39億畝荒漠化土地,平均每畝僅爲38.5元。同時,林區基礎設施極爲薄弱,有着巨大的投資需求。特別是對生態建設與保護的投資,形成的是非常稀缺的生態資本和綠色資源,這已成爲新常態下投資的戰略重點之一。從市場空間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對林產品的需求都十分強勁。經濟越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對林產品的需求量越大。20xx年我國消費木材1.83億立方米,20xx年達到5.22億立方米,增加近2倍,對外依存度急劇上升到47.7%。同時,全球林產品消費量也大幅增加,林產品有着巨大的國際市場。從就業潛力看,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夠帶動130萬-150萬人就業。據研究,1998-20xx年居民休閒消費每增加1億元,與之相關的就業人數就增加4826人。我國有3681個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沙漠公園和2174個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旅遊和林業休閒服務業年產值5965億元,僅佔林業產業總產值的12.6%,增長潛力和就業空間很大。從產業結構看,林業產業是生態產業、生物產業、碳匯產業,是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不僅可以促進綠色增長、綠色外貿、綠色就業,而且可以爲我國二氧化碳減排提供戰略支撐,還可以爲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物製藥和新材料提供重要基礎。特別是木變油等技術的突破和竹纏繞複合管道新材料的應用,爲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資源安全開闢了新渠道。從區域發展看,發展林業可以加快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發展,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和城鄉之間協調發展,讓欠發達地區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縱觀世界許多國家,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把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作爲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舉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爲應對經濟危機實施的羅斯福生態再就業工程,爲300萬青年提供了就業崗位,既增加了1.03億畝森林,又增加了社會就業和居民收入。當日本經濟年均增速從1961—1973年的8.8%下降到1974—1983年的3.4%時,日本政府通過實施《保安林整治臨時措施法》和保安林規劃建設制度,一方面增加了大量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使保安林面積增加了2倍多,大大提高了生態承載力。20xx年金融危機後,美國以林業部門爲主實施的“大戶外”戰略,不僅提供了610萬個持續就業崗位,而且增加了近800億美元稅收。20xx年5月,歐盟爲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施了綠色基礎設施新戰略,力圖實現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三贏”。最近,芬蘭制定實施了首個國家生物經濟發展戰略,計劃加大對動植物及其廢棄物的深度開發,加快經濟恢復和轉型。預計到20xx年全國生物經濟年產值將由目前的600億歐元增加到1000億歐元,對國民經濟貢獻率超過20%,並創造1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

對這些新形勢新變化,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非常關注。去年以來,在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重大判斷的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如:適應新常態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爲多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難以承載高消耗、粗放型的發展;人民羣衆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生態環境越來越珍貴;要更加註重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不僅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要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朝着藍天淨水的目標不斷前進。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專門強調,要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保衛和創造綠色財富;森林草原、江河溼地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貴財富,須倍加珍惜;要適當擴大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增加轉移支付規模;擴大天然林保護範圍,提高補助標準;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這些重大判斷和具體要求,爲我們準確把握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形勢與任務、潛力與優勢提供了根本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

從各方面分析來看,林業要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必須始終堅持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務不動搖,堅持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旗幟方向不走偏,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基層的職責使命不放鬆,以更大的拼勁、更強的韌勁,堅定不移地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林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堅持以建設生態文明爲總目標,以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爲總任務,以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爲總動力,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認真實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創新林業體制機制,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加快依法治林進程,着力解決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釋放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強大功能,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一、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着力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不斷激發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活力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林業改革頂層設計之年。一年來,林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國家林業局研究確定了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要求,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9大林業基本制度、全面加強9種能力建設;研究提出了《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明確了國有林場生態公益功能定位、實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建立國家所有中央政府委託省級政府承擔主體責任並實行地方政府分級管理的國有林場管理新體制、建立健全責任明確分級管理的森林資源監管體制等重大改革舉措;研究提出了《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明確了健全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產權制度、因地制宜逐步推進國有林區政企分開、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機制和監管體制、有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強化地方政府保護森林和改善民生責任等重大改革舉措;與農業部、中央農辦共同牽頭制定了《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研究提出了《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在內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思路》,並已報送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目前正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體方案》經國務院批准已正式實施;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起草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 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爲林業提供長期低息貸款的政策;配合財政部完成了《林業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研究報告》。其他改革有的正在進行試點,有的正在制定改革方案。

20xx年是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的關鍵之年。深化林業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進行了專門論述,其中明確提出,必須順應人民羣衆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並從中創造新的增長點;要對山水林田湖實施更嚴格的保護,加快生態脆弱區、地下水漏斗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區治理。也提出,要保衛和創造綠色財富。汪洋副1月4日下午在聽取我們工作彙報時對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明確指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主要標誌,就是要把保護生態放在第一位。我們貫徹中央要求,轉變林業發展方式,關鍵是要通過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的體制機制、經營方式、運營模式,更加註重生態保護,更加註重改善民生,更加註重質量效益,更加註重市場力量,努力實現改善生態與改善民生共同推進,增加總量與提高質量協調發展,政府投入與社會資本相得益彰,走出一條資源增長、生態良好、林業增效、職工增收、林區和諧穩定的林業發展之路。

堅持改革的方向和底線。各項改革都要貫徹落實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改善生態改善民生的改革目的和基本方向,堅決守住保生態、保民生的底線,堅決守住森林資源不破壞、國有資產不流失的紅線和高壓線。林業改革要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森林資源受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林區社會穩定和諧。要通過改革,真正爲子孫後代留下美麗家園,讓歷史的春秋之筆爲當代中國人留下正能量的記錄。

精心制定改革試點方案。各省(區、市)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在釐清森林資源總量、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制定好改革試點方案。各省(區、市)編制的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方案和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編制的國有林區改革試點方案,需報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後組織實施。分佈在其他省區的國有林區,原則上按照《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推進改革。國有林場是十分寶貴的生態資源,是最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改革方案確定了國有林場的生態屬性和公益屬性,各地要按照林場屬性理順體制。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試點方案必須全面落實中央的要求,必須明確發揮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安全的定位。

狠抓改革任務落實。除了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以外,按照xx屆三中全會改革任務分工方案和林業重點工作部署,林業的改革任務還有80項。隨着改革方案的不斷出臺,抓落實的任務越來越重。改革不是出了文件、定了方案就行了,各項改革舉措決不能落空。要把抓改革舉措落地作爲重要的政治任務,強化一把手責任。要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要求,建立臺賬,全力推進,一抓到底。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實到位、見到實效。

注重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各項林業改革都要搞好頂層設計,既要符合中央精神,又要符合基層實際。要堅持以人民滿意不滿意爲基本標準。既要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樣,又要鼓勵基層探索和創新。要尊重基層實踐,尊重基層創造,不斷豐富和完善改革舉措。對一些重要的經驗和模式,要進行復制和推廣。要堅持問題導向,瞭解羣衆願望,下功夫解決羣衆關注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改革爲了羣衆,改革依靠羣衆,改革成果讓羣衆共享。

加強改革成效評估。改革不能自拉自唱,要加強督查檢查、跟蹤落實,做到改革推進到哪裏,督查就跟進到哪裏。要建立改革成效評價體系,開展自我評估,接受羣衆評價,有條件的要開展第三方評估。要用好評估成果,用於幹部考覈,用於幹部獎勵,用於幹部問責,用於調整完善改革措施。

二、全面加強依法治林,着力推進林業治理法治化,爲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xx屆四中全會要求,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度,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這對林業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林業法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與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一是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有待強化。少數領導幹部依法辦事的觀念和依法決策的能力有待增強,遵守林業法律法規、保護生態資源還沒有成爲自覺行動,有的甚至存在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現象,政府和法人仍是一些地方侵佔、破壞生態資源的行爲主體。二是林業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有的內容已經不符合林業發展實際情況,與市場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制度不相適應。有的法律條文過於原則籠統,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國家層面,溼地保護還存在法律缺失。三是林業執法體制機制仍不健全。執法體制不順,有效的監督機制缺乏,綜合執法能力有待提高。在一些地方,重實體輕程序、重執法輕監督的思想仍然存在,多頭執法、職責交叉、重複執法的問題比較突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時有發生。四是林業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震懾力不夠強大。由於缺乏嚴格的責任追究和賠償制度,許多林業案件沒有依法嚴格追責,有的只是象徵性地罰款了事,導致林業違法成本過低,全國每年發生林政案件20多萬起,對森林資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任務,各級林業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面加強林業法治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林,加快形成完備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林業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林業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林業法治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依法治林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推進林業治理法治化。林業治理現代化必須依靠林業治理法治化,林業治理法治化的過程也是林業治理現代化的過程。要強化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健全依法決策和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大決策和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更加註重依法履行政府職能、依法約束開發利用行爲、依法保障羣衆生態民生權利。

繼續完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當前的林業法律法規大多是在林業開始轉型前制定的,要緊緊圍繞提升和發揮林業生態功能,推動林業立法由注重保護管理單一自然資源向注重保護管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着力完善覆蓋森林、溼地、荒漠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增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科學性、協同性和有效性。地方性林業法規要突出地方特色,並與國家立法搞好銜接配套。

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爲。全面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資源違法行爲,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生態資源。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執法責任追究機制,杜絕以罰代刑,徇私枉法,甚至“私了”執法。推進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和規範化水平。同時,要加強林業法治宣傳教育,引導林業幹部職工和社會公衆自覺學法懂法守法。

依法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完善執法程序和執法機制,規範行政執法行爲,提高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實現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行部門權力清單制度,推進林業政務信息公開,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堅決嚴格保護天然林,着力解決資源保護和木材供給問題,築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根本基礎

天然林是結構最複雜、羣落最穩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態功能最強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好生態,首先要保護好天然林。去年以來,多次要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研究把天保工程範圍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他還指出,眼前會增加財政支出,也可能減少一點國內生產總值,但長遠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我們一定要從建設生態文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刻理解的這一戰略決斷,堅定不移地嚴格保護天然林,加快制定全國天然林保護實施方案,全面落實中央的戰略意圖。

把所有天然林都納入保護範圍。1998年以來,我國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以及東北、內蒙古等地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全國還有相當一部分天然林沒有納入保護範圍。一些地方把天然林看成是雜木林,實行毀林造林,有的甚至把天然林開墾成耕地,這些現象要堅決禁止。要把所有天然林都納入保護範圍,劃定保護紅線,加快制定《天然林保護條例》,實行依法嚴格保護。

果斷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過去60多年,全國已採伐天然林約110億立方米。天保一期工程停止了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幅度調減了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採伐量,工程區年均減少天然林採伐1760萬立方米,累計減少天然林資源消耗4.25億立方米。在此基礎上,二期工程天然林年採伐量由一期的1094萬立方米進一步調減到402萬立方米。去年4月,我們又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開展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結束了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175年的採伐歷史,實現了從森林採伐到生態保護的重大轉型。這是國有林區轉型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目前,天保工程區天然林採伐量只有256萬立方米,但全國天然林年採伐量仍高達4994萬立方米。今後,要分三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一是擴大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二是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停止國有林場和其他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三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是一項重大政策。各地要加強調研,結合編制“十三五”採伐限額,深入研究停伐後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確保停伐後木材供給有來源,職工就業有保障,林農收入不減少,林區民生得改善。

着力提升天然林生態功能。保護天然林的主要目的是發揮生態功能。提升生態功能,既要停伐保護,讓天然林休養生息,發揮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又要加強撫育經營,人工促進自然修復,提升天然林的質量和功能。對稀疏的天然林要實行封育和補植補造;對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園等地的人工林,要借鑑德國培育近自然林的成功經驗進行培育改造。通過嚴格保護和科學培育,使我國天然林資源總量明顯增加,質量明顯提高,生態功能明顯增強。

對獨特的天然林實行重點保護。對一些具有重大保護價值的天然林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要實行特殊的保護體制,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建立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實行重點保護、永久保存。這些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要有選擇地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直接管理或委託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管理,涉及的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林地、林木要逐步實行政府贖買或租賃政策。

提高天然林保護補助標準。20xx年實施天保二期工程時,各項補助標準作了相應調整,並規定隨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和物價變化,及時調整有關補助標準。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明確提出,要提高工程補助標準。要通過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一套既有利於嚴格保護天然林、又有利於改善林區民生的政策體系。

配套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維護生態安全,保障木材供給,是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主要任務。木材供給問題不解決,天然林就保不住。當前,我們可以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滿足國內木材需求。但從長遠看,保障木材供給必須立足國內。當務之急是要抓緊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把世界銀行貸款造林的成功模式嫁接到國內,爭取由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每年提供長期低息貸款,由中央和地方財政貼息,由地方林業部門組織經營主體實施,由國家林業局和相關金融機構制定標準並負責監管。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木材儲備生產基地,全面實現由採伐天然林到採伐人工林的歷史性轉變,爲保護天然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木材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四、繼續加強森林資源培育,着力解決質量不高和總量不足的問題,如期實現森林資源增長目標

森林資源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提升生態承載力、順應人民羣衆對良好生態新期待的直觀指標,更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支撐。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我國已承諾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峯值。爲應對氣候變化,我國已確定到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的目標,並對2030年森林資源增長目標作出了安排。實現這些目標,一方面要加強森林經營,提高現有森林質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幹旱半乾旱地區造林綠化力度,增加森林面積。

全面提升重大生態修復工程質量效益。正在實施的10項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是我國林業建設的主戰場,也是增加森林資源的主要措施,已經取得重大成效。但由於一些項目投資標準低,尚未實行按工程管理,影響了工程建設質量。要爭取國家進一步提高投資標準,加大省級資金配套額度,逐步實行按工程管理,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同時,要根據適當擴大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等方面的需要,及時謀劃啓動一批新的重點生態修復工程。

