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調研報告3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8W
本文目錄2020年養老調研報告居家養老建設調研報告企業欠繳社會養老保險費問題調研報告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爲現今中國甚至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社會性問題之一。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XX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已經達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爲7.0%,我國的老年人口所佔總人口的比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而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所佔比重將達到11.92%。人口老齡化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如醫療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來源等養老問題。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不同於發達國家,有深厚的經濟基礎,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矛盾尤爲突出。

養老調研報告3篇大綱

本次調研報告調研範圍雖然僅限於我所在的xx市xx區xx社區,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和老年人養老方式情況。報告將從整體和部分角度,社區和個體層次來全面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區人口老齡化及其養老方式情況。

一、 社區基本情況簡介

我家所在的xx社區位於xx省xx市xx區,周圍有xx五校,xxx中學,xx中學,xx大學等知名學校,是xx市有名的文化教育區;臨街就是xx區的經濟中心之一——長江街北行商圈,北行農貿大廳,千盛百貨,北京華聯,國美蘇寧,地一大道等商場購物中心使得這裏的居民消費購物生活很是方便;社區處在一環以內,周圍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出行非常方便;碧塘公園、百鳥公園等廣場公園更是爲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處。居民們在這樣一個安全方便的社區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xx社區是個年頭較久的社區,從低矮破舊的平方動遷改建成居民樓開始於1982年,三年後的1985年居民開始回遷,之後就建立了街道辦事處,1999成立xx社區。社區管轄着周圍38棟居民樓,共3371戶居民,約10500人。

二、 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

XX年8月17日,我來到位於xx區烏江街的xx社區辦事處諮詢情況。社區的王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並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問題,給予我很多這方面的相關數據。

(一)、基本情況

據瞭解,xx社區共有3371戶居民,其中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XX多戶,佔總人口比重約爲60%,老年人口比較多,可以說我們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

現階段xx社區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爲以下幾點:

一是社區建立時間較長,人口密度較大。據瞭解,動遷之前這裏原來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煉廠,紡織廠,建築公司等工廠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員在這裏居住,因此這裏原本人口密度就較大,加之從回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五年的時間,自然老年人較多。

二是周邊生活方便,消費水平較低。xx社區位於一環以內,道路四通八達,一級馬路、二級馬路和衆多小街小巷在經過近幾年的改造修繕後硬件條件大有改觀,以前的沙土路變成了現在的柏油馬路,曾經擁堵混亂,狹窄髒亂的街路變成了現在秩序井然,乾淨整潔的寬闊的大馬路;附近公交線路衆多,去xx的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更是有直通北站xx站的公交車,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圈給居民的購物消費生活帶來極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區較xx其他地區,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物價水平較低,加上第四人民醫院等醫院距離社區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選擇這裏來度過他們的晚年,近年來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這裏生活,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三是房價水平低。xx的房價雖然和全國同等城市相比較低,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對着日益增長的房價望洋興嘆。xx社區的居民樓不是最近幾年新蓋成的,而是有着二十多年曆史的老舊樓,因此房價相較xx同類地區偏低,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正像我熟悉的鄰居劉爺爺說的那樣“這裏到哪都近,買東西也便宜,在這裏住着挺好!”

(三)、老年人口較多帶來的問題

社區的老年人口較多,這也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更多挑戰。

王主任說,老年人口多主要會帶來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環境問題。說到環境問題,主要還是老年人擅自圈佔公共綠地,在裏面種地養花,甚至還有放養雞鴨鵝狗的。“在禽流感風行的那一年,我們曾經下大力氣對這些私自佔用公共用地的居民進行規勸和強制沒收那些雞鴨等禽類,當時就有好多老人不願意,他們中的一些人將這些雞鴨當成寵物養,完全不管那些雞鴨帶來的糞便污染和噪聲污染。本來禽流感弄的大家都不敢弄這些東西了,這幾年又開始養這些雞鴨鵝了,現在更有的一邊侵佔公用綠地開闢菜園,一邊肆意養雞鴨,這些都給環境帶來很大破壞,居民們也都因爲他們是老人就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王主任有些無奈的對我說。

