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精選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1W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1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精選8篇)

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展示階段:

1、遊戲介紹

(1)談話:上節課的水墨遊戲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今天還想玩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更有意思、更富有變化的水墨遊戲。

(2)揭題:《水墨遊戲》(二)

2、遊戲活動

(1)聽雨聲:小朋友,聽!是什麼聲音?原來是小雨點在說話。

(2)示範:

a.教師示範用筆蘸墨在宣紙上畫點。

b.重點解決墨色的濃淡:再畫一個不一樣的小雨點。(師:“再加點水,這次點重一點,慢一點。比比看和剛纔的小雨點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筆輕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3)學生練習:在紙上嘗試各種點,畫好後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並說說和老師畫的點有什麼不一樣?是怎樣畫出來的?

(教師小結:點可以變的:濃濃淡淡、乾乾溼溼、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4)作業形式:“這些各咱各樣的點組合在一起像什麼?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一張畫呢?”

3、欣賞:

(1)大師作品:黃賓虹及張大千用點來表現的山水畫。比較兩幅畫的不同。

(2)學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畫得多豐富啊!

(3)搞個小小展覽,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創意。

三、反饋階段:

教師巡迴輔導。

要求:1、小組合完成。

2、教師提醒學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髒教室。

3、展評:

各小組將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迴欣賞,誰的點變化最多?誰的畫最美?

四、課堂小結:

課後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各種各樣豐富的線條、色塊、形象,看能否像大師一樣畫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畫來。

蒐集畫報上畫家們畫的水墨畫作品,並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交流。

五、教學反思:

本課作爲國小美術課中首次出現的國畫課,不強調要讓學生畫出某一具體形象作品,而要強調通過有趣的學習活動方式,激發學生自由表現、大膽探索、感知水墨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問題的意識及口頭髮表、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2

一、啓動主體

複習上一節課所學,檢查學習效果。

二、發揮主體

1、 播放可見欣賞不同的點線色,欣賞大師作品,要求學生尋找點線色,加深學生對點線色的認識。

2、 嘗試用點線色進行具象表現。欣賞運用點線色表現的三張學生作品。

三、發展主體

畫手的遊戲,運用點線色畫出美麗的小手。

課堂總結:

總結兩節課所學的內容,小結小朋友們作畫情況。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3

[課題]

《我們身邊的線條》 選自人美版國小美術第二冊第13課。

[課型]

繪畫課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孩子從生活中表現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初步培養孩子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發現生活中、藝術品中線條的美感,並初步嘗試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

線的組織及變化

[作業 要求]

用各種各樣的線畫一幅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現出線的疏密變化又有秩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認識線的種類(4分鐘)

1、心情導入 新課

老師折電線

師:你們知道老師此時的心情嗎?

生:緊張、亂……

師:老師現在心情平靜了應怎樣表現?請每個小朋友拿起電線把老師的心情表現出來。

生齊折電線並展示

師:誰能變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這些線的名字嗎?

生用電線變出直線、折線、曲線……相互交流,並歸納。

師投影直線 、折線 、曲線 、交叉線

[上課時隨機設置這樣一個環節,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師手中的電線吸引了,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注意力得以集中,並初步認識了幾種線。繪畫是情感的表達,低年級的兒童雖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現,但這種感覺可以從最初時潛移默化地培養]。

2、做找線遊戲並揭題

(1)師:看準能找到我們身邊哪兒有這些線?誰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動在教室內尋找(地板、黑板、桌椅、風扇、服裝、頭上、窗外……)

(2)在他們發現身邊的線後美術字揭題——《我們身邊的線條》

[在孩子們認識各種各樣的線後採用遊戲法設置情境,懸念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興趣,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同時也很自然地導入新課。精緻的課題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把他們好奇、興奮地狀態迅速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中。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欣賞美術字的能力,爲美術字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授新課——線的美感及表現力(17分鐘)

1、感受生活中的線

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本組課桌上擺放的工藝品上的線,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這上面有些什麼線?

師生共同找出各類線

2、看課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線

引導孩子觀察並思考:這些線給我們什麼感受?

師生共同討論,談談各自的感受。

3、線的情感性

師生一起用綵帶、電線分別體驗曲線、直線、折線給人的不同感受。

師:剛纔各種不同的線分別給我們什麼感受?

