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演講稿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1W
本文目錄心得體會演講稿師德師風演講稿心得體會世界消防日心得體會演講稿——關注消防每天都是消防日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師德心得體會

最近,胡主席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提出,要圍繞強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這一重要指示,抓住了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時代課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要充分認識胡主席重要指示的重大意義,切實把它作爲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工程抓緊抓好。一支軍隊要保證擁有高昂的戰鬥精神和強大的戰鬥力,必須懂得其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因爲軍人的一切行爲,歸根到底取決於其所持有的核心價值觀。緣此,確立和奉行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對於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履行歷史使命至關重要。

心得體會演講稿4篇

核心價值觀是整個價值體系中最基礎最穩定的部分,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支軍隊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軍人核心價值觀對軍人思想道德和行爲方式起着主導作用。我軍作爲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從創建之初就確立了體現我軍性質和宗旨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著名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就是這種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正是靠着這種精神的支撐,我軍官兵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士氣,旺盛的鬥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敵人,從勝利走向勝利。實踐證明,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我軍戰鬥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必須十分珍視的政治優勢。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革命軍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核心價值觀,怎樣培育這種價值觀?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現實的課題。

時代變革與社會轉型的影響,軍隊使命任務的拓展,決定着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從思想建設與精神鑄造的角度認識問題,我軍面臨着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在價值觀念多元的時代如何塑造主流精神;另一個是軍隊的使命任務有了新的拓展,要保證高標準履行好使命任務,必須在提高硬打擊能力的同時,激發官兵的戰鬥精神,這無疑需要具有包括理想信念在內的核心價值觀作支撐。胡主席提出的“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五個方面,全面概括了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明確規定了我軍官兵的根本價值取向和行爲準則,集中回答了聽誰指揮、爲誰當兵、爲誰打仗的根本問題,既體現了我軍優良傳統,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是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重要方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軍隊的具體化。按照胡主席要求,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對於發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忠誠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促進官兵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往我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並沒有人告訴什麼是核心價值觀,尤其是戰爭年代官兵接受的教育並非以核心價值觀的名義展開,我們這支軍隊仍然擁有高昂的戰鬥精神和強大的戰鬥力,爲什麼今天要提出構建軍人的核心價值觀?應當說,這是由軍隊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時代要求決定的。

當今時代,是社會大變革、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多樣的特點。一些西方國家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各種敵對勢力加緊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開放的世界沒有封閉的軍營。形形色色的思潮不可避免地對官兵思想觀念、價值追求產生影響。我軍作爲擔負特殊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只有確立既能夠反映我軍本質特徵又具有時代精神的核心價值觀,並充分發揮其主導和引領作用,才能保證在多元價值觀中塑造主流精神,有效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確保官兵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確保我軍始終成爲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

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也是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軍隊因使命而存在,軍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現價值。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追求,完成使命任務就失去了堅實的思想根基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職能任務無論在內涵還是外延上都有了新的拓展。有效履行“三個提供,一個發揮”[軍隊要爲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爲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爲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爲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使命,圓滿完成繁重艱鉅的多樣化軍事任務,對官兵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凝聚軍心士氣,錘鍊意志品質,強化戰鬥精神,使廣大官兵在嚴峻考驗面前不迷失,在艱難險阻面前不退縮,確保部隊建設的科學發展,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

推動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人的認識總是由感性上升爲理性,直至成爲自覺。戰爭年代由於官兵的文化水平低,他們對政治理念的理解和接受主要源於身邊人的言傳身教。今天,在社會價值觀念多樣化,官兵接受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普遍增強的情況下,惟有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強化理性指導,才能產生不竭的精神力量。

精神塑造的基本規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進程,要求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一種思想或精神要得到更爲廣泛的認同,併發揮行爲導向作用,從方法上講,很重要的一點是做到以內涵清晰、通俗易懂、簡明易記、恆定不變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強調構建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正是爲了更加突出地發揮其價值功能,進一步激發官兵戰鬥精神,更好地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