二是養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間爲了老人的養老金而產生的。有些問題是子女不工作賺錢反而要年邁的老人拿錢養活他們,而他們卻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引發的家庭爭吵,有些是子女間爲爭取更多的老人的養老金假借贍養老人而引發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沒有子女贍養,也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撿拾廢品,打更等簡單工作得來的收入,這些老年人一旦出現健康等問題,也會給社區帶來很大影響。

三、 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調研

在去社區辦事處的同一天,我對社區所轄居民樓其中的一棟中的一個單元中的所有65歲及以上老人的養老方式進行了調研。

(一)、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現狀

在我所調研的24戶居民中,有8戶家中有65歲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這8戶中有3戶家中有兩名老人,其餘5戶家中有一名老人。

而在這11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兩名老年人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靠兒女贍養,佔老年人口的比重約爲18%;其餘9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養老金,所佔比重約爲82%;有離退休金養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見男性與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也存在明顯差別。在主要生活來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賴家庭其他成員供養。

從全國的平均水平來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佔25.9%和23.6%。在主要生活來源上,城鎮中48.6%的老年人靠離退休金養老金來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和勞動收入,分別佔35.6%和10.5%。我們社區的數據表明我們社區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較有保障的,基本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來源。

(二)、奶奶們的老年生活

住在我家樓下的莽奶奶跟我們一家關係很好,因此我向她詢問了她每月的大致生活和支出情況。

莽奶奶年輕時是冶煉廠的工人,因此現在每個月能得到固定的一定數量的養老金。莽奶奶和他的兒子兒媳和小孫子住在一起,雖然房子不大,祖孫三代住在一起卻也其樂融融。莽奶奶每月能得到1181元左右的養老金,她不用負擔水電等費用,因此每月只有150元左右的米麪支出以及平時約200元錢用來買菜,老太太好抽菸,爲了省錢她只抽散裝的旱菸,大概每月需要支出15元,這樣每個月莽奶奶其實只花了400元左右。省下來的錢她就給他的小孫子當做上大學的學費。老人家窮了一輩子,晚年終於能過上富足的日子,她卻還是改不掉省錢的習慣,兒女們的工作雖然能獲得一定的收入,但還要供他們的子女上學,因此生活並不富裕,甚至有時還要花老人的養老金,因此莽奶奶平時就不敢多花錢,省下來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孫子,供他上大學。

而住在一樓的趙奶奶就比莽奶奶困難許多。

她年輕時就沒有固定的工作,現在上了年紀,只有靠自己的兒女,可惜她的兒女也都生活不易,老人只能靠年輕時積攢下來的一些微薄積蓄生活,並且老人出租了她唯一擁有的財富——兩室的房子——其中的一間,這樣每月能得到約700元的租金,無奈兒女們不僅不給趙奶奶生活費,還經常因爲誰多得了趙奶奶的租金而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後來兒女們更是將臥病在牀的趙奶奶送到了敬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獲得租金。後來趙奶奶回到家裏,就再沒和兒女聯繫,靠着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支持每日的開支和支付醫藥費。

可見,同樣是居住在社區裏的老年人,晚年的養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養老金,而有些則沒有每月固定的生活來源,他們要靠社會的資助和他們個人的勞動獲得生活來源。而即使是有養老金的老年人,他們的晚年生活也並不全是安樂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邊沒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費不足以負擔吃穿用行和就醫用藥所要花費的費用的老年人。

四、 調研總結——老年羣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注

據資料顯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老年人口數量大。據XX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顯示,XX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1億,佔世界老年人口的23%,佔亞洲的38%。

