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後感心得(通用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3W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1

《看見》這本書是九年級時同學推薦下閱讀的,已經很長時間不曾打開了,當時年少,懵懵懂懂地讀完,並未深入思考過,甚至有些片段根本不能理解。如今,當我重新閱讀這本書,才發現了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它關乎人性,關乎社會,關乎你我,從《看見》中,我看見了很多。

《看見》讀後感心得(通用7篇)

本書的作者是柴靜,一個看起來溫暖陽光平易近人的女性,可瞭解過她之後才明白,她絕非外表那麼柔弱,她的內心強大且充滿力量。她是非典時期不懼死亡,堅持在一線爲人們報道事實的拼命記者,她用自我對新聞事業的熱心,良心,忠心,爲大家揭開一樁樁案例背後的故事,她用她獨特的平淡細膩又不失溫度的語言,爲大家講述了她記者生涯中的所見所聞,而我有幸讀過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我喜歡這本書大概是因爲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量,時隔多年再打開它,仍能帶給我思考與感動。它當時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在如今看來也具有時代意義。第一章裏,柴靜回憶了自我進入央視的經歷,以及對陳虻的懷念。她回憶說,陳虻曾說過“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新聞裏最應當關心的是什麼柴靜的回答是“新聞裏的人”。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放在當下,這個問題更值得被探討。近十年間,信息爆炸性的增長,大數據遍佈在我們生活各處,我們還沒有做好選擇的準備,信息便鋪天蓋地的像我們湮沒來,我們不夠理智,在沒有確定力或是較低的情景下,我們常常會被另有目的,居心叵測的信息矇蔽雙眼,被錯誤地認知或看法混淆視聽。這一現象在微博上屢見不鮮,在這個敲鍵盤不負職責的年代,各類披着新聞人外衣的“鍵盤俠”自媒體,用指向明確,主觀性強的語言或視頻侵噬着我們的思想,這是時代的悲哀,是新聞的悲哀。作爲一名新聞人,要先爲人,再做新聞。

其次,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章是“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這一章的題材是艾滋病和同性戀,這些我們平時避而不談的話題,或許是不屑於去談,或許是不敢去談。這些社會的邊緣羣體總被我們忽視着,難道他們就不是社會的一部分了嗎總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裝作假惺惺善意的模樣說着冠冕堂皇的話,背後卻在無形之中摧毀着他們。我們都不可否認,我們當今社會的民衆對於他們的理解度和容忍度還很低,我們的傳統觀念都是限制他們的枷鎖,人們提起這些字眼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反感,不能理解,他們作爲社會的底層艱難的在社會中生存着,壓抑着,經受着莫須有的攻擊和傷害,調查顯示這些人羣的自殺率相當高,是什麼殺死了他們我想是那些冷漠的嘲笑和鄙視。我們說着人人平等,我期望每個人都能得到社會平等的對待,都能有自我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存空間,每個努力生活着的人都應當被善待,他們也一樣。

“沉默在尖叫“這章講到了家暴。我喜歡目錄裏說的一句話“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後,在那裏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柴靜採訪了監獄裏女性暴力重犯,裏面殺死丈夫的比例高達分之七十,女人活着的大多也都是無期、死刑、死緩這種刑罰。我其實是同情她們的,她們並不像其他殺人犯那麼窮兇極惡,更多的只是出於無可奈何之下對自我或是孩子的一種保護意識,採訪時,經歷過家暴的女人的描述驚人的相似。一次次的原諒換來的是更猛烈的疼虐待和侮辱,一次次因爲事後的道歉和孩子心軟,可是家暴從不會停止,家暴僅有0次和無數次,期望每個人都能夠記住這一點。家庭中的犯罪不能與平時的刑事案件一樣對待,種.種社會原因家庭原因的影響下,她們往往會選擇屈服,而這隻會讓家暴更變本加厲。我們必須在第一次出現家暴的時候就拿起法律試器維護自我權益,纔不至於使事情發展到無法挖回的地步。

什麼叫活着柴靜說“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她記錄了非典時期她所見到的,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代她堅守在生死的第一線爲人們報導,她也所以爲人所知,她做到了一名記者應當做到的。那個我未曾深刻經歷的年代柴靜帶我看到了,在生死麪前一切都顯得渺小,始終堅守在與病魔抗爭第一戰線的醫生們,他們難道不怕死亡嗎他們難道沒有家人嗎他們在與死神最接近向地方,以自我的生命爲賭注,與死神做鬥爭。作爲一名醫學生,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自我的職責,在死亡之面前,所有人都能夠退後,我們要挺上前去,爲了那個溫熱的跳動。