世界主要國家的軍隊基本都有清晰的核心價值觀。相比較而言,美軍更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甚至軍兵種和院校都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比如著名的西點軍校是“責任、榮譽、國家”。這些核心價值觀都是他們教育訓練的內容,以促進官兵品格的形成和戰鬥精神培養。又如,法國軍隊強調的是“紀律、忠誠、獻身”,印度軍隊倡導的是“剋制、自尊、守紀、集體精神”,等等。這些都是爲軍隊履行職能服務的,其特徵主要表現爲:第一,將核心價值觀所蘊含的政治性內容以愛國、愛制度和愛生活的方式反映出來。西方國家軍隊所灌輸的政治思想一般不是通過政黨政治來體現,而是通過愛國、愛制度、愛生活方式來體現。第二,核心價值觀中充斥着個人品質和職業道德要求的內容。西方國家的軍隊大多實行職業化,因此他們認定職業道德的培育是核心價值觀得以形成的基礎,相應地從職業道德層面作了大量的行爲規範。第三,將宗教理念納入核心價值觀的範疇。藉助宗教信仰來激發官兵的戰鬥精神是西方軍隊普遍的做法。如美軍信教人數高達95%,美軍在其武裝部隊成員的行爲準則中清楚表明:“我相信上帝,相信美利堅合衆國。”

雖然過去尚未提出核心價值觀的明確概念,但並不意味着我軍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核心價值觀。我軍長期堅持的具有核心價值觀特質的基本內容,集中反映在憲法、法律和我軍政治工作條例所規範的我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之中。包括:“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爲人民服務。”“始終不渝地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忠於社會主義。”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等等。其特徵主要表現爲:第一,與每一歷史時期的具體任務緊密相聯,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從我軍成長史中會清楚地看到,這支軍隊的核心價值與黨確立的奮鬥目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即黨的任務就是軍隊的任務,黨的價值追求就是軍隊的努力方向。而核心價值觀直接反映於階段性任務之中。第二,政治理念主導核心價值觀的走向。如紅軍時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戰爭時期的“全民抗日”、解放戰爭時期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抗美援朝時期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就是以階級仇、民族恨爲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治生態。第三,突出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以自我犧牲和局部犧牲來換取全局勝利。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也與我黨我軍的價值觀念有關。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黨的價值觀念就是爲人民服務,黨絕對領導下的以實現黨確立的奮鬥目標爲宗旨的人民軍隊,其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無疑與黨完全一致。

忠誠於黨

忠誠是軍人最可貴的品格。忠誠於誰和如何實踐這種忠誠,在不同的軍隊差異很大。胡主席把忠誠於黨作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第一條提出來,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反映了我軍官兵的政治本色。

任何國家都強調軍隊的忠誠,甚至把忠誠與否作爲鑑別一支軍隊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標準。但忠誠於誰和如何實踐這種忠誠,在不同的軍隊差異很大。西方國家的軍隊所講的忠誠,雖然其核心是忠於國家,但在要求上更多地表現於職業道德的範疇,爲了保證實現這種忠誠,甚至把宗教精神灌注其中。我們所講的忠誠,則是一個政治內涵更加豐富,涉及內容更加廣泛的概念,比如我們長期以來所強調的是“忠於黨”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這種忠誠並不僅僅表現爲概念的調整,而是基於我軍的成長曆史、國家的政治制度、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途徑諸因素之上。

我軍是黨締造、領導和指揮的人民軍隊,歷來以黨的旗幟爲旗幟,以黨的意志爲意志,以黨的方向爲方向。忠誠於黨,是人民軍隊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標準,也是我軍官兵最高的價值取向和政治信仰。我軍創建之初,就規定了與黨的要求相一致的性質、宗旨和任務,忠誠於黨的觀念已經融入軍隊的血脈,成爲廣大官兵的精神支撐。人民軍隊的歷史,就是忠誠於黨、獻身於黨、爲黨的事業不懈奮鬥的歷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忠誠於黨的優良傳統面臨着新的考驗。西方敵對勢力把我軍作爲西化、分化的重點,想方設法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妄圖使我軍脫離黨的領導,改變我軍的性質。因此,強調忠誠於黨,顯得尤其緊迫而重要。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我們的軍隊要始終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忠於社會主義”。這四個方面是統一的,核心是“忠於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忠誠於黨,就是忠誠於國家,忠誠於人民,忠誠於社會主義。抓住了這一條,就抓住了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把握了這一條,就把握了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根本。

