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心得(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85K

《看見》讀書心得 篇1

深藍色的封裝,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着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__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看見》讀書心得(精選12篇)

在看這本書前,我沒認真去探究過一件事背後到底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時代,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機會,沒有去深層次的剖析,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表面,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永遠停留在人云亦云,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變得機械化,生活中變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頑強,看到了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溫暖,這種震撼遠不是當時的新聞報道所能體現,也不是未經深入剖析的我們所能體會,未經剖析的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真相,顯示的是我們的無知。想想看,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若我們不去反思,不去深層次剖析,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又靠什麼去進步,當我們嘲笑他人無知時,我們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們總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個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識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什麼是客觀,什麼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從《看見》中看,柴靜一直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這或許是作爲記者必須具備的,但即使是這樣的冷靜,這樣的沒有點綴和修飾的描述,也讓我們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這些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她沒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現給我們的只是客觀事實,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們自己去塗色。

用《看見》書裏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起。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着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看見》讀書心得 篇2

《看見》裏面有很多話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有辦法真實的認識事物了。這是陳虹對柴靜說的,彷彿也是對我說的。我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不瞭解我的人會認爲我很冷漠,是一個經濟學上所講的理性人,追求個人利益的化,其實,他們不瞭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藍,它喜歡陽光,喜歡溫暖,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太冷漠的人我會遠離,因爲內心承受不了冰冷的東西。

書中還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將來,永遠有下一撥人,下一個地方,不一樣的生活”。我現在還是很念舊,恐怕自己會一直這樣下去,捨不得的東西太多,那些青春年華,那些燦爛的回憶,儘管模模糊糊地在腦子裏遊蕩,可是就是存在,有人說,存在即合理,但它會影響我向前邁進的步伐,因爲我會回頭張望,腳步沉沉地,邁不出去,不過,總有一天,我會忘記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個日子應該快了吧。

花了兩天時間把《看見》看完,正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沒有刻意地選擇標誌性事件,只是選擇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而已。正是因爲這樣,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記者,這位主持人,因爲她的一份簡單。在《看見》中,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我自己。她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別人看來或許會有些許孤傲,其實,我和她一樣,我們只是將獨立看得很重要,不喜歡依賴,喜歡背起包就走的灑脫與豪邁。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說不清楚確切的點在哪裏,反正我是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說,《看見》這本書的開頭部分並沒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陳述讓我感到彆扭,也曾經閃過一絲放棄閱讀的念頭,不過慶幸的是我讀完了,感受頗豐。柴靜的主要工作是採訪,這就要求她必須去接觸一些具體的人物,具體而細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瑣碎,或熱門,或悲痛,請允許我用這個詞來形容汶川地震。柴靜的每一次採訪,每一個報道,即使她是簡單記錄,字裏行間我依舊能夠感受到她天生對細微事物有着深刻的體會,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看見》讀書心得 篇3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裏,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來自柴靜的日記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閒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穫了更多的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衆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一個鐘情於圍巾,外表似鄰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聲音中透露着堅持與不可退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與正義,剝絲去繭,退去一層層僞飾的泡沫,向觀衆呈現事實真相。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後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爲是、過於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書上說:“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看見》讀書心得 篇4

讀了柴靜的《看見》會有哪些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讀了《看見》有感,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站。

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爲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爲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說說爲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說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說:“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說,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纔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說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爲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爲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爲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衆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爲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爲“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說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纔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說: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說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看見》讀書心得 篇5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爲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爲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衆。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見》讀書報告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於偶然,一個朋友推薦了《看見》這本書的視頻推廣會,覺得不錯,就想買本書來看看。恰巧有個朋友買了,就借過來拜讀一下。

書裏的主線是以柴靜十年採訪的主要人和事爲主線,有她的同事、工作夥伴以及她的成長。文章有堆砌的感覺,主線不是很清晰,有的時候她的感受會莫名其妙的插入進來,讓讀者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句話是講得采訪的人物還是她自己的感受,還是同事什麼的,有點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過安頓的採訪,是關於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看柴靜的這本書跟安頓之前的書有點類似,吸引我的是裏面的新聞人物,不是柴靜這個人。