不斷擴大幹旱半乾旱地區森林面積。目前,我國60%以上的可造林地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這是擴大森林面積的潛力所在,也是造林綠化的難點所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等省區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青海、新疆由不到1%分別增加到5.63%和4.2%,特別是山西省右玉縣由0.3%增加到51%,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加快乾旱半乾旱地區造林綠化,關鍵要解決好水的問題。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堅持量水而行、以水定林、以林養水,選擇適宜的造林樹種和造林模式,科學恢復乾旱半乾旱地區林草植被。

大力推進森林經營。森林經營是提高森林質量的根本之策,事關林業長遠發展,務必引起高度重視。今後,國家還會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但森林經營決不是國家給多少錢就辦多少事。實際上,森林經營應是一項技術性措施,而不應是一項政策性措施。即使國家不投入,營林主體也要加強撫育經營,注重培育高質量的森林。各級林業部門既要千方百計爭取國家增加投入,又要引導、支持、培訓營林主體和林農羣衆主動加強森林經營,通過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收入。

五、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着力破解投入瓶頸制約,有效促進綠色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

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推動綠色發展,爲億萬農民增加就業崗位和財產性收入,是新常態下林業服務國家大局的最佳切入點和着力點。要充分發揮林業的市場潛力、投資潛力、就業潛力和增長潛力,爲穩增長、調結構、保就業、惠民生作出更大的貢獻。

發揮增長潛力,爲穩增長作貢獻。近年來,我國林業產業保持持續快速增長。20xx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比20xx年增加1.31倍,4年翻了一番多,但只有木竹加工及產品製造、經濟林產品種植與採集兩大產業產值分別超過1萬億元,其他多項產業還有很大增長潛力。新常態下,要注重新產品、新業態開發和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應用,注重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素質,注重發展新興產業、休閒服務業和小微企業,通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20xx年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6萬億元,爲穩增長作出新貢獻。

發揮市場潛力,爲調結構作貢獻。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問題。林業產業是巨大的綠色、低碳產業,具有節能減排的獨特優勢,且市場空間大,產能不過剩。近年來,我國木材等林產品對外依存度持續提高,食用植物油60%-70%依靠進口,森林食品、生物質能源、生物製藥的市場潛力巨大。堅持以市場爲導向,進一步做大做強綠色富民產業,可以優化我國經濟結構,推動綠色發展進程。

發揮就業潛力,爲惠民生作貢獻。就業是民生之本。面對新常態,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情況下確保就業人數增加和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林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已有近1.4億農戶5.34億農民承包了集體林地,這是農民最可靠的就業渠道和增收來源。雖然不少農民已進城打工,但承包的集體林地可以爲返鄉農民工提供合適的就業和創業平臺。關鍵要維護和穩定農民林地承包經營權,決不能讓失業農民工又失山失地,失去最基本的就業保障。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建設森林城鎮,綠化美化城鎮,發展林業產業,不僅可以爲中小城鎮培育支柱產業,還可以爲農民提供就近就業的機會。

發揮投資潛力,爲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作貢獻。林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當前最大的投資窪地。制約林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於投資不足。加大林業投入,既可以直接轉化爲農民收入,又可以帶動產業發展,積累綠色資產,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當前,我國正在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我們既要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又要注重發揮金融資本的投資潛力,吸引各種資金大規模向林業產業流動。通過發展綠色富民產業,促進山區林區沙區與發達地區協調發展、共同發展。

六、在生態資源監管中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着力解決產權不清和監管不力的問題,確保自然生態系統得到嚴格保護

生態資源保護和監管是政府的基本職責。當前,非法侵佔林地、隨意破壞溼地、沙區邊治理邊破壞等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生態資源嚴重破壞,這與產權不清、監管不到位、查處不力直接相關。按照xx屆四中全會精神,今後生態資源遭受破壞,各級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政府包括林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們要從維護生態安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和依法履行職責的基本要求出發,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好地發揮政府在生態資源保護和監管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建立生態資源產權制度和監管制度。產權不清、職責不明、監管不力,是當前生態資源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近幾年來,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基本建立起集體所有集體行使管理權、集體所有個人行使承包權的集體林業生態資源產權制度。這對保護集體所屬的生態資源已經並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加快建立國有林場、國有林區以及溼地資源產權制度和監管制度,爲政府按產權來管理和監管生態資源提供製度基礎。

深入開展非法侵佔林地排查專項行動。要堅決貫徹落實等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精神,堅定不移地加強林地保護和管理。對於這個問題,各地林業部門決不能敷衍了事走過場,也決不能心慈手軟怕碰硬。對大案要案不堅決查處,是過不了關的,現在不查處將來發現了,林業部門還是要承擔責任的。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重點要清理排查土地整理中違規破壞森林資源問題、工業園區建設中違規佔用林地問題、隨意調整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問題,確保清查到位、查處到位、整改到位,切實履行好規範林地管理、遏制違法侵佔林地蔓延、嚴守林地紅線的重大職責。

加大溼地保護和恢復力度。溼地的生態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我們要主動承擔起保護和恢復溼地的重大職責。要堅決守住8億畝溼地紅線,嚴禁將溼地開墾成耕地,嚴禁在溼地公園、溼地自然保護區內搞商業性開發,嚴禁各類開發影響和破壞溼地生態功能。要加大對溼地保護和恢復的投入,擴大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溼、溼地保護獎勵試點,重點要把所有自然溼地生態系統都嚴格保護起來。

嚴格保護沙區森林植被。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荒漠生態系統開始改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開始淨減少。但是,仍然存在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有的在沙區隨意開墾耕地,有的建設項目沒有對沙區植被採取嚴格保護措施,有的甚至在已治理的地方搞破壞性開發。我們對沙區治理成果一定要倍加珍惜,對破壞沙區植被行爲一定要嚴厲打擊,繼續加大沙化土地和石漠化治理,保護和發展好沙區植被。

更加重視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物種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和基因庫,物種保護正受到國際社會的特別關注,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非法貿易已成爲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近幾年來,獵捕候鳥、食用猴腦、活熊取膽、大象砍頭等事件成爲國內輿論和網絡關注的焦點。物種保護今後很有可能成爲公益訴訟的重要內容。我們一定要把保護好野生動植物、建設好自然保護區作爲政府事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職能上進一步強化,在投入上給予更大的支持,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扶持。

七、在資源配置中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着力盤活林業資源,最大限度釋放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潛力

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化是林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林業適應新常態,就要深入挖掘技術、資本、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的潛力,推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實現更大發展。我國擁有豐富的森林、林地和物種資源,這些既是優質的生態資源,也是巨大的生態資產。據測算,我國林地林木資產總價值21.29萬億元,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態服務總價值12.68萬億元。依靠市場盤活這些優質資產,可以爲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我國林業市場化進程逐步加快,但市場化程度還很低。主要有三大制約因素:一是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發展一直強調生產而忽視市場,計劃經濟思維在林業領域仍然廣泛存在,導致林業各類要素市場發育遲緩;二是林業具有生產週期長、資金投入大等特點,部分林產品生產週期甚至超過一代人的壽命,傳統融資方式與林產品生產週期不匹配,導致資金和人才不願意進來,資本和技術積累緩慢;三是部分政策性限制影響林業市場發育,採伐難、評估難、抵押難、融資難等問題把一些市場主體擋在了林業之外。盤活林業資源資產,提升林業市場化水平,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各類生產要素的活力和潛力競相迸發。

牢固樹立用市場手段推動林業發展的理念。徹底轉變林業發展過多依賴政府的傳統思維,更加註重用市場手段推動林業發展。大力培育林業要素市場,確保通過市場交換實現林產品價值。積極採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提升生態服務產品的品質和效率。

着力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一方面,要培育農戶、合作社、企業這些傳統市場主體,支持他們逐步擴大經營範圍;另一方面,要藉助股份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提升林業經營主體融資能力和經營規模。要積極創新林業融資平臺,引導工商企業在堅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發展林業。

逐步完善林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市場配置資源主要是通過價格變動來實現的,這就是經濟運行中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林產品價格過低,會影響林業生產者積極性;林產品價格上漲,林業經營者的收益就會增加,但林業資源管理的壓力也會增加,同時國外林產品可能快速進入國內市場,衝擊國內林產品生產。要認真研究價格波動對林業的影響,學會運用市場槓桿和價格規律管理林業。堅持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讓林產品價格真正反映市場稀缺程度和供求狀況,引導社會形成節約木材的良好風尚。

積極探索林業資產化管理模式。研究借鑑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林業的成功經驗,探索推進我國林業資產化管理,一方面,可發揮政府在生態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地增進全民生態福祉;另一方面,可將林業存量資源轉化爲流動性更好的金融資產,幫助林業突破融資瓶頸,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業。

完善市場服務和監管體系。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推進林產品市場建設,規範林權流轉行爲,建立林權收儲制度和平臺,促進林權抵押和擔保。完善森林保險政策,提高補貼標準,擴大實施範圍,通過創新金融產品降低林業經營主體的風險。創新林產品營銷和流通方式,大力發展林業電子商務,加快建設林產品交易平臺和質量追溯平臺。

八、全面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着力提升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切實增強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動力

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發展主要依靠要素驅動,新常態下必須讓創新驅動成爲林業發展的新引擎。同時,隨着我國勞動力成本的逐步攀升,以勞動密集爲主要特徵的林業產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林業發展必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儘快轉變到主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林業科技實現了長足發展,但總體水平還不夠高,與林業發達國家和國內其他行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一是科技創新主體單一。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科技創新主要依靠科研事業單位和高等林業院校,沒有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局面。二是科技創新內生動力不足。由於林業科研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大多數林業生產單位習慣於依靠要素投入維持生存發展,缺乏開展科技創新的動力和壓力。三是創新資源配置效率低下。項目、資金、人才、設施等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不科學,協調性差,利用率低,難以形成創新合力。科技和市場、產業結合不緊密,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不能滿足林業生產對科技的巨大需求。四是創新激勵機制缺乏。林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缺少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和靈活務實的科技資源分配體制。

新常態下,要更加註重依靠科學技術,提高林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要緊緊圍繞林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和產業化發展方向,加快實施林業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林業發展由以投資拉動、要素驅動爲主向以科技創新驅動爲主轉變。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瞄準世界林業科技前沿,聚焦國內林業發展需求,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努力在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破解一批重大理論和技術難題,掌握一批關鍵技術,取得一批自主知識產權。

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加強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支持知識產權等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引導企業在林業科技創新中發揮主體作用,切實解決林業產業發展難題。圍繞林業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抓緊建立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探索建立林業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加速集聚林業創新人才。實施林業優秀科技人才計劃,聚集一批拔尖人才和領軍人物,增強林業科技實力。要不分隸屬關係,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爲他們辦學育人提供有利條件。要完善創新評價機制,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熱情。要營造自由探索、平等理性、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讓科技人才潛心科學研究。

全面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改革人才、資金、項目、裝備等科技資源配置方式,促進創新資源協調發展和合理流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效率。建立有利於激發林業創新活力的投融資政策,推動發展林業科技服務業,切實增強林業科技創新動力。

九、切實增強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着力提升林業對外開放水平,更好地適應林業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

當前,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格局逐步形成,生態問題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林業具有生態、經濟、社會等多重屬性,是國際社會解決諸多問題時最容易找到共同點的領域,正受到各方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林業國際合作作爲我國對外開放的組成部分,已經成爲新常態下國家外交戰略的重要內容,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保障民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準確把握國際形勢變化大趨勢,全面提升林業對外開放水平,已經成爲樹立國家形象、維護國家利益的重大戰略。

綜合判斷,我國林業對外開放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戰略機遇期。深度參與林業國際合作,有利於統籌全球資源和市場支持國內經濟發展,有利於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有利於引導國際生態治理體系發展演變。但同時也要看到,隨着生態問題政治化和生態治理國際化,熱點敏感問題對我大國形象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對我大國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我們統籌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提出了嚴峻挑戰。林業國際合作要善於將加強國內工作與履行國際義務結合起來,將解決國內問題與參與國際事務結合起來,將利用全球資源與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結合起來,全面提升林業對外開放水平。

不斷拓寬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要深刻認識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屬性,準確把握世界林業發展大勢,善於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謀劃國內林業發展。要把林業納入國家外交戰略佈局,研究制定國家綠色外交戰略和林業國際合作規劃,充分發揮林業獨特優勢和作用,全力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

統籌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國內資源約束趨緊和產品出口受阻的情況下,要加快轉變林產品對外貿易發展方式,促進林業開放型經濟發展,保障國家木材安全和羣衆就業增收。堅持以互利共贏和可持續經營的理念支持企業走出去,做好海外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要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引進吸收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林業發展內生動力。

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兩類規則。要通過多雙邊互動,引導國際生態治理體系和規則的發展演變。堅持內外聯動,適時提出“中國方案”,把國內需求更好地反映到國際規則中,按國際規則辦好中國事情。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廣泛傳播我國生態文明理念和核心價值觀,推動完善國際生態治理體系。

繼續完善國際合作機制。要增強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在國際合作中的協同作用,發揮國際竹藤組織和亞太森林組織的橋樑作用。緊緊圍繞生態保護、資源利用、貿易便利和技術經驗交流,全面深化與重點國家的雙邊合作。加強林業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強化涉林國際熱點敏感問題研究,按國別、分區域制訂林業對外交往政策。依法加強與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合作,更好地發揮非政府組織在推動林業發展中的作用。

