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痹論(四)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LS27—D0101→D0801‖→‖SW43—D1001‖LS27—D0101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痹論(四)

黃帝請教岐伯說:周痹在身時,上下挪動、移位,隨着血液上下運行,左右相應,密不容空。

D0102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

我想聽聽此種痹痛,是在血管之內呢?還是在分肉周圍呢?怎麼導致周痹?周痹痛之挪動,快得來不及下針,而蓄積痹痛之時,來不及確定治法,痛感卻已消失了。什麼原因導致?我想聽聽緣故。

Q0101岐伯答曰:此衆痹也,非【周】痹也!

岐伯回答:這是衆痹,並非周痹!

D0201黃帝曰:願聞衆痹。

黃帝說:我想聽聽衆痹。

Q0201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岐伯回答:衆痹各在其位,時發時止,時隱時現,以右痛應左痹,以左痛應右痹。是不能挪動的,是時發時休的。

D0301黃帝曰:善!刺之奈何?

黃帝說:說得好!衆痹怎麼刺?

Q0301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

岐伯回答:刺衆痹,痛感雖已經消失,必須針刺痛處,勿令衆痹復發。

D0401帝曰:善!願聞周痹,何如?

黃帝說:說得好!我想聽周痹,是怎樣?

Q0401岐伯對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岐伯回答:周痹,痹氣在血管之內,隨着血液上升,隨着血液下行,不能左右交感,痹痛各當本位。

D0501黃帝曰:刺之奈何?

黃帝問:周痹如何刺?

Q0501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岐伯回答:痹痛從上往下的,先刺痛位下方以攔截痹氣,後刺痛位上方以脫去痹氣;痹痛從下往上的,先刺痛位之上以攔截痹氣,後刺痛位之下以脫去痹氣。

D0601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黃帝說:說得好!周痹之痛如何產生?根據什麼而得名?

Q0601岐伯對曰:風寒溼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爲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

岐伯回答:風寒溼三氣,客居體表分肉周圍,肉塊摩擦便生泡沫;泡沫遇寒就會凝聚,凝聚就會排擠分肉,而使肉分開裂;肉分開裂就有痛感;有痛感就是知覺恢復;知覺恢復就能感覺有熱;感覺有熱就會痛感緩解;痛感緩解就生厥症;厥症就有它痹發作。周痹病理就是這樣。

D0701帝曰:善!餘已得其意矣。

黃帝說:說得好!我已經掌握周痹病理了。

Q0701岐伯曰:此內不在髒,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岐伯說:此痹內不在五臟,而外不發於皮膚,獨居分肉周圍,氧氣不能周遊,所以名叫周痹。

Q0702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其【瘛、堅、轉】,引而行之。

所以刺痹症,必先切按痛位下方六條經脈,觀察六經虛實,及大片之血絡,發現結而不通,以及血管空虛而血管陷下、空洞的,即調理它,溫熨而疏通它。發現有抽搐、堅硬、轉筋的,導引而運行血氣。

D0801黃帝曰:善!餘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

黃帝說:好!我已掌握痹症病理了,也掌握了診治之法。

SW43——《痹論篇第四十三》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

‖SW43—Q0315‖→‖SW03—Q0103‖(已遷至《生氣通天論》)

D0101痹:

1、《痹論》SW43—Q0101“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也。”即痹之形成機理;

2、《痹論》SW43—Q0307“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溼之氣也。”此即痹之本解。

Q0101行痹:《內經校釋》注:“也叫風痹。表現爲肢節疼痛,遊走不定。《太素》卷二十八痹論注:‘三中風多名爲行痹,謂其痹病轉移不住,故曰行痹’。”

Q0101著:《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着者,留而不去也。”即附着。

D0201其有五者: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四時合五行,其因時受邪。”

2、此文明確應用了鄒衍“五行時”概念,即以五行時“春、夏、長夏、秋、冬”合於五體“筋、脈、肌、皮、骨”。

Q0201至陰:與“長夏”同義,即由陽向陰轉換之時,即《經筋》LS13—C0804之“季夏”。

Q0301合: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合,外內相合也。腎合骨,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肌,肺合皮,五臟皆有合也。”

2、合,即本論SW43—Q0201所言與五臟相合之器官:筋、脈、肌、皮、骨。

Q0301病久:《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病久不去,則逾年矣。”

Q0309噫: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宣明五氣篇》雲:‘病心爲噫。’”從之。

2、噫,ai4,喛氣。

Q0309厥氣上則恐: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心氣下交於腎,心厥氣上,不交於腎則恐。”