兩個人物很打動我,一個是盧安克,一個是藥家鑫。盧安克是個德國人,在中國的大山裏待了十年還是個沒有資質的教育者,跟留守兒童混在一起,爲了什麼呢?從我的角度來說不好說,他也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響作用吧!之後我去了盧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個人覺得他太理想主義了。教育是個太大的話題,留守兒童更是個不小的社會問題。一個問題有社會、有家庭,孩子成長的問題卻在這之間變得無人理會了,而盧安克想做點什麼,也許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後淹沒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個問題在我腦海裏縈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孤兒問題、有一些類似於盧安克的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同時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問題也不是他們這個層面可以解決的,但是他們盡力了,努力過着每一天試圖去改變或者影響着孩子的命運。他們一定放棄了很多其他的機會,例如在大城市裏發展而買房、買車的機會,他們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們在大城市裏混日子的人高,但是這個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是的,也許你會說:“那他們至少做了,他們過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裏天天混日子要有意義的多了!”但比起蓋茨對慈善事業的捐助,他可能能影響的人是更多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蓋茨!世界上也只有一個蓋茨!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這次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爲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爲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三、《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溫情、溫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說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溫暖也不那麼相信了,彷彿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溫暖纔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溫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溫暖的人麼?你表達出那麼多的溫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於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溫暖充滿信心,爲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爲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看見》讀書心得 篇6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爲其他,只爲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爲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週,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溫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知道。”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迴盪起她的話語“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纔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後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爲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裏,《山西!山西!》頗有文藝範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於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幹,臨汾人民說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爲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悲劇的無奈與無能爲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悲劇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爲着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看見》讀書心得 篇7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爲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爲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衆。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見》讀書心得 篇8

《看見》作者柴靜,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美女記者,特別是有一張照片,是她剛進中央電視臺工作時拍得,剪了一個比齊肩短的髮型,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較小的瓜子臉型,甜甜的微笑,一下子吸引了我,對她產生了好感。

1976年1月1日出生於盛產煤老闆的山西臨汾,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在湖南廣播電視臺主持過《新青年》節目。20--年到央視工作,擔任過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主持人,做過十年《新聞調查》記者,20--年起擔任《看見》主持人。20--年從央視離職,20--年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的《穹頂之下》。

20--年出版了帶有自傳性的作品《看見》,這本書也可以看作是柴靜個人成長的自白書。經陳虻介紹,進入央視,沒有學過新聞的新人,經過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成長成爲央視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

它也是中國社會十年發展的一個備忘錄。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霧霾、華南虎照事件等等,在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靜的身影。

這本書,也是柴靜對自己的一個小總結,是她個人的一個思考。她在經歷事件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反躬自省,不停的反思和追問,這也是柴靜之所以能成爲柴靜的一個重要原因。

《看見》中的所有事件,沒有刻意選擇影響國家、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沒有選擇改爲寫歷史的重大人物,而是更多地在寫那些曾經帶給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給予她方向的人與事,那些真正觸碰過她心靈深處的人與事。

對於我來說,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在於,讓我看到更多真實發生的事情。我們人一出生,就決定了我們的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我們看起來很自由,卻像盧梭所說的,人生而自由,卻無住不在枷鎖之中。就是生活在一座圍城中,我們被牢牢的鎖定在一個叫肉身的東西上,我們的目光所到之處,就是我們監獄的圍牆。

把自己形容爲井底之蛙一點都不爲過,其實我們能看見的東西很少,我們對世界的瞭解可能不會超過一個拇指長度。而柴靜的《看見》恰恰讓我看見了,許多以前我沒有看見的,也沒有認真思考的現象和事件。還有一些如非典、華南虎照,當時就存在許許多多的問號,但苦於一個小老百姓,那能知道這麼多的事實真相,所以在心中一直存留着一連串的逗號。通過她在新聞第一線的真實記錄,可以更真切的瞭解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就在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人和事,知道它們是如何發生的,爲什麼會這樣發生,解決了我多年的迷團,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所以對柴靜報於感謝的感嘆號。

