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5K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爲《運算律》的第一課時,而在這一單元之前,學生經過了三年多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並對這些已經有一些感性認識的基礎:如在10以內的加法中,學生看着一個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在萬以內的加法中,通過驗算方法的教學,學生已經知道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結果不變。本節課通過一些實例進一步來引導學生進行概括總結。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精選14篇)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社會實踐中的信息自由地提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問題意識,也符合新課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學中通過對兩個算式的觀察比較,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感知加法交換律,組織學生寫出類似的等式,幫助學生積累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表象,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總結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學生能較快的體會出這兩種運算律,使學生體會到符號的簡潔性和概括性,發展學生的符號感。通過幾個層次的練習,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有趣的數學學習中,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又鞏固了全課的內容,爲以後教學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作好鋪墊。

通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價不夠及時。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學生寫出“6+2=2+6,1+9=9+1…”時,沒有很好的解讀學生的心理。這位學生之所以寫出一位數的算式,是因爲他覺得寫一位數加一位數的等式非常簡單,方便計算。但是作爲不完全歸納法,他寫出的算式有一定的侷限性,沒有代表性。此時如果追問學生,“是不是隻有一位數加一位數纔有這樣的規律?” ,“那你對這位同學寫得有什麼建議呢?”這樣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培養他們思維的嚴謹性。

二、沒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換律和加法運算律本質特性。這樣導致了學生在後面的練習中不能進行準確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換律和加法交換律的對比環節,對比得出加法交換律的本質特徵:加數沒有變,結果沒有變,運算符號也沒有變,但是加數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很多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的時間把握的正好,學生掌握的程度也還可以,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不足之處:課堂上,我的狀態不太佳,學生也不是很活躍,基本上都是幾個人在回答問題。平時班上的課堂氣氛挺活躍的,但是這節課不知是怎麼回事,連學習很好的孩子上黑板上演板都錯了,可能是孩子們有些膽怯吧。還有就是自己評價語言太單一了,以後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爭取讓自己的課堂更生動完美。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3

世界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數學的學習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發現或創造出來。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認爲數學教學在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親歷性”、落實教學“主體性”,關注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的過程。以上教學過程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整個過程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通過質疑、猜想、例證、觀察、交流、歸納,親歷了探究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這個數學問題的過程,從中體驗了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1.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化。

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瞭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髮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知識。

在“交換律”這節課中,教師在目標領域中設置了過程性目標,不僅和學生研究了“交換律”“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問題的產生、碰到問題“怎麼辦”和“如何解決問題”。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情並提出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激勵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觀察、分析,主動獲得“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既獲得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又體驗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學內容的現實性。

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調適,開展教學活動”。這爲我們的教學改革在操作層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換律”這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找準教學的起點。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正確估計是設計適合每個學生自立學習的教學過程的基本點,它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學習程度。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浙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中分別安排在第七冊和第八冊,而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生對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認識,並能運用交換加數(因數)的位置來驗算加法(乘法),所以這節課教師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髮現並用數學語言表述數學規律和總結怎樣獲得規律的方法上,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實質是交換位置,結果不變,這種數學思想在生活中到處存在。本節課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用辨證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現象,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然後採擷生活數學的實例:同桌兩位同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祕,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3)改進材料的呈現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思路,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本節課在教學材料的處理時,改變了把課本當作“聖經”的現象,讓學生參與教學材料的提供與組織,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創新和實踐的學習環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慾望,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種成功的體驗。另外在材料呈現的順序上,本節課改變了教材編排的順序:在第七冊教學加法交換律,在第八冊教學乘法交換律,而 是同時呈現,同時研究。因爲當學生在已有認知結構中提取與新知相關的有效信息時,不可能像教材編排的有先後順序之分,而是同時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3、注重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內容;在“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專門把“重視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爲一個問題進行論述,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交換律這節課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現實”理解情景,發現數學,打破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問題——探究——應用——新問題——再探究”的開放式學習過程,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1)創設生活情境,激勵探究慾望。本節課,首先引導學生用“變與不變”的眼光觀察身邊的教學環境,進而採擷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有趣現象,讓學生初步感知問題,從而引起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慾望。這樣安排,既幫助學生消除了思維上的心理障礙,爲新知的獲得切實做好了心理和知識、能力的雙重準備,又達到了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引起注意期待、誘發學生參與意識的目的,使教學始終處於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之中。