小組討論、記錄,回答。

師投影部分詞彙(活潑、快樂、堅硬、挺拔、嚴肅、安詳、溫暖、興奮、感動、驚奇、讚歎)。小結:線也能表達各種感情。

[通過找工藝品上的線,觀察課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紋、山石線、動物身上的斑紋……,體驗人文環境中的線:建築、服裝,使孩子在遊戲中認識各種各樣的線,在遊戲中初步感受線的美感,逐步培養他們的觀察習慣。全體師生共同舞動綵帶,使孩子們充分體驗曲線給人的自由活潑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彎曲變形的電線使每人分別體驗折線的堅硬、直線的挺拔嚴肅等不同感受。]

4、線的運用和表現

(1) 欣賞課件中中外畫家的幾幅線造型藝術,感受美感

(2) 賞析賴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師:小組討論這兩幅畫給我們什麼感受?爲什麼?

全班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師總結:波狀弧線,整體又規律性的層次橫跨畫面,造成律動的幻覺,給我們強烈而又刺激的感覺。

(3)賞析線畫《緬甸仰光大金塔》

師:比較這幅畫和剛纔兩幅有什麼區別?

生討論:以直線爲主,表現了嚴肅、莊嚴的氛圍。

師:畫家用不同種類的線表現不同的情感,我們國家對線的研究更爲精深。從古代就非常重視用線造型。

(4)賞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畫

師:這幅畫在線的運用中有什麼變化?

師生共同體會線的疏密變化產生的節奏美感。

[通過以上四幅典型的藝術作品,引導孩子進一步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美感及表現力,初步瞭解線的表現方法,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5)小遊戲

師: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張黑卡,現在請大家在黑卡上畫用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色彩畫一根線,然後各組談談每張畫給人不同感受。

生畫出並討論

師: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現出來的線能表現出不同的美感。

小結:線有豐富的表現力,古今中外大師、畫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種類、不同粗細、疏密變化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創作出了一幅幅優秀的美術作品。

[課堂中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學習多樣的表現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爲長久的情感態度。一年級的學生好動,還不是很適應學校生活,40分鐘對他們來說顯得漫長,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個輕鬆的環節至關重要。教師採用遊戲的方法讓孩子們體驗了美術學習活動的快樂與成功,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創作的慾望]

三、佈置作業 (3分鐘)

1、講述“我的夢”(語言描述)

引導孩子們回憶自己的夢,請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講述自己記憶最深最感興趣的夢。

2、請大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用線畫出來,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業 要求:可自己創作,也可自由組合共同完成。選擇適合自己所畫內容的紙、筆把它通過不同種類、不同粗細、不同疏密變化的線表現出來。

[只要大膽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變苦學爲樂學,才能充分激發孩子們的創作激情。“我的夢”既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又爲孩子提供了想象、創造的空間。合作創新、動手實踐,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繪畫的樂趣,給他們創設寬闊的舞臺,讓他們盡情地發揮創造力,從感性到理性有了一個飛躍。]

四、學生作畫(12分鐘)

教師巡視輔導(選擇輕鬆、愉快的鋼琴曲作爲背景音樂、創設愉快樂的氛圍。)

1、巡視作業 中構圖情況及線的組織。

2、作畫中間集中輔導:針對作業 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具體指導。

3、分組指導:針對小組個別問題及時輔導。

4、對孩子進行個別差異指導。

五、作品評價,課外延伸(4分鐘)

1、展示各組的繪畫作品

(1) 各組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互評,推選出一名代表;

(2) 請各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選兩、三名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從構思、線的組織、工具、材料的使用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3) 師進行客觀評價。

[讓孩子學會自評、互評,學會學習和自我教育,成爲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者。教師的觀念要適應時代需求,不應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更不應以“成人化”的標準來衡量他們,要鼓勵他們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勇於嘗試。]

2、總結延伸:展示幾幅用線表現自己對這段背景音樂感受的作品。

師:音樂與美術是姐妹藝術。

我們回家聽一段音樂,用線表現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體會音樂與美術有什麼聯繫。

畫完後可以與父母共同欣賞,裝飾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可愛的家。

[強調美術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繫,引導孩子將美術與音樂相聯繫,以形成更大的知識背景,發展綜合學習能力,使素質教育落在實處。學會創新與探究,學會讓自己的東西變得實用,生活化起來,同時學會讓親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又增進了親情。]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4