十、不斷加強林業隊伍建設,着力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擔當起推進林業改革發展的歷史使命

近年來,我們通過深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兩轉變、兩服務”活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定不移反對“四風”,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林業系統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需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要進一步加強林業隊伍特別是幹部隊伍建設,擔當起推進林業改革發展、建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歷史使命。

增強改革意識。今年林業改革將全面推進,各級林業部門和幹部職工要積極支持改革,主動參與改革,全力推動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過深水區,尤其要敢於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勇於削弱自己手中的權力。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林業部門職能,激發林業發展活力。

增強擔當意識。強調:“爲官避事平生恥”。新常態下推動林業改革發展,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繁重。廣大林業幹部職工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切實增強擔當精神。面對複雜問題和繁重任務,決不能退避三舍、推諉扯皮、無所作爲,更不能遇到問題繞道走,碰到困難躲着走,而是要迎難而上、認真履責、勇於擔當。

增強服務意識。爲人民羣衆提供改善生態改善民生方面的服務,是各級林業部門的主要職責。要深入開展“兩轉變、兩服務”活動,繼續鞏固擴大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羣衆,讓林業發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羣衆。

增強基層意識。尊重羣衆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及時總結推廣基層成功經驗。要深入基層瞭解林業發展情況,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羣衆意見多的地方去,向羣衆學習,向基層學習,幫助基層解決林業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增強廉政意識。要針對涉林資金總量大、項目小、資金分散、實施主體多的特點,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違法案件,始終對腐敗行爲保持高壓態勢。要通過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廉政法規和從政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自覺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自覺依照法律法規履行各自職責。

同志們,我今天講的這10個問題,既是事關林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推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的重點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得好,林業發展將會再上新水平;如果解決得不好,將會影響林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編制之年,也是林業適應新常態、服務新常態的關鍵之年。各級林業部門既要圍繞這些重點問題,抓好貫徹落實,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務,又要精心編制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認真謀劃今後5年和更長一個時期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推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實現更大發展,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 篇3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議,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回顧總結“”重點是20xx年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研究分析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水利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部署“十三五”尤其是20xx年水利改革發展工作;動員全省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凝心聚力、履職盡責、奮發有爲,揮毫譜寫治水惠民新篇章,潑墨勾畫碧水長流新藍圖。

省委、省政府對水利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來抓,無論是防汛抗旱、水利改革,還是農田水利建設、重大項目實施,鴻忠書記、國生省長、昌爾副書記、振鶴副省長等省領導都經常研究過問、多次考察調研。會前,國生省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時期,全省水利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三維”綱要,奮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在防汛抗旱減災、湖泊管理保護、重大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以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爲推進“一元多層次”戰略、建設“五個湖北”提供了堅實水安全保障。謹向全系統的同志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十三五”期間,希望同志們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深入貫徹“3.14”重要講話和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競進提質狀態謀劃好、實施好水利發展大文章,切實加強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洪湖分蓄洪區東分塊等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堅持生態第一、綠色優先原則,突出抓好湖泊河流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爲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振鶴副省長批示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水利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命脈”建設爲己任,以競進作爲爲取向,搶抓機遇,勇於擔當,奪取了防汛減災、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水生態文明及水利改革等決定性勝利,創造了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南四河整治加固等在全國全省有影響、有地位、有業績的歷史性功績,爲我省全面小康建設夯實了底盤、奠定了基礎。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起點新的夢想。衷心希望全省水利人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爲指導,把五大發展理念切實融入於水利事業發展的偉大實踐中,解放思想,乘勢而上,引領新常態,爭取新作爲,爲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作出新貢獻!謹向水利系統的同志們表示祝賀!祝福全省水利人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安康!

國生省長和振鶴副省長的批示,充分肯定了水利工作成績貢獻,提出了任務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狠抓貫徹落實。

下面,我講五個方面的意見。

一、克難奮進,久久爲功,總體實現“”水利發展新跨越

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全面完成“”水利發展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儘管任務異常繁重,責任十分艱鉅,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省水利系統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推動平安、農田、民生、生態、法治、廉潔“六大水利”建設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

一是平安水利再創新佳績。調度水庫安全調泄洪水30億立方米,泵站累計排水140億立方米,保護了14座城市、313萬畝耕地免受漬淹,抗旱灌溉農田186萬畝,防汛抗旱減災效益達88億元。水利安全生產進一步企穩向好,全年無較大以上安全事故。

二是農田水利掀起新熱潮。落實中央水利投資計劃111億元,開工上馬了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江大堤綜合整治等一批規模大、影響廣、受益多的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全省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0餘萬處,完成土石方11億立方米,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704萬畝,除澇面積550萬畝,改造漬害中低產田110萬畝。

三是民生水利取得新進展。解決了349.8萬農村居民和62.9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102個縣(市、區)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專管機構,有88個縣(市、區)已出臺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完成38處大型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4個規模化高效節水灌區、1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年度建設任務。完成病險水庫加固1106座、大中型病險水閘加固25座。

四是生態水利實現新突破。完成全省17個市(州)20xx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考覈。制定了全省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湖泊保護總體規劃。啓動湖泊保護範圍劃定工作,建成湖泊衛星遙感監測系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9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重點區域動態監測全面開展。新增水電裝機10萬千瓦,完成187個電站增效擴容改造。

五是法治水利收穫新成果。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等國家級、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不斷引向深入。水利“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過省級驗收。《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訂)》將於20xx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調整、下放2項省級許可事項,保留9項省級許可項目,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項目。公佈了省級水行政職權清單,發佈了市、縣水行政審批通用目錄。完成了省水利廳網上審批平臺建設。水政執法能力顯著提升,始終對非法採砂保持高壓態勢,長江、漢江河道採砂秩序總體可控。

六是廉潔水利展現新氣象。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三抓一促”活動和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積極配合省直機關工委來廳巡查。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展“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主題教育活動和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月活動。全面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着力加強幹部人才隊伍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五制”和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我省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考覈評分位居全國第三。電影《愛在青山綠水間》榮獲全省第xx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評比特等獎,蔣志剛同志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積極服務“三萬”“雙萬”活動和新農村扶貧工作,被評爲第五輪“三萬”活動突出工作組和組織單位。省水利廳、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宜昌市水利水電局、十堰市水利水電局和省樊口電排站管理處榮獲“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倍受好評,承辦了3件省領導領銜督辦重點議案,省人大李春明常務副主任讚揚我廳“爲人民羣衆巴心巴肝辦事,工作作風值得學習”。

與此同時,機關綜合政務、財務審計、水利稽察、工會羣團、老幹部、水利宣傳、水利科技、對外交流合作、水利經濟、後勤服務等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廳直各單位不斷加強水利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均有明顯進步,這裏就不一一贅述。

辛勤付出總有回報,20xx年的水利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不僅爲全年工作責任目標煞了尾,也爲全省“”水利改革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總的來看,“”時期是湖北治水思路轉變最快、投資規模最大、重大項目最多、改革力度最強、能力建設最優的五年,必將濃墨重彩載入湖北治水興水管水光輝史冊。

—— 這五年,防洪薄弱環節顯著加強,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長江、漢江干流防洪體系進一步完善,荊江大堤、荊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全面建設,漢江下游堤防、沮漳河重點河段等17條重要支流治理工程加快推進,荊江、洪湖東分塊和杜家臺等分蓄洪區建設工程正式啓動。全省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共加固水庫4678座,佔全省水庫總數的70%,恢復調洪庫容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5億立方米,水庫工程安全狀況普遍提升。454個重點河段治理工程全部完成,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明顯增強。實施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山洪災害防治預警能力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新建水源工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成功應對了20xx年江漢平原地區旱澇急轉重大災情,有效減輕了20xx年局部地區百年一遇的暴雨洪災損失,全力抗禦了鄂北、鄂中地區20xx~20xx連續5年嚴重乾旱。

—— 這五年,水利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部分重大改革項目有了重點突破。制定“湖北深化水利改革三年(20xx~20xx)行動要點”,明確20個方面的改革舉措。紮實推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建立河湖長制、創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抓緊抓實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水權改革等國家級試點工作,以及水利項目審批權限下放、省市分級稽查、水利綜合執法等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水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實行許可審批“一站式服務”。深化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設項目法人招標和工程代建制。創建了一批國家級水利管理單位,蔡甸區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總段、高關水庫管理局等6家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通過水利部考覈驗收。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管護機制改革的意見》,對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維修養護和項目建設給予補助。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基層水利管理站實現全覆蓋。

—— 這五年,鄂北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相繼開工,水資源優化配置總體佈局有了明顯改善。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江大堤綜合整治、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引江補漢、洪湖東分塊及杜家臺分蓄洪區、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等9項工程列入國家172個重大節水供水項目。20xx年10月22日,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這是我省地方水利建設史上工程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一號工程”,被列爲20xx年全國“有影響力十大水利工程”、湖北經濟10件大事之一。同時,按照湖北“三橫兩縱”水資源優化配置總體佈局,建成了引江濟漢工程,積極推進漢江中下游治理、四湖流域防洪排澇灌溉、東荊河河道治理等一批重點項目前期工作。

—— 這五年,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取得明顯進展,民生水利發展使人民羣衆有了更多獲得感。累計完成1380.5萬農村居民和331.8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投資計劃。20xx年度開展的“萬名幹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共整治塘堰21萬口、興建整修小泵站8400座、小水池(窖)2.6萬個、溝渠6萬餘處,顯著改善了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受到社會普遍讚譽。共完成投資1070.6億元,比“”的567.2億元增長88%;年均完成投資214.1億元,是“”的1.9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資501.9億元,是“”197.1億元的2.6倍。32個大型灌區、34箇中型灌區、25個大型灌排泵站、4個規模化節水灌溉項目和294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相繼見效;22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303個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全面完成,新增水電裝機136.7萬千瓦,解決了9.1萬戶農民小水電代燃料問題。

—— 這五年,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國家級試點順利完成,推進“千湖之省碧水長流”有了重要抓手。省、市、縣三級水資源管理指標體系全面建立。組織節水型企業、灌區及公共機構創建活動。開展重點河流納污能力核訂,嚴格化工園、工業園排污口審批。將水功能區達標率納入省管幹部考覈。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基本完成。我省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工作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142平方公里。武漢市列入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襄陽市“九水潤城”水系連通工程快速推進。加強湖泊保護管理,成立了以省長爲組長的湖泊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省湖泊局和有關市(州)湖泊保護專管機構,確立了湖泊“水質不污染、數量不減少、面積不萎縮”的目標,頒佈了《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制定了落實湖泊保護行政首長年度目標責任考覈辦法,實施了武漢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漢陽六湖連通、黃石磁湖、鄂州洋瀾湖等百湖(河)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工程,開展了“一湖一勘”“一湖一志”“一湖一檔”“一湖一規”“一湖一責”“一湖一景”等工作,護湖、養湖、愛湖、親湖、美湖的濃厚社會氛圍已然形成。

—— 這五年,水利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亮點紛呈,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有了持續加強。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加強水安全保障治水新思路。堅持“力度統一”,落實“一崗雙責”。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印發省水利廳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二十條辦法”,開展履職盡責督促檢查,編輯《省水利廳機關工作規範》。加強水利立法工作,頒佈施行《湖北省抗旱條例》《湖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等一批水法規。全面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加大水事糾紛調處力度和重大案件查辦力度。着力提升水利科技創新能力,重點科研課題立項60餘個。密切開展對外交流,一批考察調研成果產生積極影響。全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圓滿完成。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省水情中心和17個市級水情分中心基本建立,實現了所有279箇中央和省級水文報汛站的雨量水位自動採集。“湖北省基層水利人才能力提升412行動計劃”紮實推進,水利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省水利廳年均獲得上級和主管部門授予的各類表彰獎勵70餘項,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被省政府通令嘉獎,連續五年蟬聯省直機關目標責任制考覈“優秀單位”和綜治維穩工作“優勝單位”,20xx年目標責任制考覈成績位居省直機關第一。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各級各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凝聚了全省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廳黨組向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廣大水利幹部職工緻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很多經驗值得總結,收穫了深刻啓示,主要是“六個決定”:

第一,思路決定出路。我們認真貫徹中央治水興水決策部署,不斷豐富完善新時期湖北治水思路,按照“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定位,提出了“佈局科學、功能完善,工程配套、管理精細,水旱無憂、灌排自如,配置合理、節水高效,河暢水清、山川秀美,碧水長流、人水和諧”的水利強省建設目標,湖北水利大踏步走上一條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之路。

第二,綠色決定生死。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牢牢把握“讓千湖之省碧水長流”的奮鬥目標,努力讓家園和諧宜居更美好,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們始終堅持“人水和諧”理念,不斷強化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剛性約束,多措並舉惜湖、護湖、美湖,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大力實施“丹治”“長治”、革命老區等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力求“山變綠、水變清、糧增產、人變富”,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取共贏,爲文明湖北、美麗湖北建設做出了貢獻。

第三,創新決定成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水利工作發展的不竭動力。一直以來,我們大膽改革,鼓勵創新。宜都市探索推行“受益戶共有制”,很好破解了小型水利設施產權不明、建設資金不足、管理維護缺位的難題,鴻忠書記評價說“踏破鐵鞋無覓處,成功經驗在宜都”,相關經驗在全國推廣。夷陵區包“產”到戶打破農村用水“大鍋飯”,被《中國水利報》評爲“20xx基層治水十大經驗”之一。正是通過不斷探索完善科學有效的水利管理制度、體制、機制以及法制,以新思維、新舉措、新辦法推動水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突破。