忠誠於黨,對於革命軍人的成長進步具有決定性意義。忠誠是一種信念、一種品質、一種追求。它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激發內在動力,規範行爲方式,保持正確方向。縱觀我軍歷史上涌現出的英雄模範人物,無論是戰爭年代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還是和平時期的雷鋒、蘇寧、李向羣,他們的模範事蹟和先進思想無不閃耀着忠誠於黨的光芒。實踐證明,忠誠於黨,才能視黨的事業高於一切,爲黨的事業捨得一切;忠誠於黨,才能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爲人民利益無私奉獻;忠誠於黨,才能自覺履行革命軍人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忠誠於黨,就是要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爲此,必須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始終保持官兵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必須把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爲思想政治建設的着力點,更加深入地抓好軍魂教育,切實打牢官兵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思想基礎。必須堅持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根本制度,使官兵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xx和胡主席指揮。這既是忠誠於黨的內在要求,也是踐行忠誠於黨的根本途徑。

熱愛人民

熱愛人民是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軍人最本源的價值追求。把熱愛人民作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鮮明地體現了黨的宗旨和軍隊宗旨的統一,體現了革命軍人政治信念和價值取向的統一,體現了我軍優良傳統和時代要求的統一。

我軍來自人民、爲了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與人民血脈相連,靠人民的哺育和支持發展壯大。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一切爲了人民寫在鮮紅的戰旗上,裝在官兵的心坎裏,作爲一切奮鬥的出發點和歸宿。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人民都是我軍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強後盾,是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可以說,熱愛人民是人民軍隊最高的行爲準則,是革命軍人理所當然的價值追求。熱愛人民,才能贏得人民;贏得人民,就是贏得勝利。這是我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寶貴經驗。

熱愛人民,也是革命軍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集中反映。胡主席在論述社會主義榮辱觀時強調,要“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這一重要指示,汲取了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以民爲本”的傳統精華,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都應遵守的基本道德標準,當然也是革命軍人必須遵守的行爲規範。判斷一支軍隊的性質如何,評價一個官兵的道德怎樣,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看是否熱愛人民、是否服務人民。“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黨,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我們軍隊是人民的軍隊。熱愛人民,就是熱愛黨、熱愛國家,這是我們的本分,也是我們的榮光。

當前,我軍所處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質財富得到極大豐富,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爲方式更加多樣、多元、多變。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軍隊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沒有戰爭年代的惡劣環境,缺少隨時面臨的生死考驗,這對官兵堅持熱愛人民的價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轉型中實現軍隊轉型,在社會變革中推進軍事變革,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就要永遠保持人民軍隊獨有的政治優勢,永遠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更加忠於人民、熱愛人民。不管社會怎麼變、時代怎麼變,我軍的性質和宗旨不能變,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不能變,軍民魚水關係不能變。廣大官兵只有牢固樹立熱愛人民的核心價值觀,並把它轉化爲政治信仰和行爲準則,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經受各種考驗、獲得力量源泉,實現人生價值。

胡主席指出,熱愛人民,就是要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重於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與人民羣衆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爲人民無私奉獻。認真落實這一要求,對每個官兵來說,就要牢固樹立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爲最高利益,把人民需要作爲第一需要,把人民滿意作爲唯一標準。要把熱愛人民的感情轉化爲服務人民的本領,在忠實履行我軍根本職能中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在積極投身國家建設中爲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在立足本職、愛崗敬業中爲部隊現代化建設作貢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

報效國家

報效國家是軍人的天職,更是革命軍人的最高行爲準則。正是在報效國家的不懈奮鬥中,當代革命軍人實現着自身的價值,展示着壯麗的人生。

“執干戈以衛社稷”。古往今來,軍人與國家如影隨形。國家需要軍人來捍衛,軍人因爲報效國家而光榮。從“精忠報國”,到“位卑未敢忘憂國”;從“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從“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到“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無不表明國家在軍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無不充滿報效國家的壯志和赤誠。我軍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報效國家作爲官兵最高的價值追求,爲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奉獻。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有多少熱血男兒效命疆場,血染戰袍?有多少革命先烈捨生取義,以身殉國?正是這種報效祖國的英雄壯舉,把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美德昇華到新境界,把當代革命軍人的價值提升到新高度。可以說,革命軍人的地位是在報效國家中確立的,革命軍人的形象是在報效國家中展示的,革命軍人的價值是在報效國家中實現的。把報效國家作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對我軍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對當代革命軍人道德使命和價值理想的科學定位。