《看見》這本書開頭的時候有一句話我一向都記得,也期望與大家共勉“不要因爲走的太遠就忘了爲什麼出發”我們漸漸成長,從幼稚到成熟,走的越遠,越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不妨停下來看看,問問當初的我們是想變成爲此刻這樣的人嗎成長的過程是痛苦殘酷的,可是我們不要因爲走的太遠就忘了爲什麼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謹記的一句話,在社會的洪流中,期望每個人都能成爲想要的那個自我。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2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它記錄了柴靜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曆程,描摹了柴靜這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破繭成蝶的過程。

“看見”是脫去世俗的束縛,用客觀、真實的目光去看待,直至發現問題的本質。在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都不願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也許是擔心,事物的真相被自我刻薄尖銳的目光刺穿之後,將會留下無盡的沉重與悲傷,但,倘若每個人都對社會上的黑暗腐朽的東西不甚了了,不去反對,那麼這世界上哪還有善良完美可言?這時充當的將是千萬副冰冷的虛假面具,而此時人性與道德將逐漸消逝。

主持人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理解同性戀者?因爲在我們的文化裏,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感情,應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同性戀的感情是最真實的,”的確,同性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自覺的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但我們我們也許能儘量的少一些鄙視與質疑,多一些寬容與理解,畢竟這是他人的感情自由。

另外,柴靜用殘酷的現實也揭示了倫理與道德最黑暗的一面。例如人們爲了眼前的苟且利益而不惜傷害他人的利益,將法律與道德踐踏於腳下。

不得不說,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影事業蓬勃發展。有些電影深刻地揭露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例如韓國影片《蚯蚓》《媽媽別哭》講述着殘忍的學校欺凌事件,本國的影片《悲傷逆流成河》也刻骨銘心地揭穿學校不爲人知的一面。有些類似事件也曾發生在周邊,但試問我們每一個人,在遇到他人的利益受侵害時,是否也曾袖手旁觀?也許僅有受害者生命的流逝才能換來每個人的覺悟。在看完《悲傷逆流成河》後,結局女主人公易遙的經典語段更是催人淚點:“生物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仙人掌成不了花,沒法讓人捧在手心裏”“你生活在光亮裏,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爲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

在柴靜的《看見》中,沒有明確定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在這本書中,表現的是法律判定犯了法的不必須是壞人。就像藥家鑫案。藥家鑫撞了人還殺了人,網上的輿論一邊倒說要判他死刑。而柴靜爲了看見真相,勇敢地去調查:“他爲什麼要殺人”。之後才明白當時的藥家鑫因爲恐懼,以爲被撞的人記住了他的車牌,怕找他們父母的麻煩,衝動之下便起了殺心。其實本質上藥家鑫是個孝順父母的乖孩子,只是一時法律意識淡薄。而又有多少人肯拋棄表面的法律判定,從事物的真相去探究。

遇見《看見》,我開始嘗試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3

我喜歡完美的東西,我內心一向抗拒接觸那些黑暗且殘酷的現實。所以當同學早先給我推薦這本書時,我堅決地搖了搖頭。翻開《看見》,是我從未想過的,讀過《看見》,我發現它帶給我不僅僅只是書中的採訪與報道,而是一次寶貴的認知。

《看見》記錄了中國十年的變遷。它就像一個時光機,帶你回到過去,即使你從未經歷那樣的事。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和頑強,“要是好了真想能放一次風箏......”這是一個簡單的願望,在當時卻稱得上奢求,因爲有太多的無能爲力。讀了《看見》,我才明白戒毒所會強迫前去戒毒的女性去賣淫,官員會因爲不想多管閒事超期羈押一位老人二十八年……真實的世界原先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那麼幹淨,人們會貪婪會嫉妒,會爲到達目的不擇手段。

現實也不總是黑暗的。我還看到了在非典時期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窗前的花兒開了,我會好起來的”是護士王晶生命垂危時對丈夫的安慰,也是對自我鼓勵。有一個律師幫農民反映徵地,過程中因用詞不當被判罪,村子裏的老漢去監獄看他時說:“把他換出來,把我關進去吧,我老了”。盧安克爲了支持中國人民的教育事業,沒有受任何組織的派遣,不遠萬里,就一個人跑到中國來了……感激柴靜保留着這些溫暖的細節與故事,讓我相信世界依然存在着完美。