第四,民生決定目的。我們大力發展民生水利,把着力點聚焦在涉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產條件、人居環境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上。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的決策後,我們舉全力推進,創造了國內大型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新速度,充分展示了保障改善民生的決心,更塑造了水利部門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各方關注點贊,匯聚了全社會支持水利發展的正能量。

第五,法治決定興衰。我們嚴格遵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針,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切實將水利工作置於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近五年來,水利法規體系不斷健全,爲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水行政執法能力不斷增強,堅決打擊了各類水事違法行爲;水行政監督體系不斷完善,有效促進了水利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第六,規劃決定前景。我們持續強化機遇意識,堅持不懈地抓好水利規劃前期工作,建立了“分級負責、整體聯動”機制,尤其是加強與環保、國土、移民等部門的溝通,確保了環評、移民徵地、土地預審等前置專題審批同步開展。20xx年中央1號文件發出加大水利投入的強烈信號後,我們迅速調整水利發展“”規劃,端出五年投資1558億元的總盤子,同時開展了150多個綜合或專項水利規劃編制工作,使得“中央有投資方向、湖北就有項目對接”,確保了大規模、高強度的水利建設,爲水利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需要發揚。在充分肯定“”水利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水利產品供給側薄弱環節還比較多,需要着力夯實;河湖水生態環境尚未根本改善,需要系統施策;部分領域水利改革相對滯後,需要重點突破;水利社會管理服務水平不夠均衡,重建設輕管理的情形仍然存在,需要統籌協調;依法治水管水能力還不能適應形勢要求,需要着力提升;水利系統基層單位廉政風險仍然存在,需要全面防治。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採取得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胸懷大局,不辱使命,準確把握新時期水利發展形勢要求

“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湖北水利發展大有可爲的“黃金時期”,挑戰與機遇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大局,精準研判大勢,牢牢抓住機遇,全力推進湖北水利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把“五大發展理念”作爲行動指南。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爲謀劃和推動今後水利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一要堅持創新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解放思想作爲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第一道程序”,本着“簡政放權、市場配置,服務社會、惠及民生,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原則,讓各種發展要素匯聚起來、內在動力迸發出來,在水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二要堅持協調發展。大力促進全省城鄉水利相統籌、區域水利相協調、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至不同區域、不同流域的供排水需求有效兼顧,蓄水、泄水、引水有效調度,生產、生活、生態用水有效配置,最大程度發揮水利服務社會的綜合效益。三要堅持綠色發展。切實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體”意識,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加快構建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區、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保護,推進生態脆弱河流湖泊水生態修復,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合理開發農村水電清潔能源,實施長江、漢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用綠色理念引領水利事業發展,把水利工程打造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生態惠民工程。四要堅持開放發展。突出湖北特色,既注重傳承,又兼收幷蓄,着力發展獨具“荊楚派”的水文化。積極培育專家諮詢機構,加快水利智庫建設,圍繞水利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合作。推動水利科技創新,用現代治水理念、先進科學技術、科學管理制度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利,大幅提高水利建設管理科技含量,全面打造“智慧水利”。五要堅持共享發展。“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大力踐行“六民要旨”,進一步夯實水利基礎,致力解決好人民羣衆“三最”水問題,讓水利改革發展的成果普惠民生。

(二)把全面做好水安全大文章作爲核心任務。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想,確立了新時期治水根本遵循,契合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新要求,明確了水利部門加強水安全保障的第一要務。要從解決水利公共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側不足問題着手,加快構建湖北水安全保障體系。一要促進“六水”共治。以“興水”“增水”爲首要任務,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把水生態保護擺在首位。以“治水”“保水”爲重要舉措,強化法規剛性約束,堅持治澇、治旱、治害、治污相結合,在治污上拿出空前力度。以“節水”“貴水”爲最高原則,堅持少用水、節約用水,運用市場規律使水“貴”起來。二要嚴守“三條紅線”。堅持人口規模、發展佈局與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相均衡,千關萬關不放“水關”,有效實施水資源安全風險防控,更好地發揮水資源管理紅線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先導性、約束性作用,在節約用水、生態建設等方面有更大作爲。三要確保“六個安全”。水利發展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要從維護“六個安全”出發,着力深化水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水利公共服務產品和水生態產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作用,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做出更大貢獻,爲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更加堅實的防洪、供水、生態安全保障。

(三)把永葆母親河生機活力作爲工作方向。今年1月5日,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1月8日,省委會傳達學習重要講話精神,指出:“湖北地處長江之‘腰’,長江經濟帶戰略給我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同時強調,“湖北作爲擁有長江干線最長的省份、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承擔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水利部門肩負治水護江神聖使命,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把保護母親河作爲湖北水利工作基本方略,全力擔當好“永葆”之責。一要堅持“保護第一”原則。牢固樹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二要善用“快”“慢”思維。既用“快思維”做加法、乘法,保護修復河湖生態,綜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又堅持“慢思維”做減法、除法,對一時看不透,或者認識不統一的,“等一等、多論證、緩實施”,堅決不做斷子孫後路的工程。三要統籌謀劃佈局。切實加強江河湖庫岸線管理,樹立岸線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理念,做到合理開發利用。要按照“建設生態長江、涵養文化長江、繁榮經濟長江”的思路,統籌岸上水上,協調優化已有岸線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觀等融爲一體,努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綠色生態廊道”。

(四)把推進城鄉水利基礎設施均衡配置作爲主攻目標。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到二○ 二 ○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水利作爲推進“五大發展”的重要內容,擺在八大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首要位置,納入九大風險防範的關鍵領域,對做好新時期水利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凸顯了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省委十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把解決水環境問題納入“十三五”主要目標,在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篇章均有關於水利工作的明確表述,在推進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部署中均有水利部門的職能任務,彰顯了省委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我們要緊緊圍繞湖北“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儘快解決各地水利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快補齊補強水利基礎設施短板。一要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促進大中小微水利設施的協調配套,建設江河互通、河湖相連、庫塘多點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完善高標準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推進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引江補漢、四湖流域綜合整治等重大節水供水工程建設。二要努力打造人水和諧宜居城市。統籌城市蓄水設施、排水管網、排澇泵站、堤防護岸建設,不斷健全城市防洪排澇減災工程、監測預警、組織動員、應急救援體系。加強城鎮供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注重城市水循環利用,開展城市節水綜合改造示範,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嚴格城市水功能區管理,積極修復河湖生態功能。三要傾力開展水利精準扶貧工作。貫徹落實省委“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切實加強對水利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貧困地區重點水利項目儲備,加大水利扶貧政策傾斜力度,加快貧困地區水利改革發展步伐。做好人才技術援助和宣傳發動工作,大力營造水利扶貧良好氛圍。

三、科學謀劃,突出重點,全面落實“十三五”水利發展目標任務

謀篇佈局 “ 十三五”,要以新時期治水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綠色、市場、民生”三維綱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順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增強水利公共產品供給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堅持“六項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爲本、民生至上。 突出抓好防洪保安、水利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民生“水”任務,讓水利改革發展的成果普惠人民羣衆。二是堅持以水爲貴、節水優先。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力爭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是堅持人水和諧、空間均衡。充分考慮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大力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四是堅持生態建管、環境友好。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注重保持河流、湖泊自然形態,力求水動、水活、水通、水連,爲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適宜生存的水環境。五是堅持統籌兼顧、系統治理。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湖等有機結合起來,系統解決水災害、水短缺、水生態、水污染問題。六是堅持改革驅動、兩手發力。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協同發力,在水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使水利體制更順、機制更活、制度體系更加科學完備有效。

(二)實現“六大目標”

一是實現防洪抗旱減災目標。 基本建成全省主要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防洪安全保障體系,長江達到防禦1954年型洪水標準,漢江達到防禦1935年型洪水標準,主要蓄滯洪區能正常安全運行,重要支流重點河段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提高,城市達到20~120xx年一遇防洪標準,主要湖泊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全省水庫病險率控制在5%以內。骨幹排澇工程排澇能力達到20xx年一遇。結合城鄉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全省乾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佔同期GDP比重降至1%以下。基本建立山洪與乾旱預警防治體系,提升城鄉洪澇災害預警與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實現節約用水目標。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365.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92.5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3以上,新增5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區。

三是實現城鄉集中供水目標。 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逐步增強,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城鎮供水保證率和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重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備用水源具備供水條件。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持續提升,新增供水能力70萬立方米,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標率比20xx年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四是實現農村水利發展目標。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基本完成列入全國規劃的32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推進規劃外的12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新建1處大型灌區;基本完成123處重點中型灌區、186處一般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任務,新建7處中型灌區。恢復灌溉面積65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900萬畝,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5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新增農村水電裝機容量10萬千瓦,解決10萬戶農村居民小水電代燃料問題。

五是實現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排污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5%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湖泊水面不萎縮,河湖生態環境水量基本有保障,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性逐步提高,水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9800平方公里。基本阻斷血吸蟲病傳播。在30%以上的縣(市、區)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

六是實現水利管理與改革目標。 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和湖泊保護、水庫大壩安全等監測設施及水利防汛管理、水政監察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水利信息化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基層水利服務和水利社會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用水管理全面強化,城鎮和工業用水、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分別達到85%、75%以上。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基本建立事權清晰、權責一致、規範高效、監管到位的水行政管理體制,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監督考覈制度,形成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機制,建成規範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運行體制,完善權責明確、行爲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利綜合執法體制,水權水市場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

(三)抓好“八個任務”

一是全面強化節水型社會建設。 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使水資源條件成爲城鎮發展、產業佈局的先導性因素。推進農業節水,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步伐,加強灌區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建設,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加快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切實做好服務業和城鎮生活節水工作,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和行業用水效率管理,推進和完善階梯水價政策。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示範區建設,創建節水型公共機構、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居民小區。擴大再生水利用,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完善節水技術標準體系,加快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設備和器具。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培育一批專業化節水管理服務企業。

二是着力完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 完善長江防洪減災體系,加快洪湖東分塊、杜家臺等重點分蓄洪區蓄滯洪工程和安全建設,加強漢江堤防建設,加快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建設,開展武漢市海綿型城市試點建設,推進主要支流及重要河流治理、新出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的防治,啓動重點湖泊綜合治理,基本完成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加快實施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利發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優化全省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實施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重要水利工程以及38座中型水庫等重要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引江補漢、“一江三河”、荊門漢東引水等7處引調水工程,12處新開工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長山泵站灌區等8處新建灌區工程建設。

四是持續加強農村水利建設。 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新建灌區、小型農田水利、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農村小水電開發等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和現代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進水利扶貧攻堅,擴大和加快貧困地區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抓緊建設水生態保護體系。 基本完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和考覈體系建設,細化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考覈辦法。開展水生態文明試點、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建設,探索研究水生態修復利用補償機制。以流域爲單元進行系統治理,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切實推進生態保護區、飲用水源區、水源涵養區、溼地保護區和生態脆弱河湖等重要區域的保護與修復。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水功能區動態監測和科學管理。覈定重點河流水域納污能力,嚴格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和入河排污總量控制。加強水土流失監測站點建設。實施江河湖庫連通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水利血防工程。

六是不斷完善水利管理服務體系。 增強基層水利建設管理能力,加強水利信息化體系建設,強化科技創新、推廣、應用和人才隊伍建設。

七是切實深化重點領域水利改革。 加大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力度,着力構建系統完善、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水行政管理體制、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和水價等四項改革。積極推進水權制度建設,搞好用水權初始分配,培育水權交易市場。完善多元化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建設。健全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體系。不斷完善治水管水法規體系,加強水利綜合執法。

八是積極推進重點流域綜合治理 。實施《湖北省漢江流域水利現代化規劃》,爭取漢江流域在我省率先形成比較完善的流域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基本建立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綜合調度體系,逐步建立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管理體制,爲其他流域綜合治理開發和管理提供示範樣板。妥善應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調水後對漢江中下游的不利影響,確保漢江“一庫清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

四、提振精神,首發破局,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各項水利工作

20xx 年是實施“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的開局年,也是落實“湖北深化水利改革三年(20xx~20xx)行動要點”的結賬年。要按照省委“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以質爲帥、效速兼取”的工作方針,貫徹新思路、適應新常態、提振新精神,統籌推進各項水利工作,努力爲“十三五”水利發展開好局、起好勢。重點抓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緊修訂報批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統籌謀劃好今後五年湖北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主攻方向、工程佈局、體制機制和重大政策,加快構建與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同時,科學編制湖泊及主要支流、水資源保護等一批綜合性規劃,協調推進漢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水中長期供求等一批專項專業規劃。

(二)務求重點水利改革項目取得關鍵突破。準確把握水利改革新形勢、新要求,以思想解放爲先導、以治水新思想爲指南、以問題爲導向、以民生爲目的、以關鍵環節爲抓手,發揚“釘釘子、硬碰硬、實打實”精神,全力推進各類國家級和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積極進展、重要突破。尤其要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全國第一批河湖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研究建立水權初始分配製度,啓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創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進一步深化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水利工程代建制、總承包制、購買社會化服務制度、水利建設融資PPP和BT模式,完善水利建築市場信用體系,提升基層水利單位服務能力。