知識目標:學會有目的地選擇和運用色彩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從中品味繪畫色彩語言豐富的情感內涵。

能力目標:能夠結合生活中的色彩體驗並運用繪畫的相關知識欣賞評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現,在感知、領會、感悟作品的過程中,養成敏銳觀察、細緻比較、層層分析的學習習慣。

情感目標:能夠通過豐富的色彩感受活動,激發通感體驗,並理解色彩心理屬性具有共同性與個體性特徵,在色彩運用的實踐體驗中進一步深化色彩表現的色調知識,建構形象生動的色彩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豐富的色彩感受活動,激發通感體驗,並理解色彩心理屬性具有共同性與個體性特徵;

難點:選擇和運用色彩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能夠結合生活中的色彩體驗並運用繪畫的相關知識欣賞評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引入:上課前,老師被一個問題難住了,我想請同學們出出主意,你覺得今天這樣的場合,老師該打什麼顏色的領帶比較適合?

其實,剛纔我們談的話題跟今天所學的內容有關,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色彩與人的心理活動.

展示課題:第三課《光色心情》P31

二、課題一:看得見的冷、熱、酸、甜

設問:冷、熱、酸、甜能看得見嗎?我們知道冷、熱是觸覺,酸、甜是味覺。

引導:大家能不能分清橙汁與咖啡的味道?(課件展示圖片)。

讓學生講出色彩的通感。

1、比較作品:《藍色睡蓮》法國-莫奈;

《薩達克尋找湮沒的水域》英國-約翰馬丁

引導學生說出兩幅作品的感受,得到:一般來說,紅、黃、橙等色常讓人聯想到暖烘烘的太陽、火光,感到溫暖,所以稱爲暖色;而青色、藍色使人聯想到天空、冰川、河流、海水等,感到寒冷,所以稱爲冷色。

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常常會利用這種色彩的冷暖感,營造出畫面所需要的氣氛,突出作品的主題。(學生討論怎樣運用冷暖感創作作品,如“沙漠行人”這個畫面色彩組織。)

2、比較作品:《故宅》吳冠中

《浙東石城》陳偉南

導問“兩幅作品同樣是畫房子、牆壁,你覺得重量是否一樣?”

得到:色彩是有重量感的。在同類型、同一材質對象的情況下,明度較高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較輕;相反,明度較低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較重。

3、圖片導出什麼是色調:

課件展示:《天使無言》楊國辛;

讓學生說出每一個小圖的主要色彩,導出什麼是色調:每一個畫面的色彩,都有其主要特徵和基本傾向,稱爲色調,也常被稱爲“主調”或“基調”。

繪畫色調從明度上有高調與低調之分,對比欣賞《鬧房》、《E地風景之六》。

低調的畫面往往使人感覺厚重、深沉、壓抑等;

高調的畫面色彩明度高,往往給人以輕柔、明快、理性的感覺。

比較《天使無言》中四幅作品,讓學生談談不同的畫面色調帶給我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色調是畫家傳達作品主題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課題二:畫筆抹出的喜怒哀樂

1、欣賞《都市紅茶》(現代)周剛

青春、熱血、生命、興奮、激動以及活力是不是你從畫面中感受到的?分析是什麼因素讓你感受到這些?

將作品《都市紅茶》變成藍灰色調以後感覺有什麼不同嗎?

從心理反應來說,藍、綠等色被稱爲冷靜色,相反,紅、黃等色,使人熱血沸騰或煩躁不安導致心理亢奮,則屬於興奮色。

2、色彩的聯想

其實,色彩給我們的聯想是非常豐富的,同一種色彩,能使我們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感受。

下面我們做一個色彩聯想的小測驗:

色彩聯想感覺情感經驗

黃秋葉枯萎衰敗

針對學生的答案:設問爲什麼同一種色彩有些同學的感覺完全不同?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生活經驗的人,會對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的感受會因性別、年齡、種族、風俗習慣而有個體與羣體的差異。(學生討論)

另外,不同的形狀、肌理、構圖、空間也會對色彩的表達形成制約。(展示圖片)

3、對比欣賞:《雲飄來雲飄去》胡冰;

《雲捲雲舒》劉欣

與人類的個性一樣,色彩也具有明朗與陰鬱的區別,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感情。

明度高、對比強、色度偏純且色性偏暖的色彩給人以明朗的感覺,而明度低、明度對比弱以及純度偏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往往給人以陰鬱之感。

4、思考與交流

將畢加索《少女像》改變色彩以後,你能結合人物形象談談每一幅作品的色彩所表達出的不同情緒嗎?