柴靜的視角是異常的,她在鋒芒畢現的年紀將話筒交給另一種感情——同性戀;在謾罵踩貓者的言論遍佈網絡時,逆流而上揭露真相背後的人文關懷。當很多人的焦點還聚在藥家鑫的罪責之上,她卻將鏡頭轉向他的那雙手,那雙握刀的手也是一雙彈鋼琴的手。很多人質問柴靜,你怎樣能夠播放一個殺人魔彈鋼琴的場景?你怎樣能夠爲他們的父母說話?藥家鑫公開採訪的那句再次點然衆怒的話“農村人難纏”,早已被事件點然怒火的觀衆卻不明白,後面還有一句“我怕她沒完沒了地纏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柴靜也只是想公正呈現藥家鑫當時作出捅刀行爲的想法。

“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有辦法真實的認識事物了。”這是陳虻對柴靜說的,而這也是我期望對自我說的。生活中,我們更不能任由浮華的表面刺眼,而促使感性超過理性。我們總是給人物畫上標籤,就正如孩提時代,陪爺爺看抗日劇時見到電視上的主人公登場,便迫不及待地問:“爺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年齡改變,兒時的認知早已根深蒂固,沒有想過世人從沒有好壞之分,如同柴靜所說“僅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從前的我,相信幸福美滿的童話,認爲做了壞事必須就是壞人。《看見》讓我更加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要永遠對生活抱有期望,也要學會理解現實的不完美,我不得不走出童話看見那些蒙灰的靈魂,看見袒露在陽光之下結痂的傷口,看見社會光彩燈光下人性的背後。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4

剛剛翻上兩頁,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平實無華的敘述,觸動人心的故事,讓我忍不住一頁又一頁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覺這是一本能觸動心絃的書。讀完,心裏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和同樣看過的爸爸討論方知,那是因爲真實。爸爸說,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我又何嘗不是,原以爲這只是一本記錄作者十年以來採訪的書,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我對生命,對現實世界中種.種現象的理解。讀它時,共鳴一向存在,讓我猶如身在其中,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不斷地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這本書給我兩方面的震撼,其中一點就是對事物的思考,認知與理解的本事。我們真的明白自我是誰,在哪,又爲何而做了些什麼嗎當我們看一部電影,一部電視時,腦中是否會第一時間想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很多被我們視而不見的細節纔是我們最應當明白到的。你或許不會關心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新聞,你或許不會在意遙遠他鄉的違法徵地或污染,你或許會對不收零錢的行爲做出讓步,你或許會對不開一張五塊錢的發票忍氣吞聲。可是明天,如果被拖欠的人是你,如果被徵地的是你辛苦勞作的父母。你還會淡定嗎如果明天,不給開的發票從五塊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還能“淡定”嗎此刻的人們,爲了自我少惹一點麻煩,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漠視一切。回顧歷史,中國不就是因爲有太多這樣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歷史。今日,我們高喊着以史爲鑑的口號,卻忘記了那辛丑條約的簽訂,這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生活在條條框框,被權威“統治”漸漸麻木的人們,這又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我們需要的發聲人,不是某一個,某幾個,而是全部,是浩浩蕩蕩的龍的傳人們。

除了這樣無聲的“歇斯底里”,還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見到了作者筆下那讓人心動的團隊。千里迢迢,不畏艱辛,去尋找它們熱血中的真理。“幾十平米,低着頭都明白對方要幹什麼的溫暖是難以言表的”這段描述,着實觸動了我的內心。這樣一羣知己知彼的夥伴,這樣一羣志同道合的摯友,實在令人生羨,令人感動,以至於令我一度有了當記者的想法。那些年,她們拼過,累過,戰鬥過,此刻作者想來,也必須滿懷幸福吧。

書名爲《看見》,柴靜將她所看見的,別人看不見的,讓我們看見。告訴我們不要盲從,要理性,要理解。她說,不管怎樣樣,我們終將像水溶於水一樣,但她不一樣,她是這茫茫大江中,最真實,最清澈的一涓。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5

《看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充滿了真情實感,它是一個人——柴靜,親身經歷的十年。不是虛構,也不是幻想,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感悟。

柴靜於書中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纔會忘記自我,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任性。”幾百頁的書記錄的不是上層社會人士的風流生活,也不是娛樂明星的事業經歷,而是下層勞動人民實實在在的生活事件,憑着自我的採訪記錄和總結思考,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有力地衝擊了讀者的思想觀和見識,鮮明地刻畫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藥家鑫事件”,其講述的是在20__年10月20日,西安音樂學校的藥家鑫夜駕車撞人後,發現傷者在記錄自我的車牌號,拿出刀子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之後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羣衆抓獲,之後被判死刑。看似平凡的殺人事件,卻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層思考,而不是表面上對死者打抱不平,爲什麼眼見自我犯下錯誤還要加深它的嚴重程度?爲什麼如此殘忍、不顧後果?