二是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快、來勢猛。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佔比重將達到11.92%,比XX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後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齡化超前於經濟發展。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發達時期出現的,對老齡化的承受力強。同時,由於發達國家的老齡化速度較慢,允許其有一段較長時間的準備和適應。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由於生育率急劇下降造成的,老齡化超前於經濟發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經濟基礎尚不具備供養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國雖已步入老年型社會,但尚處於人口老齡化的早期,未來中國人口類型將從輕度老齡化轉變成深度老齡化,進而轉化成重度老齡化,“銀髮浪潮”將成爲21世紀我國主要的人口問題之一。要減輕人口老齡化問題,還要繼續實行計劃生育國策。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穩定健康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人口老齡化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但還應該看到現階段我國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從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佔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來源並不固定和穩定,他們還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首先,社會應繼續加強對老年人的幫助扶植力度。切實實行各種針對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價乘車,免費參觀等制度;完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

其次,加強社區醫療站,鄉村醫療所等基礎醫療單位的建設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醫;完善老年人的醫療保險制度,讓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醫;

再次,社會應對那些既無養老金有沒有兒女供養的老人給予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使他們能有起碼的溫飽和健康;

最後,社會和社區應該加強各種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輪椅專用道,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施,公園廣場,老年人活動室建設等,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實幸福。

老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要讓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爲,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需要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縮影。雖然我調研的範圍僅限於xx社區,因此得出的結論有其侷限性,但也有相應的代表性。從我瞭解和調研的數據、例子來看,我家所在的xx社區確實存在着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老年人口所佔總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同時,儘管大多數老年人有較固定的生活來源,但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參差不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盡相同。這些在我們社區出現的問題和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城鄉、地區老年人養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居家養老建設調研報告2020年養老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範文,作爲參考!

根據省民政廳黨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體制機制建設“2+9”行動計劃的要求,省老齡辦於近期組織力量就我省“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問題進行了點面結合的專題調研。調查發現,我省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調查,也發現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幾點建議。

一、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的成效

自XX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老齡工辦省民政廳關於加強城市社區老齡工作意見的通知》下發以後,我省各地特別是大中城市實施了“3587工程”,開展了居家養老“生活照料網絡”建設。XX年4月,省政府出臺《關於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從政策上鼓勵各種社會力量投入“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託、機構照料爲輔助”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絕大部分市和經濟強縣相繼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中心城區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初見成效,服務的內容涵蓋了緊急救助、家政服務、生活護理、日間照料、配送餐、精神慰藉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政府爲特殊困難老人購買服務,專門服務機構爲居家老人提供低償、微利服務,志願者隊伍爲居家老人提供無償服務的工作格局。從XX年起,有條件的地方如、等市的29個縣、市(區)還將居家養老服務向農村延伸,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截止XX年10月,除15998名老人享受政府買單服務外,其他結對幫扶、志願者照料和社區、中介組織低償或有償等服務也由點到面不斷擴大,廣大城鄉老年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對此,陳加元副省長曾多次批示予以肯定,回良玉副總理也專門對市海曙區的經驗作過批示;《人民日報》、《日報》、中央及省市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也多次進行報道。