報效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今天我們講報效國家,就是胡主席提出的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爲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這不僅明確了當代革命軍人報效國家的基本內容,而且爲如何報效國家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愛國是報國的前提。大力培育報效國家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就要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官兵樹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要把愛國與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把個人的理想抱負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根本目標統一起來,做到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忠實履行憲法賦予我軍的神聖職責,居安思危,常備不懈,隨時準備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爲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作出應有貢獻。

報國不僅是一種激情和願望,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只有把愛國之情轉化爲報國之行,體現到一言一行上,熔鑄在一崗一哨裏,落實在一職一位中,報效國家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才能實現。報國表現在戰時,也體現在平時。大敵當前,浴血奮戰是報國;和平時期,恪盡職守也是報國。當代革命軍人報效國家,就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是幹部就要把兵帶好,是戰士就要把武練精,平時把任務完成好,戰時保證打得贏。

獻身使命

軍隊因使命而存在,軍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現價值。獻身使命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軍人的天職,理應成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使命意識是我軍與西方國家軍隊的重要區別所在。西方國家多不從政治的角度賦予軍隊任務,從政治意義上延伸出來的“使命觀”,只能屬於我軍這樣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而我軍長期以來堅持的就是以黨的旗幟爲旗幟,以黨的目標爲目標,並用實踐證明了它的真理性。這就決定着使命意識必須是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職能任務在內涵外延上都發生了變化,即努力做到“三個提供、一個發揮”。但我軍的性質沒有變,使命意識必然也不能變。廣大官兵只有確立起使命觀,內在的精神訴求和精神動力纔會持久不斷地產生出來。

相對於各個社會階層和集團,軍人的獻身是無條件的和最爲徹底的。比如,每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面對死亡時,是否奮不顧身,更多的是道義上的倡導,而非法規和紀律的強制,軍人卻不同,只要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只要軍令下達,明知面對的是死亡,仍然要勇於撲向死亡。軍人的獻身範圍廣泛,要求明確,不能迴避,只能承擔。這方面與西方軍隊也有着顯著的不同。西方軍隊也需要戰場上的獻身,但由於社會把軍隊和軍人視作職業,因而也就不必付出法律之外的犧牲。簡言之,任何國家的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都強調崇高,而能夠造就崇高的必須有犧牲,但把獻身當作一個集團的靈魂,惟中國軍隊,自我獻身使命的犧牲精神成就了我軍的輝煌。

任何一支軍隊都有其建軍宗旨,也都有與宗旨相適應的歷史使命。在使命的指引下,“萬死不辭”的英雄壯舉史不絕書,“不辱使命”的絢麗篇章綿延至今。對人民軍隊來說,使命至高無上。我軍的性質和宗旨,是在獻身使命中體現的;我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在獻身使命中形成的;我軍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獻身使命中確立的。忠誠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像一根紅線,貫穿於我軍的全部歷史和官兵的全部實踐。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多少先烈爲中國人民“站起來”拋頭顱、灑熱血;凱歌行進的和平建設時期,多少英雄爲國家“強起來”、人民“富起來”奮勇擔當、犧牲奉獻。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賦予的神聖使命,像嘹亮的號角,激勵廣大官兵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從勝利走向勝利。

新世紀新階段,胡主席着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從維護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 的歷史使命,爲我軍履行使命進一步指明瞭方向,也對官兵獻身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產生麻痹鬆懈情緒,淡化戰鬥隊觀念,現實中也確實有一些官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當“太平官”、“和平兵”思想。“畏危者安,畏亡者存”。面對並不安寧的世界和艱鉅繁重的任務,不斷強化官兵獻身使命的意識,顯得尤爲重要。

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軍人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這是當代革命軍人獻身使命的基本要求,也是履行使命、不辱使命的有效途徑。

