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全攻略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9.97K

中伏或二伏 是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爲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爲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 則中伏爲20天;末伏或終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爲出伏,即伏天結束。

三伏天養生全攻略大綱

三伏天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養生一族。長久以來,人們在三伏天降溫防暑、跟着節氣養生治病。但三伏天養生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補三伏;三是科學的飲食。

“三伏天”科普知識:

初伏或頭伏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爲入伏,作爲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或二伏是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爲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爲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爲20天;

末伏或終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爲出伏,即伏天結束。 關於“冬病夏治”

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鍼忙”,冬病夏治由來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貼,還有三伏天扎針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醫生根據病人的病症不同,在這些方法中選擇一兩種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小兒感冒等,以及一些虛寒性的疾病,如胃痛、關節炎、腎虛引起的腰痛。

專家推薦兩種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貼和三伏天拔火罐。之所以介紹這兩種方法是因爲它們具備4大優點:高效、安全、經濟、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爲一個療程,一般需連續3年,也就是3個療程。爲鞏固療效,病人應於冬至日到醫院複診。

“夏練三伏”好嗎?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修煉的經驗總結。

現代醫學證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應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對人體的傷害。由此可見人體本身有着適應不同環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鍛鍊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爲養生修煉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但是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醫生提醒:這種鍛鍊方法對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於適宜溫度環境的人和孩子,其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較低,所以,這些人在伏天中還是避暑氣微妙。

當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調的家裏不出門,因爲那樣會使身體的適應能力更加下降。應當適當走出家門,做些適當的運動爲好。如游泳,練太極拳或到避暑勝地去旅遊等,都會使盛夏生活過得很充實而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伏天慎進補重調養

暑邪耗氣傷津,於是有人認爲三伏天更應進補。中醫專家認爲,這種觀念是不科學的,三伏天應慎進補、重調養。

三伏天的特點是溫度高、溼度大、白晝時間長。在這種環境中,人會相對晚睡早起、休息時間減少;易出汗,會造成人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愛喝清涼飲料,食慾不振;活動減少、不能堅持鍛鍊身體。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體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適宜大量進補。因爲夏季多食稀食飲品,胃消化液稀釋,消化功能減退,此時進補,難以消化,還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暢。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補藥多屬性溫熱,夏季進食會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謝加快,進補的養分也多浪費。

中醫主張‘以通爲用,以通爲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爲主。醫生建議,夏季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爲主。

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爲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養生之飲食

俗話說“熱在三伏”。戶外陽光火辣辣地烤着,室內空調冷嗖嗖地吹着,在忽冷忽熱中,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難免頭暈目眩、心緒煩躁、食慾大減、胃腸道功能紊亂。所以,在三伏天,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些什麼呢?

1、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爲陰,夏爲陽,夏季爲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着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爲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爲“夏季暑溼,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爲患,引起食慾不振等。

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爲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3、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爲“夏季情感障礙”。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4、新鮮乾淨

中醫認爲,胃爲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爲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