而發生的這些人和事,各色各樣的人,無論是英雄、罪犯、販毒等,作爲這個社會發展的一員,某種意義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無論是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還是盧安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看到了一個個人的內心世界,在他們身上,也可以看到我們自己,在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這過程中認識自己。

爲什麼喜歡這本書?也恰恰在於真實。我們的媒體宣傳、評價制度、或者歷史教科書,習慣於非黑即白,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爲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上沒有百分百的好人和壞人。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人性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壞的成分,如果一定要說好人、壞人,只能說此時此該,他是好人的成分多還是壞人的成分多,這一刻是好人,下一時可能就是壞人。

哪怕是看起來是低賤的人,還是罪犯分子,《看見》給了我一個機會。不管好的,壞的,她都寫給我們看了。她觀察的實質就是,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而已。她沒有強加評論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她給我們看,讓我們知道真相後,自己評論。比如虐貓事件中一系列的人,她們要的並不是同情,只要求得到公正,這個公正就是以她的本來面目去呈現她。

歸根結底,柴靜在追求真實,她要明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她還要建立真實——真實的從容的自我,不爲了煽情而煽情。真相常流失在涕淚交加中,也不爲了剋制而剋制。她要將人還原爲人,而不是一個概念或某種符號,以最謙卑的心態去了解、理解,去掉裝飾,關注細節,看見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那個看不見的紐帶。

《看見》對於我最大的改變,可能在於,我去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態度和方式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每個人都帶有偏見和傲慢,總是孤立的以自己爲圓點,來看待周邊的人。我們也充滿了無知和狹隘,以爲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那樣,應該就是我認爲的那樣。總以”我“出發,去隨意評斷他人。

妓女、同性戀、踩貓女,如果在以前,我會用憤怒、鄙夷、不恥、震驚來表達,雖然現在我也不支持,但至少我理解,理解他的不得以,理解他的難處,或者是他的苦衷,甚至於尊重他的選擇。

我選擇腦力工作,她選擇用身體賺錢,都是一份工作;我異性,他同性,不同性取向;她選擇踩死貓,我選擇用網絡語言憤怒地踩死她,當初她做出這樣的行爲以後,就已經是錯了,既然他都錯了,爲什麼我還要跟着她一起錯呢。所以我跟她的本質是一樣一樣一樣的,沒有誰比誰在道德上一定就高尚多少。

我們一直以一個道德的標準來要求或衡量一個人,一件事,道德天然有攻擊性。

我記得有記者採訪一位香港演員,他是GAY,問他爲什麼選擇同志關係,他回答說:原來他吃咖喱飯,後來吃了牛肉飯,發現牛肉飯也很好吃,於是他就吃牛肉飯了。他的理由我不見得認同。但我們要理解或原諒一個人,一定要把他還原到最初的狀態。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深刻體會,我小孩子上幼兒園期間,在家裏經常要給我們上課,拿出小板凳,要我們規規矩矩地坐好,腳要併攏,手要放平,她自己站在沙發上,出題目讓我們回答,回答問題還要舉手,舉手還要求標準,答對答錯還要點評,答對能得一張小紅花。一遍又一遍,給她弄得煩惱,一點脾氣沒有。有一次,幼兒園家長開放日,體驗學校生活,發現老師就是這麼教學生的,在學校裏她做學生,回到家,她也要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瞭解了,再發現她這樣做,心態都不一樣,反而會認爲她的可愛之處、聰明能幹呢。

《看見》中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郝勁鬆,他在學生時代,一次坐北京地鐵,上了一趟廁所,收費5角,他認爲不合理,把北京地鐵告上了法院。

幾年前,他坐火車,買了一瓶1.5元的礦泉水,順便要發票,列車員很奇怪,以爲來了一個外星人,笑了起來:“火車上從來沒有發票的”,郝勁鬆不信邪,於是把鐵道部告上了法院。

爲何要爲5角錢、1.5元錢這麼斤斤計較,甚至很多時候,地上掉着一元錢,我們都不肯彎腰去撿。郝勁鬆的一句話做出了回答:“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拆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或許就會落在你的身上!”