獻身使命,首先要忠誠使命。我們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認真搞好我軍優良傳統、使命職能、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等經常性教育,不斷強化軍魂意識,大力弘揚戰鬥精神,堅定官兵理想信念,樹立敢打必勝信心,切實打牢獻身使命的思想基礎。要進一步加深對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的理解,真正搞清楚“爲什麼要準備打仗、準備打什麼樣的仗、怎樣準備打仗”這些重大問題,牢固樹立戰鬥隊思想,不斷增強履行使命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獻身使命,關鍵要不辱使命。不辱使命,是有效履行使命的重要標誌。是不是忠誠使命,有沒有獻身使命,說到底也要看這一條。我們要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裝備、苦練新技能,在本職崗位上爭當訓練標兵和技術能手。要把實踐作爲提高能力素質的平臺,在投身軍事訓練中掌握新裝備,在參加重大軍事演習中探索新戰法,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培育好作風,不斷增強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實際本領。

崇尚榮譽

軍人以犧牲奉獻爲己任,身系國家民族安危,時刻面臨生死考驗,最能體現大忠大義,最能彰顯大榮大辱,也最爲崇尚榮譽。軍人有了對榮譽的嚮往和珍重,就會“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會“爲國捐軀,雖死猶榮”,就會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我軍是一支具有強烈榮譽感的軍隊,崇尚榮譽是革命軍人高尚境界的鮮明標誌。在8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不論是與兇殘的國內外敵人戰鬥,還是與無情的洪水、疫病、冰雪、地震等自然災害較量,廣大官兵都捨生忘死、迎難而上、不畏艱險、頑強拼搏,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英雄壯歌,贏得黨和人民的高度讚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繼承、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續寫人民軍隊的輝煌,爲軍旅人生增光添彩,就必須大力培育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崇尚榮譽,就是要自覺珍惜和維護國家、軍隊、軍人的榮譽,視榮譽重於生命,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提高素質、全面發展,爭創一流、建功立業,貞守革命氣節,嚴守軍隊紀律。這是胡主席提出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不竭動力。

崇尚榮譽,對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戰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和拼殺,更是意志、精神的較量和征服。對榮譽的珍視和嚮往,是官兵的戰鬥精神之源。朱德同志曾說:“部隊中人人精神振奮,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這樣就會打勝仗。”從某種意義上說,崇尚榮譽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勝利。官兵血管裏流淌着崇尚榮譽的血液,就會爲榮譽而頑強戰鬥;官兵心田裏播下了崇尚榮譽的種子,就會爲榮譽而英勇獻身。實踐證明,只有崇尚榮譽的軍隊,才能成爲戰無不勝的軍隊;只有崇尚榮譽的軍人,才能成爲不辱使命的軍人。

崇尚榮譽,最根本的是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我們要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官兵牢記“xxxx”[堅持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以崇尚科學爲榮,以愚昧無知爲恥;以辛勤勞動爲榮、以好逸惡勞爲恥;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的基本內容,理解“xxxx”的基本內涵,熟知“xxxx”的基本要求,真正把“xxxx”作爲判斷行爲得失、確定價值取向、作出道德選擇的依據和標準。要大力宣揚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先進典型,注意發現和宣傳普通官兵中的道德楷模和身邊的好人好事,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努力形成知榮明恥、見賢思齊、崇尚英雄、追求崇高的濃厚氛圍。

崇尚榮譽,最重要的是創造榮譽。軍人的榮譽主要體現在高舉旗幟、聽黨指揮上,體現在苦練精兵、矢志打贏上,體現在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上,體現在友愛互助、團結和諧上。當代革命軍人崇尚榮譽、創造榮譽,就要像楊業功那樣忠誠履行使命,像丁曉兵那樣書寫壯麗人生,像李向羣那樣勇於犧牲奉獻,像蘇寧那樣獻身國防事業,像雷鋒那樣熱愛黨和人民,在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勇當先鋒、建功立業。

師德師風演講稿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學習《新時期師德修養》,無疑是一股清風盪滌我心中一些陰暗斑點,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確了方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這本書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師德的內涵:一是教師對待教育事業的道德;二是教師對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師對待同事和教師羣體的道德;四是對待學生家長及其他社會人員的道德。我想這是根據教師工作的內容和接觸的對象來劃定的四個範圍內的道德吧。我想做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待教育事業:

忠誠並獻身與教育事業。要求教師在社會主義道德觀和爲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的指導下,在處理個人與教育事業發展的關係時候,應採取利他主義的價值取向,就是所謂的“甘爲人梯”、“燃燒的蠟燭”精神。