四、拓展

1、藉助色彩和形狀(包括肌理和筆觸等)畫一組小畫,表達自己近階段的心情。

2、在生活中尋找紅色,如:紅喜字、紅燈籠、紅花、鮮血、警告牌、火焰等等,提取需要的元素,畫一幅用紅色表現情感的作品。

附:色彩的聯想測驗表格

色彩→聯想→感覺→情感經驗

黃秋葉枯萎衰敗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圖象)(美術語言等),以及根據圖象的特點而劃分的三大類別: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掌握這三種圖象類型的特徵。理解三種美術作品的內涵並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美術語言;突破只能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侷限,瞭解美術形象的基本種類;理解三類美術作品的內涵並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難點:如何運用邏輯語言講授藝術語言。根據美術作品的圖象特徵來劃分三種美術形態(具象、意象、抽象美術);從形象人手來理解三種美術形態的特點。

三、教材分析:本課主要內容是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

四、設計思路:1、以圖象與眼睛的關係(視覺藝術)的理解導入,然後直接分析、討論圖象通過那三種類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強調語言特色。其實不懂“美術語言”,就難看懂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的內涵。所以先以弄懂美術語言爲先導,再瞭解圖象的三種分類;教師可以自己現場表演某一分類,增加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

五、課時:一課時

六、新課教學:

1、導入:對比:委拉斯開支(1650)《宮女》畢加索(1957)《宮女》

因兩幅畫所用美術語言等不同,所以我們對畢加索的畫難以看懂。

揭題第二課圖象與眼睛

A、美術語言——特殊語言

“人有人言鳥有鳥語”海軍通信兵(旗語)啞巴(啞語)

比較:文學、音樂、舞蹈、戲劇

藝術語言的分類: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肌理。

①形體:點線面體,表現輪廓結構。例:《花果冊頁》、《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現體積。例:《側椅的人體》、

③色彩:固有色、條件色、表現性色彩、裝飾性色彩;體現色彩表現力(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徵性。例:《果熟來籬圖》《草垛》

④空間:實體空間、虛擬空間;創造或再現空間關係。焦點透視、散點透視。

例:《聖亞布拉恩教堂》《寒江獨釣圖》

⑤材質、肌理:材質、質地、表面紋理;體現材質美感、加強表現效果。例:大理石

小結:幾張圖片,讓學生討論分析,自主學習,嘗試應用。

4、圖象通過三種類型反映物象

具象——具體而精確的再現,逼真、寫實。(提問:印象、特點如何)

毛主席去安源(劉春華)、靜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爾)

意象——直覺想象、幻覺等構成表象、理性、怪誕(提問:手法、特點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爾的作品(教師可以自己現場表演)

抽象——對自然對象省略、捨棄、視覺刺激、趨向音樂性、

意蘊的含混性;平面化、視覺衝擊力(提問:形式、特點如何)

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築、服裝生活用品的應用)

中國的書法作品

實戰演習:

十多幅圖片學生分組選擇回答屬於那種類型圖象

小結:美術作品因美術語言運用的不同而產生的圖象給人感覺也不同;美術作品表現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種事物”的標準來衡量一切美術作品,即便是具像美術作品也不能等同於照片。針對不同類型的作品要從不同角度欣賞它們。

備用資料

圖象與眼睛“色盲表”、馬格里特《錯誤的鏡子》

眼睛——心靈的窗戶

“西方的微笑”《蒙娜麗莎》、“東方的微笑”《麥積山菩薩》

古人云:“神在雙目情在口眉”

“仰視心恭,俯視心慈,平視心直,側視心快。”

2、美術形象與自然中真實原型是否有區別

照片“長城”與吳冠中的創作“長城”對比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傳神、氣勢、氣韻、意境、天人合一、人生四種境界、

選擇、提煉、概括、改造、藝術加工

創造藝術典型

教皇英諾森十世面包(柯勒惠支)

生活中是否有藝術典型?