(三)樹立防大汛抗大旱思想不動搖。堅持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克服麻痹思想,消除安全隱患,提升應對能力,加快工程建設,努力實現“四個確保、一個減輕”目標,即在標準洪水內,確保不潰一堤、不倒一壩、不損一閘(站),確保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城鄉交通幹線防洪安全,確保水利工程控制範圍內城鄉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安全;出現超標準洪水和嚴重乾旱時,千方百計保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四)統籌調度重大節水供水項目建設。加快重大水利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城市防洪防澇工程建設進度。重點抓好堤庫閘站整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新建水源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農水重點縣和小水電代燃料等各類民生水利工程建設。特別是要抓緊抓好列入國家172個重大節水供水項目的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荊江大堤綜合整治工程、荊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引江補漢工程、洪湖東分塊及杜家臺分蓄洪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等9個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水利精準扶貧。

(五)創新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出臺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編制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制定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考覈指標體系。全力推進武漢、襄陽、鄂州、咸寧、潛江5個國家級和鹹安、黃州、鄖縣等13個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着力構建科學的規劃體系、嚴格的責任體系、完備的工程體系、規範的管理體系、健全的法制體系、高效的監控預警體系等湖泊保護與管理“六大體系”。系統整治江河流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實施退田還湖、退塘還湖、退漁還湖等水生態修復工程,啓動四湖流域和黃蓋湖流域等重點湖泊水利綜合治理。探索研究水生態修復利用補償機制。加大水土保持綜合防治工作力度,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推進“丹治”、革命老區等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實施長江、漢江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江河湖庫岸線生態隔離帶。科學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確保水電站下游河道生態基流。

(六)掀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熱潮。堅持政府主導、羣衆主體、社會共建相結合,加大組織領導、宣傳發動、資金投入、建設監管力度,力爭完建各類水利工程30餘萬處、完成土石方10億立方米,進一步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七)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加快推進地方水法規制度建設,積極做好湖北省河道採砂管理條例、水庫管理辦法(修訂)等法規規章的立法調研、修改完善工作。繼續開展水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修訂完善審批流程,推進網上審批平臺、移動審批平臺建設,規範審批行爲,提高審批效率。做好水利法制宣傳教育和政策研究工作,全面啓動水利“七五”普法工作,增強水利系統的依法行政意識和社會公衆學法、懂法、守法意識。大力貫徹《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訂)》,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做好水事糾紛調處工作。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加強重點水事違法案件督辦、水行政執法專項檢查及水政監察隊伍能力建設。嚴格河道採砂管理,確保長江、漢江採砂管理秩序總體可控。依法依規徵收各項水利規費。

五、盯緊盯牢,壓緊壓實,持續加強全省水利系統黨的建設

以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務實的行動、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強全省水利系統黨的建設,使之成爲解決水利工作突出問題、推動水利改革發展的基礎支撐。

(一)使勁狠推作風建設。持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切實把紀律挺在前面,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管好黨員幹部日常工作、生活、交友細節,自覺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從諫如流、自覺接受監督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性分析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在修枝剪葉、自覺改造上下功夫,以正反典型案例爲鏡子,認真查找和解決不嚴不實突出問題;在抓常抓長、常態機制上下功夫,對出現的問題既要嚴厲整治,又要注重制度建設,標本兼治、防範未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二)不斷強化效能建設。要加快轉變水利部門工作職能,繼續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銜接落實工作,該放的堅決放下去,該管的真正管好。要積極推進水利依法行政,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探索規範制約權力運行有效機制,全面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切實強化權力監督,確保公正公開、透明高效行使權力。要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式,更多運用法治思維、市場辦法、大衆傳媒和信息化手段,指導和推動各項水利工作。要鞏固履職盡責督促檢查活動成果,健全完善督查考評辦法,繼續加強對全省各級水利部門依法行政、轉變作風、服務民生等方面的督促檢查,着力解決因履職不力而損害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和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

(三)致力推進隊伍建設。要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把班子配強,把隊伍“盤”優,下大力氣優化水利幹部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氣質結構,永續水利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要組織引導幹部職工向蔣志剛同志等水利先進人物學習,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致力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水利幹部隊伍,努力打造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素質優良的水利專業人才隊伍,大力完善一個以鄉鎮或流域水利站、防汛專業搶險隊、抗旱服務隊、水利科技推廣站、灌溉試驗站、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爲主體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要深入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大力實施《20xx~20xx年湖北水利幹部教育培訓規劃》,重點開展幹部調訓、在線學習、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水利幹部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四)抓緊抓實廉政建設。要堅持“力度統一論”,牢固樹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瀆職”的理念,不斷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思想堅定性和行動自覺性。要加強監督檢查,以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爲重要抓手,聚焦黨的“六大紀律”,抓住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個總綱,層層傳導壓力,使黨規黨紀成爲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紅線,確保水利系統風清氣正。要大力規範項目法人組建、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加快水利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創新水利資金監管機制和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建立以績效爲導向的資金使用管理激勵約束機制,合力打造陽光工程、廉潔工程、安全工程。

同志們,藍圖繪就號角鳴,實幹成就“水利夢”。面對充滿希望的“十三五”,我們務必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意識、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夙夜爲公、真抓實幹,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讓千湖之省碧水長流,奮力爲我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今天下午我們召開財政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分析20xx年財政運行情況,研究部署20xx年的財政工作,圍繞科學發展觀要求,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採取措施,強化管理,推進全區財政改革發展更上臺階。今天上午,區政府召開了全區財稅工作會議,曹區長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去年我區財稅工作取得的成績,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區財稅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

(一)全省財政工作會議精神:全省財政工作會議於1月15日在昆明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財政會議精神,認真總結了20xx年全省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入分析了當前全省財政形勢,提出了新形勢下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針,安排部署了20xx年全省財政工作。會上,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陳秋生做了重要講話。其主要精神是:

1、全面總結了全省20xx年財政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財政收支實現較快增長。20xx年,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1360.2億元,比上年增加248.9億元,增長22.3%。其中: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13.6億元,比上年增加126.9億元,增長26.1%。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470.7億元,比上年增支335.5億元,增長29.6%。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解放思想,科學謀劃全省財政改革與發展。陳廳長同時也指出了我省財政改革與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搞建設與保民生的矛盾日益突出;財力緊張與資金沉澱於部門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政府負擔沉重;轉移支付制度需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較弱;財政管理不夠精細;資金使用績效的待於提高等。並提出了五點對策措施:一是要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二是要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思想,增加對民生領域和農村、欠發達地區及邊疆民族地區的投入。三是要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四是要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五是要改進和完善理財方式。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實行“四個零增長”,即對公務購車用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出國出境經費實行零增長。財政部門要堅決貫徹執行。

3、認清形勢,周密部署20xx年全省財政工作。

會議全面分析了雲南財政改革發展的有利形勢和不利形勢。在認真分析全省今年經濟財政形勢,充分考慮各項減收增支因素並進行科學測算的基礎上,確定了全省財政收支預算。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662.7億元,比20xx年的613.6億元增加49.1億元,增長8%,財政收入增幅略低於全省gdp增長速度;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1617.8億元,比20xx年的1470.7億元增加147.1億元,增長10%。要求各地在編制今年預算時,要結合當前形勢和自身實際,收入安排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全額打足。支出安排要統籌兼顧,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留有餘地。同時,對當前及今後的財政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和安排。

(二)全市財政工作會議主要精神

2月16日上午,市政府召開全市財稅工作會議,會上,市委、常務副市長張紀華作了重要講話,全面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確今年全市財稅工作目標,安排部署當前財稅工作。下午,又召開財政工作會議,普局長作了講話,總結了20xx年全市財政工作取得的輝煌成績。1、財政收支再創新高。20xx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49.2億元,比上年的39.3億元增長25.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1億元,比上年的12.9億元增收4.2億元,增長32.9%,是20xx年5.1億元的3.3倍。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8.3億元,比上年的63億元增加25.3億元,增長40%。是20xx年22.7億元的3.9倍。財政支出比財政總收入多41.2億元,是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5.3倍。2、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財政增收基礎繼續得到鞏固,全市收入增幅在全省各州市中排名第2位,絕對額排第七位;縣鄉財政困難得到了徹底緩解,財政職能從“吃飯財政"向“民生財政、建設財政”過渡。加大對上級財政的彙報力度,20xx年,省對我市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緩解縣鄉財政困難轉移支付14.3億元,比上年增加4.3億元,增長43%。各類專款31.2億元,比上年全年的15.3億元增加15.9億元,增長1.04倍。市級財政繼續調節資金加大對縣區補助,進一步均衡縣區間財力,竭力縮小縣區間財力差距,11縣區人均可用財力均達到4.2萬元以上。在保障養人養機構資金外,全市共有40多億元用於經濟建設和發展。 3、提出全市加快發展的目標和工作措施。一是認真分析經濟形勢,抓好財政收入管理,確保收入增長目標。綜合全市經濟發展形勢,市委二屆八次全會確定了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目標爲12.5%。二是統籌兼顧,科學安排20xx年支出。三是繼續爭取上級支持,推進財政良性發展進程。四是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建設民生財政。五是支持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六是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障“三農"政策的貫徹落實。七是深化財政改革,提高財政運行質量。八是加強財政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九是嚴格執行體制,推進財政全面協調發展。十是強化機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財政工作效能。

二、全面總結成績,激發財政活力,信心百倍迎接財政新挑戰

20xx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財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改革,強化監督,積極將區委、區政府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落到實處,將各項增收節支措施落到實處。財政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呈現出五個方面的新亮點。

一是財政收支增長再次邁上新臺階。20xx年我區財政全口徑收入實現71196萬元,同比增收23618萬元,增長49.6 %,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0096萬元,同比增收7930萬元,增長35.8%,繼去年首次突破2億元(22166萬元)收入大關後,再次邁上了3億元的新臺階。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11959萬元,突破了10億元大關,同比大幅增支31689萬元,增長39.5%。收支能夠實現大幅增長的原因:一是以煤炭稅費徵管作爲財政增收的突破口。20xx年我們對煤炭稅費徵管方式進行了全面改革,全年煤炭稅費收入共完成10452萬元,同比增收4943萬元,增長89.7%,超額完成了區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8000萬元);二是國地兩稅加強徵管卓有成效。兩稅部門突出徵管重點,加強對重點稅源、重點行業的稅收管理,嚴格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稅行爲,有效杜絕收入的“跑、冒、滴、漏”現象,保證稅收收入穩定增長。20xx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實現25486萬元,同比增收7535萬元,增長42%,佔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84.8%,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三是大力爭取上級的支持幫助。20xx年共爭取上級補助收入82577萬元,比上年增加18941萬元,增長29.6%。其中:財力性轉移補助收入42446萬元,上級專項補助40131萬元,特別是爭取了省對縣區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資金8952萬元,比20xx年增加3082萬元,增長52.5%,比全市平均增長率40.7%高出11.8個百分點。

二是支持經濟建設取得新進展。20xx年,集中財力支持全區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維護費支出17860萬元 ,主要支持了城市改造、望海文化公園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建資金的鉅額投入,將使城區容貌更加亮麗,交通更加順暢,城市品位得到提升。交通公路建設投入3263萬元,加快了灑漁至大山包公路建設,增加了公路建設前期經費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將有明顯改善。

三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呈現新氣象。全年“涉農”投入1.59億元,佔全部財政支出的15.3%,實現了區委、區政府年初確定的加大支農投入的要求,有力地支持了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爲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支撐。全年共投入支農專項資金8343萬元,主要用於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業救災、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公益事業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建設等方面,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大爲改觀,我區新農村建設呈現出新氣象。

四是緩解基層財政困難有了新成效。針對農村稅費改革以來我區鄉鎮財政體制運行中存在的的諸多問題和困難(鄉鎮財力貧富差別過大、苦樂不均,大多數鄉鎮債務沉重,機構不能維持正常運轉)。財政部門在總結20xx年“鄉財區管”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重新擬定了新一輪的區對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方案,將鄉鎮財政收支全部納入區級統一管理,採取“收入整體上劃,支出納入區級預算管理”的改革辦法。提高了鄉鎮公用經費保障標準,改善了村組幹部、計生宣傳員等補助待遇,調節縮小了鄉鎮人均公用支出差距,極大地改善了鄉鎮政權機構運轉困難的問題。

五是財政監督管理得到新加強。一是加強了對救災、扶貧、涉農、教育、社保、醫療等財政專項資金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二是深入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和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共查出20xx年以前存在的“小金庫”資金32萬元,其他違規資金38.5萬元,清理上繳財政國庫和專戶資金19.97萬元,取消“小金庫”和其他違規開設的銀行賬戶5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範了我區非稅收入管理。三是開展了吃“空餉”問題專項清查工作。共清理出147名吃“空餉”人員,違規金額139.8萬元。已於2月13日提交區委會議研究處理,處理意見將通過區委會議紀要予以明確,財政部門要嚴格按區委的要求堅決執行。

回顧十一·五以來(20xx-20xx年),我區財政收支不斷取得新發展、呈現新跨越。20xx年以來,我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一改20xx年以來(1996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313萬元,首次登上億元臺階)長期在1億多元低迷徘徊的狀態,逐年大幅增長,不斷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20xx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82億元、20xx年2.22億元,分別增長21.2%、21.6%,20xx年達到3.01億元,同比增收7930萬元,增長35.8%,創下歷史最高,比20xx年(十·五關門之年)的1.5億元翻了一番。(我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從1億元到2億元,用了20xx年的時間,而2億元到3億元,僅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從支出來看,我區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0xx年實現6.54億元,20xx年達到8.03億元,支出淨增長額分別爲1.45億元、1.49億元,增長幅度達28.4%、22.8%,20xx年達到11.2億元,比20xx年淨增支出3.17億元,增長39.5%以上,同樣比20xx年的5.09億元翻了一番。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各級各部門奮力拼搏的結果,更是廣大財政幹部職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辛勤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財政局黨組,向在座各位特別是基層財政所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財政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源結構單一,減收因素多;二是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經濟總量低,財政自給率低;三是政府債務重(20xx年政府債務總額爲 億元),財政風險和壓力大,增支數額大,配套資金難;四是財政改革和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資金使用效益差。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財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逐步加以解決,推動全區財政穩步發展。