(2)引導學生探索,開發創造潛能。教師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與新知學習有關的舊知,引導學生從原來的知識庫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過自組算式,整理、觀察、分類、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結論,並進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探索與創造、觀察與分析、歸納與驗證、矯正與調換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並從中認識到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3)反思探索過程,體驗成功情感。問題解決後,引導學生對探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反思: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我們是怎樣來解決的?從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獲得新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並自覺地將思維指向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上,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提倡教學相長,鼓勵開拓創新。在本節課的最後,教師有意識的空出一定時間讓學生來質疑問難。一方面讓學生對本節課不懂的知識提出疑問,在師生幫助下及時解決;另一方面,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既培養了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又能使學生的認知心理產生新的“不協調”,形成一個再探究的氛圍。

總之,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知識的系統性,學生的親歷性,儘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獲得。課堂上給學生以充足的思考時間和活動空間,同時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意識,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4

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我採用了情境導入—探究新知—反饋練習三個教學環節,情境導入環節利用課本上李叔叔騎車旅行的情景導入,得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探究新知環節,讓學生先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發現算式結果相同,用等號連接,得出56+28=28+56,然後又讓學生仿照舉例,最後引導學生得出規律;反饋練習環節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本節課的教學非常順利,輕鬆完成教學任務。但我覺得本節課的知識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合併成一節課講解呢,在以後教學本節課時我準備在“交換律”這節課進行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改進材料的呈現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思路,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另外在材料呈現的順序上,改變了教材編排的順序:先教學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然後教學乘法交換律交換律和結合律,而是同時呈現,同時研究。因爲當學生在已有認知結構中提取與新知相關的有效信息時,不可能像教材編排的有先後順序之分,而是同時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實質是交換位置,結果不變,這種數學思想在生活中到處存在。本節課我首先引導學生用辨證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現象,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然後採擷生活數學的實例:同桌兩位同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祕,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3)找準教學的起點。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正確估計是設計適合每個學生自立學習的教學過程的基本點,它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學習程度。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先教學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然後是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應用,接着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而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生對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認識,並能運用交換加數(因數)的位置來驗算加法(乘法),所以這節課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髮現並用數學語言表述數學規律和總結怎樣獲得規律的方法上,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5

世界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數學的學習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發現或創造出來。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認爲數學教學在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親歷性”、落實教學“主體性”,關注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的過程。以上教學過程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整個過程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通過質疑、猜想、例證、觀察、交流、歸納,親歷了探究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這個數學問題的過程,從中體驗了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1.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化。

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瞭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髮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知識。

在“交換律”這節課中,教師在目標領域中設置了過程性目標,不僅和學生研究了“交換律”“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問題的產生、碰到問題“怎麼辦”和“如何解決問題”。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情並提出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激勵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觀察、分析,主動獲得“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既獲得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又體驗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學內容的現實性。

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調適,開展教學活動”。這爲我們的教學改革在操作層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換律”這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找準教學的起點。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正確估計是設計適合每個學生自立學習的教學過程的基本點,它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學習程度。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浙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中分別安排在第七冊和第八冊,而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生對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認識,並能運用交換加數(因數)的位置來驗算加法(乘法),所以這節課教師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髮現並用數學語言表述數學規律和總結怎樣獲得規律的方法上,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實質是交換位置,結果不變,這種數學思想在生活中到處存在。本節課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用辨證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現象,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然後採擷生活數學的實例:同桌兩位同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祕,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3)改進材料的呈現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思路,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本節課在教學材料的處理時,改變了把課本當作“聖經”的現象,讓學生參與教學材料的提供與組織,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創新和實踐的學習環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慾望,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種成功的體驗。另外在材料呈現的順序上,本節課改變了教材編排的順序:在第七冊教學加法交換律,在第八冊教學乘法交換律,而 是同時呈現,同時研究。因爲當學生在已有認知結構中提取與新知相關的有效信息時,不可能像教材編排的有先後順序之分,而是同時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3、注重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內容;在“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專門把“重視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爲一個問題進行論述,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交換律這節課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現實”理解情景,發現數學,打破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問題——探究——應用——新問題——再探究”的開放式學習過程,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1)創設生活情境,激勵探究慾望。本節課,首先引導學生用“變與不變”的眼光觀察身邊的教學環境,進而採擷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有趣現象,讓學生初步感知問題,從而引起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慾望。這樣安排,既幫助學生消除了思維上的心理障礙,爲新知的獲得切實做好了心理和知識、能力的雙重準備,又達到了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引起注意期待、誘發學生參與意識的目的,使教學始終處於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之中。