概括各地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初步構建了政府主導、涉老部門協同、以家庭爲基礎、社區爲依託、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大多數設區市和許多縣(市、區)專門出臺了促進居家養老服務的文件,有的還將其列入政府辦實事工程,建立工作機構,制定相應政策,初步形成了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居)三級聯動,分工明確的工作網絡。各級政府加大了財政扶持和資金投入,據不完全統計,僅XX年全省共投入居家養老服務經費4167.56萬元,其中,財政投入3244.13萬元(不包括設施建設投入)。如市XX年至XX年,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就投入4000多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400萬;XX年和XX年市民政局還下撥本級福彩公益金532萬元。各級民政部門及老齡辦爲牽頭單位,各有關涉老部門特別是勞動保障、衛生、文化、體育、司法等積極配合,認真做好指導和督查工作。有條件的社區(村居)按照就近、方便、經濟的原則,新建、改擴建或綜合利用社區醫療服務站、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轄區養老機構、老年活動中心(室)等多種資源,搭建了一批具有日間託管、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功能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作爲開展居家養老工作的服務平臺,爲老年人提供日託、就餐、洗衣、保健、休閒、娛樂、學習等多種服務;同時,爲行動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居家老年人開展上門送餐、家政、照護等服務。有的地方還依託村(居)社區衛生服務站點,舉辦老年護理院,爲高齡和困難老人提供離家不離村(居)的照護。這些服務實行非營利性運作,向老年人提供的服務項目基本採取無償或低償形式,服務中心(站)的建設投入和日常運作及管理費用,如水電費等支出,由財政或其他資金補助,較好地解決了部分最困難的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照護問題,基本服務還覆蓋了廣大有需求的老年羣體。有的地方還積極探索通過中介服務組織爲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老年人提供有償或微利專業化服務的路子,有效地提高了居家養老服務的覆蓋面。

(二)組織了一支由專職照護人員和志願者(義工)相結合的服務隊伍。全省現已組織了一支由XX名左右專職照護人員組成的居家養老照護服務隊伍,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405o”人員爲主。其中,專職人員主要集中分佈在和兩市,經過一定的基本服務技能培訓後上崗,實施爲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無償上門服務,並已逐步向自費老人提供低償和有償服務;助老志願者(義工)組織各市均有分佈,成員以低齡健康老人爲骨幹,以志願服務和時間儲蓄的方式,對居家高齡空巢和失能老人實施結對幫扶、鄰里守望、安全巡視等公益性服務。如餘姚市努力實踐適合山區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充分發揮農村老年人協會的作用,普遍建立自然村老年人鄰里守望互助會,由60歲以上70歲以下低齡健康老年人,與高齡、孤寡、空巢、失能老人進行上門結對服務。

(三)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服務模式。全省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一批符合當地實際、各具特色的服務模式。發達地區有代表性的如市海曙區的“兩走”模式,即“走進去”:對少數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齡、空巢、病殘、貧困等重點困難老人,由服務人員走進老人家中開展服務;“走出來”:對大部分身體尚好、能自我行動的居家老人,通過在社區(村居)設置親情化、人性化的非營利性服務項目,引導其走出家門,到社區(村居)的各類公共服務機構接受服務。同時,充分發揮社區(村居)老年人協會作用,建立諸如獨居老人聯誼會、老年健康俱樂部等組織,拓展居家老人的活動空間,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市上城區成立“爲老服務聯盟”,搭建了“二化四網六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社區管理、服務信息化,“e家人”社區事務管理網、電腦服務網、電視服務網、電話服務網,社區事務管理平臺、居民互動網絡平臺、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社會志願者服務平臺、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爲民服務聯盟平臺),初步形成“投資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管理規範化、對象大衆化、服務人性化、隊伍專業化”以及專業服務與志願者服務相結合的“六化一結合”養老服務社會化模式。下城區實施“金暉送到家、養老不離家”爲主題的居家養老金暉工程,建設“五金項目”(即金靈通、金保健、金管家、金筷子、金港灣)模式。拱墅區推出融助老助殘服務和解決“4050”人員再就業爲一體的“一崗解兩難”新模式,即由政府“買單”設立助老助殘服務站,安置“4050”下崗失業人員從事社區助老助殘服務;全區共建成助老助殘服務站30個,安置“4050”人員、殘疾人就業166名,爲1250餘名高齡、孤寡、獨居、殘疾、困難老年人提供了公益性養老服務。餘姚市鹿亭鄉通過老年人鄰里守望互助、購買福利性服務、組織志願者暖巢服務隊、拓展敬老院社會化託老功能、整合和調動相關社會資源等途徑,構建“虛擬養老院”,初步破解了山區養老難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上講,我省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尚處在初步階段,一方面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這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有的已走在全國的前列;而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則比較滯後。如有的市政府至今只投入3萬元,有的則還沒有任何投入。另一方面,目前的居家養老服務水平整體上仍處於較低層次,在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上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服務設施建設總體還不適應工作需要。特別是在一些城市老的中心小區,大都爲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作爲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服務設施原先沒有列入社區規劃,缺少足夠的場地開展居家養老照護服務。與此同時,相關服務資源存在着條塊分割、多頭分散的現象,造成即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到位了,有時也很難達到實際開展工作的要求。

