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遊峯的掃路人》教學反思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9W

編者按:《天遊峯的掃路人》教學反思講述的是作者從不同角度來講述這篇散文,接着作者分開兩個部分來講述教學反思的內容。

《天遊峯的掃路人》教學反思

《天遊峯的掃路人》是一篇很適合高年級學生閱讀的經典散文。這篇文章可以咀嚼的內容很多,比如寫景對人物形象的襯托,比如結尾含蓄地寫法等等。無疑,通過外貌和語言塑造人物形象,是這篇散文最明顯的特徵。

1.兩次外貌描寫

第一處: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纔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着路面。

第二處:藉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細打量了他: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兩處外貌描寫有什麼異同?這個問題是值得玩味的。

先說同:“精瘦”“瘦削”。

再說異。①第一次是偶遇,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所以僅僅寫了老人的衣着和整體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驚訝之後的打量,所以將老人與衆不同之處刻畫得具體生動。

②前後兩次外貌描寫,語句中藏着作者對老人的不同態度,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第二次飽含着瞭解以後的敬佩,尤其體現在“黝黑”“炯炯有神”等詞彙中。

尤需要老師進行點撥的是:對老人的兩次外貌描寫,由外而內,由表及裏,逐層展現老人的精神風貌,熱情、爽朗、豁達、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既不顯得很突然,又不顯得很虛假。這,就是人物外貌描寫的藝術。

2.三次對話

第一處:“如今遊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鬆鬆,自在悠閒。

第二處:“您老有60歲了吧?”老人搖搖頭,伸出了七個指頭,然後悠然地說:“按說,我早該退休了。可我實在離不開這裏: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捨得走嗎?”

第三處: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後,我再來看您!”“30年後,我照樣請您喝茶!”說罷,老人朗聲大笑。

魯迅說:“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裏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能夠讓讀者從“各人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這便是成功的語言描寫。這些對話中可以教的就是:“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從而“推見每個說話人”。

老人的三句話,集中表現了他的豁達、開朗。但這個“豁達”,是需要和學生仔細扒一扒的,不能是貼個標籤。爬山是很累的,聯繫第二節和第五節,就能知道,70歲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夠把“累”丟在一邊,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樣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這就叫豁達。掃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裏的水,吃大米飯和青菜,這樣的生活清苦。有多少人願意過這樣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裏,卻能那麼詩意,這就叫豁達。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100歲的人畢竟少,這一點,老人自然明白,這就叫豁達。非常容易令學生想象的是,作者與老人相處了那麼久,他們的對話肯定不止於這3句。爲什麼作者只寫了這3句?從而讓學生明白語言描寫要根據人物性格,有所選擇,凸顯人物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這樣教有個明顯的弊端就是對文本內容的割裂,人爲造成了學生對作者情感線索理解的難度,也容易讓語文教學陷入過於理性地審視,缺少了語文的情趣。比如第二次外貌描寫是穿插在第一次對話之後的,正是有了這次對話,“我”對老人的瞭解已進了一層,所以纔有“仔細打量”。換句話說,人物對話對故事情節的推動也是有作用的,這樣教就忽視了這一作用。第二個弊端是,所有的內容仍然是紙上談兵。最好還能有一個針對外貌描寫或對話描寫的訓練,比如對習作的修改,比如對類似文本的鑑賞。總之,落實到運用中了,才能稱之爲能力訓練。

作者| 田小秋

公衆號:時間的流裏

熱門標籤