二、對待受教育者: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強調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情感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師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嚴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學生。

三、對待同事及教師羣體:

堅持教師集體和其他教師的利益和需要高於個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現實中要表現爲理解、團結和謙讓。

四、對待學生家長及其他社會人員:

真誠相待、主動參與。要求教師在與學生家長交往的時候,表現出一種對家長的坦誠的溝通願望,以及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發起或者參教育有關的社會性活動。

經過學習,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

我想首先需要奉獻。“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這是雨果先生曾經說過的話。其實教師這個行業就象那默默奉獻的綠葉,學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美麗。“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行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也只有對“怎樣做一名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提出對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應該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捧着一棵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教師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羨慕那詩意的生存,羨慕那豐富多彩的人生,不甘於過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師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傳遞者。因此,師德的形象,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形象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共同攜手撐起那片教育的蔚藍天空吧

世界消防日心得體會演講稿——關注消防每天都是消防日心得體會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話題是《關注消防安全》。

今天是11月9日是“11.9消防日”。每到冬季,天乾物燥,是火災多發季節。爲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於1992年發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爲全國消防日,而11月9日的月日數恰好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既是對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對火警電話的宣傳。

大家都知道,形式上的消防日每年只有一天,然而在我們的心中,每個月都應該是消防月,每一天應該都是消防日,每時每刻都要把消防二放在心中。人生路漫漫,讓消防陪伴我們一路同行,有我們在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讓它給們愛的光芒、生的希望!

火,是一種新生的力量,是和平、友誼和進步;火,也爲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古希臘神話中有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造福人類的美好傳說,中國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爲炎黃子孫帶來光明的動人故事,火的發現,使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落後生活,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火擅用之爲福,不擅用之則爲災,多少生命在火災中凋零、多少財產在火災中化爲灰燼。所以我們要關注消防,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消防日。

提到消防,大家自然會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災”二。是的,火,帶給人們光明,賦予人們溫暖。但是火也吞噬了無數生命,留下了累累傷痕。我們不會忘記,XX年11月24日 凌晨,俄羅斯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學生宿舍發生火災,近200名學生受傷,41名學生死亡,其中,中國留學生受傷46人,死亡11人。這場大火用血淋淋的數和慘痛的代價,給我們敲響了安全防範的警鐘,警醒我們火災是威脅日常學習、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處人員密集的校園的我們,應在腦海中長期鳴響“ 11.9” 警鈴,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 

2月9日8:20左右,大火燒燬了央視新址大樓,一場火災就讓國家損失了6—7億人民幣。據統計,11年全年共發生火災13.3萬起。死亡1385人,受傷684人,直接財產損失15億元,XX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火災95336起,死亡898人,受傷488人,直接財產損失46891.1萬元。

每個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的包圍之下,不少人將葬身火海

就在你我朝夕相處的校園裏,同樣上演着一幕幕這樣的悲劇:XX年12月,我國四川大學學生宿舍發生火災;XX年7月北京市燕京華僑大學某學生宿舍失火;XX年2月,武漢大學,3月中南財經大學學生公寓發生嚴重火災……

11年11月14日早晨,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宿舍樓602寢室內起火,因寢室內煙火過大,4名女生被逼到陽臺上,後分別從陽臺跳下逃生,4人均當場死亡。人們爲4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而痛惜,但比痛惜更重要的是反思。高校的火災,60%至

70%發生在學生宿舍等人員活動較爲集中的的場所。宿舍是我們的家,反之,我們是宿舍的主人,預防宿舍火災是我們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大學生消防意識淡薄,消防常識缺乏,一旦發生火情,勢必釀成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提高在校學子的消防安全意識,勢在必行!那一個個清晰的事例早已給我們拉響警笛。。

血淚之地,生民之哀,家國之痛!在數以萬計的生命失去了迂迴與生還的同時,我們所有人也深深地沉浸在無盡的悲傷與哀痛之中。那些永遠消失於火海中的生命,足以讓我們低首致哀。然而在災難來臨之前,他們可曾樹立防火意識,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顯得尤爲重要,我們要做到“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逐步使其成爲一種習慣;對待消防工作,要從意識消防提升到意念消防。正如xx總理在全國安全會議上提出:我們要“居安思危、有思則備、有備無患”。

消防安全關係到每一位同學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到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被忽視。那一串串驚人的數足以喚起我們每一個人的警醒,我們要珍愛生命,做好防範工作,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爲了大家的財產安全,生命安全,讓我們行動起來,將消防安全知識普及進行到底!