(2)引導學生探索,開發創造潛能。教師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與新知學習有關的舊知,引導學生從原來的知識庫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過自組算式,整理、觀察、分類、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結論,並進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探索與創造、觀察與分析、歸納與驗證、矯正與調換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並從中認識到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3)反思探索過程,體驗成功情感。問題解決後,引導學生對探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反思: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我們是怎樣來解決的?從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獲得新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並自覺地將思維指向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上,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提倡教學相長,鼓勵開拓創新。在本節課的最後,教師有意識的空出一定時間讓學生來質疑問難。一方面讓學生對本節課不懂的知識提出疑問,在師生幫助下及時解決;另一方面,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既培養了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又能使學生的認知心理產生新的“不協調”,形成一個再探究的氛圍。

總之,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知識的系統性,學生的親歷性,儘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獲得。課堂上給學生以充足的思考時間和活動空間,同時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意識,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6

得:(1)通過模仿舉例,滲透等量代換的數學方法。

學生根據模仿,學會了根據結果相等,將兩個算式寫成恆等的方法,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知識,其實也就是在經歷等量代換的過程。而這一數學方法對接下來要學習其它各種運算定律,及運用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列方程解應用題等都十分重要。

(2) 通過對大量數學事實的對比,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習不完全歸納發。

學生在獨立舉例後,在全班範圍內交流發現的規律,得出結論:不管兩個加數的位置怎麼交換,它們的和都不會改變。師引導:同學們所舉的所有例子都能寫出這樣的結論,可見我們的四則運算中有一個規律,誰能把這個規律準確地概括一下?……從個別到一般,把對特例的發現上升爲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和性質,這就是國小階段的“不完全歸納法”,讓學生經歷這一歸納過程,體驗結論的科學性。

失: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對處理“用字母表示定律”這一環節有些不足。在學生例舉字母表示定律後總結出用a+b=b+a公式來表示定律後,沒有進一步拓展,如問:三個數可以怎樣表示呢?這個規律還適用嗎?這樣環節設計,會讓學生對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更爲熟悉,從而培養數學思想,更能強化目標。

在今後的數學中,注意強化本節課的重難點,並針對重難點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與拓展,尤其對稍差的學生更應該重複強化,儘量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會。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7

《祖國土》是一首詩歌,詩歌教學貴在誦讀,指導學生誦讀掌握誦讀技巧並在誦讀中體悟詩人情感。這正是本人教學初衷,但具體落實起來卻不夠理想。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本人越俎代庖,將詩歌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學生沒有得到深切體會,將詩歌機械地分成幾個部分,詩歌的意境全無,整堂課學生始終是被動接受老師的知識點,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體現。

一、文本分析:

蘇聯女詩人阿赫馬託娃一生命運多舛,因遭受不公正的批判,對民族國家有着深刻而犀利的思考,坎坷命運使得她的詩歌呈現出“浸透了記憶,是心靈的歷史”的特點,《祖國土》正是女詩人心靈的獨白。

詩人曾提出“用自己的語言寫作”,這種文學語言觀在《祖國土》這首詩中得到很好的體現。阿赫馬託娃拋卻常人慣用的對祖國的豪言壯語、甜言蜜語,用“類似日記的親切與直接”(俄羅斯詩人布羅茨基語)表達了對祖國深沉的愛。“祖國土”這一被無數詩人熱情謳歌、被無數海外遊子奉若至寶的意象在阿赫馬託娃眼裏褪去了耀眼的光環,迴歸到本質,它就是“套鞋上的污泥”、“牙齒間的沙礫”,甚至是“多餘的、哪兒都用不着的灰塵”,但是在詩歌簡單樸實的話語中形成一股內在接續的暗流,感情潛藏在她精心構築的的話語或意象背後,內斂而矜持——“但我們都躺進它的懷裏,和它化爲一體,因此纔不拘禮節地稱呼它:‘自己的土地。’”。最後兩句表面上呈現出斷裂的表徵,但其實具有很強的內在一致性。詩的語言產生於同感覺碰撞的一霎那,而不是用積澱下來的具有特殊意蘊的詞彙去填補感覺的空白。阿赫瑪託娃的詩揭示了人類心靈最隱祕、最容易觸動而又似乎無法言盡的那種直覺,讀者的情愫不能不爲她的詩牽動,並且喚起心中對於神祕的那種永恆的嚮往。

二、學情分析:

這首詩放在“頌歌的變奏”板塊最後一課,繼聞一多的《發現》、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後,學生已經對“頌歌的變奏”這一標題的內涵有了一些感受和認識,所以,可以在學習這首詩的同時聯繫前三首詩歌所呈現出來的特點,以便更好的理解“頌歌的變奏”這一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些環環相扣的問題,所以肯定會碰到“預設與生成”的矛盾,所以需要教師流暢引導和靈活處理。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8

一、心態決定一切

當接到學校的任務,知道要上評比課時,我感覺壓力很大,畢竟自己帶語文課的時間不長。上評比課,對很多老師而言是件大事,都會高度重視。但是同時又會因爲過於重視,會有緊張、焦慮、擔心等情緒產生,而這些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評比課的質量。

二、以學生爲中心

我拿到課題之後,分別找了不同程度的幾個孩子來讀一讀這篇課文。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夕陽下山時的瑰麗景色,抒發了人們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寫得十分的美!可是學生在不能讀通、讀順課文的時候,這篇課文的美就會大打折扣。這篇課文是積累文字的好材料,全文共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十分流暢。第一自然段較簡單,學生讀過兩遍就能夠理解了。第二到四自然段是重點段落,也是全文的亮點。

如果語文第一課時僅僅是讓學生讀讀課文,認認生字,很單調。這不僅會讓課堂變得很“程式化”、沒有“生機與活力”,最終會導致一部分能力強的學生對語文第一課時缺乏應有的興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語文“第一課時”的癥結在哪裏?我認爲主要是在關注“第一課時”目標的時候,要重視學生的因素。具體表現在“生字教學”和“讀通課文”上。無論怎樣好的課堂引入和教學的整體策劃,一旦進入這兩個教學時段就有可能失去了課堂應有的生機與活力。

三、優化 “生字教學”和“讀通課文”的教學

“生字教學”不僅要研究識字教學的方法,最終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生字、生詞,還要把握生字詞教學的時機。依據每個生 字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起點”,進行教學策劃。語文第一課時無疑是要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確,提醒和指導難寫的字,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同時有些特殊的字詞可能要到徹底理解了文本之後纔有可能基本理解。

“讀通課文”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必須通過反覆閱讀,才能深入文本。

在《夕陽真美》這節課教學需要的情況下,我自制了幻燈片輔助教學。用直觀、漂亮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夕陽、刺眼、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餘暉”等詞語和句子。教學中我試着隨文學字,但是效果一般。特別是對第二自然段中的“披”字有所疏忽。所以學生沒能真正感受到夕陽的美。學習這篇課文應該是一種尋求美的過程和體驗,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享受。我應該因文而宜,讓每一個讀書環節有明確的問題思考,讓每一段文字都有可賞、可品之處。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再美的文本遇到了不會品賞的人都會使其鑑賞價值大打折扣。同時有了對問題的思考纔會有興趣,反之,沒有思考的讀書是不會讓學生有興趣的。

四、願讀樂讀 形式多樣

張田若先生曾說過:“一課書教完後,成敗的第一個標準是學生是否熟讀了課文。”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低段的孩子熱情活潑,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感染。他們有着豐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着強烈的表現慾望。讀的形式可以有領讀、範讀、看圖讀、引讀、表演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

五、反思和總結

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才能使自己進步的更快、更穩、更好。

總結我這次上課的整個過程,我發現了自己的很多問題,我會努力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及時改正,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有語文味、有人情味和有書卷味的老師。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9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圍繞周恩來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展開故事,作者以陳述事實的語氣,滿懷對周恩來的敬愛之情,通過人物的對話,帶領我們真實而具體地走進了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中國少年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了一個偉大人物從小就有不同凡響的心聲。整篇課文教學,我主要是按這樣的思路進行:中華不振——中華要振——中華必振。在本課時我主要是圍繞“中華不振”這部分組織學習。具體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遵循閱讀規律,整體解讀文本。