郝勁鬆的那句話:“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只是一張紙!”這名話給了我巨大的力量,我就掏出手機,打了杭州市長熱線,投訴了杭州市政府。投訴它,G20之前可以很方便的行走和購買商品,爲什麼G20,把市民中心的主樓與裙樓之間的通道攔住,底下一層的便利店也不允許外人進入購買,爲什麼G20過去了,它還不撤走,給有需求的我們造成許多方面的不便利。我非常不理解,它爲什麼要這樣做?或者說憑什麼就這樣做?爲了安全還是不自信?爲什麼不能學學臺北市大樓,沒有圍牆,不設警衛,普通老百姓甚至於遊客都能隨意進入參觀。給我造成了不方便,我很困惑,也不理解,表達自己的憤怒。

從《看見》中也看見了,世界比我們每一個個體看到的都要更豐富,社會也比我們個體看到得更立體,人的內心也比我們個人體會的更復雜。我們不能簡單的非彼即彼,非對即錯的二元思維來看待人和事。

再如最近鬧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王寶強和馬蓉事件,換成以前一定是指責馬蓉,死不要臉,網絡上也是一邊倒地批判馬蓉。但現在會想一想,我怎麼知道夫妻兩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對誰錯?我只是聽到了一些相關信息而已,這些信息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各自的利益點在?不知道。

娛樂圈是一個相對複雜的環境,它的複雜不在於,圈內的人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走出那個光環、走下那個戲壇,跟我們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它的複雜性在於娛樂界有一句話,好名聲比壞名聲好,但沒有名聲絕對不行。好名聲是可遇而不得求的,所以在娛樂新聞中看到的,很多臭事、噁心事,是誰發佈的,恰恰是自己人,自己的經紀人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因爲信息太多,我們普通大衆,已經不記得這個人是好名還是壞名而出名的,只知道這個傢伙很出名。這就達到了相關人員的目的了。

一件事情發生了,真相就已經是不可獲知的。就如日本導演黑澤民的電影《羅生門》,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立場,而使真相變得撲朔迷離。所以真相永遠不可能抵達,只能被無限接近。我們無法去看清全部,但我們卻不能忘記這樣一種世界觀,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看見》讀書心得 篇9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溫情、溫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說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溫暖也不那麼相信了,彷彿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溫暖纔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溫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溫暖的人麼?你表達出那麼多的溫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於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溫暖充滿信心,爲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爲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看見》讀書心得 篇10

“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

——題記

在《看見》中,我們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激盪。在現實的鞭策下,柴靜逐漸成長成熟,她從花裏胡哨的小年輕成長爲成熟穩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萬變的鏡頭下,我們看見的是人物風景的變化,她卻讀懂了人世情懷,品悟了酸甜苦辣。我們常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但在《看見》中,我們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