火災是我們最常遇到的一種災害。據統計,百分之九十多的火災都是人爲因素造成,學習一點消防知識已經非常必要。養成好的習慣,消除火災隱患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公安安全負責。不躺在牀上抽菸、不亂扔菸頭、不在通道上堆放雜物、不在禁放區燃放煙花鞭炮、不違章亂拉亂用電氣設備……,舉手之勞,造福社會,也體現了文明與和諧。要知道:一個小小菸頭的表面溫度達200—300℃,中心溫度高達700—800℃,已經嚴重超過棉麻、紙張、傢俱等可燃物的燃點。若你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引起燃燒,甚至釀成火災。這可真不是鬧着玩兒的!

當然,假若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亂。因爲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人”。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靜,機智的運用火場自救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和財產。例如:要用溼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蹲下身子,通過安全的通道走到安全的地方;在撥打119火警電話時,必須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準確說出起火地點、燃燒對象、火勢情況;若火已及身,切勿驚跑!因爲奔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當外衣着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若被困樓層,必要時可採取跳樓求生措施。此時要儘量抱些棉被、枕頭等鬆軟物品或打開大傘跳下,以減緩衝擊力——跳樓不等於自殺,關鍵是要有方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時候,你是幸運的,但同時你也開始了一趟沒有回頭重來的旅程。因此生命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寶貴的。生命是一個轉瞬即逝的過程,短暫得如同蒼穹中一顆消隱的流星,那麼我們不是應該讓生命綻放更多的光彩嗎?蒙田在他的《熱愛生命》一文寫到:“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是的,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該何時何地何因終結,誰也無法預料。因此生命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寶貴的,只有珍愛生命,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我們是芸芸衆生裏的一員,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應該讓自己生命裏的一切思想、情懷、品格盛開成五月如詩如畫的鮮花,在寂寥

的人生路途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熱烈而充實的歌。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消防安全,珍愛生命,不要玩火,學會保護自己。只有珍愛生命,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也請大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消防日”,讓消防意識常駐在我們心中。

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師德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演講稿(4) | 返回目錄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應該是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品德修養,提高教師的素質。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幼兒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

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爲的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爲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作爲教師基本上都知道教師道德,但許多教師並沒有把道德規範、準則內化,因此,他們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出言行不一致性。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爲重要。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簡稱“師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爲舉止、音容笑貌等。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羣體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爲習慣、世界觀等;幼兒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爲,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幼兒產生影響。教師的教育具有科學性,兒童的許多行爲習慣的培養,教師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幼兒期則是關鍵的關鍵,而幼兒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爲“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幼兒就是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熱愛幼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幼兒時常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爲:“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爲教師對幼兒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幼兒的感情基礎;幼兒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視師爲母 、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師愛就是師魂!可是,有的教師何爲師?哪來的師魂?簡直是鬼魂,做人的基本道德水準都沒有…爲此,實在必要進行教育改革、需要純潔教師隊伍;加強師德教育不僅是提高教育素質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因爲教育直接影響着一代人!

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理想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教師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層次。有的把個人發展作爲奮鬥目標;有的爲多培養出優秀人才作爲奮鬥目標等。由於理想的層次不同。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的動力方面也不同,那些具有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努力奮鬥的教師、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才具有長遠而高尚的理想,他們只是辛勤工作在平凡的教育一線,他們不爲眼前利益所困惑,嘔心瀝血,在平凡的工作崗位、由此產生的社會動力就巨大;對教育事業執着追求,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總之,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權衡教師的基本標準。

正師風。所謂師風,即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幼兒教師的師德作風要堅持以熱愛幼兒、教書育人爲核心;以敬業愛崗、爲人師表爲基本準則;以職業行爲禁行規定爲底線;以愛心、關心、細心、耐心、熱心、來關愛呵護每一個幼兒,好的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作爲幼兒教師,一是把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幼兒負責任;二是當幼兒有了成績,不要去借幼兒的“光”擡高自己;三是當幼兒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教師的 責任。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的教師形象,教師在行爲、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幼兒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幼兒爲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