三、堅持科學發展,矢志創新創優,滿懷豪情鑄就財政新輝煌

按照省市財稅工作會議精神,20xx年全區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二屆八次全會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抓管理、重民生、促發展”的思路,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大機遇,培植財源、挖掘潛力、加強徵管、爭取支持,千方百計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着力在平衡財政預算、整合財政資金、優化支出結構方面創新思路和舉措,千方百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使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20xx年財政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淨上劃中央“兩稅”收入21154萬元;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858萬元,增長12.5%;其中:非稅收入完成4148萬元以上。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認真分析經濟形勢,抓好財政收入管理,確保增長目標。

今年,是實現“”財政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將是我區實現財政改革與發展目標任務非常困難的一年。我們財政幹部一方面要深刻認識經濟危機的嚴重性,切實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要認真分析積極因素,努力尋找和把握機遇,按照區委、區政府對財政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紮紮實實地做好今年的財政工作。

20xx年,受金融危機及國家刺激經濟增長財稅政策出臺的影響,財政增收面臨許多困難:一是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速放緩,財政增收後勁減弱;二是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下滑,煤炭價格下降短時期內難有較大回升,煤炭和礦產品稅收增長難;三是受增值稅轉型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率從4%和6%統一調整爲3%的政策性影響,增值稅將減收4300萬元,影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00萬元;四是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個人所得稅將大幅度減少;五是國家取消和停徵100項行政性收費項目,非稅收入減少;六是20xx年財政收入的特殊性和一次性因素達1800萬元,增加了20xx年壓力;七是因全國及全省收入增幅減小,上級轉移支付增長困難。省財政廳在會議上已明確指示,編制20xx年預算時,在剔除“六獎一補”資金之外,一般性轉移支付只能按20xx年的80%編入預算,減少1790萬元。

財政增收也存在不少有利條件:一是中央一系列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將發揮積極作用,將爲我區財政收入持續增收奠定基礎;二是新的耕地佔用稅政策的落實到位,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與資源稅改革政策的實施,將增加財政收入;三是轄區內、城市建設、煤電、交通、水電等項目工程的推進,對財政收入的帶動作用較大。

爲此,我們要加強對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跟蹤、分析和預測,密切關注一系列稅收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積極落實好已出臺的一系列支持產業發展的財稅扶持政策,鞏固財政增收基礎。要積極協調配合稅務部門,抓好收入徵管,同時,要強化和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加強對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和國有資本收益等重點收入的徵管。認真做好土地、礦產、煤炭、水資源等非稅收入的政策研究和徵管工作,提高非稅收入對財政增收的貢獻。

(二)統籌兼顧,科學安排20xx年支出。

20xx年,我們面臨的增支因素較多,主要表現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重民生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規範事業單位津補貼政策,增人增資,實施住房貨幣化補助,確保新形勢下機構運轉及實施區委、區政府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重大建設項目等都需要新增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加之我區還貸任務重,加大“三農”投入和關注民生等重點支出需地方配套,財政資金需要與可能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財政異常艱難的情況下,財政幹部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勤儉辦一切事業,全面厲行節約,杜絕鋪張浪費,制定完善接待費等一般性開支標準,推進服務型、節約型政府建設。

(三)繼續爭取上級支持,推進財政良性發展進程。

要進一步加大彙報和反映力度,在爭取省對我區轉移支付支持的同時,爭取省對我區扶貧、農業、教育、文化、交通、環保、能源等多方面的支持。省政府在總結20xx年一20xx年縣域經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從20xx年開始施行新的縣域經濟扶持政策,我們要結合實際,吃透精神,認真做好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積極爭取上級對我區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在農業綜合開發方面,中央在拉動內需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農發辦要積極做好項目的篩選上報,爭取更多支持。

(四)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建設民生財政。

一是要以人爲本,認真落實好乾部職工政策範圍內的工資和福利,落實好教師績效工資及事業津貼補貼政策。二是要逐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運轉的保障能力。三是要切實將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全面落到實處。我們務必將中央、省、市的所有惠及民生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低保、五保補助、村幹部生活補助等社會保障政策繼續貫徹好、落實到位。四是要強化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管理,保證“兩免一補”政策的全面落實;五是加大農村衛生經費管理。按照省財政的要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加大對困難羣衆看病就醫的救助比例,請社保科要進一步健全監管機制,確保經費落實到人民羣衆的看病、就醫問題上。

(五)支持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繼續支持城市、交通等重點建設,發揮投資對地方經濟和財政的拉動作用。積極支持煤炭、建材等重點企業或行業發展,促進財政收入結構的進一步改善。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以落實好中央、省擴大內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管理爲重點,多方籌集資金,逐步改善我區落後的交通、市政、環保、能源、農業、教育、科技、衛生、文體等基礎設施條件,打牢發展基礎。

(六)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障“三農”政策的貫徹落實。

要始終把支持“三農”作爲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裏我再強調一下,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推廣家電下鄉工作、農村村級會計委託代理工作我在上午的發言中已作了詳細安排,請大家務必抓好落實。

(七)深化財政改革,提高財政運行質量。

一是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進預算編制方法,細化項目支出,努力推進預算和資金安排的公開、透明、公正和效益,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二是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強化預算執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按上級財政的要求,今年一定要全面鋪開,國庫科要作充分準備,爭取在8月份全面展開。三是繼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和規模。四是加強“鄉財區管鄉用”改革力度,規範基層財政管理,去年省政府已出臺文件作了細緻的要求,預算科、國庫科要相互配合,切實按照上級的要求落實好、管理好、規範好鄉鎮業務。五是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以涉農資金整合爲重點,把性質相近、目標相同、用途相似的資金整合集中使用,加大力度,逐步建立起專項資金整合的長效機制。六是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不斷推進非稅收入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進程。七是加快金財工程建設步伐,提高財政管理的科學化、效益化和現代化水平。

(八)加強財政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牢固樹立支出績效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大財政績效評價力度,將財政支出績效管理貫穿於財政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後。二是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20xx年,省財政組織對我區截至20xx年1 2月3 1日政府性債務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覈查。覈查結果已作了認定。同時,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根據中央和省精神,自20xx年起,用三年時間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日前,預算科已會同教育部門作出了化解方案,下步的工作中,預算科、國庫科、行財科要配合好,按上級要求加以落實,確保在明年全部完成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目標。

四、提升綜合素質,秉承新風,錘鍊隊伍塑造財政新形象

事業興旺,關鍵在人。20xx年,我們面對的目標任務更加艱鉅,發展形勢更加緊迫,我們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全面加強財政幹部隊伍建設,着力提升財政幹部隊伍綜合素質,爲實現財政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一)狠抓隊伍建設,迸發蓬勃活力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財政幹部隊伍是財政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今年,我們將繼續在選拔人才上下功夫,真正讓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財政幹部要不斷提高政治素質、理論和業務素養。“學習使事業充實,學習使人生美麗”,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真正使財政機關成爲學習型機關。要精誠團結,在系統內形成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這裏我要強調一下,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科室負責人、財政所長,你們要敢於承擔責任,對事業負責、對同事負責。要公道正派,凡事出以公心,以良好的作風、人格的魅力影響其他人;要注意綜合協調,增強統攬全局的能力,遇事既要有主見,敢於堅持原則,又要胸襟坦蕩開闊,容人容事,廣納諫言,不固執己見,善於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同志一道工作。做事要果斷而不要武斷,要“高人一籌”而不是“高人一等”。心胸更開闊一些,覺悟更高一些,律己更嚴一些,做學習的表率,做堅持原則的表率,做把握大局的表率,做加強團結的表率,做清正廉潔的表率。

(二)狠抓作風建設,樹立“四個意識”

一是樹立發展和創新意識。財政近幾年之所以取得驕人成績,核心一條就在於我們始終堅持加快發展和改革創新理念。當前,我們的奮鬥目標已經十分明確,全系統上下只有增強時不我待、寢食難安的危機意識,保持自加壓力、負重奮進的志氣,保持迎難而上、遇難而進的勇氣,保持不甘落後、後發趕超的銳氣,才能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要充分調動和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拼字當頭、搶字當先,在拼搶中集聚資源,在拼搶中奮力趕超。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必須敢於突破,勇闖新路,做到多幹少說、先幹再說、只幹不說。只有這樣,我們的財政工作才能永葆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二是樹立大局和主動意識。政以財爲基,財以政爲本。做好財政工作首先要講大局、講政治,我們財政人要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大決策措施。凡有利於發展的事,就要主動想辦法儘量把它辦好,就要深入研究怎麼能夠支持解決。財政部門不能簡單地變成“搖頭部門”。要既會點頭,又會搖頭,點頭要準、要誠,搖頭要有原則、有水平。 三是牢固樹立羣衆和服務意識。我們財政人要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羣衆,思想上尊重羣衆,行動上深入羣衆,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爲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一些單位到財政部門來要錢,不一定都能滿足,但一定要熱情服務。不管能不能解決問題,都要讓人感到財政部門是誠心爲他們服務、幫助他們想辦法的。要重視調查研究,這既是做好財政工作的先決條件,也是羣衆觀念的具體體現;既有利於推動工作,又有利於提高領導能力。今年大家要騰出更多時間,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做更深入的調查研究。

四是樹立責任和效率意識。應該說,今年的目標任務十分艱鉅,完成全年目標還有很大難度,我們一定要轉變作風、提高效率,狠抓各項措施落實。今天這個會議要簽訂財政工作的信息工作目標責任書,我們要嚴格考覈。要完善考覈機制,改進考覈方式和方法,力爭標準更科學、結果更準確、評價更客觀,切實考出動力、考出幹勁、考出正氣。把全系統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幹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

(四)狠抓廉政建設,保持清廉本色。財政部門是廉政建設的敏感部門,所以我們要更加註重加強廉政建設,更要抓好權利觀教育,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要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制度來辦事,不以權謀私。要繼續從深化改革,從健全機制入手,從源頭反腐倡廉入手,堅持標本兼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禍民之事不可爲,不義之財不可取,不正之風不可沾,違法之事不可幹。我們要堅決抵制不良習氣的侵擾,把廉政建設搞好,把財政隊伍形象樹立好。

同志們,昨日的輝煌已成過去,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征程。我們要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始終保持勇爭第一的銳氣,蓬勃發展的朝氣,創新創優的勇氣,激情永恆,奮進不息。全面推進財政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爲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林業廳局長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首先衷心感謝同志們對局領導班子的真心支持,利用兩天的休息時間堅持把會議開完!聽了44 位同志的發言,非常受教育,非常受啓發,我深深地感到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非常有意義的一次活動,心情激動。在此講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解釋一下這次活動的起因和意圖。

一是起因。

市委號召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自5 月19 日動員會以來到現在已經進行了5 個整月的時間了,而且進入了集中整改這個關鍵階段,同志們的想法、整改的打算需要交流;自7 月2 號市委宣佈我主持局裏的工作以來,也已三個多月的時間,有些情況也需要總結,跟大家交換意見。在科級以上幹部動員會上,我簡要介紹了近三四個月來我們立足破除“滿、舊、浮、難、小”五個方面的問題,實現觀念上有新突破、思想上有新飛躍、作風上有新改進、環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之所以通知從六個方面來考慮整改,這正是我最近這一個時期的思考,我主持工作以來,大體上從這六個方面做了一些調整和努力。

第一,端正思想的問題。 端正思想,我想從三個層面來考慮。第一個層面,是我們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我們工作的立足點是否正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能不能切切實實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此來梳理、檢查我們的每一項決策是否正確,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應該說這幾個月來我們力圖在這方面調整好,做了一些積極的努力。比如說我們的教輔教材的編寫,我個人想,教輔教材的編寫,第一位的要求是對我們的全體學生負責,確保質量,質量第一,而不是經濟效益第一。如果我們把經濟效益擺在第一位,而忽視質量,或者把它擺在次要的地位,那就錯了,那就不符合“三個代表”的要求,那就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同志們,是不是這個道理啊!如果我們教育局所有的科室時時刻刻都考慮掙錢第一,那就不是教育局了,那也可能就改成教育公司了。所以說立足這樣一種考慮,我們作了一些調整。再比如我們的幼兒教育,陳老師彙報這個情況了,最近幾年發展很快,註冊登記的已經達到1600 多處,在園幼兒接近11 萬人,但結構是不合理的,以民辦爲主體,管理不規範,園長和幼兒教師素質比較低下,這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們調整了思路,致力於引導到以政府投入爲主體以公辦爲主體上來,借省裏安排對幼兒園重新登記註冊之機,對幼兒園進行規範整頓,提高辦園的質量和效益。比如說民辦教育,雖然它在我們聊城教育發展史上做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的貢獻,但的確民辦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想,今後不能再以發展數量爲主,而應轉到規範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上來,我們要進行檢查,進行規範。又比如說對學校的考覈,對高中,我們原來考覈上線率,我來了以後才知道這是個毛數,不實際,我們去年教研室等有關的科室確定了“優化藝體,突破文理,重點突破文科”的思路,再加上我們考覈體系的變化,由考覈上線率到考覈錄取率,尤其是本科錄取率,這是一種導向的調整。總之,我說第一個層次就是在指導思想上、在工作的立足點上,我們按照“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進行了調整。