從該事件中可引出“獨立思考本事”這一話題,藥家鑫爲何撞傷人之後還將其捅死?因爲擔心傷者認出他的車牌號而被逮捕。但他又是否想過:刺殺者,不僅僅沒能讓自我逃脫,反而讓自身深陷泥潭?一個大學生竟做出如此缺乏思考的行爲,應當與個人,家庭,學校有關係!

從個人角度看,一個人學識的高低不代表其生活本事的強弱,不應當“一心只讀聖賢書”,而是在求學中培養自我的獨立思考本事。注重思考,三思後而行是很重要,這對以後能否生存社會影響很大。其次是家庭,父母不應過分寵溺,也不應不分是非對錯,就認爲孩子是對的,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思考本事培養,這將會成爲其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坷。從教育角度看,異常是80年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的他們,真正到了社會上這些學來的東西大多是沒有用的,而真正有用的東西還沒有學到——獨立思考本事。

所以,從藥家鑫身上我們看到了本質,他並不是十惡不赦之徒,而是因爲缺乏獨立思考本事,使事情的後果變得更嚴重,導致死刑。

《看見》向我們展示了平常所無法觀察和想到的現象,若對細微物不斷地思考,對整個人生是很有幫忙的。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6

國慶放假之前在噹噹網上購了一本柴靜的《看見》。 放假的這幾天,閒來無事,挺厚的一本書,沒幾天就看完了。之前,挺柴,砍柴聲不絕於耳。心裏還想着這本書值不值得一觀。看畢,還是覺得不錯。

首先,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她所處的環境。柴靜原先在湖南衛視,二十四進央視。她的成長,最先要感謝的是陳虻。這個男人,對她疼愛有加,總能在關鍵之處點撥她幾下,柴靜有時雖然反感,但要命的是,事實往往證明陳虻是對的。柴靜不得不服。我們常說人的一生中要有貴人相助,在我看來,陳虻就是柴靜的貴人,無論柴靜對陳虻發脾氣,表示反感。這個男人,總是一臉無所謂,柴靜的脾氣發完。下次見面,陳虻照樣一如既往的關心。雖然柴靜經常參加那些所謂的“老男人的飯局”,然而,在這種聊天的背後,這些閱人無數,做事具有極其豐富經驗的老男人,他們所說的都代表着當時的一種風向標,跟這樣的一羣人聊天,自然是受益無窮。作爲剛出道的新人,能有這些“貴人”的扶持,是多麼幸福,又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

其次,對“新聞調查”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原來“新聞調查”也要經歷選題,經領導審批,合格的才能做,有價值的才能做,否則,做了百姓們不看,或者罵聲一片,這些都是不可以的。一個好的新聞,必須要有一定的認可度,必須要讓人從中明白些什麼?必須能揭示出一定的事實的真相,讓老百姓明白,原來這件事或那件事是這樣的。同樣,教師的科研工作,也要經歷選題,送審,過關了纔可以做。否則人家做過了你再做,浪費時間,也是浪費精力和資源的事。教師的選題也要有價值,通過這個研究,教師和學生是否都有收益,否則就不是好的選題。

第三,做事不要太急功近利,要有時間長度。如“新聞調查”的選題選好了之後去做。做完了呢?之前柴靜們總是把做過的題扔一邊,至於調查中的人後來又有什麼樣的變化,結果是在情理之中還是在意料之外,這個就不去管了。教師的科研也是如此,我把一個班的學生作爲實驗對象,這個實驗我做了一年,等這個實驗結束後,這班學生因爲由其它老師教了,我也便不去管了。缺少持續性。好在柴靜後來認識到了這一點。她曾經做過一個德國人盧安克到板烈去做志願者的事例調查,完了之後又去做了一期,叫《告別盧安克》,比較完整,而不是做一件事或某一個人的專訪後,便把帶子束之高閣,從些不聞不問。科研,也應如此,跟蹤調查會更有實效。