本篇課文從內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諸如:瀋陽的繁華、熱鬧;街道上燈紅酒綠;伯父的擔心與提醒;周恩來的不解與困惑;中國婦女的悲慘遭遇;周恩來的思考;課堂上大家關於爲什麼而讀書的討論和周恩來令魏校長爲之一振的胸懷和報負。這些看似沒有聯繫的場景與事件背後卻有着一條內在的隱線,即:中華不振。這一切都是對“中華不振”的最好註解。研透“中華不振”又是學習“中華要振”的基礎,研透了“中華不振”,學習“中華要振”就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教學中,我遵循閱讀的規律,以讀爲本,從整體感知入手。解題後,初讀課文時,在學生自學生字詞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周恩來爲什麼要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在學生較充分的感知後,通過“課文中有一個詞能說明,能找出來嗎?”引導學生抓住了“中華不振”這個詞,最後又讓學生再讀課文,自讀自悟,劃出反映中華不振的詞句,並說說從這些詞句哪些方面看出 “中華不振”。學生們的回答是精彩紛呈的,他們把課文中每一個能看出“中華不振”的句子都找出來了。特別是有一個學生說:“有的是爲吃飯讀書,有的是爲做官而讀書……看出不僅是巡警懦弱,連書生也沒志氣,難怪中華會不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經走進文本,對“中華不振”有了較深刻的思考。這樣的教學,從整體感知的初讀到自讀自悟的再讀;根據不同要求採用了不同讀的方式,既關注了讀的層次,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感知文本的讀的時間,給深入悟讀教學做了充分的鋪墊和情感準備,又便於教師以學導教,順學而導。

2、深入重點研讀,進行語文實踐。

對這麼多的內容,我不面面俱到,四面出擊,而是引領學生進行聚焦,重點引導學生研讀了伯父的話和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兩部分內容。特別是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件事,是本文的重點,它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中華不振”。這樣處理,點線面結合,既有線上的“序”,面上的“廣”,也有點上的“深”。在這兩個重點的研讀處理上,我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尊重文本,多元解讀

在導讀“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這一句時,讓學生通過讀悟,體會伯父的複雜心情,引導學生讀出了“無奈”,讀出了“擔心”,讀出了“憤怒”,讀出了“沉重”……這些感悟雖然不同,但都源於“中華不振”,這樣的導讀,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創設情境,深入悟讀

如上文研讀伯父的話,通過導語創設情境引讀,讓學生讀出無奈、擔心、憤怒、沉重……,另外在研讀“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這個重點時,更是運用導語創境的手段:“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相依爲命的丈夫——,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白髮蒼蒼的母親——,這位婦女的親人如果也是你的親人——。”其次,還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如在讀悟時,把“原指望,誰知,不但不,反而”,這幾個字加粗後,讓學生再去讀讀,有什麼不同。把讀與語言形式、內容、情感的感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貼近文本、走進文本,達到情感共鳴。

(三)讀寫結合,內化感悟

體會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讓學生體會中華如何不振的重點,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也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首先,我通過多種方法反覆朗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對帝國主義和中國巡警的憤怒,再以“同學們,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目睹了這樣的場面,你的內心會有怎樣的感受?”讓學生進行說的訓練。並及時補充“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典型歷史資料,讓學生進行寫話訓練,進一步讓學生加深體會“中華不振”的含義。最後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中華不振”的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從讀到悟,由悟到說,由說到寫,進行語言實踐,內化語言,深化情感。

3、採用多種形式,關注落後學生。

本次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學困生學習的有效指導(注重朗讀指導和課堂練習的反饋矯正)。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一是特別注重學生的個別指導,尤其是在學生自讀自己悟時,深入學生,及時幫助。二是儘可能多的爲學困生提供鍛鍊、展示的機會,如在生字檢查時,特意讓學困生來讀,讀對了就讓他當小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三是提供學困生進步的空間,如在朗讀指導中,讓學困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的幫助下,逐漸從不會讀到會讀,從會讀到有感情地讀,不斷進步,享受學習成功的樂趣。

一節課下來,我滿懷激情,學生情緒高漲,故而在課堂節奏的把握還不夠,另外,感覺在朗讀的指導上還不夠到位,怎樣才能讀得入情入理還待研究。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0

上完《桃花心木》這一課,對講讀課文的教學我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在預習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然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再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針對學生的疑問,我及時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發現問題,老師及時進行點撥。討論以後,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基本明瞭,弄清了課文主要寫的什麼。對種樹人的一些奇怪做法有了初步認識,對種樹人的語言也有了新的看法,獲得了人生新的感悟。

二、讓學生學會品讀課文的重點句段 課文中有不少富含哲理,意蘊深刻的語句,要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反覆研讀。例如: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就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還有不少類似的句子,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討論交流,認識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讓學生深刻領悟文章主旨 文章雖然說的是桃花心木,說的是種樹人的奇怪動作,奇怪語言,更深層的含義是說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爲意志堅強,大有作爲的人。這種借物喻人的寫法,是本文昇華主旨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及時滲入品德教育,國小生也受到良好的人生觀的教育。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1