第二個層面就是我們工作目的是否端正的問題。許多同志都講到了,爲誰工作,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我自己想,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我們的工作積極性肯定不能很好地調動。同志們想一想,如果你考慮是爲領導乾的、爲張局長乾的,那麼領導在場與不在場、張局長在場與不在場,肯定不一樣;如果你爲個人的提拔乾的,得不到提拔重用的時候,肯定有情緒;如果調整、端正爲誰工作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爲誰工作的問題,就不一樣了。比如說我們定位在爲了聊城教育的發展做貢獻,書寫聊城教育更加輝煌的歷史,實現個人人生的最大價值,如果按這個來定位,那你就會有使不完的勁。所以說到這裏,我也想給張霆兄等幾位即將退下去的老同志講幾句話,你們算起來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張局長算下來也不過是四、五年的時間,時間都是寶貴的,我們都儘可能地珍惜非常有限的工作時間吧,儘可能地爲聊城的教育、爲聊城的廣大學生多做一些事情吧!這樣,等你退下去的時候,同志們會說,某某同志直到他離崗的前一天,還在積極紮實地工作,等我退下去的時候,同志們也會說張局長工作的五年,也辦了一點實事。我想這一個方面的反思非常重要。通過這一段教育引導,就是立足於把我們全體同志的工作目的進一步端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第三個層面就是更新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理念的問題,思想的問題。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要。我們能不能承擔起把聊城教育推向更快更好的水平的重任,關鍵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意識,“滿、舊、浮、難、小”多多少少都存在,我們的許多觀念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所以說近一段時間來我們引導大家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學習《義務教育法》,學習其他的法律法規等等,立足於調整、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注意引導大家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實幹意識,使大家牢固樹立“以人爲本”、“關愛學生”、“爲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理念;“均衡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科學育人體系”等等。我們尤其強調了“強化規範管理、服務基層”的理念。我來了一年多,感覺大家差距最大的是服務意識。認爲教育局是全市教育系統的領導機關,我們是拿指揮棒的,這恰恰是我們的差距。領導就是服務,我們應該立足於貼近基層、貼近教師、貼近學生,紮紮實實的搞服務,包括政策服務,包括教育教學和管理方法的服務,但是這方面我們恰恰做的很不夠。這是第一個方面,即在端正思想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努力。

第二,規範管理的問題。 在動員會上我講,立足於培養一種“風正、氣順、勁足”的機關風氣。主持工作以來,首先抓了規範管理的問題,從加油、修車、到辦公用品的發放,再到接待,最近又發展到“以會養會”制度的規範,我想再繼續深化補助的發放、教輔材料的徵訂,最終發展到我們領導關係、幹部關係的調整,那麼才能真正算規範管理告一個段落。通過這一段的努力,大家對規範管理進一步形成了共識,越來越感覺到這個事辦對了,應該堅持下去。安書記帶領着財務科、辦公室、紀檢等科室人員,幫助其他科室落實規範管理的措施,我也抽時間逐個與有關科室見面,在聽取職能、工作、建議的基礎上,幫助制定規範管理的措施,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我想這件事情也抓對了。同時解決一些職能、分工不明確的問題,領導關係不理順的問題,進一步調動了領導層和全體同志的積極性。同時,也針對我們機關公文寫作水平不高、不規範等一系列的問題,李局長親自出面聯繫,組織安排了連續四周的公文寫作培訓班,也受到了年輕同志們的好評和稱讚。針對我們學校管理不規範的問題,我們開展了管理年活動,下發了16 號文件,對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後勤管理四個層面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時我們正在着手研究學籍的統一管理問題,加強學籍的規範化管理,進一步落實控輟措施。還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安全責任重新劃分界定,落實安全責任制,進一步搞好安全穩定工作等等。針對我們教師隊伍存在缺編、學科結構不合理、年齡文化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我們安排了專門的調查研究,正在醞釀起草向市政府的建議,拿出我們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些實際的、可供操作的建議等等。在規範管理方面我們取得了一些進步。

第三,團結協作的問題。 我感受最深的是44 個同志發言,絕大多數同志都提到了團結的問題,這說明大家對搞好團結形成共識,非常可喜。我在任職之初,提出了三句話,大家一起共事,要實實在在,明明白白,最後達到一個痛痛快快,通過我們三五年的相處還要成爲朋友。立足於這樣的考慮,提出了搞好三大團結:班子團結、上下團結、內外團結。爲什麼這樣提?通過一年多的觀察,我明確地感受到局裏團結協作的意識比較欠缺。上下不協調,左右不協調,局長不善於調動科長的積極性,科長不善於調動同志 們的積極性,局機關不善於主動協調部門關係營造良好的發展和工作氛圍,這種現象是存在的。所以說反覆講團結的問題,反覆講協調的問題,反覆講依靠全體同志的積極努力把工作推向新臺階的問題。圍繞搞好班子團結,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堅持人、財、物等大事集體商量決定,每週一召開局長辦公會 , 研究工作,商議大事。立足於搞好上下團結,我們注意引導我們的局長、我們的科長,聽取同志們的工作彙報和建議,引導同志們經常換位思考,增強團結的意識,注意關心幹部職工的生活,改善工作生活的環境,致力於形成一種“局長想着同志們,同志們想着工作”的良好局面,包括我們爲一些長期臨時工購買養老保險,包括我們採取一些實際步驟改善我們的後勤服務,包括提高我們的伙食飯菜的質量、增加我們家屬院的體育設施等等。同時,我們注意引導我們的同志樹立一種良好的、正確的用人導向,重視、尊重、關注善於團結的同志、善於協調的人,而幫助那些不善於團結協調的人一塊提高。立足於搞好內外團結,在任職之初,我的指導思想就是:放下架子,與發展教育有聯繫的部門主動聯繫、經常溝通、積極會商、強化協調,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包括我們的科長,都是這樣做的。同志們彙報時說,爲了爭取資金,爭取政策,不止一次的跑,我想這就對了,就應該這樣主動地、積極地來協調好關係。這天,杜長濤同志給我彙報,說訂刊物,我說第一條確保黨報、黨刊任務的完成。我在縣市區分管政工工作,就管黨報黨刊的徵定,每到這個時候,主要領導都親自講話,這個場合講的跟那個減輕農民負擔講的絕對對不起來,能說領導不對嗎?不能,這有個角度問題。所以說,從今年開始,給李局長也安排了,同志們定刊物,在總的錢額不變的前提下,徵求你的意見,你願意定什麼就定什麼,但是作爲局裏,首先要把黨報、黨刊的任務完成,沒有道理不完成,我們是宣傳口,我們應該帶頭,這是一種理念。這個意思就是說在協調內外部關係上,我們得進行調整,否則在一個廣泛聯繫的社會,你不可能不與這些部門打交道,你離了這些部門,就會影響發展,至少影響發展的速度。

第四,理清思路的問題。 理清思路非常重要。我們根據教育發展的實際,及時提出教育重心逐步從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規模、提高入學率向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推進素質教育轉移。根據過來幾年的總體工作安排,我們研究制定了“1338 ”工作計劃。即圍繞“辦好讓人民羣衆滿意的教育”這一根本要求,主攻“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均衡協調發展”三大目標,開展“大培訓、管理年、示範縣鄉創建”三大活動,重點做好八項工作,我們經過分析研究,確定了各個學段的努力方向:幼兒教育階段就是堅持嚴格審批,藉助重新登記註冊,整頓規範,推進政府辦園,提高辦園質量,提高羣衆的滿意率; 中國小階段,重點是開足開齊開好規定課程,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中段,就是按照“優化藝體、突破文理、重點突破文科”的思路,貫徹全市高中素質教育現場會的精神,大力提高高中教育教學的質量,使我們的大學聯考成績再創新高,爲國家輸送更多的人才;職業教育階段,那就是擴大規模、優化學科結構、突出辦學特色、改善辦學條件,爲經濟建設培養大量實用人才的問題。再就是我們的督導工作,通過督導檢查督促我們的工作落實和提升,在督政方面在搞好年度綜合督導的同時,大力開展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建設,各項資助政策落實等等專項的督導。全面啓動督學工作,在制定了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四大評估標準的基礎上,今年首次啓動對高中的辦學水平的綜合督導評估,也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第五,改進作風的問題。 通過觀察分析,我覺得我們局機關就總體而言,從作風的角度存在這麼幾個方面的差距:一是工作標準低的問題。爲什麼滿?爲什麼小成即滿?爲什麼對我們取得的點滴成績,沾沾自喜?核心是工作標準低。善於自己跟自己比,不善於橫向比,不善於更不敢正視我們與先進地區存在的差距。看不到差距我們怎麼能求進步呢?二是不善於抓落實。普遍的、大量的、共性的不善於抓落實,滿足於工作安排了、佈置了,面上幹得怎麼樣,存在什麼問題,效果如何,考慮得太少太少。三是創新意識不夠。張維憲反覆講,一中爲什麼崛起啊?就是永不滿足,不斷地創新、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尤其是老崔本人,他的定位,不是滿足於聊城當第一,而應該在全省當第一。然後下衡水、去南方、赴黃崗等學習先進經驗,低重心教學、體育自助餐、教學案一體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臺帶來的變化。但我們局裏總體上來講創新意識非常低,爲什麼有的工作、有的科室幾年下來就是老局面?大家不注意反思、不注意改進、不注意提高、不注意創新,老是這樣運轉,滿足於過得去就行。另外,我們還面臨着許多困難,同志們可以想一想:是等着具備了條件,我們再開展工作,還是創造條件,先幹起來?不用說,大家也得選擇後者,你不能等着萬事具備了再幹,那你什麼事也幹不成,你永遠落後,這就需要創新。同志們,我們的規範管理,實質上也是創新,解決那些不規範、不合理的東西,來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不是創新嗎?四是不善於抓難事,肯硬骨頭。對一般性的工作,大家比較關注,難事、硬骨頭繞着走。同志們,仔細想想,不善於抓難事,不善於啃硬骨頭,永遠出不了大的政績,是不是這個理啊?我不是自吹, 84 年,叫我上馮屯當副鎮長,第一個月只分給我機關工作。一個小青年,剛大學畢業你懂啥?人家不放心呀,不叫你管啊!管機關工作一個月下來,大家覺得這個人還行,後來又給了財貿工作,再後來又給了多種經營工作,又給了鄉鎮企業工作,爲什麼這樣?我首先立足把分管的範圍內的難事、硬骨頭,給它解決掉。好,大家覺得這人還行,逐步地就放心了。再就是不善於培養利用典型來推動工作,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典型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我們的許多工作推不動、推不開、效果不好,就是沒有利用典型推動工作,培養不夠、推廣更不夠。我們有很多好典型,高中段聊城一中是非常成功的,國中段杜郎口中學也是非常成功的,國小也有非常成功的。爲什麼我們老是推不開?還是我們不善於推廣典型、利用典型來推動工作。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致力於樹立高標準,致力於引導大家抓落實,做了大量的教育引導。我反覆講“一具體就深入”, 同志們想想,凡事一具體就深入。我原來舉過這個例子,哪怕是召開一個會議,你親自到會場上看一看,你就知道哪個座牌擺得不合理,就有可能發現會標有一個錯別字,就解決一個大問題。全省組織部門的掛職幹部座談會在茌平召開,就是會標出了問題,“掛”字寫錯了,你說是不是大問題啊!這是我分管的時候,我的責任。我們注意引導大家增強創新意識,不斷地改進、總結、完善來搞好我們的工作,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科室工作,我們分管的工作,我們的整體工作,不斷地提升,上檔次上水平。我們更要注意引導大家抓難事,啃硬骨頭,培養典型等等。

第六,樹形象的問題。 應該說,最近幾年來,由於我們教育形勢比較好,發展變化比較大,在社會各界形象是比較好的,但是從高標準嚴要求的角度來看,我們在這方面有很多的差距。首先是,我們的教育行政幹部學習的意識不強,不注意學習。同志們,在新的形勢下,不學習、不善於學習、不熱愛學習是不行的。孟局長反覆講,我們領導幹部,跟省廳的幹部有很大的差距,廳裏每個處長拉出來都能滔滔不絕地講半天,而我們怎麼樣? 44 個同志發言,我幾乎都沒有走神,就極個別的我在整理我的稿子,可能沒聽得十分清楚,有的很好,有的則說得不很得體,這個事你反思一下,就是學習積累不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是學習的差距啊。尤其我們的文字材料水平,不學習、不積累、不練習,哪能提高啊,同志們?確確實實那些熱愛寫材料的都跟神經病一樣,睡着睡着想起一句話來,趕緊記到本上,恐怕一做夢再忘了,這也算是用心吧!其次是制度建設的問題。通過制度建設來規範我們的行爲,做到廉潔自律。我反覆講,來到局裏一年多我才知道,幾乎所有科室的工作人員,都有接觸錢的機會,這在我來教育局之前是想象不到的。我主持工作這一段來,也發現不少的問題,核心是我們的制度不嚴密,更重要的是一些同志廉潔自律意識上不強,膽兒很大很大。錢是好東西,沒有不行,多了也不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同志啊,我就擔心你有僥倖心理,膽兒很大憑僥倖,可能一次我們沒發現,是不是你就永遠不被發現啊?憑僥倖心理,很危險。我看了一個材料,說歐洲人逮猩猩就是抓住了猩猩的僥倖心理,逮猩猩根本不用下網,就是弄一個大木桶,擱上美酒,猩猩聞到美酒飄香,本着嘗一口喝不醉的僥倖心理,先去嚐嚐,嚐了覺得好喝,再憑僥倖心理再喝點,還醉不了,沒事,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喝下去,最後是酩酊大醉,被人家不費吹灰之力逮了起來,僥倖心理害死人!我們致力於引導大家增強廉潔自律意識,自覺搞好廉潔自律,同時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堵塞漏洞。手不能伸,公家的錢,一天也不能用,一點兒也不能拿。再就是從大的方面說,我們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問題。這些年,我們做得很不錯。