二是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且欠缺規範。各地現有的服務內容大多以家政服務項目爲主,還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居家照護服務的瓶頸制約比較突出。同時,在服務內容和行爲上還欠缺相應的規範,服務供求雙方均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隱患。

三是享受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公益服務的老年人覆蓋面較窄。由於政府財力的限制和社會參與的不足,真正享受政府購買的服務和社會提供的低償微利服務的老年人數量佔特殊困難老人的比例偏低。

四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待遇較差,不利於專業化發展。目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以下崗失業人員爲主,且專業培訓比較欠缺,其實際待遇和社會認同基本上與一般家政服務人員相似。同時,具有專業素養的居家養老服務業經營管理人員比較短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發展。

五是市場運作機制尚未形成。目前各地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形式是政府爲特殊對象購買或提供公益性服務,行政色彩較濃,市場運作機制尚未真正形成。這一方面是由於整個爲老服務市場還不成熟,缺乏有資質、有誠信、有品牌的爲老服務企業和中介組織,無力大量承接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子女的養老觀念有待轉變,自費購買所需養老服務的意識尚未確立。

六是相關政策措施亟待健全明晰。一方面,政府對居家養老服務業的規劃、培育、扶持還需在宏觀政策層面加大力度,以促進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和市場主體的發育。另一方面,相關的保障機制,如風險規避機制、護理保險機制和投入激勵機制等尚未形成,成爲主要的制約因素。

三、深化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建立健全居家養老照護體系是得民心、順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深入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省委“兩創”總戰略的實際行動。針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加強規劃引導,擴大社會參與。居家養老作爲基本公共服務和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尤其是市、區(縣)政府應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從服務設施建設、中介組織培育、服務主體扶持、公共財政保障、服務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在政府的主導下,擴大社會和個人的參與,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要拓寬思路,採取購買服務、服務外包、項目委託、政策扶持、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市場服務主體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特別是生活照料護理服務。同時,要強化社會宣傳,充分發揮基層老年人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引導廣大老年羣體和公民樹立居家養老服務的消費觀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有效需求,逐步實現服務供應和需求的相互促進和平衡。

(二)規範公共服務,提升照護水平。逐步擴大和提升爲特殊困難對象提供的居家養老公共服務,是政府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今後應着力在制度化、規範化上下功夫。特別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務對象的綜合評估制度、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制度、服務績效考覈評價制度等,進一步規範服務主體的行爲,提升公共服務資源使用的效益。要推動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引入老年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專門人才,加強對服務人員和志願者的專業培訓和社工引領,逐步推行專門服務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持證上崗制度及行業自律規範,不斷提高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三)整合服務資源,促進部門共建。要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街道(鄉鎮)社區運作、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思路,明確具體牽頭單位,發揮相關部門優勢,整合基層民政、勞動、衛生以及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依託區域社會救助、勞動保障、養老機構、社區服務、醫療衛生、老年活動、殘疾康復等服務設施,建立完善街道(鄉鎮)、社區運作平臺和支持系統,形成整體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服務,逐步形成覆蓋城鄉、滿足不同需求的居家養老照護服務網絡。