當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突然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說實話,對於思品課,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準備過,也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上過(雖然本人這次的賽課效果並沒有預期的好)。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的腦子裏就有一根弦在緊繃着,不知道從何處開始入手,由於個人的粗心,連賽課的內容都搞錯了,從開始準備的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的內容到臨時匆忙地準備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內容,突然一下子對思品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覺得如果每堂課都這麼認真地上的話,學生真的會有很大的收穫。

這次賽課,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就是要爲兒童架起通向生活的橋樑,把兒童與真實的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並以其引導和提升自己的真實生活。 對於兒童來說,只有他自己的生活纔是對他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對於《品德與生活》教學來說,只有引導兒童關注和“實踐”他自己的生活,纔會成爲有意義的教學,只有引導兒童學習和學會創造他自己的生活,纔會成爲有效的教學。因此,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應引導兒童重視、關注、觀察、感受、體驗、反思、提高和創造他們自己的生活;不應該讓兒童成爲別人生活的旁觀者、評論者、模仿者,而應該引導兒童“過他自己的生活”,成爲他自己生活的實踐者,成爲他自己生活的觀察者、反思者、體驗者和創造者。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2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認識“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個知識點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和“第幾”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遊戲,讓學生認識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準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第幾”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劉煜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第幾”

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這個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爲讓學生參與排隊這一主題情境,學生通過排隊,將主題提供的內容動態化,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增加實際的體驗,深切地體會到幾和第幾的不同。

三、聯繫生活,學習數學

爲了幫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 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爲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雖然課前我讓學生感知了方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

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四、講完練習之後我進行了小結,但感覺小結的方式不對,我是讓學生上臺排隊,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一說,總結的時候不應該提問:“一共有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幾),“第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第幾),問的太唐突了,雖然有個別同學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還是覺得雲裏霧裏,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只要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並能夠區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感知的過程。

五、在後面講練習時,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1.“想想做做”第1題從左邊塗色,可以先複習一下“左右”,做一做有關“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的小遊戲,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感知,再進行塗色,效果會好些,目的性會更強些。2.“想想做做”第2題,“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有的學生聽過,有的沒聽過,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蠻高漲的,應該事先準備一個故事的錄音,或者動畫,讓孩子在輕輕鬆鬆中學到知識。

當然,課堂教學是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都會有些遺憾,所以實際與預設是有距離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學之後的重設計和反思,教學之後適當的調整設計,相信對以後的教學能提供借鑑作用。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3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課前,我利用投影儀讓孩子們玩做手影的遊戲。活潑的小狗、展翅的雄鷹、鳥媽媽餵食小鳥……孩子們用靈巧的雙手擺弄出一個個俏皮可愛的影子。(通過遊戲激發孩子們對影子的親切感,爲學習課文奠定感情基礎。

在備課中,我已經預料到這會成爲本課教學的難點。原本設計了一個在戶外“踩影子”的遊戲,把課文內容化抽象爲直觀,讓孩子們邊玩邊觀察、思考,邊玩邊理解課文內容。可那幾日,天不作美,太陽公公天天躲着我們。怎麼辦?把我所知道的知識直接灌輸給他們?顯然,這樣做有悖於新課程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在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被充分調動的關鍵時刻,他們需要一大片天空來放飛思維的風箏,我如何給他們創造一個探究的空間呢?靈機一動,我在課堂中央拉開一張桌子,拉上所有窗簾,打開一盞日光燈,讓一個孩子站了上去,我讓站在上面的孩子轉身,其他的孩子則仔細觀察影子位子的變化。通過這個活動,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把剛纔的問題解釋清楚了。

加法交換律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以及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的順序和數位意識。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是,首先情境引入。通過擺積木熟悉20以內數的組成;再接着是通過積木的增減,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第三是每次增減積木時寫出相應的算式,並問是怎樣算出得數的(用什麼方法算);最後是鞏固練習和總結。在整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並且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理解了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理,在練習中注重聯繫日常生活。但本節課值得思考的有以下幾點:1、給學生準備的積木做的不夠細緻。一條是十,另外的是兩個一條的,在讓學生擺之前對學生解釋的不夠詳細,從而導致學生在擺積木的過程中,把兩個一組的也作爲一個來算。所以在另一個班上課時,在學生擺之前,先向學生說清楚這個問題,結果出現的問題較少;2、學生在擺積木,寫出算式後,我沒有讓學生到黑板前來再展示擺積木的過程,這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理解算理。如果再上這課的話,這一步是不能少的。3、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放不開手腳,有牽着學生走的感覺。( 勵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