爲什麼提出這六個方面的要求,就是緣於這一段的思考。應該說通過這段的抓,我們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第一個變化是規範管理工作不斷深入,局機關風正、氣順、勁足的良好局面進一步發展。截止到今天爲止,同志們對規範管理的認識空前統一。我們的分管局長,我們的科長,我們的同志們,主動糾正一些不規範的行爲蔚然成風。最近一個時期來,包括我們的一般幹部在內,提建議的越來越多,找我提建議的,很激動啊,抓規範管理很好啊,體現了對局黨組的負責,體現了對教育工作的負責,非常可喜。我剛纔講了,車輛、接待、下步的辦公用品發放、以會養會制度、福利問題要進一步地規範,我腦海裏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必須得抓,不抓大家心理不平衡啊。規範管理從我做起,並要進一步地發展,發展到幹部關係的理順,發展到領導關係的理順,就是要調動全體同志的積極性,依靠大家的力量把我們的工作推向前進。昨天,今天,我們兩天的時間,大家都談到這個話題,對我也是很大的啓發,哪個方面,怎麼規範管理,更加有數了。第二個變化是工作計劃更加周密,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幾乎發言的 44 位都提到了“ 1338 計劃”的問題,非常可喜,我們形成共識了。總體上怎麼抓,每個學段怎麼抓,近期幹什麼,一個階段幹什麼,每個科室都有清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這一段就按這一思路來安排、來落實,實踐證明,這個抓法也是對的、是見了成效的。另外, 7 月份以來,幾乎所有的大活動,都創記錄得好,教師節慶祝,大家都覺得組織得好、影響好;署期大培訓,都覺得非常火爆,全國的幾十個名人來聊城帶徒講課,搞評估驗收,多麼好的局面啊;高中素質教育座談會,影響非常好;行風上線,首次辦是成功的;安全工作大檢查,歷史上沒有這麼徹底。這些都是我們工作效率提高的體現。第三個變化是團結協作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和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改善。班子更加團結,上下更加團結,內外更加協調。對團結協作形成了共識,大家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班子的團結,愛護上下的團結,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歷史上局機關評職稱是局長的一大頭疼,而今年出現了非常可喜的局面,三個年輕的同志,賀懷寶、都景山和王建軍,主動讓出,歷史上沒出現過這種局面,這也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種風氣,是團結協作的意識、大家互相尊敬、互相愛護的觀念在起作用。今年不用評,我分析一下,明年可能仍然不用評,後年可能還不用評,將來教育局就可能開創了機關評職稱不用評的歷史。年輕的同志主動讓出來,相對資格老的同志自然當選,多好的局面啊!第四個變化是惠民政策逐步落實到位,教育形象日益提高。大家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敬業意識進一步增強,組織紀律性明顯增強,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若不是這麼一個好的局面、好的風氣、好的精神狀態,別說星期六、星期天開全體會,就是星期一星期二開會,也不見得全。我看了看這個名單,極個別的沒來,或沒有通知到或家裏有特殊的事情,包括幫忙的在內, 100 多人的隊伍啊!積累了一星期了,家裏能沒一點兒事?這體現了大家的紀律性,體現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再加上一些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實。校舍維護長效機制,儀器更新工程,特殊學校的儀器更新工程,現代遠程教育,城區中國小的改造等等這些措施的落實,各項資助政策的兌現,人民羣衆對教育將是另一種看法。所以說我們的形象在日益改善,包括關注民生、體察民情這種意識的提高,行風上線接了 13 個電話,當場答覆的 1 個,通過調查,跟蹤處理 12 個,100% 的滿意,說明什麼?說明大家認真負責, 說明老百姓對我們教育形象的認可,這是多麼好的一個局面啊。

這是我們前一段做的調整和取得的一些基本的效果,但是按照大討論的要求,按照高標準做好今後教育工作的要求,我們認真反思,在端正思想等等這六個方面,都還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如果看不到這些不足,不統一對這些差距、面臨的困難的認識,不對今後的整改有一個統一的思想認識,就很難把將來的工作做好。所以說經過認真的思考,提出這麼一個想法,在領導班子會上提出以後,大家異口同聲非常贊同,說很有必要,所以就下了個通知,安排了這個事情,而且選了最好把大家集中起來的星期六和星期天,同志們想一想,要不犧牲大家的星期六和星期天,能集合全嗎?不可能的事情。這是起因。

二是意圖。

召開這次會議安排這項活動的意圖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促使我們科長以上的全體幹部認真梳理查擺的問題和整改的措施與打算。看出來了嗎,同志們?44 個人都有材料,都是經過認真梳理後纔講的。二是通過交流活動,對思想上的問題、工作上的問題、作風上的問題,全局上下統一思想認識,爲整改打好基礎。三是給科長以上的全體幹部,一個展示的平臺,一個表現的機會,讓大家接受鍛鍊,也接受檢驗。同時,是給我本人一個全面地瞭解、學習的機會。兩天的時間44 個同志的建議、意見都收集到了,多麼好的機會。四是藉此把教育系統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說實話,解放思想大討論,由於領導班子的調整,晚了一些,有些步驟趕得快了些,但是,確保這項活動不能走過場,藉助這樣一個大的活動,把集中整改階段推向更加紮實深入的軌道,進而確保整個大討論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給市委一個負責任的交代。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層意思,安排這個活動的起因和意圖。

第二層意思就是對這項活動的印象和感受。

兩整天的時間,聽了44 個同志的發言,我深深地感到幾條:一是動員準備充分。對這項活動,局領導班子進行了專題的研究,會後辦公室專門印發了書面通知,還怕大家認識不足,又開了一次科長以上的動員會,進行了專門的安排,又給了大家充分的準備時間,在會議之前星期四、星期五,我又電話給幾個局長安排,要帶頭、要交待你分管的科長認真對待。應該說對這次活動做了極其充分的準備。通過這次實踐,我們看到即便是幾個老同志也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形成了正式的文字材料,列舉了大量的數據,提了很好的建議。所以說,我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就是這次活動大家高度重視,準備充分。二是態度認真誠懇。從局長到科長,都圍繞履行職責、幹好工作、樹好形象,談個人的認識、查自己的不足、定下步的打算。雖然有的語言不那麼規範,但是沒有一個離譜的,說的都是實話、真話,仔細品味一下很有味道、很有內容。大家講的都很好。我這裏只表揚兩個人,一個是行政這邊的劉道義,一個是教研室這邊的張維憲。回憶回憶這兩個同志的發言,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建議。同時還有其他許多同志的發言,聽起來是享受,越聽越願意聽,講完了,還覺得怎麼完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了大家的態度認真、誠懇。這次活動的氣氛非常好,比我工作34 年來參加的任何一次民主生活會的氣氛,要好得多。大家說的是真話,吐的是真言,談的是真正的感受,提的是可供操作的建議,非常好,確確實實這種氣氛非常令我感動,沒想到能到這種程度。三是查找問題全面。每一個領導班子成員、每一個科長副科長,都面對局機關全體同志認真查擺了自身的問題、分管職責範圍內的問題、全局性的問題。既有思想上的、政治上的,又有工作上的、作風上的,的確是非常全面。四是剖析原因深刻。每個同志都能聯繫自己的工作、生活實際,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而且主要是從主觀上找原因,挖思想根源,即便找的一些客觀原因也是非常實際的。通過剖析,大家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爲做好今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五是整改計劃實在。大家聯繫實際查找的問題,查擺的表現,圍繞落實職責、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良好形象來定的整改打算,不是應付,沒有敷衍,實實在在,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同志們定的工作計劃、列的改進打算、提的改進建議,都是非常好的、非常有價值的。六是正面影響深遠。應該說,這是一次工作動員、再動員、再部署的會議。大家的發言既務實又務虛,既反思了過去又謀劃了未來,既是業務的培訓又有思想的提高,既理清了思路又明確了目標。所以,我覺得首先是工作動員會、安排會,對今後的工作的促進作用,是完全可以預期的。包括在走廊裏休息時,大家都說,這個活動搞得很好很好。好,好在哪裏?好在大家圍繞落實職責、樹好形象,圍繞提升工作水平獻言獻策。再就是大家認真誠懇的態度,體現了對局領導班子的支持和信任,使領導班子對幹好下一步的工作,更加充滿了信心和決心,對領導班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對我本人。說實在的,就我的水平,承擔起爲全市87 萬學生、54000 老師服務,把聊城教育推向更高層次的重任,真是壓力很大,但是通過這次活動,通過大家誠懇的態度,對局領導班子支持的態度,我增加了信心和決心,我想對班子所有成員的影響都是深遠的。通過這次活動大家真正是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甚至在方法藝術上受到了教育和啓發。尤其是科級幹部,受到了實際的鍛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反覆講,這次不受時間的限制,沒有打斷任何一個人,爲什麼這樣做?就是要給大家一個充分展示、表現的機會,讓大家亮相、接受鍛鍊和檢驗。這樣的活動,今後還要搞,包括我們的年終總結,可不可以用這種方式讓大家坐下來,吃上兩頓夥飯,一起交流交流?我想這是非常好的方式,不僅對工作,對年輕同志的成長進步也是很有作用的。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家的思路理清了,思路也理順了,機關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強了,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積極性,所以影響肯定是深遠的。再一點,由此次活動,更加認識到局機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必須常抓不懈。一個機關的正氣,一個隊伍組織紀律性的提高,都是逐步培養形成的。只要抓就有效果,就是過去那句話,“鋸響就有末”“堅持數年,必有好處”。我們要總結這些經驗,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同志們,我們承擔了這麼繁重的任務,面對這麼一個龐大的集體,不抓機關思想作風建設行嗎?這是體現了對同志們的負責,體現了對聊城教育的負責。我也請大家總結這次活動經驗,對將來的活動更加重視,尤其年輕的同志,機會確實難得,要更加重視。同時,我也感受到這次活動也存在着不平衡性。44 個人講的並不都是言而有物,有內容、有觀點。有的就不是很得體,甚至於有的話就不着邊際。我想通過這次活動,在我們每個同志的心目當中,同志與同志之間,就已經拉開了差距,拉開了檔次。我來了一年多,感受到總體上這支隊伍確實是非常好的隊伍,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在誠實程度上,在負責任的程度上,在支持局裏工作的程度上,有差距,不完全一樣。總之,反思這一次活動,安排對了,符合大討論的要求,符合xx大的精神,符合局機關的工作實際,是及時的、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第三層意思是成果的運用、鞏固和擴大。

既然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活動,大家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啓發,那麼要注意運用、鞏固和擴大這次活動的成果。第一,請同志們把各自的發言,修改整理成電子版,交給大討論活動辦公室,結集出版,形成一個冊子。一方面,供大家經常對照反思,另一方面,作爲局領導班子對每一個同志作出承諾的兌現的檢查標準,你今天算在這裏承諾了,算是立了軍令狀了,你想辦幾件事,今後你這個科室、你分管的範圍內辦幾件事,你已經承諾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下一步,要看你做的情況,兌現落實的情況,這就是檢驗的標準。第二,結合局裏總體工作安排,請每個同志進一步地理清各自的工作思路,完善各自的整改計劃,以便更好地抓好落實。各局長、各科長都要拉出近期工作的單子,年前這一段,你分管的這一攤兒,你那個科室應該做哪些工作,列出單子來,怎麼抓?什麼時間完成?在這個基礎上,辦公室通知各個科室收集整理,包括各個縣局裏的月計劃拿出來。董市長把我調去幾次了,說計生委是一月一安排,幹什麼,什麼措施,落實到什麼程度,教育局不能搞嗎?咱就從11 月份開始,辦公室把9 個縣市區每個月的計劃打算要上來,通過整理結集成一個小材料,分送給分管的市長和其他領導以及局裏的各位局長,形成制度。同時,月安排、周調度,堅持下去。就是持續不斷地一個勁地抓下去,在我們這個三五年的任期內,做點成績。第三,加強工作落實情況的督導,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際效果。辦公室不是光安排每月的計劃,辦公室、分管局長,要重視對安排工作的檢查和調度。通過調度,發現問題,再安排,進一步地抓落實,最後取得預期的效果。全局上下都要在狠抓落實上下工夫,切切實實提高工作效率。人少是客觀,更要講究工作藝術和工作方法,充分調動同志們的積極性,讓同志們都能發揮最大作用,把工作落實好。第四,對照提出的六個方面,對思路、制度、措施要不斷地總結完善,不斷地創新提高。經過一段的運轉,反思反思,總結總結,哪裏有不完善的地方,而且要不斷地創新提高,才能確保把各項工作不斷地推向前進。

同志們,xx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這必將爲我國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提供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實在令人鼓舞。應該說,我們非常慶幸趕上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人民羣衆熱情支持教育的好時代。我反覆講,我們這一屆是有福的一屆,好政策都讓我們趕上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全免費、改善辦學條件的重大措施,都將在這一屆完成,大體上是20xx年左右。加上縣市區的投入光教學儀器更新工程就接近1 個億,你可以想一想,三五年之後所有學校,將是另一番景象。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應該感到驕傲,更應該牢記使命和責任。所以,讓我們團結一心向前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推動我市教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再次謝謝同志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