一路採擷,慢慢成長。“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陳虹這犀利的語言就像一盆冷水潑到了柴靜身上,就好像一把烈火被大雨澆滅了熱情。曾作爲湖南衛視“新青年”主持人的柴靜輕鬆自由,不拘灑脫,她就像一匹脫繮的野馬,奔騰不羈。然而進入央視後,服裝、髮型、言行舉止都被嚴格約束。她好像剛步入大學的我們對襲來的一切不習慣、不適應。但是她不是畏難而退的弱者,而是知難而進的強人,勇敢地選擇接受殘酷的現實,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從矯揉造作的現場採訪變身爲有思考力有洞察力的主持人。“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是非典時期的記錄,我很佩服她的勇氣和強烈的求知慾。與剛來時的小姑娘相比,她學會了勇敢。“雙城的創傷”在別人眼裏是教育問題,她卻讀懂了孩子間複雜的情感和堅固的友誼。慢慢的,她由淺薄懵懂走向成熟穩重。柴靜並不優秀,卻可以在磨練中變得強大,擁有一顆強大的心。人生就是一場蛻變,蠶蛾唯有歷經漫漫長夜,掙脫重重束縛,才能蛻變爲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見,讀懂人情。“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一個人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人生而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然而在這期節目中,由於柴靜採訪吸毒女、同性戀者,於是就有人評價:“自從柴靜去了新聞調查,節目就墮落到了去拍網站新聞的最底下一行。”或許會有人認爲這樣去關心邊緣人羣只是爲了聳動,吸引眼球。“只求認識與瞭解自己”虐貓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對踩貓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採訪時病友間的相互探問”這期節目徹底改變了我對“死刑”的認識與理解。記得那段時間大學生藥家鑫開車撞人後連刺被撞者六刀鬧得沸沸揚揚,若不是《看見》對該事件的真實闡述,深入瞭解,在我的認知裏藥家鑫就應該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二代,是一個心理畸形喪心病狂的殺人狂魔。採訪就是爲我們戳破那塊幕布,讓我們看透事實,瞭解實質。沒有人甘心成爲遭受鄙夷的社會底層人物,現實就像一塊鏡子,有美就有醜,但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吸毒女、同性戀者,這些我們口中所謂的“下流”“另類”人羣。當我們批判踩貓女時,是否看見了她對生活的無奈,內心的壓抑。藥家鑫擁有的也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普通的父母,微薄的收入,是家庭的壓力造成了他內心的恐懼,從而釀成了不可修復的悲劇,如今他的父母再也沒機會傾聽兒子內心的聲音。一個“死刑”結束了他的一切。所謂堅守正義、捍衛法律權威的背後是兩個家庭的破碎與絕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次救贖的機會。雖然柴靜的這些調查不是宏大的時政熱點,但卻點點滴滴激盪人心,充滿人情。

一路走來,品悟生活。《看見》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豪邁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畫面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在這條路上,我們學到了許多課本所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諦,看到了許多拭去浮華的真實。在這採訪的過程中,“柴靜們”奔走在收集信息的前線:非典病房,地震災區······真實的報道需要真實地去感受。不論狂風暴雨,冰雪豔陽,他們毫不畏懼,毅然接受。在時間的磨合下,柴靜與自己的同事們建立了堅不可摧的友誼。陳虹是給她批評最多的人,也是她最感激的人。所以雖然陳虹已離我們而去,但“陳虹不死”。“不要問我爲何如此眷戀”正是他們情誼的深情吶喊。在《看見》裏,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這就是生活,真實即生活。看見的是視覺享受,品讀的是人生真諦。用心去感受,才能讀懂生活。

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後記

《看見》讀書心得 篇11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裏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裏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裏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着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爲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爲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爲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爲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爲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爲全民公敵,這樣我們纔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纔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看見》讀書心得 篇12

老話兒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還真是真理。《看見》老早就想看,一直不願意買,電子圖書都不全,去好朋友家發現她買了,雖然她還沒看完,毫不猶豫拿走了。鑑於她還要看,我抓緊時間用了一週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從頭看完,很少看一本書用這麼長時間,我學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對待《看見》是這樣的,廁所時間,上班時間,中午休息時間,晚上睡覺時間,擠掉了專業課複習時間,終於看完了。首先想說,非常值得一讀。接下來,慢慢分析內容。

先宏觀上來評價這本書,我認爲:散文+議論文+小小說。說是散文,因爲到處可見感想、隨筆;說是議論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個女子的犀利;說是小小說,每個章節都是真實的,活生生的觸動心靈的現實的故事。編排上,宏觀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職場生涯來寫,但每個章節又有自己的時間順序,作者寫的很自由,每個章節都有一個大的主題,跳躍性很強,但是並沒有超出主題。我讀的書不多,不敢評價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說每個字裏行間都充滿了真實感情,讓人總是在看的時候反思自己,並感嘆作者的堅毅,樂觀,還有桀驁不馴。這個充滿了銅臭味的社會,真正真的做記者的已經不多了。柴靜,我結結實實的老鄉,我很欽佩。

再說書的內容,就是柴靜對社會上的熱點事件採訪的經過,我再重複沒有意義,我只想說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關於見識。在北京這些年,我自己認爲比老家的人見識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後我覺得,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應該爲之研究和奮鬥的事情,並且還是多角度。比如說,關於農村徵地,我一般都會去根據法規對這個事件本身來做判斷,而柴靜是從立法背景、社會現狀、農民的反饋、社會爲之付出的代價、農民和國家未來因此立法需要承擔的後果,各個方面去分析去採訪。或許是因爲新聞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農的覺得,這大概就是爲什麼,同樣生在臨汾,同樣在北京工作,同樣懷揣着夢想,人家是央視名人而我確實公司一個小小的法務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長的。