第四,做節目要有平常心,從細做起,從實做起。因爲,每天不可能都會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更多的則是一些平淡無奇的小事。更何況。一些大事也不可能就在你的家門口發生,讓你搶頭籌,你要善於從小事中去感悟,所謂一滴水見太陽。在四川汶川地震後,柴靜只是選了一個普通的受災人家,一起跟他們生活了一段時間,每天用攝像記錄一些生活中的小理,但生活就從中流淌出來了。災後人們重建的信心和希望自然而然地從中可以感受得到。一個教師,對學生如何如何愛,用不着大道理說明,看他每天是怎樣從一些細節之處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足矣。

第五,做一行,要專一行。柴靜能把原先的“新聞調查”做得那麼有聲有色。是因爲她的不斷錘鍊。領導告訴她,要把外國的優秀訪談節目全部拿來看,拆分到秒。有借鑑,有實踐,所以到後來柴靜的問話纔會那麼有針對性。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四十分鐘的課堂要上得精彩,啓發學生很重要,問一下自己,你的底氣有多少?功力有多深?你借鑑了多少,自己歸納了多少?所以,失敗必有原因,成功必有方法。

第六,此書告訴我,人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這不要緊,是人都會犯錯誤,盧安克說,因爲犯錯誤,所以人生纔會這麼久,以讓我們有時間去改正。所以,有時,真的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這樣會很累,放鬆自己,活在當下。因爲,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未來,愁什麼呢?

第七,網上傳言,不要把柴靜神化。看完後,我覺得,柴靜也是一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她的成功,離不開她的努力。這本書,也可以算是她的一個奮鬥史。至少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人,該怎麼奮鬥。同時,不要把成功當作目標。否則,會很累。設定目標,一步一步走下去,成功便會和你不期而遇。

《看見》讀後感心得 篇7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認識柴靜的,只記得當時同學提起她,總會提起一本書,《看見》,還對這本書給予極高的評價。於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見了《看見》,便拿起來細細閱讀。誰知,從此,就喜歡上柴靜這一個女人了。

柴靜,一個電視臺主持人,主持《看見》這一個節目,雖是一個小小的女人,卻曾經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經歷過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了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曾經故意在節目中反覆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她曾經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儘管如此,她仍堅持自己的初衷,堅持自己的做法,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次一次地去和不公平做抗爭。這樣的女人,值得別人喜歡,值得別人敬佩。

柴靜曾說,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看見》是柴靜首度出書講敘十年央視生涯,也是她個人成長的告白書,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柴靜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嘗試了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幸好到如今,她已成爲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女主持人,這也算是上天對她的努力的一種獎賞。但柴靜卻從未停止反思和追問,她在書中寫下了自己的經歷,寫下了自己的思考。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華南虎照事件,藥家鑫事件,在新世紀頭十年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見柴靜的身影,通過她在新聞熱點第一線的真是記錄,我們可以更真切的讀懂中國,瞭解我們身邊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大事,學會應該如何面對。我們看到的他們,同時也是我們自己本身,同時也是我和你的故事。只不過,現在我們是旁觀者,並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誰能保證,我們不會發生那樣的故事呢?

在這本書裏,柴靜並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野心,她只是在其中選擇了留給她強烈印象的人,因爲工作,柴靜剛好和這些人相遇,剛好得知她們的故事,剛好有所感觸,剛好借這個機會寫出來,剛好柴靜又是敢說敢言的人,一切都是剛剛好,所以,《看見》得以面世。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並不是評論,而是客觀地呈現新聞事件。柴靜一步一步地爬上事業的最頂峯,我們雖知成功的人,必然經歷了一番苦楚,但又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瞭解呢,我們看到的都是她們的成功,都是他們的光鮮,柴靜這十年裏遇到的挫折,苦難,感動,即使她一一道來,但其中的意味,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纔有資格說,我理解你。看書的時候,我常常會看着看着就走神想起了自己,想起了這樣的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就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要常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不要在忙碌中,就丟掉了自己的初衷,丟掉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引誘我們的事情有很多,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掉進去,要學會跳出來,從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揭開,把自己最醜陋的呈現給別人。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痛,但是的確是在幫助你不斷進步的。

這個社會有點冰冷的,但柴靜的《看見》卻像一把火,燃燒了這個社會,燃燒了我們的心,給這個社會帶來了溫暖。原來,電視上的理性,溫情在現實中都是存在的,它並不是虛構的,而我們自己,亦可以創造出這種溫暖,只要你願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