2、《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火上熱而水下寒,腎主恐,寒水上凌,火負水勝,則恐生也。”

3、厥,代詞,此指寒氣。全句即寒氣上移就會恐懼。

Q0310上爲引,如懷: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經脈論》雲:‘肝病丈夫痜疝,婦人小腹腫。’故上爲引如下,有如懷物之狀。”

2、《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肝脈抵小腹,挾胃,上貫膈,布脅肋,肝病克脾,脾氣脹滿,上引脅肋,如懷胎妊也。”

Q0311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尻,尻骨也。尾骨下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聳以代頭,天柱傾也。”

2、臀部坐地以代腳踵,背脊駝聳以代頭部。

Q0312上爲大塞:

1、《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脾爲溼土,溼旺胃逆,肺氣不降,故發咳嘔汁,上爲大塞也。”

2、《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脾氣不能轉輸,則肺不能通調,故上爲大塞。”

Q0313中氣喘爭:

1、《內經注評》注:“指腸鳴。王冰注:‘腸胃中陽氣與邪氣奔喘之爭’。”

2、《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腸,小腸大腸也。小腸爲心之腑,《靈樞.經水論》雲:‘手太陽外合淮水,內合於小腸,而水道出焉。’小腸痹,則熱鬱於上,故數飲;氣滯於下,故小便出不得。大腸肺之腑,大腸痹,則中氣逆於上,故喘爭;清濁混於下,故時發飧泄。”

3、腸內之氣喘動交爭。

Q0314若沃以湯:《內經注評》注:“《說文》:‘灌溉也。’湯,《說文》:‘熱水也。’形容好象灌了熱水一樣。”

Q0316淫氣:

1、《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淫氣者,氣之過用而至淫泆者也。”

2、淫,過用也,過度也,大量也。淫氣,即大量邪氣。

Q0316疾:《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素問懸解》卷五《痹論》均作“痹”。

Q0319乏、竭:

1、 黃元御注:“筋力疲極。”

2、 力乏、筋疲。

Q0321亦益內也:

1、《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亦益內入五臟也。”

2、《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益,增也。申明腸胃乃傷者,諸腑痹不已,亦增內臟之病也。”

3、《太素.痹論》注:“益內五臟之痹者死。”

Q0601五臟有俞,六腑有合:《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五臟有俞,六腑有合(五臟之脈五俞,井滎輸經合也,六腑之脈六俞,井榮輸原經合也。)”

Q0601循脈之分,各有所發:《素問直解》注:“循其六腑經脈之分行,各有所發之部。”

Q0601各隨其過:

1、《素問直解》注:“各隨其所過之路,因而針之。”

2、《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各隨其過而刺之。”

Q0601瘳:chou1,《說文》:“瘳,疾愈也。”即痊癒。

Q0702散於胸腹:

1、《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肺主衛,宗氣在胸,衛之根本。胸腹者,宗氣之所降,即衛氣偏盛之所也。”

2、佈散於胸腹。

Q0802疏:《說文》:“疏,通也。”即疏通。

Q0802痛:

1、《素問懸解》卷五《痹論》作“痛”;

2、《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作“痛”,並注:“次痛,舊本訛作‘通’,今改。”

3、原作“通”,從《素問直解》、《素問懸解》作“痛”,如此伯解“不痛、不仁”,方得完整。

Q0804陽遭陰: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陽氣勝而陰氣之不勝。”

2、《素問懸解》卷五《痹論》注:“其熱者,素稟陽氣多,陰氣少,而病氣外生,陽遭陰束,愈鬱愈旺,故熱也。”

3、熱氣遭寒氣封閉。

Q0902具:據《說文》:“具,供置也”、《廣韻》:“具,備也、辦也。”取具備意。

Q0903凡痹之類:

1、《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注:“承上文痛、癢、寒、熱、燥、溼之痹,而曰凡痹之類。謂寒合於溼,熱合於燥也。如溼痹逢寒則寒溼相搏,故生蟲,蟲生則癢矣;燥痹逢熱,則筋骨不濡,故縱,縱,馳縱也,馳縱則痛矣。”

2、凡是痹症之類。

Q0903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1、 《內經注評》據《新校正》和《甲乙經》改“蟲”作“急”,段玉裁作“癰”,《諸病源候論》作“痛”;

2、 從原作“逢寒則蟲,逢熱則縱”。蟲,乃物類收縮、蜷曲如蟲之態;縱,乃物類受熱、膨脹弛縱之態。伯言正是熱脹冷縮自然現象之科學表達,形象之極!

公衆號:其人頌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