第二、關於夢想和現實的衝突。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說,現實在爲夢想讓步,我們爲了生存怎樣怎樣,這個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從柴靜的書中,我看到一個智慧者,她不服輸、她勇敢、她有夢想、她敢於向權威挑戰、她敢於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經被威脅過,她也曾經被領導劈頭蓋臉罵過,她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價值觀,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沒有在生存的邊緣上掙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張正義。柴靜在智慧的通過變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個記者,我未必敢去報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現場反應現實、未必不會在大勢力的影響下低頭。柴靜,無疑是一個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這種東西,只能體會,無法複製。與我,我想對自己說,生活不是苦逼的應對,而是積極的面對;與大衆,我想說,面對夢想和現實,真正的智者,是雙贏。

第三、感觸頗深的章節。看柴靜的書,有憤慨,有感動,有揪心,有不捨,還有衝鋒陷陣的衝動。陰暗面我不想說,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我只對我感觸最深的章節稍作評價。

第一塊是報道山西環境污染的內容,看的過程中,我腦中浮現的是我小時候的藍天,我家附近的菜園,和上高中時到處的房子和昏濛濛的天氣,和上大學後每次回家都感覺嗓子裏被嗆到了的難過,和被同學嘲笑臨汾人都是“鋼心鐵胃”的畫面。。。這些結結實實的存在,現在仍在存在,我家裏人的反應跟柴靜描寫的一樣,政府還給發錢呢,污染一下有怕什麼。自從工作之後,家裏開始環境治理了,擴建,綠化,空氣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現在感嘆,北京的空氣現在都比不上臨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媽跟我說很多村裏的年輕叔叔們,五十來歲就得癌症死了。這在我小時候是沒有的事情,人們在接受者環境惡化的報復,到底是什麼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麼事情,到底環境治理知否真的在紮紮實實的做,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小時候我家裏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賣的很火,因爲水好,現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戀。但無亂如何,還是在改變着。

第二塊是藥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淚了。因爲藥家鑫的死並沒有對這個事件背後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馬加爵,當然書中沒有寫這個案例。我從這塊看到的是現在的教育,還有現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績,追求臉面,而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後孩子成績好了,但是內心確畸形,從而引發社會慘案,很多報道,但實際上並沒有寫到任何作用。我想這是父母和政府都應該反思的,不是讓當事人一死了之,而是從根兒上去發現,去改變。我想起來我家的教育上,兩個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個知識分子還是經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說:“兒子學習不好,他爸就使勁打,覺得槍桿子裏出政權,結果小外甥8歲了還尿褲子,往褲子里拉,該怎麼辦。”我這個知識分子這麼說的:“父母學習一塌糊塗,你指望你兒子學成什麼樣子,你們憑什麼要求人家,他只要盡全力健康成長就行了,學習不好也能對社會有用,你最後打成傻子,我看你怎麼辦,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們長大的,還不是賣豆腐的。”最後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狀沒有了,還會跟我溝通:“我說,你只要盡全力就行,實在學不會的咱不強求。”現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學習中等偏上,很有愛心,懂得照顧人。我不相信他會成爲藥家鑫那樣的孩子。所以說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們的法律了,我想這也是我這輩子比較後悔的事情,學了法律確發現,它不是伸張正義的,而是爲權貴謀福利,爲國家謀福利的資本。但是我做了,我認了,我會爲之付出終生。我認爲我們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義了,但最起碼請起到教導作用,而不是殺之以絕後患,現在我們國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最後就是心靈的感悟了。有幾句話我抄了下來,我想對每個人都會有觸動,書中說:“進步就是幸福,我現在最想做的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縛出來;別生氣,別生閒氣,比起身體,都是浮雲;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次救贖的機會;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爲結束語吧。

送上看完書後的祝願:願大國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開心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