(四)推動機制創新,保障持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的機制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積極借鑑國外的成功做法和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努力推進工作機制創新。特別是在居家養老服務的市場運行機制、風險規避機制、護理保險機制和投入激勵機制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積極尋求突破。要探索創新居家養老服務的財政投入機制、獎勵扶持機制,努力培育和形成市場運行機制;提倡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風險基金,用於補貼超過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支付限額部分的支出,增強規避風險能力;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制宜設立老年護理基金,並探索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建設,逐步建立政府和個人共同負擔保費的新機制,增強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的基礎。

企業欠繳社會養老保險費問題調研報告2020年養老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養老保險涉及職工切身利益,事關企業發展乃至社會穩定大局。企業欠繳社會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欠保”)易造成社會養老保險系統功能障礙、影響社會穩定等嚴峻問題。近日,筆者走企業、訪職工,對我縣企業欠保問題的基本情況、成因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就如何破解欠保現象作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問題

一是欠保現象由來已久。據調查,我縣從1994年開始就出現了參保企業欠保的現象。之後,欠保企業逐年增多,欠保金額逐年增大。截止xxxx年12月底,企業欠保金額累計已達834萬元。二是欠保現象較爲普遍。從企業數量上看,我縣已繳但未繳足保費的企業有51戶,佔568戶已參保企業的9%;從企業行業上看,商貿、文化、農業、工礦等行業都有涉及;從企業性質上看,公有、私有企業都存在欠保問題。三是欠保問題較爲嚴重。我縣目前正常納稅企業共1103戶,其中註冊資金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117戶。有58戶註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未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二、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企業責任意識淡薄,“無心”繳納保費。部分企業領導受年齡、文化程度和地域條件的限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過程中無所適從。他們認爲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一個——錢,所有的工作都圍繞着“錢”轉,忽略了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尤其忽略了社會保險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沒有把參保繳費工作擺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解決職工老有所養、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去認識。基於這一認識上的錯誤,體現在行動上就是惡意拖欠養老保險費。個體私營企業老闆認爲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金加重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出於利益考慮,對繳納“養老保險金”持消極、觀望態度,得過且過,致使擴面徵繳步履維艱。加之部分單位把應負擔的部分轉嫁到繳費職工個人身上,加重了職工的負擔,收繳過程中有一定的牴觸情緒。

原因之二:企業經濟效益滑坡,“無力”承擔保費。隨着市場化日漸深入,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一些企業難以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在發展中舉步維艱,企業效益滑坡,繳納保費壓力加大。我縣主要參保企業屬電解金屬錳行業,xxxx年5月31日環保整治至今,多數企業處於停產狀態,導致停保、斷保,直接涉及參保企業55家,參保人數XX多名,間接影響其它行業達10萬人。還有部分企業因市場減小、生產效率低下等原因而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面臨停產、破產,以致無力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如我縣絲綢公司屬原蠶桑局下屬國有企業,成立於1989年4月,由於生產經營不景氣,於XX年8月宣告破產,企業負債2311.1萬元,無力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累計欠保約210萬元,涉及職工81人。

原因之三:缺乏有效機制措施,“無法”徵繳保費。一方面,雖然社會保障部門對養老保險政策進行了大量的宣傳,但仍然有部分職工沒有完全明白養老保險與自己老年生活之間的緊密關係和保險權利與義務之間的對應關係。特別是部分效益較差企業的職工,由於工資收入偏低,目前生活困難,加之所在單位的誘導性宣傳,在繳納養老保險費上表現消極,甚至產生牴觸情緒。或認爲打一天工就拿一天的工資,只要暫時有錢收入腰包,哪還管得着以後有無養老待遇;或認爲老闆永遠處於主動地位,哪敢督促老闆爲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費,從思想上剝奪了自己應有權利,更談不上維權,甚至爲了眼前多一點收入反而支持幫助欠保企業規避政策,千方百計拖欠養老保險費。另一方面,雖然《社會保險法》規定了企業有爲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也有對不按時繳納養老保險的處罰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執行難”的問題。目前,正值我縣大力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部分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也鑽我們發展環境寬鬆的空子,拒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拒不爲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部分企業法制意識淡薄,投機鑽營意識強,動則以增加企業負擔、企業生存環境差爲藉口,軟拖硬磨,拒不參保,導致徵繳機構即使摸清了情況,納入徵繳計劃,依然無法收繳保金,強制執行困難,局面十分被動。