創作方法:

①再現性偏重於寫實

才烏克西斯巴爾哈西烏斯

特點:文學性內容、典型化靠攏、情感藏於形象背後

《篩谷的婦女》

②表現性主觀世界的真實性,偏重於感情,不拘泥如實描寫

特點:趨於抽象,拋開解剖、比例、結構、空間平面化、突出形式味

蒙克《吶喊》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6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人體的基本比例及其處在不同姿態情況下比例的變化。

2.學習用簡單的線條描繪人物動態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寫生的一般步驟。

3.通過人物全身姿態的寫生練習,感知人體結構的和諧美和人體的動態美。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人體比例教學掛圖;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學具準備:圖畫紙;橡皮;鉛筆、鋼筆等。

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約20分鐘)

(1)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一說在體育課上小夥伴們的各種動作姿態,並相互表演一下這些動作。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動作畫下來?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如何畫好我們的校園夥伴。

(幻燈片2展示)課題—校園夥伴

(幻燈片3展示)

活動一

學習與研究:a、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

b、人物的動態與重心如何掌握?

(2)幻燈片4展示研究主題:a、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

(出示人體不同姿態比例掛圖)

如果以人體頭部長度作爲一個單位,那麼人體總身高可以確定爲幾個頭的比例?其它姿勢呢?請同學們觀察討論後回答。

如果是坐姿,人體垂直高度是幾個比例?(5個半)少了多少?(1個半)是哪部分變短了?(大腿和臀部);席地而坐呢?3個半,只剩頭頂到臀部的高度了;如果是蹲或跪呢?3個半加腳長(腳長不足1頭高)不到4個半)。結論:站7、坐5半、蹲4半、盤3半。

請注意:剛纔所說比例的前提是上身直立時,如果脊柱發生彎曲會怎樣變化?變多還是變少?

(3)幻燈片5展示研究主體題b、人物的動態與重心如何掌握?

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作補充:要想畫好人體,在抓住了人體比例變化後,還要把握好動態人物的重心線和動態線。那麼,什麼是重心線和動態線呢?請看屏幕:

(幻燈片6展示圖例—運動人體:重心—重心線—動態線)

重心是指重力的中心,大約在人體臍孔上下;重心線是指通過人體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條垂直線;

體現人體運動總趨向的主線就是動態線,它是隨着人的脊椎的彎曲程度和四肢曲伸而變化的。

(二)發展階段

寫生與表現(約22分鐘)

活動二:

1、畫出課本第9頁照片中人物的重心線和踢球夥伴的動態線。

2、你知道該如何表現小夥伴的動態特徵了嗎?

1、(幻燈片7)展示

下面,我們就來畫畫我們的夥伴。

2、學生寫生:

a、分別找男女生各一名當模特,男立女坐。

b、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確定位置比例、重心及動態變化。

C、注意把握小夥伴的形象特徵及性格特徵。

(三)展示講評(約3分鐘)

交流展示作業,讓學生互評作業優缺點,總結出共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和方法。

(四)課後拓展(幻燈片9)

(1)隨時做一些校園生活中的人物速寫練習,鞏固本課所學併爲以後的創作蒐集素材。

(2)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用線條對家庭成員或其他身邊的人物進行寫生練習;嘗試畫運動狀態中的人物速寫。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羅丹語)。

2、引導學生通過細緻的觀察,感受校園環境及建築的美感,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校園環境。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活動過程:

1、風景畫欣賞導入。(複習構圖、透視知識)

2、分組活動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價、教師適當點評總結。

一、引課:

[情景]

1、課堂內。

老師:同學們好,老師近日畫了一張風景畫,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學生(齊聲):想。

(老師展示風景畫。)

(學生驚歎,產生濃厚興趣。)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學生髮言踊躍,通過發言複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鼓勵、肯定。)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表現。

(老師繼續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邊議論邊發言):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麼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此時,學生探索美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

2、課堂外

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內

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課後簡析:

通過對校園環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體驗以及自己與同學、老師之間的和諧關係,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並瞭解對相關環境、人物活動的最基本的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校園寫生課符合新課程理念,導入課題生動自然,學生興趣高漲,分組寫生活動中師生關係融洽,繪畫積極性高,課堂小結中,學生髮言積極、氣氛熱烈,使我感到七年級新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對於學生的發言,我一個個給予肯定,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通過這節課我感到課堂教學,課課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這就要求老師具有應變能力,使課堂教學收放自如,以學生爲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成長需求,體驗需求和選擇的需求。

適合國小的美術教案美術教師必備的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的設置是讓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美,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課知識點與第一冊的圖案有相通之處,學習時可相互聯繫。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典型作品啓發學生髮現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將民間藝術發揚光大。藝術歷史悠久,它向產生髮展同古代的風俗有直接關係,人們用它作爲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北方粗獷樸拙,南方精巧秀麗。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使用簡化、誇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着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構成形式呈均衡或對稱式。經起稿、剪刻和貼裱完成。剪刻時按先細後粗、先密後疏、先內後外、先上後下、先在後右的順序進行。在剪刻時陽紋要“剪剪相連”陰紋“剪剪相斷”注意剪刻刀味。

教學目的:

喚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使學生認識民間藝術,學會運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重點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學生創造

性地設計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是創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教學準備:作品若干,各色電光紙,剪刀、刀子各一把,2

開白紙兩張;投影儀。

作業要求:能夠在課堂上獨立設計完成一幅窗花圖樣,做到造型

單純、簡潔、富有情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l分鐘)

(二)學習新課(10分鐘)

l、教師出示邳縣作品,問學生:這是一幅什麼藝術作品?學生回答:。引出課題。

教師講述:這些作品出自邳縣農民之手,它不僅表現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2.請學生欣賞課本(P17P18)作品。欣賞的同時歸納的題材種類。(教師板書)

3.結合作品教師講: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大體上分爲南北兩大流派:北方粗獷樸拙,天真渾厚;江南精巧秀麗、玲瓏剔透。的樣式很多,這是窗花、牆花、門箋。喜花、枕花、禮花等。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教師板書)

4.教師將展示給學生問:這些作品是運用哪些工具製作出來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5。教師指圖1、圖2,用啓發性的手勢、語言提問:圖1、圖2都是人物頭像,但在眉眼等細節上卻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那位同學發現了?(教師綜合學生回答板書)教師再指圖3圖4問:用什麼方法能讓這兩幅出現多種色彩呢?(學生回答困難,教師可用半成品給學生示範,結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

6、教師展示圖5、圖6、圖7,講:下面我們研究的造型裝飾手法,圖5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態,而次要的細部卻沒有刻畫,它採用的是什麼方法?(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教師指圖6圖7問:魚和豬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麼差別?大家討論一下。(同學討論後回答,教師板書)

7、教師展示圖8、圖5問:這兩幅圖的構成形式有什麼不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8、教師給學生做示範。示範時配以講解,注意擴展學生的思路。如::運用摺疊法剪的是光卉(圖9),如果剪單獨對稱式的人物怎麼剪(圖5)?均衡式的呢?(圖8)?

(三)佈置課堂作業,學生設計製作,教師輔導。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1圖2,指出陽刻時應“剪剪相連”,陰刻時要“剪剪相斷”。再讓學生觀察圖9圖10,指出對錯。經過比較議論得出畫紋樣時必須注意紙的連斷的結論。突破難點。

(教學建議:展示和板書用投影儀)

(四)展評學生作品,請部分學生闡述表現意圖。

(五)師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並點題:以上學習的是的一般常識,剪刻紙來自民間,表現民間,我們要從民間中吸取營養,多看,多想、多動手,一定會創作出好作品。

七、板書:

民間藝術――作品展示

一、的藝術特點:單純、明快、簡樸、樸實、富裝飾性。

二、的題材:花鳥蟲魚、人物、自然景觀、吉祥圖案、傳說、神話。

三、製作方法:剪、刻。

四、表現形式:陰刻、陽刻、點色、套色、分色、襯色。

五、造型手法:簡化、誇張、添加。

六、紋樣的構成形式:對稱、均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