三、工作建議

(一)強化政策宣傳,擴大養老保險影響面。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宣傳養老保險政策法規,向社會公開諮詢和監督電話,對公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及時給予解答,切實提高廣大職工對相關政策法規的認識程度,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人社部門要加強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全面瞭解參保單位經營狀況,特別是對各單位負責人的宣傳工作要做實做細,增加參保單位的繳費自覺性。相關部門可以共同組織召開欠費單位負責人和勞資負責人座談會,擴大養老保險的影響面,協調保費繳納事宜。可以建立統籌地區養老保險指標定時通報制度,對繳費自覺性差和欠繳情況嚴重的單位要抓典型,定期在各種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通報批評,把各單位的繳費信息及時向社會反饋,利用社會監督來促進繳費。

(二)採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清欠工作。摸清單位經營狀況,進一步瞭解欠費信息,全面開展企業養老保險清欠工作。堅持分類實施和重點突破原則相結合,對不同的欠費單位採取不同的措施,將工作重點

放在欠費數額多、欠費時間長的大戶、難戶上。對於一次性補繳確有困難的單位,可按規定讓欠費單位作出清欠計劃,按計劃分期、分批補繳欠費;欠費單位當年應繳金額必須足額繳納,爭取把往年的壞帳、死帳盤活,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對欠費時間超過6個月或未按計劃補繳欠費的單位,按規定收繳或暫時停供發票,待按要求補繳欠費後再予辦理。建立多項監督制約措施,把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列入各級政府或上級主管單位的考覈內容,規範各參保單位的繳費行爲。如:欠費單位不得參加各種先進評選,惡意欠保的不得享受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等。採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做到有針對性的清理欠費,使清欠工作有大的突破,切實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保障能力。

(三)明確工作職責,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地稅部門要嚴格按《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的規定依法徵繳,與勞動監察部門密切配合,嚴格執法程序,加大執法力度。對有實際繳納能力而屢催不交、繳納意識淡薄的單位堅決進行行政處罰;對欠費情節嚴重、惡意拖欠者,要排除各種阻力、納入法律程序,落實兌現滯納金制度,給欠費企業以應有的壓力。人力社保部門和稅收徵管部門要大力開展執法檢查,對有繳費能力的企業要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徵繳。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規定履行義務、行使職能,努力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同時,也應採取柔性手段,做好服務工作,適時收回欠費。對暫無繳費能力的企業,不宜適用強硬手段,以免造成“殺雞取卵”的悲劇。面對這類企業,要在對企業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補繳費計劃,並要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儘可能的幫助,從各方面幫扶企業,使之儘快走出困境,恢復繳費能力。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社保部門要倡導爲社會保險事業作出貢獻的敬業精神,深入實際瞭解所管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掌握其經濟運行的規律性,變被動爲主動,使保費的徵繳做到有的放矢。促進企業繳費的實現,關鍵在於企業經營者。政府有關部門有必要採取切實有效的行政措施,把督促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作爲考覈部門及相關領導政績的重要內容。將保費繳納作爲評比先進單位、優秀企業家和先進工作者,特別是優惠政策兌現與否的必備條件。落實養老保險費擴面徵繳目標責任制等有效措施,使養老保險費徵繳工作形成良好的激勵和制約機制,確保養老保險費按時足額收繳。同時,從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保基本、廣覆蓋角度考慮,覈銷破產欠繳企業的養老保險費,並簡化相應辦理程序給予及時辦理落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